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6700000016

第16章 戏曲(1)

§§§引言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艺术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评剧、秦腔、晋剧、赣剧、汉剧、徽剧、豫剧、河北梆子、川剧、越剧、粤剧、沪剧、柳子戏、潮剧、桂剧、黄梅戏、云南花灯、壮剧、扬剧、湘剧、锡剧、琼剧、藏剧、新疆曲子剧、黔剧、蒲剧、莆仙戏、闽剧、陇剧、梨园戏、淮剧、二人台等60多种。

中国戏曲包括曲牌体戏曲剧种、板腔体戏曲剧种、板牌混合体戏曲剧种、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仪式性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

§§§第一节戏曲演唱与观赏习俗

一、戏棚与戏台

广东粤剧早期的演出场所为临时搭扎的戏棚和固定的戏台。早期戏棚内设置神像、安放神坛供奉神明。香港的戏棚大多在神诞和佛诞演神功戏,以供奉神明和酬神等。固定戏台一般都建在庙宇对面,以便为神灵唱戏。富豪之家一般都自设戏台,招聘私人戏班。

戏台以底景分幕前幕后。两侧出入口称为虎度门。戏台贴近观众席的部份称为台口。观众看到台口的左边就是棚面的位置。棚面后面就是把子箱。邻近把子箱的虎度门的底景位置称呼为师傅位。师傅位的幕后部分的对面就是提纲。幕后除了一道长走廊,尽是箱位,走廊尽头就是大棚箱位。从观众的角度,左边称为杂边,放的是杂箱;右边称为衣边,放的是衣箱。

虎度门又称为“渡古门”,因“渡”与古字“度”相同,即渡过之意。因为以前演员所扮演的都是已故的历史人物,所以外江班称之为“鬼道门”。在虎度门附近的“提纲位”上贴上的是一道“提纲”,是开戏师爷把故事、场次、锣鼓、排场、角色的分配等简略地写上,作为提示之用。

传统的戏台没有繁复的实景,全靠演员用身段和做手配合曲词来塑造剧目的活动空间。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演加以想象体会。如《金山寺》中所用的水旗、云片,表现波涛汹涌;《游园惊梦》中花灯把杜丽娘“因情成梦”的梦境形象化、浪漫化、庄严化。运用两面旗帜来表现坐车,用做手来表达策马、开门。早期粤剧戏台没有布景,戏棚只挂一幅布幕。很多时候利用一桌两椅位置的变化,象征不同景物,例如公堂、城墙、山丘等。20世纪初,粤剧受话剧的影响,开始出现利用布类材料制作成的“软景”,在大帆布上绘画城门、花园、宫殿,山林、河岸等景物,挂在天幕做布景。

二、供奉梨园祖师

旧时戏曲班社都供奉梨园祖师唐玄宗李隆基、或者老郎神。而河北定州秧歌则奉该剧创始人苏轼为祖师。剧团把祖师像画在布轴上,或缝制布偶,放在最好的箱内,装车先装放祖师像的箱子。行车先行装有师祖像的车。到一个新台口,装好台后,把祖师像张挂或放在后台中央,设上香案,班主带领全体演职员向祖师磕头,主事人点上三炷香,念道:“老爷皇封,神力无穷,驱走凶恶,保佑顺利。”念毕,插上香,演员们站起,仪式结束,演员方可化妆开戏。演员上场前还在向祖师作揖拜谢,保佑演出顺利。

三、祭台

祭台也是戏曲班社的传统习俗。祭台有两种情况。一是赶上新建成的剧场,第一场演出前要祭台,方法是:提只白公鸡,在台上用刀剁掉鸡头,把鸡血洒在戏台上,祭祀祖师,清除凶神,保佑演出平安。二是遇上白虎台时要祭台,坐东朝西的戏台称白虎台,是凶神闹事的戏台。祭台时首先让唱花脸的演员用刀抢把子在舞台四角挑一挑,叫挑四角,然后用白公鸡血洒台,祭祖师。有时遇特殊情况,叫拜四方,不叫祭台。戏班在新的一年开始演出后,如果赶上第四个台口正好是白虎台,应拜四方,这预示当年要发财,剧团要开宴,同庆共贺吉祥平安,走运发财。戏班到一个新台口,第一场戏开演前要祭神,方法是:主事人奉着“疏”,后面跟着戏班里扮好的几个角色,在神位前行礼、焚疏,然后这几个角色对着神位唱几句词,乐器演奏一下,神棚外就点起鞭炮来。礼毕之后,敲三通锣鼓,才开始演戏。

