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1700000040

第40章 参政议政:名动朝野“傅大炮”(4)

傅斯年直接给蒋介石写信指斥孔祥熙任用私人,没有得力的财政措施支持抗战,虽未公开,但亦不是秘密,社会肯定有所流传,尤其社会上层许多人有所闻知。时任军委会参事室主任的王世杰,在3月4日的日记中就曾记述:“近日外面对于孔之长行政院,王亮畴长外交,颇多不满。昨闻傅斯年君(国防参议会委员)曾以长函致蒋先生,指责孔、王甚力”。孔祥熙很快知道了此事,对于傅斯年的指责又怨又惧,于是以退为进,4月25日致信蒋介石,请求辞职。信中说:弟自由欧奉召返国,参加国难工作,倏忽半载。遵命担任行政,亦已四月……弟以时值国家艰危,我兄忧劳逾恒,遂不得不暂承其乏,冀我兄专心军事,求取抗战之胜利。所幸抗战初起,中央即有决议,党政军统归我兄领导,而政院诸务,早有成规可循,曹随萧后,自亦不必另有主张,另有政策。惟数月以来,外间或不加察,责弟无主张,无政策,在非常时期,更无特别办法……弟近年来身体多病,精力远逊于昔,前为我兄分劳,应付难局起见,暂任行政,尚能勉强支持,如使长负重责,深惧自误误国,即负我兄推许之意,亦累我兄知人之明。……长财数年,幸赖我兄信任,虽有谣谤,均置不理,始能放手做去,即近来稍有成就,亦系我兄指导之力,就积极方面言,因整顿旧税,兴办新税,为国库增加数万万元,就消极方面言,因购置消费躬亲核实,为国库亦节省数千万元……惟前以国家前景欠佳,未敢提及下忱。今幸行政组织大致妥贴,战事前途又形好转,而财政亦筹有办法。弟之去留,当不致影响大局。现拟提出辞呈,自不能不先商我兄,披沥直陈,敬祈垂察。可以说,孔祥熙针对傅斯年的上书,有辩白,有表功,亦有反击。

众所周知,孔祥熙既是蒋介石连襟,亦是蒋介石亲信。自二十年代追随蒋介石,在国民党政府担任工商部长、财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等职,以善于理财著称,是蒋介石财政方面的主要助手,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唯命是从,深得蒋介石信任。蒋介石接到孔祥熙的信后,让陈布雷退给孔祥熙并表示“致慰鼓励”,对傅斯年的信则置之不理。

傅斯年第一次对孔祥熙进行揭露和指责没有结果,虽心情苦恼但没有丧气,决心继续努力,收集孔祥熙祸国殃民、贪污腐败的资料,联络正义敢言之士,公开与孔祥熙进行斗争,利用合法手段将孔祥熙赶下台去。这在他1938年6月20日致胡适的信中有所叙述:

……此信为肥贼(指孔祥熙——作者注)所见,于是在财政部大闹三日,在国防最高会议大骂研究院,弄得汉口遍知,人人称快,而无人敢继我而起——中国人只是打死老虎的。当时我想再写一信,而苦于无材料,先生之信到,正是一个好材料……但是我究竟能弄到几分,也并无把握,Roosevelt(当时某人外号,所指待查。——作者注)劝我暗中作动(动作)而不出头。盖出头,则人以为只是我一人之私见。此见有“中国道理”,但我不能接受。我要与人一齐出头,三、五个人便足。如真找不到人时,然后一人出头也……

因此想到,“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如果先生在国内,由先生号召,力量岂止十倍于我!先生信中所说“外交结构”、“外交政策”,我都万分同意,但是我的看法:肥贼不去一切无办法。目下之外交,主持于“宫妾”、“外戚”、“宦官”之手,如说他没有政策、结构,他说都有,就是这三人为结构、为政策。

