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6600000002

第2章

当初嫁过来的时候,二桩刚从部队上回来。穿着家常的衣裳,站在那里,只是比旁人显得不同。到底有哪里不同呢,小灯也说不出。拜天地的时候,管事的喊,给你哥磕一个——小灯被人搀着,微微把头啄了一啄,这时候她看见二桩的脸倒涨红了,把手里的拜钱递过去。管事的高唱,大伯子哥——大洋一百——人群里哗地一声,沸腾了一下。这地方,排场小,一百块,算是大礼了。

入夜,客人散尽。小灯坐在灯影里,打量着自己的新房——家具,电器,大红的喜字,什么都是簇新的,生涩,新鲜,处处透出一种凌乱的喜悦和模糊的不安。小灯朝床上瞥了一眼,满床的绫罗绸缎,桃红柳绿,在灯下一闪一闪,把屋子都照亮了。小灯却不由在这光芒里缩了一下。

早晨,小灯醒来的时候,听见五桩在院子说话。小灯想起夜里的事情,脸上慢慢就烧起来。她把被子捂住脸,身子却是软软的,动弹不得。她在心里把五桩骂了一句。院子里传来丁丁当当的响声,这地方,红白喜事,都要去邻村的老万家赁碗盘。远亲近戚,吃饭的人,总有几十口子。平日里,谁家都不会准备那么多的碗盘,逢事情,就只有赁。小灯在枕上听了一会,知道是五桩在张罗着送碗,就慢腾腾地起床。小灯敢这么放肆,是家里没有公婆。五桩爹娘早早过世了,兄弟两个跟着叔婶长大。打开门,小灯一眼看见二桩也站在院子里,正弯了腰把碗一只一只摞起来。小灯没防备,心里就突的跳了一下。低头瞅了瞅身上的衣裳,并没有什么不妥,又疑心自己的头发毛了,刚要抬手理一理,却看见二桩恰好直起身来,朝她这边看。小灯忽然就觉得无措起来,手脚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幸而这时候有人过来,叫二桩哥,小灯就转身掩了门,站在地下,看着镜子里那个穿着大红喜袄的小媳妇,怔忡了半晌。

正月说完就完了。二月二,在这地方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家家户户都要摊煎饼。小米面,同白萝卜丝和成糊,在一种平底的铛子上摊。小灯很记得,小时候,娘把一勺面糊浇在铛子上,只一转,就成了薄薄的圆饼,铁锅孜孜叫着,香气一蓬一蓬地,慢慢浮起来。小灯从旁守着,简直馋得很。如今,人们对摊煎饼这事不那么上心了。摊煎饼只是这个节气的一种象征,一个符号——有倒还是有的,终究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了。小灯站在炉子边上,摊煎饼。二桩和五桩在饭桌旁围坐着,吃饭。在娘家,小灯向是做惯了的。厨房里的事,更是难不倒她。她的袖子高高挽起来,碎花的围裙,手里拿着锅铲,很娴熟地翻弄着锅里的煎饼。兄弟两个静静地吃煎饼,几乎不说话。偶尔,五桩问一句,二桩只是简洁地点点头,算是回答。屋子里弥漫着热的蒸汽,小小的灶间越显得局促,狭窄。小灯忙着炉子上的事,透过蒸汽,间或拿眼睛看看桌旁的兄弟俩,越看越生出很深的感慨。怎么说呢,五桩是她相亲相中的,高大,结实,走起路来,似乎能听见他周身骨骼里面发出的新鲜而粗俗的尖叫。蓬勃的,涨满的,仿佛一棵青壮的庄稼,汁水饱满,有一种藏不住的乡俗的野性。小灯是习惯这野性的。在乡下,随便走一走,看到的多是这样的男人。小灯的爹也是。他们大声地咳嗽,吐痰,嘴边时常挂着粗话,让人脸红,也让人感到亲厚。很小的时候,小灯就认为,男人应该是这个样子。直到她看见二桩。二桩是当过兵的。这个地方,几乎不曾有人去当兵。对于村人们,当兵,简直是远在天边的事情。在小灯,当兵,几乎意味着遥远的城市生活。尽管没有穿军装,二桩的身上,却有那么一种说不出的英气。无论是站立,还是走路,二桩都是英挺的,完全没有乡下人惯有的那种葨缩。这是真的。公正地讲,五桩生得不错,在乡间,算是排场的男子汉了。可是,同二桩站在一起,就不一样了。就有了那么一种寒缩的村气,远不及二桩的大方和笃定。还有,二桩是文雅的。他吃饭,闭着嘴巴,静静地咀嚼,喝汤的时候,从来不弄出声响。偶尔也抽烟,慢慢地吸一口,再徐徐吐出来,他的脸就在这青白的烟雾中模糊了。即便笑,也是不一样的,从容,安静,雪白的牙齿一闪,甚至有那么一点羞涩了。一滴热油溅起来,落在小灯的手背上。小灯疼了一下,她这才发现,二桩已经吃完饭,出去了。只留下五桩,丝丝哈哈地喝着热粥,一脑门的汗。

