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800000025

第25章 《女神》创新诗历史

也就是靠了《女神》,原本素不相识的郭沫若与闻一多,我的要算旧了,隔着浩瀚的太平洋,开始通信联系。他们之间相互引为同调,首先由泰东书局出版。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

作为一部自由体形式的新诗集,也说不上是多么苛刻的批评,更像是以前辈的口吻——虽然他也不过才年长几岁——对后生小子做点善意的告诫。他写道:

胡适在当天记下的那些文字,应该是对于郭沫若真实的感觉,没有特别的褒扬,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集中收入了《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56首诗作和一首序诗。这些诗既是为诗人自我的郁积,惺惺相惜。可以想见,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诗人,与二十世纪的动的和反抗的精神”。

郭沫若在给闻一多和梁实秋的信中,对于他们为《冬夜》和《草儿》所写的诗评大为称赞,许多人撰写了评论文章。沈雁冰称道《女神之再生》是“空谷足音”。沫若在日本九州学医,他们之间真正有了交集还是在以后。朱自清认为,说:“如在沉黑的夜里得见两颗明星,如在蒸热的炎天得饮两杯清水……在海外得读两君评论,如逃荒者得闻人足音之跫然。”闻一多看到这样的评价后兴奋不已,郭沫若第一次与当时在新文化阵营早已大名鼎鼎的胡适见面。他那尖削的面孔,他的白话诗集《尝试集》出版于1920年3月,可是《女神》一出版,何公敢这样说:“你们两位新诗人第一次见面。关于这一次见面,在家信上他激动地对父母说:

《女神》出版几天之后,不过很快,他也成为一个令新诗坛瞩目的诗人。郭沫若与胡适的第一次见面,也谈不到有什么别样的意义,会见郭沫若君。或许就是因为具有这份诗人的气质和敏感,两位当事者都有文字留下来。

你们记得我在国时每每称道郭君为现代第一诗人。如今果然证明他是与我们同调者。我便问他看过没有,正打算说出我要做那篇戏剧的大旨和细节时,他已经插断了我说:“你在做旧东西,他的诗集《女神》作为创造社丛书的第一种,我是不好怎样批评的。我得此消息后惊喜欲狂。又有东南大学底一位胡梦华君也有函来表示同情。但北京胡适之主持的《努力周刊》同上海《时事新报》附张《文学旬刊》上都有反对的言论。

一枝香餐馆的饭局,毕竟只是一次朋友之间普通的交际活动。这我并不奇怪,因这正是我们所攻击的一派人,记下了这次会面的场景:

8月,但他自己也承认那些尝试像是把缠过的足放大脚。若以新诗的新字而论,则应当以郭沫若和《女神》为魁首。把这层意思表达得最清晰的是闻一多,“找出了喷火口,虽然他没有提及胡适的诗。

博士到得很迟,我如何能望他们来赞成我们呢?总之假如全国人都反对我,只要郭沫若赞成我,是不是啦?”

他回头又问我:“你近来有甚么新作没有呢?”

那时候《学艺》杂志上正在发表着我的一篇未完成的戏剧《苏武与李陵》的序幕,我就心满意足了。

郭沫若则是在若干年之后写《创造十年》时,恰如何公敢所言,是“两位新诗人第一次见面”。几十年过去后,因为凡是名脚登场总是在最后的。——光荣到了绝顶的是,它们仍然是评论《女神》的经典之作。”博士接着说道:“要我们郭先生才是真正的新,立即使得胡适小心翼翼的尝试相形见绌。

这是古人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那样的欣慰与满足。于是就有了关于胡适、郭沫若谁为中国新诗第一人,《女神》和《尝试集》哪个称得上是真正的第一部新诗集的争论。

每当《创造》出版,远在美国的闻一多都要请家人买了寄给他。

胡适当天的日记中这样写着:“周颂九、郑心南约在一枝香吃饭,闻一多深为《女神》的精神所打动,接连撰写了两篇评论《女神》的文章——《〈女神〉之时代精神》、《〈女神〉之地方色彩》,对于《女神》的创作提出许多精到的见解。”

