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900000005

第5章 观看迎神赛会

1887年,鲁迅6岁入塾读书,开蒙塾师是前面提到过的远房叔祖周玉田。鲁迅称他“蓝爷爷”。私塾设在新台门玉田老人自己家里,教育自己的子女和几位侄孙,启蒙读物是《鉴略》。

鲁迅对《鉴略》没有太大的兴趣,那开头的几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什么意思?不懂,只是强记硬背罢了。

鲁迅感兴趣的是到东关镇去看“五猖会”。东关镇离新台门很远,出城还有60多里水路。那里有两座很特别的庙,一座是梅姑庙,庙里的神座上摆着一对少男少女,眉开眼笑;另一座是五猖庙,庙座上摆着五个男人的神像,据说是本地乡民供奉的五通神——五个妖邪之神。不过看起来这五通神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五个男人后面坐着五个女人,也并不“分坐”。

迎神赛会——五猖会,是古传的一种赛会。譬如乡民祈祷下雨而迎龙王,就有十多个男人盘旋着一条龙,村童们扮海鬼。据载,明代的赛会,还有扮《水浒传》里的人物,分头四处寻黑矮汉、梢长大汉、头陀、胖大和尚、茁壮妇人、姣长妇人、青面、歪头、赤须、美髯等角色,得36人,用重价聘之。“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不过这种盛举,到鲁迅幼年时已经看不见了。

鲁迅见过一回较盛大的赛会。开头是一个孩子骑马出场,称为“塘报”——报告赛会队伍要到来。过了很久,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双手捧着一根长竹竿,竿上揭着一条用绸缎绣成的旗走过来。这叫“高照”——高挂在竹竿上的通告。高兴时,胖大汉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鼻尖上。接着踩高跷的队伍过来了,边走边表演,憨态可掬。“抬阁”的队伍也过来了。所谓“抬阁”,就是由两三个装扮成戏曲故事中的男孩,分别装在木制的四方形的小阁里,由两个大人抬着游行。“马头”的队伍紧随着过来了,一些装扮成戏曲故事中的男孩,骑在马上游行。

在赛会行列里,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其中也有孩子。鲁迅很羡慕这些人,觉得他们都有光荣的事业,而且是有运气的人;他尤其羡慕与他年龄相仿的孩子,在市镇上大出风头。他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大病,好让母亲也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呢?”

在迎神赛会出巡的神后面,有一群特别的角色:鬼卒、鬼王,还有活无常。鬼卒和鬼王穿红红绿绿的衣裳,赤脚,蓝脸,脸上画些鱼鳞、龙鳞。鬼卒们手拿钢叉,叉环振得啷啷响。鬼王手握的是一块小小的虎头牌。

乡民们最愿意看的是活无常,幼年鲁迅也喜欢这个人物。在城隍庙或东岳庙里,大殿后有一间暗室,叫“阴司间”。人们在昏暗中依稀可以辨认出那里摆放的各种鬼:吊死鬼、跌死鬼、虎伤鬼、科场鬼,那长而白的鬼,便是活无常了。

鲁迅小时候瞻仰过一回“阴司间”,因为胆小,没有看清楚。

听人说,活无常是勾摄生魂的使者,所以他手里总是拿着一串铁索。

他浑身雪白,头戴一顶白纸糊的约二尺来高的长方帽,腰间束一根草绳,脚穿草鞋,手中除铁索外,还有一把破芭蕉扇和一个小算盘。他的肩膀是耸立的,头发却披下来,眉眼的外梢都向下,成一个“八”字,在项挂纸绽下面,系着一块牌子,写着“一见有喜”四个字。

迎神时,还有一种与活无常相对的鬼,叫做“死有分”,也叫“死无常”。他的装扮与活无常相仿,只是黑脸、黑衣,大家不爱看。在“阴司间”里也摆着这种鬼,他胸口靠墙,阴森森地站着。进去烧香的人,都喜欢摸他的后背,据说可以消除晦气。鲁迅幼时也曾模仿大人去摸这位“死无常”的后背。

比较起来,大家还是喜欢活无常。一见到他,大人、孩子神情都有点紧张,随即高兴起来。鲁迅也喜欢活无常。一台大戏,总有一个恶人,恶贯满盈,阎王出票来勾摄生魂,于是活无常登场了。一种七八尺长的喇叭使劲地吹,Nhatu,nhatu,nhatu,tu,tu地响个不停,这大概是群鬼们最爱听的音乐。

活无常出来了。他的服饰比画上的简单,不拿铁索,也不带算盘,只是雪白的一条莽汉,粉面朱唇,眉黑如漆,蹙着。鲁迅坐在船上看他,不知他这表情是笑还是哭。看客们最爱看的是他一登台就要打108个喷嚏,同时放108个响屁,这才开始自述他的履历。其中一段是:

大王出了牌票,叫我去拿隔壁的癞子。

问了起来呢,原来是我堂房的阿侄。

生的是什么病?伤寒,还有痢疾。

看的是什么郎中?下方桥陈念义的儿子。

开的是怎样的药方?附子,肉桂,外加牛膝。

第一煎吃下去,冷汗发出;第二煎吃下去,两脚笔直。

我道我的阿嫂哭得悲伤,暂放他还阳半刻。

大王道我是得钱买放,就将我捆打四十。

阎王这一惩罚,使活无常更加锁紧双眉,捏住破芭蕉扇,低着头,鸭子浮水似的跳起舞来。

Nhatu,nhatu,nhatu-nhatu-nhatu,tu,tu!细而长的喇叭,像是喊冤似的吹个不停。

活无常用高亢的调子,含愤地唱起来:

今日是不放过的了!

