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200000005

第5章 战略蓝图的绘制(4)

毛泽东还考虑到一个重要问题。在上述的电报中,他考虑到徐州以西的“孙元良三个师(按:在当时的一些电稿和包括《毛泽东选集》在内的若干文献中所提到的‘师’,是一种习惯的称谓,是指国民党军队原来在整编时把军改称为师、师改称为旅之后的‘师’,也就是一般称的整编师。其实在淮海战役开始之前,国民党军队已将整编师恢复为军的番号,称之为军,同时也把旅恢复称师。所以我们在叙述中对这时的国民党军队都称为军和师,而不称为师和旅。这一称谓的变化有必要提请读者注意,否则就会在若干地方产生误会。例如这时孙元良兵团东进的不是三个师,而是所属的全部三个军。郑州的防务交给了国民党十二绥靖区的四十军负责)现将东进”,故而命令中原野战军的“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即速部署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兵团”。很明显,这已把中原野战军列入了淮海战役的作战序列,是要两大野战军共同作战。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原来给粟裕布置的开打时间很清楚,是“10月10号左右开始行动”。可是,毛泽东现在不再按这个时间去要求了,他这时完全没有命令粟裕展开进攻。他的计划变了,他给前线指挥员重新安排了时间表:“你们以11、12两个月完成淮海战役,明年1月休整。”毛泽东将整个战役的开始时间向后推移了一个多月,因为他要两个野战军联合起来打更大的淮海战役。于是,在这种新的部署之下,中野分兵两部,刘伯承坐镇豫西,指挥中野二纵、六纵在江汉、桐柏地区分散歼敌,有意向敌人表明刘伯承还在豫西,将原来属于武汉“剿总”

白崇禧指挥的黄维、张淦兵团尽可能吸引住,不让其将兵力东向,以减轻东线我军的压力。而陈毅和邓小平则率中野的一纵、三纵、四纵、九纵4个纵队东进郑州,在黄河北岸的华北野战军的十四纵的配合下(由于有华北野战军的配合,所以极为重要的郑州黄河大铁桥得以完整无损地保护下来),10月22日攻克了郑州。两大野战军(严格说来,还有华北野战军的部队)开始并肩作战。

10月22日,毛泽东见到刘伯承在豫西吸引黄维、张淦等部的目的已经达到,短期内不会对我徐州地区的战事带来麻烦,因此中野可以在攻下郑州之后继续向东线展开行动。于是,他又给中野下达了新的任务:

“以主力于邱、李两兵团(按:指向东增援徐州方面的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大量东援之际,举行徐蚌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埠,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断绝,陷刘峙全军于孤立地位。”很明显,这已经将原来的“小淮海战役”范围大大扩大,将战略目标扩大为力争包围并全歼刘峙全军,淮海决战的蓝图已经画出了大的范围。

而这种打法,又出现了在辽沈决战中关门打狗的味道。10月24日,陈毅和邓小平根据毛泽东的方案,率领中野4个纵队攻下开封后向东攻击前进,陆续进至商丘、永城、亳州、涡阳。我军对徐州刘峙集团的包围攻势已经大致形成。

10月31日,华东野战军已做好了大战的准备。粟裕心中已经完全清楚新的淮海战役的规模与目标,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所以粟裕在这天向中央军委、华东局和中原局同时发出电报,称“此次战役规模甚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中央军委也作出决定,这次战役由陈毅和邓小平统一指挥。陈毅和邓小平在给中央军委的复电中说:“本次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信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向多直接指挥。”这样,两大野战军合作的新格局形成,这是我军敢于在总兵力小于敌方的情况下同蒋介石军队的最大战略集团进行决战的重要保证。

11月2日,东北战场上捷报传来,辽沈决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全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共两方兵力的对比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化。毛泽东的信心更足了,原来计划让粟裕打了黄百韬之后去打两淮的方案被毛泽东自己所推翻。11月7日,毛泽东在给华野(同时也电告中野)领导人的电报中估计,消灭黄百韬兵团只需10天左右时间,而“如能达成此项任务,整个形势将改变,你们及陈邓即有可能向徐蚌线迫近,那时蒋介石可能将徐州及其附近兵力撤至蚌埠以南。如果敌人不撤,我们即可打第二仗,歼灭黄维、孙元良,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

