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3700000036

第36章 南宋覆灭(4)

李芾厉声对沈忠道:“我守城力竭,为国尽忠。我一家人也不可为俘囚受辱,你先为我尽杀之,最后杀我!”沈忠泣而允诺。李芾集全家于庭院,告之众人殉国之意,然后以酒相劝。尽醉之后,沈忠依命杀掉李芾全家。最后一刀,含泪砍掉李芾头颅。尔后,沈忠纵火葬了忠臣一家,自己纵马回家,手刃爱妻与两个儿子。然后,他又回到正熊熊燃烧的李芾府宅,痛断肝肠的他在熊熊烈火中,引刀成一块。除此以外,幕僚陈亿孙等皆自行了断。“李芾的幕僚多人,闻讯皆自杀。”

消息传出,全城军民杀身殉国者众。岳麓书院的几百学生,在保卫潭州的战斗中,英勇无畏,城破后,大多自杀殉国。与李芾协守城池的安抚使参议杨霆,善于出奇应变,奋勇守城,多次立功,城破后也跳水自尽,妻妾奔救不及,也一道殉难。潭州百姓誓死不为元军俘虏,“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缢林木者,累累相比”。

李芾把自己和潭州军民置于一座巨大的悲剧祭坛上,用自己喷涌的热血和强悍的生命作为牺牲,祭奠那怆然傲岸的民族精神。于是,潭州留给元军的是一座空城;留给后人的,是不朽的气节。仅仅一百多年,元朝就走向了末日,汉人执政的明朝在李芾殉难的熊湘阁,修建了李忠节公祠,大学士李东阳为此作记:

马殷宫前江水流,定王台下暮云收。

有井犹名贾太傅,无人不祭李潭州。

在生命极其黯淡的岁月,使命是高悬于头顶的永不熄灭的灿烂星光。李芾等正是把使命看得重于生命的英雄。在他们眼里,祖国与民族的利益超乎一切之上,他们的英雄主义不纯粹囿于个人的天地,如一座孤峭离群的山峰,被后世所传颂!

一直有“不嗜杀”之名的阿尔哈雅,本想遍屠潭州之民,因附近诸城未下,经汉人僚属劝告,暂忍杀心。由此,“袁、连、衡、永、郴、全、道、桂阳、武冈皆降”。

谢太后出降

元军诸路克捷,“诸将利掳掠,争欲趋临安”。元朝的汉人郎中孟祺劝伯颜:“宋人之计,唯有窜往闽地。如马上大兵压境,宋帝室肯定立即逃窜。临安无主,城内可能盗贼四起。如此,临安三百年之积蓄,将焚荡无余。不如先以计策安抚宋室,令其不会因惧而逃,相待时日,可全取临安。”

伯颜觉得孟祺所言很有道理,于是点头应允。果然不出孟祺所料,宋廷方面,已经是惊惧至极。陈宜中派陆秀夫去平江见伯颜,表示可以向元朝称侄或称侄孙,哪怕最后“奉表求封为小国”,只要元朝能止兵,一切都答应。

伯颜仍不答应,非坚持要宋“称臣”。陆秀夫归临安复命,谢太后泣言道:“苟存社稷,称臣也可以。”当时,谢太后等人还幼稚地幻想,以为对元朝奉表称臣上尊号献岁币,还可以保存原有国土。

为使宋朝皇室保存一点血脉,不被元军连根拔起。文天祥上疏谢太后送宋恭帝的一兄一弟出临安,吉王赵昰赴闽,信王赵昺赴广。谢太后同意,进吉王为益王,判福州;信王为广王,判泉州。以驸马都尉杨镇和二王的两个舅舅“提举二王府事”。由此,两位年幼的宗王,也即将踏上他们颠沛流离的亡国之旅。

