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1000000017

第17章 十月围城:1911年10月10日前后发生了什么?(2)

刘公家就在附近的宝善里1号,他想到家中还有文件和名册,于是赶紧让弟弟刘同回家处理。不幸的是,沙俄巡捕已经根据从宝善里机关搜出的名册查到了刘公的家,刘公的妻子李淑卿、弟弟刘同等人被巡捕抓走。刘公得知弟弟被捕后,知道事情不妙。他清楚年幼的弟弟幼稚又软弱,恐怕熬刑不住,会供出知道的革命党和起义的情况。如果那样,武汉三镇的革命党人和多处秘密机关就危险了。更可怕的是,刚才遇到邓玉麟的时候,刘同也在场,听到孙武在同仁医院。刘公不敢再想,当即派人通知孙武从同仁医院转移,又通知其他机关的同志撤离。他自己则到汉口汉兴里的一位友人家中躲藏起来。

话说邓玉麟到同仁医院找到孙武。孙武分析后,认为起义计划和革命党人名单都已经泄露了,清廷势必按照名册搜捕同志。情势万分危急,怎么办?孙武觉得只有马上发动起义才可以“死里求生”。他建议提前起义。邓玉麟非常赞同。孙武就让他马上过江,通知在武昌小朝街85号军事指挥部的蒋翊武(潜回武昌指挥起义)、刘复基等人,立即发动起义。

与此同时,刘同果然捱不住酷刑,把他所知道的几处共进会、文学社的机关和活动地点,和盘供出。

邓玉麟急匆匆渡江,从汉口奔至武昌小朝街85号。蒋翊武、刘复基、彭楚藩几个人在场。他向众人通报了危局,转达了孙武马上起义的意见。

蒋翊武觉得准备不足,有些犹豫。刘复基见状,愤然而起,拔出手枪对着蒋翊武说:“你为总司令,事势这样危迫,在生死存亡关头,却裹足不前,难道你是个怕死的懦夫?”

蒋翊武也拍案而起,勃然作色说:“你们真的以为我怕死吗?怕死者不革命,革命者不畏死,纵然是头颅落地,也要掷地有声。”就这样,指挥部一致同意提前起义。蒋翊武签署了起义命令,决定提前到当夜(10月9日)12点,以南湖炮队中的革命党人鸣炮为号,各军同志一齐起义。

下午已经过去了大半,时间紧迫,必须马上通知各处的同志。蒋翊武派人分头传递消息。驻在城区的各标各营,包括守卫楚望台的工程八营、陆军测绘学堂的同志们都在晚上10点前接到了通知。大家严阵以待,紧张地等待着城外的炮声响起。

如何让城外的同志得到通知,难度很大。至关紧要的是让南湖的炮队知道消息,因为他们的炮声是起义的信号。信号发不出来,其他的准备都是白费。邓玉麟、徐万年和艾良臣三个人被派去通知南湖炮队。他们每人各拿着一枚炸弹以备不测。当时,武昌官府已经得到消息,实行戒严了。邓玉麟三人到了城门口,发现官兵对出入的百姓搜查很严,很难混出城外。三人只得把身上携带的炸弹扔掉,空手出城(一说三人发现城墙上守卫不严,越墙而出)。当他们最后到达南湖炮队时,已经是深夜时分。邓、徐、艾三个人翻墙而入,差点被在营内值勤的卫兵开枪打死。幸亏卫兵就是革命同志,帮助三人进入了炮营。在夜幕掩护下,三人和炮队的同志聚集到马棚,通知了起义计划。可惜,起义计划此时已经流产了——因为大家在马棚商议时,时间已经过了12点!

