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3900000019

第19章 英国大学改革史略(2)

早在17世纪剑桥大学的威廉姆·戴尔(William Dell)就提议“在全国每一个大城市至少建立一所”大学,当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提议缺乏得以实现的社会经济基础。到了19世纪,人们又提出在英格兰北部建立一所大学以便于这些地区的青年人能够接受到大学的教育。1832年,在杜伦主教威廉·冯·米尔德特(William van Mildert)的努力下,议会通过法案允许教会拨发一定的资金在杜伦建立一所大学。1833年第一批学生注册,1837年学校获得皇家特许状,同年授予了第一批学位。

与伦敦大学不同的是,杜伦大学不是宗教冲突的产物,它是国教会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努力,创建人的目的之一是在英格兰北部建立“一所大学,保证当地居民能够获得良好的、并不昂贵的学术教育的益处”。尽管在神学和古典人文学科方面的教学与牛津和剑桥没什么差别,但作为19世纪建立的大学,时代不可避免地给它打上了烙印。由于英格兰北部工业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杜伦大学一开始便努力提供范围更广的课程,1837年率先提供工程教育,但令人遗憾的是工程学的资格证明没能得到行业的认可,遂使工程教育转入暗淡,大学也逐渐陷入模仿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泥潭。19世纪中后期,大学建立了医学院和理学院,开始提供从纯科学到应用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等范围广泛的课程,逐渐从传统走向现代。

纵观19世纪上半叶,牛津和剑桥所进行的改革是极为有限的,尤其是当它们与德国的大学相比较的时候,它们的进步就显得更微不足道。但伦敦大学的创办是革命性的,由它掀起的新大学运动在19世纪上半期并没有结束,一批城市学院纷纷在工业集中的城市涌现,它们不断发展,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成为大学。这些城市大学(或叫地方大学)的建立进一步改变了英国高等教育的格局,英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雏形基本形成。

§§§第二节19世纪后半期的英国大学改革

19世纪后半期英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经过重大变革从古典迈入现代;伦敦大学成为考试机构,将越来越多的学院纳入其麾下;城市学院迅速兴起,为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老大学拓宽服务对象,工人阶级和女性开始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一、城市学院的兴起

城市学院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19世纪中叶英国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随着而来的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队伍在获得接受中等教育的机会之后,迫切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而原有的高等教育机构显然不能够容纳也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创设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需要。此时美国和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迅速崛起,英国的“世界工厂”的地位不断受到威胁,这需要英国改革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适用的人才。再有伦敦大学的建立为城市学院既提供了榜样,也提供了机会,正是伦敦大学的校外学位制度为这些城市学院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使它们从附属于伦敦大学的大学学院最终成为独立的大学。

在这些城市学院中,创办最早的是曼彻斯特的欧文斯学院,随后二十多年中,城市学院在英格兰北部以及威尔士遍地开花,南安普顿(1862)、纽卡斯尔(1871)、利兹(1874)、布里斯托尔(1876)、谢菲尔德(1879)、伯明翰(1880)、诺丁汉(1881)、利物浦(1881)、里丁(1892)、埃克斯特(1895)先后开办了城市学院;威尔士自1822年创办了兰佩特学院后,19世纪下半叶又先后出现了阿伯里斯威斯(1872)、卡的夫(1883)、班戈(1884)等。

城市学院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它们或由富商投资,或由公众捐办,如欧文斯学院由当地纺织业商人约翰·欧文斯(John Owens)投资近10万镑创办,伯明翰的梅森学院(Mason College)由企业家约西亚·梅森(Josiah Mason)捐款兴办,威尔士的大学学院主要来自民众的捐款;它们都坐落在经济发达的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是当时英格兰北部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利兹是一个毛纺业非常发达的城市,伯明翰是钢铁工业中心;它们的课程比较现代化,涉及面比较宽,绝大多数城市学院都偏重工业和科学领域——经济学和商业,工程和冶金,纺织和皮革加工,印染和酿酒,农业和园艺。“这些新型的大学学院从最初起就有一个优先的目标,即发展那些被认为能够给当地工业直接带来益处的学科”。它们与工业界联系紧密,大都成了所在城市的工业研究中心。如利兹学院成为纺织业研究中心,谢菲尔德学院成为钢铁业研究中心,伯明翰学院成为酿酒业研究中心,利物浦学院和纽卡斯尔学院成为航海业研究中心,伦敦学院成为机电业研究中心;它们培养的不是牧师和政界官员,而是企业经理、设计师、工业技术开发人员及推销员;这些学院最初都没有学位授予权,学生只能攻读伦敦大学的校外学位,19世纪末20世纪后这些学院才逐渐升格为“城市大学”。它们一般不采用寄宿制,学习费用低于牛津和剑桥。

