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100000011

第11章 东北这盘棋(2)

就在我军日夜向东北前进的时候,苏联政府根据苏、美、英三国政府1945年2月签订的《雅尔塔协定》,于1945年8月14日由外长莫洛托夫和国民党政府外长王世杰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约除规定了苏联将在东北地区的大连港、旅顺港、中长铁路等问题上保持若干特权之外,苏联将在日本投降之后三个月从东北撤军,将东北交还给中国政府,亦即国民党政府。这个条约,国民党政府立即就向全国公布了。正是鉴于这个条约,我党中央才在向全党的指示中提出了上述的一些具体办法。因为我党中央已经估计到,苏联“受中苏条约之限制,必然将东三省交还国民党政府,国民党政府亦将进入东三省。我党进入东三省后,红军必不肯和我们做正式接洽或给我们以帮助”。但是由于中苏条约也明白规定了不干涉中国内政,而在三个月中,国民党政府绝不可能全部控制东北,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三个月中控制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热河和察哈尔不在东三省的范围之内,所以,中央指出:

“热河、察哈尔两省不在中苏条约范围之内,我必须完全控制。”

虽然我党对当时中苏之间在东北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了若干估计,提出了若干办法,但双方的矛盾总是要出现的,肯定是要进行谈判的。

我党中央对于苏联方面对我党在东北活动所表示的最早态度,是从山东方面获得的。8月下旬,山东军区的胶东军区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派了一支侦察小分队从海上前往辽东半岛,在庄河登陆后,前往大连同当地苏军作了接触,大连的苏军负责人说:红军只控制大城市,八路军在乡村的活动他们不干预,在城市里的非武装活动他们也不干预。山东军区很快将这一情况向中央做了汇报。中央在9月11日给山东军区发出指示,要他们马上抽调12个团,由萧华指挥,经海上进入东北,用东北义勇军等名义活动,在乡村和中小城市发动群众,建立政权。

可是,在沈阳所发生的情况就复杂得多了。

9月5日,我冀热辽部队曾克林部经过与苏军谈判之后,进入了沈阳市区。这是东北人民自“九一八”以后14年来第一次见到从内地来的中国军队,故而受到了东北人民“喜迎王师”的极为热情的欢迎。我先遣纵队趁机组织了临时人民政府,由焦若愚任市长;成立了沈阳卫戍司令部,由曾克林担任司令;又放手扩大部队,不到10天,就从进沈阳时的不到一千人发展为两万人。他们又利用苏军让他们看守日军军火仓库的机会,搬出了3万多支枪来武装部队。在这种基础上,我军以沈阳人民政府和沈阳卫戍区的名义着手恢复秩序,镇压汉奸,还向外去接收其他地区。这一下,苏联方面不同意了,说大城市只能交给国民党政府,要我军立即退出沈阳。我军当然不会同意。在这种情况下,驻东北的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接受了周保中的建议,决定派人与中共中央直接对话。

1945年9月15日,一架事先未做任何通知的军用飞机降落在延安飞机场。从上面走下来的是当时的沈阳卫戍司令曾克林,和苏军代表贝鲁罗索夫中校,还有一位翻译。中共中央接待了这位客人,由朱德总司令和苏军代表进行了谈话。贝鲁罗索夫只是转达了马林诺夫斯基的四点声明,其中心就是要我军退出苏军占领地区,待苏军退出东北之后,中国军人如何进入,由中国人自己解决,苏联不干涉中国内政。

15日下午到晚上,在***的主持下,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临时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曾克林关于东北情况的详细汇报。根据曾克林的汇报,和贝鲁罗索夫所转达的声明,会议经过讨论之后,做出两项重要决定:

(一)立即成立由彭真、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组成的中共中央东北局,由彭真任书记。

(二)从华北和华中派遣100个团的干部去东北,不用原来的番号和身份,不让苏军发现,完全以东北地方部队的名义活动。

会议还决定,给马林诺夫斯基回一封信,表示我党将从苏军占领区如沈阳、长春、大连、平泉等地将军队撤出,但在热河、辽宁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建立的根据地应当允许保留。

以上决定立即用电报告知了正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毛泽东和周恩来。毛泽东和周恩来也立即回电表示同意。

为了抓紧时间,中共中央东北局负责人彭真、陈云、伍修权等6人,在9月17日下午,也就是中央做出决定的第二天,就搭乘苏军代表返回沈阳的飞机直飞东北,开始领导东北地区的工作。

有件事情值得一提。由于东北局的领导干部到东北之后要和苏军的领导干部进行很多接触和谈判,而苏军的军官都是有军衔的,对军官都是以军衔相称。我军从来未实行过军衔制,所有的军队领导干部都没有军衔,这在同苏军的交往中很不方便。中央领导人深知苏联某些领导人瞧不起中国干部的作风,于是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由中共中央临时给去东北的几位领导干部授了军衔:彭真、陈云、叶季壮(按:我党长期从事经济贸易工作的领导干部,到东北之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部长,1949年后任国务院对外贸易部部长)三人授予中将军衔,伍修权授予少将军衔。他们几位在刚到东北与苏军方面谈判时就是以中将与少将的身份出现的。虽然他们的军衔在与苏军的初期谈判之后就不再用,但这却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授衔。

