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400000018

第18章 中国科技竞争力位势及差距上(2)

科技进步必须依赖企业先进的技术来完成,企业才是技术进步的主体。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技实力仅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企业必须具备国际创新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而在美国这个全球市场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获得专利一直被视为企业国际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进入全球500强企业作为国家旗帜性企业,其数量也常被作为国家经济实力提升的重要指标。2010年中国(包括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共有54家企业入围全球500强企业。为了反映这些企业的国际科技竞争力状况,我们对比中国、韩国和美国进入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的各自前10名企业近5年(2006—2010)在美国申请的国际专利情况。中国前10强企业仅4家企业拥有美国专利,共计72件,平均每家公司7.2件。韩国前10强企业有8家企业在美国有专利申请,共拥有58382件专利,平均每家公司5838.2件专利。美国前10强企业均有专利申请,平均每家企业1512.2件,见图4-3。

数据来源:美国专利商标局(www.uspto.gov)。

图4-3 中国、美国和韩国前10强企业近5年平均美国专利申请

很显然,从以上3个不同方面的全球比较发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绩,在总量上我们已经位列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科技竞争领域,我们却落后较大,形成了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倒挂”现象。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给我们造成了一系列的竞争弱势:从经济上看,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利润率低;劳动力便宜,收入较低,相当人群没有计提或者没有提足社会保障;通过能源低价和土地优惠,吸引外资,能源短缺、碳排放和空气、水等污染严重,社会成本巨大;某些跨国公司和国外其他技术所有者,利用手中的技术专利等,收取高昂的技术转让费,获得技术知识垄断利润。从国家安全看,航天技术、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国防技术、能源技术、生物基因技术等等方面的落后,也给中国国家信息、防卫、国土海洋等安全,带来威胁。科技不进步,中国的竞争力就难以提高,国家安全利益也无法保障。在接下来的一节中我们将讨论中国当前面临科技进步的比较优势,这是未来中国科技进步战略的基础。

二、中国科技进步的五大比较优势

中国经济日益面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原有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技术和创新已逐步成为发达国家经济驱动的重要因素和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因此,最直接的逻辑就是我们也要寻找路径跨越到高附加值的产业部门中去,和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等具有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进行竞争。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中国经济面临的资源和环境,以及外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向科技进步要发展空间和竞争力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科技进步创新发展战略的制定迫在眉睫。本节中我们将从五个方面讨论中国科技进步的比较优势,这构成中国未来30年科技进步的重要战略条件。它们分别是:(1)科技进步的后发优势;(2)科技进步的成本优势;(3)科技进步的市场优势;(4)科技进步的民间科技人才优势;(5)科技进步的政策优势。

(一)科技进步的后发优势

经济学界对科技进步后发优势的讨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Barro & Xavier, 1997; Frantzen, 2004; Morris, 1971; 林毅夫, 2004)。普遍的观点认为相对于本国的资源禀赋结构,发达国家只能在技术前沿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承担高风险进行技术创新。研究表明,技术研究99%的项目都是以失败告终,仅1%能够被产业化转化为经济价值。作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因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而用于投资技术创新,尤其是用于原始性创新的资本有限,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在选择技术时会回避科技研发投入巨大,不确定性高的风险项目,所以具有后发优势。即便是发展中国家购买一些新技术会付出高额价格,但是相比整个技术的研发费用来说也不会超过30%,如果将失败的技术研发成本算上,那么购买技术的费用不会超过发明这项技术所有成本的1%(林毅夫,2004)。具体来说,这种优势导致作为初始技术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技术进步速度要比初始技术先进的国家快,从而经过一定时间的资本和技术积累,发展中国家将逐步改变和提升产业和技术结构,从而追赶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历史上成功追赶上技术发达国家的例子均源于此,比如美国追赶英国,以及西欧各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东亚地区的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都是充分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进行学习,追赶并在某些技术领域赶超了发达国家。而根据专家的测算,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1952—1957年为27.78%,1957—1965年只有8.24%,1965—1976年仅为4.12%。改革开放后到21世纪初的30多年时间里,我国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科技进步贡献率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78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4%左右,上升到30年后的45%左右(周天勇,2010)。

