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阵发性血管扩张性疾病,以两足阵发性潮红、灼热、疼痛、皮肤温度增高为特征。病因尚不清楚,原发性者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小板介导的小动脉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有关;继发性者多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高血压、痛风、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经过缓慢。夏季加重。
有哪些症状
本病常对称性侵犯双足,少数累及双手,以趾(指)部症状较为明显,偶有发生于一侧肢体或四肢者。
病变区域温度增高,可比正常高2~3℃,常伴有出汗,局部动脉搏动、静脉扩张。常在红斑出现之前发生疼痛,常为灼痛、刺痛或胀痛,夜间痛重,热刺激、活动、站立及足垂吊姿势,均可使疼痛加剧;休息、浸入冷水中、抬高患肢或将足外露,又可使疼痛暂时缓解。每次发作大都在晚间,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发作时局部有麻木或疼痛感。
长期持续发作者可引起淤血、营养障碍,造成患肢皮肤下及皮下组织肥厚或萎缩、坏疽、甲变形、骨萎缩等。
应做哪些检查
皮肤临床温度试验:将足或手浸泡在32~36℃水内,如有症状出现或症状加重即为阳性。
甲皱微循环检查:示毛细血管袢轮廓模糊、扩张,其内压力增高,给予热刺激后更为严重。
如何诊断
根据肢端阵发性红、肿、热、痛,遇热诱发疼痛,遇冷疼痛减轻,而无局部炎症感染证据,一般不难确诊。肢体血流阻抗图呈高血容量型有辅助诊断价值。
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金银花30克,赤芍30克,元参30克,当归15克,牛膝15克,黄柏15克,大青叶15克,紫花地丁15克,山甲珠10克,甘草10克。
(主治)红斑性肢痛症。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方2
(组方)柴胡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紫草10克,黄芩10克,生地黄15克,当归15克,川牛膝15克,生大黄8克,乳香8克,没药8克,生甘草10克。
(主治)肝经湿热型红斑性肢痛症。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方3
(组方)龙胆草2.4克,柴胡2.4克,黄芩6克,山栀子9克,丹皮6克,木通3克,当归9克,生地黄9克,泽泻9克,元胡6克,乳香6克,没药6克,车前子(包)9克,连翘9克,白芍6克,丹参6克。
(主治)红斑性肢痛症。
(用法)上药加水煎取浓汁,下午4时、晚8时各服150毫升,连服5剂。
方4
(组方)黄柏20克,苍术20克,薏苡仁30克,白芍30克,泽泻12克,知母12克,川牛膝15克,甘草10克。
(主治)红斑性肢痛症。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方5
(组方)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0克,天花粉10克,赤芍10克,白芷3克,乳香3克,没药6克,鬼箭羽10克。
(加减)
病在上肢,加桑枝;
病在下肢,加牛膝、木瓜;
病在上下肢,加威灵仙。
(主治)红斑性肢痛症。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6
(组方)生石膏(先煎)30克,知母2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生地黄20克,赤芍30克,粳米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
(主治)风毒入络型红斑性肢痛症,局部肌肤红肿疼痛,灼热,发热汗出,伴恶风口渴,或伴红斑,舌质红,苔黄,脉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7
(组方)玄参30克,当归15克,金银花30克,生甘草10克,黄连6克,黄芩12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
(主治)火毒窜络型红斑性肢痛症,局部肌肤灼热,疼痛,色赤瘙痒,伴喜冷恶热,入夜尤甚,舌尖红,苔黄,脉洪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8
(组方)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丹皮15克,水牛角(先煎)30克,生地黄30克。
(主治)瘀热阻络型红斑性肢痛症,低热,患处灼热疼痛,色绛紫,局部胀,痛处不移,拒按,舌质暗红,有瘀斑,脉细弦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9
(组方)木防己12克,制半夏12克,滑石(包)12克,山栀子12克,生薏苡仁20克,赤小豆20克,杏仁10克,蚕沙(包)10克,连翘10克。
(加减)
胀痛、灼热者,加桑枝15克,丹皮15克;
痛甚者,加桑枝15克,海桐皮15克;
纳差者,加砂仁10克。
(主治)红斑性肢痛症。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10
(组方)生地黄15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丹参20克,牛膝10克,黄柏6克,萆薢10克,汉防己10克,虎杖75克,忍冬藤75克,海桐皮10克,细辛3克。
(主治)红斑性肢痛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用药渣再煎600~700毫升,稍凉后浸泡患肢,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5~7天。
有哪些单验方
紫草、地榆、生地黄、黄柏各30克,红花、乳香、没药各15克,当归20克,水煎成2000毫升,放凉后浸泡患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当归、肉桂、花椒、干姜各20克,红花10克,细辛5克,水煎取液,浸洗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避免过暖或剧烈运动,以防发作。
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急性发作时,可用冷却方法,如冰块、井水、冷水等做冷湿敷,可暂时缓解疼痛,并且要抬高患肢,卧床休息。
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尽可能对体内潜在疾病加以治疗。
保持情绪乐观、稳定,避免长期内服偏温热性的药物或食物,不要吸烟、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