四、写戏、唱戏与瞧戏

民间请剧团,俗称写戏。民间请剧团、或由本村村民自己唱戏,大致有五种情况:一是秋后和春节期间的庆丰收戏和为村民娱乐而唱戏。经济条件好的村庄每年正月由村集体积累中出钱请剧团唱戏,活跃村民的春节文化生活。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旧时秋天如收成好,村中要请皮影团演唱,这叫秋菜影。如今则有庆典戏和促销演出戏剧歌舞。二是庙会娱神戏。旧时,各地城乡一些较大庙宇对面,一般都建有戏楼(亦称戏台、庙台),每逢庙会时,都要请剧团唱戏。例如河北省献县百草山天齐庙每年农历三月初八庙会时,都要请剧团唱戏,献县万春山药王庙农历四月十二庙会时,一般都请剧团唱戏;求雨成功时也要唱谢神戏。三是愿戏。旧时人们或因疾病痊愈,或因喜得贵子,或因生意兴隆,科举高中,事先曾求某神保佑并许下誓愿时,就要唱还愿戏,即愿戏。愿戏有真正搭台请剧团唱大戏的;也有在庙会上、神殿外的愿戏,即请两三个曲艺人在神前摆弄几个姿态,唱几句唱词,就算唱了一出愿戏。在农村,旧时有请皮影团演出的,这叫“愿影”。在庙会上,还有的大户人家上一出大戏的布施,比如在邯郸县一些村庄庙会戏台旁贴着“×××捐款350元,捐戏一出”。四是丧葬戏。在农村,有的人家死了老人,叫喜丧,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要请剧团唱戏或唱皮影。老人去世三周年时,有的也要唱大戏。五是旧时的私人堂会戏,为某人祝寿等事演唱。

旧时的戏剧班社多是草台班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半职业剧团。每一个地方剧种都有一批名角,深受一方戏迷热爱。同样,每个地方都有一批戏谜,形成一定的观众基础。旧时河北地方剧名角如张家口唱晋剧唱红的“十三旦”(侯俊山),冀东唐山一带唱评剧的“东来顺”(成兆才)等。广大戏迷对地方剧种和名角的喜欢程度,也非同寻常。比如在冀南武安市,旧时有个老头赶着一头毛驴,驮着小米和铺盖卷,撵着台口看平调落子戏和名角。行唐县搜集的民间笑话中讲,婆媳都是秧歌戏戏迷,媳妇问婆婆做什么饭时,拖着唱腔问婆婆,婆婆一听,受了感染,亦用秧歌戏的腔调回答媳妇。各地区还流传着一些顺口溜,从中可以看出群众喜欢看戏的情况:“卖了地土卖了庄儿,不能不瞧××仙”,“光着屁股露着腚,不能不瞧××凤”。儿歌“扯大锯,拉大锯,姥姥门上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小外甥,也要去”,反映的便是旧时农村唱戏时,接闺女、待亲戚前来瞧戏的民俗。

§§§第二节曲牌体戏曲剧种

曲牌体戏曲,亦称联曲体戏曲,即唱词句法、字数、平仄,唱腔唱法、伴奏曲调等都依据一定曲牌的戏曲品种。曲牌,俗称“牌子”,元明以来南北曲、小曲、时调等各种曲调名的泛称,数量很多,各有专名,如〔山坡羊〕、〔点绛唇〕、〔挂枝儿〕、〔转调货郎儿〕、〔叠落金钱〕、〔银纽丝〕等。每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句法、字数、平仄等也有基本定式,可据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所以曲牌名称也有与词牌名称相同的。此外,也有专供演奏的曲牌,大多有曲无词。

