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7800000001

第1章

那时候,还有生产队。

那个年代的乡村,有谁不知道生产队呢。我们家在村子的最东头。旁边,便是生产队的大院。那可真是一个大院。现在想来,简直像操场一样宽阔,空旷。紧挨着我家的东墙,是一架磨盘。可别小看了这磨盘。在那个年代,村子里的粮食,都得经了这磨盘,才能够最终落到家家户户的锅里,吃进人们的嘴里。在我的记忆中,总有人家在那里推磨盘。有时候是人,把一根木棍拦在胸前;有时候是驴,用布蒙了眼睛。磨盘碌碌响着。旁边,早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一簸箕玉米,一箩高粱,两堆红薯干,静静地候着。而它们的主人,早已经等得不耐烦,去偷闲做一些别的活计。也有的,并不走开,彼此之间就说起了家常。偶尔,驴咴咴地叫两声,倒把说话的人吓一跳。这才发现,已经换了下一家了。他们用脚把地上的粮食往前面推一推,继续说话。

院子东面,是猪圈。猪圈很大,养了足有百十头猪。猪圈里的饲养员,叫做老四的,是一个光棍,长得白白胖胖,很福态,人们见了,都跟他开玩笑,说,四,每天吃多少猪肉?膘上得倒快。老四乐呵呵地,也不恼。他的绝活,不是养猪,而是杀猪。每年,一进腊月,猪圈旁边的空地上便热闹起来。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喂猪。春上,到集上挑一只小猪秧子买回来。挑猪秧子有讲究。芳村的男人们,最懂这一套。喂上一年,到了年底,人们把猪绑了,送到这里来,请老四杀。在我们这些小孩子,看老四杀猪,甚至比吃猪肉本身,具有更强烈的吸引力。猪吱吱叫着,热烈,绝望,周围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不知谁家性急的孩子,点了一只鞭炮。爆裂声穿过凛冽的空气,听上去格外清脆。老四立在那里,接过主家扔过来的烟,随手把它插在耳后。他看着那只拼命挣扎的猪,入神地看了一会,忽然,他操起手边的那把尖刀,在左手食指上试一试刀锋。他准备干活了。人群霎时安静下来。

院子最北端,是一排屋子。靠西头这两间,是牲口房。如果你知道生产队,那你一定会知道牲口房。一个队的大牲口,都集中在牲口房里,由专人侍弄。那时候,看牲口房,可是一件美差。白天,牲口们出去干活,看牲口房的人,便背了筐,到地里割青草。晚上,牲口们回来,干了一天的活,都是功臣,就须得好好侍弄了。料草早已经拌好了,清水呢,也已经倒上了。只等牲口们美美地吃喝一通,歇了夜。只有一条,夜里,睡不了囫囵觉。尤其是农忙的时节,牲口们辛苦,总得起来两趟,给它们添夜草。马无夜草不肥。这话是对的。那时候,看牲口房的是槐叔。槐叔懂牲口,在芳村,原是出了名的。脾性多烈的牲口,到了槐叔手里,都变得服服帖帖,像低眉顺眼的小媳妇。槐叔最喜欢干的,就是侍弄牲口。每天晚上,他都要给牲口洗澡。他拿一把鬃毛刷子,蘸了清水,细心地把牲口的全身擦遍。牲口呢,这种时候,像疲惫的孩子,尽情享受着母亲的呵护。它们一改白天里的风驰电掣,鬃毛飞扬,它们变得温绵,乖顺。它们的眼睛亮晶晶的,在灯影里,闪着湿漉漉的光。槐叔是个邋遢人,他侍弄的牲口,却个个油光水滑,漂亮极了。乡间常有牲口先生,专门修理牲口,劁牲口,铲蹄子,剪鬃,还给牲口治病。这种牲口先生常在各村游荡,目标就是生产队的牲口房。牲口先生来的时候,槐叔就把他请过来。有时候,也并不做什么,只是蹲在地上,一边瞅着牲口们吃料,一边说一些闲篇。比方说,哪个队的牲口脾气暴,连人带车都翻了沟。哪个队的牲口温吞水,抽断了鞭子,愣是撒不开蹄子。说着说着,槐叔总是会把话题转向自己屋里的牲口。这个时候,槐叔的话就多了。那匹小桃红,整日里卖弄风情,简直是风流小媳妇,整个芳村,再找不到第二匹。那个灰灰,是个淘气包,干活却是伶俐得很。那头老黑,真是老了,神态安详,目光柔软,让人忍不住想多疼惜它。下午的阳光照进来,有一大片落在草苫子旁边的地上,映着水筲里的水,微微荡漾着,像柔软的绸缎。牲口们正在吃草,沙沙的咀嚼声,马嚼子碰在石槽上的撞击声,偶尔,不知哪个家伙打一声响亮的响鼻。一只鸡探头探脑地走过来,瞪着谨慎的眼睛,朝屋里看,冷不防,倒被这声音吓得哆嗦了一下,飞快地闭了闭眼。牲口房里弥漫着青草的腥气,混合着牲口们身上热烘烘的气息。墙上,挂着一杆鞭子。这可真是一杆漂亮的鞭子。我记得,鞭子的梢子由几股麻绳拧成,由于常年的磨砺,变得油亮。鞭子的柄,缠着各种颜色的塑料绳,密密匝匝,一段红,一段黄,一段绿,斑斓极了。当时,我们几个小女孩,简直眼馋得很。我们极渴望有一天,槐叔能够从上面拆下一段,我们拿来扎小辫。然而,一直没有如愿。槐叔是使牲口的好手。对于这杆鞭子,自然格外偏爱。他高高地把它悬挂在墙上,轻易不让我们近身。