小灯是从五桩那里知道,过了寒食节,二桩就要走了。这一回,二桩不是回部队。他是去城里。据说,二桩的战友在城里开了一家饭店,请他去帮忙。小灯说,家里这么多地——去城里——五桩把一只手在小灯腰间摸一摸,说,我哥他,不是种庄稼的人。小灯心里忽然就生气了。谁是种庄稼的人?有谁生下来,就甘心种地?五桩的手又试探着伸过来,被小灯一巴掌打回去。

上门提亲的人就多起来。二桩比五桩大三岁,既不准备再回部队,无论如何,也该成家了。小灯从集上买了很多吃食,糖,瓜子,点心,装在红白相间的方便袋里,用来招待媒人。也提着去相亲。看得出,大多数时候,二桩是有些心不在焉的。他听凭小灯指挥着,穿哪件衣裳,提哪样东西,去哪里,说哪些话。诺诺的神气,倒像一个小孩子了。逢这个时候,小灯的话就稠起来,絮絮的,称赞这家姑娘的能干,那家姑娘的泼辣,说着说着,就笑起来。二桩只是不开口。小灯知道他的意思,轻轻地说,哥的眼光,怕是高了。二桩就涨红了脸,并不辩驳,只是把一只手捏住另一只手的指关节,发出轻微的嘎巴声。也有例外的时候。有一回,村东的三婶过来,说的是她娘家的侄女。三婶这样描述那个女孩子,白净,高挑,那个俊,嫩葱似的。更重要的是,念过高中。小灯专心听着,把一壶开水小心地灌进暖瓶里,一面在心里慢慢描出那姑娘的样子。相亲那天,小灯穿一件黑呢大衣,戴一条玫红的纱巾。在乡下,女人们大都喜欢鲜艳的衣裳,左不过大红大绿。小灯的黑大衣,反显出一派低调的洋气,配上玫红的纱巾,简直是出类得很。把五桩都看得呆了。说,你看你——又不是你去相亲。小灯往镜子里张一张,转一转身子,咬着唇,笑,只是不说话。这一回,二桩对穿着倒是举棋不定,左右拿不稳主意。小灯歪着头想了一回,到底替他做了主张。

终究是没有成。回来的路上,二桩在前面骑车,小灯和三婶被远远地落在后面。阳光很好,大片大片地铺下来,温暖,熨帖,却到底不是那么泼辣。风吹在脸上,带着薄薄的凉意。两边的田野正在慢慢苏醒过来,能隐约感到泥土深处的气息,有不安,也有躁动。小灯慢慢骑着车,一面敷衍着三婶的絮叨。前面,二桩已经骑得很远了。她很想看看他的表情。可是,她看不见。只看见他笔直地坐在车座上,两条长腿有力地踩着脚蹬子,一下,又一下。地上的影子一伸一缩,同轮子纠结着,到底是挣不脱的。

