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是什么1981年,查尔斯王子宣布与戴安娜·斯宾塞订婚。在一个如今看来臭名远扬的——对他们的电视节目访谈中,记者安东尼·卡修询问了这对新人的感受。查尔斯王子犹豫着说,他感到很开心快乐。对此,卡修不得不追问:“那么……意思是……你们沉浸在爱河中?”戴安娜很快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而查尔斯的回答更为慎重,他咕哝着说:“那得看爱是指什么?”
查尔斯可不是第一个搞不懂爱的含义的。历史上,许多诗人、音乐家、作家试着解释爱这种人类最难以捉摸的情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爱是“同一个灵魂栖息在两个不同的身体里”,而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a 曾通过诗歌创作试着捕捉爱的真谛:“我所做的一切以及我的梦想都不能没有你,就像美酒总是带有葡萄的味道。”与此相比,美国作家约翰·巴里摩尔对爱的观点更为现实,他认为:“爱就是当你遇到一个美女和你发现那个美女长得像怪物之间的那段美好时光。”
尽管我们很难给“爱”下一个定义,但毫无疑问爱这种情感一直令我们心驰神往。考古学家们最近在伊拉克尼菲尔流域的考古研究中,挖a 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1806—1861),维多利亚时期知名女诗人。
掘出土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情诗。这首古老的情诗是一位女祭司写给其丈夫的,它镌刻在一块有四千多年历史的碑上,诗中描绘了她对即将到来的新婚之夜的兴奋之情(“亲爱的,你是那么美,令我深深着迷。让我颤抖着站在你的面前。到这个周末的时候,我能问你借十块钱吗?”)。
爱也是没有文化界限的。从亚马孙流域到亚利桑那州,从撒哈拉沙漠到西伯利亚,虽然社会文化相差迥异,但人们看上去都同样经历着爱情的欢愉与痛苦。曾经有几个社会团体试图禁止其成员间产生爱情,但是都失败了。比如,十九世纪时,震教和摩门教都认为爱其实是淫欲的一种伪装,因此禁止他们的教徒之间有任何的浪漫邂逅。但是,这两个团体里,爱仍然坚强地存活着,并且经常是避人耳目、以私通的方式继续存在。
鉴于爱如此无所不在,你一定认为心理学家应该在很久之前就对其产生了兴趣。其实不然。对人类心灵之谜的探索最近才开始,并且是由一个非常奇怪的事件激发的。
友谊、吸引力、爱的秘密1967年,查尔斯·郭特辛格教授在俄勒冈州立大学开设了“劝导的艺术”这一课程。有一次,当他的一批新学生来上课的时候,他们惊奇地看到了一幕奇怪的场景:一个全身都被黑色布袋套住、只露一双脚的人坐在教室里。
教授向学生们解释,一个男生决定套在黑色袋子里上课,并希望他的身份能够完全保密。由于不知道他的名字,学生们决定叫他“黑袋子”。
这个班级成员每周一起上课三次,每一次“黑袋子”都安静地坐在那里。当学生需要依次上台作三分钟的陈述或者劝导讲话时,“黑袋子”也只是一言不发地站在教室前面。起初学生们对“黑袋子”有些敌意,曾经有人用雨伞戳他,往他背上贴写有“踢我”字样的标签,甚至试图揍他。
这个情况很快引起了当地媒体甚至全国媒体的注意。全美新闻人士都聚集到这个课堂,CBS 电视台的传奇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试图采访这个神秘的袋中人,《生活》杂志也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
然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几周后,学生们开始跟“黑袋子”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尽管他们仍旧不知道他是谁,不知道他长什么样,但他们不再打他戳他,而是开始对他显出关怀、友好之意。学生们对袋中人的隔阂逐渐转化为接受,他们越来越喜欢这个神秘人,带他参与各种活动,并帮忙保护他的身份。当郭特辛格教授让班级同学投票表决是否要“黑袋子”揭示自己的身份时,大部分学生都投了反对票。
课程的最后,许多新闻人士手持“长枪短炮”聚集在学校建筑物的外边,等候“黑袋子”的出现。学生们一句话都没说,默契地在黑衣人周围形成一道人墙,保护他穿过媒体。这一事件深深触动了“黑袋子”,他终于开口说了一句简单但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是一个套在袋子里的普通人。”直到今天,我们仍不知道“黑袋子”到底是谁。
媒体和公众都开始转而向心理学家寻求帮助,希望他们解释学生们为什么渐渐对班级中的无名氏产生了这种特殊的情谊。然而,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在当时,心理学家根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大部分心理学家都将关于友谊、吸引力、爱情的实验视为禁区。也许是急于与弗洛伊德不科学的、完全用性解释人类心理的观点划清界限,各个大学也不鼓励自己的员工调查研究他人的私人生活。误入禁区的人会遇到大麻烦。曾经,一个教授作过一个调查,试图弄清人们是否曾通过向别人耳中吹气来提高他们的兴致,结果遭到了严厉训诫。
即使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研究者们也只是就“人类如何喜欢或爱上别人”作过最基本的研究。由于无法解答“黑袋子”之谜,心理学家们深感尴尬,于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涉足学术界的这片处女地,研究友谊、吸引力、爱的秘密。
1975年,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家伊莱恩·哈特菲尔德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赞助,从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关于爱与吸引力问题的系统研究。尽管许多研究者将这一事件视为一大历史突破,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感到兴奋。美国的参议员威廉·普罗克斯迈尔就对哈特菲尔德的研究发起猛烈抗议,授予她“金羊毛奖”(该奖项专门授予“骗取”纳税人钱财的人),并且公开发表声明:
我认为两亿美国人民希望他们的生活中能保有一点神秘感。并且,人们最不想知道的就是为什么一个男人会爱上一个女人,或者为什么一个女人会爱上一个男人……所以,国家科学基金会不应该把钱投入那个关于爱的研究的骗局中去。就让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和欧文·柏林a 告诉我们什么是爱好了。正如亚历山大·蒲柏b 所言:“无知是福,明智反愚。”
哈特菲尔德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研究。在她早期的试验中,她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员卡拉克一起,研究了一个非常直接的问题:
如果一个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异性提出要与你发生性关系,你会同意吗?
