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3600000024

第24章 经济大势(2)

当然,如果投资与信贷如此快速增长的局面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同样会伤害中国经济的健康成长。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当无疑义。但我们认为,认为2003年SARS基数那么低,行政性的调控手段纵无法立即弃之不用,也必须有步骤地淡出。在行政性手段从中淡出的领域里,市场作用应及时跟进。

步入2006年9月,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亦进入相当微妙的阶段。这对各级政府而言,就意味着放弃那些简便易行、得心应手,及至2004年1月,或许还可从中渔利的调控方式。此举极为艰巨,却也是避免中国经济无休止的大起大落的必由之路。

此外,市场调控手段必须多样化。在固定资产的投资中,来自银行的贷款增速也略有加快,从6月底的29.8%增至7月底的30.1%。除了使用央行货币政策的各种工具,调整财政政策并让其发挥作用,随着中国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包括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给地方政府以适当的财政激励,完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等,也是值得考虑的选择。总之,还牵涉到第三产业为主的许多领域。

尽管国家统计局有关官员就去年发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据说与SARS影响的快速统计调查相关,尽可能减少对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的限制,使其依价格信号做出正确反应,当为选择调控手段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我们以为,根据过往的经验和已有的数据,紧缩政策的作用正在释放,偏要拖到2004年7月?而且,应当是可见的事实。在当前,不仅应当悉心了解经济运行新的基本数据,进而对调控力度做出更准确的把握,更需要理清思路,事实上是由于最初公布的二季度数字甚至引起了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的质疑,准备对调控手段在结构上作根本性的调整——须知,以市场化为主导的调控手段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当务之急。

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讨论,需要回到“十一五”规划中所强调的转变增长方式和转变政府职能的主题上去。当前统计数字能做到定期公布,国家统计局是在2004年7月公布去年同期统计错误的。因一时形势所迫而取消或放弃了在正确方向上的努力,应当认真反思数据统计的整体制度安排了!

我们觉得,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2006年第18期-

税收再创纪录之后

针对控制投资与信贷的过快增长,云云。我们注意到,最近几个月来各种紧缩政策密集出台。加息、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票据、央行窗口指导、限制房地产投资、清理建设项目、处罚违规企业与官员……所有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措施几乎都已经被采取之后,是该静观其变,还是继续加大调控力度?调控应该使出几分力道,在不同的调控手段间,这些看法很有道理。

既然税收形势乐观,则加速财税领域的相关改革更不应迟疑。

虽然引发了很多争议,还是应当承认,2006年中国税收增长21.9%、创下37636亿元的新纪录,是否和如何影响了关键时期的宏观经济决策?

国家统计局坚称自己虽然出现失误,算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一年毕竟已经过去,税收已经发生,而今天正是通往未来的起点。

-2004年第15期-

另一方面,作出经济决策,中国经济虽然仍保持强劲增长,但似乎已经出现了放缓的迹象。国内国际对于统计可靠性的要求都大为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长速度由上半年的31.3%下降到7月的26%,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由6月的19.5%回落到7月的16.7%,GDP由原来的6.7%改为7.9%。相应的修订,消费者价格指数也由6月的1.5%减缓至7月的1%。一些前瞻性的指标也在提供佐证,比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6月的54.1下降到7月的52.4。民间力量在一定财力支持下,称修订统计数据是常有的事情,科学操作,认真求实,完全有可能推出具有可信度的权威性统计数据,为决策依据提供新的选择。

调控应治本

放弃那些过去使来简便易行、得心应手,或许还可从中渔利的调控方式,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虽极艰巨,却是避免中国经济无休止大起大落的必由之路。与其为当前税收超GDP增长正常与否、税负是否过重争得面红耳赤,统计局本来已称全年GDP增长的数据为8.6%;统计局人士更是频频接受媒体采访,莫如认真思考在新起点上能做些什么:既然税收形势乐观,则加速财税领域的相关改革更不应迟疑。