先生不知道我心中的苦恼,我的无力量。我真觉得活着没有价值!希望我这信不使先生悲观。为老百姓要乐观,要努力。

从傅斯年致胡适的信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傅斯年上书蒋介石,揭露指责孔祥熙纯属个人行为,是自己意志的体现,没有受任何人指示或影响,更不是受某种势力和某个政治集团操纵,充当打手和工具。其二,第一次上书没有达到“除奸”的目的,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孔祥熙上书蒋介石请求辞职和在财政部大骂中央研究院,都表明他对傅斯年上书很在意,有应对的动作。其三,傅斯年一击不中没有退缩,积极筹划,准备在国民参政会上采取更大行动。1938年7月6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会议在武汉召开,傅斯年提前到会,按照原来的设想与黄炎培等人联系。7月12日起草了上蒋介石书,从孔祥熙的才能、信望、用人、友邦观感和持家失检五个方面,论述其不能胜任行政院长。信中列举大量事例为证,明确指出:“孔院长之身兼各职,皆不胜任,固为□□等之定见,亦为全国之公言,今辱承温问,敢不尽其所知。既以报国家历年养士之恩泽,亦以答我公尽瘁报国之赤诚。今全国一致竭诚维护我公,则政府尤不可不健全。如承观察事实,当机立断,以慰四海之望,则抗战前途幸甚矣。”

傅斯年自上次上书后,即准备联络众人再次上书,并准备见蒋介石面折廷争,所以积极收集有关孔祥熙祸国、误国、贪污、任人唯亲,包括对蒋介石不忠、不敬等方面资料,洋洋数千言,其上书可谓事实充分,证据确凿,令人触目惊心,其要求也相当明确,即要求蒋介石“审察事实,当机立断,以慰四海之望。”无奈蒋介石对孔祥熙依赖方殷,充分信任,难以听从傅斯年等人的意见,可谓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更令人气愤的是,傅斯年收集资料,准备在参政会上联络参政员,上书揭露孔祥熙的事已为蒋介石探知,不但不感念众人抗日救国的真诚,反而“闻之甚不悦。”这样,傅斯年等人上书,结果可想而知。

傅斯年第二次上书未起作用,感到只用上书蒋介石的办法难以奏效,决心采取公开揭露,制造舆论和更大规模联名提案等形式,数箭齐发,将孔祥熙拉下马。1938年10月28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在重庆召开。傅斯年决心利用此次机会,组织更大规模的讨孔行动。

傅斯年在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中被选为驻会委员。全会召开的前4天,傅斯年等发表激烈的抨击孔祥熙的谈话,获得许多参政员的同情和支持。经傅斯年提议,由傅斯年与胡景伊、张君劢、马君武等七人起草,共同上书蒋介石。起草后,傅斯年修改定稿,在参政员中讨论通过。考虑到当时抗战形势,决定“密陈左右”,许多参政员闻知,纷纷签名附属,最后多达52人。其信主要内容如下:

初夏屡获侍座,高山仰止,景佩弥深。时日推进,又复三月,瞻念我公干惕劳勤,导率抗战,以一身而支全局,凭精诚以敌众难,国命赖以不坠,前途犹有可为。静言思之,感激涕零;再造邦族,我公是望。惟军事之成功,系(关)乎政治之运用,政治若有重要之缺陷,则虽具精兵良将,效命疆场,无以操胜利之左券。我公之领导将士,布置战略,国人上下对之不特未有间言,亦且服膺信赖。若政务各端是否妥善,则有不能默尔者。今危急至此,更不敢不贡此丹心。□□等追维年余以来抗战之经过,以为政治之最大症结,得有两端,敢析陈之:

