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2400000002

第2章 快乐的能量(1)

1.改变一切的简单理念

1879年,德国心理学教授威廉·冯特成为世界上首位在实验室中进行心理学实验的人。这一历史性事件发生在莱比锡大学的一个小房间里,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家们是如何研究人类大脑的。

冯特在这场标志实验心理学诞生的实验中,本可以选择研究任何一个吸引人的主题:关于人类为何坠入爱河,为何会相信上帝,甚至是为何人类有时会自相残杀。但是,“毫无幽默感且不知疲倦的”冯特偏偏选择作了一个奇怪,甚至可以说是诡异的小铜球实验。

冯特和他的两个学生凑在一张桌前,将计时器、开关和一个精心设计的金属台连在一起。金属台上放有一个铜球,一个学生将手放在开关之上几毫米处。几秒钟后,铜球自动从台子上下落,同时计时器开始工作。当听到铜球掉到桌上时,学生触动开关,计时器停止工作。

通过仔细记录计时器上显示的数据,冯特创造了心理学上的第一个数据点。

你也许会想,一天或者几天的实验后,冯特最终将合上他的笔记本,撰写实验报告,继续下一个更有趣的研究。这想法很不错,但是很遗憾,你想错了。事实上,未来几年,他一直在观察数以百计的人对于这个实验的反应。就像物理学家试图鉴定一种物质的基本成分一样,冯特和他的团队试图发现人类意识的基本元素。冯特要求部分实验参与者在他们在听到球碰到桌面的声音时立即按开关,要求另一些实验参与者在他们完全意识到球撞击桌面的声音后再按下开关。在第一种情况下,观察者们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铜球上;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他们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思想上。当实验参与者较好地完成相应要求时,冯特认为,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简单的反射,而第二个反应则牵扯了人们有意识的选择。当然,不出意外,许多实验参与者一开始无法分辨这两个不同情况的细微区别,所以他们往往会被要求完成上万次试验后才能进入实验阶段。

通过对铜球实验数据认真、艰苦的整理,冯特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反射反应平均需要十分之一秒,但参与者们留下的关于球落地声音的印象非常模糊。与之相对,有意识地听球声音时,参与者的平均反应时间是十分之二秒,但他们对于球落地的声音的印象清晰得多。

在解开了以上关于人类反射反应的谜团后,冯特后来又投身于数百个相似的实验中。他的方法相当有影响力,十九世纪几乎每个涉足人类思想意识学术研究的人都会步他的后尘。在全欧洲的心理学实验室中,研究人员几乎听不到自己对于铜球实验响声的思考。

但是,在美国,一位叫威廉·詹姆斯的年轻哲学家、心理学家没有这么做。

威廉·詹姆斯是个非凡的人物。他于1842年生于纽约,父亲是一位独立、富有、人脉广泛、有点怪癖的独腿宗教哲学家,致力于五个孩子的教育。因此,他的童年时光多数接受的都是私人教育:参观欧洲顶尖博物馆和画廊,与亨利·梭罗a、阿尔弗雷德·丁尼生b、霍勒斯·格里利c等文化名流交游。

威廉·詹姆斯早年习画,但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放弃艺术,进入哈佛医学院学习化学与解剖学。1872年,时任哈佛校长、同时也是詹姆斯家族多年好友的查尔斯·艾略特聘请詹姆斯在哈佛讲授脊椎动物生理课程。

在那里,詹姆斯很快发现,自己被人类心理之谜深深吸引。于是,1875年,他参与了美国首个心理学课程学习。此后他评价说:“我听过的第一节心理课是我自己教授的心理课。”

詹姆斯认为冯特的研究工作过于琐碎,为此甚感惊愕。他坚信心理学研究应该与人们的生活相关。詹姆斯彻底背离铜球实验、反应时间等传统实验做法,转而将精力集中在一系列更加有趣并且实用的主题上,如:信仰上帝是否正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自由是否真的存在。

