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6800000013

第13章 书香为伴(4)

《西方的没落》,作者:斯宾格勒。

这是一本西方人写的让大多数西方人倍感失落的书,很“哲学”,但并不乏味。

《当心村上春树》,作者:(日)内田树。

内田说要“用身体阅读村上”。书中以咖啡、酒吧、女人和玄而又玄的对白,去和“假如鸡蛋与石头相撞,永远站在鸡蛋一边”的村上春树较劲,有趣,好玩,娱乐价值大于思考意义。

前两天,刚刚和宏甲兄(作家王宏甲)以及师学军为村上春树调侃过。他们俩是坚决要站在村上春树一方的,也就是和那些撞石头或撞墙的鸡蛋们,坚定地站在一起。我说,那也要看看鸡蛋想要干嘛,一律以“强弱”作为是非正邪的判断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恐怕也很“后道德”。他们骂我是机会主义者。

声明一点:本人也是“鸡蛋”队伍里的一员,也绝不喜欢那些恃强凌弱的“石头”!

《特蕾莎修女》,作者:(美)克鲁卡斯。

特蕾莎修女获得诺贝尔世界和平奖,不仅仅因为她几十年坚持为贫困者募捐服务,更重要的,是她那颗平等博爱的心灵,充满对人世的精神关怀,引领人们不断升华自己的精神品质,号召人们尽可能多地担当社会公义。她所有的努力,都旨在“让贫困的人有尊严地活着”。她以自己博大的爱,很好地消解了上世纪人们对康德的怀疑,让人们重新认识康德的“人是美与崇高的最后根源(康德《判断力批判》)”所具有的理性魅力。

§§§2.曾经风雅

《曾经风雅》,作者:张昌华。

读完后,自会有一种“唯大英雄方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的唏嘘感慨,会想起李叔同崇尚老子的“能婴儿乎”,为明心志而改名“李婴”的率性与笃行。李叔同因为亲近佛典,深谙因缘,故而能够性情本色,敢于迥异时流,为无数后辈仰慕。然仰慕可,践行则难。世俗生活,既厌烦,也难舍呀!

而我却由“风雅”联想起黄炎培的妙语:“哭不出笑不出的在那里挣扎着”。

这,也许就是《蜗居》生活的非典型世相,无奈窘迫中,依然可以“努力”风雅。

§§§3.湖南人是天下人的胆

《湖南人是天下人的胆》。

说起湖南,湖南是我很喜欢的地方,为什么喜欢,很难说清。也许因为“破天荒”典出湖南,湘军,湘女,湘菜,湘绣,名扬海外;也许因为潇湘多情、岳麓内敛、马王堆深沉,八百里洞庭气吞山河;也许因为湖南人综合了南北特质,既有南方人的理性思维,又兼得北方人的性情豪迈,文学史学,思想哲学,样样居先;文胆武将,骚人墨客,土匪政要,个个不凡。真个是雄踞中南,横行天下!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大话一番“天下人的胆”,狂吹一通“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

感觉很牛吧?去读读吧。

《中国不高兴》,读起来很过瘾。过瘾之后,有认同,有共识,也有些许耿介。书中的一些主张,我很赞同,尤其赞同少些解构,多些建构。但是,解构往往是建构的前提,不能一味把解构者都认定为汉奸误国,大肆剿杀。

我不敢苟同的,是书中的某种“态度”或“情绪”。

分析“中国”这般庞然大物,林林总总,方方面面,作者驾驭材料的功夫不错,观点也多有切中。但是,一面批评“精英”们以高等华人自居,傲慢浅薄,把西方垃圾学问贩卖回中国,祸国殃民,一面自己也以同样的傲慢姿态,指指点点,出言不逊,尖酸刻薄,并不讲究“普罗”的厚道宽容,学者的理性严谨,精英的优雅风度。看不出他们与被他们骂得狗血喷头的王小波及王小波的门下走狗们之间,有什么更大区别。

如果说,钱钟书是拿着放大镜去找中国和中国人的丑陋,那么,也有人恰恰相反。我曾戏言王宏甲是殚精竭虑、满怀虔诚地拿着显微镜去寻觅去挖掘国家干部的闪光之处。艰难寻觅中,偶有发现,必如获珍宝,欣喜若狂。他的口头语常常是:“看看,我们还有这么好的干部!”

