登陆注册
1292200000041

第41章 雷区的跨越(上)(3)

是中国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不愿意消费吗?.答案绝对应该是否定的。从调查资料可以看出,老百姓消费意愿并不算低。据测算,城市居民的消费倾向为78.3%,农村居民为74.1%。而且事实上,作为首都的北京对于大多数的中国民众有着强烈的吸引感和向往感,从过去十多年的统计看,很多人的第一次旅游往往选择北京。但目前北京这些大城市,往往忽视他们的需求,越是节日,各类消费价格就越昂贵,这无疑削弱了他们的旅游热情、阻挡了他们旅游的步伐。

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没有钱吗?这个问题不好绝对回答。表面看,相对于过去的年代,老百姓手中确实是有点钱了,但相对于当下和未来的刚性支出相比,这点钱又实在不能算是钱,真是不敢花、也不经花。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当下中国银行的利率已经是负利率,但老百姓的储蓄势头依然不减。

我们知道人的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提升是一个从生存性消费到发展性消费再到享受性消费依次推进的自然过程。如果生存性消费没有得到满足,肯定不会去进行发展性消费,发展性消费达不到一定水平,享受性消费也不可能正常出现。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从数据上看已经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从理论上讲生存性消费应该得到了保证,开始进入了发展性的消费阶段。但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迅速扩大,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民众来说,生存性消费刚刚满足,发展性消费尚难企及,更不用说享受性消费了。因为忽略基尼系数的“平均”固然能反映很多问题,也同样能掩盖很多问题。

所以,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在消费群体没有增加,甚至反而缩小的情况下,社会消费总量不降反升这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黄金周反映的消费固然应该是生存性消费之上的消费,但绝对不应该成为奢华性消费。其实不仅仅是坐软卧,买名牌、自驾车这些事情,近些年来,中国人在消费方面的能力连西方发达国家都惊讶。比如世界上最贵的汽车在中国有很高的保有量,世界上最贵的酒在中国能当可乐喝,瑞士名表一次能买几块甚至十几块。从统计上看,这些超强、超高、超水平、超阶段的消费都算进了中国人的消费总量中,都对提升中国人的消费结构做出了数字上的贡献,但真正享受的又有多少人?在这种“同比提升”的背后反映的并不是一种健康、正常的社会消费。

更进一步看,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房价为什么会越来越高,不完全是普通老百姓的刚性需求拉升,而是一些富裕群体把房子当成投资品而导致的拔苗助长。我们一些有钱人实在有钱了,怎么办,买房子吧。一买买出了一个好看的房地产增长速度,买出了一个繁荣的市场,可是同时也埋下了“蚁族”与“蜗居”的雷区。

我们姑且不考虑这种畸形消费带来社会及政治上的负面的影响,即使就经济结果来看,这种畸形的消费也不能真正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消费运行。这也就是为什么2003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仅为55.4%,居民消费率仅为43.2%,最终消费率与居民消费率双双创出了25年里的最低水平。我们本来以为这一数据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可是,到2007年中国最终消费率竟然降至36%,三年时间又下降了19.4个百分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现象爆发于当下,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要上溯到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模式中去。这些年来,居民收入增速远低于财政收入增速,两者之间反差巨大。按照不变价计算,1996—2003年GDP年均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低于经济增长。而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在十多年间迅速攀升了0.3之多,从原来是世界上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成为世界上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更值得重视的是导致贫富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甚至不主要是经济政策,而是不规范、不合法的一些“灰色”“黑色”收入所致,其中官员的腐败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看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转变发展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让群众感到“有钱可来”,这是基础也是前提。比如,下大力气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刺激低收入阶层消费需求的增长;对“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群体增强扶持力度;在农业方面,一定要保证扶持农业的政策连续几年不变,确保农民收入连续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较快增长,通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培育农民扩大消费的预期。

其次、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提高群众在未来生活方方面面的安全感,增强群众即期消费行为。

最后,一定要注意对收入分配差距的科学调节,通过法律和政策双管齐下解决社会贫富差距的过分悬殊问题,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分配结构。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下降了近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政府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企业可支配收入,从1992年占GDP的11.1%上升到2007年的22.9%,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政府可支配收入从1992年占GDP的19.1%,上升到22.8%,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这也就是这些年来我们的政府老能有大手笔的原因。用赵本山的话讲,我们的政府不差钱。可是政府不差钱了,老百姓就可能会差钱。同时严厉打击不规范、不合法的财富积累与收入增长的现象,包括追查一些公务人员过渡奢华性消费背后的资金来源等等,做到有破有立,标本兼治。

