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600000001

第1章 领导者的成“佛”之路(1)

能成佛的领导者

人人皆能成佛

佛说:“众生皆有佛性。”

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还没觉悟的佛。

凡夫之所以叫凡夫,是因为凡夫没有像释迦牟尼那样用般若智慧解脱自己,用无上正觉①参破实相②!

32岁的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遥望夜空,深远的天幕上繁星点点。一颗最亮的星星刺破黑幕,划过苍穹,像夜明灯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释迦牟尼沐浴着如梦的星光,当下开悟,立地成佛。他说出了成佛后的第一句话:“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

释迦牟尼出家前贵为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名乔达摩·悉达多。他虽降生在皇宫贵胄之门,成长于锦玉温柔之乡,享受着荣华富贵之养,但现实生活中永恒存在的生、老、病、死和谁都无法改变、不可逆转的世间无常,常常让他感到迷茫。他试图寻找出一条能永离生死的解脱之道,以达到超越轮回的生命涅槃。

26岁时,悉达多王子在深夜里悄悄地离开了皇宫。他割断头发,先后进入茂密的丛林和苍莽无人的山涧修行解脱之法。然而,尽管他遍访仙人、刻苦精进,甚至苦修到每日仅食一麻一麦,但6年过去了,却仍然一无所成。连他父王派来暗中保护他的五名最为忠诚的侍从都对他失去了信心,离他而去。

一天,受尽磨难的悉达多王子决定不再向身外求法,转而向内心寻找解脱的法门。他走出丛林,用尼连禅河的河水洗净身上的污垢,便来到伽耶山上一棵高大的菩提树下,接受了一个牧童送给他的草垫,然后端坐在菩提树下,发下誓言:“如果再不能成佛,誓不离座!”

经过7天7夜的禅思冥想,悉达多王子终于降伏心魔,打开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成佛之门,名为释迦牟尼。曾经对他失望并离他而去的憍陈如等五名侍从,听说他已成佛,就又重新回到他的身边,向他忏悔,请求他的原谅。

释迦牟尼把这五名侍从收为弟子,他们五人从此成了释迦牟尼最早度化的僧侣,也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批僧团。自此,佛教体系中最核心的佛、法、僧“三宝”全部俱足。释迦牟尼的思想也通过“三宝”广布天下、传播四方,成就众生离苦得乐的无上功德。

佛,意为“觉悟者”,指修成正果的境界。成佛的人,也就意味着永远超脱了凡夫俗子的六道轮回。

在佛的世界里,释迦牟尼为我们描绘了凡夫在生命结束之后可能去往的十个地方,并根据苦和乐的程度,把这些地方分成了十个等级,佛教称之为“十法界”,如表1-1所示:

表1-1 佛教的“十法界”

“十法界”依照从极恶到极善、从极苦到极乐、从极低层到极高层的递进次序排列而成。最前面的六个法界叫做“六凡法界”(凡夫层);从“声闻法界”到“佛法界”的四个法界,叫做“四圣法界”。

释迦牟尼告诫众生:因果循环,六道轮回。人在一生中的所有行为,都将被累积成决定我们死后去往何处的“因”,并直接导致我们去往何处的“果”。

凡夫不知因果,所以永远会在六道中循环往复。只有从进入第七位的阿罗汉①(声闻法界的最高果位)开始,凡夫才会永远了脱生死,超凡入圣。

在佛教的理论体系里,愚痴的众生如果想要完成由凡入圣的全部过程,有时候需要经过千百亿那由他②世的劫难。而那些根器③猛利的佛家弟子却能在刹那之间顿悟成佛。这种差距并不表示众生生来不平等。恰恰相反,释迦牟尼告诉我们的却是“众生皆佛”,即人人皆有佛性。二者之间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别,秘密就隐藏在我们的心中!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有一次向达摩师祖请教:“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

这段经典的对白明确地告诉我们:凡夫与佛之间的界限就隐藏在“空”和“有”之间!

