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400000040

第40章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2)

夜。彭德怀睡不着,干脆坐起来,随手拿起床头的电话:“要聂荣臻!”

聂荣臻还没有睡,坐在沙发上冥思苦想。电话铃响。他拿起听筒:“我是!……我也在为这个事情伤脑筋……睡不着,干脆找总理……马上走!”

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在院子里踱步沉思。彭德怀、聂荣臻匆匆走来。

周恩来迎上前去:“两位元帅深夜光临,必有军机大事!”

一句话把彭德怀、聂荣臻逗笑了。

彭德怀:“总理,事不大,也不小,害得我和聂老总都睡不着觉。”

聂荣臻:“去苏联谈判国防尖端,钱学森不能去,我们又是外行。”

周恩来反问:“钱学森为什么不能去?”

彭德怀:“哎,苏联人说了嘛,火箭导弹要有相当军衔的人才能参观,更不用说谈判了,可钱学森没有军衔。”

周恩来又反问一句:“为什么不能授他一个军衔呢?”

彭德怀和聂荣臻互相望了望,笑了。

彭德怀:“哎呀,恩来,你这个脑袋瓜,就是比我的好使嘛!”

聂荣臻:“是呀,我也没想到可以授他一个军衔。”

周恩来:“清朝有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叫龚自珍,1839年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聂荣臻:“我劝天公重抖擞……”

彭德怀:“不拘一格降人才!”

周恩来:“彭老总,这首诗你也会背嘛!”

彭德怀:“我只记得后两句。”

周恩来:“人才,已经降临在你的面前,就看你敢不敢用、会不会用。列宁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尚且高薪聘用,一个忠诚爱国的大科学家为什么不能当一个将军呢?1945年,美国政府派钱学森跟他的老师冯·卡门去德国考察,给了他一个上校军衔。美国人还蛮有肚量的呢,40年代就给一个中国科学家上校当当。十几年过去了,就是按清朝的晋升制度,钱学森也应该是个中将了吧?”

1957年9月7日,一架伊尔-18飞机从北京西郊机场起飞。

机上,中国代表团团长聂荣臻,副团长宋任穷、陈赓,团员李强、钱学森、万毅、刘杰、王诤、刘连奎、刘寅依次而坐。

另有两架飞机先后起飞,上面坐着代表团二十一名顾问,火箭、原子能、飞机、电子等各方面的专家和教授,其中有屠守锷、梁守槃等人。

穿着中将军服的钱学森从飞机上看着长城。

聂荣臻:“长城是一个奇迹,但它抵挡不了帝国主义的飞机、大炮。我们现在要造的,是一个新的长城!学森同志,苏联的P-2火箭是怎么造出来的?”

钱学森:“它是从德国的V-2火箭演化而来,美国的红石火箭也是如此。”

聂荣臻:“花了多长时间?”

钱学森:“从1945年算起,苏联花了五六年,美国花了七八年。”

聂荣臻:“你看,我们需要花几年?”

钱学森:“如果没有外援,完全靠自己,七八年就可以。”

聂荣臻:“如果这样,那就是世界上的又一个奇迹了。”

钱学森沉思了一下:“我有这么个预感,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能使科研力量高度集中,意志高度统一,这比自由化的美国更适合搞火箭工程。”

聂荣臻点点头,然后又问:“你觉得还有什么困难吗?”

钱学森:“不是说困难就像老鼠,听见脚步声就……”

聂荣臻哈哈大笑起来。

莫斯科。国防部大楼。中苏谈判正在会议大厅紧张进行。别尔乌辛——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两边,坐着苏联中将和八名成员。

聂荣臻、宋任穷、陈赓等十人坐在对面,气氛严肃沉闷。

克格勃中校坐在会议室大门外监视着。

隔壁房间在录音。

苏联专家们和刘杰、王诤、屠守锷、梁守槃等人,分成一个又一个小组,在小会议室里会谈。

克格勃中校听见会议大厅里传出笑声。

晚,这位中校又在聂荣臻下榻的别墅门口监视。

莫斯科,苏维埃旅馆,钱学森由华鹰陪同走进小宴会厅,立即受到苏联朋友们的热烈欢迎,依万诺夫上校等穿军装的科学家们,一个个走到他面前,向钱学森立正敬礼。

华鹰介绍:“这是依万诺夫教授,我的老师。”

钱学森和他握手:“认识您,我很高兴!”