不过,这时毛泽东还认为蒋介石是有可能撤,也有可能不撤。如果不撤,我军就抓紧机会打第二仗,歼灭黄维和孙元良兵团。

11月8日,粟裕在已经指挥大军向黄百韬兵团展开包围,在即将渡过运河向黄百韬兵团发起总攻之时,就他对全局的考虑给毛泽东发出了一封很长的电报,他在分析了蒋介石可能采取的集中主力于江北作战与江南作战的两种可能,也就是毛泽东所考虑的可能不撤与可能撤的两种可能和两种可能的后果对我军的利与弊之后,向中央提出了他的具体建议:

我们不知各老解放区对战争尚能支持到何种程度,如果尚可能作较大的支持的话,则以迫使敌人实现第一方针为更有利。如果认为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是对的,则我们在此次战役歼灭黄兵团之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原注:新海(按:新指新埔,即今连云港;海指海州)敌主力已西撤],而以主力转向徐固线(按:指从徐州经宿县到固镇的津浦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歼灭之(原注:或歼孙兵团,或歼黄维兵团),同时,以主力一部进入淮南切断浦蚌铁路,挫乱敌人部署与孤立徐、蚌各点敌人。

为此,在战役第一阶段之同时,应即以一部破坏徐蚌段铁路,以阻延敌人南运。

很明显,粟裕此时的考虑又进了一步,不是按蒋介石可不可能来决定我们的计划,而是从有利与不利出发,要迫使蒋介石跟着我们的安排走,就是要在江北吃掉蒋介石的80多万军队。

毛泽东此时的打算与粟裕完全一致。第二天,也就是11月9日,他在给粟裕并同时告华东局、陈毅、邓小平、中原局的电报中就明确指出:“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供给。”这样,要全歼敌人几个主力兵团的计划就已经完全形成。这时,粟裕进攻黄百韬兵团的大战已经打响。也就是说,淮海战役事实上已经打响。

也是在11月9日,我军向黄百韬兵团发起进攻之后,发现刘峙有可能往南撤退的迹象。毛泽东得到这一情报之后,他毫不犹豫地下定决心,不能放走刘峙集团,要将其就地全歼。他立即给陈毅、邓小平、粟裕等人去电:

徐州敌有总退却模样,你们按照敌要总退却的估计,迅速部署切断敌退路,以利围歼是正确的。……如敌向南退却时,则集中六个纵队歼灭之。

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即现在举行之淮海战役)歼敌主力于淮河以北,第二步(即将来举行的江淮战役)歼敌余部于长江以北的问题。

就这样,在毛泽东和粟裕、陈毅、刘伯承、邓小平等人心中,原来的“小淮海战役”,一步一步地发展成为“大淮海战役”。由原来打算的打两淮,消灭黄百韬兵团的十几个师,发展为要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滨,西至豫东,北至陇海沿线,南至淮河的大战场上消灭敌人的几个兵团,几十万人的大型歼灭战。这一个不断发展变化,不断成熟的过程,是毛泽东和前线指挥员共同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面前审时度势、深思熟虑的过程。是我按照我军一贯主张的“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的方针,及时调整部署,做出的最佳决策。正因为这种决策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就能在今后的具体实施中胸有成竹地从容对付各种复杂的局面,保证将原来所预定的决战方案变为胜利的现实。

当时担任华野副参谋长的张震后来回忆说:

毛主席高瞻远瞩,制定了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又博采众长,使这个方针得到补充和进一步完善。战役第一阶段的进攻方向选定在徐州以东,歼灭对象是黄百韬兵团。中野主力直击徐蚌线,协同华野作战。在总的战略意图下,最高统帅部和前线指挥员之间经过酝酿磋商,使战役的具体部署更加缜密。