是继续开炮,冒险起义呢?还是按兵不动,拖延起义呢?本身就是南湖炮队营代表的徐万年感到很为难。他认为,马上起义,时间太仓促,且兵营内的同志们均已熟睡,临时摸黑举事,混乱中成功的可能性极微。炮队的同志们都认为应该拖延起义。邓玉麟只好暂时呆在炮队不动,等第二天天亮重新回到武昌小朝街总部,找蒋翊武等人仔细商议,再重新议定起义时间。

这一夜,邓玉麟和炮队的同志们紧张得一夜阖不上眼。他们得不到城内同志的消息,更不清楚自己的决定会不会对同志们造成伤害。同样,城内的多数同志也彻夜未眠。这一夜,多少人在数着星星,辗转难眠;多少人在竖着耳朵,等待计划中的炮声;又有多少人反复地谋划着炮声响后的每个细节。但是炮声没有响。

起义没有爆发,官府的逮捕行动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沙俄巡捕房把搜到的一切都转交给了清政府,其中就包括革命党人的名册。清政府知道了共进会和文学社的组织、成员和机关。

深夜,小朝街85号。蒋翊武、刘复基等人在漆黑的屋里焦急地等待着起义发生。门外忽然响起拍门声。蒋翊武、刘复基迅速起身,摸黑到二楼,向窗外望去,看到许多荷枪实弹的军警正在包围房屋。蒋翊武等人纷纷持枪、找炸弹。军警们见无人开门,猛然砸开大门,直朝屋内扑来。刘复基冲到楼梯中间,掏出一颗炸弹扔向冲进屋来的清军。遗憾的是,这颗炸弹竟然没装上栓钉,没有爆炸。军警们慌乱了一阵后,冲上楼梯抓住了刘复基。蒋翊武等人趁乱,立即退回二楼。他们关死房门后,从窗户攀至屋顶,跳入邻居院内,各自散去逃走。

军警在周边街巷设置了盘查。幸好蒋翊武刚从岳州潜回武昌不久,穿着破旧的棉袍,看上去很像个乡下人。军警把他拦住后,他结结巴巴,解释说自己是来看热闹的。军警看他那傻乎乎的样子,不疑有诈,抬手给他一棍,一脚猛踢他屁股,让他快滚。

一同从小朝街逃出的彭楚藩在途中被军警逮捕。

彭楚藩原名彭谭藩、彭家栋,1887年生,湖北武昌人,早年参加新军并加入了日知会。日知会遭到破坏后,他更名彭楚藩入宪兵学校,毕业后充任宪兵,秘密从事革命活动,竟然升任军官(一说是排长、一说是棚目)。他凭借宪兵的有利身份,担任起义的交通联络工作,当晚留宿在小朝街,结果没能像蒋翊武那样幸运逃脱。

除了刘复基、彭楚藩二人外,稍早被捕的还有杨洪胜。杨洪胜,1875年生,湖北谷城人,是个参加文学社仅半年的普通士兵。他为了革命,请了长假,开了一家杂货店做掩护,整日忙于通讯联络。起义指挥机关决定当晚起义后,杨洪胜就是送信人之一,是他把起义计划通知到了楚望台的工程第八营和驻扎在圹角的辎重营。然后,他又给各处同志运送弹药。官府已经严控一枪一弹。杨洪胜偷运的这些枪弹,无异于雪中送炭,对起义的成功发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幸的是,杨洪胜给工程营同志运送子弹的时候,被反动军官察觉,遭到追捕。在逃脱过程中,杨洪胜向追兵扔出一枚炸弹。毕竟是土制炸弹,质量不过关,杨洪胜本人反被弹片击中腿部,仆倒在地而被捕。

瑞澂听说抓住了三个革命党的重要分子,立刻在总督衙门对三人进行夜审。

首先被押上来的是穿着宪兵排长军服的彭楚藩。在座的铁忠一看,心慌起来。因为宪兵营管带果清阿是他的妹夫,他担心宪兵排长造反连累自己的妹夫,有意为彭楚藩开脱。铁忠马上抢先发问:“一帮草包,怎么把宪兵营的人也拿了来!你们肯定是抓错人了。”铁忠说话间眼睛紧盯着彭楚藩,示意彭楚藩按照自己的意思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彭楚藩随声附和,说是军警抓错人,很可能就能活命,甚至马上得到释放。但是彭楚藩正色回答:“他们没抓错,我正是革命党人!”铁忠闻言脸色大变,随即又说:“你既然是宪兵营排长,竟然受革命党指使,犯上作乱。速速招来!”他还想为彭楚藩开脱。只要彭楚藩承认是他人指使,并供出一两条信息来,就能大大减轻罪责,还有“立功”的机会。彭楚藩却高声抗言:“我加入革命党,完全自愿!满人卖国,奴我汉人,我们就是要推翻满洲政府。要杀要剐,随你们便!”铁忠逼问:“党羽多少,各在何处?”彭楚藩回答:“凡天下黄帝子孙,皆与我同党!我现入革命党,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大丈夫死耳,早杀为盼!”一席话说得铁忠哑口无言。他气急败坏呵斥衙役:“还不让这厮跪下!”衙役们涌上来又推又按,彭楚藩屡跪屡起,叫骂不止:“我革命党人,岂能跪你们这些国家败类!”听审的瑞澂、张彪等人看到这场闹剧,大怒。瑞澂提笔写道:“彭楚藩谋逆大罪,枭首示众!”彭楚藩边走边骂,慨然走上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4岁。

