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4100000031

第31章 南风竟吹

话说日子一天天过去。曹操终于来到父亲所在的乡土。

此地乃河南陈留,土地肥沃,广袤丰饶。南方文化富于进取,不同于北方的厚重。人们灵活,勤劳,目光敏锐。

“帮帮我。”

曹操回到家中,向家人一一禀明事情经过,请求家人相助,语调恰似幼儿向母亲要点心一般。

“我决心举起义兵大旗。不管谁说什么,这个决心决不动摇。请父亲助我一臂之力。”

父亲曹嵩表情惊讶,沉吟半晌,道:“噢……事情搞大了啊。”

但在儿子当中打小他就最宠曹操,便道:“如何帮?”连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需要军费。”

“军费,就咱家这点财产养不活多少兵。”

“所以,请用父亲的面子介绍富豪给我。曹家虽然没有财产,但远承夏侯氏血脉,是大汉丞相曹参后裔。请利用这个门第,向富豪告贷。”

“那我就向卫弘说说。”

“父亲可否把他请来,设酒宴一天。”

“在你看来,什么事都那么容易!”

“举重若轻,这才是成就大事的秘诀啊。”

父子定下时日,在自家宅邸请来卫弘。

卫弘看着曹操,道:“听说你去了都城,不知不觉已经长成一个好青年啦。”

曹操竭尽殷勤地款待他。

打开话匣子后,曹操说出胸中大志,请求援助。

促膝而谈,很是认真。曹操心里打定主意:卫弘不同意,决不让他活着回去。所以拜托时,虽然话语宁静,目光却似刀刃般锐利。

不过卫弘一听,当即允诺,道:“好的。我欣赏你的忠义,就帮你一把。近来天下大乱,我也在叹息,却无你那般器量,正在观察时势发展。……你要多少军费,我就给你准备多少。”

曹操大喜。

“呃,这么说您答应啦?既如此,我便速速招兵。”

“好啊。不过打败仗可不饶你哦。你得有充分胜算再举大事。”

“只要军费不用担心,什么事情都能办到。我们的义兵会把河南塞满,您就瞧好吧。”

在父亲曹嵩眼里,曹操再大,也是孩子。他反倒在一旁担心卫弘过于相信曹操的豪言壮语。不过,后来看到曹操做事,渐渐感到无人可敌。

曹操首先广招近乡壮丁,做二旒旗,一旒大书“义”字,一旒大书“忠”字,对外宣称:“我乃奉朝廷密诏,来到此地。”

曹家现在已经沦落成地方乡绅,但毕竟是名门。嫡子曹操人才出色,闻名遐迩。

“奉密敕而来。”曹操的这个说法首先打动了附近村中的壮丁和怀才不遇的乡绅。

“陈宫,这样的杂兵不成气候。更有实力的各州刺史、太守会不会来聚呢?”曹操经常向陈宫问计。

陈宫献策。

“只是把忠义写在旗上干等可不成。请更多地吐露忧国情怀。把铁血、打动人心的东西抛出去。”

“怎么做才好呢?”

“发檄文。”

“你写吧。”

“好。”

陈宫写好檄文。

他是真正的忧国志士。他写的发自内心的檄文,让人读了不能不奋起。

“啊,好文章!读了这篇檄文,我都会提兵前来参加。”

曹操佩服,立即把檄文飞传各州各郡。

英雄,仅仅是英雄,照样一事无成。成就霸业者有三样东西不可少:天时,地利,人和!

曹操的檄文正得天时。

不日就有英才俊杰、精兵猛将陆续不断地前来,投奔到他的“忠”、“义”大旗之下。

既有人自报姓名:“我乃卫国人氏,名乐进,字文谦,愿投奔麾下,共讨逆贼董卓。”

也有可靠之人现身:“我等乃沛国谯郡人,夏侯惇、夏侯渊兄弟,带来手下兵马三千。”

这对兄弟是曹家原来在谯郡时豢养的养子,所以率先来投也是当然。此外每天在军簿上登记到达的人不胜枚举。

如山阳巨野人李典字曼成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治所在今河北丰润东南)太守公孙瓒、北海(治所在今山东昌乐西)太守孔融等大人物,各率数千骑、数万骑之大军前来响应。

曹操的两位堂兄弟曹仁、曹洪也来到他的帐下。

另一方面,面对这些兵马,曹操从卫弘那里拨出足够军费,充实武器粮草。

“就看他军费那么丰足,他的檄文绝非空文。也许真的奉了朝廷密诏。”

就连观望形势的人看到曹操的军备急速增长,规模日渐增大,都在心里暗说:“晚去一天就会损失一天。”

于是,争先恐后前来投奔。

“义兵塞满河南。”

曾几何时曹操对卫弘说的话,如今已不再是一句空洞的豪言壮语。

因而富豪卫弘不惜投入家财。不,他以外的富豪也都不请自到,运来金银粮草,道:“请义军使用。”

曹操已经拥有众多将星侍奉左右,在三军幕帐里泰然稳坐。传富豪来献钱物,曹操也只说一句:“哦,是吗?有东西拿来,就收下吧。”连见都不见。

渤海太守袁绍先一步逃出都城,公开了反对董卓的态度,被朝廷视为祸星。曹操的檄文也送到他的手边。

“曹操举起了大旗。我们如何答复这份檄文?”

