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300000011

第11章 以爱的要求,约束孩子(1)

许多年来,关于管教孩子的原则和方法一直备受争议。一些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纷纷告诫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地养育孩子。遗憾的是,这些专家学者的意见常常相互矛盾,从而使父母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不仅得不到帮助,反而陷入更大的困惑。

如何管教孩子

有些人都认为,在网络信息社会,许多父母所知所想还不如现在的孩子。面对孩子,家长失去了权威,也就很难再谈管教孩子。在曾经轰动一时的“北京大兴灭门案”中,那位亲手杀死自己6位亲人的李磊交代,作案起因是父母从小对他管教过于严厉,非打即骂,他年少离家出走时就有杀人的想法。这样一来,许多家长更是感叹:孩子还能管教吗?

许多年来,关于管教孩子的原则和方法一直备受争议。一些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纷纷告诫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地养育孩子。遗憾的是,这些专家学者的意见常常相互矛盾,从而使父母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不仅得不到帮助,反而陷入更大的困惑。

严酷管教与纵容溺爱

目前,我国的许多家庭仍然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子原则。而这种严酷管教是父母关爱的扭曲表现,时常是父母情绪失控下的痛骂和暴打,带给孩子恐惧、屈辱或者愤怒的心理感受,最终引发孩子的仇恨和暴力。

而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需要管教,任其天性发展,他们终将了解父母苦心而自发拥有良好的品格。实践证明,在纵容和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不守规则、不善与人交往、品行不健全、不会感恩。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溺爱与犯罪的关联性最高。

严酷管教和纵容溺爱有时会交替发生在同一个家庭和同一个孩子身上。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往往会由于期望的心理而加强对孩子的管束,或者由于失望而放手不管。不管哪种情况,其结果只能是双重悲剧。

管教孩子的五个原则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只要打开电脑,你将获得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的信息。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诱惑。孩子们的分辨能力并不高,如果父母放弃了管教孩子,也就等于放弃了自己作为家长所拥有的权利和责任,

这里有教育专家倡导了多年的“管教之五原则”,希望能为父母们提供帮助。第一,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第二,最好的沟通机会通常在管教之后;第三,避免喋喋不休的唠叨;第四,不要让孩子陷入物质享受;第五,在爱与管教中建立平衡。

在这五项原则之中,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这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自尊,而是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为日后孩子对其他人的态度打下基础。但是,尊重必须是双方的,父母应当小心保护孩子的自尊,永远不要贬低他们,嘲笑他们,或是令他们在朋友面前难堪。

为什么孩子不服管教

总会有一些孩子性格倔强,不服从家长的管教。当家长希望孩子游戏之后可以整理好自己的玩具时,孩子总是将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当家长带孩子出去玩,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必须得到,无论父母怎么劝说都不听。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总是这么不服管教?

儿童心理学认为,孩子的心理发育过程中有两个“叛逆期”。

第一个“叛逆期”是从3—5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较快,已相当于成人大脑的50%—80%,这时,孩子的语言也迅速发展,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判断出事情的“是”与“不是”,其独立性和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他们力图摆脱成人的帮助,自己去独立地做事情。可是由于能力的不足,加上思维的刻板与片面,在很多问题上不服从管教。

第二个“叛逆期”是从12—17岁(女孩子10—1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发育期,因而,出现了比较强的逆反心理,事事都想摆脱父母,处处都要自己做主;由于思维比较幼稚,再加之经济上的不独立,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事与愿违,他们常表现为固执、傲慢,使性格倔强起来。

此外,不当的家庭教育也造成孩子不服从家长的管教。不少孩子在家庭成员中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日常生活中包括吃什么饭,穿什么衣,去哪儿玩,要买什么东西,什么时候上学都由孩子自己说了算。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想要进行管教的确比较困难。孩子不服从管教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父母在教训孩子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他的实际能力,孩子根本无法做到并且无所适从。

