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800000008

第8章 修身落得不及格

1907年秋,郭开贞升入嘉定府的中学堂,他的好友张伯安、吴尚之也一起进了这个学堂。学堂位于嘉定城中心,左右分别是县街、府街,前面是城里最热闹的玉堂街,但因为这之间有个很大的空场子,所以是个闹中取静的地方。

仍然是处在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过渡的初期,中学堂比高等小学的情况好不到哪里去,毋宁说是半斤八两。

中学堂的校长是个曾在湖南官场上混了半辈子的前任县令,完全没有办学的知识、经验,单是他聘请教员的方式,就决定了这间学堂难以办好。由于是府立的中学堂,教员采取了按县摊派的办法。嘉定府辖乐山、犍为、峨眉等七个县,学堂的教员就由这七个县各自派出的人担任,其资质和水平的参差不齐,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学监张某人,是夹江县派来的,在开学典礼上给学生们训话时说:“学问之道,得于师者半,得于友者半,得于己者半……”话音未落,便引出哄堂大笑。有调皮一点的学生马上给他起了个绰号“三半先生”。这位“三半先生”事后还向别人辩解道:“一个柑橘不是有十好几半吗?”

教地理的那位林先生告诉学生说,日本在中国的南面,朝鲜在日本的东边。然后就像风水先生一样讲起五行八卦的辨方正位来。不过他大概连风水先生也不如,要不然怎么东西南北都分辨不清呢?

在郭开贞看来,学堂里能够真正教授给学生以知识的,也就只有那些通文学和历史的老师。这当然与他对文史素来感兴趣不无关系。

讲授经学的黄经华先生是郭开贞所佩服的老师。黄先生也是廖季平的门生,又是乐山人,对于在高等小学期间就对今文学产生了兴趣的郭开贞,显然有几分另眼看待。他借了不少书籍给郭开贞看,对于开贞在今文学方面的兴趣极力护惜。

黄先生讲授《春秋》。他的讲义根据廖季平先生三传一家的学说写成,认为唐虞三代都是假的,“六艺”是孔子的创作,孔子之所以从前人口中征引“六艺”,不过是托诸古人,他怕空言无益,故而借重于外,也就是所谓的托古改制。黄先生在课堂上讲授的这些见解,让郭开贞感觉十分新奇、有趣,也使他在读书的思路上颇有启发。

章太炎办的《国粹学报》、梁启超主编的《清议报》,是郭开贞进入中学堂后新接触的两种报刊。章太炎论学问的文章写得太艰涩,郭开贞看起来十分吃力,所以并不喜欢,但是他很崇拜章太炎其人,认为章太炎是革命家。其实,章太炎论述革命的言论还是比较易读的,只不过那些文章刊载在《民报》上,这是禁书,郭开贞他们看不到。

梁启超那时已经成为保皇党,郭开贞在心里对他很有几分鄙视,但却喜欢他发表在《清议报》上的文章,像《意大利建国三杰》、翻译文章《经国美谈》等等。这些文章的思想虽说不上深刻,却从文笔到内容都表现出一股新的气息。郭开贞读着那些以笔调轻灵的文字写出的亡命志士、建国英雄们的传记时,心都沉醉到书中人物的命运中去了。他开始崇拜拿破仑、俾斯麦,崇拜加富尔、加里波蒂、玛志尼。

林琴南翻译的小说,在学生中很是流行,郭开贞也喜欢看。他最初读到的是《迦茵小传》,这是他第一次读到西方文学作品。《迦茵小传》不是什么名著,却赚取了郭开贞大量的眼泪,书中女主人公的境遇,引起了他深深的同情。他想象着如果也有这样一个爱上自己的迦茵姑娘,就是从凌云山的塔顶上为姑娘坠落,也是心甘情愿的。

英国小说家司各特的《撒喀逊劫后英雄略》(即《艾凡赫》)是郭开贞最喜爱的林译小说。书中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和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在无形中给予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以深深的影响。林琴南并不懂外文,他是先让别人口译然后自己再以文言翻译出来,但他的文笔非常优美。林译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也是郭开贞所喜爱的作品,那种童话式的叙事令他感到十分亲切,以至后来他再读其他人直接翻译的莎士比亚的剧作时,反倒觉得缺少了林译故事集的那种魅力。