这些学院虽然在发展早期多偏重工业和科学,但它们并不是纯技术学院,成为大学一直是这些学院追求的目标,这在1900年利物浦大学获得皇家特许状后发表的办学说明书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我们理想中的中部大学在致力于培养应用科学家的同时,一直是一所传播普通文化的学校。它不是技术学校;在大学建立前伯明翰已经拥有最出色的技术学校了。它是培养大企业家之所,而非培养普通成员或士兵的场所。”20世纪后这些城市学院大多发展成了大学,它们改变了英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改变了大学和教会的关系,改变了大学和社会的关系,英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走入了新时代。

二、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改革

19世纪后半期,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伦敦大学和众多的城市学院的竞争,在社会变革的洪流中,为了保持住古典大学神圣的地位,牛桥也进行了一些重大的改革,这些改革涉及到行政管理、教师任聘、课程设置、考试规定等等,改革后牛津和剑桥两所古老的大学开始呈现出现代大学所具有的特征。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学院制,学院独立性很强,财富和权力主要集中在学院,大学在诸如设置教授职位或者建立理科实验室方面举步维艰。1877年之后,新的牛津和剑桥大学法改变了学院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大学法要求学院承担大学的部分负担,学院要为教授职位提供资金,有义务改善学院教学的质量。此后大学的权力和财力大大加强,学院和大学之间相对独立的现代格局开始形成。

19世纪后半期之后牛桥两校教师也获得了结婚的自由。1877年大学法修改之前,大学法规要求教师必须独身,那些希望拥有正常婚姻生活的人只好离开大学。留在大学的要么是非常年轻的新毕业生,要么是年事已高的老教士,这致使学院很难维持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学院缺乏足够的教师就无法为本科生提供有质量保证的教学,尤其是随着两校课程和考试的改革,新课程不断增加,合格教师缺乏的问题变得更为严重。1877年新的大学法规定教师可以结婚并拥有家庭,这种改革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已婚的教师不再住在学院内,他们与自己的家人住在学院外面,与学院外部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接触,教师的视野由此变得更加开阔,而且由于1871年之后不再要求教师必须是教士,由此也吸引了更多的人进入大学从教,大学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保证。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对教师队伍的改革实际上是出于拓宽课程的需要,两校作为古典大学,主要弊端之一是忽视科学教学和研究,这使得它在工业革命的洪流中没能发挥出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19世纪中期以后,牛津和剑桥在科技教育方面加大了改革的力度。1853年牛津大学设立了自然科学荣誉学位考试,1872年建成了英国第一个物理实验室——克莱伦顿实验室,1873年剑桥大学在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建立了卡文迪什实验室,此后科学研究成为牛津和剑桥大学的重要职能,两校迅速成为英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科研力量。

牛津和剑桥这一时期的重要改革还包括接纳非国教徒。牛津和剑桥一直把捍卫国教会作为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因此非国教徒被拒之门外。1854年及1856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先后开始接收非国教徒,国教徒可以获得奖学金和学位,1871年非国教徒可以被选为学院的院士。牛津和剑桥大学对非国教徒的开放表明大学与国教会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学不再是国教徒独享的领地,大学的学生成分开始多样化。

牛津和剑桥大学在这一时期的改革使古老的大学焕发了青春,在与新大学和城市学院的竞争中保持住了自己神圣的地位。

三、大学推广运动

大学推广运动是19世纪后期英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大事件,它以剑桥大学为始点第一次使普通民众,尤其是工人阶级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大学推广运动的出现是传统大学对社会改革压力的一种应对反应,其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中后期英国工业化的实现带动了教育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在增长,普通民众对教育的需求也在增长。社会舆论要求大学能够冲破传统封建特权和宗教的限制,将大学的各类教育活动推广到校园外,直接面向社会公众,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推广运动于19世纪70年代出现,到90年代成为一种全国性的运动。

大学推广运动的奠基人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詹姆斯·斯图亚特。60年代的时候,他曾为北英格兰促进女性高等教育协会及伦敦等地的技工讲习所讲授过课程,参与者的热情促发了他想创办一种“流动大学”的想法,这种想法通过大学推广运动最终得以实现。