陈宜中见元人不肯和议,无计可施,只得率群臣入宫见谢太后,请迁都避祸。谢太后开始不允,陈宜中等人跪泣请命,谢太后终于答应,回内宫命宦官收拾行装。结果,等到夜晚,却不见陈宜中等人来接驾。谢太后大怒:“我本不想迁都,大臣数以为请。今我欲行,众人又不至,是骗我这个老妇人吗?!”愤怒之余,谢太后“摘下金簪、耳环,投于地,随后关闭宫门,群臣请见,皆不纳”。由此,弄的想逃也逃不掉了。其实,陈宜中的本意是想转天一早成行,但是,仓促之下,忘了告知谢太后出发时间,使得太后因空等而大发雷霆。

元军方面,在正月十八已经三路会师,扎营于临安以北的阜亭山,南宋朝廷已岌岌可危了。文天祥、张世杰上疏谢太后,请帝室出避海上,谢太后不允。“当时陈宜中把持朝政,正值国家多难之秋,陈宜中却束手无策,凡事蒙蔽圣听,欺上瞒下,弄的将士离心。”

这个身为宰相的陈宜中,平日里顾盼自雄,遇事则肝胆俱裂!关键时刻已完全乱了方寸,经他与谢太后最后商议,决定派人携传国玉玺出城献与伯颜,准备向元军投降。其实只有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才有和议的可能,如今元军兵临城下,临安唾手可得,南宋已经输光了最后的一点本钱,伯颜留给他们的当然也只能是单选项“投降”了。

伯颜让人读译宋朝降表,对以宋恭帝名义上呈的降表内容非常满意:“宋国主(赵)显谨百拜言:(显)如今年幼,又逢国难当头。权奸贾似道,背盟误国,元军兴师问罪。不是我不想迁都躲避兵锋以求苟全社稷。奈何天数已尽,我以回天乏术,我愿率百官称臣降服于大元;今谨承太皇太后之命,削去帝号,将两浙、福建、江东、江西、湖南、两广、四川、两淮等宋朝州郡,全部献给大元圣朝,祈求元朝可怜宋朝三百年江山,不要断绝宋室社稷,使赵氏子孙以后有靠,使宋朝百姓能够安享天日。如果这样,那么元朝的大恩大德,宋朝君臣百姓永世不忘,日日思报。”

本来,身为宰相的陈宜中,应亲自出城到元营议降,但是由于陈宜中关键时刻贪生怕死,竟然定下投降“大计”后置帝室及临安于不顾,连夜逃走,跑到温州清澳躲避兵灾去了。张世杰见宋廷不战而降,愤然率所部离去,屯军定海,以观形势。

文天祥等人出城,在明因寺见到伯颜。文天祥不卑不亢地对伯颜道:“本朝承帝王正统,衣冠礼乐之所在,北朝(指元朝)将以本国为属国呢,还是想毁我社稷宗庙呢?”

伯颜承诺道:“社稷必不动,百姓必不杀。”

文天祥又以软硬兼施的口吻对伯颜道:“北朝若有意保存本朝,请退兵平江或嘉兴,然后再商议岁币与犒师之事。如此,北朝可全兵而返,此为上策;如果北朝想毁我宗庙,灭我国家,则淮、浙、闽、广等地大多未下,成败还不可知,如此,兵连祸结,胜负难料!”

出乎伯颜意料,文天祥这个“亡国宰相”竟然如此镇定自若、慷慨陈词。于是,伯颜语气强硬,威吓文天祥。文天祥毫无惧色道:“我乃南朝状元宰相,但欠一死报国,即使刀架在脖子上,又有何惧!”一句话,弄是伯颜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在座元朝诸将面面相觑,各个按剑而起,大有杀文天祥之意。

伯颜见文天祥风仪俊爽,举止脱俗,心知此人定是豪杰人士,便遣返其他宋使,独留文天祥于元营。文天祥大怒,数次请归,诘问伯颜:“我来此议两国大事,为何扣留我?”伯颜笑称:“请君勿怒。君为宋大臣,今日之事,正当与我共之。”话虽如此,但伯颜令元军两名大将率军卒严加看守文天祥。