我可能忘了说了,槐叔没有家室。似乎从一开始,他就常年待在牲口房。人们都说,这槐子,是个牲口迷。牲口就是他的女人呢。

怎么说呢,那时候,牲口房有一种很特别的吸引力。我们常常跑到牲口房去,蹲在地上,看牲口们吃草。牲口房里的牲口们,我们都熟悉极了,像亲人一般。我们熟悉它们每一个的脾气,秉性,它们的口味,它们的怪癖。当然,这些,大都是从槐叔那里得来的。玩累了,我们就爬上那铺平展展的土炕。土炕席子下面铺着厚厚的干草,蓬松,柔软,翻起身来,沙沙响。干草散发出浓郁的谷草的气息,有丝丝缕缕的芬芳,也有一点刺鼻。如果是冬天,牲口房的炉火燃烧起来,这里简直就是天堂了。你见过炉子吧?可是,你一定没有见过牲口房的炉子,用一个硕大的铁桶做成,里面,膛了黄泥。煤块在里面欢快地燃烧着,火苗跳跃起来,有金色,有蓝色,有红色,把炉边的人的脸映得闪闪发亮。我们这些小孩子,最感兴趣的,是炉口的那一块铁板。那可真是一块神奇的铁板。槐叔把花生、大枣放在铁板上,绕着炉口,密密麻麻摆上几圈,我们眼巴巴地瞅着,不时地帮它们翻一下身。槐叔就警告我们,小馋猫,当心烫了手。香气渐渐弥漫开来,还有红枣的甜味。我们的口水都流下来了。有时候,槐叔心情好,还会给我们变一些别的花样。比方说,焐红薯。把红薯放在炉口的铁板上,上面盖上一只大铁盆。这样焐出来的红薯,又软又甜,别有风味。也有时候,槐叔会用两只耳朵的铁锅,给我们炒黄豆,炒黑豆,炒芝麻,或者,用玉米粒,给我们做爆米花。那个时候,牲口房里常常流荡着诱人的香气。我们真是热爱那时候的牲口房,还有牲口房的大火炉,还有,火炉旁忙忙碌碌的槐叔。当然,我们也偶尔自己动手。你知道干粉吗?在我们芳村,干粉是寻常的吃食。村子里,就有粉坊。我们把长长的干粉从家里偷出来,拿到牲口房。当然了,干粉也可以生吃,咬一段,在嘴里反复咀嚼着,长久地填补我们嘴巴的贫乏和空虚。可是,我们更愿意把它们在火炉上烧熟。我们把干粉伸进火苗里,干粉干瘪的身子迅速膨胀起来,变得又白,又丰满。这个时候的干粉,酥松可口,是我们最爱的美味。多年以后,我依然会想起那个时候,牲口房里,炉火明亮,温暖,到处弥漫着香气。那香气,在我的童年岁月里久久流连,令我时时返顾,黯然神伤。

