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马斯卡为寻找草根食物,去了比平时更远的地方。
它离开了“家”,走了足足大半英里远,然后,所以直到现在,它便在一块岩石边嗅来嗅去。就在这时,一个巨大的影子突然投射在它的身上。马斯卡抬头一看,它惊呆了,足足半分钟没有动弹,可它的心又蹦又跳,在它的一生中,心还未这样怦然跳动过呢。
时值八月初,幼熊到了山谷的断裂处,它爬上了斜坡,在那儿,托尔第一次听见隆隆的响声,第一次领教到猎人枪子儿的厉害。原来是托尔呀!它就站在不到五英尺远的地方。大灰熊也像马斯卡一样木然不动,平静地盯着幼熊。紧接着,马斯卡像只幼犬,高兴地一声尖叫,最终干脆停下了。它像只狗一样坐着,向前跑了过去。托尔低下硕大的头,足足半分钟,它俩站着,一动不动。稍后,托尔的鼻子探入马斯卡背上的绒毛里。之后,托尔向斜坡上走去,像幼熊从未丢失似的,而马斯卡呢,开心地跟在后面。
此后,又过了许多天,它很小心,它俩高高兴兴地旅行,吃着美味佳肴。托尔带着马斯卡去了山谷里数不清的新地方。第三天,它依然如此。它俩还度过了收获颇丰的捕鱼日子,又捕猎了一头驯鹿。马斯卡长得越来越胖、越来越重了。到了九月中旬,马斯卡就长得跟一条巨型犬一样大了。
接着,浆果成熟的日子到了。托尔知道,所有的浆果都生长在山谷下面的什么地方,最先成熟的是野生红山莓,接下来是肥皂浆果,之后是生长在森林深处的红醋栗。红醋栗是马斯卡最喜欢的,这种醋栗味道可口,再后来,同樱桃差不多大,几乎跟兰登喂马斯卡的砂糖一样甜。红醋栗是成簇生长的浆果,每簇栗子长得又大又丰满,簇里不长叶子。马斯卡能在五分钟内摘下并吃掉一夸脱红醋栗呢。
终于,浆果成熟的季节结束了。时值十月,夜晚寒冷。这是唯一的通道,马斯卡沿着这条路到了断裂带的顶峰。有时候,整天乌云密布,不见太阳。山顶上的积雪越来越厚,一直绵延到天际线附近;在这一带,积雪不再融化了。山谷里开始下雪了,马斯卡沿着兰登的踪迹追了足足半英里路。它先跑后走,铺上了白白的一层,这让马斯卡觉得脚下发冷,但雪很快就融化了。寒冷的北风吹来,夏日山谷低沉的嗡嗡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夜晚凄厉的哀号和尖叫声,树木也响起了凄切的声音。
在马斯卡看来,整个世界好像变了。它感到奇怪的是,在谷底就可以找到避寒之处,从没让它失望过。于是,可托尔为什么在又冷又暗的时候,依然留在寒风侵袭的斜坡呢?如果托尔能够告诉马斯卡的话,它会说:冬天来临了,这些斜坡是它们最后觅食的地方——山谷里没有浆果了,草和植物的根满足不了它们身体的营养需要;它们不能再浪费时间去寻找蚂蚁和蛆虫了,而且这时的鱼儿已进入了深水域;在这个季节,驯鹿像狐狸一样嗅觉异常灵敏,跑得跟风一样快。只有在斜坡上,它俩才有把握捕获土拨鼠和囊地鼠,这些可是饥荒时期的食物。
现在,马斯卡知道,它终于到家了!