临安方面知事不妙,驸马都尉杨镇等人忙乘元军不备,带益王、广王两位小王爷出走婺州。伯颜闻讯,立刻派范文虎率军追赶。1276年阴历二月初五,宋恭帝率百官“诣祥曦殿望元阙上表”,正式举行了投降仪式。

伯颜取南宋谢太后手诏,“谕天下州郡降附”。南宋宫廷琴师汪元量为此有诗《醉歌之五》讽曰:

乱点连声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

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签名谢道清。

而后,宋廷罢遣文天祥等部勤王兵,以贾余庆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此举并无实际意义,只是表示宋廷告降官员品级之高),刘岊同签枢密院事,与吴坚等人并充“祈请使”,准备诣元大都告降。(贾)余庆凶狡残忍,(刘)岊狎邪小人,他们到了元军大营,见到伯颜,极尽阿谀献媚之能事。无论伯颜提出任何苛刻的条件,贾余庆等人皆悉数答应。这样的议降,还有什么不成呢?不日朝廷命刘岊奉了降表赴元军迎降。

至此,伯颜引文天祥与即将前往大都告降的宋臣共座。文天祥悲愤至极,怒斥贾余庆等人卖国,并指责伯颜失信。吕文焕企图从旁劝解,文天祥瞠目斥之:“汝吕氏家族世代受国厚恩,不能以死报国也罢,甘愿做异族的走狗,你不感觉到羞耻吗!”言毕,文天祥离席而去,惭怒之下,吕文焕与贾余庆等人共劝伯颜拘押文天祥,把他押往大都拘禁。

受降当日,元朝大军皆屯于钱塘江沙岸上。临安宋民皆希望钱唐江潮起,可把元兵“一洗空之”。奇怪的是,本该生潮的钱塘江,竟然“潮三日不至”,真让人怀疑是否天道冥冥,听任宋朝亡国。

伯颜遣人入临安,尽收宋朝衮冕、圭璧、符玺及宫中图籍、宝玩、车辂、辇乘、卤簿、麾仗等宫廷禁物,催促谢太后、宋恭帝、宗室高官以及“三学士诸生”皆北行大都入觐忽必烈(谢太后因病暂不行)。为此,一同随谢太后北行的汪元量有诗叹曰:

谢了天恩出内门,驾前喝道上将军。

白旄黄钺分行立,一点猩红是幼君。

南宋宗室北行诸事,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可以想见的是,一班平日颐指气使、养尊处优的皇室贵族,历经国破家亡,颠沛万里,任人驱使谩骂,滋味一定不好受。不知这群饱读诗书的人们在北上的路上,会想些什么?是否会想起几年前汪立信所开的那剂救命良药?是否会想起文天祥、张世杰坚守都城以待勤王之师的铮铮谏言?还是后悔当初谄事奸相贾似道,以权谋私,排害忠良?早知如此,不如联名抵黜奸相,任贤选能,励精图治;不如勤修边防,用良将,信赏罚,励士卒;不如薄役轻徭,与民同舟共济,不如……可惜一切都太迟了,国将破灭,家已殆亡,此身存亡,也要仰人鼻息。唉,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有权有势的人,真该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要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骄奢无度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失去一切,落得进退维谷、生死由人的悲惨下场。

伯颜自入临安,建大将旗鼓,“观潮于浙江。又登狮子峰,观临安形势”。可以说是志盈意满。对于伯颜而言,又传来一个好消息:宋将夏贵以淮西之地归降元朝。由于他降元,在《宋史》中无记载;他降元后,又无事迹,故《元史》中也无记载。夏贵此人,人品虽不好,但二十年间东奔西走,南来北往,终日与元军作战,攻略八方,斗阿术,败董文炳,打刘整,战伯颜,南宋半壁河山之苟延残喘,实有他一大份功劳。当然,比起吕文焕、范文虎、刘整等人,夏贵至宋亡后方降,人品尚可,但此人不能矢志不渝,报效祖国,致使数十年功业付之东流。投降后,夏贵苟活才两三年,即生病而死。时人讥讽他为臣不忠,作诗曰:“享年八十三,何不七十九!呜呼夏相公,万代名不朽。”另外一首诗更直白,指斥其在元人许其以淮西一道养老的利诱下而投降的丑恶:“节楼高耸与云平,卖国谁能有此荣。一语淮西闻养老,三更江上便抽兵。不因卖国谋先定,何事勤王诏不行。纵有虎符高一丈,到头难免贼臣名。”相比文天祥、李庭芝、李芾等的忠烈,夏贵最后关头降元,落了个晚节不保,遗臭万年!