(三)总体小康难说真正小康

目前,中国社会已经总体实现小康。但在看到成绩并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目前的小康仍然是初级阶段的小康,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现在的小康是部分小康不是全部小康。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之所以做出我国总体实现小康的判断,是基于我国人均GDP超过800美元这一指标而言的。确实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到2009年底,人均GDP已经接近4000美元。相应人民群众的整体财富也得到了很大的抬升,收入水平也不断增加。所以我们使用“人均”这一概念进行小康社会的描述是有充分事实基础的。但必须注意到,平均数固然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平均数也可能会掩盖很多问题。在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片面地使用平均数会产生一些误导。比如,我国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但处于平均数以下的农民却占了一半多。再比如,由于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导致在分享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收入越高的群体分享的公共服务越多,收入越低的群体分享的公共服务越少。据统计,在医疗资源方面,一些不到10%的特殊群体占据了超过80%的医疗资源;在道路交通方面,富裕群体有车族占据了67%的道路交通资源,可是所占人数比例不超过18%。所以当我们说总体小康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是大部分的“总体”还是小部分的“总体。

——判断小康进程要防止数字误区。

进入小康社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恩格尔系数,即家庭用于食物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重。一个社会的恩格尔系数如果降至50%以下,则标志着这一社会已进入小康社会。我国在2002年时,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6.2%,城镇为37.7%,均已低于50%。经过五年的发展,恩格尔系数下降得更是快速,2006年,农村为43.0%,城镇为35.8%。如果我们单从数字来看,确实是好现象。但结合我国目前群众实际生活水平,我们必须深入问一声,恩格尔系数是自然下降还是不得不下降。所谓自然下降,就是指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即使饮食水平不断提高,但用于食物的支出在全部支出中的比例越来越少;而不得不下降则是指由于家庭还有其他支出是相当刚性,以至于饮食水平只能停留于较低水平,节约出来的钱用于其他支出。现在很多人面对日益攀升的住房价格、教育费用、医疗费用、未来不能确定的养老费用等等,只能克制自己的饮食水平。这种情形导致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实在不是可以让我们乐观和轻松的,这样算出来的小康也不是真实的小康,而是数字误区。事实上,我国城镇恩格尔系数在2009年还有上升态势,达到36.5%。这又反过来说明,人的肚皮还真是不能欺骗。

——经济小康是基础但不是全部。

在我国小康目标的各类指标中,经济指标的实现率比较高,而其他指标的实现率就相对差一些。这就表明我们目前的小康主要还是经济小康。固然经济小康是其他一切小康的基础,但基础毕竟不是全部。

邓小平曾讲过一句话,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在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前,人民群众可能对公平正义等社会问题的感受不明显和强烈。可是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政治参与方面的要求也相应增长,不再仅仅满足于经济小康,对于文化小康、社会小康,甚至政治小康都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

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还包括工作条件、健康状况、社会关系、政治环境与自然环境等等。甚至更进一步,还要包括社会个体的主观感受,像幸福感、满足感、成就感、归属感、认同感、掌控感、自由感等。我们必须看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是什么?是努力趋向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相反。小康社会是为了人而不是人为了小康社会。也就要求必须对为了实现小康我们应该和能够、准备和预计承担、接受什么样的代价有科学的认识。没有休息、没有闲暇的生活,可能增加一些物质条件,但不是真正的小康。

——社会小康是个体小康的前提。

小康社会的建成固然要以提高社会个体的财富为主要目标,但社会环境的相应跟进也是必不可少。否则,个体财富中要拿出很大一块支付本不应该支付的社会成本,会无形中将好不容易提高的社会个体的财富消化掉。像目前城市中家庭购买汽车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似乎是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品升级的标志。但当我们分析居民买车意图时,很大一部分是用于上下班用车。为什么上下班要自己开车呢,主要不是出于享受意愿,而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不健全,使得居民不得不自己解决公共交通问题。这就是明显的社会成本个体化。另外城市住房价格的快速攀升,也是居民额外承担社会成本的一个方面。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比2002年增长了44.9%,这一数据里占很大的比重不是居民住房面积的扩大而是单位面积成本的增加。这就提醒我们,在实现小康的过程中,社会公共服务一定要跟得上。没有相应的公共服务水平,没有相应的社会建设,个体的小康水平是要大打折扣的。

同类推荐
  • 艰难的复兴

    艰难的复兴

    中国需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前途虽然光明,道路亦曲折和艰难。而未来8到10年是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能把握好这样一个关键而又充满困境的时期、顺利在本世纪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吗?《艰难的复兴》将针对相关重大问题,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国际关系、增强中国的外部竞争力、中国贸易货币和自身经济安全战略、21世纪中美关系及其地缘政治战略、中华文明的和平复兴等五大维度进行客观、翔实的分析和回答。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热门推荐
  •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对女人来说,有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是,假装你不需要爱,但是其实你需要得很。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子表现得很不需要婚姻,她们甚至炫耀自己选择单身的生活,但是,我很想问一句——“她们快乐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静下来,一切都会好

