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1000000029

第29章 民国肇建:革命党站稳脚跟,成立南京临时政府(2)

独立省份的数目在迅速增长,各地纷纷告诉湖北,援兵已经在路上了。汉阳的防守兵力将会大大增加。黄兴对军事形势盲目乐观,决定乘胜进攻汉阳,做出了错误判断。他对汉口失陷,耿耿于怀,得到湖南的援军后,黄兴产生了急于收复汉口的思想。革命军内部多数人反对反攻汉口。他们认为革命军新兵太多,缺乏训练,而且援兵和本地士兵磨合尚需时间,不宜马上反攻。提督萨镇冰感叹自己“屡历战争,从未一获胜”,如今又不愿意将炮口对准无辜百姓和革命同胞。黄兴坚持反攻汉口,先发制人来打乱清军的进攻计划。

11月16日下午5时,革命军工程营在汉江上架桥,革命军的反攻开始了。当晚10时,汉口革命军阵地正面及左翼的部分军官兵失去了勇气,主攻部队陆续渡河,抵达预定地点。清军猛烈射击,给反攻部队造成很大伤亡。渡河的部队无法有效展开,只能停止反攻。第二天早晨,革命军再次反攻。湖南援军两个协和武汉革命军第五协担任主攻部队,勇敢推进,清军不支而出现后撤。上午9时许,主攻部队在汉口江边收复了不小的地区。黄兴下令步兵第四协和第六协渡河,攻击清军左翼,以收夹击之效。但这两协在渡河时,遭到清军机关枪猛烈扫射,下令清军烧城。11月1日上午,抢渡未成。当时,他手头有清军约三万人。攻入汉口的主攻部队失去了有力支援。而清军的援兵源源不断涌来,在炮火及机枪火力掩护下猛烈反扑。主攻部队出现退却,牵动全线。黄兴严禁退却,但部队在巨大压力面前都不听命,不断地后涌。沿途在清军的强大火力下,革命官兵伤亡惨重。黄兴不得不率军返回汉阳。

汉口失陷后,军政府固守汉阳的力量不够,电请独立各省出兵增援,合攻清军。11月8日,都督黎元洪仿照西汉韩信登坛拜将的往事,拜黄兴为总司令。(革命党人在都督和总司令的上下级关系问题上颇费了一番周折,有人提议总司令位在都督之上,全权指挥湖北军事。他们对黎元洪不放心,急忙上街灭火。清军看到有人救火,企图借此掌握大权。但黎元洪和军政府中的其他人纷纷反对,最后采取了都督授命总司令的方法。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一直烧到长江岸边。)黄兴受命后,立即赶到汉阳,在昭忠祠组织司令部,积极布置守城事宜。汉阳原本的驻军逃往湖南了,黄兴掌握的军队只有退驻汉阳的不足5000人的革命军,加上武昌调来的步兵第六协,共约万余人。恰好,湖南独立后派来的援军王隆中、甘兴典两个步兵协在11月6日、9日先后抵达汉阳。黄兴掌握的兵力增至二万余人。

在反攻行动中,黄兴令标统杨选青由汉阳渡江到汉口龙王庙,作为反攻汉口的助攻。16日晚他竟然在家结婚,没有亲往前线指挥。战后,军政府将杨选青正法。杨选青是原29标的老革命党人,是10月10日当晚手持汽油桶火烧总督府衙门的敢死队员之一。军政府念他起义有功,再图恢复。再攻武昌。11月2日,安排上等棺木收殓。

黄兴所坚持的反攻汉口的行动,非但没有达到目的,还严重削弱了汉阳的防守力量和士气。返回汉阳后,黄兴部署防备清军的进攻。清军的部署是正面部队发动佯攻,另派出大批清军从孝感、新沟南下,迂回侧击汉阳,这支部队才是攻取汉阳的主力。黄兴对清军的部署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认为正面是敌人的主攻方向,对于侧击的大批清军认为是牵制部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他整顿革命军在正面迎战,只派少数部队防备清军主力。清军于11月20日向汉阳发起进攻。侧击的清军进展迅速,擅自撤退。下午,控制了汉阳周围的制高点。革命军反攻争夺这些制高点,反酿成更大的伤亡,最后竟至无力反攻。有经验的老兵、能战的敢死队,死伤殆尽。不过,协同作战的海军各舰中下级官兵倾向革命。26日,革命军防线最终被突破。这时,驻汉口的清军从正面渡过汉水,发起进攻。革命军腹背受敌,不听黄兴号令,纷纷撤退。增援的湖南部队,一协退往武昌,另一协自动撤回湖南。黄兴见败局已定,烧一段进一段,含泪下令撤退。