李庭芝在扬州闻知宋帝、宗室被掠北去,召集将士,慷慨陈词,一句一泣,将士都感动的涕泪横流,李庭芝率四万军兵夜捣瓜洲,准备夺回谢太后和宋恭帝。姜才出兵与元军激战,由于元军守备森严没能成功,只好又退回扬州,继续坚守。

宋恭帝赵显北迁大都后,被忽必烈封为“瀛国公”。1282年,他又被元人迁往上都(今内蒙正蓝旗)。青年时代,为避免被害,赵显自求为僧,往吐蕃习学佛法,终成一代高僧,修订翻译了《百法明门论》等不少佛经。1323年(至治三年),思宋亡国旧事,赵显(时法名合尊)作诗云:“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结果有人持诗上告,元廷认为赵显有复国招贤之意,下诏将他赐死,时年五十二。宋朝以文教而兴,以扬文抑武而亡。可叹的是,其末帝之死,也缘于一首诗,真让人扼腕低回,思索良久。

益王、广王在被转移的途中,范文虎紧追不舍。杨镇一时间奋不顾身,让杨淑妃的哥哥杨亮节掩护二王及杨淑妃先逃,自己断后,表示:“我将战死在这里,以缓追兵。”途中诸人狼狈不堪,无马无轿,皆徒步而逃。最危急时刻,二王等人躲于山中七日,断水绝粮,几乎饥渴而死。凑巧的是,统制张全(先前援常州见死不救的那位)与数十军卒恰好往南逃,于是众人会合,一同逃奔温州。不久,宋臣陆秀夫等人闻讯追至,并召陈宜中来见。于是,众人推益王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召集各路宋军,保卫二王”。张世杰在定海接报,率军来赴。

本来,元朝已经在实际上灭亡了南宋,元军诸将皆不愿再驰往南荒作战,元朝行省官员也大多想放弃肇庆、德庆、封州、梧州等地,认为那些地方地处僻远,没有太大军事、政治价值。史天泽的长子史格当时任广西宣慰使,他力排众议,坚决不同意在两广一带弃戎,誓将南宋残余势力赶尽杀绝!

史格还上疏忽必烈,为之分析天下形势,认定穷寇必追以绝后患。结果,元朝最终向当地增兵益戎,致使南宋最后一丝复国的希望很快破灭。

金蝉脱壳

文天祥在被元军押解赴大都途中,至镇江,趁看守不备,又有手下侠客杜浒等人相助,文天祥连夜逃出,跑到真州(今江苏仪征)。时为安抚使的苗再成闻讯开城迎接,喜极而泣,对文天祥道:“两淮之兵足以兴复国家,只因二帅关系不睦(二帅指李庭芝和夏贵,当时苗再成还不知夏贵已降元),如能合纵连横,一心抗敌,取胜不难。”文天祥闻言也很兴奋,问苗再成道:“苗安抚您有何计策?”苗再成回答道:“当今之计,先约淮西兵直趋建康,元军闻知必调集部队阻挡。我趁此机会可指挥淮东诸将,以通州、寿州之兵攻袭湾头,以高邮、宝应、淮安兵攻扬子桥,以扬州兵攻瓜步,再以水军直捣镇江,同时举兵,大张声势。如此,湾头、扬子桥一带,元兵留守不多,当地人又多盼我大军反攻,肯定能一举克之。然后,三面合攻瓜步,我本人指挥水军自水上进逼,瓜步必能攻下。如取瓜步,以淮东兵入京口,淮西兵入金陵,扼断元军归路,定可擒其主帅,收复失地。”文天祥闻言,非常赞许,忙写信给死守扬州的李庭芝,并派出信使四处约结未降的宋将。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战乱四起,信息不通,文天祥本人先前参加与元军的议和,致使李庭芝对他本人存有极大的戒心和误解;宋军又有败兵逃归扬州,报告说元军派一个丞相到真州说降。接到文天祥书信,李庭芝认定说降的“丞相”肯定是文天祥,并猜测文天祥是以计诱他出扬州,然后趁机让元军来攻。于是,李庭芝派人送密信,命令苗再成杀掉文天祥。