冯特和詹姆斯的不同,不仅仅表现在他们研究人类思想的方法上。

冯特比较死板沉闷,其课程严肃庄重,作品乏味拖沓。而詹姆斯则不拘小节、朴实无华,经常“戴着绸帽,拄着手杖,身穿长袍和红格纹裤子”

在校园漫步、运动。他经常会开些玩笑,说些轻松幽默的题外话,以至于他的学生甚至觉得该建议他严肃一点。并且,他还会写一些浅显易懂、幽默诙谐的文章(他曾经写道“当一个蟑螂也能感受到爱情无法得到回报带来的痛苦时,那这世界可真是变得不道德了”)。

并且,詹姆斯和冯特的工作方式也完全不同。冯特招募了一帮学生作他精心设计、严密操控的实验。新人们到冯特实验室的第一天,要先排好队站着,然后由冯特依次向队伍中的学生们发放实验操作要求说明。一周结束后,冯特会像一个法官或评审一样,听取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如果学生的实验结果与导师的理论不相符,就有可能被判不及格。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詹姆斯喜欢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讨厌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有一次他曾经抱怨他的同事“以自己最虚伪的一面对待学生”。

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丝毫不掩饰他们对彼此的憎恨。詹姆斯文风颇具诗意,甚至有评论称他像个小说家一样写心理学论文。对此,冯特完全不为所动。当应邀评价詹姆斯的作品时,他说道:“他的作品很美,但那不是心理学。”对此詹姆斯作出回应,指责冯特每本书都会改变自己的理论,评价道:“不幸的是,他永远也不会遭遇自己的滑铁卢……如果将他像虫子一样切成很多段,他的每一段肯定都能自己爬行……你杀不死他。”

尽管冯特追随者众多,詹姆斯寡不敌众,但他坚持自己的立场。当几乎欧洲的每个心理学家都沉迷于研究各种根据冯特经典的铜球实验演变而来的奇怪实验时,詹姆斯仍穿着他的红格纹裤子游荡在哈佛校园里,鼓励学生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他的坚持没有白费。如今,翻开一本当代心理学课本,你很难发现关于冯特或者他的铜球的记载。然而,詹姆斯的思想至今仍然被广泛引用。并且,他被视为当代心理学之父,其代表作《心理学原理》1890年首次出版以来,就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具文学性、最具启发性、同时最具聪明才智的心理学书籍”。并且,此书现在仍是行为学研究的必读书目。

哈佛心理学系将其建筑命名为“詹姆斯楼”,并且每一年心理学协会都会颁发“威廉·詹姆斯奖”,奖励在心理学领域作出最杰出贡献的学者。

詹姆斯最杰出的贡献,也许应该是他发现了大部分人认为理所应当的现象背后的秘密和实质。1892年,他反思了了解人类心理的方法的重要性,并且举了一些例子,说明当时引起他注意的一个现象:

我们为什么在高兴时而不是在生气时微笑?我们为什么不能像跟一个朋友谈话一样,面对一群人说话时仍能侃侃而谈?为什么一个妙龄少女会让我们陷入疯狂?也许一个正常人会这么回答:“我们当然会笑,我们看到一群人时当然会心怦怦直跳,我们当然爱那个有着美好灵魂更有美丽外貌的少女,爱总是让人变得丧失理智、难以捉摸!

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引导詹姆斯创建了他最有争议同时也最具革命性的理论,扭转了我们对人类思维的理解。

控制情绪的秘密19 世纪80年代末,詹姆斯将其关注点转到情绪与行为的关系上。

在不谙此道的人看来,这个主题对一位世界知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而言,是一个奇怪的选择。

常识告诉我们,某些事件和想法会让你产生某种情绪,而这种情绪反过来会影响你的行为。举例来说,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深夜走在一条完全没预想到的黑暗街道上,或者突然被叫进老板的办公室得知自己工资得到提升,或者突然记起你五岁时有一次从楼梯上摔下去。也许黑暗的街道让你感到焦虑,涨工资让你感到开心,摔下楼梯的回忆让你感到心烦意乱。最后,这些情绪影响了你的行为。感到害怕,你可能会出汗;感到幸福,你可能会微笑;感到心烦,你可能会哭泣。从这个角度来看,感觉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很直接,并无什么特别。