第二个被押上来的是文学社的重要领导人刘复基。刘复基外表文弱,看似是一介书生,说起话来底气十足,慷慨激昂地痛批清廷,呼吁革命。铁忠问他,身为新军士兵,拿朝廷俸禄,为什么还敢向军警投掷炸弹。铁忠的问题太幼稚,恰好给了刘复基发挥的机会。只听他朗声说道:“自从鞑虏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易服,杀我汉人千万,奴我汉人二百余年,犯下无数罪孽,清朝实与我有血海冤仇,何德何惠于我!近年以来,清朝政府卖国割地,与洋为奴,天人共愤。天下百姓,正是要推翻你们,重振国家,雪百年耻辱,重振中华声威!……”刘复基滔滔不绝地说来,说得满堂清朝官吏坐立不安。

瑞澂下令大刑伺候。棍棒交下,刘复基被折磨得鲜血横流、四肢全部骨折,但他仍旧骂不止口,最后被押赴刑场。就义前,刘复基用生平最后的力气,高呼:“中国万岁!共和万岁!革命万岁!”年仅28岁。

最后被押上来的是杨洪胜。杨洪胜的大腿为炸弹所伤,一直流血不止。他是三个人中年纪最大的,没有受过什么教育,长得憨厚木讷。瑞澂等人就想从他这里打开缺口,说他受知识分子蛊惑,如果将革命情况如实招供,可以无罪开释。不想,杨洪胜坦然回答:“我自愿加入革命党,立志推翻清朝,并未受他人蛊惑。”铁忠又问:“炸弹从何而来,何部所造?”“不知道!”“只要你供出弹药藏匿地点,本官保你不死。”“老子不怕死!杀便杀,死便死。”最后,杨洪胜也被押赴刑场,终年36岁。此时已经是10月10日的凌晨了,层层阴霾中已经能见到丝丝鱼肚白。

彭、刘、杨三人同时壮烈牺牲,被尊称为“首义三烈士”。就在他们血洒刑场的时候,在张彪等人建议下,瑞澂派人把已经被打得半死的刘同拉出辕门砍了头。这个16岁少年的生命,在摇摆着呼啸而来的历史车轮下被碾得粉碎。

这时候,瑞澂优柔寡断的性格显现无余。敌我阵营都知道查获的革命党人名册就在瑞澂手上,如何处置大家都很关注。名册上几乎都是新军官兵的名字,如果按图索骥一网打尽,很多军营将会为之一空。瑞澂身边就有人声称这份名册是伪造的,是革命党人使的“反间计”,建议总督大人当众将名册付之一炬,宣布对名册上的官兵既往不咎;也有人建议可以对大多数人宽大处理,但不能放过名册上的首要分子,还可以按照名册上的地址破获革命机关。应该说,这两种意见都不失为是务实可行的方法。可惜瑞澂在这个问题上迟迟不做决策,不说抓人,也不说不抓人,让人摸不着头脑。革命党人都知道名册被抄,自己的身份即将暴露,万分关注总督衙门的反应。没有权威说法,谣言就开始四处传播,从一两个人口中扩散到千万人口中,从一处弥漫到武汉三镇。瑞澂的犹豫,反而助长了革命党人——主要是新军官兵们的焦虑、恐惧和反抗情绪。这股情绪正在军营中迅速蔓延……