那怕你,铜墙铁壁!

那怕你,皇亲国戚!

看客们都觉得很刺激,兴奋地观赏这位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

迎神时的活无常,和戏台上的就有所不同了。他只有动作,没有言语,而且总是跟在一个捧着一盘饭菜的小丑后面走,他要吃,小丑却不给。活无常身后,跟随着一个漂亮的女人,乡民们都称她“无常嫂”;还有一个小男孩,穿小白衣,戴小白帽,两肩也耸起,眉目外梢也向下,分明是无常少爷了。可乡民们却叫他“阿领”——传说是无常嫂同前夫生的孩子,她再嫁时领(带)来的。看客们对他都不表敬意。

这捧着饭菜的一幕,就是“送无常”。

因为活无常是勾魂使者,所以在乡下凡有人死掉,死者亲属就得用酒饭供奉这位使者。至于不给他饭吃,那只不过是赛会时候和他开个玩笑罢了,实际上并不然。村民们都爱和无常开玩笑,因为他爽直,敢发议论,有人情。鲁迅后来在《无常》(《朝花夕拾》)一文中说,“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因为无常是有人性、通人情的鬼,所以民间有所谓“走无常”一说。鲁迅幼时见过离他家不远的一家小屋,那屋的男人就自称是“走无常”,门前常常点着香烛。鲁迅听人说,这是“生人走阴”,所以那男人的脸上鬼气反而多些。他大概不满于人世间的缺少人性、人情罢。“莫非入冥做了鬼,倒会增加人气的么?”

终于盼来了这一天,鲁迅和母亲、长妈妈要到关东镇看五猖会去了。大清早,全家人就起来,开始忙碌着。昨天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停泊在河码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陆续地搬下船去。鲁迅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搬运工人的脸色很谨肃,鲁迅知道有些蹊跷了,四面一看,发现父亲就站在他的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父亲严肃地、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就是指启蒙读物《鉴略》,因为除此鲁迅再没有第二本读物了。

鲁迅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和父亲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前。父亲叫他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他担心着,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

父亲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这似乎是从头上浇下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鲁迅只好读着,读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据大人们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它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然而对于一个6周岁的孩子,是一个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

“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

该往船上搬的东西已经搬完了,家里由忙乱变得肃静了。母亲、长妈妈都无法营救,站在一旁,默默地静候着孩子读熟,而且要背出来。

“生于太荒……”在百静中,鲁迅急急诵读的声音听起来带点颤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深夜里鸣叫似的。

他们都焦急地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鲁迅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站了起来,拿着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口气背诵下去,做梦似的很快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满意地点了点头,说。

母亲、长妈妈、还有工人在书房外知道孩子背完书,获准了,个个活跃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岸走去。工人还特意将鲁迅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他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但是鲁迅此时并没有他们那样高兴。开船以后,两岸的风景,盒子里可口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镇看五猖会的热闹,对于他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了。

鲁迅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父亲要叫他来背书呢?

幼年鲁迅还常跟随母亲到外婆家。外婆原住离海边不远的小村——安桥头,后迁到皇甫庄。母亲每年在清明扫墓以后,总要带着鲁迅回娘家安桥头小住几天。这村庄只有不满30户的人家,鲁迅来到这里,算是远客,长辈们都允许自己的孩子少干活,陪鲁迅玩。鲁迅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还可以免念什么“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所以他把这水村看成是自己的乐土了。

鲁迅和小朋友们每天去挖蚯蚓,到河边去钓虾,用不了半天,就可以钓到一大碗。这一大碗虾,照例归鲁迅享用。其次便是一起去放牛。这里的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鲁迅,因此鲁迅不敢靠近它们,总是远远地跟着、站着,小朋友们都嘲笑他,说他“胆小”。

最有趣的莫过于夜晚划船去看社戏了。鲁迅十一二岁的时候,在安桥头,有一回盼到春赛要演社戏了。可是一清早就租不到船。安桥头只有一条早出晚归的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外婆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她,说东关镇的戏要比这里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鲁迅听了,急得要哭。母亲便竭力嘱咐他,说万不能装模作样,怕招外婆生气;又不准他和别人一同去,怕外婆要担心。

下午,鲁迅的朋友们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鲁迅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朋友们已经在戏台下买豆浆喝了。