哈特菲尔德和卡拉克让五位女性和四位男性在校园里对之前从没见过的人说:“我已经在学校里关注你一段时间了。我认为你非常有魅力。
今晚你愿意和我上床吗?”然后,他们在本子上仔细记录了人们的反应,然后向他们解释自己正在作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他们刚才所言完全是本着科学探究精神说的(很可惜,他们没有记录此时人们的反应)。卡拉克和哈特菲尔德在一篇名为《对主动性邀请接收情况的性别差异》的论文中,报告了实验中发现的性别差异:没有一个女性接受性邀请;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达75% 的男性接受了邀请。
不出意外,哈特菲尔德的研究引发了热烈的辩论。有人认为这个实验很好地反映出那些拥有社会资源的人是如何利用弱势群体,有人坚持认为这个实验验证了“男性= 浅薄”这个说法。这个实验还对流行文化产生了意外的影响。1998年,英国爵士乐队Touch and Go 让一a欧文·柏林(1888—1989),美国著名歌词作者。
b 亚历山大·蒲柏(1688—1744),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杰出的启蒙主义者。
位女性背诵哈特菲尔德实验中的台词,并将之用在他们的歌曲《你愿意……吗?》中。这首歌在当年英国单曲榜单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并在YouTube 视频网站上有两百万的点击量。
最初研究的成功,促使哈特菲尔德和她的同事们继续从事有关吸引力的其他心理研究。
他们之后的研究表明:人们接触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展友谊或爱情。根据这一理论,你跟某个人待在一起时间越长,那个人就越有可能喜欢甚至最后爱上你。这一原理解释了为何很多人最后会和自己的邻居结婚,以及为什么学生们最后会对“黑袋子”产生情谊。在这一理论的激发下,一个男子为其女友写了700 封信,最后他的女友嫁给了邮递员(当然,这是个玩笑)。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投入爱的研究中来。自20 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千百位研究人员进行了千万次实验,试图揭开人类心灵的奥秘。
真正的爱对于爱的研究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包括偷偷观察单身酒吧中调情的人们,组织科学的快速约会活动,发布虚假的个人求偶广告,检测人们接吻时的激素水平,对婚后生活幸福的夫妻进行研究,等。
很快,人们发现,爱是很难研究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心理学家唐恩·拜伦声称自己发现了爱情的公式,很骄傲地将其表示为:
Y= m[ΣPR/(ΣPR+ΣNR)]+k其中Y 代表吸引力,PR 代表增强吸引力的因素,NR 代表减弱吸引力的因素,K 是一个常量。人们对于拜伦这一发现的反馈,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表示:
X<1其中X 代表相信以上公式的人的数量。
其他学者采用了更有建设性的方法,认为人们会在自己的脑海中下意识地列出一些自己喜欢的人的特质。当他们遇到一个符合所有这些特质的人时,大脑会突然开始加速运转,随之坠入爱河。
尽管这些研究其实是试图发现人类如何确定恋爱对象,但它们揭示了爱的两种主要形式。
第一种爱被称做“热烈之爱”,它会引起强烈的兴奋、迷恋之情,使人情绪高涨。正是在这种爱情的作用下,两个人能整夜促膝长谈,然后一起观看日出。一些心理学家对这样的恋爱持有浪漫主义的观点,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它好的一面:情侣渴望待在一起,不停地想念对方。
然而,另一些人摘掉有色眼镜,以更实际的态度看待这种感情,指出热烈之爱对某部分大脑的刺激其实与吸毒、酗酒并无二致。
第二种爱被称做“慈悲之爱”,它更多的是人们之间的依恋而不是一种吸引。这种爱情形式往往存在于那些关系稳定、长期、和谐的情侣间,它更多的不是关注求偶时的兴奋之情或初次接吻时的强烈感受。
多年来,研究者们制作了许多问卷,试图衡量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爱。几年前,哈特菲尔德及其同事将这一试卷分发给三种不同类型的情侣:刚确定关系的情侣、新婚夫妇、结婚多年的夫妻。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哈特菲尔德追踪了在感情历程中爱的演变。