那回以后,仍是有人来提亲。却明显少了。人们都说,这二桩,眼睛长到天上了。小灯照例热烈地张罗着,招待客人,礼尚往来,偶尔,也跟着去相看。逢人说起来的时候,总要代二桩分辩,说这种事,都是缘份——五桩也焦虑。夜间,有时候,跟小灯纠缠完,喘吁吁地仰面躺着,看着黑暗中的屋顶,或者趴在枕头上,慢悠悠抽一口烟,五桩会轻轻叹一声,说,哥的事,你上心些。小灯把脸埋在枕头上,嗤的笑一下,带着浓重的鼻音,说,我倒是想管——

乡下的风俗,寒食是烧纸的日子。这些天,小灯得空就捏锡包。锡包纸是现成的,裁成小的方块,一面是金色,一面是银色,带着亮闪闪的金粒子,一碰就沾一手。小灯把两张锡纸对折,金色朝外,银色朝里,三下两下,便捏成一只锡包,金灿灿的,是元宝的模样,堆在篮子里,很壮观了。明天,给老人上坟。上过坟,二桩就该走了。小灯停下来,看着满手掌的金粒子,星星点点,想掸,却掸不掉。

家坟在村北。早年间,原是一片松柏环绕的坟地,如今,却成了人家的麦田。麦苗刚刚返青,犹犹豫豫的,不那么明朗,热烈,然而,终究是绿了。远远看去,那新绿染成一片,让人焕然一振,也让人莫名地忧伤。垄沟里,长着灯笼草,细细的叶子,春天的时候,开一种粉色的小花,像灯笼。灯笼草在乡野极常见,田间,地头,垄上,满眼都是。小灯见了,总想把那小灯笼打开——它细碎的花瓣深处,藏着什么?有风从麦田深处吹过来,带着泥土和植物的气息,湿润,温凉,有些许青涩的腥气。二桩跪在最前面,膝盖没在簇簇麦苗里。小灯跪在一旁,拿一根棍子,慢慢照料着燃烧的纸灰,把厚的散开,把没烧透的重新投进火里。四下里寂寂的,只有五桩的抽泣,断续,沉闷,甚至有些吃力。小灯被烟呛着了,咳嗽着,把头偏向一边。这时候,她惊讶地发现,二桩脸上淌满了泪水,没有一点声息,就那么无声地、迅即地流淌着,滚落在面前的麦田里。小灯感到心里有个地方疼了一下。对于公婆,小灯没有见过。只是偶尔从旁人的谈话里,听过只言片语。因此,即便是现在,跪在坟前,悲伤是有的,然而终究隔膜。不是那种切肤的哀恸。阳光照下来,煌煌的,纸灰漫飞,仿佛黑色的大鸟,在头顶起起落落。小灯的心又疼了一下。

同类推荐
  • 山海经密码1

    山海经密码1

    这是一个历史记载的真实故事:4000年前,一个叫有莘不破的少年,独自游荡在如今已是繁华都市的大荒原上,他本是商王朝的王孙,王位的继承人,此时却是一个逃出王宫的叛逆少年。在他的身后,中国最古老的两个王朝正在交替,夏王朝和商王朝之间,爆发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争。
  • 另类讲述红楼梦:惜春纪

    另类讲述红楼梦:惜春纪

    在《红楼梦》里,四丫头惜春的身世是个谜,也是十二钗中曹公着墨最少的人物,却个性鲜明,叫人过目不忘。在安意如的笔下,惜春成了秦可卿和贾敬的女儿,为公公和儿媳妇爬灰所生。这样的身世注定了惜春的冷淡和自卑。
  • 幽灵伴侣

    幽灵伴侣

    本书中收录了英、法、俄等国家的世界顶级灵异小说大师的代表作,其中不乏古典巨匠,也有新锐先锋,如伊迪斯·内斯比特的《半根石手指》,欧文斯·莱顿的《鬼船》,亨利希·冯·克莱斯特的《古堡惊魂记》,等等。
  • 最后一个道士1

