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500000011

第11章 中国该不该发行千元大钞?

假如中国现在有了 1000元面额的人民币,会是什么状况?是否会在减少成本、带来便利的同时,出现假钞、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问题呢?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关键是要先权衡利弊,分析哪头重哪头轻,再来说当前中国是否真正需要千元大钞?

建议中国该发行千元大钞的理由是:电子支付体系尚不完善,现金仍然是流通的主要方式,发行大额钞票,目前所遇到的携带、储存、交易、流通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 2004年“两会”上政协委员宗立成就提出了尽快发行 500元和1000元面额大钞的建议,当时央行官员给予的答复是,发行大钞时机尚不成熟。2009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也提出了“建议中国发行千元大钞”的提案。在 2012年的“两会”上,宗立成委员又提出,发行 500元或 1000元人民币的时机已经成熟,大面额人民币拥有诸多优势和好处。第一,便于携带;第二,减少流通环节的时间,提高效率;第三,节约纸张。除此之外,还会带来许多有益之处……目前的人民币最大面额相对偏小,与中国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相比,已经不能满足日常交易的需求。

就政协委员提出的千元大钞的“三大好处”而言,不乏认同者,因为不久的将来“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实现千元大钞”;而反对者们则更着眼于现实,认为“这不能刺激消费,百姓不需要千元大钞”。

对于中国发行千元大钞所能带来的益处也众说纷纭。暂且不说,千元大钞是否可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毕竟钱在你口袋里,花不花还得看个人。有人说,百元大钞已经“经不起花了”,普通的工薪阶层消费稍大点的消费就上千,大宗消费也越来越多,千元大钞对于携带和交易无疑都是方便的,这样一来自然也有环保的好处。然而也有人说,大宗的消费不会刷信用卡吗?那样还更环保一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不是所有的交易场所都能一刷了之,当今习惯了现金消费的人们,适应刷卡消费还没到如此普遍的程度。那么,从这一点来说,委员的提案并不是没有道理。

当前,在中国百元钞票真的不够用了吗?中国真的有必要发行千元大钞吗?

凡事既有利也有弊,中国发行千元大钞除了有宗、朱两位委员所说的上述诸多好处之外,想必还会有一些不利之处,我们先不妨分析一下,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权衡,中国到底该不该发行千元大钞。钱包里钱多可以刺激消费的说法,是依据什么呢?我们知道,新发行的货币是直接作为财政收入的,与居民消费关系不大。钱袋里有钱可以刺激消费,乍一看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汇率稳定,币值稳定。

有人指责说千元大钞是为行贿受贿大开方便之门;还有人担心此举会引发新的通货膨胀,这些担心也不无道理。一位银行职员的观点是刷卡是有痕迹的,转账一查一个准,现金腐败却没有痕迹,银行记录查不到。

有人说,问题的关键在于老百姓真的需要千元大钞吗?老百姓最担心遭遇假钞和货币贬值。如果遇到 500元、1000元的假钞,人们被骗后彻底亏大了。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单位货币的价值降低,才需要发行大面额货币,像日本、韩国。而日常百姓家庭生活支出完全可以用银行卡,现在发行大面额货币,除了少数富人,一般家庭都用不上。

除了伪造,大额纸币的另一个问题是找零困难。

试想,为了达到与以往同样的找零满足率,比如至少能应付连续三笔最大钞支付,商家需要在钱柜里至少保留 20多张百元钞,而以前则只需要保留百元以下的零钞,这样一来,便大幅增加了社会的现钞持有量;同时,大额纸币的出现相当于扩大了每个钱包的容量,降低了携带单位纸币的成本,这同样会增加社会总现钞量。相信很多人有过类似的经历,上街购物的时候,有时候碰巧口袋里没有零钱,只好掏出 100元的钞票去付款。每当这时候,总会听到一些小摊贩抱怨:“怎么拿这么大的钱?”很多次就是因为找不开零钱,只得悻悻作罢。如果有一天真的拿了一张千元大钞上街,还真担心自己是不是有能力把它花出去。