那时候,牲口房吸引的,决不止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你一定猜到了,除了我们,除了那些吸着呛人的旱烟的男人们,还有女人。当然,来牲口房的女人们,都是在夜里,在整个村子沉入梦乡的时候,悄悄地潜来。牲口房的旁边,就是仓库。仓库的钥匙,就挂在槐叔的腰间。那个时候,在人们心目中,仓库,意味着很多。生产队的仓库,简直是一个宝藏。满囤的粮食,满瓮的油,成垛的棉花,像一座座小山,把仓库都给塞满了。槐叔腰间的那串钥匙,仿佛是一个魔咒,只要轻轻一念,就会有奇迹出现。那些来牲口房的女人们,谁的心里不牵挂着那个迷人的魔咒?你可能无法想象,那个年代的乡村,那种魔咒,对女人构成的强大的吸引,或者说诱惑。她们在夜的掩护下,潜入牲口房。她们渴望得到那个魔咒。那个时候,牲口房的灯通常是熄灭的。只有炉火的光亮,在黑夜中闪着幽暗的眼睛。大铁壶里的水,咕嘟嘟响着,蒸腾出白茫茫的雾气。牲口们也都歇了,粗重的呼吸长长短短,在黑暗中起起伏伏。那张铺满干草的大炕,发出簌簌的呻吟,甜蜜,颤栗,湿润,绵延不绝,无休无止。白天,人们见了槐叔,问道,槐,怎么样?槐叔正在铡草,他把铡刀高高抬起来,喀嚓一声,草就断了魂。槐叔不说话,只是憨笑。人们不甘心,又问,怎么样,槐?槐叔喀嚓喀嚓地铡草,手起刀落,那样子,又英武,又勇猛。人们就笑起来,槐,好样的——你小子——语气模糊,听不出是赞美,还是嘲讽。来牲口房的女人们,都没有得到那个魔咒。槐叔是个知道轻重的人。可是,她们依然来。怎么说呢,芳村这地方,在这种事上,态度暧昧。既拘谨,又放荡。既痛恨,又热爱。既苛刻,又宽容。乡间的人们,在漫长的艰难岁月中,还有多少东西令人欢腾?牲口房的风流韵事,在芳村,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人们在茶余饭后,时时拿来回味。而槐叔,故事的男主角,往往置身事外,他沉默不语,给人们带来无边的想象。有人说,槐,你小子,比皇上还厉害,一个牲口房,三宫六院——你小子——

这种玩笑,我们是听不大懂的。我们只是从大人们的神情中,猜测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意味。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别的东西。比方说,生产队的院子里,牲口房前面,有一片地,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向日葵,蓖麻,洋姜,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我们喜欢在这里流连。抓蚂蚱,捕蜻蜓,逮蝉。我们跑来跑去,偶尔也停下来,看大人们在院子里忙忙碌碌。他们在运粪。生产队的猪圈旁边,有人挥着铁锨,装车,有人扶着车辕,等着。那时候,乡间多的是那种小拉车。在芳村,哪一家的院子里,没有停着这种小拉车呢?我记得,我们最喜欢的,是爬到小拉车上,让大人们扶着车辕,慢慢地颠。小拉车一上一下,把我们的笑声和惊叫,都颠碎了,散落得到处都是。也有装满了的,两个人一组,一个掌着车辕,一个在一旁拉纤。通常,是一男一女。人们嘻嘻哈哈地笑着,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粪肥的味道,很好闻。太阳照下来,院子里一片明亮,一辆辆小车从身旁驶过,碌碌地,和着杂沓的脚步声。不知道谁说了一句什么,一辆小车就停下来,拉纤的女人把绳子一甩,甩到掌辕的男人身上,一只脚就飞起来,吓得男人扔下车子便跑,跑着,嘴里依然是不肯罢休,直到旁边有女人上来,帮着把他按在地上,才开始讨饶。大家都笑了。我从旁看着这一切,内心里感到莫名的愉悦。多年以后,我常常想起这个场景。那种生产队的劳动,在当时,仿佛是一种集体的欢娱,它明亮,跳跃,欢腾。它的深处,有一种很复杂的东西,既甜蜜,又苦涩。让人在多年以后,隔了重重的光阴,重新打量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温暖,遥远而动人。

那个时候,我父亲是生产队的会计。为此,我很得大人们的宠爱。休息的时候,常常有人把我叫过去,摸摸我的小辫子,或者,问我一些话。他们问我,小春子,谁给你做的花棉袄?谁给你梳的小辫子?也有时候,他们问的话,我听不懂。他们却眨眨眼,都笑了。就有然婶从旁边走过来,一把把我揽到怀里,安慰道,别理他们——这帮没正经的。然后,把问话的人横一眼,恨道,跟小孩子家——你们真——大家都笑了。问话的人就把我举起来,往空中扔。我尖叫着,格格笑起来。生产队的院子在阳光下慢慢旋转,旋转,忽然就恍惚了。一院子的树影。麻雀叽叽喳喳叫着。天很蓝。没有一丝云彩。