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散布于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直观刻画中国科技进步的后发优势,我们以美国专利数据库为例来探讨中国潜在的技术来源。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企业一般都不会在专利保护20年内缴纳专利维护费,因此,很多专利的保护期不超过10年便可以免费获得。这些技术在发达国家因为人们收入水平提高,相应的产品质量和先进性失去了竞争力,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随着大量的贫困阶层收入提高,他们也演化为中低收入阶层。以中国为例,到2020年将有一半人口步入中产阶层(Jonathan,2010)。发达国家现有大量技术将成为满足这个群体消费需求提升的重要技术来源,并转化为推动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注册的专利来看,如果以2009年为时点,从1970年起始到2009年,发展中国家企业总共可以获得的专利技术4553311件,而真正企业需要花钱进行许可引进的5年内专利仅为914173件,仅占整个可获得技术池内专利的20%,需要许可及购买的10年期内专利数为1826807,占整个可得技术的40%。约有33%的技术超过20年的保护期,见图4-4所示。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数据进行统计绘制(www.uspto.org)。

图4-4 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专利构成情况(以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登记专利为例)

(二)科技进步的成本优势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多的研发人员。到2009年,中国已经拥有318万研发人员,研发人员总量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在2010年中国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博士毕业生首次超过美国。同时,自1999年以来中国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人数保持每年30%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每百万人的研发人员数差不多是日本的2倍,是德国的3倍多,是英国的近5倍

(Wu Yanrui,2010)。丰富的研发人员为中国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中国拥有生产成本和研发成本低廉的双重优势,为跨国企业在华的产业升级准备了充足条件。可以说,生产成本优势是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商的重要条件,也是我国获得国外先进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之一。低廉的成本吸引大量的外商将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大陆,使中国成为全球的最大制造中心。据有关资料分析,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5%左右,甚至只有巴西和墨西哥的1/4左右(徐玢,2010)。从劳动供给来看,目前中国约有2.5亿需要转移的农民,可利用的劳动力优势还会在中国继续存在,中国在传统产业的优势还可以继续保持。2010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投资(FDI)金额1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便是对这种优势的一个很好佐证。

从研发成本角度看,中国研发成本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据美国新药开发中心的市场调查,在过去的20年间,新药开发费用增长了5倍,以2003年为例,每一种新药开发的投资费用平均高达8.97亿美元;而在中国所需费用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左右。尤其是人工成本,如在中国招聘一位博士研究人员开发新药,平均月薪在2.5万美元左右,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10。另外,国外一些国家的科技人员,在法定休息日和法定工作时间以外,通常不会加班。而中国许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在工作时间以外加班,在法定休息日仍然从事研发工作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研发成功的移动通讯技术、卫星定位等与发达国家包括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相比,其成本低得多。研发资源丰富,成本低,员工工作勤奋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研发机构进驻。目前,跨国企业在华设立的各类研发中心已达1400多家,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如电子通讯、生物医药、交通化工、软件设计等行业。这些高端的外商投资活动已成为中国研发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占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19.7%上升至27.2%(年均增长21.2%),拥有的发明专利数占全国的29%,新产品的开发经费、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31%、41%和60%。这对于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由“制造工厂”向“制造中心”、“创新中心”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三)科技进步的市场优势

同类推荐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本书收录的内容,或摘自《参考资料》、《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摘自公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根据电视访谈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其中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由于本书中选录的外国政要都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个别的人物、地名之外,书中未作专门的注释或说明。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特别是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以党章和党中央颁布的相关条例为依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读。根据党员行为不同性质,本书分别设专章对政治行为规范、组织行为规范、经济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讲解,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本书可以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行为规范的了解,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牢记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穿成王妃做团宠

