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头脑是一座潜在的宝藏,潜藏着无限的智慧能量,渴盼子女成才的父母们对此不能视而不见。所以,美国教育专家爱德华博士指出:“及时开发孩子的智能是把孩子引上成才的重要前提。”
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孩子未出生之前,就在使用和锻炼各种感官,并显示出某方面的一定认知倾向。出生之后,又在记忆、思维、创造及艺术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因此,父母尽早地科学地开发孩子的智慧潜能,是孩子未来成才的关键。
发现孩子的智慧潜能并加以诱导,不仅是早教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父母们的神圣使命。
哈佛家教格言:
婴儿早期,大脑就像一张白纸,很容易接受教育。抓住这一黄金阶段进行良好教育,就很容易在婴儿大脑里印上良好的模式。
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3岁以前奠定的,3岁以前的教育效果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因此,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极其重要。
早期教育,从婴儿生下后就应该开始。
一个人,能否成为智力超常的人,有没有受到合理的早期教育非常关键,若智力没能得到及时开发,那么脑细胞就会枯萎,孩子的潜能就荒废了。
孩子的智能发展遵循潜能递减法则,而3岁之前,是孩子智能发展的关键期,只要抓好这个时期,就能释放孩子非凡的智能。
哈佛家教理念
1.早期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
犹太人是世界上公认的高智商民族,目前散布在世界的人口总共只有1600万人,在美国的人口比例仅占全美国总人口的3.2%,然而他们历年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却占美国全部得奖人的32%之多,是其他各民族的几十倍!在美国各大学攻读博士的犹太人,占了全部博士班学生总人数的29%。在美国著名的大学中,犹太籍的教授竟然占有30%至50%的比例。犹太人这种杰出的表现,着实令人不胜惊讶。
为什么犹太人能够如此杰出呢?这与他们特别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一般犹太人的孩子从3岁起就必须接受文字方面的教育,不管这些文字的内容儿童是否能够理解,都必须不断反复地加以背诵和学习。此外,犹太人的父母不是每天经常跟婴儿说话,就是播放音乐给婴儿欣赏,或由父母轮流唱歌给婴儿听。他们时常在婴儿的摇篮或床边四周挂上许多图画,使婴儿能够经常观看。他们还常常更换这些图画,以便刺激婴儿的认知能力。由于犹太人如此普遍地重视早期教育,因此他们的孩子大都能够奠定未来学习的良好基础,长大之后自然也就人才辈出了。
美国华裔女作家华森在《犹太家教圣经》中,从多个方面阐述和分析了犹太人早期家庭教育的特点,并得出结论:犹太人成功的最大秘诀在于他们的早期家庭教育。
此外,日本著名早期教育专家井深大也持相同观点,他曾讲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在日本筑波科技博览会上,曾展出了一棵引起了轰动的西红柿。这棵西红柿的种子是从普通的种子中随意取出来的,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但科学家给了这粒种子以特殊的最优环境的培育。结果,这株西红柿长得又高又大,枝叶繁茂,覆盖面积达12平方米,结果实13000多个,是普通西红柿的数百倍。
所以,井深大认为:一株植物的潜能获得充分的开发尚且如此惊人,何况活生生的儿童呢?