如果是秋天,生产队的院子里就格外热闹。人们提着各种各样的家什,分粮食。 我父亲坐在桌子后面,把面前的算盘拨弄得噼啪响。这个时候,他的脸上,有一种东西,让人肃然起敬。我喜欢这个时候的父亲。人们轻声交谈着,彼此开着玩笑,耳朵却张起来,留心听着叫自己名字。分到东西的人,陆续走了。又有新的人不断加入进来,等候着。瞎朴子也来了。瞎朴子是村里的奇人。据说,生下来就看不见。却能够在村子里穿行自如,从来没出过差错。他最恨的,是人家喊他瞎,当着他,人们就把那个字省略掉,叫他老朴子。老朴子并不老。现在想来,也不过四十来岁。人生得倒是格外的周正,甚至,称得上标致了。却终身未娶。谁愿意嫁给一个瞎子呢?我们这些小孩子,远远见了他,都飞快地跑开。即便这样,瞎朴子也总能够敏锐地觉察,笑道,看你往哪里跑。我们跑得更快了。我们是害怕被他逮住,捏鼻子。瞎朴子最喜欢捏小孩子的鼻子。他的手很有力。食指和中指弯起来,形成一个坚硬的夹子。一旦被他捏住,没有一个不鬼哭狼嚎的。瞎朴子则哈哈笑起来,骂道,小崽子——不识逗。对于瞎朴子的铁夹子,我尤其害怕。小时候调皮,母亲常常这样威吓,再闹,看不让瞎朴子捏你的鼻子。这句话很奏效。然而,也有时候,我们会跟在他的身后,蹑手蹑脚地,半闭着眼睛,学他慢慢摸索的样子。学着学着,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瞎朴子猛一回头,一把逮住最前面的一个,大家哇哇惊叫着,飞快地跑开了。那一回,从生产队出来,瞎朴子端着一罐油,慢慢往家走。我们顽皮,在他家门口,他必经的地方,悄悄挖了一个小坑。我们躲在一旁,等待着惊心动魄的一幕。瞎朴子走过来了。越来越近。他的脚步声拖拖沓沓,每一步都仿佛踩在我们心上。我们的心就在嗓子眼悬着,怦怦跳着,只差一点,简直就要跳出来了。终于,瞎朴子走到坑前了。他略微犹豫了一下,竟然绕过去了。我们的心还是怦怦跳着,充满了惊讶和失望。

多年以后,瞎朴子死了。据说,是掉进村南的水壕里,淹死了。那一年夏天,连日暴雨。水壕的水很深。当我从城里回家过暑假,听母亲说起这件事,忽然涌上一种莫名的忧伤。我始终不明白,瞎朴子,在自己的村庄穿行自如的瞎朴子,怎么会失足掉进水里。

同类推荐
  • 黑色破局

    黑色破局

    《黑色破局》是一部关于中日情报战争的长篇谍战小说,讲述了一个有关我地下党情报组长陈克和他的战友当年在隐蔽战线上将黑桃A、木村等老对手所设下的迷局逐一破除的故事。小说情节曲折复杂,悬念迭起。谍影飘忽,将远逝年代里情报大战中的我党地下人员、军统特工和日本间谍之间的残酷斗争,描述得淋漓尽致。全书分为“黑箭”、“黑洞”、“黑影”三篇,将敌特秘密行动梯次展开,栩栩如生地揭示了敌我双方在谍战中的设局、做局、布局、对局、破局等过程,错综迷幻,扣人心弦。
  • 狄小杰侦探社2

    狄小杰侦探社2

    他是狄仁杰的第36代孙,虽祖上门楣显赫,人生却穷困潦倒;她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忠实拥趸,虽为人聪明伶俐,生活却霉运连连。他们是一对欢喜冤家,时而横眉相对,时而相濡以沫。他们无数次患难与共,却从未享受美好;他们无数次出生入死,却从未停下脚步……他们命运的齿轮,已经紧紧咬合在一起。他们共同上演了一出史上最华丽的纸上青春悬疑单元剧!悬疑青春派,推理非主流,尽在精彩永远不断的《狄小杰侦探社》!
  • 击浪生涯:李宗仁和郭德洁的执手岁月

    击浪生涯:李宗仁和郭德洁的执手岁月

    本书着重讲述了李宗仁先生的私人情感生活。详尽记录了他和郭德洁女士风雨共济、相知相携,共同走过了四十余年的生活历程。书中还记录李宗仁先生人生履历和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的生活状态。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牡丹梦