由于飞机在山海关机场加油时出了故障,彭真等一行是在第二天到达沈阳的。这一天,正好是“九一八”事件14周年的纪念日。

四、全速开进

曾克林和贝鲁罗索夫到延安本是不速之客,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东北局并立即前往沈阳这一决策也是根据突然发生的情况临时决定的,这个时候,毛泽东还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中央书记处在延安的三位书记***、朱德、任弼时在送走了彭真一行之后,当天立即向在重庆的毛泽东和周恩来汇报了有关情况,并正式提出了我党在全国战略部署中“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毛泽东和周恩来也在当天就电复延安,表示完全同意有关决定。19日,毛泽东再次给延安发了电报,不仅同意“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而且在***等人提出的新四军主力北上江北和调10万部队到东北的基础上,对高级干部的安排作出决定:原新四军领导人陈毅、饶漱石去山东,主持山东工作;原山东解放区领导人罗荣桓和萧华去东北,和东北局一道工作;已经长期未上战场的林彪去热河,准备去东北。

根据毛泽东的决策,中共中央在9月19日立即发出了《关于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指示说:“全国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们能控制东北及热、辽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为此,中央决定:“山东主力及大部分干部迅速向冀东及东北出动”,“新四军调八万兵力到山东和冀东”,“成立冀热辽中央局,并扩大冀热辽军区,以李富春为书记,林彪为司令”,“罗荣桓到东北工作”,“陈毅、饶漱石到山东工作”。

很明显,中央要山东部队的大部和新四军的一部急赴东北。

军令如山,各部队闻风而动,向东北全速开进。

山东解放区部队的主力,是在八路军一一五师的一部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为了开辟敌后根据地,于1938年9月,任命原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萧华在冀鲁边区的乐陵组建了东进支队准备进入山东,由萧华任司令员兼政委,许世友任副司令员。部队以一一五师的六八五团为主,加上一二九师的津浦支队,还有冀鲁边区的地方部队,共编为9个团。东进支队成立后,就开始向山东开进。

11月,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奉命率一一五师师部及六八五团、六八六团等部队挺进山东,从此,山东的抗日武装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不久之后成立的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领导下,根据地和武装力量不断发展,1943年9月,成立了统一的山东军区,罗荣桓任司令员兼政委,同时还任一一五师代师长兼政委(师长一直由未到山东的林彪担任),萧华任山东军区和一一五师的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之下又设6个军区、20个军分区,成为我党领导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

这个时候,我山东军区的部队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在罗荣桓的指挥下一支一支地出发,开向东北,用当时的话说,简直就是在“大搬家”。

山东部队去东北有的走海路,有的走陆路。打先锋的第一支队伍,是在9月2日被中央军委点名出征的由万毅率领的东北挺进纵队。

万毅,辽宁金县人,满族。1926年入东北陆军军士教导队,1930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1938年,他以东北军旅长的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任东北军新编一一一师师长。不久他带领该师的两个团在山东起义,被编为八路军滨海支队,并担任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因为他是东北人,又是东北军科班出身,对东北是人熟地熟情况熟,所以中央军委在考虑去东北的主要干部时,第一批就点了他,山东军区去东北的开路先锋也选了他。他率部队从海路去了辽东半岛,东北挺进纵队在东北扩军后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七纵,以后又整编为一纵、东北野战军五纵,都由他任司令员。

万毅打了前锋,其他各部陆续出发。从9月下旬到12月上旬,总共有萧华、吴克华、杨国夫、罗华生、梁兴初、罗舜初、田松等各率所部共6万多部队(包括了山东军区8个主力师中的6个)去了东北。而山东解放区则由新四军的二师、四师、七师和江南一纵由南向北开进接防。

新四军到东北的主要部队,是黄克诚率领的第三师。

这时的黄克诚是新四军主力之一第三师师长兼政委,他早在中央下达进军东北的命令之前,就从全局出发看清了东北的重要,曾于9月14日主动向中央提出报告,建议派大部队去东北“迅速创造总根据地,支援关内战争”,是我军高级将领主动向中央建议进军东北的第一人。所以当中央决定调动新四军的部队时,就点了他的将,让他率第三师开赴东北。于是他和副师长刘震、副师长兼参谋长洪学智、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等就率领第三师的4个旅、3个特务团共3.5万人,于9月28日从苏北淮阴出发,星夜兼程,赶往东北。从独立建制的部队来说,新四军第三师是到东北的最大一支队伍。

除了山东军区和新四军三师之外,从其他根据地抽调去东北的部队还有:

由刘转连、晏福生率领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三五九旅第二梯队(三五九旅第一梯队已由王震率领南下,第二梯队已经整编为一个旅,原来也准备南下,现在改为进军东北),由黄永胜率领的教导二旅、一旅各一个团,由文年生率领的警备一旅。