佛教认为“空有不二”,只有认识二者之间的真实妙用,才能彻底摆脱束缚我们心灵的“铁链”和“枷锁”。所以,《心经》上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领导者成佛必经的四个阶段

不管是佛教的理论体系,还是释迦牟尼成佛之路的现身说法,都在形式、方法和步骤上暗示我们:一个普通的“凡夫型”领导者想要成长为“佛陀型”领导者,至少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如图1-1所示:

图1-1 领导者成佛必经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凡夫之欲,领导者的动机

--领导者对现况的不满意和具有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强烈动机

透过罩在成功领导者表面的光环,我们一定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拥有一个共同特征:不满现况、拒绝平庸、超越自我。这是所有商界成功人士,包括伟大的政治家所共同拥有的心理特征。

当16岁的王永庆在小店铺外挨家挨户地为客户送米上门时,他问自己:“我要如何才能改变为别人送米的命运?”于是,他成了世界级的富豪。

当28岁的希尔顿先生贫困潦倒、睡在公园的长椅上过夜时,他问自己:“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在豪华的总统套房里进入梦乡?”于是,他创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星级连锁酒店。

当30多岁的松下幸之助经营的企业陷入绝境、濒临破产时,他问自己:“怎样才能生产出让人人都无法拒绝,又像自来水一样廉价的电器产品?”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自来水宣言”,并从此改变了松下电器的前途和命运。

当40多岁的宗庆后推着自行车在炎炎烈日下推销校办工厂的产品时,他问自己:“我的后半生还要这样度过吗?”于是,他创办了娃哈哈。

当60多岁的方太创办人茅理翔坐拥点火器海外市场的龙头交椅时,他问自己:“没有任何核心技术的点火器是方太未来的成长方向吗?”于是,他和儿子一起毅然放弃当时的成就,转行进入了橱柜市场,并成了橱柜行业内真正的“第一”。

当66岁的哈兰·山德士上校拿到他的第一笔养老金时,他痛苦地问自己:“难道我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吗?”于是,他创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肯德基。

当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处在企业蒸蒸日上、经营如日中天的发展顺境时,他问自己:“华为最大的危机在哪里?我从来没有成就感,唯一让我担心的,是华为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失败。”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华为的冬天》的文章,这篇文章从此成了华为长盛不衰的理论基石。

当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时,他问自己:“微软还可以生存多久?”于是,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句话也成了微软不断自我突破的行动指南……

无论是创业精英,还是商业领袖;无论他们是主动改变,还是被动选择,所有的成功领导者都具有共同的特质,即对现况的不满、超越自我的渴望和强烈的危机意识。就像释迦牟尼出家前的心境一样,即使拥有了高于他人的显赫地位和无比优越的物质条件,他依然忧虑。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都会像人的肉体一样终将灰飞烟灭,并非永恒。

释迦牟尼成佛的动机在于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悟,商业领袖们追求卓越的动机在于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虽然二者的境界和终极目标不同,但出发点和渴望改变的动机却是完全相同的。

既然有共同的动机,就必然会有共同的行为。释迦牟尼说:“痛苦,是成佛的基本条件。”对于领导者来说,对现实的不满足、对现状的不满意、对未来不可预期的恐惧、对竞争形势的焦虑以及对害怕失去拥有的危机感,等等,都是当下的痛苦。而唯有被诸如此类的各种痛苦不断折磨着的领导者,才是最有可能修成正果、最有可能成“佛”的领导者。

佛常以莲花为喻。他认为,只有污浊的环境才能生长出圣洁的莲花。对于领导者来说,只有对现实的永不满足,才能激发出领导者内在的无限潜力和超越自我的决心。痛苦和逆境,是领导者成“佛”的首要条件和必要前提!

第二阶段:自觉的阿罗汉,领导者的自我修炼

--领导者对目标的执著追求和坚持不懈地付诸行动

悉达多王子决定出家后,他的父亲净饭王和美丽的妻子耶输陀罗伤心欲绝。父亲为了留住唯一的儿子,找来全国最好的工匠,为悉达多王子修建了精美绝伦的春、夏、秋、冬四座宫殿,宫殿里的歌舞弦乐夜以继日地进行着。然而,这些都未能留住悉达多王子出离世间、寻求真理的心。一天晚上,他亲吻了年幼的儿子,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妻子,毅然决然地走出了王宫。

悉达多王子脱去华贵的衣服,来到人迹罕至的深山。他先后拜阿罗逻迦、阿逻蓝和郁陀罗迦三位仙人为师,希望通过各种凡人无法忍受的苦行,找到超脱痛苦的法门。六年后,当菩提树下的悉达多王子向内心求法、即将成佛的时候,天魔大为惊恐,先后动用了包括武力、淫魔、心魔在内的各种妖孽干扰悉达多王子,都被悉达多王子一一击退。悉达多王子在战胜最可怕的心魔之后,最终坐地成释迦牟尼佛。从此,释迦牟尼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战胜他。

《金刚经》告诉我们:所谓无坚不摧的“金刚不坏之身”指的是那些能够战胜自己、永远不会被别人击倒的人!