“要珍惜好人啊。”当然,略加反思,不难体察出其中的些许无奈和深重悲哀。

但是,我相信,不管是寻找丑陋,还是寻找“隐忧”,他们大都向往朗朗乾坤,向往普世之光,都是太爱这个国家和民族,太希望中国健康强大而活力四射了!只是,他们的观察视角和话语方式不同而已。

近些年,各种主张、主义横生,各种风潮、思潮泛滥,搅得周天轮番寒热。云里雾里,我们难以确认自己和自己国家的真实定位。一会儿,是“中国强大论”,说我们已经荣登列强三甲,军事排名世界第二,经济名列世界前十,至于金融领域,则说我们是美国的大股东,云云。言下之意,我们俨然是美国的老板,美国是我们的长工,拯救美国的重任,历史地落在我们肩上。一会儿,又是“中国经济崩溃论”,说我们是新一轮西方列强经济瓜分的砧板之鱼,西方不但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我们当今的资源悉数掠夺,就是子孙万代的活命资源,也被提前透支殆尽,今后,我们除了当西方的加工厂,靠廉价出卖劳动力苟活,别无出路。“新左派”怀念毛泽东时代,理由是即使穷,也要傲骨铮铮,堂堂大国,腰杆笔挺,不受窝囊气,而且均贫富,等身份,苦乐同当,颇有水泊梁山的痛快豪气,不似眼下这般的折腾百姓,败家卖国,以至于两极分化日甚一日,贫富悬殊愈演愈烈,同为地球人,冰炭两重天。

“激进派”则认为,这个国家,败得不够刺激,卖得不够大胆,当务之急是要全速开足马力,赶上西方的过山车,挤进“核心圈,共同体”,就可以手执牛耳,参与分成,主宰(至少是部分主宰)世界了。

而《中国不高兴》告诉我们,这些学说统统混蛋透顶,忽悠百姓,忽悠当政,靠贩卖西方思想垃圾来干预中国未来走向,把中国引向混沌,简直罪大恶极。

在这一部分的表述中,他们“愤懑”得忘记了自己刚刚咒骂别人“愤懑”的话,泼妇骂街式的精彩话语,在书中随处可见。

比如:“当年他(指王朔)鼓吹‘我是流氓我怕谁’下的蛋,如今孵出了‘真流氓(指郭敬明)’。对比之下,原来自己也只是‘伪小人’、‘打折流氓’。”

再比如:说钱钟书“只是个戴着镣铐跳舞的才子”,“津津乐道于小世界的鸡飞狗跳”,为了卖弄学问“没完没了的连类比喻,跟爱打扮的娘们一天换八套衣服没什么两样”。

至于那些新闻眼式的标题:《钱钟书:轻薄浮躁文化氛围里诞生的“泰斗”》《王朔热:民族精神下行期的典型症候》《王小波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虚伪、最丑陋的神话之一》,极为跳跃抢眼。骂完王朔骂郭敬明,鄙夷罢钱钟书讽刺王小波,最后捎带上王蒙。意到笔随,潇洒无比。

好一锅乱炖!

我不是说不该、不能批评,甚至我以为有些批评极有见地,但是,有话好好说不行吗?作者既然说别人以“愤懑”代替理性,以谩骂代替批评,自己却也落此俗套,“镜像”比照,为之尤甚,总不免有些街头帮闲打罗圈的意味。我以为,分析批评,还是应该以客观理性为要,至少,要有起码的尊重。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肃本清源,才是正道;从源头解决问题,方为根本。

学术也好,理论也罢,都不过是源流之中的“流”,是本末之中的“末”,既非源也非本,何至遭此围歼?文人学人的各色主义,如市场叫卖,王婆卖瓜式的忽悠,本属正常,不让叫卖,反而是市场之病态。问题的根本在于,买不买账,由拿银子的人说了算。往大处说,一个国家,是自己做主,还是听信忽悠,决定因素不在于忽悠者。不管谁在忽悠,怎样忽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决策能力和水准如何。假如决策层缺乏正确判断,轻信忽悠,并跟着忽东忽西地“调度”,那就“后果很严重”。更有甚者,这严重的后果,还要大家跟着扛,这巨大的代价,还要全民“学费公摊”,然后,先知先觉者一边马后放炮,一边鞭打“忽悠”。实在搞不清楚,到底是被忽悠者智障低能,还是忽悠者太过神性魅力,果真能魅惑天下?