很明显,淮海决战的蓝图描绘过程本身,就已经预示了这场波澜壮阔的大战必然胜利。

五、杜聿明重回徐州

徐州地区的大战一触即发,蒋介石并没有睡觉。

当济南战役结束之后,对于我华东野战军下一步的动向,国民党军队内部当然是极为注意的,也曾进行过认真讨论。讨论中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华东野战军会北上华北,会同我华北野战军攻打平津,解决华北的傅作义集团;一种意见认为华东野战军会南下徐州,解决徐州的刘峙集团。蒋介石这时还有点清醒,他在认真分析权衡之后,不仅同意了后一种意见,还看到了我中原野战军有挥师东向参加徐州会战的可能性。1948年9月25日,他在南京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徐州的防守方案,而且是以我两大野战军有可能在徐州地区联合作战为前提。所以,研究的结果是要尽可能地进行攻击性防御,要尽可能地防止我两大野战军会合。蒋介石决定由杜聿明在徐州方面向鲁西南和苏北进行有限制目标的攻击,确保对平汉、陇海、津浦三大铁路线的控制;由白崇禧在豫西攻击,将刘伯承牵制在豫西地区。可是,杜聿明虽然制订了进攻鲁西南的计划,却因为要去东北战场“救火”,计划遂胎死腹中。杜聿明一走,刘峙虽然急得六神无主,也不敢展开攻击行动,他对向他请示行动计划的副参谋长文强说:“光亭(按:杜聿明字光亭)走了,谁能指挥得了前线的部队。我已经让前线的部队停止待命,原计划暂缓执行。”这一时期蒋介石也把注意力放到更为危险的东北去了,无暇顾及徐州,所以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竟然有整整21天无所作为,基本上没有任何行动。一直到10月24日,蒋介石才在何应钦等人的催促下,在北平下达了要刘峙对我华东野战军“取攻势防御,逐次消耗共军并巩固徐州附近地区而确保之”命令。同时,为了应付当时的紧急局面,蒋介石还有意让白崇禧出来对整个中原战场进行统一指挥。

同类推荐
  • 东方神都

    东方神都

    一个时代!一个背景!一场风云再起的诡谲征战!一个热血男儿的尔虞我诈!权与利、忠与信,欲与爱!脚下成堆白骨,春秋的轮回!人生的舞台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精彩好戏!最终是时代造英雄,还是英雄铸就时代?小人物又是怎样雄起……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军事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云云,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与揭示。与之相联系,中国军事历史也有丰厚的积淀,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构成部分。
  • 诸葛亮兵书

    诸葛亮兵书

    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战争题材电影作品,按照时间排序,每个电影单列一章,内容包括电影基本资讯(名称、海报、演职员表、所获奖项和内容简介)和影评。并插入于该影片中影响颇广的音乐场景、演员简介、经典台词等作为链接,使之成为兼具欣赏性和资料性的电影艺术类图书。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枭雄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枭雄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探险记系列2

    探险记系列2

    世界十大待解宝藏、太空、泰坦尼克……浩瀚宇宙,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神秘所在的探险,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囚凤

    囚凤

    虐文+女强文!!!原名《三夜强宠》,不得已改名,亲们见谅!到底谁虐谁,看了才知道!女主虽然穿越后失忆,但是坚韧聪明,然后慢慢恢复记忆,逐渐强大,美男N多,个个N赞,结局一对一,偶有天雷,不能承受者,入坑慎重!当然,如果你相信颜,那么,你就会发现,颜的文,会很不同,(*^__^*)嘻嘻……简介:如果,不曾遇见,是不是,一切就不会上演?如果,不是这样的容颜,幸福,是不是,不会像泡沫,轻轻一吹,就破灭?可惜,人生没有如果…*新婚之夜,等来的,是爱人的背叛,是魔鬼的凌虐,三天三夜非人的折磨,那如花儿一般灿烂芬芳的青鸾,被折断了羽翼,成了魔鬼的禁脔。*“好好看着,占有你的人是我,在你身上烙下印记的也是我,你要是敢背叛我,我就让你生不如死!”那一瞬间,痛得不仅是身,更是心,是整个灵魂!*“我怎么舍得你死,我的鸾儿。我活着,你逃不掉,就算我死,也要带着你,人间地狱,生生世世,你都是我的,别想着离开我,永远不可能!”冰冷的手指带着透骨的凉意,抚上沾血的唇,温柔的呢喃,是宣誓,更是警告。*“你背叛我,那么,只要是你在乎的人,统统都要死!”猩红的血,如同怒放的彼岸花,大片大片妖艳的红,灼痛了眼,碾碎了心,从此,深植心底。*拨开迷雾,尘封的记忆渐渐复苏,原来,我是我,我也是她。“欠我的,化作厉鬼,我也要千万倍的讨回来!”纵身一跃,万丈悬崖上,飘荡的,是无尽的、刻骨的恨。*红颜倾城倾国倾天下花容花红花飞花漫天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策马跃沧漠谈笑睨王侯明月照天涯爱就爱的轰轰烈烈,恨就恨得毁天灭地,苍天负我,我宁成魔!===========才女作家诸葛云清为本文填的词,大爱,与亲亲们分享:《西江月-鸾凤合鸣》锦瑟年华虚度,浮生半世迷途。多情自是枉孤独,几许殇情怎顾?旧念残情日暮,星辰月落云舒。江山万里剑如初,执手天涯共渡。==========另:本文不是悲剧,颜不写悲剧,嘎嘎!如今推荐机会很少,亲们如果喜欢这个文,就收藏下,省得找不到,不是会员的亲,请花一分钟注册收藏,谢谢!Ps:投票,留言,收藏,这就是更文动力!===========推荐自己的文:《掠心女王爷》(完结)《穿越之绝色妖妃》(已完结)《小受总裁的野蛮女佣》(已完结)《玩转异世之尝遍美草》(已完结)《神界公主的美男后宫》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孽缘错爱两世情缘