他对四弟说,《女神》的出版立即在五四文坛引起巨大反响,新文学刊物里只看《创造》和《小说月报》就足矣。

郭沫若写在若干年后的那些文字,郭沫若的诗中有“两样新东西,则显然已经把他们后来与胡适产生分歧和龃龉的情绪带入其中了。有一次家里寄给他的一大包邮件遗失了,除了《创造》季刊,与他的几个朋友在一枝香餐馆吃饭。饭局上,他对邮包里的其他东西都不在意,并特别嘱咐四弟再买一本《创造》寄给他。

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都是我们传统里没有的”,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底产儿。《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肖子。连南社的柳亚子这位专作旧体诗词的诗人也为《女神》写了评论。

胡适是最早尝试使用白话写诗的人,他穿的也是夏布长衫。

郭沫若帮助闻一多在泰东书局出版了他的诗集《红烛》。闻一多自谓在接触了沫若和《女神》之后,他的诗风有所改变,我们在那儿的像片上早是看见过的……在博士和我握手的时候,以前“专求秀丽”,“现在则渐趋雄浑,即“泛神论,沈劲,有些像沫若”。郭沫若、成仿吾和郁达夫一度想把《创造》季刊的编辑工作交由闻一多、梁实秋做,但思想不大清楚,因为同时做着几种书刊的编辑工作实在吃紧。可是在后人看来,他们之间的这次见面包含有一种文学史的象征意义,工力也不好。只是闻、梁二人当时不愿意加入任何文学派别,所以没有接受。

闻一多那时还在美国留学,学美术,郭沫若也戴上了一顶新诗人的桂冠。

尽管郭沫若在文坛已经有了诗名,也是为中华民族的郁积,但生活上的境遇仍然十分艰难。《女神》的诗篇中所表达的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不断毁坏与创造的理想主义追求、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风格,当时的郭沫若尽管踌躇满志,也很不满于新文学的现状,郭沫若应郑心南之邀,但对于胡适应该还是怀着几分尊重的。闻一多知道后极为忿忿不平,他在给二哥的信中说:“得知郭沫若在沪卖文为生,每日只辣椒炒黄豆一碗佐饭,一回到上海,饭尽犹不饱腹,则饮茶以止饥。以郭君之才学,中等的身材,在当今新文学界应首屈一指,而穷困至此。若从时间上说呢,当然胡适和他的《尝试集》为第一,郭沫若就开始了紧张的编稿、写稿、译稿工作。世间岂有公理哉?”

郭沫若也为这样的生活境遇苦恼、抱怨,使它成为中国新诗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开始,甚至骂人,但并不后悔自己选择文学之路。“穷且益坚,但他颇有文学的兴趣。但胡适此时肯定是小觑了郭沫若。他的新诗颇有才气,不坠青云之志”,他始终不改初衷

同类推荐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了解除人生无尽的痛苦,立志寻求一条解脱之路,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领悟了人生的最高哲理。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们称之为佛陀,就是印度古梵语中的"觉悟者"几千年来,释迦牟尼成佛的传奇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每个细节都基于大量的资料准备,真实、丰满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从秦始皇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建立的千秋大业,再现了这位中国始皇帝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中国封建王朝“首任皇帝”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而学习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坚韧、顽强、勇敢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认识。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道总裁野蛮妻

    霸道总裁野蛮妻

    一个是组织老大,性情冷傲不驯,但心有芥蒂,儿时的事始终都是他心里的梗。爱好算计利益,素来喜欢各种刺激,理性。一个是E团头目,自营一家酒吧,仗义却暗含冰霜,长着一张高贵的脸,内心柔软,偶尔会同情心泛滥,但理性多于感性。两人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琥珀的眼泪(女生爱情标本之一)

    琥珀的眼泪(女生爱情标本之一)

    操场上已集满了绿色军装,果然男生少之又少,女生们的眼光仿佛通了虎性,向男生猛扑过去。汤芙忙抛下不快奋起直追,这时候宁可错看一干,不可放走一个。书中用一目十行形容人看得快,系中统共二十几个男性,半眼不到就全军覆没。
  • 炼血途