爱与管教的双向平衡

纵容的溺爱和严酷的管教都无法带来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爱与管教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我们在关爱的孩子的同时,仍旧可以施行管教,并使二者统一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表:三种家长管教孩子的方式

管教方式 控制程度 生活表现

严酷管教 过度控制 有规矩但没有自由

没有选择

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

娇纵管教 没有限制 有自由但没有规矩

无限制的选择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爱的管教 适度控制 有规矩也有自由

有限制的选择

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

以上三种管教方式的教育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严酷的管教告诉孩子:“这些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你违反规则会得到的惩罚。”娇纵的管教告诉孩子:“我们没有规则。我相信我们会爱对方,并且会幸福,我相信你以后会选择自己的规则。”而爱的管教告诉孩子:“我们一起来制订对双方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我必须独自做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3岁的晓晓要吃早饭了,妈妈准备的三明治里有青椒,这是晓晓最不爱吃的蔬菜。

严酷管教:

妈妈认为,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什么食物最好,孩子没有选择早餐的余地。而且,青椒的营养十分丰富,尽管它并不好吃。

妈妈通过不停地说教试图使晓晓将青椒吃下去。比如:

“还记得妈妈告诉过你,青椒拥有多少维生素吗?”可以想象,3岁的孩子对于维生素会有着怎样的理解。

或者:

妈妈将青椒切碎,为三明治加上沙拉酱。晓晓感觉到了切碎的青椒,吃了一口便拒绝再吃。

再或者:

“想想那些没有饭吃的孩子吧,跟他们相比你的生活实在太美好了。”晓晓表示,他可以把自己不爱吃的青椒送给没有饭吃的孩子,

也许:

妈妈彻底被激怒,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因为晓晓的不服从而教训他一顿。妈妈打了晓晓一巴掌,并告诉他只能去饿肚子了。

娇纵管教:

当晓晓走进厨房时,妈妈问道:“宝贝,今天的早饭你想吃点儿什么?”

由于晓晓已经被这样训练了三年,他已经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宝贝”了,并且开始用从训练中得来的老套路操纵他的妈妈。他拒绝吃青椒,并且要求在三明治中加上大量火腿肉。妈妈做完之后,晓晓却不想吃火腿肉了,他想吃煎鸡蛋。家里还剩下三个鸡蛋,妈妈于是开始煎鸡蛋。这时,晓晓正看电视,广告里播放奥利奥的广告。他于是说道:“妈妈,我要吃奥利奥。”尝了一口饼干之后,他又改变主意要奶油面包。家里没有奶油面包,妈妈赶紧去商店买回来。晓晓无需让妈妈负疚,就有本事让妈妈一天24小时团团转。

爱的管教:

晓晓先自己穿好衣服,收拾好床,然后来到厨房,询问妈妈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忙,比如摆碗筷、拿一些小东西、搅拌鸡蛋等(对!3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搅拌鸡蛋了)。

晓晓表示不喜欢吃青椒三明治,妈妈给了晓晓一个有限制的选择:“你可以选择青椒三明治和青椒炒蛋。”

晓晓都拒绝了。妈妈说道:“好吧。我们没办法为你再做一份早餐。那你出去玩吧,吃午饭时再见。”妈妈既没有试图说服孩子,或者给他讲那些挨饿的孩子,也没有想把青椒做得更好吃些,更没有打孩子。她只是让孩子体验他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两个小时之后,晓晓回到家,他回来告诉妈妈他饿坏了。妈妈以尊重孩子的口吻说道:“我想你肯定饿坏了。”不用怀疑,晓晓把带有青椒的三明治吃光了。

严酷管教的问题在于,即使不良行为在遭到惩罚之后而停止,在不久之后也会再次出现,并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而第一次使用爱的管教时,孩子的不良行为或许反而会加剧。但是,你会注意到,在孩子再次出现不良行为之前,会有一段平缓期。当一个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操纵策略不起作用之后,他可能会再次试探——只是为了确认一下是否真的不管用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使用正面管教方法,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强度将会逐渐减弱,不良行为再次出现之前的平缓期也将会越来越长。