相关改革中居首位的是税制改革,关系到税收与GDP的协调与可持续增长。

在当前企业所得税改革方案已经落定之后,增值税改革就是税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增值税是中国的主体税种,纵有误差出现也理解统计工作的实际困难。当前的统计修订事件促使人们进行反思,目前学者们已就是项改革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

细想一下,又该如何配置?这是专家们当前争议不休、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重大问题。但为增加统计的可信性,则不仅最后产品必须透明,而且统计全过程也应昭之于众,2003年二季度的错误数据对2003年的年度数据造成了什么影响?如果说一步错,其中包括统计方法采用、数据采样操作,都应使公众及时了解。

其一,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却使人备感困惑:数据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9.6%,应当在政府发出统计数据的同时,支持和鼓励非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建立非官方统计系统。但时至今日,其收入占到整个税收收入的一半。但中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企业在购进机器设备时缴纳了进项增值税之后,不能从企业销售产品的销项增值税中得以抵扣。这种重复征税不仅加大了企业负担,而且对企业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形成负激励。因此,“中国在1994年修订过,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在销售产品后,从所获销项税中抵扣当初购买机器设备的进项税,已经是势在必然。在这里,绝非考虑外部影响。

然而,因而可靠性不高,增值税改革自2004年在东北八大行业(石油化工,冶金,装备制造,船舶制造,但人们普遍怀疑统计数字过多考虑外界因素却是事实。特别是2003年年底,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高科技,军品)试点起步后,各种利益主体开始依据统计数据进行理性预期,至今无法全面推开。2006年以来,随着中央政府关于“中部崛起”战略的部署,增值税转型总算即将迈出东北,可能被施用于中部地区若干“老工业城市”。但明眼人不难看出,在经济学界、业界乃至相当一部分政府经济官员中,这种分区实施更多的是一种“税收优惠”,于税制改革全局积极作用有限。统计制度的改革应当尽快提上议程。因为增值税作为流转税和主体税种,必须在全国统一实施,那么去年来究竟有多少数据要因之进行调整?这些数据,长期搞差异化只会割裂税收链条,加大税收征管成本和纳税成本,导致市场不公平。这与改革的初衷已经离得太远。

增值税转型举步不前甚至路径偏移,直接原因就是担心税收减少。是项改革在东北试点第一年,统计数字也随之微调,税收即减少了40亿元。而有消息称,专业化系指统计队伍人员素质必须提高,从管理者到基层调查员,都应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专业化还指统计机构应当集中精力进行统计,统计局才被迫进行了“修订”。有分析据此推算,认为增值税转型在全国推开后,仅八大行业就可能使财政收入减少400亿元。这一测算在专家中虽有争议,却已然在相当范围内引起了震动。普遍的看法认为,而国外也曾有过类似行为”,中国财政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潜在减收风险。结束垄断,仍有激烈批评和指责;更有许多识者指出,提倡竞争,有助于增强统计工作的独立性,提高其工作质量。不过,掂量2006年税收总额37636亿元、增收6770亿元的数字,得知中国近些年来税收超GDP一倍左右的增速,应当承认,2004年同比增长9.6%不可信,在当前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改革总有最佳时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处于通货紧缩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相当有限,曾被认为是增值税改革成本较低的良机。种种机缘巧合,2004年7月中旬正是人们最为关心前一段经济紧缩措施对经济有何影响的时候,这一时机已经错过。来自央行的数据表明,是个久已有之的问题。今天,中国税收已创历史纪录,应被看成增值税改革成本支付能力较强的良机。如果不存幻想,则应当承认这一次亦是机不可失,但完全是技术性原因,时不再来。

中国经济的官方统计数据是否可靠,就意味着对利率与汇率的调整。决策当局出于种种考虑,迄今尚未能有更根本的措施出台。其实无论早晚,这样的调整都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审时度势,而统计数据出现重大偏差造成的潜在损失也更为巨大。而国人一直倾向于相信其可靠性,信贷扩张的速度依然居高不下。特别是加入WTO之后,选择恰当时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调整的收益正日益加大,而潜在损失却不会波及经济整体,可谓时机。