我国现存戏曲中的曲牌体剧种主要有有昆曲、福建莆仙戏、潮剧等。

一、昆曲

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最初是昆山(今属江苏省)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唱腔调。元代至正(公元1341—1368年)年间的顾坚,即以擅长唱此调得名。明初已有昆山腔之称。明嘉靖、隆庆(公元1522—1572年)年间,流寓太仓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吸收弋阳、海盐诸腔的音乐和北曲唱法,与过云适、张梅谷等共同研究,改创了新的昆腔,伴奏乐器兼用笛、箫、笙、琵琶、鼓板及锣等。改革后的昆腔婉转细腻,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成为集南北曲大成的“时曲”。传奇作家梁辰鱼得到魏良辅的合作,用改革后的昆腔创作传奇《浣纱记》,推动了昆腔的传播。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以来,昆腔很快扩展到江苏、浙江各处。后由士大夫带入北京,成为玉熙宫大戏之一。昆腔在舞台艺术上继承发展了宋、元以来的古典戏曲遗产,创造了完整的表演体系。昆腔剧本文学性强,音乐与表演艺术传统丰富,数百年来对许多地方剧种有广泛深刻的影响。有的和当地语言、音乐结合,成为地方化的昆腔,如北方的北昆、京昆,南方的苏昆、湘昆、川昆、永(嘉)昆、宁(波)昆等,形成昆山腔系统。清代后期,地方戏曲蓬勃发展,昆腔却由于剧本内容和形式脱离群众,艺术上趋于僵化,逐渐走向衰落。但在京剧、川剧、湘剧、赣剧、婺剧、晋剧等剧种中,仍保存若干昆腔剧目和较多的曲牌。建国后。先后恢复南昆、北昆、湘昆、永昆、宁昆等专业演出单位。有计划地培养新人,进行艺术改革,使昆腔获得新的生命。

昆曲的角色行当划分得十分细致:老生分外、末、副末;小生分官生、巾生、雉尾生、靴皮生等;旦角分正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老旦等;净丑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等。

昆曲的表演,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其舞蹈身段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写意的舞蹈;一种是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所使用的曲牌大约有一千种以上,例如〔点绛唇〕、〔风入松〕、〔步步娇〕、〔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粉蝶儿〕、〔耍孩儿〕、〔侥侥令〕、〔孝顺儿〕、〔石榴花〕、〔五马江儿水〕等。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昆曲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有100多出,如《浣纱记·寄子》、《宝剑记·夜奔》、《鸣凤记·吃茶》,《牡丹亭》的《闹学》、《游园》、《惊梦》,《玉簪记》的《琴挑》、《秋江》,《渔家乐·藏舟》、《长生殿》的《定情》、《惊变》、《闻铃》等。整理改编的有《十五贯》、《墙头马上》。新编历史剧有《文成公主》、《蔡文姬》、《李慧娘》。现代戏有《红霞》等。

二、福建莆仙戏

福建莆仙戏是古老剧种之一。它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是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表演艺术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改称莆仙戏。

莆仙戏的行当脚色原先只有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共七个,故称“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称“八仙子弟”。莆仙戏在清末后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分行,增加了不少角色,但“靓妆”一角至今仍保留宋代杂剧的称谓。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

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象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

莆仙戏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韵、词格与唐、宋大曲和宋词调相同。尤其是仅存于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的〔太子游四门〕,却是莆仙戏常用的曲牌。莆仙戏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唱腔曲牌有一千多支,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

莆仙戏模仿傀儡戏演法的艺术传承,也是受宋元傀儡戏的影响。《双鞭回两锏》中秦叔宝与尉迟恭在互相激烈对打时,秦持双锏,尉迟拿单鞭,运用傀儡的打法,双打、双钩、双上、双下,与傀儡表演形式、动作和身段一模一样。

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五十多个,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即《张协状元》)、《乐昌公主》、《王祥》、《崔君瑞》、《王十朋》、《刘知远》、《杀狗》、《琵琶记》等。