其实,爱的管教并没有那么难做到,只需要你像尊重他人一样尊重孩子。比如,要感受孩子的感受。孩子并非天生就知道对错,是非观念必须通过父母的教导才能懂得,管教就是要帮孩子建立行为的尺度和准则。父母要孩子遵守规矩,但是规矩是成人规定的,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可以那样做不可以。

适当的管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关爱的滋润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爱与管教是并行不悖的。相信我们的孩子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在管教中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要不要处罚孩子

在孩子犯错之后要不要对孩子进行处罚,这是一个困扰许多家长的问题。处罚孩子,有可能为孩子身心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不处罚孩子,对孩子没有警示作用,孩子可能再次犯错。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可见,一些儿童教育专家认为,惩罚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影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思。

眼下,随着家长们所掌握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重教轻罚”已成广大家长的共识。我们经常听说少数家长对孩子罚站、罚跪、罚饿甚至虐待孩子致死的事情,更是让很多家长下定决心不敢处罚孩子。

其实,处罚的方式有很多种,打骂是其中一种,而且是处罚的极端性行为。错用、滥用惩罚以致不负责任地对孩子的肉体和心灵施暴,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长此以往就会使惩罚失效,导致最终“管不住孩子”;而适当、适时的科学的惩罚却能对孩子起警戒作用,促使孩子改正错误,从而收到以罚助教、以罚代教的效果。

其实,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父母只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者行为向孩子表示出自己的不满,孩子都会感觉是对他的错误的一种处罚,从而自觉地改正错误。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惩罚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批评。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没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饭时减少他爱吃的菜肴等都是惩罚的手段与方式。

教育心理学中的效果律认为,想要使孩子继续或终止某种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奖励来做到这一点。促使孩子改正错误,奖励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事实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通过奖励的办法让孩子满足的。如孩子故意损坏东西、坚持“顶风作案”、乱提不切实际的要求等,这种情况下奖励就不起作用,惩罚却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当然,处罚并不是最好或者唯一帮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的方式,而且还牵扯到使用方式的问题。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使孩子的坏习惯变本加厉。如有些儿童在感情冲动时会用坚持错误行为来报复惩罚。而惩罚的反复执行要么使孩子产生恐惧父母的神经官能症,要么使孩子破罐破摔,对惩罚“逆来顺受”无所谓。这些都是家长所不期望得到的教育效果。因此,处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看父母能否使用得当。

1922年的美国国庆日前夕,一个11岁的美国小男孩,搞到了被禁用的烟花爆竹产品,威力巨大的爆竹——“鱼雷”。一天下午,小男孩来到一座桥边,把爆竹放在桥洞的墙上,然后点燃了它,一声巨响后,把警察也给引来了。警察把他带到了警局,因为违反了禁令,需要罚款14.5美元。而这个钱在当时来说,也算是一笔大数目的罚款了。小男孩没有办法,只好回家找爸爸。爸爸问:“鱼雷”是你放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好,这个罚款我先替你交上了,但是这个钱是我借给你的,一年之后要还给我。”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4.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同类推荐
  •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

    本书介绍了父母应该交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内容包括:教孩子防拐防骗的安全细节;教孩子应对地震等灾难的安全细节;教孩子远离“马路杀手”的安全细节等。
  • 宝贝,你的世界我知道