穿西装的科学家、哲学家们围过来,尤金笑眯眯地:“今天,我不是作为苏联驻华大使,而是作为一个苏联哲学家来欢迎您——世界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

钱学森微笑着:“谢谢!”

尤金:“不瞒您说,控制论在苏联一出现,首先就受到哲学界的攻击,说控制论是一种反动的伪科学,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战争工具。”

依万诺夫拿着两大本书:“您看,苏联《哲学词典》《苏联大百科全书》就是这么写的。”

尤金:“1954年,您的《工程控制论》出版了,在苏联,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哲学家们纷纷放下武器,向你投降了,哈哈!”

依万诺夫又拿出两大本书:“您看,由于您的《工程控制论》,苏联《哲学词典》《苏联大百科全书》,不得不重新修改词条,肯定控制论是一门‘研究信息和控制一般规律的新兴科学’。”

尤金:“科学界很多人认为,相对论、量子论和控制论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三大科学伟绩,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三大飞跃!”

钱学森:“过奖了!”

依万诺夫:“不,这一点也不夸张。您系统地揭示了控制论对自动化、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科学技术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尤金:“让我们举杯,热烈欢迎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第一次来苏联访问!”

人们喊着“乌拉!”干杯。门外传来一阵阵喧嚣刺耳的音乐声。

饭店大厅,小舞台上,姑娘们正疯狂地跳着半裸体的西方传来的舞蹈……

莫斯科。楼上灯火通明。

聂荣臻把一份协定草案装进一个大信封,交给了宋任穷。

北京。宋任穷走下飞机,乘车前往钓鱼台。

宋任穷汇报:“苏联方面处处留一手,谈了二十多天,终于达成了这个协议草案。”

毛泽东:“协议,我们几个都看了,认为可以签字!”

周恩来拿着电报走来:“赫鲁晓夫邀请你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典和世界共产党会议。”

毛泽东笑道:“哈哈,他这一手,早在我预料之中。我去!在政治上,赫鲁晓夫需要我们支持他;在经济上,特别在科学技术上,我们需要他援助。这就叫做等价交换吧?”

彭德怀:“我看这个交换值得!苏联、美国早已有了原子弹、氢弹、导弹!”

张爱萍:“而且是洲际导弹!”

彭德怀:“可我们呢?一穷二白!”

***:“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嘛!”

周恩来:“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钱三强同志说,原子弹的理论研究最近取得了重要成果!”

朱德:“导弹呢?”

全场沉默。邓小平开口了:“可以放心,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信得过的。”

陈云:“要抢时间。能拿到手的先拿回来再说。”

毛泽东:“对,要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宋任穷同志,散了会,你马上飞莫斯科!”

周恩来:“飞机已经在西郊机场等着。”

毛泽东:“要刘晓大使通知赫鲁晓夫,我毛泽东一定赴宴!”

朱德:“赫鲁晓夫此人靠不住啊!”

毛泽东:“不怕,他来实用主义,我们也来实用主义!”

周恩来:“中美大使会谈,长期谈不出结果。但是,要回来一个钱学森,就是这一件事情,会谈也是值得的,也是有价值的!”

毛泽东:“那好,这一回,我去莫斯科和赫鲁晓夫会谈,哪怕什么结果也没有,就是带回原子弹、导弹的样品,会谈也是值得的,也是有价值的!”

1957年10月4日。夜。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在轰然一声巨响中,像一条火龙冲向太空。

北京。中南海。白石桥旁。

周恩来:“这颗卫星叫‘伴侣一号’(用俄语讲),90多分钟绕地球一圈。”

毛泽东:“好哇!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李秘书走来送上一份电报,周恩来看后说:“苏联希望中国建立人造卫星目视观测网,帮助观测苏联的卫星。”

毛泽东:“好嘛!我们有专家吗?”

周恩来:“有。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张钰哲正在看着观测镜:“你们看,苏联卫星!”

人们争相看着观测镜。

张钰哲兴奋地宣布:“今天,在我们台,正式成立人造卫星运动理论研究室!”

1957年10月15日。

苏联国防部会议大厅,灯火辉煌。

聂荣臻和别尔乌辛在《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上签字,交换文本,相互握手。

全场热烈鼓掌。

莫斯科。中国大使馆。宴会正在进行。

赫鲁晓夫举杯:“祝苏中两国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古长青!”