由沙克率领的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第三十一团。

由邓克明率领的冀鲁豫军区第二十一团。

这样,山东军区的6万多人加上新四军的3.5万人,一共10.7万人的我军主力部队,按中共中央的要求,最晚的在1945年的12月上旬,全部开进东北,分布在南起安东(今丹东),北至牡丹江的东北大地上。

同类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之海战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海战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亡命之徒前传

    亡命之徒前传

    本书从臭名昭著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讲述一帮亡命徒在世界各地作战的故事。从籍籍无名到恶名昭著的故事。另:本书续集《我的佣兵生涯》已完本,新书《极限保卫》正持续更新中。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能够前往观看。如果觉得不错请不要吝啬收藏与票票。谢谢。
  • AK-47枪王之王

    AK-47枪王之王

    《AK-47枪王之王》讲述了枪王之王——AK-47突击步枪的传奇故事。AK-47是前苏联草根天才卡拉什尼科夫在26岁时设计的突击步枪,到2012年,AK-47产量超过1.5亿支,地球上平均每五个人就有一把AK-47。本书从AK-47诞生的战争背景入手,介绍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数十场重大战争,进而引出AK-47枪系的发展、演变,并进一步挖掘AK-47战争内涵:它是民族之枪,是正义之枪,是自由之枪……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历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历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尉缭子兵书

    尉缭子兵书

    《尉缭子兵书》为《中国古代八大兵书》系列之一: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尉缭子兵书》为该八大兵书之一。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抱怨是最好的礼物: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顾客满意学

    抱怨是最好的礼物: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顾客满意学

    国内业者如何赢得顾客青睐,获取顾客的忠诚,已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国外业者正在大潜进入本国市场之际,能否永续经营的重要课题。本书首先以何谓顾客谈起,主张应从心理与行为两方面落实顾客满意,并关注员工满意的问题,强调顾客满意与员工满意双管齐下,才能创造企业生存的利润。书中跳脱了礼貌,又逢中国加入WTO,技巧的论述与一般概念的讲授,而从经营哲学,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的层面,为为者提供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顾客满意成功之道。全书架构完整,立论精确,在全球景气持续低迷,总结了作者十年的辅导经验与学理涵养,而且没有太多的专有名词,浅显易懂,平易近人,是E世纪业者学习顾客满意经营不可多得的入门宝典
  • 一生要交的10种朋友,一生要防的10种人

    一生要交的10种朋友,一生要防的10种人

    在本书上篇中,详细介绍了人生必交的10种朋友对人生的意义,为大家找到这些朋友提供了众多的方法,并提出了一些与每种朋友交往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下篇则为诸多需防之人详细刻画了面貌,揭露他们的一系列“罪证”与伎俩,同时,也从诸多史实、寓言和故事中汲取真经,告诉你前辈们或别人防范和对付他们的方法、技巧。另外,本书以精美的语句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使读者加深对处理朋友关系的方法的了解,而且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交际方法,并总结出自己的交际经验,找到属于自己的朋友,避开对自己不利的小人。
  • 穿进书里心慌慌

    穿进书里心慌慌

    人家穿越,她也穿越,人家要么介入夺嫡之争,活出自己的精彩。要么穿越平凡农家,农夫山泉有点田。她捏?她竟然穿进了自己刚刚看完的文,恐怖有没有,焦虑有没有,听者伤心闻者流泪有木有?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不是女主,不是女主啊不是女主,但是,反面女一号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好不好?恶毒女配也不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真是,真是,真是无语问苍天啊!
  • 春天的奇迹

    春天的奇迹

    外宣局是这次拆迁宣传工作的总策划和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本着“高站位把握导向,求实效舆论先行”的原则,在区领导赋予“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次拆迁能否顺利完成”的重大责任面前,外宣局局长孙海芬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 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

    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以感恩心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位人!以责任感去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感恩,唤醒了内心的驱动力,孕育了责任感,工作中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爱心对待每个人,你就能够自觉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每件事。学会感恩让你做人成功,担当责任让你做事出色,怀有感恩心才能踏踏实实做人,抱以责任心才能勤勤恳恳做事。感恩和责任,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获取能量的途径!是实现成功人生最无价的宝贵财富!
  • 冷君虐之恨殇(完)

    冷君虐之恨殇(完)

    红颜倾城,倾国倾城。她有绝世的容貌,倾国的容颜。她的人生真的应了倾国倾城。一场意外的战争,将她推到了争斗的风头浪尖。国仇家恨,生离死别,这红尘的战场,千军万马,孰是孰非?一边是至深至爱的人一边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敌国皇帝她的爱最后情归何处?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最受欢迎下饭菜

    最受欢迎下饭菜

    《美食天下第1辑:最受欢迎下饭菜》集结了营养师的权威营养知识,烹饪大师曹广泉等几十年的烹调经验,讲解烹饪知识,介绍家常食材家常菜。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最新的营养学研究成果,本着有助健康和疾病康复的原则选取菜品,对大众的食疗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不同人群的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生理特点,本着对特殊人群关爱的原则选取营养知识和菜品,给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人群进行饮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