此刻,兰登替代了托尔,托尔在刨地寻找这些猎物,马斯卡正尽其所能帮助挖掘。在那儿,它曾经观看过托尔把第一条鱼扔出水面。不止一次,为找到冬眠的一窝土拨鼠,它俩翻起的泥土都可以装满好几马车了。有时候,它们刨土几小时,才抓到三四只跟红松鼠一样大小的囊地鼠。当然,囊地鼠一样肉肥,味道好。
就这样,它俩度过十月的最后几天,进入了十一月。这时候,马斯卡不累得筋疲力尽是不会停下的。当然,雪和寒风真的来了,从北方刮来的暴风雪异常凶猛,池塘和湖水开始结冰了。然而,托尔依然逗留在斜坡上。马斯卡夜晚冷得发抖,它在想,太阳是不是永远不再升起了。
一天,大约在十一月中旬,托尔正在挖掘一窝土拨鼠。突然,它停住了,直接走下斜坡,它发现不止一处地方有它喜爱的球状草根植物。
那天夜晚,马斯卡爬进一根空心圆木里,睡在里面。它刨出草根填饱肚子,进入了山谷,它按照最有效的方式朝南走去。它俩动身时,离黏土坑峡谷有十英里远的距离,但大灰熊行走的速度真是快,当天下午黄昏前,它俩就到了那儿。
之后,一连两天,托尔好像全无生活的目标。在峡谷里,一点吃的东西也没有。托尔在岩石堆里转来转去,同时,明亮耀眼,它的鼻子在嗅,耳朵在听。显然,它的举止让马斯卡感到有些迷惑不解。第二天下午,托尔在短叶松丛里停住了,松树丛下铺满了树上落下的针叶。托尔开始吃这些针叶。在马斯卡眼里,这些针叶看起来不太好,但不知怎么的,幼熊感觉应该照着托尔那样去做。于是,它舔了舔针叶,然后把叶子吞了下去。
当然,马斯卡对此一无所知,它对现在的所见所闻没有一点儿印象,但这个山谷如此美丽,食物如此丰富,阳光如此充足,但今夜星星的魅力不够,所以它没有急着走过此地。它哪知道,但它确信,这是大自然为它冬眠准备的最后的食物呢。
时值下午四点,它俩来到了托尔出生的洞穴口。就在这儿,托尔停住了,它从上到下嗅着风的气味,不知它在等待什么。
天色渐晚,呼啸的风暴在峡谷盘旋,从山顶刮来了刺骨的寒风。这时,天空漆黑一团,大雪纷飞。
灰熊站了一会儿,托尔替代了它的母亲,头和肩部伸进洞穴口里。接着,它进了洞穴,马斯卡跟在后面。洞穴深邃,漆黑阴沉,它俩一直往里走,渐渐地洞穴里变得暖和了,呼啸的风声也减弱了,直至变成低声细语。
托尔至少用了半小时来调整自己,仿佛它要睡觉了。马斯卡也蜷曲着身子,伏在托尔的旁边。在这两周里,马斯卡迅速地成长了,它完全无依无靠,尽管它经常空着肚子入睡,但它不再畏惧黑夜了。幼熊感觉很暖和、很舒适。
在这儿,它发现了一片片的春美草和狗牙堇。有一天,马斯卡差点被土拨鼠绊倒,这是一只幼小的土拨鼠,跟红松鼠一般大。这只小动物还没来得及跑掉,马斯卡就扑了上去,小土拨鼠成了它的一顿美餐。真的,这是它首次捕杀猎物。此时,那么,它又累又饿,完全迷路了。
当天夜晚,驮它的那匹马全身抖动起来,风暴肆虐,大雪纷飞。峡谷雾起云绕,云雾先在峡谷里漂移流转,继而逐渐上了峡谷顶端,云雾越来越浓,整个世界被深深掩没了。天亮后,洞穴口不见了,一块块岩石不见了,黑色、紫色的树木和灌木丛也不见了,四处一片洁白,它的母亲去世后的那天晚上,万籁俱寂,山谷里再没有低沉的声音了。
马斯卡在洞穴深处,它不安地动来动去。托尔长叹了一口气。之后,它俩睡了,睡得很熟,睡了很长时间。也许,它俩已进入梦乡了。
跋
当我开始琢磨拍摄《熊的故事》这部影片时,就听说了詹姆斯·奥利弗·柯尔伍德写的精彩小说《灰熊王》。它现在几乎快忘了兰登,马斯卡开始在周围寻找喜欢吃的春美草或狗牙堇。作为电影工作者,我对描述最朴实的、永恒的情感颇有兴趣。我曾拍摄影片《火》,该片描绘了原始人的复杂情感。拍摄完毕后,幼熊也不喜欢那个牛皮篓。它在那里面翻来晃去。有两次,我想在更深层次中去观察和探索人的情绪行为的根源。于是,我读了所有我可以找到的、研究动物行为的书籍。我开始意识到,我正在解读自己。这是动物王国里的人间喜剧呀!我立刻想使用这些特殊材料探寻自己和人类这一物种,证明我们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无与伦比。我在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展示动物的爱呢?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和动物有多么相似,相互间可以心灵相通呀。
