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6100000016

第16章 革新《小说月报》(2)

李达是这个刊物的主编,沈雁冰一加入共产主义小组,李达就约他为刊物撰写文章。这个刊物取名《共产党》,秘密发行,与《新青年》不同,专门宣传介绍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刊载第三国际以及苏联和各国工人运动的消息,撰稿人都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沈雁冰很快就为《共产党》翻译了《共产主义是什么意思》等4篇文章,发表在该刊第2号上。通过翻译这些文章,他初步懂得了什么是共产主义,共产党的纲领和内部组织是什么样的,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包括哪些方面的斗争等等。

沈雁冰加入共产主义小组并且参与《共产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并没有影响他在商务编译所的工作,只是需要翻阅的报刊书籍更多了,需要撰写翻译的文章更多了。他通过美国的伊文思图书公司和日本东京的丸善书店,不定期购买英、美出版的新书和各种杂志,以便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的文化、思想、文学、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最新动态和各种新的思想、流派。

被沈雁冰称作“半革新”的《小说月报》,并没有取得王莼农预期的效果,相反是每况愈下,到了接近年底的时候,印数跌到只有2000,这对商务来讲,已经是保不住本钱的买卖了。王莼农请沈雁冰主持“小说新潮”栏,原是想以此吸引新的青年读者,也显示《小说月报》是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然而,当时新文化与旧文化之间的思想交锋是非常激烈的,非新即旧,几乎不共戴天,容不得调和折衷。《小说月报》一向是“鸳鸯蝴蝶”派的势力范围,他们哪里容得新文化插进一只脚来,而思想激进的新青年也不满足只鳞片爪的革新,其结果自然是费力不讨好,两边都不买账。《小说月报》在王莼农手里成了“鸡肋”,使他左右为难。权衡再三,特别是还有商务印书馆方面经济考虑的压力,王莼农终于提出辞职。

张元济、高梦旦他们对于王莼农的辞职并不感觉意外,也没有什么惋惜,他们已经物色好了一个人选——沈雁冰。从沈雁冰进入商务编译所以后的工作表现看,他们发现这个年轻人学问扎实,业务能力强,知识面宽,特别是近两年思想活跃,与新文化阵营方面的联系多,正是合适的人选。

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张元济与高梦旦在王莼农提出辞职后曾去过一趟北京,他们约见过郑振铎等一些文学青年。郑振铎等人当时正在酝酿办一个文学期刊,因此要求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个由他们主编的文学杂志。张元济、高梦旦无意再出版新的刊物,正好王莼农辞去《小说月报》主编之职,他们顺水推舟,表示可以改组《小说月报》,但主编要由商务的人来做。郑振铎等人于是转而主张先成立一个文学社团,然后考虑办刊之事。

从北京回到上海后,高梦旦即约沈雁冰在他的会客室谈话,告诉他王莼农已经辞职,《小说月报》和《妇女杂志》都要重新聘请主编。他说:“馆方鉴于你这一年来主持‘小说新潮’栏目颇有成效,且帮助这两个刊物革新面目,写了不少文章;同时认为你有能力和才干,所以拟聘请你担任两个刊物的主编,不知你的意向如何?”沈雁冰对于主编《小说月报》很感兴趣,也很有信心,立即表示同意。但他同时声明,不能像王莼农那样兼顾《妇女杂志》,只能集中精力办好一个刊物。高梦旦没有坚持,只询问沈雁冰何时可以拿出全面改革《小说月报》的具体办法。

由沈雁冰主编并且全面革新《小说月报》的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在高梦旦会客室的这次谈话,又给了沈雁冰一个机会,使他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为新文学运动中的一员骁将。当然,与其说是商务编译所选择了沈雁冰,不如说是沈雁冰恰逢其时,接住了时代抛给他的一个良机。

沈雁冰全面考虑了一个改组《小说月报》的方案之后,向高梦旦提出了三点要求,作为担任主编的条件。高梦旦满口答应,只提醒沈雁冰,改革后第1期的《小说月报》,也就是第二年1月1号的稿子,两个星期必须开始发排,40天内结束排版、校对、印装的全部工作,才能按时出版。这对于一本大型月刊是非常紧张的运作周期。高梦旦似乎并不太担心,他知道沈雁冰经常为许多刊物撰稿,熟人多,会有办法备齐稿件的。

虽然是在仓促之间受命主编一个刊物,而且要做全面改革,沈雁冰胸中倒也已经有了大半的把握。主持“小说新潮”栏目积累了不少经验,也积累起许多稿源,所以第1期《小说月报》需用的论文、译作已不成问题。没有把握的是创作方面。原来王莼农把持《小说月报》创作稿源,沈雁冰插不上手,所以交往的熟人,特别是在上海的熟人中没有搞创作的,一时间从哪里去找到足够篇幅的小说作品呢?