苗再成不相信文天祥是元军派来诱降的奸细,又不敢违背李庭芝的命令,就亲自把文天祥骗至真州城外,示之以制置司“格杀勿论”的命令,让文天祥自寻出路。回城后,苗再成不放心,怕文天祥真是元军招降的奸细,派出两路人试探文天祥,“如果是说降者即杀之”。两路人佯装出城降元的溃兵,向文天祥打招呼。文天祥不知是苗再成试探他的计谋,苦口婆心以忠义苦劝要外出降元的士兵为国尽忠,两路士兵大受感动,不仅没有杀文天祥,反而为他们一行人带路直到扬州城下。

同类推荐
  •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本书从明十三陵的选址到建造到建筑风格历史渊源等尽数介绍,是一本了解明十三陵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雾锁峨眉:蒋介石谋取四川纪实

    1935年,红军经川边北上抗日,一部分红军突然迂回直扑四川省省会成都,让领教过红军厉害的“四川王”刘湘慌了手脚,不得不请求执中央权柄的蒋介石支援。蒋介石趁机插手四川:在峨眉山办军官训练团,专挖刘湘“墙脚”,同时,在重庆派驻中央参谋团。从此,双方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而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生死存亡一线之时,具有民族正义感的刘湘舍弃一切,毅然率数十万军出川抗战。一时,“无川不成军”,激昂慷慨悲壮。
  • 清朝大历史

    清朝大历史

    本书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
  • 沙陀三王朝

    沙陀三王朝

    中史称“沙陀三王朝”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沙陀人以战略要地山西为根据地,在唐末五代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演绎了三个王朝的兴衰,不能不让人惊叹。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选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二十余篇,展现了英杰为人称道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同时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小读者阅读。希望这本小书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收获。
热门推荐
  • 桃花随处开

    桃花随处开

    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我们也要擅长告别。
  • 千家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家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家诗》是明清两朝流传极广、 影响深远的儿童普及读物。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而“千家诗 ”这个书名更是广被采用,例如清代有《国朝干家诗》、民国间有《醒世千家诗》,当代又出现《官厅湖畔千家诗》、《岭南千家诗》 、《外国千家诗》等,不一而足,蔚为大观,足见“千家诗”的影响。 《千家诗(双色注音版)》为“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的一册。 在《千家诗(双色注音版)》一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 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 轻松快乐地亲近《千家诗》,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千家诗》的魅力,在阅 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心灵卷(文摘小说精品)

    心灵卷(文摘小说精品)

    百篇美文,百种人生态度,蕴涵了大师们感悟自然,体验人生的情愫。阅读本书,流连于名家名作中,体味亲人的爱,朋友的关怀,使干涸的心灵得以滋润,枯萎的生命得以激越。共赏隽永不朽的作品,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所选文章篇篇脍炙人口,堪称人类语言文字之杰作。
  • 御一魔