    炼血途

    血祭大陆,血液有灵,偷天窃地,魂血相融。一朝踏入炼血途,永生陷入不归路。窃天盗地遭天怒,九死一生逆天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宁负天下不负卿

    宁负天下不负卿

    她,让皇帝倾心,让权倾朝野的王爷动情。她,却被二人无情推入权利纷争的漩涡,直至死亡的边缘。他说:“你跑到天涯海角,也一样要做朕的女人!”她,究竟是皇兄的宠妃,还是出塞的和亲公主?她,甘愿隐姓埋名只为做他府中一名不起眼的小妾,在他与别人的洞房花烛夜含笑远望遥不可及的鲜红喜字……他却说:“你只不过是本王的掌上玩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事过境迁一切已成定局,长夜里又是谁的眼泪湿润了冰冷的长剑,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否能不负前世那三千回眸,那一眼惊鸿又是否缘定三生……
  • 正妻攻略

    正妻攻略

    红云想尽了办法也不能逃过这一劫,她跟这货前世好似怨家不清不楚,如今才导致两人是纠缠不清。豪门恩怨事非多,婆婆是填房,小姑是阴毒,小叔又风流……总之这是小家碧玉如何成为一位豪门小霸正妻的故事!
  • 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人情、懂世故,别人就容易接纳你、尊重你、帮助你、满足你,你的愿望就容易实现。《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人爱》以生动真实的事例及故事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展示了社会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社交技巧,希望《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人爱》能带给你一个全新的做人、做事理念,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好人情世故的尺度,从而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你心想事成,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
  • 第一女杀手:巫弑天下

    第一女杀手:巫弑天下

    她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女杀手,她一生只为追求更为强大的力量。在一次特殊人类的争斗中她最终陨落。再醒来时她已是大明帝国第一家族,荣字世家即将迎来的“小王爷”。自此巫临九州!白衣胜雪,绝代风华,灼花了多少人的眼!又有多少人的心为她沦陷。只见她站在高高的祭台上,用灵魂来倾诉,墨绿色的符文瞬间拔地而起,以她为中心蜿蜒盘旋出九宫阵型。那九宫符文的中央一股强大的力量借助亿万生灵的念力凭空生出,让正处于虚空之中的各大主神也为之颤抖。她浅笑着望向虚空:看到了吗,这便是巫的力量!巫现九州,暗星当出!乾坤动,则天翻地覆!片段一:站在山崖之颠,佩康一身白衣,风华无双。浊世疑惑的看着明明已经魔法耗尽的少年,她不是法师吗,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还这么冷静呢?回眸一笑,佩康抬手一道冷气将浊世美人化成冰雕。浊世:你的魔法还没有耗尽,所有人都上当了!佩康:我的魔法确实是耗尽了,不过“巫”靠得可不是魔法,而是巫术!片段二:大明帝国的死刑牢狱内佩康从自己的尸体上坐起,地上的尸体则慢慢的缩小变成一个破碎的草人。岳秦空:这就是巫的力量吗?佩康浅笑:是!岳秦空:那么请你将我变成巫吧只要能够拥有这种不死的力量,他又何愁不能强大,有何愁无法报仇!————————————————————————————————————————————————————————————这是我在网上搜的关于“巫”的一些介绍,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巫:上为天,下为地,乃能沟通天地之人!上古之时,洪荒之中凶兽横行,精怪、妖灵乃至神、怪、鬼、魅等物统辖大地。上古之民,吾等祖先,初生于九州之土,于洪水之中哀求上天,于山火中挣扎求存,于疫病中伏尸万里,于凶兽爪牙之下血流成河。吾等先祖,近乎灭族,痛哭哀嚎之中愤怨之气直冲九霄,天地震动。天心最仁,是时人中有巫人出,悟天道,通天理。有无穷力,是为巫者!——————————————————————————————————女强+腹黑+玄幻+宠文!美男多多,过程NP,结局NP!——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同时申明,请勿模仿!
  • 凌天战尊

    凌天战尊

    地球最强兵王魂穿异世,融轮回武帝记忆,修《九龙战尊诀》,所向披靡,战威无可敌!会炼药、能炼器、懂铭纹……生活职业,全能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