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200000003

第3章 战略蓝图的绘制(2)

作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粟裕得到中央命令之后就开始积极准备,以待中央一声令下立即出动。可是,作为一个领兵作战20年的指挥员,特别是曾经在江南长期作战,如今又将重返江南独立作战,担负党中央赋予的重新开辟江南根据地重担的粟裕,对于中央的一个重要决策,对于即将到来的南下江南作战并开创新的解放区的重要任务,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他必须认真领会毛泽东这一决定的战略意图,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与分布,考虑好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的办法并在出发前有所准备,为大部队的南下制定出最佳的行动方案。在这些工作还未做好,心中还没有充分把握之前,他是不会轻易向中央提出自己意见的。

在反复考虑之后,粟裕认为中央军委的决定的确有大胆与出奇之处,如果他带3个主力纵队南下,打乱敌人的后方,肯定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这既是一着妙棋,可又是一着险棋。在仔细权衡华东野战军南下与不南下、我江北主力部队分兵与不分兵的利弊之后,他认为中央军委的决策并非上策,认为不南下会取得更佳的战果。粟裕的基本考虑是:中央作出这样决定的主要目的,是要改变中原战局,在中原打歼灭战,大量地歼灭敌人。事实上,这时在中原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条件已逐渐成熟。一是敌人在中原的三条铁路干线和各大中城市的防守上分散了很多兵力,有利于我军在运动之中捕捉战机;二是中原地区的平坦地形虽然有利于敌人相互支援,但如果我军破路之后,敌人的重装机械化部队就无法机动,有利于发挥我军徒步行军的长处,迅速集中兵力,实现战役的速战速决;三是中原地区背靠山东和晋冀鲁豫老解放区,便于得到支援和安排伤员;四是我军挺进外线以后,已经度过了最困难时期,逐渐适应和掌握了外线作战的特点,新的解放区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相反,如果3个纵队过江,虽然可以调动部分敌人回防江南,但是国民党军队在江北的4支主力部队,即整编第五军、第七军、整编第十一师、第四十八师要支撑国民党军队的中原防线,拱卫南京和武汉,是不可能将其调动南下的。特别是第七军和四十八师属于桂系的部队,驻在武汉的白崇禧更是不会让其脱离自己的指挥。另外,中原地区国民党所有机械化部队的主官也是不愿到江南水网地区去作战的。所以,国民党军队可能调到南方的部队不会是其主力,只能是一些二三流部队,这使中原兵力对比的改变不可能很大。在此背景下,如果我军3个主力纵队南下却削弱了我军在中原与敌人决战的能力。从以上因素考虑,部队南下的方案与中央要在中原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初衷是矛盾的。如果再从另一方面来考虑,我军南下之后,是在新区转战,行程数省,部队的重武器必须全部放弃或丢失,这是不可避免的损失。同时,部队在转战中处处有敌人的围追堵截,伤员的救护与安置有很多困难,这就使得部队减员的数量不会少,很可能达到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3个纵队加上部分地方干部约为10万人,减员可能会达到5万人),这也是不可避免且更为严重的损失。

单是这些减员的代价,在江北就可以歼灭敌人好几个师。而如果3个纵队不南下,和其他部队配合作战的话,在中原进行大的歼灭战,其效果会更好。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只有粟裕等原来新四军的领导才会有体会,就是要南下的这几个纵队原来都是新四军的部队,是从苏中苏北撤到山东的,在当时的北撤中和不久前从内线到外线的转移中,都是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才使广大官兵转过弯来,现在又要过江南下进行长期的新区转战,思想转弯又得有一个过程。

粟裕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中央的这一决策产生了新的想法。粟裕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虽然我有以上考虑,但要不要向中央提出建议,开始我是有顾虑的。主要是担心自己看问题有局限性,对中央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提出不同看法,会不会干扰统帅部的决心。但又想,作为一个战役指挥员,在即将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时,应当结合战争的全局进行思考,从全局上考虑得失利弊,把局部和全局很好地联系起来。全局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从局部看到的问题,也许会对中央观察全局、做出决策有参考价值。想到这些,我终于消除了顾虑,于4月18日把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报告了中央。