情急中他想起了上一期刊登的一篇作品的作者王剑三。这篇小说风格新颖,引起他的注意。作者的通信地址,来稿登记上可以查到,是在北京。

沈雁冰立即写了一封约稿信,用快信寄给王剑三(他那时还不知道王剑三就是王统照)。他在信中同时告诉王剑三,由他主编的《小说月报》将完全革新,请他约朋友们为刊物写稿。

没过几天,沈雁冰就收到了回信,但不是王剑三写的,是他不认识的郑振铎,因为高梦旦还没有对他说起在北京会晤过郑振铎的事。

郑振铎在信上说,他的约稿信王剑三拿给他们北京的一班朋友都看了,大家都愿意提供稿件。信中还说到这班朋友正在组织一个从事文学活动的团体,由周作人等人发起,名称叫作“文学研究会”。他们邀请沈雁冰参加,并且作为发起人。

沈雁冰看了来信非常兴奋。郑振铎的这班朋友和由周作人牵头的这些“文学研究会”发起人,有许多位他是知道的,他们从事新文学创作或新文化活动。以此为依托,《小说月报》的全面革新应该是胜券在握了,此前不太有把握的第1期创作栏目,有这些搞创作的朋友相助,最后发稿期前集齐稿子,想必是不成问题的。

沈雁冰立即提笔拟写了一篇“本月刊特别启事”,首先向读者宣布《小说月报》从1921年1月1号起全部革新,然后介绍了分门别类的新栏目。“启事”最后特别列出一则说明:“本刊明年起更改体制,文学研究会诸先生允担任撰著,敬列诸先生之台名如下……”这等于是正式发布“文学研究会”成立的消息。不过当《小说月报》1920年最后一期的最后一批稿子发排时,郑振铎寄来了文学研究会的宣言、简章和发起人名单,沈雁冰以“附录”形式将其刊出。

郑振铎同时寄来的,还有文学研究会同人为《小说月报》革新号写的稿子,其中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王统照、瞿世英的创作,耿济之等人的译作,周作人的评论文章等。这样,第1期的稿子就齐备了,沈雁冰起草了一篇《改革宣言》,如期发出《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的全部稿件。

一个多月以来,沈雁冰忙得不可开交。虽然他顶着个主编的头衔,但大小事宜都得自己动手,连稿件都得亲自去取,就像在演“独角戏”。所谓的“小说月报社”,只有他这位主编和一名兼管稿件登记的老校对,连一位编辑也没有。

那位校对,人倒是老实,能力却有限,他校过的东西,主编还需再校一遍才放心。

忙归忙,这一个多月却是沈雁冰进入商务编译所以来,感觉最舒心的日子。他有一种英雄找到用武之地的欣喜,也产生了一股大干一番事业的冲天豪气。

有文学研究会一班朋友作后援,他信心十足地憧憬着未来的轰轰烈烈。

革新后的第1期《小说月报》,引起很好的社会反响,销售情况也不错,5000册一经发出,很快告罄,这已经是前一期印数的两倍半了。商务设在各地的分馆纷纷来电要求下一期多发,于是第二期就定了7000册的印数。

但是在商务印书馆内,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为《小说月报》的革新拍手称快,那些顽固守旧的人物都在冷眼相看。第1期发刊不久,沈雁冰就收到一本尚未开封便退回来的《小说月报》,退刊者是陈叔通。沈雁冰是按馆内的惯例给各部门和馆里的头头脑脑们分送刊物的,陈叔通显然以此表示他对新《小说月报》的不满。沈雁冰原本不知道陈叔通何许人也,同事告诉他,这是商务印书馆总管理处一个握有大权的大人物。沈雁冰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对此只是付诸一笑。“这种无言的‘抗议’,至多不过表达一下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慨叹罢了。”

到这一年年底的时候,《小说月报》的印数已经增长到10000册。商务印书馆内保守的势力对于新文化、新思想的憎恶之心,似乎抵不过孔方兄对于他们的诱惑之力,至少在此时,沈雁冰可以从心所欲地去追逐那个最终目的。但他能一帆风顺下去吗?

