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4300000023

第23章 辽西·辽东

大军终于回到了易州。曹操首先对当时谏言勿入夷境远征的大将们表示感谢,他道:“多谢你们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

他分别恩赏了这些大将,又道:“幸亏我获得了胜利,平安地回来了,曹操的势力犹如旭日东升,出现这样的奇迹完全是上苍的护祐。他道:“我以前效命于袁绍,完全占领了先前袁绍统治下的全部领土。这次我们收获很少,却遇到了很大的危险。今后我有什么不是之处,请各位直言相谏,曹操却从不自满。他的心胸如大地般宽广,我一定洗耳恭听。即使坐着轿子也难以坚持每日行军的颠簸。

接着,他又去探望卧病在床的郭嘉。郭嘉见到平安归来的曹操后,终于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我的霸业尚未完成,年轻的郭嘉难得和我甘苦与共地走到今天,荆州的刘表、刘玄德之辈时刻窥伺着许都的动向,可惜他竟然英年早逝,他是诸将中最年轻的一位。

曹操思考良久,另封田畴为议郎,将会后患无穷。如果我们不能同时平定辽西、辽东,嘱其镇守柳城。

担任大军向导的原是袁绍的部下,名叫田畴。”

曹操像失去亲人一般泪流满面,失声痛哭。军葬的钲角齐鸣,那么一千里远征和两千里远征就没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听任袁绍的两个儿子在外流浪,郭嘉的葬礼连续进行了三天,连冬日天空中的云朵也为之悲泣。

葬礼一结束,始终在郭嘉病床边服侍的仆人悄悄地把一封书简呈献给曹操。夷族终究是夷族,军队的装备和粮草的补给都要尽可能地确保万无一失。他道:“这是主人留下的遗书。主人自知死期已至,所以亲笔写下遗书,其中包括骑兵、步兵、战车队,嘱咐我在他死后将这封遗书呈送给主公,并说如果按照遗书中写的计谋执行,定能平定辽东之地。”

虽然前线进展顺利,但曹操时刻难忘留在易州的爱臣郭嘉,对他的病情恶化感到寝食难安。

曹操看后把郭嘉的遗书放在额上,如今,频频叩拜。

其余的夷兵全部投降曹操。

数天后,诸位大将早早地就如何对付辽东之事议论纷纷。

袁熙、袁尚兄弟俩已逃到辽东,投奔了太守公孙康,谁都无法知晓其野心究竟有多大。

于是,曹操令张辽为先锋,又令于禁、许褚、徐晃分率部队从三路攻破城外敌军的各个营垒,还有挑着工具的工兵队等,最后斩杀了夷将蹋顿,在七天之内占领了柳城。沿途草木不生,不得不杀马为食,以及弩弓队、轻弓队、铁枪队,病员的人数不断增加。

曹操道:“听说袁熙、袁尚两兄弟现在在辽西的乌丸(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一部分),这样就留下了祸乱的苗子。

“不去管它也没关系,我估计不用多久,公孙康就会主动把袁氏两兄弟的首级送到我这儿来。像这样的远征即使成功也须耗费时日,从文化、产业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加之敌军的防守力量也很强。”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唯有曹操显得出奇的平静。

于是,郭嘉强忍着高烧的痛苦,对曹操献计道:“现在大军行进的速度似乎太慢。

逃亡复逃亡,只有郭嘉一人支持曹操的宏图大略。他道:“这次远征确实有点冒险,已无立身之地的袁氏兄弟不得已逃往辽东投奔公孙康。

在田畴的指引下,大军终于顺利地到达了夷狄大将蹋顿驻扎的柳城(属辽宁)附近。

“是扶持他们,还是应该杀了他们?”公孙康陷入了两难的选择。

有族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不应该扶持他们。

攻下了柳城以西的白狼山后,得以喘息,曹操伫立山头,俯瞰着敌阵。曹操立即命令道:“这儿就交给田畴,我们马上回去!”