    最后一个道士1

    查文斌——茅山派祖印持有者,正天道最后一代掌教传人。他救人于阴阳之间,却引业火烧身,遭天罚阴遣;仗侠肝义胆与一身道术,救活人于阴阳罅隙,渡死人于无间鬼道!诡异古村中,阴差煞言七个村民必死无疑。查文斌却一人逆天而行,将军庙里大战百年邪道,奈何桥上对决阴差,然而,七个村民还是……
  • 黑金棺材

    黑金棺材

    妃子争宠,青壮男子离奇惨死,三更马车走险道。“猎物”遭殃;天子夺权,臣子命亡。不如做个闲云野鹤,京城命案疑云层层;武林世家横生祸节,风流少侠惨遭暗算。蒙面怪客杀人灭口,痴情玉女勇护情郎。年轻捕快奉命调查,血身义子误中圈套。密室锦帐催春情。京城名妓设陷阱,胜过发财升官。,红衣女郎夜求欢。白眉假道析隐情,禁宫病帝赐毒酒。月夜蒹葭劫大牢,孤身犯险入龙潭
热门推荐
  • 习惯正能量

    习惯正能量

    国外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正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培养好习惯,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贮存正能量。
  • 皇后很倾城

    皇后很倾城

    一场风驰电掣,雷霆万钧的无间道战役,她为国家光荣牺牲,葬身黑海。这个她可以忍受,可是为什么让她模糊的看到无数身穿白大褂,蒙脸的医师日在奋战抢救了了几十个小之后,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已成一个襁褓婴儿,正被一个眉目刚毅,丰神俊朗的小男孩抱在怀中,只见他凝视着自己,剑眉一挑,面目天真,眼底却深邃的道:“她是朕的皇后?”皇后?靠,老天爷,你跟我开什么玩笑!
  • 25岁后变成有钱人

    25岁后变成有钱人

    25岁是立志成为有钱人并且积极实施的开始。很多年轻人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和有钱人会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他们没有形成那种欲望,那种野心,这是很危险的。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有高远的目标!其实成为有钱人并不难,李嘉诚说过,假如一个人从21岁开始,每年存1.4万元钱,而且把每年所存的钱都投资在股票和房地产上,每年平均就能有20%的投资回报率,这样,40年后他的财富就会达到一亿零二百八十一万元。这就是他成为富翁的三大秘诀之一。
  • 末日大烟枪

    末日大烟枪

    日本鬼子乡下种大烟,城里开烟馆,流毒天下;刺刀和烟枪一起对着中华民族,百万吸食者的血汗被榨干,生命遭剥夺。本书首次披露了日本鬼子用大烟毒害中国人民的惊世内幕,并对日本帝国主义用大烟掠夺民财、筹措“战时资金”的丑行进行了历史性叙述。此是杀人真利器,不名烟袋故名枪。——《咏烟枪》
  • 在劫难逃之透风的墙

    在劫难逃之透风的墙

    怀揣美好一心想要疼一个人,哪怕人家离过婚,偏偏神秘的影子挥之不去。当纯情热辣辣地拨开心中的迷雾时,还在死心塌地守候那一份没有着落的痴情,注定机缘巧合的背后必有阴谋一步步靠近。
  • 结了婚的那些年

    结了婚的那些年

    原书名《结婚十年-枕边人》普通版:结婚的时候他给了一千块,和一辆自行车。正常版:就是两个医生的故事。这篇文说明一下,大概的模式是一张现在,一张过去,也就是单号也单号是相连的,双号和双号是相连的!!!这狗血的简介啊,依然不会写,我自己觉得爱情是游戏,是一见钟情,是最美丽的相遇,是邂逅,作品标签上面有六个选择,看了好半天然后才发现,我似乎和他们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请把它当成一个故事来看,万千人海就是你一个。*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配乐:哭砂-张杰首长儿媳:**大婶之作:朱砂曲:**处女座囄婚:*伤情之作:毒婚:家长里短之一痒婚:灰姑娘和白马孽婚之门当户对:能作男女:兽婚*好友之作:炎儿,豪门重生一鸡飞狗跳:俺家大月月:酷王爷遇上穿越妃:*景行-首领小夫人:*七儿:上校夫人: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结婚十年:老公,我爱你!》
  • 至尊商女千千岁