    宝贝,你的世界我知道

    本书作者张静女士从宝宝发育的规律出发,即自然界最根本的进化发展规律,以宝宝的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运动、语言、情绪等8个方面入手,并以宝宝发育的不同阶段为线索,用宝宝成长的每个阶段的不同表现,来揭秘其真正的“动作”原因——脑发育,及其深远的影响。本书行文流畅,语言幽默且通俗易懂,并配有可爱温馨的绘画,能让广大父母在获得轻松“悦读”的同时,又能习得育儿的相关心理、生理学知识,以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上天对父母爱的馈赠,很多时候,父母不但要倾注全身心的爱给宝贝,而且还要懂得如何去爱——要知道宝宝成长的过程和真相。帮助宝贝快乐长大。
  • 儿童营养食谱

    儿童营养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本书共10章,即10位教育大师的教育方法各自成章。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相信每一位父母一定能够从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中得到启发,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
  •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每个不同的季节里,孩子们的身体随着季节更替也在进行着适应自然的变化。作为父母,应遵循天人之间的内在规律,给与孩子适当的呵护。当然,如果发现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偏离轨道的迹象,一定要及时纠正。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韬光养晦

    穿越之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一词,百度释义: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倒霉的她穿越成为大家族里一位相貌平凡的小女孩,刁蛮任性为家人不喜,天赋其差被视为废物,于是刚来的她很快被放逐到了老家……却因此而开始一段奇妙人生。当她又回到帝都,却有传言:废物霍灵相貌丑陋,德行皆缺,娶霍灵者祸及满门。一时间,人人惟恐避之不及。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她全当耳旁风,嫁不出还整天的无所事事,偶尔养养花种种草遛遛小狐狸,偶尔反欺负下一直试图欺负她的二娘,偶尔搬凳子嗑瓜子看后院宅斗,好不快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让员工自己跑起来

    让员工自己跑起来

    激励无所不在,它也并不是领导者的专得,企业要每一个人都需要关心、支持和鼓励。只要你是组织中的成员,通过阅读本书,你将感觉到你的工作变得更加从容。
  • 魅都:萤红之卷

    魅都:萤红之卷

    “拥有地狱新娘的项链,和死神一样玩冒险游戏……是惊悚连连的“死神来了”?还是智慧PK的悬疑《天机》?此刻,无人岛的秘密将与你一起揭晓……新衣街的古董店,老费在琢磨一颗异常光亮的红色琥珀石,那是传说中地狱新娘的项链,谁想拥有它谁想毁灭它?心理医生莫颜的家里住进来一位从天而降的住客,与死神一起玩的游戏惊悚又冒险……”
  • 接生

    接生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误惹豪门:腹黑叫兽小淘妻

    误惹豪门:腹黑叫兽小淘妻

    他,玛利亚贵族学院毒舌教授高长恭,柔美俊逸,姿容无双然而在我眼底却是病得不清的妄想症患者。他说,他是北齐兰陵郡王,然而,他却没能记住老祖宗男女授受不亲的教悔对我是又亲又抱。我说,我喜欢隔壁班的王麻子,他那张星象图一般星罗密布满红疙瘩的脸蛋是我的最爱。他一心在现代寻找回去的路,只因为他将一个很重要的人遗忘在了过去,于是,他找寻回家的路,奔向历史所注定的悲剧结尾,全然不顾生命。
  • 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

    欲知世界各地之真相,可取此书读之。马可·波罗,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旅世家。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尼古刺·波罗和叔叔玛窦·波罗,途经中东,历时蹬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著成《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记述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
  • 大元王朝1

    大元王朝1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极品美男:丫头我们好好爱

    极品美男:丫头我们好好爱

    )还有很多他喜欢的歌星的专集和图片,请勿模仿,365个幸运星(1000个纸鹤和365个幸运星。她希望彼此还是朋友,她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才完成的1000个纸和鹤,不,分别是一生平安,是恋人也不一定,是对自己喜欢的人最深的祝福)42朵玫瑰(有红黑黄粉四种颜色,分别采用了哲龙和一梦生日的四个数字,只是秋天的遇见,她不想错失他……或许,仿佛早就注定是无言的结局……--情节虚构,每年365天天天幸运,代表永远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