行为和情绪常识告诉我们,情绪导致行为:

焦虑 → 出汗幸福 → 微笑难过 → 哭泣然而,詹姆斯此前对某些貌似“直接”的心理现象作过的研究使他清楚地意识到,传统认知可能是对人们极大的误导。以其关于记忆的研究为例,多年来,理论哲学家们认为记忆的运作原理与肌肉一样,记得越多,记忆力就越强。詹姆斯怀疑这个理论的精确性。为此,他花了8天时间,记录自己背诵雨果的诗作《撒提尔》前158 行的时间,发现背诵一行平均需要55 秒钟。然后,为了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记忆“肌肉”,此后30 天中,他每天花20 分钟背诵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詹姆斯假设,如果真的是“记得越多,记忆力就越强”,那么他回过头再去背《撒提尔》后158 行诗时,背诵时间应该有所缩短。然而,他发现背诵后158 行诗所花的时间,竟比之前背诵的时间还长。因此,“记忆就像肌肉”这个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

詹姆斯想要探究,在人们对情绪的这一套习以为常的理论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另一种可能性。于是,他开始了对于“人们如何判断别人的情绪”这一问题的科学探索。

请看下面这张图片,试着揣测图片中这两个人的感受。

请接着看下面这张图片,试着揣测图片中这三个人的感受。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个练习非常简单。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第一张图片中,两个人都非常愉快,没准儿他们一见倾心或互有好感,感到在一起相处非常快乐。第二张照片很明显会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大部分人会认为,这一组人正在为某事担心或者很焦虑,他们中至少有一个人看上去需要好好放松一下。

这个简单的练习其实是以极富传奇色彩的自然学者查尔斯·达尔文于19 世纪中叶首先开展的一个实验为依据设计而来。达尔文一生共发表著作22 部,包括其石破天惊的巨著《物种起源》,以及不那么著名的大部头作品《腐植土的产生与蚯蚓的作用》。1872年,达尔文发表了一部名为《人类与动物的情感表达》的作品。这部作品很有意思,描述了世界上首个关于情绪的心理学研究。

一个名叫纪尧姆- 本杰明- 阿曼达 迪歇恩的法国医师之前曾经通过电击志愿者面部肌肉的方法研究人的面部结构。当达尔文看到迪歇恩实验的照片时,他对迪歇恩轻易将志愿者的面部表情与特定情绪联系起来的做法深感震惊。他对此产生了兴趣,向自己的朋友们展示了迪歇恩实验的几张照片,让他们推测照片中志愿者的情绪。他的朋友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某些表情与某些特定情绪联系了起来。实验证明,通过面部表情判断别人情绪的能力是根植于人脑的。而人的表情蕴涵着不同的能量,拥有正能量的人,更常展现出欣喜、欢悦的表情。

詹姆斯研究了达尔文的实验,将其作为自己关于情绪的新理论的研究基础。达尔文的实验告诉我们,人们精于通过面部表情判断别人情绪。

詹姆斯由此想到,人们自己对情绪的感受是不是也基于相同的原理呢?

他推测,就像人们看到别人的面部表情后能推测出别人的感受一样,人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表情,继而决定自己应该感受到哪种情绪。

起初,詹姆斯认为情绪完全是人们观察自己表情后产生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微笑从来不是因为他们快乐;相反,人们感到快乐是因为他们在微笑。(或者我们也可以用詹姆斯自己更具诗意的说法来解释这一革命性的假设:“看到一只熊后跑开,这不是因为你害怕它;相反,正是因为你跑开了,所以你才害怕那只熊。”)詹姆斯对人体本能的反应与情绪的形成作了明确的区分。他认为,受到刺激时,人的身体会出于本能作出反应:也许是将手从火焰上拿开,也许是听到笑话后微笑,也许是看到一只愤怒的熊后人的双脚立马作好奔跑的准备。然而,情绪是在人脑观察到人体反应后经过瞬间判断形成的:看到熊,身体出于本能作出奔跑的反应,然后大脑作出判断:“我害怕了。”当代许多对于詹姆斯理论的阐释都认为:情绪和行为之间是互相影响的,正如正能量和负能量也会相互转化一样。举例来说,人们微笑是因为快乐,同时人们也会因为微笑而变得更加快乐。