应当指出的是,当粟裕正在反复考虑这一问题时,陈毅从陕北回到了当时设在河南濮阳的华东野战军指挥部。粟裕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想法详细告诉了老战友和老上级陈毅。陈毅听后,对于这一改变中央决策而且将牵涉全局的意见十分重视。起初,陈毅是不同意粟裕意见的,因为他自己参与了中央这一决策的讨论与形成的全过程,他很清楚中央对这一决策的重视和慎重。而且,先遣渡江的主帅人物,也是他和毛泽东的一致意见——派粟裕。但是,在经过两人多次认真而严肃的讨论之后,作为一个方面军的统帅,陈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作战经验,深深领会了粟裕的意见,逐渐同意了粟裕的意见,最后是赞赏和支持了粟裕的意见,并鼓励粟裕大胆向中央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陈毅又拉着粟裕去拜访了路经濮阳的李先念,仔细谈了粟裕的想法,征求李先念的意见。李先念在与陈毅、粟裕进行了多方的分析之后,也表示完全支持粟裕的意见。

在陈毅、李先念的支持下,4月18日,粟裕以个人署名的一封长达3000余字的报告《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的建议》用电报发给了中央军委。

毛泽东是在前往西柏坡途中的五台山文殊院收到粟裕这封电报的。毛泽东刚一看到这封电报时,十分震惊,甚至有些生气地说:

“粟裕要干什么?陈毅在哪里?发个电报,把他们都请来,让他们把不渡江的理由说清楚。”但是,毛泽东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和中央军委几位负责人研究之后,大家都对粟裕的报告十分重视,认为必须认真听取粟裕的意见,于是电令粟裕到中央进行当面报告,同时电令陈毅也前往中央。

4月28日,当粟裕和陈毅到达当时中央所在地河北阜平城南庄时,毛泽东放下手中的毛笔,走出房门,穿过庭院,亲自迎接(这是极为罕见的举动,毛泽东自从担任党的领袖以来,他的习惯是不出门迎送战友和下级的)。毛泽东握着粟裕的手,望着这位已经不再年轻的前方大将,深情地说:“粟裕同志,你还记得吗?我们分别已经整整17年了!”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聂荣臻、李先念、薄一波等也奉命来到了城南庄。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在城南庄召开了书记处会议,中央的“五大书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全部出席。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一个:听取并研究粟裕提出的调整南线战略进攻部署的建议。与会者在认真听取了粟裕的报告之后,对他的建议和全国的战局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与会者的讨论乃至辩论是相当充分的,毛泽东为了考查粟裕,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当然,如你感到确有困难或不愿意率一兵团南下,我们可以考虑另换统帅……”但是,会议最后是一致同意了粟裕的意见,并由周恩来代表中央宣布了如下决定:“华野一兵团在4至8个月内暂时不南下,先加入中原作战,力争实现歼灭敌人主力于长江以北的新战略(在这里,党中央还有一个重要考虑,是要尽可能减少今后解放江南时对江南主要经济区的破坏,以便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如果将来刘邓、陈粟两大野战军的确无法粉碎国民党在中原的防御体系,一兵团立即执行南下方案。”

