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100000032

第32章 中观学派之实践(3)

(4)炎地,舍离前三地之分别见解,以智慧火烧烦恼薪,因此而悟智慧之本体。即依其觉所起之阿含光,如珠之光炎之位。

(5)难胜地,已得正智,难再超出之位。或谓已得出世间智,依自在之方便力救度难救众生之位。

(6)现前地,听闻般若波罗蜜,而现前生起大智之位。

(7)远行地,又作方便具足地(无相方便地)、有行有开发无相住。即修无相行,心作用远离世间之位。此位往上更无可求之菩提,往下更无被救之众生,因此沉潜于无相寂灭之理,有不能修行之虞,此谓七地沉空之难。此时十方诸佛以七种法劝励精进,再鼓起修行之勇气,以进至第八地;此谓七劝。

(8)不动地,又作色自在地、决定地、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寂灭净地。不断生起无相之智慧,绝不为烦恼所动之觉位。

(9)善慧地,又作心自在地、决定行地、无碍住。菩萨以无碍力说法,完成利他行,即智慧之作用自在之觉位。

(10)法云地,又作究竟地、最上住、得大法身、具自在力之觉位。

《菩萨地持经》卷九之十二住中,十地相当于其第三欢喜住乃至第十二最上菩萨住;于同书卷十种性等七地之说,初地相当于第三净心地,第二乃至第七地相当于第四行迹地,第八地相当于第五决定地,第九地相当于第六决定行地,第十地及佛地相当于第七毕竟地。此外,或谓初地相当于见道(通达位),二地以上相当于修道(修习位),或七地及其以前为有功用地,八地以上为无功用地。或初、二、三地为信忍,四、五、六地为顺忍,七、八、九地为无生忍,十地为寂灭忍。或谓前五地为无相修,六、七地为无相修净,八、九地为无相修果,十地为无相修果成。或初地为愿净,二地为戒净,三地为定净,四、五、六地为增上慧,七地以上为上上出生净。如称十地以前之阶位为信地,则十地总称为证地。

又十地之各地有入、住、出三心;入而未安住时为入心,久止其位之盛时为住心,近终入次位时为出心。《成唯识论》卷九谓,此十地依次修习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十波罗蜜(十胜行),依之各除异生性障、邪行障、暗钝障、微细烦恼现行障、于下乘般涅槃障、粗相现行障、细相现行障、无相中作加行障、利他门中不欲行障、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等十重障;各获证遍行真如、最胜真如、胜流真如、无摄受真如、类无别真如、无染净真如、法无别真如、不增减真如、智自在所依真如、业自在等所依真如。依此转烦恼、所知二障,而得菩提、涅槃之果。其中初地至七地之菩萨,有漏心与无漏心相杂混合,故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之分;八地以上之菩萨,唯有无漏心,故为变易生死。

天台宗谓别教、圆教皆各具十地之阶位,然自别教初地之菩萨断一品无明之观点言之,其证智与圆教之初住同等,故谓初地初住证道同圆。因此别教初地以上之菩萨皆能成为圆教之行人,但实际上并无修成者,此谓有教无人。于华严宗,《华严经探玄记》卷九解释十地,谓由根本言之,即属果海不可说之性质者;由觉证之内容言之,有离垢真如;由觉智而言,即有根本、后得、加行等三智;由断烦恼之观点言,系为离开二障;自修行而言,有修愿行乃至受位行;自所修之成就而言,初地修信乐行,二地修戒行,三地修定行,四地以上修慧行;自修行果位而言,有证位与阿含位;自十地寄乘而言,初、二、三地为人天乘,四、五、六、七地为三乘,八地以上为一乘,系寄其位以示行,相当于十波罗蜜;自十地寄报而言,系尽摄于阎浮提王乃至摩醯首罗天王等十王,心念三宝,引导众生。

真言宗亦有十地之说,然于《大日经》中仅举出第八地与第十地,《金刚顶经》亦仅说初地与第十地,故真言宗乃援引《华严》、《仁王》等显教经论而一一论定十地之名目与内容。真言宗之十地可大别为深浅二义,浅略义之十地与前记所述显教十地相同,深秘十地则归结于密教之实义,即强调初地与十地并无高下之别,初地即极果,此因初地能悟极果之故。二地以上则分别显示初地之总德,并对所判别之浅略、深秘二义加以解释。又为表大日如来之果德,故以四佛四亲近之十六大菩萨配以十地。又自本有与修生两面解之,则本有无垢之十地,暗示所有众生本具之菩提心无所限量,故无高下之别;而修生显得之十地系依三密之行来断三妄执而现本有之十地者,故欲至佛果,犹须断一障。