袁绍召集心腹,早早开议。

他的帐下有很多充满豪气的壮年大将和年轻将校。田丰、沮授、许攸、颜良。还有审配、郭图、文丑等铮铮人才。

“谁把檄文念一遍?”

颜良应声道:“我来吧。”说完大声念起来:

檄文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剿戮群凶。望携义师,前来会忠烈之盟,上扶汉室,下救黎民。檄文到日,其速奉行。

“这才是我们盼望的天之声音,地之舆论。太守,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到了跟曹操协力的时候啦。”幕将异口同声。

“可是……”袁绍还是有点踟蹰的样子,“曹操不可能得到密诏啊……”

“无所谓嘛。奉不奉密诏,只要他事情做得对……”

“说得也是。”于是终于下定决心。

一旦议定,袁绍也不愧名门出身,又有多年人望,立马备齐兵马三万有余,夜以继日,驰往河南陈留。

到了地方一看,景况之盛竟令袁绍大吃一惊。他一边提笔在军簿上登记到达,一边仅拣重要的友军来看,阵容真是强大。

首先,第一镇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

接下去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此外还有济北相鲍信,字允城;西凉马腾;北平公孙瓒。宇内名将猛士的名字云集。袁绍兵按到达顺序,被配列为第十七镇。

“幸好自己也来参加了。”

来到这里,看到实情,袁绍也由衷地这样想,对时势骤变感到震惊。

从第一镇到第十七镇的将军,都是从各自领地率手下兵马一万以上前来参加义兵的。

其中,不知还有何等豪强俊杰藏龙卧虎。

尤其是第十四镇的军队里,尚有深渊蛟龙等待时机。

第十四镇的军队是北平太守奋武将军公孙瓒。响应檄文,从北平提一万五千余骑南下,途中来到冀州平原县附近,有人大声叫住公孙瓒道:“且慢!且慢!”

“何人?”

旗下武士扭头看见,旁边桑田里有两三旒黄旗哗啦啦地飘扬,朝这边走来。

“咦?哪儿来的武士?”

正狐疑间,出现三个武人,带着家丁杂兵十来人,在公孙瓒马前跪下,道:“将军,请将我等三人带入大义之军中。我等不才,愿不惜犬马之劳,打先锋讨贼,在战场上表现尽忠之诚。特在此恭候将军路过。”

公孙瓒看着他们,起初还当是附近的乡士。但觉其中一人在哪里见过,便有心试探,问道:“来人莫不是刘玄德?”

回答是:“正是。你还记得啊。我就是刘玄德。”

“哦,果然哪……”公孙瓒惊讶不已,“黄巾之乱后,在洛阳外门匆匆见了一面,后来你官居何职啊?”

“惭愧啊。碌碌无功,未得升迁,在这偏僻乡下,当个县令。”

“官职卑微。如此人物,埋没僻壤,实在可惜啊。……呃,你带的两位何许人也?”

“是我的结拜兄弟。”

“哦,是令弟啊。”

“一个叫关羽,另一个叫张飞。”

“有官职吗?”

“关羽是马弓手,张飞是步弓手。……说到官职,两人都不过是兵卒。”

“都是足可信赖的大丈夫,却当田野小卒终其一身,可惜啊。……好,好,如果你们志同道合,可随我军,一同起事。”

“这么说您准了?”

“求之不得。”

“一定杀掉逆臣董卓,扫清朝庙。”

玄德、关羽一起谢恩起誓,再拜起身。

“所以,不是我说嘛。”这时张飞嘟嘟囔囔,道,“董卓南下讨伐黄巾贼时,在颍川大寨里,我就说要杀了他。可大哥你们不让,才弄成今天这个样子。……当时如果让我杀了董卓,也不会发生今日之乱。”

玄德听后责道:“张飞。尽说些没用的废话!你可速速到大军后面跟着。”

然后,自己也故意进入中军偏后的队列里,一同参加到曹操的巨大计划中去。

就这样。现在可以说,曹操的策划已然巩固。布阵、作战全部形成。

共有十八路诸侯前来会合,兵力数十万。从第一镇到第十七镇,营寨绵延二百余里。

卜吉日,曹操筑坛,杀牛宰马,举行祭祀,主持举旗仪式,道:“我等在此起义!”