也就在这次中央军委的会议上,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还做出了两个重要的决定:一是中原地区的决战歼敌从华东野战军发起,华野先打济南,紧接着打徐淮,在徐州淮海战场上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一场决战;二是为了中原野战军更好地配合华东野战军的作战行动,也为了加强中原野战军的工作(中野转战大别山时期消耗很大,仅剩十来万人,重武器几乎全部丢失,又要马上对付华中和徐州西部几个兵团的敌人,压力很大,中央曾在一个文件中形容说“中原局的困难是中国革命最后最大困难”),中央决定将陈毅和邓子恢从华东调到中原局工作,陈毅担任中原局第二书记,邓子恢任第三书记(第一书记是邓小平),陈毅同时任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为刘伯承,第二副司令员为李先念),邓子恢任第一副政委(第二副政委为张际春)。粟裕也参加中原局的领导工作,是中原局的12名委员之一,只是不到中原局去,工作仍然在华野。这样,华东野战军就由粟裕全权负责,中央决定由粟裕接任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对于中央这一决定,粟裕表示坚决不能接受,认为华野不能没有陈毅。这一次,毛泽东向粟裕让了步,同意华野的司令员兼政委仍然由陈毅担任,但只是名义,陈毅本人必须立即到中原局工作(陈毅和邓子恢后来带了4000多名干部赴中原局工作),粟裕则以华野的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名义全权负责华东野战军工作。

城南庄会议的结果,实际上形成了在江北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战略决策,这也就是后来的淮海战役的最初蓝图。正是在这种战略决策之下,中原战场上才陆续出现了打开封、战睢杞、克济南,活捉区寿年、生擒王耀武等一系列胜仗,才会有由两大野战军共同进行的淮海战役。

三、蒋介石派来了“一头猪”

为什么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对在中原作战如此审慎?这是从当时中原战局的具体情况所决定的。

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国民党政府统治的中心地区。中原若失,长江天险也就难保。长江天险若失,蒋介石也就败局已定,无可挽回。所以当时蒋介石和他的国防部长何应钦高叫的口号就是“保江必保淮”。

为了逐鹿中原这一场重头戏,蒋介石把他的机动兵团集中了6个放在这里,总数有60多万人,而且有强大的空军支持。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对国民党军队有利的条件。(一)中原战场当时的四周都是国民党统治区,国民党政府已经统治多年,调动人力物力都比较方便,后勤供应不成问题。这和东北战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二)如果中原战场打开了大仗,北边的傅作义集团和西边的胡宗南集团都可能予以援助,这就可能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部队到达100万人以上。而如果傅作义集团南下江淮,我军要消灭傅作义集团的难度将大为增加。

蒋介石把中原战场的指挥中枢放在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古战场徐州。

如果从较为可信的殷代历史算起,徐州(古称彭城)就是我国各方力量争夺天下的四战之地。在3200多年前,殷代著名帝王武丁伐大彭的战场就是在这里摆开。这以后,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如楚文王、徐偃王、晋悼公、越王勾践、刘邦、项羽、韩信、曹操、吕布、关羽、石勒、谢玄、宇文化及、隋炀帝、李世民、黄巢、韩世忠、张士诚、朱元璋、李自成、史可法、林凤祥、李开芳、僧格林沁、曾国藩、赖文光、李鸿章、张勋,直到蒋介石,都曾在这里打过大仗。抗日战争中,著名的台儿庄会战也发生在这里。这里在近代又成了国内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和津浦铁路的交汇点,成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的北面门户。正所谓是“俯视东海,仰视关中,屏障沪宁,遥扼冀鲁,窥苏皖而撼中原”。辛亥革命元老、曾经担任过武昌革命军总司令的著名军事家黄兴曾就徐州的重要性说过这样的话:“南不得此,无以图山东;北不得此,无以窥江东,是胜负转战之地。”

在徐州这个八方瞩目的头等军事要地,派谁去做领兵统帅?这时在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军队的最高统帅是桂系领袖、刚从国防部长位子上下来的白崇禧,其职务是华中“剿匪总司令部”的总司令。蒋介石这时为了拉拢并利用桂系,不能不重用白崇禧,而早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能打仗,这在国民党各派系中也是公认的。桂系另一个主要领袖、当时的国民政府副总统李宗仁的意见是由白崇禧统一指挥调动整个中原地区的全部军队。但蒋介石不放心把中原地区的130万大军都交给白崇禧,因为白崇禧有可能不听他的主张,不接受他对下级的越级指挥,所以蒋介石决定把中原的部队一分为二,即在华中“剿总”之外,单独设立徐州“剿总”,而华中“剿总”则驻武汉。这样他就得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选出一个人到徐州。蒋介石选定的徐州地区军事统帅是在国民党军队中地位颇高的“五虎上将”之一的刘峙。