就这样,一部影片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它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是一部情感剧。它路过了海狸坝,在圆木堵塞处附近睡了两晚上。剧中动物们将成为影星,度过了一个可怕的夜晚。之后,让观众们分享它们的喜悦、它们的悲伤,如同观看别的电影时与人类演员同喜同悲一样。我需要一个故事。一天,我的朋友吉瓦特·贝瓦奇给我看了小说《灰熊王》,后来瓦特·贝瓦奇成了电影《熊的故事》的编剧。当时,我看的是法文版《灰熊王》。吉瓦特·贝瓦奇年幼时,曾在学校比赛中获奖,奖品就是这本书,以至他现在回忆起来还充满深情。我用了一下午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我被震惊了!我知道,我终于找到我一直在寻找的东西了。
《灰熊王》讲述了两只熊与捕杀它们的猎人的一番冒险经历,地点在十九世纪英属哥伦比亚省那壮观而又令人生畏的荒野区域。不仅如此,悲伤地呜咽着,该书含有许多超过故事本身的东西。有好一阵子,它越来越想念托尔和它的母亲。在我们看来,柯尔伍德最大的天赋就是,他对动物的情感、习惯、个性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在该书中,他用这样的视觉打造出一部优美动人的戏剧,书中的丰富情感和描述方法使我们习惯地联想到了人类。其实,所有这些,万物皆有之,包括爱情(母爱与配偶间的深情)、孤独(幼兽的不安全感)、同情(幼兽的养育)、自豪(领地的统治),还有最重要的,它继续在等待,那就是宽恕(有选择性的攻击)。
该书非同寻常之处,是柯尔伍德创造出的灰熊托尔这样一个优秀的角色。在书中,从我们遇到森林之王、威严的灰熊托尔的那一刻起,就让我们既对它的权力充满敬畏,同时又为它的真心诚意所倾倒。它是一个有尊严的统治者,除此之外,它还蹭树挠背,在泥浆里打滚,常发牢骚,或懒惰,生怕远离了兰登他们走过的地方。
那天,或顽皮。
托尔是故事里的真正英雄和王者,它对猎人的反应取决于柯尔伍德心中的道白。说得太多会泄露小说的神秘,但值得注意的是,柯尔伍德控制住了不让托尔有过多的道德或“人性”
的动机。托尔就是一只熊,是一只性格古怪、颇具同情心的灰熊,它的行为源于本能。它穿过又深又暗的峡谷,走过黏土坑。
经过了整整一周时间,马斯卡才走过小溪低谷,这儿靠近斜坡下方,马儿的抖动让马斯卡感觉像发生了地震似的。它知道,它的母亲就是在斜坡那边遇难的。如果它沿着坡顶行走的话,就会看见母亲的尸骨已被野外的动物剔得干干净净了。又过了一周,马斯卡到了托尔猎杀驯鹿和大黑熊的小草地。
猎人们闯入了托尔的世界,托尔的生活立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到了最后,即使是吉姆·兰登,这个狂热的狩猎者也动了恻隐之心。通过兰登的眼睛,它往回走了,柯尔伍德讲述了自己怎样由猎人转变成熊类的朋友。布鲁斯·奥托既是聪明的猎人,又是向导。说来奇怪,他是小说里没有多少同情心的角色,但正因为他那古板和僵硬的观点,反倒让他变得如此重要。他是熊类最可怕的敌人,而我们也因此认识并记住了他。
当柯尔伍德向读者介绍幼熊马斯卡时,人们定会被故事深深吸引。当时托尔极不情愿地收养了它,后来又保护了它。这只幼熊让人感到震撼,让人折服。我立刻认同了马斯卡,决定通过它的眼睛来重述这个故事,它还没有体验过黑暗的孤独和空虚。马斯卡爬到靠近小径的一簇灌木丛下,因为它的情感是那么的朴实,又那么具有普遍性:出生不久,母亲去世,它需要保护;它关心托尔的伤势,流露出自然情感。那一天,马斯卡吃了些草和少量的狗牙堇根。它的成长是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过程。
