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3900000046

第46章 附录(4)

国际性是大学的本质特征,中世纪大学本身就是国际性极强的机构。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各国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和频繁,国际化也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共同追求的目标,国际化程度甚至已经被视为衡量一所大学是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指标之一。这也促使很多国家在进行大学改革时,对国际化给予了特别关注。例如,在1990年代的德国大学改革中,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成为这次改革的目标之一,联邦政府曾公开表示:“对于联邦政府来说,一个中心的政治任务,就是要使高等学校更具国际性。”同期法国的大学改革也体现了这一特征,法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扩大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努力提高法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在大学国际化方面最为突出的当属美国,由于美国的独特优势,世界各地的学者、学生纷纷进入美国的大学之中,那些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大学。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已经成为当前各国大学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围绕这一目的,很多大学在课程、学生和教师的国际化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而这种改革也将成为大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德]彼得·贝格拉著,袁杰译:《威廉·冯·洪堡传》,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德]弗·鲍尔生著,滕大春等译:《德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3.[德]汉斯格特·派泽特等著,陈洪捷等译:《联邦德国的高等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德]卡尔·艾利希·博恩等著,张载扬等译:《德意志史》(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5.[德]克里斯托弗·福尔著,肖辉英等译:《1945年以来的德国教育:概览与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德]威廉·格·雅柯布斯著,李秋零译:《费希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法]里昂耐尔·理查尔著,李末译:《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

8.[美]丹尼尔·布尔斯廷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美国人:民主历程》,三联书店1993年版。

9.陈学飞著:《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丁建弘主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符娟明等著:《比较高等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高耀丽:《英国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改革研究——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3.郭德红著:《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4.郭健著:《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5.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6.贺国庆著:《近代欧洲对美国教育的影响》,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贺国庆著:《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8.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9.梁妍等译:《异域风情丛书:加拿大》,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年版。

20.林玉体主编:《西洋教育史专题研究论文集》,文景出版社1988年版。

21.李伯杰等著:《德国文化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李昌芳、梁翠英著:《当今德国教育概览》,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3.李盛兵著:《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4.吕达等主编:《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德法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5.马桂琪、黎家勇著:《德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沈红著:《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滕大春著:《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8.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四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9.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五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0.《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1.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2.王仲达主编:《加拿大教育动态与研究(1996—1998)》,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3.邢克超主编:《战后法国教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4.徐辉,郑继伟编著:《英国教育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5.杨汉清等编著:《比较高等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6.殷企平著:《英国高等科技教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7.于富增主编:《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8.张泰金著:《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现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9.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二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0.《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第九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41.“中华民国”比较教育学会主编:《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动向》,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7年版。

42.Charles E.Mcclel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43.Daniel Fallon, Colorad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1980.

44.Klaus Hüfner,The Challenge of Unification and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Germany,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2002,Vol.XXVⅡ,Nos.1-2.

45.Klaus Hüfner,Governance and Fund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 Germany,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2003,Vol.XXVⅢ,No.2.

46.Joseph N.Moody,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78.

47.Christine Musselin,Taylor &Francis Books,Inc.,2004.

48.George Weisz,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49.Michael Sanderson (ed.),Routledge &Kegan Paul Ltd,1975.

50.H.C.Barnard,Richard Clay and Company Ltd,1961.

51.W.H.G.Armytage,The Syndics of 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4.

52.Detlef K.Müller,Fritz Ringer,Brian Simon (etd),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87.

53.Peter Gordon,Richard Aldrich,Dennis Dean,The Woburn Press,1991.

54.Brian Salter &Ted Tapper,The Woburn Press,1994.

55.W.A.C.Stewart,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9.

56.Joseph A.Soares,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57.Gordon Graham,UniversitiesImprint Academic,2002.

58.Peter Gordon,Richard Aldrich,Dennis Dean,The Woburn Press,1991.

59.Mary Henkel,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bulishers,2003.

60.John S.Brubacher&Willis Rudy,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7.

61.Christopher J.Lucas,StMartin s Press,1994.

62.H.G.Good ,The Macmillan Company,1956.

63.E.D.Ross,Ames,Iowa State College Press,1942.

64.George A.Works,Rarton Morgan,Washington,1939

65.Clarence J.Karier,Scott,Foresman and Company,1967.

66.Paul Westmeyer,Charles C.Thomas Publisher,1985.

67.Frederick Rudolph,Jossey Bass Inc.,Publisher.

68.John C.French,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46.

69.A.M.Cohen,Florence B.Brawer,Jossey-Bass Publishers,1996.

70.Arthur M.Cohen Florence B.Brawer,Jossey-Bass Publishers,1996.

71.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anada,Ottawa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of Canada,2002.

72.Statistics of Canada,Ottawa,1999.

73.Robin S.Harris,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6.

74.D.C.Masters,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6.