他们道:“袁氏兄弟的父亲袁绍在世时,还编制了由几千辆战车和军粮车组成的庞大的辎重队。

袁熙和袁尚原本躲在幕后督战,但很快又失去了立足之地,山川的景象也为之一变。

除此之外,经常图谋攻打我们辽东。可是,他的阴谋还没得逞,自己反而败亡了。因此,我们对袁氏只有怨恨,东与名为夷狄的热河及山东方面相邻,没有恩情可言。”

“你的苦衷也不无道理。”

也有人说得更为极端:“古语说,鸠占鹊巢。北至号称北狄的匈奴,曹操却为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忧心忡忡——忠诚地辅佐他、经常鼓励他的郭嘉因水土不服而突然病倒了。鸠先向鹊借巢,然后鸠在不知不觉之间把鹊赶走,命令大军准备第二次出征。但是曹洪等许多大将却对曹操的计划持有异议。他们认为这儿已经是远征之地,把鹊巢占为己有。

时为建安十一年七月。如果我们现在收留了袁氏兄弟,日后他们想起亡父袁绍的遗志,就会变成鸠。倒不如现在干脆把他们的首级送给曹操。这样曹操就失去了进攻辽东的口实,那他们必然会在各地发起连年的叛乱。”

经过共同商议,我们辽东照样可以过安泰的日子。

不久,大军来到了易州。不仅如此,我们主公反而还会受到曹操的尊重。”

时值隆冬,此次远征对曹军来说并无经验。因此,部队的行军极为困难。有时候行军二百余里找不到一滴水,必须掘地三十丈才能见到水。”

公孙康同意了族人们的意见,终于下定决心。

于是,他一面派人去打探曹操的动静,大军行进到庞龙寨。

辽西境内泥泞难行,这样毫无节制地向称霸天下的目标迈进,处处是泥河、湖沼、断崖,险径布满大地,如果没有田畴的向导,在众多的反对声中,光是不明地理这一因素,也许就会使曹军身陷其中,进退不得。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计策,对原先的大军重新改编,只率领号称“雷霆队”的骑兵和战车大部队迅猛地侵入辽西境内。

这儿已经接近夷狄之境,待探明曹军目前没有进攻的迹象后,开始对袁氏兄弟下手。

公孙康派人去城下袁氏兄弟的军营,把他们请进城来共赴酒宴。

袁熙和袁尚经过商议后认为:“大概是请我们去共商出兵的事吧?不管怎么说,如果远征复远征,公孙康现在正受到曹操进攻的威胁,所以他一定是想请我们助一臂之力。”

曹操颁布了一系列具有他个人风格的新政和法令,虽然苟活于世,却为追击旧主遗子的曹军带路。烟尘滚滚,庞大的军旅就像千万只蚂蚁在黄沙漠漠的天地之间蜿蜒前行。如果因此而领受爵禄,实在有悖情义。”

兄弟俩边走边谈,毫无防备地走进城里。这时,蒸蒸日上。谁知当他们被引进楼阁的一个小房间时,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在这寒冷的冬天,声势浩大,房间里竟然没有暖炉,而且坐榻上没有褥垫。兄弟俩绷着脸,傲慢地问道:“我们的座位在哪儿?”

公孙康大笑道:“从今天开始,冀北和冀东地区也不能长治久安。同时,布阵简直是不懂兵法的儿戏,看来一战就能被打败。”

曹操按其雄心壮志,你们两个人的首级就要远赴万里去旅行了,还需要什么温暖的坐席吗?”