聂荣臻:“祝伟大的苏联人民永远幸福!”

赫鲁晓夫和聂荣臻碰杯,一饮而尽。

全场碰杯声不断。音乐声起,人们翩翩起舞。

赫鲁晓夫一杯又一杯地喝酒,已经有点醉了:“元帅同志,我……我们是……兄弟,一……一家人!我不赞成你们造原子弹、导弹、卫星!……苏联已经有了,足……足够了!如果美国人不老实,哼!你瞧,我们的洲际导弹可以打到华盛顿,摧毁整个美国!……有了这么强大的核……核保护伞,你们何必还要自己造呢?你们中国人是永……永远也造不出的!……”

聂荣臻笑道:“你喝得太多了!”

隔壁,会议室里。

王诤正在和华鹰等十几个留学生谈话:“苏联只同意我们派五十个人学导弹。从国内派来不及了,你们马上改专业。记住:抓紧分分秒秒,学得越多越好,顶多再学一两年,你们必须回国!”

华鹰:“王叔叔!”

王诤:“叫我王诤同志!”

华鹰:“是,王诤同志!我保证:坚决完成任务!”

王诤从口袋里拿出一封信:“有人托我捎给你的。”

晚。华鹰在灯下看信,眼泪一滴一滴地滚下来,耳边响起陆小铃的声音:“刘波大姐到了朝鲜战场,在后方医院当指导员,两次立功受奖。可是,从1952年春天起,她就突然失踪了,至今下落不明!……”

随着他的声音,人们看到——

后方医院被美军包围,志愿军伤员们和医生、护士等一起成了俘虏,指导员刘波也在其中;

五星红旗在战俘营上空升起;

美军坦克轰隆隆开来;

美军枪杀一批又一批志愿军俘虏;

夜,国民党胡少校带领一批特务来到战俘营;

一群群志愿军战俘被押到海边,刘波也上了轮船,被运往台湾……

1957年10月31日。北京。中南海西花厅。

郭沫若兴奋地:“总理呀,向你报告: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周恩来高兴地:“我已经听到广播了!”

郭沫若:“我们中国人获此殊荣还是第一次!”

周恩来:“喜事,喜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郭沫若:“他们俩留学美国,至今还保留有中国护照,还是中国人!”

周恩来:“就是入了美国籍也还是炎黄子孙!应该向他们表示祝贺。”

郭沫若:“科学院准备打个电报,也想开个会……”

周恩来:“要介绍他们的伟大发现。宇称守恒定律,从1925年量子力学创立的时候起,就一直被认为是铁定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想不到被两个年轻人推翻了!”

郭沫若:“这个发现,在现代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媲美!”

周恩来:“刚才我打电话,向钱三强请教了一下,他说这个发现比分裂铀原子的发现还重要得多,因为它说明了物质奥秘的要害,为今后建立新的物理学定律扫清了道路。”

郭沫若:“我们要专门举行学术报告会。”

周恩来:“好!……可惜,这两位中国科学家不能回来和大家见见面。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回来的!”

郭沫若:“那当然!”

周恩来:“什么时候颁奖?”

郭沫若:“12月10号,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周恩来:“我看应该专门派人去庆贺!”

郭沫若:“我赞成。”

周恩来:“派谁去呢?”

郭沫若:“我去!”

周恩来:“不,你不合适。我看,还是请张文裕教授去,因为在西南联大的时候,杨振宁是他的学生,跟他学过原子核物理学。李政道也在西南联大学习过,只是1945年没有毕业,就被蒋介石派到美国学造原子弹去了,原子弹没有学成,倒成了一名大科学家。好嘛,也算是蒋介石办了一件好事!”

1957年11月2日。飞机上。

毛泽东凝神地看着窗外的长城、云海、蓝天,忽然转过身来:“把尤金大使请过来。”

翻译李越然离座。

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起身。

毛泽东站起来:“您是一位大哲学家。”

尤金:“不敢当!”

“不要客气!”毛泽东和他一起坐下:“老朋友,我出一道题考考您。”

尤金:“好,我争取及格。”

毛泽东:“刚才咱们在地上,现在上了天,一会儿又要下去,这在哲学上该怎么解释?”

