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500000020

第20章 飞天梦(1)

●他和她真诚相爱,但又不能不分开。

●鲁迅离开留学七年的日本回国,“我以我血荐轩辕”。

●参加过八国联军的汉斯良心发现:“你们中国人必须学会制造武器。”

●达?芬奇早在15世纪就对飞行进行科学研究。预言:“有朝一日,巨鸟要从山后飞起。”

●冯如——中国第一个飞行设计师和飞行家,在美国上空飞行两千六百四十英尺;美报大字标题:《中国人民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

伦敦。小旅馆内。几十名中国留学生济济一堂。

有人问:“请问孙先生,我们在国外留学有什么用?”

孙中山:“1905年,我在伦敦、巴黎、布鲁塞尔、柏林组织同盟会的时候,不少留学生向我提出同样的问题:在外国留学有什么用?当时我就回答说:诸君加入革命,仍应该努力求学。学成归国后,也可以在清政府当官,一旦革命爆发,诸君以当官的地位领导民众,更容易奏效。如诸君学业未成,而国内革命已发动,如有必要,我就打电报来,请你们立即回国,助我一臂之力。几年前,留学欧洲的中国留学生只有八九十人,现在已经有五百多人,大多以工科为主,不少人研究自然科学。我这次到欧洲来筹集款项,也得到留学生的大力支持,我深表感谢!”

有人问:“请问孙先生,你发动的八次起义都失败了,难道还要再失败八次么?”

孙中山:“可能。但我想,每一次失败,都是向胜利前进了一步。”

有人问:“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为什么不认真总结一下教训呢?”

孙中山:“教训是很多的。我天天在总结,国内革命同志也在总结,特别是中部同盟会同志多次提出,我发动的八次起义都在广东、广西、云南,为什么不把革命之火烧到长江两岸去呢?过去我不敢夸口,现在我可以预言,全国各地尤其是清王朝的心脏地区——长江两岸,正在埋下革命的火种,无论在民众之中,还是在军队内部,都有革命党人,而其中许多人,正是留学外国,尤其是留学日本的青年学生!”

众纷纷举手:“我要求回国!”

“我在法国学习陆军!”

“我在英国学习海军!”

“我在德国学习炮兵!”

孙中山:“很好。这次我到欧洲来,除了为起义筹集经费,就是选拔人才。法国、比利时、英国、德国、奥地利都有留学生要回国。当然,大多数仍要留下来,学习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建设新的共和国准备人才。”

有人嚷了起来:“孙大炮!”

“哈哈!你又在放空炮了!”

“打倒孙大炮!”

会场吵吵嚷嚷,一片混乱。

孙中山镇定自若,连连摆手,大家才安静下来。

孙中山说:“有人利用起义失败,对我进行攻击、谩骂,我引以为无上的光荣!”

众鼓掌。

孙中山:“这是一些什么人呢?除了受欺骗者,大多是保皇党。革命党不断总结起义失败的教训,其中一条就是保皇党的破坏,甚至是背叛、出卖!光绪皇帝死了,慈禧太后也死了,可他们仍然梦想着、死抱着清朝皇帝不放!”

众呼:“打倒皇帝!”

“共和万岁!”

孙中山:“从1903年到1908年,长达五年之久,革命党与保皇党进行了三次大论战,卷入的地区很广,包括亚洲、美洲的几十个大中城市,介入的报纸、刊物有几十种。三次大论战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君主立宪还是共和立宪,二是改良还是革命,三是拥护还是反对平均地权。”

柏林。二梅家。贾彦:“我虽然参加了同盟会,但是我仍然不赞成平均地权。”

胡天福奔来:“孙中山在伦敦!在伦敦!”

二梅:“什么时候到柏林?”

胡天福:“他先在巴黎、布鲁塞尔,后来到了伦敦。”

贾彦:“他到不到柏林来?”

胡天福:“不知道。”

二梅:“我们赶快去伦敦!”