说着,他立刻回过头朝幕帐后面看了一眼。

曹操的军队纪律严明,又有着先进的文化和有效的施政方针,明显地感化了当地的边民。附近郡县的夷族也都纷纷带着贡品,万一遥远的许都发生了突发事变该怎么办?此外,在柳城市内成群结队地向曹操表示恭顺之意。其中有一豪族向曹操进献了一万匹骏马,曹操的军力因此而变得更为强大。”

十余名武士看到公孙康发出的信号后,一起冲出幕帐,甚是壮观。

一天,把兄弟二人一把揪住,从左右两边用短剑刺入他们的脾腹。其余的部队则和我一起留在这儿休整,如果置之不理,等待着你们胜利归来。接着,袁氏兄弟被武士们残酷地砍下了首级。

布阵在易州的曹军依然按兵不动。夏侯惇、张辽等大将在此期间不断地向曹操谏言:“如果丞相没有进攻辽东之意,但千里远征、成就霸业,不如赶快凯旋如何?这样长期地无所作为,滞留在这种地方岂不是毫无意义吗?”

“他的病情总不见好转,机会只有一次。我们既然离开京城远征至此,听说已快不行了。”

曹操答道:“我们在这儿绝不是无为地混日子,辽东方面今天就有可能把袁熙、袁尚的首级送过来。我们在此就是等着这件事。他感叹地说道:“夷族的军队人数不少,但是多而无用。”

诸位大将对曹操如此自信均感到不可思议,都令人感到焕然一新。

尽管如此,有人甚至讪笑不已。但是,半个月后,太守公孙康派来的使者终于到达了易州,除了公孙康的亲笔信简外,万一举兵乘虚而入又该怎么办?

这确实令人忧心!

曹操的佐吏从易州传来的消息中得知郭嘉的病情后,忧心忡忡地向曹操作了汇报。

但是,还正式呈献了一只木匣,里面装着袁氏兄弟的两颗首级。每日狂风劲吹,只得仓皇地带着几千名士兵逃往辽东去了。那些先前暗中讪笑的大将们不禁目瞪口呆,只有曹操开怀大笑:“郭嘉的妙计丝毫不差,曹操最后决定再次远征。

由于辽西、辽东都是夷狄之地,他在遗书中写的最后一计完全达到了目的,他也该含笑九泉了。”

曹操终于自己揭穿了自信的谜底。郭嘉在最后的时刻极力劝诫曹操不要对辽东轻启兵衅,他在遗书中写道:“辽东可不用兵而自得,以静制动,此次远征的纯战斗部队总兵力达几十万人,则袁氏二人首级唾手可得也。曹操奖赏了有功的田畴,封他为柳亭侯,但是田畴却执意不肯接受。”

郭嘉的睿智就在于他很早就洞察到辽东的君臣对于袁家的压力有着多年的反感和宿怨,所以不会给予袁氏兄弟任何善待和恩义。

有着这种先见之明的郭嘉却在易州的军旅中英年早逝,时年三十八岁。

曹操厚赏了辽东的使者,将那些沉积已久的陈旧政风一扫而光。与其这样费时费力,倒不如丞相您率领精猛骑兵,以通常行军三倍的速度出其不意地进攻夷狄。通过新政的实施,作为回报,又向公孙康授以襄平侯左将军之印。另外还派人先扶郭嘉灵柩回许都厚葬,然后自己率领全军返回冀州

同类推荐
  • 躺下去会舒服点

    躺下去会舒服点

    《躺下去会舒服点》收录了曹寇的二十一个短篇小说,其中部分在网络刚刚流行的年代就已在文学BBS发表。这些以单纯的文学热情和严谨如工匠的态度琢磨出来的作品,一出手便即成熟,冷静狠雄,风格独具。相较于后来的作品,它们“更加曹寇”。
  • 就当他是走丢的孩子

    就当他是走丢的孩子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黑猫岭诡秘事件

    黑猫岭诡秘事件

    传说黑猫岭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小镇,镇中的大户李大善人被藏龙山的土匪袭击灭门以后,李家大宅被焚烧成为焦土,唯余一座塔楼。从此以后,黑猫岭的诡秘事件渐渐出现了!李大善人的儿子李莫展回到黑猫岭的那天,许常德在荒山遭遇了匪夷所思的事情。
  • 锁龙夺脉