尤金皱着眉头,一时答不上来。

毛泽东笑道:“怎么样,考住了吧?我来试着回答:在地下的时候是个肯定,上了天就是个否定,再下地就是否定之否定。”

尤金:“好极了!完全可以这样说。”

毛泽东:“老朋友,我还要考考您,我们是住在地上,还是住在天上?”

尤金摇摇头:“当然,我们住在地上。”

毛泽东:“我们从地球上看星星,它们是在天上。但是,如果天上星星有人看我们,难道我们不是在天上吗?因此,我们,既住在地上,又住在天上。”

尤金:“妙极了!这就叫做辩证法。”

毛泽东:“1920年,列宁下命令,要支持那位科学家,叫齐……”

尤金:“齐奥尔科夫斯基。他从小耳朵聋了,自学成才,一遇到大风天气,披上床单在野地里跑,人都说他是疯子,可就是他,第一次从科学上论证了到太空去旅行的可能性!”

毛泽东:“他有一句名言,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的话多浪漫!列宁又是多么富于远见:十月革命胜利才两三年,列宁就下令支持他的科学研究工作,预见到人类要飞出摇篮,到宇宙去旅行……”

尤金:“看来,毛泽东同志,您也想去太空转转?”

毛泽东:“第一站就是月亮。”

尤金:“为什么?”

毛泽东笑道:“因为那里有嫦娥,我们要把她解放出来嘛!”

莫斯科。机场。毛泽东一下飞机,就在麦克风前发表讲话:“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标志着人类进一步征服大自然的新纪元的开始!”

克里姆林宫。会议室。毛泽东:“苏联人民了不起!放了世界上第一颗卫星,创造了人间奇迹!美国人天天吹得神乎其神,为什么连颗山药蛋也放不上去呢?”

全场响起笑声。毛泽东激动地:“世界风向变了。各国人民正在觉醒。现在,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

中国大使馆。客厅里。一幅梅花图,一幅荷花图。

赫鲁晓夫:“我们这次也给铁托发了请柬,可他回信表示不来。这很好,说明他失礼。如果他来了,那就更好,我们就可以趁此机会狠狠地批他一下!”

毛泽东:“铁托要是来了,大家交谈交谈,不是很好么?怎么能来了就批呢?赫鲁晓夫同志,恕我直言,你这个人脾气不好,经常对兄弟党发脾气,这样对团结很不利!”

毛泽东指着荷花图:“赫鲁晓夫同志,你这朵花比我毛泽东好看。可中国有句古话:荷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

赫鲁晓夫似乎没有听懂,瞪着两只眼睛望着他。

莫斯科大学。华鹰等站在礼堂内,拼命地向台上的毛泽东等人鼓掌。

毛泽东对中国留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随着毛泽东的声音,人们看到——

华鹰等中国留学生和外国学生们激动的面孔;

新华社记者李克坐在克里姆林宫走廊的长条凳子上写新闻稿;

随着“嗒嗒嗒”的电报声在空中响起,毛泽东的声音传遍祖国大地;

社会主义青年突击队的红旗在车间、在工地、在田野飘扬……

同类推荐
  •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德国现代文学精品、波兰现代文学精品、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精品、奥地利现代文学精品、匈牙利现代文学精品、丹麦现代文学精品和瑞典现代文学精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也就是说,编者将支离破碎、点线分割、散落各地的中国神话彻底地回归到了一个有着基本脉络、基本情节的体系上,与世界神话学及中国神话学的体系是相同的,以期较完整地献给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一套详实可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读本。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在前人的整理基础上,在故事的类型上,对中国神话重新进行了彻底的梳理,既对应了神话学的学理要求,也对应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北欧神话的类型。,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所选的中国经典神话。本书的四辑分类从学术的角度上看是科学的,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上看也是严谨的
  • 一瞬集

    一瞬集

    其一,“人之百年,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为什么古人要说,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热门推荐
  • 薄命是红颜

    薄命是红颜

    历史似乎只是由男人写就的,女人们偶尔参与其中,身影也往往被夹在了缝隙中成了—枚标本或书签。《薄命是红颜》选取了近20位历史上的女 名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 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 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
  • 霸道女皇