第一枪

10月9日的漫长黑夜终于过去了,10日的曙光投射在武汉三镇上空。

官府对武昌的严密盘查依然没有松动。清晨,武昌各个城门紧闭,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搜查的军警。彭、刘、杨三人砍头的布告被张贴在城区各处,三人身亡的照片被发到各处军营。上午,又有几个革命党人的据点在拉网式的搜查中被军警查获,三十多名革命党人陆续被捕。有人谣传,清朝要“杀尽汉人士兵”。很多军营官兵人人自危。中午,瑞澂召集军警长官开会。他还是守着名册没有动静,只是下令对新军进行更加严苛的监控。规定新军各营长官要对士兵亲自监视,吃住在军营中;选派可靠的士兵把守营门,武装巡查各棚;不许士兵迈出营门一步,甚至大小便都让士兵在棚内“自便”,用痰盂盛之。

工程八营的代理管带阮荣发根据上级指示,在各队中挑选亲信士兵20名,发给子弹,守卫兵棚入口,规定其他士兵都不得擅动武器,呆在棚内睡觉,不得出入,不得高声说话。

该营部分官兵驻扎在城内紫阳桥南。其中的革命士兵们知道了刘复基等领导人遇害、瑞澂掌握了起义名册的消息后,人心惶惶,白天又得知革命党人相继被抓,大家更是心急如焚。工程八营的起义召集人是该营的一位棚目,叫做熊秉坤。熊秉坤和大家一样心急如焚。

熊秉坤,1885年生,湖北江夏人,少时家贫,做过学徒和搬运工,后来进入新军,一直在工程八营当兵。他倾心革命,先后加入过日知会和共进会,在工程八营发展了200多名同志。按照预先的起义部署,熊秉坤应该在一天前就带领同志,攻陷楚望台军械所。千呼万唤的起义信号始终没有出现,相反一干人等被困死在军营中,动弹不得。熊秉坤觉得这么下去,大家只能坐以待毙,死路一条。与其等死,不如拼死一搏。熊秉坤秘密召集几个同志碰头。大家看着三位烈士尸体的照片,想着军营内外的白色恐怖,都不言语。熊秉坤就说:“早晚是个死字,与其为官府按名册一一砍头,不如奋起革命,即使是死,也死得其所。”他说出了大家的想法。周围没有一人犹豫,一致赞成拼死一搏。有人还说:“我们不怕死,朝廷奈何以死吓唬我们!”最后,大家决定当晚(10月10日)9点钟独自起义,以枪声为号,希望能赢得其他部队同志的响应,乱中取胜。起义决定传达下去后,大家整装待发,紧张地等待夜幕降临。熊秉坤借故到各队查看了一下,遇到革命同志,大家就以目光交流,相互勉励。

大家没有子弹,怎么办?幸好有杨洪胜昨天送来的50发子弹,又有个革命士兵在10日当天从长官那里偷来了两盒各50发的子弹夹。熊秉坤将这150发子弹在起义骨干中分发。军营中的中下级军官开始察觉到了异样情绪。下午,卫兵长方定国找到熊秉坤,说:“我知道各位要干大事,我决不阻拦,也不告发,只求兄弟们别对我下手。我以前有对不住大家的地方,请多多包涵。”熊秉坤也直言相告,只要不反对革命,革命党人决不滥杀无辜。方定国走后,队长罗子清也找到熊秉坤,淡淡地说自己晚上要“外出办事”,有事请熊秉坤多“原谅”。可见,革命情绪已经震慑了部分中下级军官。很多人选择逃避或者向革命党人示好。

傍晚,武昌的天空阴霾聚集,黑夜逐渐笼罩大地。7点过后,顽固军官、工程营二排排长陶启胜带着两名护兵,到各个军棚查探情况。他走到三棚,发现士兵金兆龙穿着黄军服笔直地坐着,左臂上系着一条白布,手中紧握步枪,十分可疑。陶启胜仔细一看,金兆龙的步枪中子弹上了膛!

陶启胜心中暗叫不好,惊问:“金兆龙,你想干什么?”

“以备不测。”金兆龙冷冷地回答。

陶启胜大声喝道:“我看你是想造反!”一边喝问,一边他就向金兆龙扑过去,要夺下步枪。金兆龙和陶启胜扭打了起来。他死死护住步枪,疾呼:“众同志再不动手更待何时!”