与此同时,大额现钞在西方发达国家由盛极一时也走向了衰落,美国人在付账时不喜欢大钞,荷兰和比利时的许多小商店和加油站都贴有告示,“本店拒收 500欧元”,拒收理由无非也是怕收伪钞、找零难。

目前的经济环境下适合发行大面额钞票吗?有人认为,发行大面额钞票会让老百姓产生人民币贬值和通胀的心理预期,对控制通货膨胀以及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都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一国货币的面值要根据货币内在的价值在市场流通,像美元、英镑这些“硬通货”面额都不大,最大面额分别是 100、50,这些国家的经验是大量使用银行卡等来解决类似的问题。

手握一张 500元钞票和手握五张 100元钞票所带来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对 500元钞票的反感,很大程度来自百元大钞购买力的下降,在“钱不值钱”成为人们一致认知的情况下,发行大额钞票只会增加恐慌感。人们担心如果发行大面额钞票,那人民币就有可能类似于韩元、日元一样不值钱了。

央行对大面额人民币的问题予以回应。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千元大钞暂无发行计划。副行长胡晓炼也说,是否发行大面额钞票需要统筹考虑利弊,目前没有计划发行 500元或者 1000元大额钞票。这一选择是明智的,目前的情况下,确实没有什么靠得住的理由发行更大面额的纸币。

我们也不妨来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发行千元大钞的经验,看看能得出什么启示。根据国际通行的货币发行公式:当前在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总量中,最大币值的纸币交易量超过 70%时,才表示目前发行的纸币币值太小,应发行更大币值的纸币;但目前中国最大币值的钞票即 100元,在市场流通的纸币总量中,仅在 20%-30%之间。即使是今天,100元在市场流通的纸币总量中,纸币的交易量仍然远低于70%。

各国的经验显示,我们不需要 500或 1000这么大面额的纸钞。相反,目前的支付技术条件下,约相当于人均 GDP千分之二的最大面额已足够使用,而超出人均 GDP千分之十的面额则是大而无当的,在各大主要货币中,只有欧元有 500元大钞,美元只有百元钞,日元最大面额一万,币值近似于百元美钞。

一个更有启发意义的例子是港元,按上述 GDP标准,港币的最大面额 500元就够了。实际上,港元早就有了千元大钞,但是,有大量证据显示,千元港钞的发行是个很大的败笔;和所有大面额纸币一样,千元港钞从诞生之初起,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伪造。

千元大钞会给洗钱、逃税及假钞等不法行为带来便利空间,显然,如何对其进行合理预防就成为主管部门慎重考虑的问题。香港就曾因千元假钞事件而引发市民恐慌情绪,一度导致多家商场拒收千元大钞。从内地的假钞查缴实践看,2010年全国金融机构从流通中收缴人民币假钞430.9万张,面额合计 3.38亿元,其中也以面额 100元的假钞居多。

发行大面额纸币也与通货膨胀有联系,这里有一个典型的案例,一战之后在战争赔款重压下,德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恶性通货膨胀,结果于 1924年发行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面值的 100万亿马克纸币。在当前物价高、企业行业经济普遍不太景气之际,发行大面额人民币,将可能引发通胀预期,助推通货膨胀。有专家说,从国外经验看,当通货膨胀严重、纸币价值降低时,才需要发行大面额货币;反过来,发行大面额货币,也有可能引起国民对通货膨胀产生预期性恐惧,造成币值不稳。发达国家的经验已表明,电子交易将是未来的主流支付模式,这一趋势是大额货币发行所不能阻挡的。故而,有关部门在致力于防范大额货币对金融市场负面冲击的同时,也决不能放松对电子结算业务的关注,而是应当在此前规范第三方结算业务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监管,以此降低“无纸化”交易风险,促进其快速发展。

可以说,现在中国发行大面额人民币的时机仍未成熟。

同类推荐
  •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本书通过各种富于哲理、生动有趣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经济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作为这个社会中的成员,要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就应该花点时间来学习经济学。通过对《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的阅读和学习,读者会从中获得经济学的思维训练,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看透经济现象的本质,为你的生活增添无限精彩。
  • 每天读点经济学