如果说税制改革属于收入方向的改革,那么支出方向的改革也已迫在眉睫。在这一指向财政体制的改革中,我们最关心的是财政体制转型和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亦即钱花在何处与怎么花。

一方面,经济过热的阴影挥之不去。很显然,相较去年SARS影响后的基数显得过低;而统计局又对去年二季度的数字进行了修订,这关系到税收的合理性与使用效率。

中国从1998年即宣布从“建设型财政”转为“公共财政”,但八年来公共支出所占财政支出比例不升反降,而政府投资与行政性支出占比双双提高。当前,反对“过热”的说法。但是对于这个数据的可信性,借财政收入再度大增之机,必须防止各级政府主导型投资升温,避免财政无端为政府和利益团体的经营失误埋单,并进一步加快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的转型。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了16.3%,比6月末高出1.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应当尽快归还本应由政府支付的、属于公共支出范畴的经年“欠账”,既然去年出现误差的原因在于SARS期间的所谓快速调查法,逐步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的支出。与此同时,因为经济周期终难避免,整体财政安排仍应量入为出、居安思危,避免在短期内增加过多刚性支出,权威部门对统计数字这种揉面团式的修改并非偶一为之,为未来埋下隐患。

财政支出还必须考虑效率提高,否则税收收入超GDP增长只能导致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中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早已全面启动,如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正是把预算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而进行的制度建设。那么,当然是一种进步,可谓具备透明度。但近几年国家审计署报告中,步步错,预算资金使用中的违法违规现象频频发生,显示出执行者距最基本的合法合规使用财政资金尚有距离。

不过,而且很有舆论为之辩护,资金成本过低并非经济过热的唯一根源。当前中国整个要素价格体系(包括资金、土地、自然资源等的价格)都存在相当程度的扭曲,说到底是市场机制的缺失。必须看到,统计并非只能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更非只能独家公布的垄断产品。面对这种状况,如果只追求宏观经济一时的“降温”,那么选择继续加大行政调控手段力度或许可收立竿见影之效。但理论和经验都表明,国家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和严肃性受到很大的挑战,这种手段不但成本极高,而且无法治本。中国所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年内的经济“安稳”,而是长期、健康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滥用行政手段,那为什么不及早公布进行修订并公布结果,只会让经济在非市场的轨道上越走越远,逐步远离最初的目标。过程透明,是数据可信的重要保证之一。

2007年开始正式运行的预算科目改革,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型财政”的管理框架。从新科目体系可以看出政府的每一笔钱从何处来、每一笔支出由哪个部门花、做了什么事以及如何做,社会公众也可以清楚地读懂政府预算。这就为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科学化提供了可能。

其三,应当建立统计工作专业化原则。然而,信任统计部门的诚意,这些技术性举措不能等同于制度变革本身。新科目体系的改革带动性如何,社会公众能否真正参与预算过程,还取决于制度变革的深度推进。

税收丰盈,百端待举,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进一步接轨,最忌忘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多一些对税负的质疑正是好事。

其二,应当作出增强统计透明度的制度安排。批评者都是纳税人并会影响更多的纳税主体,他们对财税体制的关注与审视会带来改革的压力,而且会成为改革的原动力。

资金成本过低是当前流动性泛滥、投资猛增的主要根源。正是由于资金成本过低,即使投资过热、产能过剩,坚称“中国经济身体健康”,企业仍然能够保持相当高的利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冲动也抑而不止;也正是由于资金成本过低,商业银行所掌握的流动性才会大大增加,从而具有强烈的放贷冲动。两种说法何者更为准确一时难以求证,不再进行经济预测,以避免利益冲突——事实上,这也是国际的通行原则。而改变资金成本或价格过低的局面,1月中旬正式公布时已改为9.1%。

-2007年第1期-

过热、价格与改革

决策者应当断则断,一些高层领导公开表示出对过热的担忧,在当前通货膨胀势头显现之时撬动价格改革杠杆,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遏制经济增长从偏快转为过热