贾彦:“他万一又到柏林来呢?1905年,我听说他在伦敦,几个留学生派我去,结果他到柏林来了,而我却在伦敦扑了个空,错过了见他的机会。这次会不会又……”

二梅:“那我们还是在柏林等他吧。”

胡天福:“嘿,依万诺夫又到俄国去了,怎么办?”

二梅:“你给他发个电报!”

胡天福:“往哪儿发?”

二梅:“卡佳!……”

俄国。图拉。卡佳熟睡着。

邮递员敲门。

卡佳披着睡衣起来:“谁呀?”

邮递员:“电报!”

卡佳开门:“谢谢!”

她接过电报,高兴地叫道:“噢依!”她亲吻着电报……

卡佳匆匆赶到瓦丽亚家敲门。

瓦丽亚开门。

依万诺夫看电报,兴奋地拥抱瓦丽亚、卡佳。

卡佳和依万诺夫匆匆爬上火车头。

火车到达柏林。

胡天福、二梅、贾彦在车站迎接。

卡佳下了火车,飞一般奔向胡天福,紧紧拥抱和亲吻着他。

他们到了二梅家。

柏林。二梅家。

依万诺夫:“列宁一直想见孙中山。这次是极好的机会。”

胡天福:“我也一直想见列宁,这次是极好的机会!”

贾彦:“嗨,最重要的不是你,不是我,而是孙中山,他到底想不想见列宁?”

依万诺夫:“想,很想!他在东京跟我说过不止一次。”

贾彦:“那么好,马上打电报到伦敦找张东海!”

伦敦。张东海离开宿舍,把门锁上,向电车站走去。

室内,电话铃响起。

山本从隔壁走来,听见电话铃响,可是门锁着,他只好大声喊:“东海君!东海君!”

张东海在商店里挑选行李包、西装。

山本一看怀表,急了,赶紧出门,可电话铃还在不停地响着。他回到房间,随手拿了一块面包,边吃边向电车站走去。

张东海走进小旅馆,看见孙中山一边吃面包,一边埋头读书。他咳了几声,孙中山还是没有听见。张东海走到孙中山身边,把一个信封放到他面前:“孙先生,这是大家凑的钱,希望你改善一下生活。”

“啊,谢谢!”孙中山喝了一口水,“请坐。”他一伸懒腰,西装上衣咝的一声裂开了缝。

张东海忙说:“我们帮你买了一套西装,不知合身不合身,你试试!”

孙中山:“不,这套旧的,缝缝还能穿。”说着他从抽屉里取出针线盒,穿针时看不清,张东海帮他把线穿上:“我来缝!”

“谢谢!我自己来。”孙中山一边缝着,一边说,“上次你们给我凑的钱……”他指着桌子上、窗台上堆得满满的书,指着墙上挂着的中国大地图,笑了笑,“都花在这上面了。听说,你也喜欢跑书店,跑图书馆……”

张东海微微点了点头。

孙中山:“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像空气、水和阳光,一刻也不可缺少的。”

张东海:“1896年你在伦敦,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里。”

孙中山:“是的,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我差不多有大半年时间,在伦敦图书馆读书,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到科学、农业、矿业、机械工程等等,读了个痛快!”

传来敲门声。

“请进!”孙中山开门,惊喜地,“啊,霍顿先生,请进,请进!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泰晤士报》记者霍顿先生,这是中国留学生张东海先生。”

张东海和霍顿握手致意。

霍顿一边从背上取下棒球棍,一边说:“听说你到了伦敦,我赶紧把棒球棍找出来!”

孙中山:“怎么,又想跟我打?”

霍顿:“当然,1896年,你不是说过,中国有句老话叫‘不打不相识’么?”

孙中山:“哈哈,你还记得?”

霍顿:“当然记得,而且会永远地记得,永远地记在心里!”