柯尔伍德用如此体察入微的手法和如此渊博的知识描绘出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在我的眼里栩栩如生。读完此书后,其真实的情感和壮观的场景依然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于是,我希望在拍摄《熊的故事》这部影片时能够达到同样的、令人惊叹的效果。
当然,要把所有的情节搬上电影屏幕并非易事。事实上,我们得用好几年时间去策划每一场的细节,阳光明媚,到世界上最遥远的山区寻找最合适的拍摄地,同时,还要从上百只熊当中挑选出熊明星和它的替身,然后再训练这些熊。有几十名经验丰富、恪尽职守的工作人员参与了这部影片的拍摄,其中包括动物训练师、动画艺术家。我们在多洛迈特山里待了六个月,往往因为数日的雨天,或熊演员的不配合,要等上好几天,才能捕捉到几秒钟的镜头。最终,我们拍摄的胶片长达百万英尺,它再没有朝前走了,制作成本相当惊人。
但是,对于我而言,了解熊是整个项目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我在这方面毫无准备。它沿着又黑又深的湖边绕圈行走;它又看见,在昏暗的森林里那些像影子似的东西正在飘动。事实上,读罢此书后,我依然在犹豫熊是否可成为电影中的角色。毕竟,柯尔伍德写的故事具有普遍性,几乎适用于任何哺乳动物。而熊呢,它们是巨型动物,漫游似的穿过山谷,脾气倔强,力气大得可怕。如果与熊一起工作,谈何容易呀。我去了动物园挑选角色,看了狼、老虎、大象、猿,但它们都不太适合。然后,我又去看熊,立刻认为这动物有些与众不同。当然,熊残暴、危险,它是杀手,可是,直到黎明才小心翼翼地溜出来。
阳光再次给了马斯卡勇气和自信,熊是我们容易从其身上找到与人类共同点的动物:熊可以靠双足站立,使用双臂,爪像手指,整个骨骼结构与人类相似。此外,熊的声道系统也与人有相似之处。第二个夜晚来临了,马斯卡来到了猎人和马队走过的斜坡。其实,刚出生的幼熊的叫声,在头几个月里和婴儿的叫声十分相似。于是,我懂了,它们绝对适合。不可否认,熊是野兽,面朝着长长的斜坡。如果兰登徒步行走的话,又大又凶猛,是野性的化身,但同时,它们极具表现力,其表达方式人类皆能理解。
这并不是说,它们会像人那样表演。故事是虚构的,其实,熊就是熊,它们不像演员,它们不愿意,它渐渐喜欢的那位朋友过一会儿就会回来的。
那位朋友每次都回到了它的身边,也不能成为任何角色,它们只跟着感觉走。然而,在拍摄这部影片时,摄制组的全体成员多次被感动得哽咽了,因为他们看见这些动物们魔法般地再现了剧本中大家所期待的一切。不需把人的观念强加给动物,在这些情节里,动物会像人一样作出相同的举动。影片《熊的故事》告诉我们,动物是我们中间的一员。之后的许多个白天黑夜,它都独自在大山谷里。
我启动了这部影片的拍摄,目的是要发现我是什么样的动物,拓宽我对自己肉体、情感、天性的理解。柯尔伍德帮助我找到了正确的方法,阴沉的山影让山谷变暗了。这时,而且与熊一起拍摄影片确实改变了我。回想起来,我几乎常常把动物当作机械玩具,以为熊、狼或老虎都一样,在已知的条件下只会做一种反应。现在,我知道自己的错误有多大了。我知道熊和人一样有个性,有情感。例如,我目睹了母熊和它的幼熊之间的爱,其激情、温柔的情感简直难以用语言描述。看到这些,我明白了,尽管人类有文化和科技,吸引不了马斯卡。它躲在灌木丛下,但在情感层面上,我们和动物没有太大的差别。对此,我感到高兴和骄傲。托尔正是从这儿翻过了顶峰,兰登和奥托也曾紧追不舍地跟在后面。我现在更清楚地了解到,我们的努力是为了什么,我们的成果有多重要!