仪式上,诸将提议道:“现在义兵已兴,欲讨逆贼。宜立三军盟主,作为全军首将,我等当受其命。”

“然。”

“当然。”

大家异口同声,一致希望。对此,曹操道:“如此,当推举何人为首将?”

于是大家互相谦让,无人厚颜自荐。

“袁绍如何?”最后曹操指名道。

“袁绍本是大汉名将后裔,且父祖四代位列三公要职,四方好官多出门下。论名望地位,袁绍才是当之无愧的盟主。”

听曹操此言,袁绍谦逊道:“不不,我终非此器。”

推让再三。但那是他对其他诸将的一片礼仪。终于在众人的推举下,袁绍按惯例应承下来,道:“如此我就……”

翌日。在仪式场地筑起三层高坛,五个方位竖立旗帜。诸将列队,手捧白旄、黄钺、兵符、印绶等物。袁绍衣冠齐整,佩剑登坛,道:

“在此结成赤诚之大盟。发誓定要挽回汉室之不幸,拯救天下亿民于水火。不才袁绍,众望所推,受指挥之大任。皇天后土,祖宗神灵啊,愿仰鉴之!”

说完焚香,在祭坛上行拜天之礼。诸将兵卒众皆垂泪,道:

“天下黎明到矣。”

“不日定将一扫洛阳逆军!”

将士个个切齿,摩拳擦掌,慷慨之气,焕然一新。仪式结束,万岁呼声经久不息,天云欲开。

袁绍受诸将礼毕,发出第一道命令:

“我今薄才,被推上盟主之座。既然如此,有功之人必赏,有罪之人必罚。诸公宜示部下,从严行事。谨慎勿怠。”

“万岁!万岁!”三军响应,喊声如雷。

袁绍发布第二道命令:

“我弟袁术略有经营之才。命袁术即日起掌管粮草,谋划给诸将寨中兵站运输补给。”

人们对此也响应支持。

“接下来,我军就要立即踏上征途。谁愿为先锋,攻破汜水关(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城门?”

“某愿往。”

有人盔甲上插着旗子,应声而出,自报姓名。是长沙太守孙坚。

同类推荐
  • 血仍未冷

    血仍未冷

    从近作中挑出最精彩最满意的故事以飨读者。篇幅中篇短篇都有,情节曲折离奇,悬念紧张刺激,这本故事集由著名悬念故事家於全军先生亲自挑选,时代跨度大,地域涵盖广,能让读者享用到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
  • 回望家园

    回望家园

    闲来翻书,常常由衷的羡慕古代所谓“文人”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里,诗、书、画犹如血脉,时而各行其道,时而汩汩交汇,径直通向他们的心灵。他们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穿行,反观当下,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当然还有诸多的原因),不要说达芬奇式的巨人不复出现,就连文艺也被分割成了不同的营垒。不同艺术门类之间隔山而望,跨门类的“通才”已近罕见。当然也曾发现几位作家朋友,或是因为家学,或是因为机缘,有幸对音乐、绘画、书法之类有所涉猎,其作品就有了旁人所没有的气象,着实令人羡慕。正因为如此,当我偶遇吕中元先生的散文集《回望家园》时,那份惊喜就可以想见了。
  • 阴阳师 第1卷

    阴阳师 第1卷

    日本平安时代,世界明暗未分,人鬼妖杂相共处。阴阳师安倍晴明,白衣飘飘,儒雅不羁;武士源博雅腰悬长刀,淳朴耿直。平安京异事频发,妖魅为祸,迷雾重重。看安倍晴明与源博雅,如何洞悉人心之咒,解决一桩桩动人心弦的诡奇事件!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6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6卷)

    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广泛的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创作的大全集。该丛书分别收录了千余篇微型小说佳作,其中既有文学大家如鲁迅、郁达夫、王任、沈从文等人的作品,又有微型小说名家孙方友、刘国芳、秦德龙等人的作品;整套丛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收藏价值。
  • 做好爱你的打算

    做好爱你的打算

    这是一本通诱着锐利与蓄谋的爱情小说。坏蓝用她浸满魔力的笔墨,讲述着某种没有定义的法则。那些从容而睿智的文字,仿若盛放的藤萝花蕊,在快乐与沉沦、情爱与诱惑、记忆与痕迹的边沿光景交错。从分崩离析前的粉碎到彼时情深的躲闪,记载着念念不忘或刹那转身的隐忍。坏蓝卓展着她自我而独特的概念,只要心不被蒙蔽,任你斑斓,她自光亮通诱。
热门推荐
  • 魂魄书