孙中山和霍顿相对大笑。张东海茫然地望着他们。

孙中山向他叙述一件往事:“1896年,大概也是这个时候,有一天我从图书馆出来,很累很累,到操场上打球……”

霍顿眼前闪过一组画面——

霍顿轻蔑地望了孙中山一眼,故意挥球直击孙中山的额头,打得他眼冒金星,摇摇欲倒。霍顿却笑道:“这是英国人的打法。”

孙中山忍气吞声,定了定神,然后慢慢走到霍顿面前,把他拦腰抱住,头按在膝盖上,对他的屁股狠狠地打了几拳,直到霍顿求饶,孙中山才放开他,笑道:“这是中国人的打法。”……

霍顿笑着说:“这就叫‘不打不相识’,对吧?十三年过去了,我可经常想着你,想着你的事业啊!”

孙中山:“我的事业就像爬山一样,快要爬到山顶了,虽然很累很累,但只要再努一把力,鼓起勇气,就一定能登上山顶!你相信吗?”

霍顿:“我相信,相信!你需要我做点什么,请告诉我。我们伦敦《泰晤士报》在英国,在欧洲,影响是很大的。”

孙中山:“既然是朋友,老朋友,我有话直说:革命需要枪炮子弹,而枪炮子弹又需要花钱从外国买。”

霍顿:“我明白。我一定尽力!你什么时候离开?”

孙中山:“今天晚上。”

霍顿:“去哪儿?”

孙中山:“美国。”

霍顿:“啊,美国有钱,但它不会给你。”

孙中山:“那么英国会给吗?”

霍顿:“会的,因为英国是老牌帝国,日不落呀!但它会提出各种条件。”

孙中山:“做交易?”

霍顿:“当然,什么都是交易,因为这是资本主义。听说,马克思的书,你也读过不少。”

孙中山:“是的,正是在伦敦图书馆里。”

霍顿:“马克思读书的地方?”

孙中山:“是的,我几乎天天在马克思读书的地方,读着马克思、恩格斯的书,当然还有法国卢梭、孟德斯鸠,美国亨利?乔治、林肯的书。”

霍顿:“听说你还在伦敦图书馆里和俄国革命党人交谈。”

孙中山:“是的,不止一次。”

霍顿:“俄国现在出了一个列宁,你听说过吗?”

孙中山:“当然,我很想见到他。”

霍顿:“列宁在1902年到过伦敦。”

孙中山:“他现在呢?在伦敦?”

霍顿摇了摇头:“不知道。”

伦敦。张东海宿舍里的电话铃声还在不断地响着。

柏林。二梅家,人们还围在电话旁边等着。

山本在伦敦大街上急急走着。

一群一群中国留学生走进小旅馆。孙中山和他们一一握手。看见一个学生上衣有一块儿脏,他用手帕帮他擦掉。看见另一个学生皮鞋很脏,他又用手帕帮他擦鞋,人们看着很受感动,互相擦起脏来。

山本走进小旅馆,和张东海耳语。

孙中山在热烈的掌声中讲话:“你们自愿回国革命,我很高兴。但是,我也很担心,因为清政府早已准备好,要把革命党斩尽杀绝。所以,你们不要掉以轻心。看看,你们是留洋的,西装上、皮鞋上怎么会有那么多脏呢?尽管我们很穷,但我们从心灵到外表,都要干净。你们说是不是?”

众:“是。”

孙中山:“你们回国以后,要和在国内的留学生接上关系,和他们一起,深入到民众当中,特别是军队。可以当文官,更需要带兵,一旦发动起义,你们就可以掉转枪口。我反复说过,腐败透顶的清政府,已经像一座快要倒塌的房屋,只要你用力一推,它就要倒了。同志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去迎接革命的胜利!”

众热烈鼓掌。

晚。人们在码头上送别孙中山。

张东海和山本在街上走着。

可是,张东海宿舍里的电话铃还在不停地响着。

夜。张东海开门,拿起电话:“二梅呀!你好吗?”

柏林。二梅在打电话:“我很好。孙中山先生还在伦敦吗?”

张东海在打电话:“我们刚刚把他送走!”

二梅在打电话:“他到柏林来了?”

张东海在打电话:“不,他来不及去柏林,又乘船到美国去了。”

柏林,二梅放下电话:“孙先生走了,东海哥和一大批中国留学生,很快也要回国去了。”

依万诺夫:“回中国干什么?”

二梅:“发动起义,革命!”