同类推荐
  • 历史(上下)

    历史(上下)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
  •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

    本书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18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小说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隶的身份救出鲜卑大帅,逃回大汉,由一个普通士卒开始,屡立奇功,成为将军,从而影响整个汉末历史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变天下命运的奋斗,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发展的规律。李弘与朋友战友的情谊,与敌人的浴血厮杀,与几位佳人的感情纠缠,与整个大汉命运的关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扭转着整个天下的局面。本书还在汉末的社会生活场景上颇费笔墨与心思,从宫廷到战场,从都城到乡野,从大漠到中原,力求还历史以原貌;从政坛角逐到沙场交锋,从典章礼仪到人情风俗,力求展现大汉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纵横大漠——豹子谜一样的出身;白衣如雪——与伊人美丽的爱情;血路绵延——大汉子民艰险的回归;边疆酣战——大汉北疆血铸的长城;庙堂阴谋——士人与武人的矛盾;有我无敌——为大汉化作铁血钢刀;屯田塞外——救万民于水火之中;饮马黄河——为天下重整华夏江山;驰骋江山九万里,笑傲春秋一世名。大汉天威,有我无夷,大家一起来华丽的战吧!==血色珊瑚虫、古木山人、太乙于2006年9月14日====================出版消息:《大汉帝国风云》四、五两册即将于五月十号上市,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因特殊原因,此次出版社改为中国戏剧出版社。《大汉帝国风云》一、二、三册书店和网上有售,请大家多多支持。网络购书的地方:卓越等网站。谢谢大家的厚爱,感激不尽。================mSN群号码:mgroup44445@hotmail.放纵书友的旧群17193445已满请加新群8860622.另外,在黄龙骑士团论坛开了一个大汉的专区,大家搜索黄龙骑士团即可找到。进入论坛后在“骑士团迎客厅下面”就是大汉专区,发言自由。================推荐:金龙鱼的《惊雷逐鹿》手札《刁奴》强盗夏侯元让《隋唐》八分银《通冥》新秦淮八狼广告联盟:明辉《长风》《三千美娇娘》断空《游剑蛮巫》志旭扬《转生传奇》静官《血流》《兽血沸腾》暴风雨中《岁月辉煌》《天地》《虚实人生》神圣智狼《卑鄙在汉末》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强兵

    强兵

    喜欢铁血军史的兄弟请捧场!
  • 三国之雄霸天下

    三国之雄霸天下

    男儿行三国,娶娇妻美妾,收谋士猛将,战天下英雄。特种兵王炎回到三国,获得霸王项羽传承,一枪在手,万夫莫敌。身处乱世之中,王炎凭借掌中霸王枪,胯下乌骓马,以及无敌的特种战术,攻必克,战必胜,雄霸天下。
热门推荐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
  • 蝶后