严格来说,刘峙在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的所谓“五虎上将”中是最不能打仗的一个。由于他的资历老,历任重职,部下一般都称他为“福将”,是把“福将”一称作为一种讥讽,用淮海战役时期担任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中将厅长的郭汝瑰的话说,“这是国民党军队中讥讽刘昏庸糊涂的代名词”。刘峙在过去的重大战事中曾经打过好几次大败仗。抗日战争初期,当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刘峙由豫皖绥靖公署主任调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奉命率军从开封北进,驻防保定,阻击日军沿平汉线南下。在当时全国人民抗日情绪万分高涨之时,他这个总司令竟是开仗即败,而且一败再败。他指挥部队在固安和日军打了第一仗,就丢了固安。然后,徐水、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一个一个城市相继落入敌手。战至11月5日,他只得将部队交给副总司令商震指挥,自动卸职。由于他的这次大溃退,引起全国上下的一片骂声,给了他一个“长腿将军”的称号。蒋介石无奈,只得让他回到后方,当一个重庆卫戍司令。1946年8月,蒋介石一心想打内战,刘峙坚决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方针政策,和陈诚一起高唱“三个月消灭共军”。他当时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统一指挥河南和陕西两省的军事行动。为了扫平我冀鲁豫解放区,刘峙从华东和中原战场调集了14个整编师30多万人的兵力,发动了气势汹汹的进攻。9月1日,他指挥的整编第三师在大黄集被我华东野战军全歼,师长赵锡田被俘。而这位师长不是别人,乃是顾祝同的亲外甥。由于刘峙这一仗打得实在太臭,引得当时的参谋总长陈诚和陆军总司令顾祝同都来到商丘前线,召开会议,并当场宣布撤去刘峙和其参谋长赵子立的职务。蒋介石也骂他太不争气,只给了他一个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的闲职,让他回上海赋闲。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本书分上下两部,讲述了《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的战术原则,以及它的谋略精华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历代中外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史学者和生产经营管理者都重视它。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它被誉为“兵经”、“兵学圣典”、“百代谈兵之祖”,蜚声于世界军事理论界,载誉于世界文化史。青年毛泽东最喜欢的就是两本书;办事兼传教之一曾国藩誉其为处世为人之圣典;经营之神松下幸这助誉其为经营管理的天条。《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它的影响遍及全世界,它已被译成英、俄、日、德、意、捷、朝等数十种文字出版。
  • 大决战:平津战役

    大决战:平津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情况。平津战役以1949年1月14日攻打天津的战斗作为明显的起始点,其余都是对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且围而不攻,仅发生一些小规模战斗。尤其是北平,通过我党艰苦细致地对时任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做工作,得到和平解放。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北平为标志。该次战役,与辽沈、平津战役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反动力量经过多年较量之后的决战;是打倒蒋介石、成立新中国前夕的决战。不同点是战役发生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驻地西北坡周围,又以我国著名的古都和新中国未来的首都北平为中心。这一战役中,有40%的国民党军队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其统帅也不是蒋介石嫡系将领,而是当时国民党军内部非嫡系的代表人物傅作义将军。上述的相同之处,决定了这一场决战的残酷性和重要性;而上述的不同处,又决定了这场决战的灵活性和重要性,使得这场战争呈现出来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并不都是冲杀与血战,还有大量既复杂又紧张的另一条战线的斗争。而这种斗争的结果,则是古都北平的和平解放。
  • 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战争

    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战争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英雄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英雄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农家小地主