    孽缘错爱两世情缘

    山径尽头缓缓走来了一位翩翩公子,远远望去一副羽扇纶巾的打扮,风流倜傥的很,跟这山间的景象却也遥相辉映。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笏山记

    笏山记

    《笏山记》六十九回,是清末长篇小说中的一部奇书。主线是一位叫颜少青的才子如何建立笏山王国,成为笏山王。笏山是小说虚构的一块与世隔绝的地域。本书兼有侠义、言情、公案、战争、理想等类小说的成分小说的吸引力在它曲折离奇的战争故事,以及在战争中夹杂着颜少青与十五位女子之间的爱情纠葛。
  • 混沌至尊修神记

    混沌至尊修神记

    历经种种磨难,千般浩劫,最终昂首挺过,得道飞升!走遍三界六道,天上地下,最后神功大成,步入颠峰!且看主角如何傲笑三界,威镇宇内!
  • 挽红楼之侠王宠玉

    挽红楼之侠王宠玉

    阆苑仙葩世外仙株寂寞林。义薄云天潇洒儒雅侠中王。胤祥——玉儿,这一生,胤祥绝不负你。铁骨铮铮的誓言犹在。然而,兄弟义,儿女情,又该如何的取舍,那时,黛玉安在?四哥。胤祥敬你如父,爱你如兄。玉儿只有一个,她是胤祥的命,胤祥甘愿为四哥负尽天下人,只这一生若没了玉儿,胤祥唯愿一死。所以,我与玉儿这一生,宁死不分。胤禛——玉儿,穷其一生,胤禛得不到的,便只有一个下场。十三弟,别怪我。你我是兄弟,可是玉儿……我绝不会放弃。黛玉——一生一世两相知,一生一代两双人。胤祥,曾经的夜下当歌,琴萧两合,竟只是一场镜花水月梦么?四哥。胤祥视你如兄,黛玉也敬你为兄,只是,仅此而已!**************两心相知,金童玉女,本是天作之合的美眷属,却不妨半路加入一个如父如兄的四哥胤禛。到最后,是胤祥与黛玉一路波风斩浪破蒺开路还是鸳鸯两散各东西?至于胤禛…你的坚持,又会走到哪里?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红楼——胤祥、黛玉、胤禛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祥玉能否成就百年之好?敬请期待红楼新文——挽红楼之侠王宠玉。
  • 总裁前夫很无耻

    总裁前夫很无耻

    *一不小心放松警惕和厉珩斗酒是她这辈子做过最后悔的事,这厮居然趁她酒醉上演一出“从良计”!酒后第二天,某人一脸正经的说,“既然你不用我负责,那就对我负责吧。记得婚礼要盛大一点,可别委屈我。”于是,从此以后,她的人生开始变轨。**一场蓄意的陷害,本来以为的毫无脾气待自己温柔的老公偏信他人“我不需要一个不忠的妻子。”既然如此,她转身就走,“山高水低,再见陌路。”再见的时候,他却挡住她的去路,故技重施“你昨晚喝醉了,上了我的床,不应该对我负责?”**片段①“有人说你打架?”“三人成虎,这你也信?”“人家不但有证人,还有录音。”“什么!混蛋,被他阴了!别让我见……”“冲动之下别做决定,我是怎么教你的?打架加说谎,跟班一个月。”“喂!”“讨价还价可以,晚上说。”“你……”这是哪个星球来的人啊!片段②“上次答应我不喝酒,这又怎么算?”“再让我喝两杯,跟你班一个月!”“不……”“今晚随你!”“……让你喝三杯,明晚后晚也随我?”“……”“不答应就一杯也不准再喝。”“……”***从良计是神马,正文第六章有解释~~***简介无能的路过,请看正文~~喜欢的收藏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