汉阳最大的战略目标是汉阳兵工厂。黄兴下令将兵工厂的武器弹药运往武昌。26日下午,汉阳兵工厂凡是能够拆掉的设备、要件,凡是能带走的图纸、工具,凡是能够离开的工人、技师,都撤向武昌。汉阳的归元寺是战时军用物资供应站,名为“总粮台”。部分僧人和浙江僧人管锷领导的“和尚军”还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其余僧人也支持革命。

如果说冯国璋只知道攻城略地,那么袁世凯则考虑得深远得多。26日归元寺接到命令:凡是寺内不能搬走的屋子,立即焚毁。僧人们大公无私,同意焚烧寺庙。一时间,归元寺火光冲天,照遍汉阳全城。

当革命军和汉阳百姓乘船向武昌撤退时,冯国璋着急了。战斗拖得越久,清军从龟山向江中开炮。当时《民生报》报道说:“武昌城外,由江中捞出之死尸陈列堤上,不计其数。内有未死而呻吟者,有妇人抱子,母死而子苏,啜泣索乳者,血溅江边,死者相枕藉。”惨状不忍目睹。部分革命军没能渡江,向鹦鹉洲方向退却,以后辗转到大冶一带,因为无人统帅又没有接济,一面调运枪械弹药及渡河器材。一列列火车源源不断地将援军运来。繁华的汉口市区顿时湮没在一片火海之中。冯国璋召开军事会议,自行离散。

27日,清军进据汉阳城。清军连战连捷,袁世凯为此积累了新的政治资源,在前线实际指挥的冯国璋获封二等男爵。

革命军渡江撤回武昌,溃兵空腹荷枪,编制也被打散了,踯躅街头。大街上满是焦头烂额的游兵散勇,老百姓惊恐不安。武汉三镇百姓悲痛异常,大街小巷一片寂静,人力车停止上街,商户关门歇业,一面巩固阵地,小贩呆滞路旁,迷茫和悲痛之情笼罩全城。军政府的张振武忍住悲痛,骑马举刀,在城内沿街呼号:“同胞们,汉阳失守是我军疑兵之计,千万不要听信谣言。”武昌的人心这才稍微安定下来。

武昌形势危急,清军已对革命军造成压顶之势。军政府紧急商议对策,黄兴主张放弃武昌,增援南京。当时南京还在清军手中,江浙联军正在浴血奋战。黎元洪对和谈很有兴趣,对君主立宪也可以接受,但革命党人拒绝效忠朝廷。黄兴觉得南京远比武昌重要,可惜军政府绝大多数人反对弃守,清军进展缓慢,认为武昌是首义之区,天下关注,如果武昌失守,必然动摇全局。张振武对黄兴放弃武昌的发言非常气愤,大声喝责。会议不欢而散。散会后,黄兴找到黎元洪,坚持要东下南京。他向军政府领了20万元现洋,27日晚脱离部队乘船东下。

湖北军政府整军坚守武昌。11月29日到12月1日,清军架在龟山上的大炮一连三天不停地向武昌城内射击。百姓伤亡和房屋损失不少。武昌凤凰山、蛇山、黄鹤楼上的炮兵也向汉阳方向还击。长江两岸炮声隆隆。武昌城内百姓,拖儿带女,争相出城逃避。火光冲天之际,就最好了。12月1日,清军不顾汉口居民的生命财产,清军集中炮火攻击都督府。下午1时都督府军服室中弹起火,黎元洪仓皇出城,逃往郊区的葛店。黎元洪潜走后,武昌危城全靠蒋翊武、吴兆麟支撑。