(三)声闻之十地:即声闻修行之阶位,分为十种,即:

(1)受三归地,又作三归行地。即入佛法受行三归之位。

(2)信地,又作随信行地。即外凡资粮位中之钝根者。

(3)信法地,又作随法行地。即资粮位中之利根者。

(4)内凡夫地,又作善凡夫地。即内凡加行四善根之位。

(5)学信戒地,又作学戒地。或指见道以上之信解者。

(6)八人地,又作第八人地。乃见道十五心之位,即须陀洹向。

(7)须陀洹地,即初果地。

(8)斯陀含地,即第二果。

(9)阿那含地,即第三果。

(10)阿罗汉地,即第四果。

(四)辟支佛之十地:又作支佛十地、缘觉十地、独觉十地。即辟支佛修行之阶位,分为十种,即:

(1)昔行具足地,又作众善资地、方便具足地。即于过去之四生百劫等修苦行之位。

(2)自觉甚深十二因缘地,又作自觉深缘起地。即不依师教而自觉十二因缘理之位。

(3)觉了四圣谛地,又作觉四圣谛地。即觉了四圣谛理之位。

(4)甚深利智地,又作胜深利智地。即起深智之位。

(5)八圣道地,又作八圣支道地。即修八正道之位。

(6)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又作知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觉了法界等地。即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之相之位。

(7)证寂灭地,又作证灭地。即证寂灭涅槃之位。

(8)六通地,又作六通性地、通地。即证得漏尽等六通之位。

(9)彻秘密地,又作入微妙地、彻微密地。即通彻缘起微密之理之位。

(10)习气渐薄地,又作习气薄地。即断习气至渐渐微薄之位。

(五)佛之十地:即佛地之诸德,计有十种,即:

(1)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又作最胜甚深难识毗富罗光明智作地。

(2)清净身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又作无垢身威庄严不思议光明作地。

(3)善明月幢宝相海藏地,又称作妙光明月幢宝帜海藏地。

(4)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又作净妙金光功德神通智作地。

(5)火轮威藏明德地,又作光明味场威藏照作地。

(6)虚空内清净无垢焰光开相地,又作空中胜净无垢持炬开敷作地。

(7)广胜法界藏明界地,又作胜广法界藏光明起地。

(8)最净普觉智藏能净无垢遍无碍智通地,又作最胜妙净佛智藏光明遍照清净诸障智通地。

(9)无边亿庄严回向能照明地,又作无边庄严俱胝愿毗卢遮那光作地。

(10)毗卢遮那智海藏地,又作智海陪卢遮那地。

《大乘同性经》卷下说:“此地是如来十地名号,诸佛智慧不可具说。善丈夫!佛初地者,一切微细习气除故,复一切法得自在故。第二地者,转法轮故,说深法故。第三地者,说诸声闻戒故,又复显说三乘故。第四地者,说八万四千法门故,又复降伏四种魔故。第五地者,如法降伏诸外道故,又复降伏傲慢及众数故。第六地者,教示无量众生六通中故,又复显现六种大神通故。谓现无边清净佛刹功德庄严,显现无边菩萨大众围绕,显现无边广大佛刹,显现无边佛刹自体,显现无边诸佛刹中从兜率天下托胎乃至法灭,示现无边种种神通。第七地者,为诸菩萨如实说七菩提分无所有故,复无所著故。第八地者,授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种记故。第九地者,为诸菩萨现善方便故。第十地者,为诸菩萨说一切诸法无所有故,复告令知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大涅槃故。”

以上声闻十地、辟支佛十地、佛十地皆出自《大乘同性经》卷下,三者与菩萨十地,合称为四乘十地。

等觉位: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称为等觉。故位于菩萨修行阶位五十二阶位之第五十一位,于六种性之第五。等觉又称等正觉(意为与正觉相等之觉)、有上士(妙觉佛陀称为无上士,对此,等觉称有上士)、一生补处(意谓次一生成佛)、金刚心(如金刚坚固之心,能摧破烦恼)、鄰极。等觉菩萨成佛之前,在凡夫位时比照真理修行,此谓“入重玄门”。