如果孩子生下来就得到最优良的抚养和教育,哪怕将其智力再多开发出05%,那这个孩子也就成为“天才”了。
孩子年龄越小,智力发展的可能性越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经过大量研究之后说:
“如果一个人长到17岁时智力发展达到100%的话,那么4岁时,他将发展到50%,12岁时发展到80%,12岁到17岁的5年里发展到100%。”
日本著名教育家七田真的“智力发展说”也认为:智力的发展犹如一个等腰三角形,在零岁时就是三角形的底,12岁时就到了三角形的顶端,智力不再向前发展。12岁以后,就只能增长知识和技能了。
孩子们生来都具有优秀的能力和潜力,但是通过早期教育形成的性格、气质会左右孩子的一生。父母不仅要抚养孩子,还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担负着教育的责任。开发孩子的智力离不开父母正确的教育意识和正确教育方法。所以,提高自己的认识,学习科学的方法,及时正确地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是每个父母不可推卸的使命。
2.抓住开发孩子智力潜能的黄金时期
教育家们指出,每个孩子都有一座潜能的金矿。成才者与未成才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智力潜能和才能被开发出来了,而后者却不幸地被埋没了。
开发孩子智力潜能的神圣使命首先落在父母的身上。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因此说:“先训练父母,后训练孩子,这是把孩子引入正道的惟一途径。”
无数事实证明,只要抓住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开发孩子的智能和才能,孩子的潜能就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现代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潜力若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就会使其能力与年龄不相称。
比如说一般的孩子一岁左右开始牙牙学语,一岁半左右能迈步走路。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根本没有人与之说话,三五岁可能仍然不会说一句话。以骑自行车为例,孩子长到七八岁,无疑已具备了学骑自行车的能力。但你如果始终不让他学,那他就一辈子也不会骑自行车。其他事情也无不如此。
现在的父母只要想一想自己小时候,几岁会洗衣服,几岁会做饭,几岁自己上学,几岁独自坐公共汽车,就可以明白孩子几岁具有了什么样的能力。可是不少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是条件差,才受了不少苦。现在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也大不一样了,就该多加照顾。要知道,这种过分的、包办代替式的照顾,会使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甚至会使他们成为软弱无能之辈。
据某研究机构对三所小学不同年级的618名学生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孩子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独自回家,且有过单独回家的经历。当问及308名一二年级学生为什么不自己回家时,约有半数人回答是“爸爸、妈妈不让”,其他原因是“路远”、“车多”、“怕坏人”等。
现在的社会情况确实比较复杂,但这一代人要面对的,正是他们所生存的社会。因此他们迟早要学会适应与应付现实的能力。父母的责任是训练与培养他们自己应对外部世界的能力,而不是代替孩子去做。学习的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就好比学骑自行车,总要摔几跤。
怕摔跤而不去学,那就可能一辈子也不会骑自行车。况且早学早练,才可能达到更高的水平。仍以骑车为例,杂技团的孩子们所练就的车技,恐怕成人后再学是很难达到的。孩子该学的许多事情,过了一定年龄再去学,就好比种庄稼误了农时,再也难以长好,或者空长枝叶,不结果了。
及时发掘孩子的智力潜能,不仅仅体现在孩子做某件具体的事上,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建立必要的勇气与自信。如果孩子从小就锻炼自己的自立精神,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勇敢、机智、果断等优良品德,他将受益终生。
因此,只有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阶段,及时地开发孩子的智能,培养孩子相应的能力,才能为打造出优秀的孩子奠定基础。
精彩故事中的家教启迪
1.对孩子的教育越早越好——比尔·盖茨父母对儿子的智力培养
【精彩小故事】
比尔·盖茨出生于知识分子之家,他的父母从小就非常注意对小盖茨的智力进行开发和培养。
比尔·盖茨从出生后,母亲就放弃了做教师的工作,全身心地操持家务、教育孩子。由于丈夫很忙,她担负起开发儿子智力的任务。
盖茨家里的每个大人都非常重视小盖茨智力的开发和培养,他们知道,未来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而人的思维素质和悟性是竞争的关键。外祖母每次上街都要从书店给小盖茨买很多书。
外祖母还经常以游戏的方式来开发盖茨的心智,他们常在一起玩纸牌,尤其是玩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思维敏捷的游戏。
盖茨从小喜爱读书,涉猎的范围也很广。
盖茨7岁的时候,母亲给他推荐的书目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连续几个小时坐在那里阅读这本大书,一字一词地从头读到尾。
盖茨的父母还尽可能为他创造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当他9岁时,父母主动报名让他参加童子军的野营活动,盖茨从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中得到了一个孩子应有的乐趣。
自从盖茨到湖滨中学读书,接触到计算机的那一天起,计算机对他就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和吸引力。初中毕业时,他利用自学的一套编程本领,为信息公司编写了异常复杂的工资程序。
1973年春,他考取了哈佛大学,在那里,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在计算机房通宵达旦地编写程序。在读书期间,盖茨几次告诉父母,他想从哈佛退学,与他人一道创办自己的计算机公司。
但父母坚决反对他离开哈佛,尤其是毕业以前。父母还找到了当时白手起家的一个著名企业家——斯托姆来说服盖茨打消离开哈佛去创办公司的念头。但当斯托姆见了盖茨,倾听了他的演说后,不但没有劝阻他,反而鼓励他好好干。
