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艺术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评剧、秦腔、晋剧、赣剧、汉剧、徽剧、豫剧、河北梆子、川剧、越剧、粤剧、沪剧、柳子戏、潮剧、桂剧、黄梅戏、云南花灯、壮剧、扬剧、湘剧、锡剧、琼剧、藏剧、新疆曲子剧、黔剧、蒲剧、莆仙戏、闽剧、陇剧、梨园戏、淮剧、二人台等60多种。
中国戏曲包括曲牌体戏曲剧种、板腔体戏曲剧种、板牌混合体戏曲剧种、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仪式性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
§§§第一节戏曲演唱与观赏习俗
一、戏棚与戏台
广东粤剧早期的演出场所为临时搭扎的戏棚和固定的戏台。早期戏棚内设置神像、安放神坛供奉神明。香港的戏棚大多在神诞和佛诞演神功戏,以供奉神明和酬神等。固定戏台一般都建在庙宇对面,以便为神灵唱戏。富豪之家一般都自设戏台,招聘私人戏班。
戏台以底景分幕前幕后。两侧出入口称为虎度门。戏台贴近观众席的部份称为台口。观众看到台口的左边就是棚面的位置。棚面后面就是把子箱。邻近把子箱的虎度门的底景位置称呼为师傅位。师傅位的幕后部分的对面就是提纲。幕后除了一道长走廊,尽是箱位,走廊尽头就是大棚箱位。从观众的角度,左边称为杂边,放的是杂箱;右边称为衣边,放的是衣箱。
虎度门又称为“渡古门”,因“渡”与古字“度”相同,即渡过之意。因为以前演员所扮演的都是已故的历史人物,所以外江班称之为“鬼道门”。在虎度门附近的“提纲位”上贴上的是一道“提纲”,是开戏师爷把故事、场次、锣鼓、排场、角色的分配等简略地写上,作为提示之用。
传统的戏台没有繁复的实景,全靠演员用身段和做手配合曲词来塑造剧目的活动空间。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演加以想象体会。如《金山寺》中所用的水旗、云片,表现波涛汹涌;《游园惊梦》中花灯把杜丽娘“因情成梦”的梦境形象化、浪漫化、庄严化。运用两面旗帜来表现坐车,用做手来表达策马、开门。早期粤剧戏台没有布景,戏棚只挂一幅布幕。很多时候利用一桌两椅位置的变化,象征不同景物,例如公堂、城墙、山丘等。20世纪初,粤剧受话剧的影响,开始出现利用布类材料制作成的“软景”,在大帆布上绘画城门、花园、宫殿,山林、河岸等景物,挂在天幕做布景。
二、供奉梨园祖师
旧时戏曲班社都供奉梨园祖师唐玄宗李隆基、或者老郎神。而河北定州秧歌则奉该剧创始人苏轼为祖师。剧团把祖师像画在布轴上,或缝制布偶,放在最好的箱内,装车先装放祖师像的箱子。行车先行装有师祖像的车。到一个新台口,装好台后,把祖师像张挂或放在后台中央,设上香案,班主带领全体演职员向祖师磕头,主事人点上三炷香,念道:“老爷皇封,神力无穷,驱走凶恶,保佑顺利。”念毕,插上香,演员们站起,仪式结束,演员方可化妆开戏。演员上场前还在向祖师作揖拜谢,保佑演出顺利。
三、祭台
祭台也是戏曲班社的传统习俗。祭台有两种情况。一是赶上新建成的剧场,第一场演出前要祭台,方法是:提只白公鸡,在台上用刀剁掉鸡头,把鸡血洒在戏台上,祭祀祖师,清除凶神,保佑演出平安。二是遇上白虎台时要祭台,坐东朝西的戏台称白虎台,是凶神闹事的戏台。祭台时首先让唱花脸的演员用刀抢把子在舞台四角挑一挑,叫挑四角,然后用白公鸡血洒台,祭祖师。有时遇特殊情况,叫拜四方,不叫祭台。戏班在新的一年开始演出后,如果赶上第四个台口正好是白虎台,应拜四方,这预示当年要发财,剧团要开宴,同庆共贺吉祥平安,走运发财。戏班到一个新台口,第一场戏开演前要祭神,方法是:主事人奉着“疏”,后面跟着戏班里扮好的几个角色,在神位前行礼、焚疏,然后这几个角色对着神位唱几句词,乐器演奏一下,神棚外就点起鞭炮来。礼毕之后,敲三通锣鼓,才开始演戏。
四、写戏、唱戏与瞧戏
民间请剧团,俗称写戏。民间请剧团、或由本村村民自己唱戏,大致有五种情况:一是秋后和春节期间的庆丰收戏和为村民娱乐而唱戏。经济条件好的村庄每年正月由村集体积累中出钱请剧团唱戏,活跃村民的春节文化生活。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旧时秋天如收成好,村中要请皮影团演唱,这叫秋菜影。如今则有庆典戏和促销演出戏剧歌舞。二是庙会娱神戏。旧时,各地城乡一些较大庙宇对面,一般都建有戏楼(亦称戏台、庙台),每逢庙会时,都要请剧团唱戏。例如河北省献县百草山天齐庙每年农历三月初八庙会时,都要请剧团唱戏,献县万春山药王庙农历四月十二庙会时,一般都请剧团唱戏;求雨成功时也要唱谢神戏。三是愿戏。旧时人们或因疾病痊愈,或因喜得贵子,或因生意兴隆,科举高中,事先曾求某神保佑并许下誓愿时,就要唱还愿戏,即愿戏。愿戏有真正搭台请剧团唱大戏的;也有在庙会上、神殿外的愿戏,即请两三个曲艺人在神前摆弄几个姿态,唱几句唱词,就算唱了一出愿戏。在农村,旧时有请皮影团演出的,这叫“愿影”。在庙会上,还有的大户人家上一出大戏的布施,比如在邯郸县一些村庄庙会戏台旁贴着“×××捐款350元,捐戏一出”。四是丧葬戏。在农村,有的人家死了老人,叫喜丧,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要请剧团唱戏或唱皮影。老人去世三周年时,有的也要唱大戏。五是旧时的私人堂会戏,为某人祝寿等事演唱。