    每天读点经济学

    你知道作为消费者,怎么做出消费决策吗?你知道作为厂家,怎么做出生产决策、怎么定价吗?你知道宏观经济是怎么运行的吗?你知道当前炙手可热的经济热点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理财的重要性和怎么理财吗?这些都是经济学的问题,经济学不但伟大,而且有趣,读过《每天读点经济学》,你就能体会到这一点。经济学是一门人人应该懂、人人都能懂、人人都会用的学问,拿起《每天读点经济学》,我们将带你畅游经济学的世界!
  • 酒店经营管理

    酒店经营管理

    酒店经营管理策略。酒店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开放以来发展最迅速、国际化程度最高并将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本书内容涉及:酒店概念、酒店管理基础、前厅服务管理方法、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践、餐饮服务与实践、康乐中心及其服务管理、酒店营销管理、酒店理财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 魅力经济学

    魅力经济学

    经济学是简单的,一杯咖啡、一辆汽车就可以解释它。经济学是迷人的,它的理论充满智慧,也不乏诗意的想象。经济学是体贴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经济学是实用的,从柴米油盐到经营管理无所不包。经济学是精彩的,从温莎公爵的旷世恋情到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
热门推荐
  • 青春好烦恼

    青春好烦恼

    同时,文中穿插王鹤的家庭背景这条辅线,展示了他们纷乱繁杂的内心世界,使小说更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是一部反映当代少男少女情感世界的小说。全景式地展开了一幅生动感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画面
  • 妃藏宠爱

    妃藏宠爱

    从死亡边缘爬起来才知道生命可贵,要么一生低调,听之任之;要么摆脱困境,由自己掌握命运之轮。如兮深知,只有强者才能握住自己的命运,在弱肉强食的后宫,她,不能输。帝王的爱能有多少分量,在这个非常时期,她似一颗棋子周旋在两个男人身边,然则回首再望,那份情,是否依然停在原地等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一书最初的创作只是为了配合斯迈尔斯的演讲。1856年前后,斯迈尔斯经常到利兹市去作演讲,对象是一群困苦无助的年轻人。讲座地点是个简陋、空旷的大房子,本来是用于治疗霍乱的临时病房。在演讲中,斯迈尔斯尽力让这群迷茫的年轻人明白:人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自身的努力,比如勤奋、学习、自律和自制。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培养正直、诚实的品质,并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演讲的效果之好,远远超出了斯迈尔斯的预期。于是他开始将演讲内容整理城文字,按照斯迈尔斯自己的说法,“毕竟,书籍要比口头语言流传更广”。他把书名定为《自己拯救自己》,他觉得,“再也没有比这一名称更切合主题的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中国音乐发展音乐杂谈极其古老的艺术——音乐人类的历史,据最近的研究,已有数百万年。我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大约距今170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这块大地上生息、繁衍。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懈的奋斗、努力,人类创造了今天我们享有的灿烂文明,创造了各种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
  • 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

    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

    不是高官,没有万贯,却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服从和追随,靠的是什么?那就是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是一种不依靠权力,而凭借个人的形象、语言、实力、品德、情商、人际关系和对细节的关注而产生的一种影响他人,支配他人的力量。它比权力的影响更强大,因为它可以获得别人的信任和主动服从。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长大成熊

    长大成熊

    棕熊罗伊小时候,差点丧命在一只母狼獾的口中。后来妈妈夏洛特为了救罗伊而被森林恶霸所罗门杀死,他变成了孤儿,过着流离失所、饱尝艰辛的生活。在流浪时,他遇到了尖酸刻薄的熊兄妹,神神叨叨的花栗鼠,结识了身世复杂、富有正义感的白狼丹,还得到了心地善良的臭鼬泡芙的帮助。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不光懂得了生存之道,还学会了许多成长的道理。在森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时,罗伊挺身而出,阻止了一场血腥的厮杀,成长为真正的森林之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