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也同样道尽了成功领导者必经的成长磨难和心路历程。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人生磨难,就是对孟子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林肯7岁时为了糊口,被迫去做童工。他9岁丧父,直到15岁才有机会入学读书。22岁首次创业,即遇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再次失败。24岁借钱经商,不料遭遇破产,并背负了长达16年的债务。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再次失败。26岁准备结婚时,未婚妻却于婚礼前几个月突然病故。27岁时,林肯患上精神病,并入院治疗6个月。29岁时,他申请担任州议员发言人,又遭失败。31岁争取被选举人,再度落选。32岁结婚,却开始了他一生中长达20多年的痛苦婚姻。34岁竞选国会议员连任,又一次落选。39岁再次竞选国会议员连任,再次落选。40岁竞选本州土地局长,惨遭拒绝。45岁竞选参议员,还是落选。47岁时,林肯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提名,得票不到100张。49岁时竞选参议员,再次败北。

1860年,51岁的林肯竞选美国总统,终于大获成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16任总统,并连任两届。林肯在任期内带领美国北方军队击败南方军队,维护了国家统一。他还为美国在19世纪跃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开辟了道路,使美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被美国人称为“伟大的解放者”。

林肯一生数不胜数的“失败”经历告诉我们:成功,在于坚持到最后一刻。

无独有偶,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的经历同样可圈可点。

山德士上校6岁丧父,12岁开始流浪乞讨。23岁时结婚,24岁时妻子因忍受不了生活的贫困和他离婚,离婚的当天山德士同时失业。32岁时,山德士穷极无奈,计划绑架女学生以获取赎金解决温饱,但绑架计划失败。40岁时,他筹集资金开了家加油站,又因时逢战争,美国限制汽油的使用量而被迫停业。45岁时,他开了一家餐馆,却由于选址失误,碰上高速公路开发,再次破产。66岁时山德士再次创业,却遭到了1009个投资人的冷漠拒绝。

同类推荐
  • 销售就要做得狠一点

    销售就要做得狠一点

    本书中这套方法为销售人员提供了一份穿行于新领地当中的路线图,并能收获优异的表现与心灵上的满足感。无论是销售业界的前辈级人物,还是初涉销售圈的新人,阅读这本书,都会体验到豁然开朗的感觉。
  • 许三多精神:打造不抛弃不放弃的优秀员工

    许三多精神:打造不抛弃不放弃的优秀员工

    培养“不抛弃、不放弃”的王牌员工,缔造“士兵突击”式的超战斗力团队,铸就“钢七连”式组织的全套落实方案。“许三多精神”折射出许多正在被国内外优秀企业、员工成功实践的职业理念。在商业伦理和社会价值观日趋功利化的时代,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关于企业和个人全面和谐成长的、多赢的生存哲学。
  • 干掉一切对手

    干掉一切对手

    反间计击退俄罗斯大亨,是谁在背后操控着那个法国妖姬?风卷残云意大利,隐秘击杀航油王,联手钢铁大王布局欧洲……潜伏的隐权力机构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任谁也逃不出手掌心!高盛的长袖曼舞让中国人迷离。隆隆的硝烟滚滚而来,中石油中石化在一个庞大的迷局中割裂开来,这只是一个开始。中航油、深南电、中国远洋、东方航空、中国国航等诸多企业,纷纷倒下!
  • 张瑞敏谈商录