学堂的整个学习环境远远不能满足学子们渴求新知识的愿望。

四五百名青少年都正处于人生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在课堂上得不到足够的精神食粮,就把多余的精力发泄到课堂之外去。于是,学生们在校园里闹风潮,到校外惹是非,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常有三五成群的跑到玉堂街上去游荡,也有钻进酒肆喝得个昏天黑地。嘉定城里有不少各地的会馆,会馆里隔三岔五的就有戏上演,而每场戏也总有闹事搅场的学生。

以郭开贞在高小最后的阶段就已经躁动起来的心性,加上进入青春期后又时不时地感受到性的兴奋与烦闷,他对于学堂的情况更是十二分的不满意,甚至“焦躁到不能忍耐的地步了”。郭开贞生出了去海外留学的念头。

当时国内的学界在“西学东渐”的情势下,赴海外留学已经呈现出蔓延之势。能到欧美去留学,成了郭开贞最大的憧憬。西洋不行的话,去东洋也好。大哥开文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去日本留学,五哥也由武备学堂毕业被派往日本实习,日本也成了郭开贞渴望去的地方。

“景仰欧美,景仰日本,景仰京沪,景仰成都,就跟五牛崩尸一样,少年的心受着四方的牵引,他是没有一刻宁静过的。”

郭开贞这时候的心境可以用一个他常挂在嘴边的词来表达:奋飞。这本来是他们几个要好同学之间约定的一个暗语,谁一说“奋飞”,那就是相约好溜出学校去放松、放纵一番。郭开贞渴望去海外留学,至少也要到省城,但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到这些地方去学什么,能够学什么,他并没有认真想过。他甚至连外面的学校里怎样分科的概念也没有。奋飞,更多的只是一股躁动不安情绪的宣泄。

父母亲对于开贞的这一想法根本不同意。郭朝沛不认为中学堂的情况像开贞说的那样糟糕,杜夫人则因为已经有两个儿子出洋,时常让她思念不已,哪里还舍得让宠爱的八儿离开自己的身边呢?“我的心是碎了,小的两个是怎么也不肯放他们出远门了。”

父母反对,郭开贞自己也没有离家出走的决心,奋飞自然成为破灭的泡影。他也加入了那些在校内闹风潮,在校外惹是非的学生群中。学堂里被大家戏称为“八大行星”的八个最爱游耍的学生之中,就有郭开贞。一个学期游耍荒唐下来的结果,不消说是没有学到多少东西,修身的成绩落得一个负号。

同类推荐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记并没有十分完整地描绘出比尔·盖茨的全貌,却是尽量全面地写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才经历。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荆棘的。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文字可以记下这些事件、却不能表达个中辛酸。他成长中的挑战,他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一切都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比尔·盖茨,来了解这个伟大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吧!
  •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邪帝冷妻

    邪帝冷妻

    奇才现,天下乱,辅君王,定四方她,是黑道帝皇她,是相府小姐,她,是王府正妃,她是公主?她是神女?她的身份不解,或许,她,只是她!忍耐,承受!把那锥心的痛狠狠的埋在心间!只为铭记那永不消失的怨!她,清冷孤傲,拒人千里!唯独那个妖精一般的男人,方为他展露笑颜。她心如蛇蝎,却也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嘴角侵笑,袖手旁观,只见那天下乱事!【版本二】天生异象,奇才盾出,辅佐君王,俯视天下!她,冰冷的邪惑美人,这辈子,宁我负尽天下众人,不叫他们负我一分!他,逍遥闲散的冷酷邪君!我型我素的性格,心狠手辣的手段!世人皆知,宁得罪小人,勿得罪邪王!那一日,倾城的邪惑美人嫁给了逍遥闲散的冷酷邪君,是悲是喜,是恩是怨?无人得知!【片段一】摇椅上,慵懒的坐着一位艳红长袍的男子!顾盼生辉,皓月当空!身边,毅然坐着四个形色各异的俊美男子!却也是风华绝代。“都即将要大婚之人了,还来这种地方?还真是稀奇的很啊!”右手边第一人眼中带笑,嘴角微微上扬,打趣的看着身边那个面色慵懒,神色妖媚之人。“这话说的就错了,应该说是喜好男色的人逛窑子,这才是怪哉!”右手边第二人拿起扇子,轻轻摇着,眼神逗留在了那风华绝代之人身上。“看来,邪王并无娶妃之意啊!”一个玩世不恭的声音想起,细看,原来是左手边的第二人,一脸无害的面容,却难以遮掩眼中一闪而过的犀利之光,嘴角轻轻珉起。表现出,对他们三人的不满。摇椅之上的男子轻眯他的凤眼,转头看了一眼其他三人,嘴角一挑,举止优雅的把那香气四溢的陈年佳酿送入嘴中。【注释:这篇文是图图费尽心思想出来的,拒绝抄袭!!!请尊重本人的劳动成果!!】推荐新文《冷帝血后》(女强文)
  • 皇后大道