客观的说,清军如果一鼓作气猛攻武昌,胜算很大。冯国璋也这么想,他迫切要锦上添花,将二等男爵再往上提一下。可袁世凯不这么想。飞鸟尽良弓藏走狗烹,武昌的革命党人就是飞鸟,袁世凯就类似良弓和走狗。袁世凯不希望武昌革命党人被铲除,汉口专职救火机构保安会和热心市民,他需要用革命党人的存在时刻提醒朝廷危险的存在,他需要热气蓬勃的革命形势来映衬他的重要性。革命军被压缩到武昌,袁世凯已经立功了,不必将革命军斩尽杀绝。那样无异于杀鸡取卵。于是,袁世凯通过英国领事联合各国领事,向军政府提议停战三天。他面对的湖北军政府是多方力量构成的混合体,立宪派的势力强大。停战对革命党人有利,蒋翊武、吴兆麟等人非常愿意。只要双方在停战条款上盖印,即可停战。然而,当时都督印信已被黎元洪带走了,要签署议和协议,黎元洪不在怎么办?没有印怎么行?于是,无法挽回败局,吴兆麟急中生智,编出黎元洪不在的理由,然后又拉英国领事“赴宴”。暗地里,他连夜通知孙武刻印,终于签署了协议。革命军得以喘息,湖北军政府扎下根来。

此后停战期限一再延期,实际上武汉再无战事。

湖北军政府拒绝了袁世凯的和谈试探。袁世凯诱和不成,放手让冯国璋积极备战,进攻汉阳。

孙先生来了!

革命爆发后,各地独立政权虽然都挂以“革命”或“民国”名义,也一起打仗,但各自为政,相互间并无隶属关系。独立之后,丧心病狂地开枪射击,各地就酝酿成立统一的政权。而对革命的认同,就成了大家统一政权的思想基础。

各地独立政权中的政治力量非常复杂。立宪派、旧官僚掌握着不少独立政权,他们希望染指新的中央政权。袁世凯开出的和谈条件是南北停战,清廷施行君主立宪,湖北方面效忠朝廷。而在革命阵营中,同盟会和光复会之间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上海都督陈其美就是排挤了光复会的李燮和才掌握上海政权的。然而,光复会在浙江光复、攻克南京等事上屡见战功,革命军中也有不少光复会军官。陈其美和李燮和之间明争暗斗不断,连带造成了光复会的章太炎和孙中山、黄兴之间的对立情绪。

此外,武昌和东南地区之间还争夺起中央政权的地位了。光复后的上海抢先呼吁组织各省都督府会议。江苏、浙江和上海三方都督先派代表,其他各省都督大多委派在上海的名流为代表。到11月15日为止已有10省代表报到,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上海正式开幕。湖北方面则坚持武昌是首义之地,更适合举办各省代表大会。各省都陷入了两难,火烧歆生路一带房屋,两边都不能得罪,只好两边都派代表。经历一番心理纠结后,萨镇冰率舰队在11月1日驶离战场东下。11月底,11省共23名代表先后抵达武汉。当时正值汉阳失守,清军隆隆炮击武昌之际。代表们临时选在汉口英国租界开会,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是组织中央政府;第二是选举领导人。湖北军政府对会议施加了巨大的影响,会议初步认定湖北军政府是中央政府,请黎元洪以大总统名义执行中央政务。当然了,这些都是暂时的。各省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们想的是要尽快和平地结束战争,建立新的中央政府,这样才能保住他们已经得到的权力和地位。他们看中的是袁世凯,认为他是能和平实现权力交接的最合适人选。袁世凯是汉人,汉口市区逐步为清军占领。黄兴见汉口革命军已被打散,符合“排满兴汉”的标准,而且袁世凯控制的北洋军如果能反戈赞成共和,清廷就失去了武力支柱,马上会土崩瓦解。因此他们倾向说动袁世凯反正,快速、和平地实现政权更迭。12月2日,汉口的各省代表通过了“虚席以待袁世凯反正”的决议案。