1977年,盖茨离开了哈佛。不是他厌倦哈佛,而是他想把自己的伟大计划早一天实现。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IBM开始寻求合作伙伴,在与盖茨见面仅仅交谈了5分钟之后,IBM公司的人认为盖茨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合作伙伴。此后,盖茨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了一页页绚丽的篇章。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智慧的增长遵循潜能递减法则,父母要尽早着手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孩子无论是学音乐还是学别的,都是越早开始教育效果越好。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的发育过程是一种适应环境并对环境产生反应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完成的。人的能力地增长是由于不断培养了新的能力而形成的。如果把婴儿期作为一个起点,那么这种适应环境的灵敏度实际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退的。
因此,父母要尽早培养孩子的智慧,不可错过教育的最佳时期。
2.成就来自早期潜能开发——格蒂所受到的早期家教
【精彩小故事】
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格蒂·科里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中,父亲奥托既是一位化学家,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这给格蒂的童年提供了优裕的生活保障,也给父母教育和开发孩子的智力提供了充分的经济保障。
奥托认为,学校教育会阻碍孩子的创造性,限制孩子未来的发展,而且在他看来,让孩子那么长时间学习其实是让孩子“遭罪”,因此他专门为格蒂及其两个妹妹请了家庭教师,在家里对女儿们进行启蒙教育。
闲暇时,父亲就带着一家人出去旅游度假,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布欧洲的名山名水。父亲边走边讲,他的博学在这时候更有了用武之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具有一种慑人心魄的魅力,不仅大大开阔了格蒂的眼界,也奠定了她终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基础。
直到10岁,父亲才为格蒂挑选了一所条件非常好的私立学校就读。从小的家庭教育和父亲对她的耳濡目染,开发了格蒂的智力,使她渴望更多的知识,为她取得将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关键期或敏感期。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得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关键期里进行适宜而有效的教育,就能极大地促进脑的结构与功能的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就需要花费数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终生无法弥补。
许多杰出人物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大多与父母施行的早期家教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为了使孩子早日成才,早日适应充满竞争的社会,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早期潜能开发。
3.幼儿教育从实物着手——居里夫人对女儿的早期智力开发
【精彩小故事】
居里夫人曾在短短的8年内分别摘取了两次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还获得了难以计数的其他科学殊荣。
她的一生可谓是智慧超群、硕果累累。而她的家庭也可以称得上是才俊满门、人才辈出。
其丈夫皮埃尔·居里也获得过诺贝尔奖;长女伊伦娜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而一起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次女艾芙,是著名音乐家,同时还是传记作家,其丈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国王于1965年授予该组织的诺贝尔和平奖。这种家庭在科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由于丈夫皮埃尔·居里逝世较早,所以教育孩子的责任就都落在了居里夫人的肩上。
居里夫人的科研工作虽然十分繁忙,但是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把孩子智力的发展放在首位。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儿艾芙不到2岁时,就让她每天做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孩子去接触一些陌生的东西;去动物园看动物,让孩子与小猫、小狗玩;让她们到公园去看绿草,辨别各种植物;教她们钓鱼,使她们更早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孩子们大点后,居里夫人又自创了一套叫“智力体操”的游戏,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
再大些,居里夫人又开始给孩子们安排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的游戏,如简单的数字计算、字画的识别、弹琴、画画、做泥塑,让她们在庭园里种植一些植物,栽花、浇水、施肥等,并挤出时间陪孩子们去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动植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发芽的,动物又是如何冬眠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
居里夫人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从实物开始的,而且每天各有侧重,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
全方位的早期幼儿教育,使她的孩子们都成了智力超群的人才。
【对爸爸妈妈的启迪】
现代科学证明:人类的潜能是现有能力的10倍以上;而人类大脑组织的成熟,有80%是在6岁前定型的,也就是说,婴幼儿期是智力开发、各种才能挖掘的黄金时期。
孩子智力的开发,需要父母精心而科学的启蒙。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难事,并非一定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只要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做一个有心的父母就可以。
把握家教的宝贵时机,使孩子的智力得到培养,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对孩子的未来成才会有极大的帮助。
4.挖掘孩子的所有潜能——珍妮夫妇开发女儿小嘉利的智能
【精彩小故事】
珍妮夫妇有一个女儿叫嘉利,他们对女儿实施潜能开发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珍妮夫妇通过对女儿小嘉利的观察,发现孩子的乐趣绝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只是吃喝。孩子除味觉的乐趣之外,还有视觉和听觉的乐趣,这是孩子潜能外显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