    陶尚芸编著的这本《静下来一切都会好》从静下 来生活、静下来感受、静下来工作、静下来积 累、静下来思考、静下来计划、静下来反省、静下来 疗伤八个方 面进行阐述,用优美的文字带给人们一份安静的阅读 体验,帮助 人们在忙碌中得享内心的平静,收获人生的幸福。
  • 天命裁决者

    天命裁决者

    符箓小可治病救人、擒妖捉怪,大到让五岳倒倾、江河逆流。那么以符箓之术融入卡片制作中,以仙家结煞手法画法阵,如何不横行异世大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铁匠

    异界铁匠

    本来最为一个工程师,就已经够倒霉的了,毕竟朝五晚九的上班是很辛苦的,至少孔刚以前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现在变了,孔刚自从开始穿越以来,无比的怀念自己以前那安定平稳的生活,你能想像一个人穿越了19次,都是悲剧收尾吗?像什么被上了的小龙女,刚自宫的林平之,在不败怀里的莲弟弟,等等这些,对于孔刚来说,都是小儿科了。这次,他的第二十次穿越,是成为一个魔法的铁匠,有之前的那么多人生阅历,做为工程师的孔刚表示,铁匠什么的,还是很有爱的嘛。
  • 重生之傲世千金

    重生之傲世千金

    新文《我曾深深爱过你》外坑啦啦啦~~http://m.pgsk.com/a/972459/前世,云若安的心中只有陆少卿,而陆少卿也常常在她耳边低声的呼唤着“小安儿”。直到她的妹妹带着五岁的孩子找上门来,她被妹妹害到流产致死,他一直冷眼旁观。这一世,她傲视重生,顶着世界首席珠宝设计师的名头接近他。这一次,发誓不会再让他利用自己,残害自己。欺她辱她者,算计的你走投无路。破她家庭者,逼得你身败名裂,如过街老鼠。害她孩子者,对不起,这个世界上已经不需要你了!这一世,她不会再由着别人掌控她,她要活出自己的风采。......但是,这是怎么回事?渣男回头,抛弃小三,准备来找她了?哼!不好意思,本姑娘不吃回头草!有多远滚多远。对了,本姑娘还没有虐够你,乖乖的来回滚!青梅竹马风度翩翩,笑起来阳光灿烂:“小安儿啊,我可是全身心的为你付出了。”“对不起,我不需要。你的付出留给你心里的那位吧!”这一世,她只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来都没有想要再次投入一份感情。但是,直到那个男人在她的生活中处处渗透......
  • 脱口而出,妙语连珠

    脱口而出,妙语连珠

    《脱口而出,妙语连珠——令人终生难忘的即兴演说术》(英文名称 Magic of Impromptu Speaking: Create a Speech That Will Be Remembered for Years in Under 30 Seconds)是一本关于如何练习和准备即兴演说的小书。原书作者通过研究各种即兴演讲竞赛、政治辩论以及其它成功演讲者的演讲,又从表演、小品、心理 学等领域吸收观点,最终总结出详细而清楚的方法,能让读者在30秒之内准备一场即兴演讲。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可以学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准备一场让听众回味深 远的即兴演讲技巧。
  • 绝世神通

    绝世神通

    谁敢与我一战?枪出所指,星空万千,莫敢不从,复制一出,妖孽横生。一个逆境崛起的坚毅少年,谁与争锋!以无敌天赋,修炼最强斗技,问苍茫星宇,任你修为通天彻地,天才如林,实力霸绝寰宇,我自可催动复制神通,强者无数,复制天地万物,带着无尽杀戮纵横大陆,吞噬无尽星辰,横扫荒宇,一步步历经生死不断蜕变,睥睨苍穹!
  • 供养前妻

    供养前妻

    林若是一名职业女性周刊的记者,在一次暗中采访中,被四大财阀集团之首的简昊误以为是妓女身份,激情狂野之夜后,她带着一身的伤默默消失在了迷乱的空荡房间…同年同月同日。她和他再次意外相遇在一场生日聚会,她才惊讶的发现他竟然是她最好朋友的哥哥?!!!再见,他鄙视她,嘲讽她。再遇,她痛恨他,讨厌他。为何他却一次又一次的不肯放过她?一次又一次的引诱她?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她?云雨几番,她有了孩子,不得已奉子成婚。新婚不到一年,他竟然在外面有了小三?还是过去的旧情人!她火了,吼道,“前妻就前妻!我要离婚!!!”简昊一本正色说,“没关系,离婚以后,我还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