依万诺夫:“啊,革命!这太好了!可是……”

二梅:“可是什么?”

依万诺夫:“条件成熟了吗?革命能成功吗?1903年在东京,孙中山曾经问过我,俄国革命成功需要多少年?我说一百年。我又问孙中山,中国革命成功需要多少年,他说十年。到1913年,还有四年,中国革命就要成功,这可能吗?”

胡天福:“为什么不可能?”

二梅:“我看有可能,你说呢?”

—直默默沉思的贾彦点了点头:“根据我了解的情况,中国现在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推翻满清,创建共和,恐怕不会太久了。”

依万诺夫:“这就是说,孙中山的预言就要实现了?”

贾彦:“是的,就要实现了。但是,革命党还要做出极大的努力和牺牲。”

胡天福:“我们怎么办?是不是也回国?”

卡佳一听急了:“回国?你要回中国?”

东京。鲁迅住地。

鲁迅:“明天,我就要回国去了。你怎么样?是跟我一起走,还是去法国?”

张学勤:“去法国,向居里夫人学习,献身于科学!”

鲁迅:“太好了!我一直想学科学,崇拜科学,所以一到日本就写了《说铂》,被居里夫人的精神所感动。我又编译了《物理新铨》《北极探险记》《造人术》……”

张学勤:“什么造人术?”

鲁迅:“人工制造生命的科学实验,这是当今世界最新的科学研究项目。你知道,我对地质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方面,也非常感兴趣。相当一个时期,我像许多年轻的朋友一样,抱有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梦想。可是,我逐渐地认识到,洋务派、改良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舍本逐末的学习方法。我并不主张等先学好科学之后再来兴业振兵,我担心的只是大家都只从枝节方面着眼,全没有人注意到根本的问题,这是学不好的。”

张学勤:“那么你认为根本是什么呢?”

鲁迅:“根本就是‘立人’,‘立人’是为了‘立国’。我相信进步、相信科学,反对崇旧、反对迷信,我是唯物主义者,但是我反对那种偏重物质的弊害。金钱、物欲统治一切,势必造成精神道德的堕落。洋务派、改良派学习西方,恰好就是学习这些弊害。那些官僚、政客、市侩们,假改革之公名,而骨子里以满足其私欲,根本不想改革社会、建设国家。我必须用我的笔揭露他们,毫不留情。当今中国最有力莫如心声,所以我把文学当做救国的武器。”

张学勤:“1903年我看了你写的《斯巴达之魂》,很为感动!……可是,这几年……唉,不谈了!……”

鲁迅:“但愿斯巴达之魂又在你身上复活。这个魂就是义和团反侵略、反压迫的精神!学勤兄,临别之时,我把这首小诗送给你,作为我们友谊的纪念吧!”

鲁迅把他用宣纸书写的《自题小像》(1903年)取出来,朗诵道:“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张学勤:“树人兄,你能不能给我讲讲这首诗?”

鲁迅:“诗是无法讲解的,只能用心去体会,去想象。”

张学勤:“那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写这首诗的呢?”

鲁迅:“忧天下之忧,可又感到寂寞;人民还没有觉悟,祖国在风雨飘摇之中,我深深地怀念着她,而她并不了解我忧国忧民之心,我只有把满腔热血奉献给我苦难深重的祖国!”

张学勤看见泪水从鲁迅的眼眶里溢出,被感动得热泪滚滚。他紧紧握住鲁迅的手,说不出话来……

柏林。二梅家。谈话还在继续。

二梅:“我们怎么办?”

胡天福:“回国!”

二梅:“可卡佳她……”

胡天福:“是呀,她怎么办?贾大哥,从早到晚,你一声不吭。你说话呀!”

贾彦:“你叫我说什么?”

胡天福:“我要回国,可卡佳她……怎么办?”

贾彦:“那还不好办,回俄国!”

二梅:“哎呀,你说得多轻松!她爱胡大哥,爱得要命……

胡天福:“这次,她要是不到柏林来,倒也罢了。可一见面……”

贾彦:“依万诺夫什么意见?”

胡天福:“不知道。”

贾彦:“卡佳是不是革命党党员?”