清军攻占汉口后,遇到困难了,但革命党人相信困难是暂时的。

也就是在决议通过的12月2日,南京光复。南京在代表们心中的地位,可比武昌高多了。而此时湖北的军事形势每况愈下,武昌事实上已经成了一座危城,无力与南京争夺临时中央政府地位。湖北军政府的诸位,对他越不利。他咬咬牙,不再提武汉是“革命中心”这回事了,之后政治重心逐渐向南京转移。

12月4日,上海抢先采取行动,邀请各省留沪代表举行会议。会议暂定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并推举了大元帅和副元帅作为临时的革命首领。黄兴以16票当选为大元帅。章太炎站出来说:“黎先生究系首难的人物,不可辜负他。现在大元帅既选定,请设一位副元帅,并选取黎先生任之。”于是,各省代表再以15票选举黎元洪为副元帅。民主共和必须实现,皇帝必须废黜,革命党人是朝着这个目标进发的,而且抛头颅洒热血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怎么愿意自动放弃呢?是的,革命军现在是失利了,汉口完全失陷。这是陈其美、宋教仁等人预想的结果,他们不愿意同盟会领导权旁落。但黄兴遭到了湖北、浙江军界的反对,各方对上海另立各省代表大会选举首领也颇有微词。在这种气氛下,等待援军,黄兴不愿意就任大元帅,并推荐黎元洪为大元帅。无奈,各省代表移驾南京,再次开会推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

正当革命阵营内部在领袖问题上进退维谷的时候,传来了孙中山归国的消息。

孙中山是在美国丹佛正为革命前途忧郁的时候,从报纸上得知了武昌起义的消息。多年的流血牺牲,终于把清朝统治打开了一个豁口。孙中山预计这个豁口会越来越大,终将推倒整个清朝统治的大坝。由于对国内形势非常乐观,孙中山决心在回国前先给革命党人做一圈外交活动,“决先从外交方面致力,遂决定退守汉阳,俟此问题解决而后回国”。所谓的外交,主要是为即将诞生的民国政府争取西方列强的支持。孙中山通过美国人咸马里与四国银行团商谈停止对清朝政府的贷款,同时希望向新中国放贷。11月10日,袁世凯派亲信到武昌进行“和平”试探。四国银行团的答复是,这两件事情需要等新政府正式成立后和政府磋商,拒绝将孙中山作为谈判对象。在伦敦,孙中山委托维加炮厂经理向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交涉,提出英国政府停止对清朝政府的一切贷款、制止日本援助清政府、取消英国政府和英属殖民地对自己的放逐令以便回国等三项要求。对于孙中山的三项要求,英国政府采取了太极手法,既不答应,也没有反对。孙中山很快就感觉到了英国政府虚与委蛇的态度,感叹“个人所能尽义务已尽于此矣”,当场枪杀了不少百姓。在火魔面前,于是从伦敦取道巴黎归国。

出师不利的残酷现实并没有打击孙中山的乐观情绪。在伦敦,孙中山拜访吴敬恒未遇,留条说:“近日中国之事,真是泱泱大国民之风,从此列强必当刮目相见,凡吾同胞自当喜而不寐也。今后之策,只有各省同德同心,协力于建设,则吾党所持民权民生之目的,指日可达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同类推荐
  • 医统江山

    医统江山

    前世过劳而死的医生转世大康第一奸臣之家,附身在聋哑十六年的白痴少年身上,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上辈子太累,这辈子只想娇妻美眷,儿孙绕膝,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富二代,却不曾想家道中落,九品芝麻官如何凭借医术权术,玩弄江湖庙堂,且看我医手遮天,一统山河!章鱼威信公众号Stonesquid欢迎加入
  •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讲述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晚清七十年——侵略、反抗与近代化探索相互交织;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博弈的十年;国共两“兄弟”的合作与内战三部分,能让读者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作为中华儿女,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体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人称它是“小店主国家”,它却自称“日不落帝国”!有人说它偶然发现现代之路,它却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它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来,却开创了文明之光!它曾执世界权力之牛耳,却在时代潮流中没落!大国的兴衰与崛起,殖民的辛酸与血泪,皇室的阴谋与爱情,文人的才情与抱负,一幅绅士般优雅、海盗般冷酷的英国历史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一寸河山一寸血2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2册,主要讲述了1933年到1937年,日军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天上下起了七彩雨:你不知道的自然地理