首先,好消息是:刚刚开始约会、确定恋爱关系的情侣会经历非常高水平的“热烈之爱”以及挺高水平的“慈悲之爱”。然后,更好的消息是:新婚夫妇间,两种类型爱情的水平都更高!然后,再让我们来点不大好的消息:结婚一年后,事情开始变化了……两种类型的爱情都下降到了最初约会时的水平。最后,是个坏消息:婚后三十年,两种类型的爱情水平都会下降,其中“热烈之爱”的水平下降更快。也许,爱情永远不会消失。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爱情确实会经历剧烈的震荡,相互吸引的正能量也越来越弱。庆幸的是,就像我们会在本章后面部分会说到的那样,一旦你了解了爱情的真相,就能轻松地在多年的关系中保有一份激情。
哈特菲尔德的实验结果有些令人沮丧,然而人类又需要被爱。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自古以来那些提供爱情保鲜秘方的人为何从来不乏顾客了。
你是否活在爱中请完成以下问卷,在以下句子中填上你伴侣的名字,然后在每一句后面从1(完全错误)到5(完全正确)打分:
如果______ 离开我,我一定会心碎。
我一直在想着______。
在我认识的所有人中,我就愿意跟______ 在一起。
如果______ 爱上了别人,我会感到非常嫉妒。
当______ 碰我时,我浑身颤抖。
当看到______ 受苦受难时,我感到非常难过。
我和______ 一起做事非常愉快。
帮助______ 做事让我感到人生充满意义。
我更愿意帮______ 而不是帮我自己。
与______ 在一起,我感到很舒服。
能量正从撕掉这一页开始打分:
首先,请将前五个题目的分数相加,这是你“热烈之爱”的分数。
参考下文,看看你自己的分数情况。
< 5:你没仔细阅读答题说明。
5-7:感觉相当冷淡,激情好像已经流逝了。
8-10:感情有点冷淡,不瘟不火。
11-15:一般,偶有激情时刻。
16-20:感情热烈,但仍有进步空间。
21-25:恭喜你,你正在经历着疯狂热烈的爱情。
接下来,请将后五个题目的分数相加,这是你“慈悲之爱”的分数。
参考下文,看看你自己的分数情况。
5-7:感情淡薄的友谊。
8-10:你俩之间有一定的感情,但是并不强烈。
11-15:一般,偶有激情迸发。
16-20:强烈关怀。
21-25:恭喜你,你正在经历着慈悲之爱。
寻找真爱的历程几个世纪以来,江湖术士以及巫婆们就声称有咒语或者秘方能够让两个人永远相爱。拜占庭帝国的人相信当他们吃光一个由驴奶和蜂蜜制成的“爱情蛋糕”后,爱神丘比特之箭就会射向他们。整个中世纪,可怜的番茄被人们广泛视为“爱情之果”。清教领袖为了阻止追随者们食用番茄,传播谣言说番茄有毒。当人们发现咒语、驴奶和番茄都没有发挥作用后,他们转而寻找其他能帮助他们找到人生至爱的实际方法,如刊登求偶广告。
求偶广告的历史相当之长,世界上第一个求偶广告1695年出现在一份名叫《提高农商方法集萃》的出版物上。这条广告夹在一则阿拉伯种马广告和一则二手床广告之间,是一个富有的绅士刊登的,希望寻找“一位差不多拥有3000 英镑财产的淑女”。不幸的是,历史上没有记载这条广告的效果。但是,这个方法很快流行开来,人们开始刊登要求更多也更幽默的广告。十八世纪,一条求偶广告希望找到“身体无残疾”的应征者,另一条广告则希望找到“脚踝样子好看”的人,还有一条广告则希望找到一个“……有两百或三百英镑财产的老婆”。
几百年过去了,人们依然孜孜不倦地寻找爱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两个有上进心的哈佛学生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媒人系统——“配偶运算”系统。为了验证这一系统,他们请七千多人完成性格测试,然后将这些信息做成穿孔卡,并由一个屋子大小的计算机主机进行运算。
六周后,每一个实验参与者都收到了一份名单,内含经过计算后发现的与他们性格匹配的相亲对象的地址和电话号码。现在的相亲网站依旧在使用相同的原理运作,并且发展出了越来越复杂的算法,以便能够根据几个元素给千百万人精确配对。
婚介产业的最新创举诞生于二十世纪末。当时,犹太拉比(犹太教教士)雅各布·迪佑试图帮助犹太单身青年们认识彼此,于是想出了“快速约会”的方法。这个方法很快流行开来,现在全世界千百万年轻人试着通过三分钟的快速约会找到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