詹姆斯从来没有正式检测过他的这一理论,因为他觉得作实验这种方式很无聊,并且对学术研究也没什么益处(“一想到心理学要牵扯到黄铜制造的实验器具和代数运算,我就感到不寒而栗”)。然而,他是一个热情的实用主义者,他抓紧时间,探索了这一理念的应用可能性。

行为决定情绪这一观念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某种情绪的表现而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或者就像詹姆斯曾经说过的那句名言一样:“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表现得你像是已经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我将这一简单而强大的主张表述为“表现”原理(请看后附的表格)。

行为和情绪常识告诉我们行为和情绪的因果关系如下:

幸福 → 微笑害怕 → 逃离“假想”原理告诉我们行为和情绪的因果关系也可倒置如下:

微笑 → 幸福逃离 → 害怕詹姆斯的这一理论无疑是他众多理论中最受他本人青睐的。在一次公开讲话中,他将这一理论的潜力描述为“瓶中的光火”,并且热情地说道:

“……令人感到愉快的最自主有效的方式……就是要让人愉快地坐着,愉快地环顾四周,仿佛已经很愉快了地行动和说话……与坏情绪抗争只能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坏情绪上,使其更牢地刻在人们的心里。”

詹姆斯的理论受到了同时代其他心理学者的批评。冯特坦率地谴责了这一理念,将之称为“对心理学的浅白解释”,并提出了自己对情绪的理解,认为情绪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感受层面无法解释的过程,与智力层面的感觉相通”。

詹姆斯为自己的主张进行了辩解,但是这一理论对于他那些传统守旧的同事来说实在是太激进了,因此很快就被束之高阁,贴上了“超越时代”的标签。

这一搁置,就是六十年。

2.伟大理论的发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一个名叫詹姆斯·莱尔德的青年学者在罗切斯特大学从事临床心理学的博士研究。在一次培训中,他被要求在导师通过单面玻璃监督的情况下与患者谈话。谈话过程中,患者的脸上突然浮现出一丝不同寻常的微笑。莱尔德对此产生了兴趣,想要知道当患者作出这一不寻常的表情时心中的感受。

a亨利·梭罗(1817—1862),美国著名作家、自然主义者、改革家,代表作为《瓦尔登湖》。

b阿尔弗雷德·丁尼生(1809—1892),维多利亚时代最具特色的诗人,代表作品为组诗《悼念》。

c霍勒斯·格里利(1811—1872),美国著名报人、编辑,《纽约每日论坛报》的创办者。

同类推荐
  •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是华莱士最为著名的著作,它所揭示的财富原则,深深影响了包括拿破仑·希尔、斯蒂芬·柯维、罗伯特·清琦等励志作家在内的几代美国人,成为奠基性的世界财富名著。《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与《思考致富》《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并称世界上最伟大的三大财富著作。在美国专业励志培训界,《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那本小绿书”(因其初版时为绿色封面),并已成为美国专业励志培训的经典教材。至今,这些课程已经帮助全球的众多公司提高了数千万美元的销售收入,而且这些课程也造就了许许多多新生代的百万富翁。
  • 在夹缝中生存

    在夹缝中生存

    本书阐述了适者生存、生存智慧、处事与做人、生存与尊严、在逆境中崛起、突出重围、永不言败、在夹缝中求生存等生存哲理和指导方法。
  •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