    锁龙夺脉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来自日军舰队的第一发炮弹呼啸着落入海都市中心,掀开了这一场横跨百年的特殊战争。落日东出,宝塔断头,弥勒舍身·潜龙出角,十六字谶言一一对应。神秘的式神召唤,诡异的云梦湖,现代谍战奇诡惊险。海都市的东西高架立交桥柱上为何会有龙形浮雕?东海塔旁的君都大厦真的是插在龙脉上的利剑?为保家园龙脉。我们必将斗争到底!
  • 遇到女魔头

    遇到女魔头

    世上并没有未完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如果你不甘离去,就只有自己坚强走下去。
热门推荐
  • 才能的充实(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才能的充实(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本书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故事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梦萦相思桥

    梦萦相思桥

    一段跨越千年的神秘之旅,一场令人匪夷所思的爱情,一章章永远出乎你意料的结局。从巍山到大理,从扬州到汴京,再从西夏到昆仑山脉;从南诏的迷踪之林到大理城的相思桥,从扬州的天音阁到汴京的小兰轩,有一种相遇叫前世注定。从上古时代的落霞谷,到花花世界的汴京城,被遗忘和忽略的历史重新揭开了帷幕;从苗疆的蛊王到回鹘的钟山镜,那是宗族承袭了千年的宝物。她只是一个喜欢唱歌的女子,因为一个魔咒,被搅进了一场错乱的故事。
  •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二)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二)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爱至炽血

    爱至炽血

    一朝穿越,身边竟然还带着一个拖油瓶,一个宫女一个公主,凭什么世道如此不公?穿越的宗旨难道就是逃婚吗?为什么一直在逃逃逃……原本设想好的米虫生活又怎么会和政治阴谋扯上了联系?炎珂:你要是敢死,我便嗜血成魔,倾我一生让天下人为你陪葬,莫夕颜一脚踹飞:青天白日就敢咒老娘死?身后两人的夫君默默掩面遁走。(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智能大修仙

    智能大修仙

    修仙也能智能化?智能修炼、智能炼丹、智能炼器、智能制符……然而,这一切都都需要“药引”这个世界天资和声望会让人走上顶峰,也会让人魂飞魄散,超越时空自我主宰看我如何征服世界……
  • 全能天尊

    全能天尊

    路遇抢匪,不幸掉进山崖,不料却得到了来自洪荒外界天尊的传承,从此走上了不平凡的修真道路。他以高超的修为,音乐学院的普通学生,轰动人界和修真界,更以出色的才能一步步走上巅峰,驾凌于各大强者的头上!
  • 享受一分钟的感动

    享受一分钟的感动

    本书截取了生活的精彩文章,其中亲情、友情、爱情故事以及励志等文章,能够使你享受生活快乐,体验人生意义的同时,让你树立信心,帮你克服人生路上的各种绊脚石。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农家弃女之秀丽田园

    农家弃女之秀丽田园

    重生异世小农家,极品家人太可怕;爹不疼来娘不爱,姐姐嚣张计陷害;弟弟小小是一霸,哥哥贪财又无赖;稚龄农女身心伤,一朝惨遭亲人害。小小农女不自弃,咸鱼翻身显本领。◆◇◆——————种田地,搞养殖,贩粮食,卖佳酿……斗亲戚,斗姐姐,斗哥哥,耍小弟。斗出秀丽田园,赢得幸福生活。却不想,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失足成千古恨。从此沦陷在某个道貌岸然腹黑渣男手上。她还能翻身吗?◆◇◆——————有女一朝变成凰,求亲媒人踏破房。亲朋好友接来访,昔日弃夫提亲来?“此女已有夫家,各位请回吧。”腹黑渣男大言不惭阴谋诡计打敌人。“你替我回绝那么多的媒人,岂不是让本姑娘嫁不出去?”“给你一个选择,你是嫁我呢,还是我嫁给你呢?“那你嫁给我吧,良田千顷算是嫁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