同类推荐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山西关夫子——关羽,生前为将、为侯;死后封王、封帝;成圣、成神。他的传记载于史籍,他的故事在说话、话本、小说、稗史以及民间口头演绎流传;他的形象在戏曲舞台上勾画塑造;他的道德情操被讴歌赞颂;他的“神灵”被膜拜奠祀,以致于“庙食盈寰中,姓名遍妇孺”,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影响久远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他的崇拜长期不衰。非但如此,就是在国外如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关羽也受到相当的崇敬,有众多的信徒。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本书汇集了从秦到汉23位帝王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陛。秦汉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热门推荐
  • 绝世小医妃

    绝世小医妃

    一朝穿越,她成了懦弱无能的嫡出三小姐?爹不疼娘重病还带了个奶包小妹?没关系,她一身医术在手,还怕找不到出路么?什么?大人,你那方面无能?这个……民女,也能治!
  • 奥秘世界3

    奥秘世界3

    地球的年龄是多少?百慕大为什么被称为“魔鬼三角”?为什么会有“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动物有哪些特异功能?鲸鱼为何会“集体自杀”?人类的寿命极限是多少?“法老的诅咒”为什么一再应验?比萨塔为什么斜而不倒?面对信息化时代知识学习问题的挑战,加强课外知识体系建设,提高课外阅读的科学性、健康性、先进性以及趣味性,不仅重要,而且极其紧迫。在人类的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面限,对自身及周围的种种现象,只能靠主观的猜测与揣摩;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后,很多过去遗留的难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关这个世界目前仍无法解释的奥秘。
  • 九重妖后:红颜媚骨

    九重妖后:红颜媚骨

    他予她滴血之恩助她化身人形她堕入红尘伴他两世情缘她,前尘尽忘却依旧苦苦守候千年他,抽去三千情丝,只为助她修补残魄她,灵动美好,心却被践踏的残缺不全他,本是无情,却终甘为她堕落凡尘待繁华落尽依旧红装摇曳的她“我早已不再爱你”
  • DNF仙神

    DNF仙神

    阿拉德、一片神奇的大陆,它造就了万千生灵!号称万物的发源地!数千年前、一场神与魔大战中,各种隐世高手纷纷现世!奇异的魔法师、至强的龙骑士、神圣的羽翼天使、六界聚集而来的神枪手、天界的修道者、神秘的鬼剑士、天启的圣职者!以及各种不为人知的绝世强者!
  • 穿越之我不是梁山伯

    穿越之我不是梁山伯

    “公子,我是四九啊!”“四九?汗!那我是谁?”“公子大名梁山伯。”吐血!她是招谁惹谁了嘛?老天爷在开玩笑吧!算了,穿就穿了,只当一次免费古旅行。穿成梁山伯她也认了,反正书院里帅哥多,没事看看帅哥,外加调戏美男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哪!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魔仙神

    魔仙神

    火系魔法家族的遗孤为了躲避仇家追杀,糊里糊涂来到神州,不料因此失忆,引起了一堆笑话,误入逆云却有卷入一场比仇杀更大的是非之中,命运沉浮,岂是人力所能主宰,世事棸变哪能被你左右!沉睡的记忆被唤醒,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大的阴谋与报复,正与邪,爱与恨,尽在祝枫羽的《魔仙》之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庶女不淑之无良正妃

    庶女不淑之无良正妃

    她本是相府嫡小姐,却因母亲早逝,小妾上位而沦为庶女?没关系,她反正也不稀罕那么一个虚位,乐得被众人遗忘在角落里,好逍遥自在。与她指腹为婚的安王殿下钟情她家二妹,送来退婚书?无妨,她正为怎么摆脱要嫁给那个风流王爷这件事而发愁,如此正好。可是她都这么好说话了,不争不吵不闹的,任由你们折腾,你们却为什么还是这样不放心?落水、投毒、放蛇、陷害、污蔑…各种好戏轮番上演啊。哎呀呀,难道你们不知道这些其实都是本大小姐玩儿剩下的吗?这都怪她,真的!谁让她长得这么本性纯良,温柔娴淑呢?可是怎么回事?贵妃娘娘,您儿子都已经送来退婚书了,您能不能别再摆出一副慈悲施舍的模样?还让本小姐当妾来保全您儿子的名声?你做梦呢!还有这男人是怎么回事?她不过突发善心救了他一命,他为什么就赖着不走了,还说要以身相许来报答她的救命之恩?啊呸,谁稀罕啊!不过等等,这男人怎么…唔,她要不要考虑一下?——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哈,宝贝偶又开新文鸟,赶紧滴收藏啊收藏,简介只是瞄瞄便可,最精彩的是正文啊正文。O(∩_∩)O~
  • 食道通天

    食道通天

    本书是作者李书崇花费数年时间创作的一部美食笔记。详述了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文化。作为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和生长于成都的好吃嘴,作者目光不仅局限于川菜一隅,而是旁征博引,夹叙夹议,有史料有观点,有逸闻有亲历,将食之道上升为天之道,将中馈上升为家国,将以食为天的东方民族精神挥写得淋漓尽致。本书为读者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感受美食魅力、领略美食家风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