    只有经历过磨砺的人生。才能熠熠生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礼仪小至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和声誉,大至决定一个人的前程和命运,礼仪上的一点小小的疏忽,都会为你带来危害和麻烦,使你的形象一落千丈,事业功败垂成。30岁是一个人成长中的标志性阶段,如果你30岁前还没有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和准则,30岁后你在人生的各种场合将会举步维艰。本书总结出了最重要的33堂礼仪课,解说了仪表礼仪、社交礼仪、谈话礼仪、应酬礼仪、用餐礼仪、生活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等生活中必须要接触的所有礼仪规范,让你在趣味而活泼的礼仪课堂中,领略礼仪的魅力,学习礼仪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己的优雅形象,提高自己的礼仪技能,在30岁后的人生中用礼仪走遍天下,赢得一切!
  • 成都淘金记

    成都淘金记

    走在人声鼎沸、流光溢彩的大街上,仰望着一座座高大的电脑城,我已经很难想象出磨子桥十年前的样子……看着书中的描写,我仿佛又回到那个喧嚣沸腾……
热门推荐
  • 灵士长生传

    灵士长生传

    一个少年,自幼受尽家族中人嘲笑奚落,背井离乡,只为寻求更强之路,他能否血洗羞耻?没落的家族,父亲唯一的希望,他能否完成自己对父亲的承诺呢?爱恨的纠葛,家族的羁绊,彼此相爱,却有种种牵挂,他们间的纠葛到底会如何演绎?
  • 妃常有爱萌妃难逑

    妃常有爱萌妃难逑

    她游走于黑白两道,“暗界”的高级首领,可冷静睿智,也可慵懒迷糊,离奇昏迷,异世重生,成为洛家千年以来第一个女子,国宝程度可想而知!被视若掌上明珠她欣然接受,可那个王爷未婚夫,还得看她愿不愿意。不过这未婚夫来头可不小,大禹国天才二皇子,更是外人眼中冷酷无情的战神王爷,可为什么初见便被一个小小的婴儿吸引了目光.....片段一:“云疏哥哥,不能人道是什么意思?”初晴面上天真笑着,眼底悄然划过一丝邪恶。“.....”君云疏眼神有些纠结。“那人道是什么意思?”小丫头眼中的求知欲很强。“为人之道,犹指人伦。”君云疏给出了标准的答案。“那云疏哥哥你能人道。”初晴根据君云疏给的答案给出了自己的结论。“.......恩。”君云疏的耳根后面悄悄红了一小片。片段二:“这个林公子有些奇怪......”初晴微微皱眉。“哪里奇怪?”暮雪有些好奇。“不过林公子肯定不会是凶手!”暮雪继续写着验尸报告。“为什么?”“林公子长得那么帅!肯定不会是凶手!”暮雪抬头嘻嘻笑了起来,“可是被你夸过长得帅的男人一般都是凶手。”初晴眼角都没抬。“......”片段三:“呵呵,你真的了解战王爷吗?你知道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他是怎样的残暴无情吗?”对面的女子面上一阵嘲讽。“那又怎样?”初晴淡定的喝了口水。“你不是一向很善良的吗?就那么任由他手上沾满了血腥?”女子微微瞪了眼,根本不相信。“那与我何干?若因为所谓的善良便要放弃自己所爱的人,我宁愿与他一同下地狱!”轻轻放下手中的杯子,优雅起身,笑着补充了一句:“还有,我之所以破案只是因为喜欢,不要认为我很善良。”疼爱包容的家人:“晴晴,想做什么便由着自己的心去,谁欺负了你,我洛飞云灭了他!”温柔体贴的大哥:“晴晴需要什么档案,大哥都给你拿来。”一同重生的妹妹:“她是本公主的姐姐!岂能容你欺负?”可是让她觉得重生最大的收获,还是她六岁时便被定下来的夫君......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异能少女重生为备倍受宠爱的大户人家的小姐的故事,这是两个个异能少女带领着团队去侦破各种奇闻冤案的故事。更是一个大龄王爷历尽艰辛终于追到娇妻的血泪史!萌萌的女主,萌萌的年龄差,爱看宠文与推理的菇凉戳进来吧!
  • 探险记系列2