一、明定各主要部署之职权,以清责任而责事功。吾国历久之积习,第只问人而不问制度,故一事而属之数人,庶事或综于一手。下夺上权,上侵下职,积之既久,浸成淆乱。凡事之有利可图、有权可把持者,群争而众夺之;凡事之无利可图、无权可把持者,群去而众遗之;凡事之责任重大,乃至关系国家安危者,每自设法而避去云。及事之既坏,遂无以指明负责之人,而正其罪。且因此发生之摩擦,既坐失时机,更每引起甚危机之人事纠纷。举例言之,数月来对外贸易之未有成绩,其责任在行政院长乎?抑在经济部长乎?抑在贸易调整委员会乎?西南交通事项之进展不速,其责任在交通部乎?抑在他人乎?又如西南三省应统筹之事项,其责在行政院长乎?抑在重庆行营主任乎?又如今日之外交部,国人皆指为不努力,而外交部自谓权不在手,故只能如书办之坐待吩咐,其信然乎?充此习惯,恐已有结构,亦失作用,遑论改善。夫一手而操庶事,一事而归数人,固无人可尸其功,亦无人肯任其过,驯致上下推诿,左右争执,此在太平已可为寒心,此时尤不足以应付战局也。□□等不揣愚憨,敢请我公严明指定各事之负责人,且明定职权,其功归之,其过亦归之,既不容越权,亦不容避责。此所以增效能,振纪纲者也。

二、严考关系国家存亡诸大政负责人之功过与声名,分别进黜,以固人心而增国力。□□等备位议职,深自思维,实觉目下政治之缺陷,虽有关结构固鲜在政策,而在人事者实为最大。盖虽有良善政策,若执行者不得其人,终于存亡无补也。抗战以来,论外交,只见长持松懈坐待之态度,则当事者之努力,似尚有所阙;论财政,则筹款、借款每有贻误,只取坐吃山空之办法,致失时机。所有因迟缓、疏忽、懈怠以及人事纠纷而招致之损失,不可不归咎于人之不称职也。即如行政院长之大任,在平时已略如外国之首相,在此时尤关战事之前途。若其人一切措施不副内外之望,则国家之力量,因以减少者多矣。夫政策决之中枢,大计秉之我公,□□等衷心信赖,然若执行者不得其人,恐亦无益于国事也。

□□等救国无术,忧国弥深,至于今日不能不尽其所欲言,此固以求心之所安,亦由我公精诚感召,仰企佩戴而不能自己也。上列各事未便于会中讨论,以滋误会,故密陈左右,未使外知,谨呈鉴察。万幸万幸。

再陈者:

此启中各意见均系于十月廿四日谈话会中同人发表,当指定七人起草,经数次讨论修改,于廿七日谈话会中决定本文,并于是日谈话会中及卅日聚餐会中签毕。所有签名原纸,附呈,钧见。

敬再陈者:

此启正本(附入原签名单者)于十月三十一日共同密封送至国民参政会秘书处转呈。五日后秘书处发还,不允转呈。同人等因不知驻节所在,遂托马君武先生于会毕之次日,持原密封之函返桂转衡面呈,或派专人访递。兹恐道路稽延,更抄此副本上呈。再,此启签名人均在两次集会中自行签名,未向一切到会同人征求同意,封后有来请补签者十余人,因已封好作罢。谨以附闻。

此信因蒋介石未与会无法面呈,密封送至国民参政会秘书处转呈又被退回。当时闻知蒋介石在湖南衡山一带指挥军事,正好信件起草人之一马君武参政会结束返回桂林,遂托马君武转赴衡山面呈。傅斯年又将副本送交蒋介石侍从室主任陈布雷转呈,为此傅斯年给陈布雷写了一封信,信中特别强调此信代表了许多参政员的意见,请陈布雷重视此事。信中说:

未获侍教,匆匆半年。每怀清仪,曷胜驰会。比维道履康健,为祷,为祷。兹有陈者,第二次参政会开会之前数日,若干同人颇思有所进言于委座,而深虞会中言之不便,故于公开之一谈话会中推定七人起草,写成一启,上陈委座。此稿经次期谈话会修改,由到场人中之十人签名,旋更于开会后一次聚餐会中签名,共五十二人,送参政会秘书处恳其转呈。秘书处将原件搁五六日,原封退回。当时同人又不知委座所在,深虑遗失,乃于开会之第三日,因马君武先生返桂之便,请其先带至桂林,便即等人探呈。惟此件曾上达否,此间同人未得消息;乃再抄一本。思寄达先生处转呈。重以屡访先生所在,未得准息,延搁至今。留渝若干同人,深觉此件既系五十二人所自动签名,且蓄此意见者,尚不止到会人中之五十二人。只以签名仅于两次集会中行之,并未传签;又以开会之第二日即封送秘书处,故见解相同、而以后来或未见到之故,不便签入者甚多。若普遍传签,至少尚有七十余人之数。设不能上达委座之听闻,殊违会中多数人忧国之诚意。故不揣冒昧,敢以此副本送上先生处。若正本未达介公,万乞以此副本上呈。弟等公、私均感激无既矣。瞻念邦国,忧心如捣,书不尽意。

傅斯年在1938年6月致胡适的信中提出在国民参政会与孔祥熙决战,其策略分三层:a、即用提案的形式请求法治;b、质问财政之情形;c、推一队人面见蒋介石,与之面折廷争。考察傅斯年在国民参政会一、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行为,确是三种办法同时进行,因蒋介石未与会,所以在两次会议期间联络参政员上书蒋介石,从不同角度入手,把孔祥熙不胜任、不称职以及种种劣迹上达蒋介石。同时傅斯年又以提案和质询形式揭露和抨击孔祥熙,大造舆论,以期得到广大参政员的支持。他在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全体会上,撰写了《慎选行政院长、财政部长人选提案》,从另一个角度要求更换孔祥熙。提案主要内容如下:

在此抗战之大业中,军事、外交、财政三事,实具不可分之相倚性,故如仅有两事健全,其一不足以辅之,则三事皆丧其效用,而国家危殆矣!以军事言,此时战争,固是以青年之血肉当炮火,以人民之生命筑堡塞,然今日士兵效命疆场,久而弥勇;人民涂炭沟壑,困而无怨者,诚由近若干年中人民爱国心激发之功,尤赖我最高领袖精诚感召之效。今日有知之士,无不信抗战必胜者,以在军事上绝对信赖最高领袖(蒋委员长)之领导也。以外交言,我本弱国,樽俎上发动力有限,但求当事者功劳努力,不误时机之来临,不失正义之立场,亦足以告无罪于国家。独以财政言之,自参政会成立之始,同人即已忧怀满胸,深虑其人之或难当此大任,今则所虑者迅速实现。近两、三月之间,财政部每布一办法,或一度表示其维持金融之决心,必继以法币之暴跌。其于未来,并未自信真有把握,则静聆报告,其事已详。其办理紧急措置中手绩之紊乱,则报告于驻会委员会者,已颇露其故。民怨沸腾,群伦失望。似此情形,未知何以策将来?何以定人心?何以固抗战之根本?又行政院长一职,表率百僚,民俱尔瞻。如得其人,固国家之大幸;今失其人,诚抗战之隐忧。我等虽无官守,而有言责,值此危机,如再默尔无辞,既无以报政府推诚之雅,尤无以符国民责备之殷。故敢抒其忠荩,拟由本会决议,提请蒋委员长及国防最高委员会注意此事,于行政院长、财政部长之人选,详加考虑,以务求官得良才、政致清明,则抗战前途受赐多矣。我等深信,抗战建国大业之成,必须巩固政府之信望,而巩固政府之信望,必须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百僚皆然,行政之首领关系尤重。惟爱政府,故望政府之臻于至善;惟信政府之不可移动,故望其根本永固而无堕功妨事者尸大位以招民怨也。国事危急,情无择言,是否有常,仍待公决。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七号档案