    农家小地主

    一朝穿越农家女,家长里短是非多。亲娘好赌成性,败光家产,欠了巨债,和有钱人跑了!亲爹病弱无能,半死不活。幼弟胆小怯弱,全靠年迈的爷奶支撑。家里还有不省心的大娘小婶。陈静握起小拳头,整治极品亲戚,哄骗恶霸债主,带领全家奔小康!看她农业高材生在异世打造属于自己的超级大农庄,当个农家小地主。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山村有远亲。眼见日子越过越红火,那些远亲上门了,连和人私奔的亲娘也回来了.........☆☆☆☆☆☆★★★★★★◇◇◇◇◇◇◆◆◆◆◆◆推荐好友种田文:《农家园里师》链接:《农家药膳师》链接: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北大周末智慧课

    北大周末智慧课

    关于爱与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千百年来谁也说不清,爱里含着恨,恨中又有爱,爱恨交织,爱与恨是一对冤家。没有绝对的爱与恨;也没有无缘由的爱与恨。在人生的长河里,爱与恨各是两个支流,沿着哪条河流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也只是能让人明白一些道理,无法让你明白爱与恨的真谛,智者也只是能给你一些经验,也无法教你判断爱与恨的是非。爱了,恨了。快意人生,敢爱敢恨,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人生的长河中迷失自己。爱与恨只有自己用心去体会。
  •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抓住每分钱:洛克菲勒大传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起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开始投身慈善事业,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 爱上霸道冷大叔

    爱上霸道冷大叔

    一次意外的打工经历,让展天玲认识了一个奇怪又偏执的男人,从此她的人生发生了颠覆性的巨变!他霸道、冷漠、强势、无情,却又扮无赖扮可怜的引她一步步深陷,直至最终,芳心暗许!她是单纯的如一张白纸的女大学生,他是隐藏在暗夜之中最强大的存在,可却遭遇最亲的人背叛,差点终身残废,直到认识了她,他的生命才出现了一道生的曙光!其实这是一个小女人被一个变态冷漠男改变成为腹黑大女人的甜蜜心酸史,且看她如何在无形之中一步步收腹那个霸道的大龄男。片段一“滚!给我滚出去!!”男人冷洌如冰,他真是要被这个女人气死了。“又来了,你除了会叫我滚,还会什么?有本事你就站起来啊,坐在轮椅上赶人有什么意思?”女人故意气他,叫你嚣张,我偏不,看你能拿我怎样!“滚、出、去!”沉冷的声音再次传来,隐隐带着颤抖。“哈!你真可怜,大好的人生就这么毁了,而你还心甘情愿的这么活着,真是让人同情!放心,不用你赶,从明天起你就不会再看见我了,再见!”女人说完扭头就走。“谁可怜了?你站住!给我说清楚.....给我回来!!”男人大吼着,却终是没唤回女人的回头。片断二“陆先生,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女子万般风情的跟面前的男人打着招呼。“你叫我什么?”“呵呵,陆先生,你还真见忘啊!想不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的记忆是越来越退步了嘛。”“那个男人是谁?”“哪个男人?…他吗?...喔!我想想…好像是…”某女一边瞟着男人越来越黑沉的脸,一边故做思考。“该死的!你想让我掐死你吗?…走!”“姓陆的,你放开我!”她一边说,一边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勾起嘴角。“展天玲!你给我记住了,这一辈子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死人,别的男人,谁他妈也别想碰你!”................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完美,但也就是这种不完美才成就了我们的人生。
  • 名人的闲情逸致

    名人的闲情逸致

    一年之计在于春。青少年,正值人生春天,更是读书的黄金期。读书,犹若一日三餐。餐者,在于长身体。书者,在于长智慧,长精神。青少年读书,期于人生奠基,根基越深,后劲越足。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 异界之逆天衙内

    异界之逆天衙内

    苍龙皇朝的第一纨绔的丁野重生回到二十年前,他该如何弥补前世的错误,挽救家族被满门抄斩的命运?又该如何在纷乱的大陆战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做一个战无不胜的绝代名将?前世误过的事错过的人,这一世不会再辜负;前世闪耀的将星波诡的命运,这一世要尽在掌握;丁野要做一个逆天改命的枭雄,把嚣张进行到底!
  • 艾在,爱在

    艾在,爱在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