    张瑞敏谈商录

    本书的主体部分为张瑞敏先生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版出版的《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VCD光盘的文字内容。但真正可以称作管理大师的惟有张瑞敏。为传播张瑞敏先生的管理哲学,北京国人规范管理推广中心授权我们独家出版张现在敏先生讲座的文字内容,他的许多思想所闪现出来的光芒几乎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智慧。中国有许多管理者可以称为企业家,并且配备VCD光盘。张瑞敏先生的管理思想是中国现代管理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传播他的管理哲学,学习他的管理思维,"张瑞敏无疑是中国现代管理的大师,对于每一个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来说意义非凡
  • 宋江管理有一套

    宋江管理有一套

    一般人要讲忠、信、义,当领导更要讲忠、信、义。人不忠就不叫人,这个忠不是让你愚忠,而是忠诚于自己的事业与团体。忠是有条件的,要看具体人,信则是无条件的,对小人也要讲信,否则你也成小人了。义是对自己人好,很多人干事老让亲者痛而仇者快,就是不明白义的重要性。义有小义,有大义,小义大义都好,小义有小成,大义有大成,当领导要有大义。
热门推荐
  • 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和沟通与我们的生活事业息息相关。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既游刃从容,又不失真诚与仁爱;既立志于事业,又不失家庭的和谐?在《挺经》中,你能看到曾国藩顺境中的修养与知足,逆境中的坚挺与忍耐;做事的勇毅与勤廉,决策时的虚心与明强。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冰鉴,取其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冰鉴》从整体出发,就相论人,就神论人,从静态中把握人的本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心理。
  • 重生之指末的幸福

    重生之指末的幸福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死在他的手上,六年的婚姻,全部的努力换回的既然是这样一个结果。再回首,她意外地回到了六岁那年,她平复心中的心情,努力想要重来,可看到他的那一刻,她发现真的要忘掉的一个人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即使这个人杀了她。前世她活了二十八年,在遇见他的那一天开始,她似乎就没有为自己真正的活一天,现在,时间重来,她不再打扰他的人生,守着父母朋友的人身份做最熟悉的陌生人,如此,他们不再有任何的交际,她也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做真正的自己。辗转挣扎,只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在这本被喻为“青春成长的心灵钙片”的散文随笔集中,作者不但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她出国留学,从心理变迁到生活变迁的真实故事,同时也将非洲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校园文化等展现给读者。孟梦用真实的笔触撰写了游历非洲的惊险、兴奋和异同于东方的趣闻轶事;在现实生活中体认到非洲民众的达观、热情和近原始状态下的煎熬与苦难;在学习和交流中明晰了多元文化的相抵与相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八岁

    八岁

    《八岁》是邓一光后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作者后期的短篇小说将背景转向深圳等沿海城市,创作手法日益成熟、多变,塑造人物时代气息强,然目光向下,反映底层的人和事的情怀不变,具有较强的现实观照力。
  • 王妃的穿越生活

    王妃的穿越生活

    一个古代的王妃穿越到现代,成为一个陌生男人的老婆,苦守男女授受不亲的王妃,跟思想超前开放的21世纪男人,一场爱恨纠缠就此开始,这,将会让他们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精彩尽在《王妃的穿越生活:调教老婆爱上我》
  • 网游之数据为王

    网游之数据为王

    一副融合进眼球的隐形眼镜,让余枫得到了一个神奇的能力。只要他愿意,在他的眼中,游戏中的一个个11C、一个个的玩家、一只只的怪物,一切都能看成一堆堆二进制数据。游戏库中的一切数据,完全展露到他的面前。这个地方能采集出什么东西、这个时间锻造武器成功率是多少、这个玩家接下来准备发什么技能、这个怪物的特点跟爆率是什么,一切都有数据可参!意外的能力,让余枫注定走上一条不同于常人的升级道路。越级副本、单杀BOSS、隐藏任务……一切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只因:网游世界,数据为王!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末世之王牌守卫

    末世之王牌守卫

    未来世纪,大地枯竭资源紧缺,地球惊现宇宙“生命源”,还落在了他们要寻找的彗卫士所在的城市处,外太空侵略者处心积虑勾结地球微生物,里应外合企图强占地球,来寻伙伴的金土两个学员能不能在伙伴们赶到之前保护好彗卫士和H城的安全?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个英雄的诞生,绝不意味着和平!
  • 控球法师

    控球法师

    比“魔术师”约翰逊传球更好的是什么人?控球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