    御一魔

    天道无形,无寻,无情,为吾逍遥,喜而欢,怒则杀,随心而已。姬无双,一个绝色无双的少女,却得机缘进入修仙门派,天资不行,背景不行,只为心中执念不断坚持。一朝变故,却让她差点消香玉损。“无双自认并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之事,却招人祸害!天下间的一切,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何谓好何谓坏!?只在胜负之间,实力之间!”凤凰涅槃,彩蝶破茧,从此锋芒毕露,素手遮天,以吾逍遥,仙挡诛仙,神阻…弑神无双!片段一:“何师兄,人都齐了吧,我看已经没有人会再上来了。”一名身穿青色长袍的男子朝身边身穿蓝衣的青年说道:“该来的都来了,那些天资不行的,就算想上来也上不来。”被唤作何师兄的青年却面色复杂的看着山下,目光似乎可以穿透重重迷雾定格在某处般,看到一副让他往后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画面,一名十三四岁的女子,不顾生死,手脚皆是鲜血,眼瞳已经几乎散乱却又透露着无比的信念,一点点的让上攀爬着。片段二:地凰星。当姬无双再临这颗她出生的星球,一身飘然青衣,绝美面庞清冷,脚踏虚空,犹履平地般的逍遥姿态,每行小小一步,虚空就似被浓缩般,就已经是千万米之外。地面上,凡人皆不由跪地,一脸诚恳膜拜,已成地凰星第一修真大派的‘逍遥门’众弟子同样跪地,满脸狂热敬畏,高呼:“见过师祖!”声音震天。姬无双素手一挥,所有人皆被无形的能量托起,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低头看向手腕上的青色丝线,姬无双目光一暖,再看苍天,眼神平淡暗含无尽威能,如此漠视天地,轻声道:“我的道,即是天道,天若要灭,我便灭天。”【本文女主越来越强!结局一对一,绝对精彩!带你进入一个东方神秘仙侠的浩荡世界,爱情,亲情,友情一体,御剑飞行,奇门遁甲,缤纷道法,诡异阵法,等等,尽在眼前!】◆◆◆推荐千澈新文【望门闲妃】◆◆◆推荐猫子的【名门呆女】推荐小时的【一品主母】千澈完结的【残王邪后】
  • 神迹仙踪

    神迹仙踪

    数万年前,代表正义的领主天帝掌管着天界统治权,魔界领主丧祸则统一了混乱不堪的魔界,率领群魔战天界意图霸占天帝的统治。天帝身边普陀禅师凭借高深道法,将自己的佛灵与丧祸的魔灵封印在了一串佛珠的一颗当中,然后由天界掉入凡尘。数万年之后,一个叫项龙的少年重启了这可怕的一切……到底是历史重演、还是逆天改命的新纪元?
  • 异界之逆天玄尊

    异界之逆天玄尊

    异界重生,一位神秘的老者,一套玄奥的功法,造就他逆天的战力。他,携手今生的恋人,将如何面对前世的爱人,将如何找寻前世的好友。他,面对着奇境的修士、妖兽、精怪,幻境的斗者、魔法师、召唤师,将如何走向巅峰,执掌天地。仗剑飞驰,遨游天宇,寻龙探宝踏歌行,纷纷扰扰天地间。
  • 我的疯狂游戏史

    我的疯狂游戏史

    本人98年开始接触电脑,并被这神奇的电脑给吸引住,先后学会了上QQ,玩红警,打星际。电脑游戏简直就是精神鸦片,之前年年拿三好学生,曾经是班主任看好考一中的头好苗子就这样堕落了。游戏要玩,书也不能不念,既然考不上好的大学,那咱就上个大专吧。
  •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

    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

    他们是三对狭路相逢的恋人,上演着三段或浪漫或动人的恋情。毕业就像是突如其来的终止符,将一切美好生活全部打散。就业、失业、相爱、离散、痛哭、迷惘、执念、手足无措、梦想奋斗……社会有多么现实,最动人的青春成长,奋斗就有多么艰辛;奋斗有多么艰辛,梦想就有多么珍贵。正和梦想死磕的人们,寻找答案的路上,你不孤独!本书讲述了一群大学生毕业前后的友情、爱情、就业以及为梦想奋斗的动人故事:他们是梦想家苏杨,献给残酷现实里,花花公子马平志,诗人李庄明;她们是物质女白晶晶,小龙女陈菲儿,最实用的励志小说,野蛮女张楚红。他们的故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真实的人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秋声赋

    秋声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