    魂魄书

    那时是深冬,清晨,天寒得很。手下顶着冷风急报,昨夜才到风堂的献宝人华新被杀。他问明情形,立即令人锁堂,到客房打量地上狰狞的尸体。地上的血迹并不多,尸体只在胸前有一半尺深的血洞,再无其他伤痕。客房中除了尸体与血迹,便只有三条足印。怎么会是三条?
  • 简单省时一碗汤

    简单省时一碗汤

    《美食天下(第2辑):简单省时一碗汤》教你做出简单美味汤。无论您是上班族,还是宅家族,只要按着书中讲解下手操作,无需昂贵食材,无需费时费力,即使是新手的您,也可以得心应手地做好属于自己的爱心靓汤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妖殇

    妖殇

    我想过蓝小羽住的清羽官如何富丽堂皇,如何美轮美奂,可唯独没想过居然会在清羽宫遇见故人——那个说要到湮痕谷有事——那个时常与我生气别扭的——那个妖力徽薄,我恐他被其他小妖欺负了的——轻辞!他竟是仙!推荐梨大魄新书:《与暴君同眠:蜜糖小皇后》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在手,天下我有。 二十一世纪的宅男杨改革,穿越时空,附身崇祯,开始皇帝的生涯。 梦回百度,搜寻自己需要的东西,脚踏野猪皮,拳打李自成,踹翻明朝士大夫精英。 实现一个宅男心目中的大明帝国。
  • 别汗!我是民国模范作文

    别汗!我是民国模范作文

    从假大空的高考作文到矫情的小学生作文,当下的语文教育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至少从80后那一代开始,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仿佛打了变质的鸡血一般,总是想给学生们无限的想象力挂上一把锁,禁锢起来,好让学生们按着自己的心思和“上头的意思”写作文,为此他们煞费苦心,且乐此不彼。而在他们手持分数大棒的威吓追赶之下,学生们早已累得气喘吁吁、晕头转向。
  • 步轻尘

    步轻尘

    地牢里,寒气森森,冰冷阴暗,她蜷缩在铺着一片稻席的石台上,凌乱的长发无力地软在地上,衣袍血迹斑斑。艳阳天下,鼓乐阵阵,隐约传入地牢。她痛彻心肺:今日,她的夫君喜迎新人,新人美如玉。曾经,他爱意横怜地说,她是唯一一个站在他身边,分享他所有荣誉和骄傲的女人。如今,她心如刀绞,不甘和怨恨吞噬了她心底最后一丝爱意!等着吧,你们这些人!总有一天,我要逃出去的,我会活得光芒四射,我会让你追悔莫及……【注】1、别指望封建社会有洁身自好的好男人,好男人是女人改造出来的。2、本文不是悲剧,基调是温馨的,中间小虐。3、作者不会写文案,要是看了三章还不能引起您的兴趣,那就关掉吧!4、收藏、投票、留言,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推荐筝的第一个穿越文【暖香】文案:是无意中飘入这个时空的一缕绝世浮香,暖暖的,熏人欲醉而不自知。第一卷:云桥或许是穿越女中最平凡的一个,她不会琴棋书画,不会背唐诗宋词,也没有雄心壮志,她只想在这个陌生的时空寻找一份真挚的感情,她只渴望有一个人能全心全意地爱护自己,如此而已。她要的真的不多,可是,那个说会一心一意爱她的男人为什么要背叛她?就在孩子满月的那一天,她才知道原来今天还是“双喜临门”,她夫君的小妾也被大夫诊断出有孕了!可是,她怎么不知道她的夫君还有小妾?打击来得太突然,让她心痛得差点死去。但是,她死了不是便宜那个臭男人了么?既然他已经有了别的女人别的孩子,那就是不要她们母子了。既然如此,她就休了他带着孩子离开好了。她就不信自己两世为人,会养不大孩子。为了怕他看不到,她特意用鸡血将休书写在大堂的墙壁上。毕竟爱过一场,她实在无法忍受他跟别的女人在他们生活过的房间里恩爱,所以她一把火把他们一起住过的小院也烧了……------------------------推荐筝的完结文:《睿敏皇贵妃》一生一世一双人,一个帝王的爱情神话。《暖香》她是飘落异世的一缕绝世浮香,毁灭了一个皇朝,推动了另一个皇朝的建立。《狂颜三嫁》一个强大腹黑的女主一个不小心被人设计怀孕,为宝宝找个爹的荒诞故事。女主强大,办兵工厂,开电影公司,当国家总理,其实心里渴求的不过是一份真挚的感情。◆◆◆◆推荐《引凤阁》精彩好文◆◆◆◆【邪瞳】北棠【傲风】风行烈【驭妖】枫飘雪【步轻尘】李筝【狂状元】雁无痕【简随云】草木多多【朕本红妆】央央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绛红色的山峦

    绛红色的山峦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