    牡丹梦

    ,引来无数的传说与梦幻。也有野史,还有民间传说。这些人和事,有古有今、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有哭有笑。《牡丹梦》中有简有繁地写了满族历史和文化的孕育、兴起、强盛、衰落及传承中的一些人物与事件,小说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把他们写进《牡丹梦》,参考和采集了一些史料,既有正史,就当故事或是笑话看吧。《牡丹梦》的创作源泉,是兴洲那株鲜活的白牡丹,奇迹般地在塞外度过了三百二十八个春夏秋冬,都与兴州牡丹有着不解之缘
  • 光明王

    光明王

    他们称佛陀为弥勒,意思是光明王,还有人继续叫他无量萨姆大神,说他是位神祗,但他仍旧宁愿去掉“无量”和“大神”而自称萨姆。他从未宣称自己是神,不过,他当然也从未否认过这点。情势如此,承认和否认都毫无益处。死亡与光明永远无处不在。它们开始、终结、相伴、相克,它们进入无名的梦境,附着在那梦境之上,在轮回中将言语焚烧,也许正是为了创造一点点美。而这无名,就是我们的世界。《光明王》是泽拉兹尼最富盛名的科幻史诗,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曾获雨果奖最佳小说奖,并获得星云奖的最佳小说奖提名。
热门推荐
  • 张居正(第一卷):木兰歌

    张居正(第一卷):木兰歌

    本书是系列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的第一卷。围绕着张居正与首辅高拱这两位权臣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示了宫庭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写出了斗争的复杂与残酷,塑造出了张居正、高拱、冯保、李贵妃等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 麒麟传

    麒麟传

    抗美援朝时期,美丽的长白山似乎远离战火的喧嚣,进入了另一个传奇……马场的怪马驹,捡来的野狼崽,一个没落民族遗孤的奇怪寓言,一段前世今生无法斩断的纠缠。月圆之夜,狼群下山,马场毁于一旦。山中的奇怪猎户、神秘的骑兵团,长白山里的一场人与野兽的血腥杀戮。谁为了谁而渐渐改变,谁为了谁而苦苦等待,世事不断地变迁,轮回中,什么才是真正的主宰?
  • 任逍遥

    任逍遥

    命运的巨轮,精神的锁链,在千古遗梦中看清了自己;时间的碰撞,空间的交融,在天地变化中看清了世界。用尽一生的追寻,倾其所有的奉献,最终尽是枉然。面对苍穹的呼喊,打开那把生锈的巨锁,得到真正的自己。在天地中仗剑凌云,在人生中一剑任逍遥!
  •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

    【起点女生网一组B班签约作品】废柴女穿越成土著,前脚被扫地出门,后脚遭婆家鄙夷退婚,途中又逢掳掠调戏雷劈……咬牙挺起小腰板,挥舞无敌小锄头,守贫地,打土豪,斗劣绅,安百姓,治谋略。没事串串门,得闲勾勾人,有钱逛逛街,没钱祸祸人。珍馐腹内藏,积极奔小康,朝登天子堂,暮马战沙场。纵是落尘缘,爱恨权中缠,人生何其浅?把酒笑言欢。权谋与纯真共存的故事,忠诚与背叛驰骋的故事,靡乱与坚贞纠葛的故事……=======灵惜已完结作品《宸后》,欢迎大家评鉴。灵惜读者群:81831554敲门砖是书中任意角色的名字(*^__^*)哇咔咔~~(封面由小无封面铺出品(*^__^*))新书拜求亲们收藏、推荐票、打赏、包养……
  • 空山灵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空山灵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小吋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开始创作吋,便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 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

    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

    岗位是一个人脱离平庸,走向卓越的支点。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轻视工作岗位只会让你的人生“贬值”。认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工作。你就会更快地迈入卓越者的行列。
  • 沟通其实很简单

    沟通其实很简单

    早在21世纪上半叶,卡耐基以其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著作,唤起了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并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融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教育...
  • 网游之幻化成神

    网游之幻化成神

    二年前的不辞而别,今天我回来了。身怀超神兽血狼王的皇室血脉,肩上坐着万器至尊的千古灵器,各大超级魔宠层出不穷的相继出现,天下还不任我驰骋。时而忽明的记忆,让我那尘封的记忆慢慢浮出水面,我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答案就在不远处。而这这一切的一切就从灵舞这款游戏开始。现在就出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移动藏经阁

    移动藏经阁

    白晨的脑袋里藏着一个藏经阁,藏经阁里收尽天下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