    霸道女皇

    不要在内容简介中泄露你的QQ,以免被他人冒用她,刘嫣然,世界最强的杀手,只要是她要杀的人就没有人能逃走,人称女阎罗,阎王叫你三更死,你绝活不过五更。可是她却是被她最好的朋友给出卖了,导致在一次刺杀中失败被杀,她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神器凤凰玉佩的帮助下,她怀着不干重生到了皇者大陆,成为了皇者大陆一个小皇朝的一个小公主,皇者大陆,皇朝林立,强者如云,她的这一生也注定了不平凡,她聪明过人,她霸道无比,她以绝对强势的力量坐上了皇位,她学会了神器凤凰玉佩里的神功,做女皇,打魔族,一统皇者大陆。
  • 倘若记忆不是破碎的

    倘若记忆不是破碎的

    这是爱与恨爱的交战,往日的爱越深,恨就沉淀更透彻,执着的爱,却有着无奈的仇恨,到底是爱能拨云见日,还是恨会一手遮天?倘若记忆不是破碎的,那么一切美好看起来都是理所当然。爱是真的、快乐是真的,所有的都有是可以的,但是那些曾经破碎拼凑成了厚重的伤痕。
  • 天王的专属恋人

    天王的专属恋人

    简安宁问:“幸福是什么?”宇醒儿勾唇一笑,:“幸福,就是相爱的人,第二天清晨,做快乐的事。”
  • 残颜妾不二嫁

    残颜妾不二嫁

    一个貌丑刁钻,你奈我何?”继续嚣张。只是——俗话说这货有过期日,一个俊美轻佻,人有看腻时。您在我心里,她,能牛逼到几时。”不知是不顾世俗思想前卫还是有怪异癖好喜欢窥觊自家嫂子。版本二:他轻笑出声,是皇帝钟爱的九子,坐等这妞投怀送抱:“全天下人都知道你与我私通,两人会撞出怎样的火花?!他,多才多金,以醉心音律、嗜好寻花问柳为掩饰,她甚满意。版本一:人们饭后茶余的笑谈。“一个毫无贞操,一个色胆包天,是魂穿而来的现代特工,绝配!”此良人俊美非凡,费尽心思只为除掉当年戕害她之人。“能牛逼到几时?”他扬起招牌式坏笑,实则惊才艳艳,玉指抚过她如墨青丝:“你有两个选择,做本王女人,杀妾室,要不充军妓。”“听说,怕是由不得你。因缘巧合,斗主母,她以为遇上的是上一世的良人。”她眉毛翘上天,休夫君,一脸得意。“王爷,小女子是生意人。”“我两个都不选,雄才大略之人。七王爷丑妾和九王爷私通了。“……”
  • 了不起的红颈环

    了不起的红颈环

    当红颈环还 是一只小松鸡的时候,它跟着聪明的松鸡妈妈学到了 很多东西,比如如何觅食、躲避天敌等,逐渐成长为 一只机智聪慧的红颈环松鸡。它离开松鸡妈妈独自生 活后遇到了心爱的妻子,和妻子一起悉心照顾自己的 孩子。不幸的是,妻子死在猎人的枪弹下,剩下红颈 环一人抚养幸存的孩子。在残酷的大自然和猎人的双 重考验下,红颈环一次次失去自己的孩子,就算如此 ,红颈环仍未放弃希望,一直努力的生活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激光:神奇的光束

    激光:神奇的光束

    本书是一本介绍激光的科普读物,着重介绍了激光在自然科学研究、军事、工业、医疗、环保等学科以及技术领域和文化娱乐活动中的典型应用实例。
  • 斩断降龙

    斩断降龙

    无意中捡起一颗天雷珠,竟然引发天雷。步入魂界转轮回,降龙异世我来也。星空大阵突然现,月关之刃有因缘。初临异世笑苍天。二度穿越过五年,窈窕少女初长成。
  • 朱门嫡影

    朱门嫡影

    重生又来,姊妹狠毒,她亦变得魔高三丈。为了他种的情根,她是相门嫡女,为了改变命运一雪前耻。爱意已断绝,却因命中带煞被弃之如敝屣。最后惨死于爱人之手……她是现代女高材生,却不料渣男竟对她情有独钟,傀儡太子、俊逸王爷、神秘公子,亦不是她,皆对她用情至深,是阴谋还是爱情?是重蹈覆辙,受人指点却一朝穿越,还是佳偶良缘?她寻他而来,他又会不会随她而去?命中的他又到底是何人?且看朱门嫡影为你展开一幅朱门深宅中的锦绣画卷。庶母阴险,她见招拆招,寻找命中眼带朱砂的男子。--情节虚构,她是她,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