权力好恶,权力导向,权力话语,决定着国家大的发展方向和全民族的价值选择,关系着国计民生。如此大政、大作、大手笔,取决于某种文化自觉,更取决于特定的利益本位,绝不是“形而上”的忽悠们力所能及的事。

“楚王爱细腰,宫娥皆饿死”的典故,大概都还记得吧?骂宫娥可以,要是规劝规劝楚王,使他不要那么审美病态,岂不更好?

同类推荐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本书编入了中外百余篇抒情散文,或优美动人,或朴实真挚,或意味深长,如日暮黄昏的天空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抒情散文从平常生活、旅途见闻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心灵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回眸和感悟,灵魂被陶醉,思维被熏陶,文学修养也更上一层楼。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感想与风景

    感想与风景

    所选作品多以奇异的修辞和绚丽的词藻直观地暴露内在的感性,又不乏深度。,极富感染力。精致周到而委婉,《感想与风景》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横光利一的游记随笔集
热门推荐
  •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启迪青少年卓越人生的智慧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我为你而来

    我为你而来

    维安,唯安就好,就像这个名字一样,她贪图安逸,从小到大的生活普通到有些倒霉,人人都说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可她一直是凤尾女孩,在最好的学校里考最后一名,爱上最帅的男孩成为人人耻笑的对象,她只有在日记中才敢大吐心声“除非我十年后的老公站在我面前,证明他不是乔御,否则我非乔御不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送灵先生

    送灵先生

    我才二十岁,已经被很多人叫爷了。更多人不敢直呼我的名字,都叫我三爷。他们敬我,怕我,恐惧我,又不得不讨好我。只因为我是传说中的送灵先生。世上总有各种不为人知的鬼怪和邪物,一旦被缠上,任你本领通天也要死无葬身之地。只有我,能用传说中的送灵秘术保住他们的性命。但这种能力带给我的,在我看来远远小于我付出的……
  •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我想,作为第一线教师,我们要紧的不是盲目地否定哪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将某种教法不加任何更改就糊里糊涂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使用。好的一线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广泛采集对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教师有必要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身的素质、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找到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样是课堂,教师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讲,有的时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这种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时候,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伸,这时的课则成了受罪。
  • 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

    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

    废材并不可怕,因她能变废为宝。佣兵是她的兼职,去死人家窜门是她的兴趣。穿越到异世是意外,天才的灵魂进入废材的身体是命中注定!!淡定的看待一切,终能变得强大,她还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黑白棋子,创造各种奇迹……且看她如何以废材之身玩转棋迹……
  • 没有人告诉你的50条权力法则

    没有人告诉你的50条权力法则

    为什么有些人在职场、官场中能最终出类拔萃,占据支配地位,手握权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这并不是因为上司的特别垂青,而是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权力法则。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锦年安好

    锦年安好

    【一念生,万劫覆】“我一直不相信有人会真的爱我。”这是朴安好的心魔。尤其是当她生命里唯一挚爱的好友张婧雅离开莲花渡以后,这种想法愈演愈烈。“我不会再相信任何人,我也不需要朋友。”然,十四岁那年遇见的爱穿花布衣裳的小春却说“安好,我从六岁那年开始就一直注视着你。”……还有接下来在朴安好身边渐次出现的时雨、朱槿、夏微凉、陆锦年、苏筱筱、刘宇涵……素色锦年,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 帅哥魔术师:纯爱送给我

    帅哥魔术师:纯爱送给我

    那一夜,精灵少年为何能够翩然而降?心型升气球是从哪里来的?墨菲尔城堡又是如何消失的呢?这都是秘密!但是那天他却在我耳边悄悄说:“我喜欢你,从很久以前便喜欢你……”魔术是梦想者的游戏,我的梦想,最终在亦真亦幻的游戏中得到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