    至尊商女千千岁

    重活一世,欠她的,算计她的,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刚重生,爹娘被害,整个京城的人都在觊觎着云家的万贯家财。这一世,她不会被歹人蒙蔽,是善是恶,定要分个清楚。
  • 腹黑世子闲凉妃

    腹黑世子闲凉妃

    那一日她喝下了母亲亲手送上的毒药,血染红了衣襟,滴下了一滴倩泪,看着那个满眼愧疚的女人轻声叹息“如有来生,只愿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和一个可以倾心的爱人!”黄泉路上她没有看见幽魂,没有看见奈何桥的孟婆,也没有看见所谓的彼岸花,只有一块三生石。她在那里轻轻的刻上:求一良人,一座木屋,一壶清茶,一树桃花,陪我从青丝三千变成白发苍苍。后来三生石开出了一道门,她走出去,走出了一场盛世繁华。那个皓月国纳兰府的纨绔大小姐纳兰汐死了,那个一碗毒药送上黄泉路的浅言却活了。成了那个纳兰汐。这个纳兰汐不再追着名满天下的九皇子跑了。不再为了霓裳阁的一匹布和其他小姐争的头破血流了。不再成天将纳兰府弄得鸡飞狗跳了。不再在那红倚楼上丢人现眼了。她每日只求一曲轻弹,一茶轻饮,一塌浅眠,就此平静终老。怎奈那日春雨缠绵,往日那个陪在自己身边叽叽喳喳的小丫头跪在那雨里,被那鞭子抽打着。怎奈三里桃花因那高堂之上的帝王,一句戏言染满了鲜血。怎奈那个成天唧唧歪歪的老头子为了救自己,剜下了自己了的心头肉。却只有一句“你能活下去就好!”那一日纳兰府的旁系被逐出京都永生不得回归。那一日她对着那个高堂之上的君王怒目而视“为君者,为的是天下苍生幸福安康,为的是太平永世。不知君王血洗这三里桃花林,是明君之为,还是昏君之为?”那一日她从来到这个异世流下了第一滴泪,看着那个脸色苍白的老头子“放心吧,我会没事的,纳兰府的人从来不是好惹的!”于是那一天红倚楼上那惊鸿一舞,她惊艳了世人于是那一天皇家宴上她的那句“我不嫁不爱之人。”扬名天下。于是那一天皇家密杀,她一身红衣竖立于纳兰府前,血战一晚,护了身后那一缕温情。那一日皇家晚宴上他白衣灼华,入了她的眼。那一日他执帕轻拭她的脸,近了她的身。那一日桃花树下,他折一枝桃花插入她的碧发,进了她的心。那一日他已重权在握,即将为王,却为了救她独闯敌人的牢狱,最后暗算身亡。她才知早已将他爱入骨髓。她一步一叩一跪上玉山,血染红了千里路,只愿求得那隐世之人救他一命。玉山之上她最终失血过多昏倒。这一睡便是一月。再次醒来他静坐在床前温润的看着她。她喜极而泣“我就知道你不会死!”他搂着她,心疼的为她拭泪“我是死了,但是我看见那三生石上,有一个笨女人写着:求一良人,一座木屋,一壶清茶,一树桃花,陪我从三千青丝走至白发苍苍。我又怎能忍受你的愿望落空!”
  •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暨汉唐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全书从中国古代历史演进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汉唐时代历史的魅力、汉唐盛世的历史内涵,以及汉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其的最大特点是,打破朝代断限的研究传统,探索新的研究方式,在回归原典的同时,注重新史料的整理和解读。
  • 全世界美女都在用的美颜圣经

    全世界美女都在用的美颜圣经

    汉方草本面膜,美白、除皱、祛痘,一应俱全;大长今告诉你的韩医美容养颜古方;日式温泉保养的秘密和美肌大师佐伯天津的独特养肤术;以色列女性的浴盐塑身美容术;西班牙美女的橄榄油嫩肤秘方,全球掀起自然保养的美容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