由于斯图亚特任教于剑桥大学,他的想法得到了剑桥大学的认可。1873年剑桥大学在列斯特、诺丁汉两城市及德贝郡开设课程,揭开了大学推广运动的序幕。在随后的两年中剑桥在全国各地陆续开设了100多门课程,到1878年成立了地方讲座委员会。1876年伦敦大学成立了大学教学推广学会,1878年牛津大学建立了类似的机构,1886年维多利亚大学也步入此行列,到1890年大学推广运动已覆盖全英格兰。但大学推广运动未影响威尔士和苏格兰,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地方大学吸纳了较多的学生,一方面是由于当地的教会承担了更多的民众教育任务。

大学推广运动在英格兰波及面很广,1878—1880年仅剑桥大学在各地的平均听课人数就超过万人。1893—94年间,学习大学推广课程的人数更是达到6万人之众。

大学推广运动开设的课程也非常广泛,主要涉及文学、历史、经济等,有时也有哲学和科学。1891—1892年间,牛津、剑桥和伦敦大学开设了457门大学推广课程,其中191门是关于自然科学的,159门是关于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104门是关于文学、艺术或建筑学的,3门是关于哲学的。每门课程的上课时间都很短,约在6到12讲之间,但内容分量不轻,学员有印发的课程提纲。除听课外,学员有规定的阅读,书面作业,还有讨论课和总结课。通过结业考试的学员可以获得结业证书。

大学推广运动的社会意义是巨大的,它为许多有闲阶级人士(尤其是妇女)、专业人员、商人、小学教师、工匠等提供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开创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先河。

§§§第三节20世纪上半期的英国大学改革

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高等教育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学院逐步获得了独立大学的地位,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政府成立了大学拨款委员会,开始通过拨款的手段介入高等教育。独立大学运动扩大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受众,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大学拨款委员会的成立使大学和政府之间有了“缓冲器”,英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教育外部管理机制。高等教育领域里的这些变化为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的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20世纪初的独立大学运动

20世纪初的独立大学运动指的是城市学院争取大学地位的运动,这是英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大学扩展的时期,这期间诞生的大学由于其建筑采用不同于牛津和剑桥的红砖而被称之为“红砖大学”。这些大学立足地方,成为英国高等教育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独立大学运动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面对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崛起,“效率”观念风行整个英国社会,伴随效率追求的是人们对科学的崇拜、对专家和商人的信任,人们认识到要想使大英帝国保持不败的地位,必须培养新型的人才,而牛津和剑桥是无法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的,必须建立新的大学。1900年伦敦大学进行了改组,其校本部开始招生,这样使得伦敦大学在全帝国作为考试机构发挥作用的同时,成了服务于东南部地区的高教中心。此时英格兰北部和中部的城市学院在迅速发展,人们强烈要求在这些工业城市建立城市大学以便为当地的工业发展培养人才,这种要求在一些政治家和工业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尤其是1900年到1914年期间,一系列城市学院获得完全大学的地位,这些大学中主要有伯明翰大学、布里斯托尔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利物浦大学、利兹大学和里丁大学。

同类推荐
  • 天才脑筋急转弯(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天才脑筋急转弯(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汽车车身修复

    汽车车身修复

    《汽车车身修复》以汽车车身钣金修复的技能为主线,从基本技能到一般技能,再到车身严重损伤的修复技能,分别对应三个模块,即模块一——车身钣金基础,包含安全与防护、车身结构与常用材料、钣金展开放样、手工咸形、气体保护焊、电阻点焊等十个任务;模块二——车身轻微损伤的修复,包含前翼子板的修复、车门面板的修复、车身钢板的收缩、车身铝板的修复、车身塑料件的修复等七个任务,模块三——车身严重损伤的修复,包含车身损伤评估、车身测量技术、车身矫正技术、车身钣金件的更换等四个任务。
  •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引领青少年地理发现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引领青少年地理发现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热门推荐
  • 365天日常口语放口袋

    365天日常口语放口袋

    《365天日常口语放口袋》以简单、实用作为选材标准,内容取材十分广泛,均以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实景为蓝本。以句型为基础,将各个单元主题中常见的句型进行归纳和讲解。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上班赚钱下班理财大全集(超值金版)