胡天福:“是。她很坚强、很勇敢!1905年参加了莫斯科起义。”

贾彦:“我看,你还是找一下依万诺夫,问问他,卡佳怎么办?”

传来敲门声。二梅开门。

依万诺夫怒气冲冲地说:“胡天福在不在?”

二梅:“在。你怎么啦?”

依万诺夫边走边说:“卡佳那么爱他,从俄国到了柏林,可他却躲起来不见她!”

二梅:“不,你误会了。他也很爱卡佳,只是想回国参加革命。”

依万诺夫:“革命,难道就不要爱情了?不要良心了?卡佳也是一位英雄,可她懂得爱。你懂吗?”

胡天福:“我懂。”

依万诺夫:“那你还不赶快去找她!她爱你爱得快要发疯了!快去!她在等着你!等着你!她在俄国等了你多少年?好不容易到了柏林,好不容易见到了你,可你……唉!你快去,快去呀!”

胡天福:“她在哪儿?”

依万诺夫:“老地方——莱茵大街1917号!你再不去,她要跳楼自杀了!”

胡天福匆匆出门,拔腿就跑。

依万诺夫忍不住捂着嘴笑。

二梅:“你以为他相信卡佳要跳楼?”

依万诺夫:“为什么不相信?”

贾彦:“因为卡佳是革命党!”

二梅:“唉!你们是男人,不了解女人的心!”

胡天福在大街上狂奔。看见门牌号是“莱茵大街1917”,他停下了。他感到心快要跳出来了,一步一步地走上楼梯。他按了一下门铃,卡佳穿着睡衣出现在他面前。他们紧紧地拥抱。卡佳狂热地亲吻他,温柔地抚摸他……

同类推荐
  •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三位女性在日本截然不同又同样坎坷的经历。她们中有的逐渐坚强,最终自立;有的心灰意冷,削发为尼;有的无怨无悔,笑对生活。三个为不同目的来到日本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经历迥然不同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体味世间冷暖的中国女人;三个为未来重新开启人生的中国女人。
  •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作者从世界几大强国争相进军太空这一背景出发,也同样令人感慨不已。尽情讴歌了有关科技人员为了人类的未来与祖国的尊严,本书即是全面描写这一光辉历程的纪实文学。这是本书的思想精髓,一部无字的天书”、“看似淡淡的喟叹里”、“月球,也是本书价值之所在。全书分“携带一壶月光上路”、“序曲:1958”、“陨石,在太空探索事业上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书中同时还涉及无论是在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进程中无不艰难跋涉的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以大开大阖的格局、气势澎湃的激情及目极八荒的视野,其中所表现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追求,末路上的英雄”等二十个章节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沙郡年记

    沙郡年记

    追逐融雪中动物的足迹、阅读橡木年轮的历史、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在这部作品中,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在此过程中,他也持续思索着人类与他们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阅读,是通往人类文明的旅程,100位先行者的心得与感悟,洒播了一路的智慧之光,像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沿着满径的书香走来,我们一定会收获人生最丰硕的果实……本书精心擷取了古今中外100位名人、伟人的读书心得,按编年的方式编排,分为上、中、下三卷,力求做到条分缕析,让人读之有轻松之感。
热门推荐
  • 天才宝贝腹黑娘亲

    天才宝贝腹黑娘亲

    她是现代富二代凌笑蓝,却因先天性心脏病被家族放逐,唯有一老仆待她至诚至真,却不料着最后一点温暖也有人要夺去,激动之下,她心脏病发,红颜早逝。她是修真界名门子弟雪霄,自幼拜入第一大修真门派清居门下,却因偶得一宝遭师门追杀,被最尊敬的师傅背叛,被最尊敬的师门长辈围攻,她满腔怒火,自爆金丹与之同归于尽。一个是柔弱敏感的富家女,一个是冷傲凉薄的女修士,当她们身陨之后先后进入了同一具躯体,成为了这个尚武世界的林问歌,一个身体,两个灵魂,是巧合还是注定?是融合,还是一存一亡?
  • 素质的打造(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素质的打造(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有些人将旅行视为生活,有些人的生活就是旅行。生活在京都的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旅行,每天都在发现。曾几何时,我们都被庸庸碌碌的生活磨损了敏锐的感性,忘记了这世界的许多美好。偶尔沉淀下来,想写下一点什么,才发现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将每天见到的事物记下,或摄影、或涂鸦,一把茶壶、一扇窗,点滴记下,都是生活。生活的味道就此氤氲地发散。
  • 帝阙