旧时的戏剧班社多是草台班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半职业剧团。每一个地方剧种都有一批名角,深受一方戏迷热爱。同样,每个地方都有一批戏谜,形成一定的观众基础。旧时河北地方剧名角如张家口唱晋剧唱红的“十三旦”(侯俊山),冀东唐山一带唱评剧的“东来顺”(成兆才)等。广大戏迷对地方剧种和名角的喜欢程度,也非同寻常。比如在冀南武安市,旧时有个老头赶着一头毛驴,驮着小米和铺盖卷,撵着台口看平调落子戏和名角。行唐县搜集的民间笑话中讲,婆媳都是秧歌戏戏迷,媳妇问婆婆做什么饭时,拖着唱腔问婆婆,婆婆一听,受了感染,亦用秧歌戏的腔调回答媳妇。各地区还流传着一些顺口溜,从中可以看出群众喜欢看戏的情况:“卖了地土卖了庄儿,不能不瞧××仙”,“光着屁股露着腚,不能不瞧××凤”。儿歌“扯大锯,拉大锯,姥姥门上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小外甥,也要去”,反映的便是旧时农村唱戏时,接闺女、待亲戚前来瞧戏的民俗。
§§§第二节曲牌体戏曲剧种
曲牌体戏曲,亦称联曲体戏曲,即唱词句法、字数、平仄,唱腔唱法、伴奏曲调等都依据一定曲牌的戏曲品种。曲牌,俗称“牌子”,元明以来南北曲、小曲、时调等各种曲调名的泛称,数量很多,各有专名,如〔山坡羊〕、〔点绛唇〕、〔挂枝儿〕、〔转调货郎儿〕、〔叠落金钱〕、〔银纽丝〕等。每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句法、字数、平仄等也有基本定式,可据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所以曲牌名称也有与词牌名称相同的。此外,也有专供演奏的曲牌,大多有曲无词。
我国现存戏曲中的曲牌体剧种主要有有昆曲、福建莆仙戏、潮剧等。
一、昆曲
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最初是昆山(今属江苏省)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唱腔调。元代至正(公元1341—1368年)年间的顾坚,即以擅长唱此调得名。明初已有昆山腔之称。明嘉靖、隆庆(公元1522—1572年)年间,流寓太仓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吸收弋阳、海盐诸腔的音乐和北曲唱法,与过云适、张梅谷等共同研究,改创了新的昆腔,伴奏乐器兼用笛、箫、笙、琵琶、鼓板及锣等。改革后的昆腔婉转细腻,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成为集南北曲大成的“时曲”。传奇作家梁辰鱼得到魏良辅的合作,用改革后的昆腔创作传奇《浣纱记》,推动了昆腔的传播。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以来,昆腔很快扩展到江苏、浙江各处。后由士大夫带入北京,成为玉熙宫大戏之一。昆腔在舞台艺术上继承发展了宋、元以来的古典戏曲遗产,创造了完整的表演体系。昆腔剧本文学性强,音乐与表演艺术传统丰富,数百年来对许多地方剧种有广泛深刻的影响。有的和当地语言、音乐结合,成为地方化的昆腔,如北方的北昆、京昆,南方的苏昆、湘昆、川昆、永(嘉)昆、宁(波)昆等,形成昆山腔系统。清代后期,地方戏曲蓬勃发展,昆腔却由于剧本内容和形式脱离群众,艺术上趋于僵化,逐渐走向衰落。但在京剧、川剧、湘剧、赣剧、婺剧、晋剧等剧种中,仍保存若干昆腔剧目和较多的曲牌。建国后。先后恢复南昆、北昆、湘昆、永昆、宁昆等专业演出单位。有计划地培养新人,进行艺术改革,使昆腔获得新的生命。
昆曲的角色行当划分得十分细致:老生分外、末、副末;小生分官生、巾生、雉尾生、靴皮生等;旦角分正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老旦等;净丑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等。
昆曲的表演,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其舞蹈身段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写意的舞蹈;一种是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所使用的曲牌大约有一千种以上,例如〔点绛唇〕、〔风入松〕、〔步步娇〕、〔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粉蝶儿〕、〔耍孩儿〕、〔侥侥令〕、〔孝顺儿〕、〔石榴花〕、〔五马江儿水〕等。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昆曲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有100多出,如《浣纱记·寄子》、《宝剑记·夜奔》、《鸣凤记·吃茶》,《牡丹亭》的《闹学》、《游园》、《惊梦》,《玉簪记》的《琴挑》、《秋江》,《渔家乐·藏舟》、《长生殿》的《定情》、《惊变》、《闻铃》等。整理改编的有《十五贯》、《墙头马上》。新编历史剧有《文成公主》、《蔡文姬》、《李慧娘》。现代戏有《红霞》等。