    上班赚钱下班理财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是一部专为中国工薪阶层精心准备、量身打造的理财教案。全书从“上班赚钱”、“下班理财”两大层面进行论述。“上班赚钱”部分着重论述要以的职业精神和正确的工作态度全力以赴对从事工作,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工作,才能从工作中获得回报,在职场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同时阐明了智慧工作的准则和技巧,激励人们创造优秀的业绩,从同行中脱颖而出,得到老板的赏识,成功升职加薪,让职业前景更为光明。
  • 成长三书

    成长三书

    成长必备的传世典籍,青春必读的启悟佳作。师学孔夫子:半部《论语》治天下;问道孙武子:兵学盛典,人生锦囊;性定菜根香:厚培其根,其味乃厚。本书精心选取了《论语》、《孙子兵法》、《菜根谭》三本书中适合青年人学习的精要词句,用平易流畅的语言加以注释延展。生动但不浮浅,深刻却不晦涩。
  •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民国时期,中国积贫积弱;但民国时代的大学却闻名遐迩,在东西方国际上都享有盛誉。这是为什么呢?有史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大学校长个个都很“牛气”。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校长怎么样,大学就会怎么样;如果要想造就一个伟大的大学,有干练的校长还不够,还必须有卓越的校长”。
  • 瑰妃娘娘要翻身

    瑰妃娘娘要翻身

    装神弄鬼,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带着小鬼闯天涯。皇后,太子,不幸穿越到了一枚疯子身上,王爷,大娘,大姐,小妹,想要她的命?哼,放马过来,从此她双眼见鬼,她有一群鬼兵伺候你,吓死的你屁滚尿流不偿命!什么,她的夫君是个人人嘲笑的傻王爷?傻子夫君被人欺?那个有种的,站出来,她一定将他打的连鬼都做不成!可谁知道当那傻王爷转身一变,变的不傻,【已完本】她是二十一世纪灵媒,试问世上可还有比的上他的绝代风华和才情?答案:没有!当天不怕地不怕,随心所欲的她,寻找自己一世良人,碰上这个腹黑傻王爷,是她征服他?亦是他征服她?
  • 心理游戏训练营(超级智商训练营)

    心理游戏训练营(超级智商训练营)

    著名科学家霍金说过:“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你就会比别人更接近成功。”思维能力在人的成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岗位,面对什么问题,拥有活跃的思维,都是你能否快速走向成功的最关健因素。全面开发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其重要性远排在教授具体知识技能之上。
  • 农家王妃太逍遥

    农家王妃太逍遥

    顾如瑾,现代第一鬼医,却因飞机失航穿越异世,落入悬崖底下成了无人问津的山林野蛮女。萧夜寒,元夏国人人敬畏的鬼王爷,杀人如麻,冷若冰霜。一次暗杀身负重伤不慎跌落悬崖,砸破某女辛辛苦苦盖了三个月的茅草屋。她秉着医者父母心救了人,然后理所当然使唤当劳力,日子过得舒坦又惬意。“萧夜寒,给你报恩的机会来了,带我上悬崖。咱们两清!”“嗯,带回王府,送柴房!”野爪太锋利,先磨磨性子,再好好调教!顾如瑾炸毛,养金丝雀啊,找错人了!于是她逃了……当日,通缉令遍布全城,鬼王萧夜寒全城通缉一女子,据说是这样写的:离王府出走某暴力女一枚,看似软妹子,内心硬汉子。虽面若桃花顾盼倾城,却为人野蛮恶毒,做事毒,嘴巴毒,心更毒!有能人者将其带回王府,重重有赏!然后的然后……她成了元夏朝人人羡慕的女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骂公主逗皇子,皇宫内外横着走!有人要挑衅?离王府几百侍卫齐刷刷一站,挑衅者灰溜溜跑了。有人要比斗?离王亲信军队几万人一出,比斗者目瞪口呆傻了。有人想攀关系?行,先过问离王妃再说。什么,离王在哪里?某男人抱着娇妻爱不释手,本王很忙,一直没空!白天忙,晚上更忙……本文一对一,盛宠温馨路线,男女主身心干净!喜欢的赶紧跳坑吧!
  • 世界军事百科之美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美洲战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冷宫废后:穿越皇后最嚣张

    冷宫废后:穿越皇后最嚣张

    《完结,放心看》新文推荐《冷少的神秘小新娘:女人,别逃》,网址:http://m.pgsk.com/origin/book/?workid=248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