妙觉位:为大乘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极,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故亦为佛果之别称。亦称妙觉地,为究极理想境地之表现;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之妙觉位。于此位能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妙,觉悟涅槃之理。《天台四教仪》中,说明别、圆二教妙觉位之差异,谓别教之妙觉位坐于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为钝根菩萨转无量四谛之法论;圆教之妙觉位则以虚空为座,成就清净法身,居于常之光土。

五十位次,十信是外道。凡夫初发心修习的信心,信什么?信佛法僧三宝的功德,信真如法性的真理,要经过十个位次,信心才能成就。十住又名十解,谓理解三宝功德,理解法性真理,而安住其中。十行,指修行。既然理解佛法,必须依理起行,深入实践。十回向为菩萨修行四摄六度法门,同时亦教化众生,所生功德、回向众生及佛道。由住位至回向位这三十心的行者,超脱外凡,名为内凡,称为贤位菩萨。十地,菩萨所有的真实功德,都在这儿,登地之后,都叫圣位,断除三界烦恼,了脱分段生死,以慈悲愿力不住涅槃,常在世间,修六度万行,教化众生。

菩萨成就修行,时间上要三大阿僧祇劫。大约从初发心到初地,为第一阿僧祇劫,从初地到八地为第二阿僧祇劫,从八地到佛果是第三阿僧祇劫。阿僧祇劫译为无数,是佛教形容大数目名称之一。菩萨的修行过程,就是断烦恼证菩提的过程。烦恼即贪嗔痴等诸烦恼,能令人心烦意乱,又能迷惑人心,所以又称为惑或使。无量的烦恼难以备举,但一般五住地惑总摄一切烦恼。即见、思、无明之烦恼,有: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等五种区别,称之为五住地惑,此系《胜鬘经》所说。因此五种惑为一切烦恼之所依住,又能生烦恼。据《大乘义章》卷五本释之:

1.见一处住地,即身见等三界之见惑,入见道时,并断于一处。

2.欲爱住地,即欲界烦恼中,除见、无明,而著于外之五欲(色、声、香、味、触)之烦恼。

3.色爱住地,即色界之烦恼中,除见、无明,舍外之五欲而著于一己色身之烦恼。

4.有爱住地,即无色界之烦恼中,除见、无明,舍离色贪而爱著己身之烦恼。

5.无明住地,即三界一切之无明。无明为痴暗之心,其体无慧明,是为一切烦恼之根本。前四种烦恼为烦恼障,无明住地是所知障,三乘圣人、阿罗汉、辟支佛,断除了三界内“四住地烦恼”,了脱分段生死,证得偏真涅槃。但没有能断尽“无明住地”之烦恼,包括大乘登地菩萨,也没有能断尽无明住地烦恼,还得受三界外的“变易生死”。

《胜鬘经》说:有漏业为因,四住地烦恼为缘,招感三界内“分段生死”;以无漏业为因,无明住地烦恼为缘,招感三界外为“变易生死”。为了断除五住地烦恼,了脱二种生死,所以要修学佛道。声闻、缘觉虽然出了三界,但并不究竟,证菩提成佛才是究竟。

同类推荐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热门推荐
  • 全球大趋势2:被债务挟持的世界经济

    全球大趋势2:被债务挟持的世界经济

    在美国两轮量化宽松和中国4万亿的刺激下,人们普遍预期世界经济将如期复苏。但正如米塞斯所说:“信用扩张确实能导致一时的繁荣,但这种繁荣迟早会归于破灭,导致新一轮的萧条。”世界经济衰退的阴影于2011年年中再次橫扫全球。引发这次恐慌的是再度出现的类似于2008年秋季的违约危机,只不过上次麻烦的制造者是那些金鬲机构,而这一次则是政府债务。 更为麻烦和棘手的是,世界逐渐“老”去,创造财富的人将越来越少,但需要赡养的人口却越来越多。当前的债务问题只能曰益恶化,世界经济被债务挟持……
  • 天道屠仙

    天道屠仙

    天道本善,万物本无,从凡开始,以武修仙,强身健体,煅我魂魄。人对我好,我必待之,人要灭我,天恕,我不恕,代天罚罪,誓不罢休。立世之本,尊师重道。元阳为报师仇,佛挡杀佛,仙阻杀仙,玩转天地,屠仙屠龙,终得天道,飞升而去………………………………………………无生父母,受尽凌辱,终遇良师,无奈世事多变,奸人当道,为报师仇,立志苦修,还前世心愿,一拥天下,替天行道…………
  • 绝色风华:废物小姐傲视天下