    帝阙

    稚龄十四,继母谴嫁;三年未育,婆母难容,十七岁为下堂妻。泪未干,忽而受封公主,太后疼爱有加,皇弟眷恋依赖,一时备极尊荣。未二年而宫廷巨变...
  •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很多父母会说,教育孩子很累,比打仗还累。那么父母们姑且就把教导孩子的过程当做一场战役吧。这场战役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仗,父母注定只能赢不能输。因为父母的胜利意味着孩子被教导成一个合格而有能力的人,若是失败,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失败的教育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不言而喻,而因为失败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失败的人生更是令人扼腕叹息。
  • 日记缘

    日记缘

    一个俊美如妖孽的男子斜躺着,邪恶一笑说:“老婆,过来帮我脱鞋。”冷场了!她恨得咬牙骂:“你给我正经一点!”而他淡定回之:“对你,我一直不想正经。”“……”腹黑、妖孽、极品、强大集一身的伦少,正经起来也不是人!(本书简体出版名:《最好的年龄,遇见最美的你》,喜欢的亲们,请购一部吧。)
  • 冒牌男友很腹黑(完本)

    冒牌男友很腹黑(完本)

    第一部分(1-115章)父母逼婚,情急之下拉他冒充了一回临时男友,殊不知这个腹黑的男友步步设计,最终她落入他的圈套,弄假成真她只好坦然接受,然而他忽然却说他要跟别的女人结婚!她傻了……第二部分(116-?章)连载中……王子与灰姑娘最终顺利成婚,靠的是他撒下的善意谎言,结果在医生的诊断下谎言揭穿,她不单没怀孕还是先天不孕!大怒的婆婆开始变巫婆,天天折磨她还觉得她样样不满意!婆婆与时日无多的公公设计把她扫地出门,成下堂妻后的她恰巧住在即将成婚的前夫未来姐夫的楼上,心灰意冷的她醉酒后迷糊地拿锁匙开人家的门,结果被未来姐夫吃干抹净。一个多月后的某天,前夫,前夫的姐夫同时在大礼堂举行婚礼,她一个人站在医院里拿着诊断书发抖:早孕。
  • 上当了别找我(好看系列)

    上当了别找我(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掌控乾坤:重生修罗女皇

    掌控乾坤:重生修罗女皇

    她是六道之首的修罗女皇,却没有想到,被信任之人陷害,跌落六道轮回,重生成为天朝哑巴公主。重生后的她,功力尽失,造就木灵体质,并只能重新修炼创生控命决!一个以杀戮为生的修罗,却只能修炼救死扶伤的功法,这简直让她有种自杀的冲动。不过,就算只能修炼救死扶伤功法那又如何?谁说救人的功法不能杀人?且看她如果逆境重生,重踏巅峰!
  • 逃妻难缠:腹黑男女对对碰

    逃妻难缠:腹黑男女对对碰

    人前,他器宇轩昂,文质彬彬。人后,他傲视群雄,狂野嚣张。人前,她超萌单纯,十足“书呆子”。人后,她精明干练,倨傲不逊。当腹黑遇上狂野,当倨傲遇上狡猾,会是怎样一场战争?男人挑眉:女人,你的面具还真多。女人讪笑:有种就来拆穿我啊。男人邪魅:那好,我今晚就拆穿你!女人冷哼:那晚上……我们拭目以待!那一晚,他发现她惊人的身份,一手掐住她的脖子。他咆哮道:死!或嫁给我!她闭上眼:你就杀了我吧……推荐姐妹文《酷爸辣妈:天才宝宝不好惹》此文讲述男主父母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