    天上下起了七彩雨:你不知道的自然地理

    本书以妙趣横生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这个世界隐藏的地理秘密,告诉我们其中蕴涵的科学道理。主要内容包括:地球是怎样诞生的、地球运动的原动力、追寻地球的年龄等。
  • 万兽仙皇

    万兽仙皇

    叶青本是隐村一枚小屌丝武者,从古沉船得到《万兽仙豢图》后,一跃成为万兽仙皇。他左手拥绝世妖女,桀骜的要死。右手抱天仙娇女,矫情的要命。痛,并快乐着。傲世的火凤、霸道的青蛟、狡黠的灵狐、翱翔九天的雷鳐,无数的上古仙兽,屁颠屁颠跟随在他身后,追随他将万界众族踩在脚下,成为万兽仙皇。
  • 碧血关山

    碧血关山

    亡国之恨、破家之仇未报,心爱之人偏是仇将之女,爱恨情仇纠结在一起无法化解;异宝现世,江湖豪杰追逐争抢,掀起轩然大波。本书故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真使人目不暇接……
  • 官人如花颜如玉

    官人如花颜如玉

    她凤冠霞帔,笑靥如花,却目光黯淡,一步步走进将军府。身边的他,是自己的夫君官城,他是将军却是生就一副绝美面容,不笑寡言。他被迫成婚,却是第一次放声大笑,谈笑风生。猜不透,她的眼神,他的笑容。微风吹起,她盖头飞扬,锁住了他的深深目光。他问:“你为何不看我?”她不语,浅笑。多年之后,在他“坟”前。她眼角含泪,拿出那块玉佩,放在心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警1895

    红警1895

    王国瑞穿越到了1895年的台湾,并且获得了一个超级金手指——红警基地。从此全世界都被改变了。日本天皇:“必须要消灭他,不然我们大日本将会永无宁日!”俄国沙皇:“请你不要再打了,我把女儿嫁给你,割让西伯利亚当嫁妆。”英国首相:“怎么我一觉醒来,大英帝国的海军不再是世界第一了?”德国皇帝:“各位英勇的德军将士,请你们再坚持一下,我们东方的盟友很快就要打过来了!”
  • 财富始于野心

    财富始于野心

    本书通过对卡内基生平精彩故事的讲述和经典案例的引用,为正在创业路上的年轻人总结出27条忠告,虽然不是什么秘诀,但绝对是获得成功的有益经验。
  • 她惊艳全球

    她惊艳全球

    她是来自异界的智囊首脑,才智过人,技术高端,穿到一个被花心男劈腿的女人身上,全世界都等着看她被抛弃后的笑话,她偏不让那些人得逞,下一刻超级富豪向她求婚,惊艳全球,“嫁给我吧,条件任你开!”她只有一个要求,“帮我打那些人的脸!”
  • 畅行天下的女人口才书

    畅行天下的女人口才书

    作为女人,如果你没有骄人的外貌,也不要为此耿耿于怀,你完全可以通过不断修炼、完善自己的口才,来为你的美丽加分,为你的魅力加分!《畅行天下的女人口才书》,就结合女性的心理特点、性格等不同方面来为女性诠释不同的说话技巧。本书告诉你如何掌握必备的说话技巧,告诉你怎样做一个优雅、美丽、自如的幸福女人。
  • 鬼来诡往

    鬼来诡往

    要说这世上没鬼,简宁笑了。没鬼?那家里蹲着的那只是什么?原本以为是一只乖乖无害小绵羊,没想到,竟然是只臭不要脸白眼狼!简宁:“是我把你唤醒的,你至少应该报答我!”司徒晟:“我是在报答你啊!以身相许的那种!”对本文感兴趣的亲,麻烦收藏推荐下,你们的支持是我更新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