    绝色风华:废物小姐傲视天下

    她,是世界特种部队最优秀的美女特工!却因为一场爆炸,穿越了!再次清醒却沦为慕府最无用的废物三小姐!实在荒谬,她乃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美女特工,聪明绝顶,怎能轮为笑柄!她要翻身!当丑八怪变成白天鹅!当废物小姐变成天才王妃!盛世传奇就此开始!傲世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从此,锋芒绝世,狂颜天下。天地之大,任我逍遥!
  • 第一医仙

    第一医仙

    她付出的,一点点收回,她失去的,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废柴千金,一点点讨回!谁说医生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给点状态加个血,皮薄肉脆容易死;卖卖小萌装装痴,到天罗大陆龙塔的最高守护者,骗个土豪当金主?她不要变成他人的玩物。华丽转身,从删号那一刻开始。她会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暴!力!医!生!
  • 读者文摘精粹版8:给心灵洗个澡

    读者文摘精粹版8:给心灵洗个澡

    给心灵洗个澡,留一份清澄在心间,一如人类亘古不变的希望,你终会发现,没有月亮的夜晚,还是会有星星伴你走过漫漫长夜。那深埋于心的往事,也许平时从没有想起翻开来晾晒,可就在把整个身心浸入清澄的瞬间,全都涌进了记忆的屏幕上。尽管闪现的时间极短,或许只有零点几秒,可这也如一道闪电,给黑夜的心空带来一次刻骨铭心的照耀。
  • 三嫁夫君超宠的

    三嫁夫君超宠的

    待我长发及腰,遮住一身肥膘,纵然虎背熊腰,也要高冷傲娇。穿越不是件苦事,还是件囧事。跳井,太肥,卡了。上吊,太重,枝断了。成亲数载,太丑,至今完璧,被休了。那就改嫁!一嫁,二嫁上赶着再嫁,可是,谁能告诉她,为嘛三次嫁同一个人?夫君,你身份如此多变真的好吗?“娘子,你长的很安全。”一嫁书呆子云。“婆娘,你长的很安全。”二嫁土匪头云。“夫人,你长的.....”苏晚娘掀桌!三嫁洞房,新郎,换句台词成吗?作为迫嫁的土肥圆下堂妇,上没有娘家撑腰,下没有妖娆美貌,又遇上极品一窝,苏晚娘表示亚历山大!且看她在这动荡不安的三嫁中斗倒极品,左手金子右手权势,开创第一家具盛世。
  • 刺杀

    刺杀

    抗战爆发,正面战场上节节失利,然而在敌占区,特工与抗日志士仍然在浴血奋战。三个最高特工组织的终极厮杀;两位执行绝密任务的顶级特工;一场抗日时期正义与邪恶的终极较量。是谁活埋了刑事庭庭长?是谁寄来了三颗子弹?是谁要刺杀执行绝密锄奸任务的特工?汪精卫为何对他连下三道密令?戴笠为何烧掉他的档案?真实宏大的历史场景;闻所未闻的绝密档案;意想不到的博弈结果——到底,谁是刺客?巅峰对决,一触即发!
  • 老板要给员工讲的365个故事

    老板要给员工讲的365个故事

    本书搜集、选取了老板最应该讲给员工的365个故事,旨在启迪员工心智、增强企业战斗力,让员工和企业实现双赢发展。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反复琢磨故事中的道理,仔细思考:你能从中学到什么?你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或者能否避免同样的错误?最后,真诚地希望你能够从中受到启发,感悟故事中的道理,领略故事中的魅力,并将其运用于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完善自身心智的同时,和企业一起扬帆远航!
  • 暗皇宠妃

    暗皇宠妃

    她一生下来就注定是个悲哀,只因为她是女子,所以便注定了得不到家温暖,得不到爱。而当她终于得到父亲那突然的关爱,以为上帝终于眷恋了自己的时候,却突然莫名其妙的被带到了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遥远小国。
  • 吴越争锋

    吴越争锋

    公元前497年,越国老王允常驾薨,勾践登基。次年阖闾南征伐越,范蠡用“敢死队”以少胜多,打败吴军。阖闾在败退路上死于脚伤,遂其长孙夫差登基。夫差为报国仇,于三年后重燃战火。伍子胥和孙武用五行八卦阵法杀死越国大将,将越王君臣逼上会稽山。然而在不知情的情形下,伍子胥的次子伍辛被自己的胞兄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