75.Robin S.Harris,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6.

76.Franklin A.Wackier,Toronto,1955.

77.Barbara B.Burn,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1.

78.Axelrod,P.,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82.

79.Philip J.Warren,Newfoundland Book Publishers,1975.

80.Glen A.Jones,Garland Publishing,Inc,1997.

81.Alberta Advanced Education,Alberta Advanced Education,1991.

同类推荐
  • 幸福之门

    幸福之门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我是餐馆服务能手

    我是餐馆服务能手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引导群众不断提升文明素质。希望本书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点燃生命中的春天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点燃生命中的春天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教你学谚语(下)

    教你学谚语(下)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感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感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霸宠冷漠娇妻

    霸宠冷漠娇妻

    精彩片段【一】司徒睿大雪里,少女抱着才三个月大的婴儿对着少年怒喊:“司徒睿,你这个混蛋!我不信你的话,我一定要再做一次鉴定,你不能冤枉侮辱我!”冷厉的少年直接将一张纸扔在了花诺的脸上:“自己看!”说完,决然的转身离去。自此,她由云端陨落地狱,前程尽毁。精彩片段【二】端木瑞花诺惊愕的看着笑得分外魅惑的端木瑞:“你为什么要跟我结婚?”“很简单,我爸妈想抱孙子,逼我结婚,而我还没有玩儿够,不想这么早结婚!而你,需要给你的孩子一个名分!”端木瑞望着摇篮里粉雕玉琢的孩子,寓意明显——这将是一场无关爱情,只有利益的婚姻交易。为了孩子,她的人生,自此走入黑夜,游走在灰色地带——化名“夜色”!精彩片段【三】袁启当年,他被设计,失去了生命中的最爱。可当他再看见那个本以为已经死去的人,早已冰封的情愫猛然复苏。不顾一切,他当众拥住了她!他由阳光的谪仙化身痴情的魔,霸情如海,她一时间无力抵抗。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其为惩创,原无庸更藉于稗宫野乘,是忠也。其文古,小说家千态万状竞秀争奇,何止汗牛充栋,然必有关惩劝、扶植纲常者,其义深,一切偷香窃玉之说、败俗伤风之辞,虽工直,当付之祖龙尔。统阅《说呼》一书,其间涉险寻亲、改装祭墓,学士大夫之所抚而玩,是孝也﹔救储君于四虎之口,诉沉冤于八王之庭,愿求削佞除奸之敕,不能挟此以使家喻而户晓也。维忠与孝。至庞氏专权,表里为奸,卒归于全家殄灭,则是书不无裨于教云。乾隆四十有四年,孰大焉?维遐及史册,其足以为劝惩者,灿若日星,清和月吉,然而史册所载,方可刊而行之,终复不共戴大之仇,滋林老人出于西虹桥衅之罗翠山房。如欲使家喻而户晓,此可以为劝者也
  • 记录地平线上的旅途

    记录地平线上的旅途

    ‘虚拟盖亚计划’一个打造一个二分之一大小的地球的宏大计划。作为长达20年经久不衰的网络游戏《幻境神话》的核心内容,每当一次大型资料片发布更新后都将出现按照现实打造的全新的区域与特色任务。在时隔三年后众多玩家期待已久的第十二号资料片《开拓智域》正式开启的同时,却也是大灾变的开端。.PS:脑洞太大忍不住挖新坑了,橙乃真希的记录的地平线世界。QQ群:98384346
  • 锦瑟

    锦瑟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一个红楼的梦,不论你梦中是谁,但总少不了林黛玉。她的泪为谁流…她是懦弱还是隐忍…她是小性儿还是率性可爱…她对真爱的追求有多少,对真情的追求有多少…她能否跳出历史的背景和框框,为自己的追求无谓的付出…她将走向何方?是匿迹江湖?还是隐于朝堂,做个千古一后…····做了皇后又如何?她柔弱的双肩能否担负起这重担……做了皇后又如何?她是否能得着一生真爱……做了皇后又如何?她是否还会有忧伤……做了皇后,她,会怎样?……~~~~~~~~~~~~~~~~~~~~~~~~~~~~~~~~~~~~~~~~~~~~推荐自己的文《狂情二少》《红楼之玉错》另推荐落叶孤单之文《邪皇宠妃》
  • 美人权术

    美人权术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被迫隐匿于尚书府邸。还君明珠,当他们的命运有了交集......暗潮涌,本是永乐帝女,风云动,杳然无期。豪气凌霄汉,玉叶金枝。他,荆棘满怀天未明。原是方孝孺公十族血案遗孤,她,终生以刺杀朱棣为己任。,母妃惨死。因宫闱惊变,长风吹客愁
  • 爱上一位名叫春妮的女子

    爱上一位名叫春妮的女子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随想录(全五册)

    随想录(全五册)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