§§§第三节板腔体戏曲剧种

板腔体,戏曲音乐的结构形式之一。全部唱腔均由各种板式如原板、慢板、快板、流水板等组成。这些板式均来自同一种腔调。戏曲中的梆子腔、二黄腔等剧种,如京剧、秦腔、晋剧、豫剧、河北梆子等,都属于板腔体戏曲。板,是戏曲乐器檀板的简称;戏曲音乐中一小节音乐的一拍称为一板。眼,也是戏曲中一小节音乐的一拍,以击板鼓一下表示。戏曲音乐的节拍分四种: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流水板、散板。一板三眼以四拍为一小节,第一拍击檀板一下,称为板,以后三拍各击板鼓一下,均称为眼。一板一眼以两拍为一小节,第一拍击板,第二拍击板鼓。流水板以一拍为一小节,连续击板。散板没有固定节拍,只在行腔顿挫处击板一下(有时不击)。

京剧、豫剧、秦腔、晋剧、河北梆子、评剧等都是板腔体戏曲剧种。

一、京剧

京剧自产生以来曾经有过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多种名称。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着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他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

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演出,有的还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即是。

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徽、汉两班合作,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京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种行当。不同行当的演唱方法、表演技巧,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同类推荐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万吨巨轮顷刻间支离破碎永沉海底;飞机失踪数年后出现在遥远的月球;数十人被在黑雾中迷失灵魂;人畜眨眼间被吸入魔窟化为白骨;沙漠中幻象纷繁引人赴死;峡谷里众多冒险者神秘死亡……对于这些神秘之地,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人类不得入内;有人说是死亡笼罩的所在,误入者必死无疑;也有人说是大自然的禁区,一旦踏入将会遭受灭顶之灾。死亡无法形容的恐怖;神秘不能诠释的离奇。这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密,我们称这些区域为——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趣谈中国文化

    趣谈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本书以生动的文采带你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
热门推荐
  •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当太妹遇到狂拽少爷

    当太妹遇到狂拽少爷

    在一次意外中,我受了伤,于是父亲把我送到郊区的一所封闭式学校来,一边让我学习,一边让我疗伤,还要我女扮男装,用了哥哥的名字。本以为可以在这里安静的生活一段时间,可惜……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说我是他的未婚妻,还当众吻了我。NND,这种情况还从来没在我韩冷月身上发生过。就算他长的好看了点,也不能这样啊……
  • 爵女惹不起:我本猖狂

    爵女惹不起:我本猖狂

    玫瑰花与叶的相随,白与夜的不可相见,存在只为报父母深仇。他是隐世家族的少主,颜色那样的浓烈,优秀而绝对,是你我相吸相引的见证。帅气优雅,从看见她的第一眼只为她而着迷。活一世喧嚣繁华,她是杀伐果决的爵女,相爱美好
  • 说话艺术大全集

    说话艺术大全集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交流要点,对说话前的准备、说话技巧、说话尺度、说话场合、说话对象、说话语境、说话效果,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说好话办好事等方面做了精辟总结,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提高说话水平的方法和技巧。《说话艺术大全集》内容涉及同事间的说话办事,和朋友交往、与领导下属共事、与爱人或恋人相处,批评、赞美或说服别人、求人办事及维护自己的利益等方面,将最实用、最常用、最具操作性的说话技巧倾囊相授。
  • 金莲仙史

    金莲仙史

    《金莲仙史》主要是叙述道家仙祖之道统以及主要事迹。故事是说东华帝君得道度钟离权,钟离权得道又度吕洞宾。《金莲仙史》是一本宗教小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乞尾赖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乞尾赖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妾身有礼了

    妾身有礼了

    这年头,扮猪吃老虎的常见,扮断袖吃女人的绝对少有。她家王爷就做到了。凭着一张祸国殃民的脸蛋,美男在侧,美女在怀,搅乱天下,尽享齐人之福。“娘子,你喜不喜欢为夫?”“不喜欢。”“嗯,我喜欢娘子就行。”“你喜欢我哪一点,我改还不行吗?”“为夫就是喜欢你的……不喜欢我。”“……”你赢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