    皇后大道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圈夫治家说明书

    圈夫治家说明书

    这是一个霸王欺负某男上瘾的故事。--情节虚构,这是一个女教主重生为千金小姐调教小纨绔的轻松故事,请勿模仿
  • 青梅竹马:大少请再说爱我

    青梅竹马:大少请再说爱我

    结婚五年的丈夫,两人相敬如宾,本以为相安无事,细水长流一起走到老。可林皎却发现错了,当她抓着他一手出轨证据之时,不是要挟。而是公诸于众,让他鸡飞狗跳。她不介意他有女人,可若是拿着她的钱在外面包养女人,林皎决不答应。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当青梅竹马的恋人回国两年,对她处心积虑的诱惑,算尽心机给她布了一张网后。她却一步一步弃械投降,坠入那无言的温柔中。等她坠入后,才发现,温柔里面包裹着刺。爱情或许真如初见时美好。老公拿钱包养大明星,青梅竹马的爱情别有心机,林皎觉得,上辈子她到底是干了什么刨祖坟的事,如今这全世界最极品渣男都能够让她遇见,真是印证一句话,谁年轻时候没爱过几个人渣?
  • 带着雷锋精神去工作

    带着雷锋精神去工作

    本书将雷锋精神、雷锋工作方法、爱岗敬业、团队合作、人生规划等职场概念完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以现代视角重新解读雷锋,为学习雷锋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在全社会学习雷锋的大环境下,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是所有职员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成为优秀员工的向导。
  • 海南登陆战

    海南登陆战

    4月16日人民解放军主力实施强渡。经彻夜强渡,解放海南岛,中央军委决定以第15兵团首长指挥第40、第43军,在岛上部队的接应下,退守海南岛的国民党10万残军在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的指挥下,胜利登岛,在岛上琼崖纵队的配合下,并迅速向纵深发展。根据渡海作战的特点,广东解放后,第15兵团按照“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方针,企图凭借天险,于1950年3月组织了两批4次约1个师的兵力偷渡海南岛成功。,把海南岛当作反攻大陆的跳板。发起海南岛战役。为歼灭该敌。增强了岛上人民解放军的力量
  • 《围炉夜话》名句

    《围炉夜话》名句

    《围炉夜话》是清人王永彬撰写的一部人生随笔。它与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被后世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此次,《围炉夜话》被收入《围炉夜话名句(国学名句故事绘)》中。编者孙迅精选了六十五则名句,分为家教、修身、交友、处世、立志、治学等六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围炉夜话名句(国学名句故事绘)》适合大众阅读。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 KP

    KP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颜倾天下之神偷皇后(完)

    颜倾天下之神偷皇后(完)

    我,表面看是M大精英学子,实际上却是让警方头疼不已的神偷“夜游侠”师徒中的徒弟。然而,这次盗墓行动我怎么突然走了背字,从没失手的我居然遇上了“诈尸”!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国度,居然……还做了那个任性公主的替身!嫁到了敌国皇帝手里。额……鬼才要做什么皇后呢!本小姐的神偷工作还没过够呢!!!看我怎么惑乱你这个该死的后宫!!!碧色空间1班:66267934碧色空间2班:67639222碧色空间3班:63812022碧色空间4班:19176107(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