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200000053

第53章 附篇:唯识三字经(4)

一、遍行,谓此种心所,到处可以相应,故名遍行。而此相应之义。例如眼见花,乃眼识分别此花之境,若彼时因见花而欢喜,即知有随眼识所起之喜受心所。此遍行心所,又分五种,今略依看花为例解之。

(一)触……眼识初接触花

(二)作意……接触即起看见的意

(三)受……作意见了即有感受

(四)想……感受苦乐后则想象

(五)思……想象了则思维造作

任何心王起现行,此五种心所皆能与之和合而助其作用,是谓“遍行”。

二、别境,此亦有五类。

(一)欲……缘所乐之境而发欲求

(二)胜解……缘决定境能了解

(三)念……怀念以前之境界

(四)定……缘所观察境令心得定

(五)慧……缘所亲境而能简择

三、善十一。

(一)信……正信佛法

(二)惭……对己有惭

(三)愧……对人生愧

(四)无贪……不贪名利等

(五)无嗔……遇若不怒

(六)无痴……明了事理又名三善根

(七)勤……精进修行

(八)轻安……吾人身心轻快安适

(九)不放逸……约束自己不敢放弃

(十)行舍……行而能舍不起执著

(十一)不害……不损害众生

四、根本烦恼六。

(一)贪

(二)嗔

(三)痴与善心所中三善根相反

(四)慢……我慢等

(五)疑……狐疑不决

(六)恶见……或再分为身见边见等五种

五、随烦恼,分为小中大,共二十种。

十小随

忿……忿怒

恨……怀恨不忘

覆……覆藏罪过

恼……对逆境热恼

嫉……嫉人荣利

悭……匿财不舍

诳……假诳于人

谄……谄媚他人

害……损害有情

……傲

二中随

无惭……于己不知羞惭

无愧……对人不知愧耻

八大随

掉举……暴躁

昏沉……昏昧沉下不任作事

不信……与信相反

懈怠……与勤相反

放逸……与不放逸相反

失念……与念相反

散乱……与定相反

不正知……谬解事理

六、不定共有四种,其性不定为善,亦不定是恶等。

四不定

(一)悔……如悔不赌博是恶,悔不读书是善。

(二)眠……休养精神为善,失时过多属恶。

(三)寻……将谋一事,心中寻求

(四)伺……此即寻求较细者。

大概以前所讲为“心王”及“心所”,吾辈听讲之后,应思索一下,何谓心王?何谓心所?心王者即八种识,八识何由而起?是皆由藏识中种子发生一切现行,则前七识皆依第八识为根本也。七八两识非吾人所能见者,而表现于外之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皆由此根本识传出而起作用,设若此藏识不存在,则外六识亦失其效用,即《中庸》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等是也。由此可知前五识如五窗户,因各窗形相不同,则所出之作用亦异,然其发源于藏识则一也。亦如此电灯,虽可各处发光,而实出于一总电池。简言之,则一心而有八种不同之作用,即名八识。又讲唯识即是吾辈考查心之作用,共有若干,然究竟除此八种识之外,尚有别作用否?须知不止此数,盖八识心王,不过为主要之作用耳。其余之心所,则为心王之眷属,所谓附属作用,完全随心王而起者也。昨讲五十一种心所,实则心所尚不止此,如佛说八万四千法门,破除八万四千烦恼,当知此亦不过简单言之,使人易知耳。

柒 识之四分

凡识或心所,皆各有四分。

一、见分……例眼识能分别事物,此为“能分别”者,与镜之能鉴各物形象无异。

二、相分……是即“所分别”者。例眼所见之物,即名相分,亦如镜中所现之影是。

三、自证分……如镜之本体,光及影皆由影起者是。

四、证自证分……此如镜背,为镜体所依者。

由观此四分之变,可知山河大地,微尘细物,皆是识所变现。如演戏无异,吾人皆在此戏场中,然一面看戏,一面又在其中唱戏,以故始终迷而不悟,常执此心识为是实我,而又执世间万物是为实法,于是乎完全谬误,其道已左矣。以执实我故,遂生贪求,贪求不得,则生嗔恨,而烦恼随之,是名烦恼障。又如有人学习外道,执著不舍,自以所知者为障,再不肯学其他善法,是名所知障。因有此二障,故本性迷焉。佛为悲愍众生,故乃说唯识,先破我法二执。