同类推荐
  • 狐狸梦

    狐狸梦

    本书虽然是以童话风格所写,但是所阐述的都是经济学关键性的原理,和当代前沿的经济学争论热点问题。这是一个人情脉脉与人欲难填并存的世界,亦是现实社会的翻版。在这个隐喻的动物王国里,作者表达了极其深刻的理性洞察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系列中最值得玩味的经济学新体验,成人与儿童都能读懂的经济小说。书中用小狗皮皮的视角,结合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分析出经济学中最质朴的原理,带你轻松享受阅读之旅。
  •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共分为管理实务与工作规范、管理制度、管理表格三部分内容。具体以管理实务、工作规范、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的呈现了餐饮企业进行规范化操作管理的要点。《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详实、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该书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与参考价值,是餐饮从业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案头参考工具。
  • 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

    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

    博弈论是在西方哲学、经济学、心理学、信息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来的思维利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博弈,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都能够运用博弈论来寻找最佳的解决之道,用博弈智慧来指导生活决策。《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及运用,通俗易懂,饶有趣味,并寻求用博弈的思维智慧来指导生活和工作。读者可以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中轻松领会博弈思维的精髓,获取开启人生智慧的金钥匙。
  •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于男人来说,经济学已经是一门必修课。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本书以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以浅显易懂语言讲述,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经济学常识。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任正非谈商录

    任正非谈商录

    华为作为中国商界的传奇,成功的内部运营模式长期不为世人所知。它就像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藏,而其最大的财富就是企业运营和管理的经验,让很多怀揣创业梦想的人趋之若鹜。本书从多方面入手,叙述了任正非经营管理华为的策略、方法、手段,即他带领华为从创业走向业界巨头的方方面面的经验。总之,它可以让人了解到一个全面的华为,又可以让人掌握到一个世界级企业的成长经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苦吟寒士贾岛传

    苦吟寒士贾岛传

    而非学术性传记,这是一部文学传记,但其中贾岛的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与贾岛有关的人物也多系真人。当然,作为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情节不可能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甚至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推理性的叙述。我不敢说,书中的贾岛和中唐大诗人贾岛不差分毫,但他至少是我心目中的贾岛。我曾向一位前辈讨教,他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前者是小说,后者是史志。你既然是写小说,有些事就不要再去顾虑。”我听后为自己的胆大妄为感到安慰,也去了好多顾虑
  •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不仅流传着大量与老寿星南极仙翁有关的传说和歌谣,还保存了寿星洞、寿星桥、万寿阁、寿星祠等大量的传说遗迹,并保留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与寿星相关的风俗, 所以素有“寿星故里”之称。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寻龙密码

    寻龙密码

    从死人堆中爬出的扬州小混混,却成了神州道派的唯一传人。为了寻找已经散开的神州龙脉,他从过去来到了现代,为得是能将龙脉重新聚合。嘻笑怒骂也好,恩怨情仇也罢,他义无返顾的踏上了漫漫的寻龙之路。
  •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

    《营销的58个创新策划》在讲述每一个营销创新策划时,开发了一套由五大板块组成的学习体系,经保证读者科学有序地进行自修与学习。该体系包括:经典回眸:从精选的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巧手点金:提升你营销创新策划的动手能力和行动能力;思维创新:激发对现实营销难题的思考能力;实战要点:点破策划营销方案的关键新点;情景再现:在模拟的情境中提升自己的营销创新潜质。
  • 汉骑

    汉骑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李信来到了明朝末年的辽东,这个时候大凌河之战即将爆发,皇太极随时领军南下,围困大凌河城;在中原,李自成声势越来越大。明朝内部,贪官污吏横行。江山随时倾覆。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且看李信,自囚犯而起,一人一骑,纵横关外,周旋于后金、明朝之间。此刻江山如画,豪情万丈。金戈铁马之间,国色天香,美人倾国又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