晚饭的时候,鲁迅吃得很少,母亲很为难,外婆却说孩子应该不高兴,太怠慢了,这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饭后,看过戏的朋友们聚拢来了,高高兴兴地讲戏,只有鲁迅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双喜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

于是双喜向外婆和母亲打保票,保证鲁迅的安全。外婆知道自己的外孙向来不乱跑,双喜他们又都是识水性的,也就同意了,母亲也没有驳回,都微笑了。

月下的桥内停靠着一条白篷的航船,孩子们跳下船,双喜拔前篙,年幼的都陪着鲁迅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船出了桥以后,架起了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叫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地向赵村前进。

渐渐望见依稀的赵村,戏台上也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阿发说:“近台没有空地了,我们就远远的看罢。”

鲁迅和小朋友们坐在船上,远远地看见戏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正同一群赤膊的人打仗。

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他还说他白天亲自数过的。

孩子们便都挤在船头上看打仗,但那铁头老生却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在翻,翻了一阵子,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地唱。

双喜又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懒得翻筋斗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

鲁迅此时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他最想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很久都不见。

小旦不久就进去了,立刻出来一个很老的小生。大家都有些疲倦了,有的还打哈欠。忽然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一个花白胡子的正用马鞭打他。大家这才又振作起精神看。在这一夜里,鲁迅觉得这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不料,老旦出台了。

老旦是鲁迅最怕的角色,尤其是怕他坐下来唱。小朋友们也都很扫兴。

老旦起初还只是踱来踱去地唱,但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

双喜他们破口喃喃地骂。鲁迅忍耐地等着,等了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以为他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又慢慢地将手放回原地方,仍旧唱。

船上的几个人不住的叹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我们还是走的好罢。”

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直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架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一离开赵村,月光又显得格外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飘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笼罩着。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鲁迅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深夜,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几个夜渔的老渔夫,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离安桥头大约还有一里路,几个摇船的孩子都喊又乏又饿。桂生忽然想出一个点子,说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船立即靠岸,岸上田里乌油油的便是结实的罗汉豆。

双喜先跳下去上岸说,“阿发,这边是你家,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

阿发边跳边说,“且慢,让我来看一看。”他往来摸了一回,又说:“偷我家的罢,我家的大得多呢!”

大家都上岸了,散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说不能再多偷,假如给阿发的娘知道了是要哭骂的。于是大家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几个年龄稍大的孩子仍然慢慢地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其他的剥豆。不久豆熟了,任凭船浮在水面上,大家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

船摇进桥,孩子们纷纷上岸。鲁迅的母亲站在桥头,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这样迟,不过一会儿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孩子们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瞌睡,于是各自回去了。

这件事,一直给鲁迅留下美好的回忆。鲁迅后来在文章中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同类推荐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许你无忧

    许你无忧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程无忧发现自己再一次被周邵轩设计,用美男美食美酒将她迷醉让她签下那五年合同后,终于奋起反抗了:捣毁他的老巢,煎了他的宠物热带鱼,包袱款款扬长而去……可是为何,会在这里遇见他,瞧他笑得那么阴邪眼里写满算计,心里警铃大作,不会是……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章木头

    章木头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改变一生的10堂口才课

    改变一生的10堂口才课

    古代有“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现在有“一句话可以让人笑,一句话也可让人跳”。由此可见,口才的重要性。卡耐基说:“好口才是社交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只有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和原则,才能够达到“一语惊起千层浪”的效果,才能够掌握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红娘宫婢要成妃(完本)

    红娘宫婢要成妃(完本)

    第一次相遇她舞姿卓越将粉色的轻纱白色的广袖翻飞缠绕,如蒹葭绽放他冷笑着骂道:“丑女……”第二次相遇她逃生,他改扮,匆匆相遇,匆匆别他微薄的嘴唇轻抿女人……一再的邂逅,状况层出不穷那个小小宫女居然自告奋勇的为皇后牵起了红线她在他面前进进出出,他忍了她骗他上了床,事后找人顶替,他也忍了什么,居然跟靖王不清不楚?于是,一纸圣谕“查柳氏乔若,贤良淑德,实为宫中表率,特封为贵妃。”他冷漠疏离的脸上闪过一丝邪魅“敢设计朕,哼,你一定要活久一点啊,来人,从今日起朕每日只宿贵妃宫中。”推荐总裁馆,好文多多喔http://m.pgsk.com/zongcai/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轻舞轩之桃花劫:何处惹尘埃

    轻舞轩之桃花劫:何处惹尘埃

    (完结)深宫苑围,妾以色待君,君因色宠之---非吾意.....况且吾本平庸,不枉自期盼----不过金丝鸟儿一只!她说,进的宫廷去,便是一只没有自由的鸟,她说不喜欢皇帝。“收拾收拾进宫去。”他险些气炸了肺,她的轻视激怒了他的自尊和自信。他要让她爱上他,然后毫不留情的将她送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