    蝶后

    她是丰姿绝伦,美冠三界的蝶后.却被从小就深深嫉恨她的亲姐姐设计陷害,以至魂飞魄散.千年后,她重新聚魂,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一个美丽可人青春无敌外加有点迷糊娇憨的美少女.必然的穿越,宿命的齿轮开始转动,千年前的老帐也要和新帐一起坐下来慢慢地清算...................他是蝶界的左王,也是蝶后的亲亲王夫.却在一次蓄意的陷害中成为了杀死自己最爱的妻子的凶手.自己的爱人就在自己的怀中含恨逐渐淡逝,这叫他情何以堪.斩杀了外表娇柔内心狠毒的姐姐,他杀灭了自己的圣体,原神在无数次的轮回中寻觅着那一抹倩影...............重生后,他贵为王子.因为一些原因却离她越来越远.他要她,就是死,也绝不允许她逃避开自己.直到她在自己的面前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才惊觉大错铸成,心灰意冷的他一夜白头.........他是蝶界的右王,为了寻找魂飞魄散的爱人不惜碎体重生..................重生后,他是缥缈宫的少宫主裴子玉.多少年的艰难等待和无尽的波折,他终于得以和她长相厮守.可是天意弄人,为什么最后等来的却是她的死讯,她怎么可以,怎么可以弃他而去.既然生不能在一起,那么就让我们死后相随吧!他和他都是千年的人参精,幼小的年纪就已经爱上了美艳绝伦的她.那时,他们都盼着自己快快长大,好取代那二个碍眼的家伙.再见时,以是千年以后...............他是二十一世纪影视歌三栖明星,却在一次巡回演出中,落下了舞台摔死,成为了无数穿越人中的一枚.风流自封的他自以为不会动心,却在不知不觉中,心丢在了那个只见过一面的女孩身上.试问,他这种身经百战的战神,怎么也和一见钟情这玩意儿搭上边,真是笑死人了..................他是绝命楼楼主,本来要一心一意杀死她的.可是看到她的痛苦,为什么自己的心也跟着难受.难道他已爱上了这个坚强的小人儿.即使粉身碎骨,永世不得超生,他也要救她!救她成为了他将死前唯一的信念.他是蛇王的亲弟弟,也是害她致死的帮凶.他是凶恶贪婪而又六亲不认的,为什么面对她却下不了手.不管那鸹噪的女人,这个美丽的妖精他是要定了.....................他是蛇王,初见她时的悸动既决定了他的生死相随..................美女宝贝鹿鹿的书:十六岁,我被迫嫁入豪门:藩王的爱奴:冷艳杀手做皇后:
  • 寻找太阳

    寻找太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踮着脚尖的爱:独舞

    踮着脚尖的爱:独舞

    不知什么时候起开始关注你,淡定而又深邃的眼光。以报复之名接近你的身边,却遗落下一颗心。牵着的双手,雪地里的拥吻,还有若有似无地亲密,好似一场浪漫的爱情,却从来只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激不起你的半点关注。此刻,我像第一次见面一样,直直地望着你,因为我要为这场独角戏落幕……
  • 保肝护肝食谱

    保肝护肝食谱

    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健康饮食,才能有效保护肝脏功能,预防和调理肝部疾病。
  • 买来的皇后

    买来的皇后

    夜很静,只有知了在鸣唱,三个混混模样的人手里晃动着铁链和铁棒,等待着向他们走来的两人。感觉对有点不对劲,日不落抬起头,骤然发现前方有人拦路,二话不说,拉起小飞向来路狂奔。她现在有点后悔不应该住这么偏僻的地方了,当初只是图这里清静才选择在这里落脚,并没有想到越是人少的地方,越容易打劫。看猎物想要逃跑,三人也毫不迟疑追上去。他们必定是成年的男人,要追上两个未成年的少男少女对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所……
  • 平遥往事

    平遥往事

    以故乡平遥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平遥往事》脱稿,各方面的反响都很不错,将在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前正式出版发行。这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内心感到莫大的宽慰。踏实做事,造福桑梓。平遥商会以这本书的出版,再次践行了立会的宗旨。尤其在人们热衷物质利益的时下,关注纯文学创作,并能以切实的帮助促其开花结果,努力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实属难能可贵。商会诸多同仁的努力终结善果,作者的心血也得到回报,夫复何求?
  • 恶老公,你挡我道了!

    恶老公,你挡我道了!

    凌晨深夜,倾盆的大雨毫不怜惜的从天上飘落,在昏黄色的路灯之下更加的显得冷清和凄索。钱雨菲坐在出租车里,直直的望着前方的道路,美丽闪亮的大眼睛闪烁出期待的光芒。再过一会她就可以看见她的未婚夫了,不知道他看到自己的时候会不会感到很惊喜呢?她脑子里面不自主的勾勒出一幅沐雨辰看见她的一霎那惊醒的表情,然后一把将她抱起来转圈圈,念及此,钱雨菲的嘴角不由得挂起了浅浅的微笑,也不枉费她不分昼夜的在忙完……
  • 绝世仙芒

    绝世仙芒

    一朝穿越成修真界小菜鸟,她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得仙府,入仙门,披着五行废灵根的外衣,漫步前行。筑基、结丹、元婴,看她如何一步步绽放出独有的仙芒。什么,天地封印?白幽璃怒了,敢挡我修仙之路“鸿冥,给我破了这天!”鸿冥半眯着眼睛:“主人,你太弱了!”------------------------------------------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