    穿成王妃做团宠

    夜国摄政王冷血无情,却单单对她宠爱有加,柔情似水,妖界第一美男雪陌天人之姿,温润如玉,痴情千年,却甘愿为她做凡夫俗子,相伴一生,钰国第一美男子东陵凰容貌倾城,惊才绝艳,府中妻妾无数,本是天下皆知的薄情之人,却执意立她为妃,痴恋如他,深情如他,温柔如他,最后,究竟谁人才是她的真命天子?
  • 投资小窍门

    投资小窍门

    期货商品的买卖,主要是借助于保证金的交付而取得未来某一时间可实现交易的商品买卖合约,在合约到期日之前,投资者可以选择是否要实现这笔买卖,如果当时这项商品的价格高于签约时的价格,则投资人可以按合约签订的价格,将余款缴清之后,取得商品,如果当时这项商品的价格低于签约时的价格,则在权衡利益之后,投资者也可以选择放弃保证金,取消契约,而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现货。所以。期货的交易就如同预付订金的买卖商品方式一样,购买入在交付订金时只取得商品未来预先购买的权利,等到合约到期日并缴清余款之后才能取得商品的所有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家有鬼妻

    家有鬼妻

    见鬼啦!一场车祸,将朱可柔带离人世,当她睁眼之时,世界已全然不同。鬼域?冤魂聚集,皆带前世记忆,可为何唯独她缺失记忆,仅仅记得那车祸场景。冥门开启,入冥门,红尘已断,混迹在鬼域,却为何,接连出现迎亲队伍,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鬼婚?鬼门大开,百鬼夜行,遗失的记忆,等她找寻。一件件诡异的事接踵而来,看她如何拨开迷雾,解开隐藏在背后的阴谋。当她真心乐于做鬼之时,她却发现自己并非死得其所,遭人暗害?呵,就以她那睚眦必报的心理,能安然不出?这一世,她只想与他安稳一生,却为何有那么多波折。报复?保护?她必让曾经的预言成真!当冷漠无情的男子逼近她时,她以为她连鬼都做不成了。“帅哥,有话好说。”朱可柔魅惑一眼,只求保自己小命。男子却什么话都不说,手中印诀闪现,直逼眼前的女鬼,眼眸中所散发的光芒异常夺目。忽有一日,场景转换。“你老跟着我干嘛?”朱可柔双手叉腰,无比无奈地问道。“怕丢。”男子宠溺地望着朱可柔。“人鬼殊途,我们不可能的。”“做鬼,不难。”男子手起,刀落。简介无能,勿要错过。本文绝对不是恐怖小说,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本文不过是一只打不死的女小强杠上无良通灵师,顺带报仇打怪,尔后。。。嘿嘿,你们懂得。摸爬滚打求收藏,乃们要是不收藏,我家柔柔可是会去找你的哦!
  • 妙用人际巧办事

    妙用人际巧办事

    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决定人的生存质量,好的人际关系必需人得主动地搭建与协调,为了帮助读者更有效地掌握这些求人办事的技巧和道理,本书分别从活用朋友关系、同学关系、亲戚关系、父母的关系网以及贵人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使用各种关系办事的方法和技巧,本书也给予了详尽的叙述和剖析。
  • 抓住机遇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抓住机遇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成就事业、追求幸福应该是人生的目标,它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拥有健康,获得爱情,具备高超的能力,掌握命运之神,牢牢抓住每一次难得的机遇,才能步入幸福的殿堂,实现事业的辉煌。懂得把握机遇,你才会成功,如果不懂你将一辈子低人一等,《抓住机遇指导》内容不错,值得一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六月歌声

    六月歌声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361度绝杀

    361度绝杀

    身高命注定,速度如风影。远投百尺外,得分无穷尽。可叹有伤病,不尽胜负心。一朝涅槃时,必叫天下鸣。扼住命运的咽喉,走出属于我自己的篮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