二、福建莆仙戏
福建莆仙戏是古老剧种之一。它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是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表演艺术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改称莆仙戏。
莆仙戏的行当脚色原先只有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共七个,故称“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称“八仙子弟”。莆仙戏在清末后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分行,增加了不少角色,但“靓妆”一角至今仍保留宋代杂剧的称谓。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
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象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
莆仙戏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韵、词格与唐、宋大曲和宋词调相同。尤其是仅存于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的〔太子游四门〕,却是莆仙戏常用的曲牌。莆仙戏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唱腔曲牌有一千多支,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
莆仙戏模仿傀儡戏演法的艺术传承,也是受宋元傀儡戏的影响。《双鞭回两锏》中秦叔宝与尉迟恭在互相激烈对打时,秦持双锏,尉迟拿单鞭,运用傀儡的打法,双打、双钩、双上、双下,与傀儡表演形式、动作和身段一模一样。
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五十多个,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即《张协状元》)、《乐昌公主》、《王祥》、《崔君瑞》、《王十朋》、《刘知远》、《杀狗》、《琵琶记》等。
§§§第三节板腔体戏曲剧种
板腔体,戏曲音乐的结构形式之一。全部唱腔均由各种板式如原板、慢板、快板、流水板等组成。这些板式均来自同一种腔调。戏曲中的梆子腔、二黄腔等剧种,如京剧、秦腔、晋剧、豫剧、河北梆子等,都属于板腔体戏曲。板,是戏曲乐器檀板的简称;戏曲音乐中一小节音乐的一拍称为一板。眼,也是戏曲中一小节音乐的一拍,以击板鼓一下表示。戏曲音乐的节拍分四种: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流水板、散板。一板三眼以四拍为一小节,第一拍击檀板一下,称为板,以后三拍各击板鼓一下,均称为眼。一板一眼以两拍为一小节,第一拍击板,第二拍击板鼓。流水板以一拍为一小节,连续击板。散板没有固定节拍,只在行腔顿挫处击板一下(有时不击)。
京剧、豫剧、秦腔、晋剧、河北梆子、评剧等都是板腔体戏曲剧种。
一、京剧
京剧自产生以来曾经有过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多种名称。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着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他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
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演出,有的还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即是。
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徽、汉两班合作,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京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种行当。不同行当的演唱方法、表演技巧,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