捌 四缘

今问识究竟云何变成我法乎?则曰:是皆由有种子而发生,此种子之作用,本遍法界,而藏于识,须待他缘助之,及至成熟,方起现行。如有人宿世已有佛法种子,在小儿时无人为之启发,亦与常人无异。苟来此听经,则一闻其心必欢喜信受,故知虽有种子之因,亦必待有缘为之助焉。缘可约分为四:

四缘

一、因缘…………种子为因,发芽为缘。

二、所缘…………见所取之相为缘。

三、等无间缘……生灭之缘,刹那相续,平等无间。

四、增上缘

顺…如人学佛,因缘具足,有人助成之。

逆…如人学佛,有人阻碍之,更促其精进。

四缘之中,有二缘最为紧要。一曰因缘,如吾人之学佛,依经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则知吾人皆有此佛性之因,以为成佛之缘也。二曰增上缘,如虽有成佛之因,尚需得善知识引导之缘,乃能达此成佛之目的也。

玖 三量

既知识缘,再明识量。量者如以尺量物,然何谓识量?即识之能缘见分是也。盖四分中之见分,依种子而起现行时,能缘诸境界者。其量有三:现量、比量、非量。

一、现量 即依现前能见之物,或能闻之声,有眼耳识之见分,能直接缘取,不假计度等分别,是谓“现量”。如案上有杯,眼能见之,此眼识缘杯时之最初刹那,实不知为杯,并不知此名何物。离开“名言”“种类”等之计度分别,是名“现量”。盖此最初之时,仅由眼见非经意识分别,若至第二刹那,经意识分别为何物、何名时,则非现量矣。

二、比量 如既见物,然后以意识计度之,或以他物相比较而量得者,则谓之比量。

三、非量 即前之现、比二量,有错讹时,皆名非量。除此三量之外,复有所谓“圣言量”者,是佛亲证,凡夫虔诚信受之。加佛能知四空天有无身之众生,此界常人既不能知,更非现量能证,比量能得,唯依佛圣者亲证,转示众生之言为最宜。故吾人学佛,最重要者,即在信圣言量。盖吾人有用现比量不能得时,非用圣言量无从下手。

拾 三境

说三量已,再讲所缘之三境。

三境

独影境

带质境

性境

一、独影境独影者,不过是境界之影像。非前五识之所缘,全系意识之所造。如所云龟毛兔角等,并无是物,眼等不能见,而意识皆能想象及之,是谓无质独影境。又若真如之不生不灭,吾人当未能亲证,仅依意识想象时,亦非实在真如,不过是真如之影子,此可云有质独影境。但彼质不生,亦非实质。

二、带质境此境分二,一曰“真带质”,是以心缘心。如末那识缘阿赖耶识为我时,两皆属心法,其所执之我相,是由托赖耶之质而变起,故名“真带质”也。

二曰“似带质”,是以心缘色。如由眼识见分,带物之本质而自变其相分以缘之,以色是假法,故名“似带质”。

三、性境如前五识,缘色、声等五尘所成之物时,既有实体,复能得其实用,故名“性境”。性即实也。

拾壹 三自性

复有三种自性,次析言之。

三自性

一遍计所执自性

二依他起自性

三圆成实自性

今先讲第二种名“依他起自性”,即谓世间之诸有为法,均依他众缘而生起。如阿赖耶识等心法,草木等色法,皆非能自起,只是凭依众缘,变现而有,是谓“依他起自性”。若人妄执有为是实,如末那识之计阿赖耶执之为我而不舍者,是谓“遍计所执自性”。若如末那识不执阿赖耶识为我,或智人悟世间皆虚等,则名“圆成实自性”,谓此性乃圆满成就而真实者也。再以例证,如戏是依他起自性,若看戏者执为实物实事,此即是依依他起自性而生遍计所执自性也,如能了知此戏非真,皆是假相不执为实,即圆成实自性。