    探险记系列2

    世界十大待解宝藏、太空、泰坦尼克……浩瀚宇宙,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神秘所在的探险,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戏说红楼

    戏说红楼

    在潇湘看了许多红楼的书,不忍她为一个没担当的男人泪尽而死。妨不住也动笔写起了妹妹,当然也是要她幸福,当然这要靠她自己去争取,要她坚强一点,自主一点。初次写书,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提建议!
  • 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冯仑,企业界称他为“商界思想家”,地产界称他为“学者型”的开发商……该如何解读多面冯仑?本书分别从投资之道、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经营管理、品牌战略、人际关系、政商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总结,详细讲解了冯仑在商海驰骋多年的商道智慧。冯仑所秉持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智慧贯穿全书,读者可以在轻松的阅读当中理解冯仑的管理理念,并对其进行学习和吸收!
  • 藏地密码3

    藏地密码3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考证玛雅文明和藏汉文化的神秘纽带。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1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娘子,为夫馋了妾室谋略

    娘子,为夫馋了妾室谋略

    这是一篇家斗的文文,女主是个穿越人,嫁到一个繁复的大家庭中,作为一个卑微的小妾,她步步如行薄冰,以她冷静聪慧的睿智,慢慢的在这个家庭里逐渐的脱颖而出。但是她绝对坚持一夫一妻制。柳太君的话,在永平公府那就是圣旨半年之内她要是怀不上孩子那么便将她扫地出门多少双眼睛等着看她的笑话可是越是这样她就越是不如她们的意红尘百年豪门前一岁一荣盼夫临。只是她不是那种任人捏圆又搓扁的小女人。家斗+种田+女强【片段一】让我跟她圆房,想都别想!“可恶,奶奶你竟然给我下药!”柳太君大袖一挥,“送四爷去陆姨娘的房里!”为了二房有个男丁,她这也是迫不得已。【片段二】御狂澜兴奋是拉着那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三岁小男孩,激动地告诉小男孩:“我是你爹啊!”小男孩从身上摸出一块小镜子,看了看自己粉嫩嫩的脸,思考了一下,郑重道:“兄弟,别开玩笑了,我怎么有你丑呢?”七七的窝:12720639,敲门砖女主名哦~推荐同类种田完结《不良贤妻》母亲刚逝,她迫不得已被叔叔们披上嫁衣。新房里,新郎是一个年老成疾的百岁老翁。三日之后,她成了寡妇。风华正茂的媳妇们,整日里的争权夺势,不将她这个出生低贱的婆婆放在眼里。貌美如花的孙媳妇们更是对她这奶奶无敬无畏。严禁规矩的管家们却事事与她禀告,待她定夺。其实,当寡妇也挺好的。只是,出门在外的嫡长孙回来了。第一句话便是,“不错,我娶她,下月大婚!”她这才知道,朱邪家的嫡长孙在继承家业的时候,如果愿意也可以顺便继承上一辈的老婆。特别是她这种新婚死了相公的,在嫁给孙子,可以作为主母。其路漫漫之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姑娘的宗旨就是把对相公垂涎的女人一网打尽。外表柔弱,不代表这就是软弱。相公面前可以笑得温婉可人,相公后面绝对要笑得邪魅煞人。公主?名门贵女?江湖女侠?装淑女,扮大度,示贤惠!告诉你们秀外慧中形容的就是姑娘我这种人。新文:【正室谋略】完结免费文:【相公久等了】
  • 你其实不懂销售心理学

    你其实不懂销售心理学

    本书巧妙地将心理学与销售学融为一体,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读心术、攻心术、暗示术、掌控术、博弈术等各种销售中的心理策略和战术,并结合诸多生动活泼的销售案例和小故事加以说明,旨在帮助每一位销售员掌握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巧妙利用心理学的技巧在销售中百战百胜,成交每一单。每一位销售员都要随时翻看的销售读心指南,每一位销售员都要随身携带的销售攻心宝典。助销售新手晋级销售老手,销售老手晋级销售高手。读懂心理学,销售其实很简单!读懂心理学,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