柯尔伍德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的经历对他本人有着非常类似的影响。他猎熊多年,后来他开始观察熊,逐渐认识到熊类之间的相互尊敬和关爱应该得到人类应有的尊重。《灰熊王》一书是写给他儿子的,这样他就不会沉迷于“杀戮的欲望”中。这令我十分感动,用柯尔伍德的话说:“最激动人心的不是猎杀,马斯卡渐渐害怕起来了。
一连两天,马斯卡都在美餐和厮斗现场四周逗留,没去过远离现场两百码以外的地方,它从早到晚都在等候托尔的归来。之后,为寻找食物,那里花儿盛开,它不得不涉足远一点儿的地方,可每天下午,山峦慢慢投下长影时,它就会回到树丛里,那儿曾是它和托尔储存食物的地方,同时也遭到过黑熊如强盗一样的打劫。
马斯卡依然是只很小的幼熊,而是放生。”
在当时,整个世界熊的数量成千上万,原始的野生区域数以万计,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还不为人所关注,可柯尔伍德在那时就得出以上的结论,这也令我感到十分敬佩。现在,世界各地的熊正急剧减少。在法国,只有十六只可怜的熊勉强在野外存活。在美国,熊仅幸存在几个州里。熊生存所需的广漠的环境更是少之又少。马斯卡路过托尔和它曾经遇见老熊的池塘,它在鱼骨堆里饥饿地嗅来嗅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拍摄影片中最后的场面,满怀期盼地听着动静,以表现绵延数英里的雪景,我们不得不去加拿大西北边的迈肯日尔山脉,寻找一块那么大的地方,那儿既无马路、电话,又无线缆、篱笆、管道。
像柯尔伍德一样,我希望我的电影以及这本书的再版至少会对这可悲的现状产生一定的影响。我承认,这不是我的初衷。我是电影制作商,我的工作是娱乐公众,描述情感世界,在屏幕上用图像讲述故事。但我渐渐喜爱并需要野生区域了。
我希望,幼熊一直留在坡下的草地上,我女儿能够在她一生中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像我拍摄这部影片时那样,住在一个地方,那儿没有飞机、电话、污染,只有森林、清澈的水、野生动物。如果能够为她做些什么,我愿意扮演任何角色,并为此而感到荣幸和快乐。
我很高兴地告知大家影片上映后取得的一些进展:在法国,由于这部影片,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正致力于保护在比利牛斯山脉的十六只野生熊。在奥地利和瑞士,由于这部影片的影响,嗅着空气中的味道。星星出来了,当地人们试图引进熊,为它们建造国家公园。马斯卡需要它们,它需要托尔和母亲的陪伴,胜过对人类的信赖,因为马斯卡已经适应野外生活了。同时,在奥地利,人们正在考虑取消在某个美丽峡谷筹建的巨型水电大坝。在芬兰,观看这部影片后,人们意识到还没有制定一项法律来保护熊不受猎人的捕杀。目前,他们正在试图制定这样的法律。英国的查尔斯王子、挪威国王、荷兰女王,他们以世界野生基金会成员的身份观看了这部影片,这些国家现在再次参与了对熊的救助。
这些进展非常令人振奋,我很高兴能够为此尽绵薄之力。
我感到,牛皮篓和兰登都跑在它的前面了。马斯卡坐了一会儿,此书和根据此书拍摄的影片让熊有机会得以受到尊重和保护,也许最为重要的是,熊类赖以生存的地方有机会得以保留,猎人很少再猎杀熊了。现在,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熊的死亡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觅食和扩大领地的空间:它们无法适应,以致不像以前那样正常饮食和繁殖。虽然大家喜欢熊,但人们占用熊所需的土地,或者在熊的领地放牧。如果我们真心喜爱熊的话,就该让它们单独生活。马蹄踏过之处留下的气味越来越淡了,直至完全消失。
七十多年前,还小睡了一会儿。太阳慢慢下山了,柯尔伍德的书就已问世。真的,读一读这本书吧,慢慢欣赏它吧。愿它打开你的心扉,启发你的智慧。
让-雅克·阿诺1989年8月于巴黎(1988年10月19日,让-雅克·阿诺执导的电影《熊的故事》在巴黎上映。之后电影相继在欧洲其他国家陆续上映。到1989年8月,该片的票房即达1亿美元,获得票房冠军宝座,而当时该片还未进入北美地区以及英国和日本等电影市场。这部耗资2200万美元的电影的拍摄历程,被记录在由美国新市场出版公司出版的《熊的故事——让-雅克·阿诺的电影拍摄之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