三自性

依他……戏

遍计……执戏为实

圆成……了知是戏

世间万事,是一台大戏,吾人自演亦自观看,惜乎演得高兴时,皆忘其是戏。可云举世皆遍计所执之性,唯学佛人,正求了解是戏,即有得圆成实自性之希望。

拾贰 三无性

复有三无性,是佛恐人仍执三自性是实法,而成法执,因依彼三自性,而建立此三无性,如下表。

三无性

一、相无自性性…………依遍计立

二、生无自性性…………依依他立

三、胜义无自性性………依圆成立

一、依“遍计所执自性”而建立“相无自性性”,盖“遍计所执自性”,只有名相,本无自性,是谓“相无自性性”也。

二、依“依他起自性”而建立“生无自性性”,盖依他之性,是依众缘而生,亦无自性,是谓“生无自性性”也。

三、依“圆成实自性”而建立胜义无自性,性虽圆满成就真实,是最上胜义,而实即无“遍计所执自性”,故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也。

此三无性是诸佛秘密言说,何以故?以诸法不完全是空,此空法虽说空无一切法,只是对治执有之病。若人不知密意执为全空,则将以为善恶因果,皆属乌有,虽造恶业无忌惮。以是义故,须知空是秘密说,为对治着有者而发。因此亦可悟密宗专门持咒,能即身成佛者,亦不可泥执为实法矣。盖佛恐世人着有,以空药对治,或复有人执著以一切为空,恣意造恶,拨无因果,佛大医王,悲此恶取之空,乃又下治空之药,而说唯识。此唯识之学,即于三自性中,以依他起为重要,而扩充其义,不着于有,亦不着空,所谓非有非空,是为中道第一义谛也。

拾叁 经论

唯识之教,究依何经论而建立耶?凡此一宗,所根据之经论,有六经十一论。

拾肆历史及结论

唯识一宗,创自何人?固然所有诸经,皆释迦牟尼佛所说,惟专倡此学而能成宗者,相传乃是弥勒菩萨。弥勒义为慈氏,故本宗亦名慈宗。盖昔印度有一无著菩萨,证初地后,即得神通,升兜率天宫,请弥勒菩萨降于中印度,说五部论(《瑜伽师地论》、《辩中边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经论》、《金刚般若经论》)。无著菩萨更造《显扬圣教论》等,为之阐扬。其弟世亲菩萨,时习小乘,每毁谤大乘,由无著菩萨,劝发信心,令注解《摄大乘论》等,乃由小入大,转而赞扬大乘。世亲之后,复有护法菩萨等,解释世亲菩萨所作之《唯识三十颂》。护法之后,戒贤继之,是时玄奘法师至印度,依戒贤学,及归国后,更集诸师之论,释《三十颂》合成一部,名《成唯识论》,如是震旦有唯识宗。在印度尚无此宗名目,只有空,有二宗。当时主空者有智光大师,主有者有戒贤大师,戒贤为护法弟子,与智光同住那烂陀寺。玄奘亦至该寺就学,如是自弥勒数至玄奘,共为六传。玄奘之弟子窥基,更为弘扬,作《成唯识论述记》,先后制论疏约有百部之多。后因禅宗自夸不立文字,致令一般人遂轻视法相,而此宗渐衰,书籍亦失落殆尽,在中国几成绝学。迄今各国交通,科学昌明,惟此唯识之学,足以对付之。愿诸君即了知唯识之境,再起观行,而无上佛果,乃得成就矣。

佛法恒说夙根,唯识明有种子,历验不爽。余此次在汉口佛教会讲拙作《唯识三字经》,以听众多初心,不敢奢望,虽有研究者,或嫌名浅而不经心,故讲时但求显出以畅言,不敢深入而晦意。不意讲毕约一星期后,竟有预听周文澜居士录稿见示,乃能将讲室直畅本怀,一切兴到之谈,皆和盘托出,文既清爽,复少谬误,不啻若自余口出,余乃叹为希有矣。盖吾往在宁、沪、京、湘各处讲唯识,或听众竟未能记,虽有记亦挂一漏万,且多矫揉造作,送稿就正者,非大加删削不可。今此稿并非多费余心,即公然可观,亦可云余讲唯识来未有之胜缘也。阅毕记兹因缘,用劝周居士从此精进,尤望同听或未听而随喜者,更多于此学发心焉。民国十七年又二月,大圆阅记。