    七号档案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贺兰山,为何又被人称为“鬼山”?其脚下那条神秘隧道,果真通往另一个世界?二战期间,日军并未染指大西北,为何会在贺兰山底发现一座庞大的日军基地?那些夸张到不可思议的武器装备,到底用来对付谁?成吉思汗究竟死于何因?陵寝又在何处?灭亡西夏后为要何屠戮全城并绝地三尺?他在寻找什么?是什么让已经死亡的人“复活”并重复着生前的行为?神秘的黑匣子中,果真隐藏着西夏人的基因密码?灭国前,末代西夏王转移的那批宝藏在哪?郑和下西洋为何突然从红海折回?地中海底真有座未来之城?一张貌似普通的芯片,为何隐藏着令全世界科学家抓狂的秘密?本人新书《完美猎杀》实体版将于6月中旬上市,敬请关注。
  • 清宫女相

    清宫女相

    一个身负逆命星、工作感情两失意的女子,机缘偶遇,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清朝,从此波折重重、奇遇迭生!乞丐,侠客,贵公子,阿哥,皇帝,到底哪个才是她命中注定的贵人?人情练达,嬉笑怒骂,从乞丐到女相,看她百炼成精;从破庙到皇城,看她谱写五味人生!
  • 绝色佣兵妃:倾覆天下

    绝色佣兵妃:倾覆天下

    她是现代狂傲女佣兵,一朝穿越,沦为任人欺凌的废柴…习惯了叱咤风云的她,怎会容忍这种屈辱?她厚积薄发,重拾强者之路,终会一鸣惊人,笑看天下!他是不受宠的皇子,腹黑冷血机关算尽,只为谋取天下,一统江山!恍若命中注定,他与她相遇,从最初的彼此利用到最后的生死相随。她问,“天下与我,在你心中哪个更为重要?”他弯起唇角,淡淡一笑,“宁负天下不负卿。”
  • 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人类文明史的进程,是一个与各种灾害相抗衡、与大自然相适应的艰难历程。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人口相对集中,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些年来,地震、洪水、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突发性疫情、火灾、爆炸、交通、卫生、恐怖袭击等伤害事故频频发生。这些“潜伏”在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危险因素,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会造成人员伤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幸。这些事件看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安全风险中,而且谁也无法预料自己在何时何地会遇到何种灾难。
  • 营养早餐这样吃

    营养早餐这样吃

    《美食天下(第1辑):营养早餐这样吃》讲述的是营养早餐是一日能量的基础。纠正错误的搭配方法和早餐习惯,根据不同人群早餐的营养需求特点,吃对早餐更健康。《美食天下(第1辑):营养早餐这样吃》营养均衡的黄金组合,美味早餐健康加倍;读懂科学的早餐理念,吃对食物活力一整天。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嫌疑人X的指纹

    嫌疑人X的指纹

    性感尤物,外号“金丝雀”的纽约交际花玛格丽特o欧黛儿,以美艳动人的脸蛋和曼妙趣迷人的歌喉,倾倒众生,成为城中最耀眼的明星,俨然是这个虚幻的、物欲横流的艳俗时代的代表人物。就在她人生炙手可热的巅峰时刻,一天深夜,被人勒死在自家公寓,香消玉殒。罪犯杀人手法残忍,手段高超,屋内被洗劫一空。案件中充满许多矛盾的、令人困惑的疑点,有着丰富办案经验的检察官和刑警们也感到束手无策。幸运的是,桌子上和衣橱内留下了嫌犯的指纹。
  • 千年绝恋

    千年绝恋

    一千年前,她救了他,并且把他带在身边,但是那时她是属于另外一个人的,他只能默默的祝福她,决心就这样守护她。她刚出生时,除了脖子上的一块玉就什么也没有了。但是从小到大,都有人在资助她,让她过的衣食无忧,她从心底感谢这个资助人,期待着有一天能见到他,好好的感谢他。但是没有想到第一次见到那个资助人,就被他给吃抹干净,她想逃离,但是……《前世的情,今生还》续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