同类推荐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热门推荐
  • 邻班有帅哥:繁星似海

    邻班有帅哥:繁星似海

    曾经是“繁星的骄傲”的师情因为爱上同样是“繁星”里熠熠夺目的介海聪而开始隐藏自己的光芒,继而先后换上自虐症和自闭症。为了不让家人和朋友担心,她离开家并和以前“繁星”里的朋友断绝来往,一个人来到了现在的学校,偶然遇见了为了她来到这个学校的高中时邻班的帅哥——樊京,心怀愧疚的她不忍直接拒绝便偶尔与其来往,不久痴情于“繁星的骄傲”的韦盛便找上了门,为她离家出走多年的介海聪也有了下落......介天威变态的教子计划,情敌们的迫害,周毅的复仇,龙影的默默付出使她开始一点点地苏醒......
  • 霸上大律师

    霸上大律师

    有一种人,生平就是金光璀璨,想要遮挡也遮挡不了有一种人,表面上是普普通通,实际却是金子的鼻祖。莫忆轩,跨国公司莫氏总裁,年轻、霸气、他是光明上的冷峻少年。不多情、不滥情,这一生只为她而有节制的转动,冰冷少语,俊美绝伦,讨厌女人,却唯独倾心于她!古亦洁,高校企管系大四学生,平凡、庸俗、人前是人们眼中的怪物,背后却是一朵奇葩。对待亲人,俏皮活泼,对待敌人,心狠手辣,亦是毫不留情。至亲为上,却惟独破例与他。
  • 倾城魔女翱翔九天

    倾城魔女翱翔九天

    她来自21世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上班族……意外穿越,怎么就穿着红嫁衣躺在冰河上?躺枪……卧槽……不是杀手,不是特工,不是神偷,肿么办?不怕,她有神兽小弟几枚,狗腿子一推,桃花一箩……某腹黑妖孽男委屈道:“娘子,不要再给我惹桃花了,我掐得手都酸了”某女笑意盈盈的道:“哦,这样啊,我看你掐得不亦乐乎嘛……”………且看弱妹超强逆袭,灭渣男渣女,披荆斩棘破千年阴谋……逐步跨上强者之巅,颠覆天下,翱翔九天。
  • 心开路就开

    心开路就开

    世界著名潜能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们持有什么样的心态。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人的心就是一条路,心开,路就开,心死,路就死。我们说: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态好,一切都好!朋友们,让我们从现在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积极的心态,让整个身心都充满勇气和智慧,把挫折与失败当成学习的机会。这样,我们就能早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到达成功的彼岸!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一分钟经理人:时间管理

    一分钟经理人:时间管理

    《一分钟经理人》系列丛书言简意赅但是意义深远,它综合了现实生活中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方法简单而行之有效。用故事的形式来阐释管理学,来解答困惑,并且提出 了一些管理方式,具有普遍的意义;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日常性的,也许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而提出的解答方式和观点也是常识性的,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知识和经验是十分宝贵的。前人有过的错误,可以不必再犯;前人成功的案例,则可以作为参考。我们编译本书希望它启迪人们的智慧,提高人们驾驭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烈火如歌(迪丽热巴、周渝民主演)

    烈火如歌(迪丽热巴、周渝民主演)

    火焰般纯真活泼的如歌是烈火山庄的继承人,十九年前的尘封往事将她卷入漩涡之中,如歌的生命中注定会出现三个男人,幽蓝孤傲的枫、宁静温柔的玉和风华绝代的雪……一幕幕纠缠入骨的爱与恨开始惊心动魄地上演……
  •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语言历史论丛(第六辑)

    本书为学术论文集,收录了关于语言学理论、文字、音韵、语法、训诂、方言调查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