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500000020

第20章 雪夜物语

少年时代受到的影响,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一个下雪的夜晚,我们四五个朋友聚在一起,在玩完扑克闲聊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我直到十二岁前都没有见过火车呢。因为家乡在乡下,去镇上的话,要翻过七里的山路。那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了郊游,我们曾经走到离小镇很近的地方。当时,老师说,火车会从相隔一里左右的两座大山之间通过,我们去看看吧!我们在那里站了一个多小时。然后,便有一个像黑棒一样的东西‘呜’的一声跑了过去。‘那是火车!’老师说道。”阿恭给我们说了他的这个少年时期的故事。

“由于生长在这样的农村里,所以我的父亲对于我要成为画家的这个梦想非常蔑视,仿佛画家就是个要饭的。我将母亲给我的零用钱存起来,去买了彩色铅笔及颜料回来,躲在储藏室里偷偷地画画。父亲不知什么时候嗅出了颜料的味道,一下子打开了纸拉门,走了进来,什么话都没有说,将我的颜料和画纸没收后扔掉了。父亲如此反对我画画,所以甚至我也觉得画画是一种极大的罪过。即便如此,我也无法终止这种罪恶,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个画匠。就是现在,我在作画时,听到纸拉门的声音,还都会吓得一哆嗦呢。”

玻璃门外,大雪依旧下个不停。有时,雪花被风刮着,哗啦哗啦地吹打着画室的玻璃屋顶。阿铃向火炉中新添了一些柴火。

“我在孩子的时候,也有一件事情至今难忘呢。”铃子整了整外套的衣领,开口说道。

那是阿铃刚满九岁时的初夏时候的事情。若想了解阿铃出生的村庄的风俗,以及阿铃的家庭,看看当时阿铃身上穿着的和服,便会明白了。在离阿铃所在的村庄一里左右的大山里面,是阿铃母亲的老家。在阿铃母亲所在的村庄举行祭祀活动时,阿铃被喊去玩耍。阿铃穿着黄色的用粗丝织的绸子做成的柔软的和服,帽子为茶色的圆顶硬礼帽,木屐为堂岛木屐,穿着白色的棉布袜,还有仙台平的裙裤。带子是两本独钴的精致的博多带。

“哎,是呀!阿铃的母亲经常说,阿铃喜欢用手抓着腰带丝丝地摩擦呢。当时的事情我也记不太清楚了,阿铃当时大概十三岁吧,经常在后院酒窖前的柿子树下唱戏玩呢。阿铃扮演白神源次郎,穿着当时已经变小的镶边黑色西装,用红色的毛线系上金辫子,演活捉了敌人什么的,拉扯我的辫子呢。”阿辉说。

“对呀对呀!阿辉你当时也很小呢。对了,对了,说起那个西装,我想起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第一次去学校的时候,我穿着那件镶边的西装和新鞋子呢。因为是在乡下,所以引来其他同学的一阵骚动。说什么阿铃穿了西装了!大家一阵哄笑,我也很是得意,最后跳进了学校前的稻田里。我是个相当容易得意的人,然后吹牛说,我这双鞋子就算在水里也不会湿什么的。”

“那个时候,你带着放在圆圆的皮箱里的大大的闹钟。你告诉我,这是秒针,经常给我看。”

“那个时代是进口金刚石的时代。”画家阿恭说道。

“是啊,那个时候还是个好时代。读了福泽谕吉的《劝学篇》这本书后,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这之后,你母亲老家的祭祀怎么样了呢?”一直默默地听大家聊着往事的阿哲开口问道。

“嗯,那之后……不,应该说这之后。当时的事情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母亲的老家是在大山的正中间,无论从哪个方向过去,都要爬山。就像在一个绿色的大器皿中安的家。在那个大器皿的中间,有一个小小的池子。母亲的家就在这个池子边小河的河堰上。小河上架了一座土桥,从那里,可以走到母亲堂哥的家中。那里有树枝繁茂的树林,夏天快要结束时,像桃色的木莲花那样的更小的小花儿便会盛开。

“我不记得在祭祀节那天,被谁带来的了。在祭祀节的前一天,我和村里的孩子们在村头玩耍。

乳娘用遮阳伞

为我遮住太阳,

太阳下山了,

我们提着提灯去玩吧!

“折下曼珠沙华的枝茎做提灯,每个人提一盏,边唱着这首歌边玩耍。也记不太清楚曼珠沙华有没有开花。不过,我们经常在小河的堤岸上摘曼珠沙华,用茎秆做成大鼓呢。大人们说,若是吹响大鼓,狐狸就会出来,所以谁也没有敢吹。

“祭祀节前一天,我们在村头这样玩耍时,一个玩伴指着山顶的方向说道:‘车来啦,车来啦!’在这长满深草的大山里,人力车除了婚礼及葬礼外,便很少出现。其他时候,就是在东京读书的春树和卓二一年一次回家乡休假的时候了。前面没有提到,春树和卓二是我的表哥。当时,他们在庆应义塾读书。母亲曾对我说,他们二人都非常喜欢喝酒,挥金如土。还经常叮嘱我说,你长大了,也会想去东京的学校读书的,不过,一定不要像春树和卓二那样呀。

“因为当时我还是小孩子,不懂得大人说的事情,不过,母亲和春树的母亲的谈话时常传入我的耳中。

‘我家老公是那么老实忠厚的人,可偏偏这两个孩子却这么执拗。我这么疼爱他们,生怕他们有什么闪失,难道我做错了么?’

‘唉,嫂子你也是操碎了心啊!他们最近从学校里休学了?’

‘虽说去了东京,可却没去学校。我老公说不让他们学习了,从今年夏天开始,就让他们一直玩耍。’

‘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听说在我们小镇上学的时候,两个人可都是学校里的模范学生呢。’

‘卓二是因为年纪还小,还没有染上整日泡在酒馆里的恶习,可是,他哥哥却是个软脾气的人,被朋友邀去喝酒,都不会拒绝。还有,那个叫金弥的女孩,前段时间给我寄了一封信,真是饱含了深情啊!她能这么为我们考虑,我也不禁流泪了呢。虽然身份卑微,但却未必是在欺骗我。’‘是啊!’

虽未曾见过伯母,可也时常听春树说起您的事情。尽管我羞于将自己的情况告知伯母您,还是想让您了解一下。我自出生后便被他人抚养长大,连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也不知道,总是战战兢兢度日,从未对任何人说起我的身世。倘若您能原谅我这封冒昧的来信,我会十分开心的。我知道我和春树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自始至终心里只有春树一人,请您至少允许我给他写信。拜托您了,伯母。

‘啊,这真是……’

“我看到舅娘拿出那封信,和母亲谈论着这件事。

“卓二是一个总是默默读书、默默想事情的青年。而春树对谁都友好,擅长做笛子和给小孩讲故事。虽然是个男孩子,却会弹三弦琴、古琴。细长漂亮的手指上戴着金戒指。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春树给我看那个戒指,然后对我说:‘这样的话就暖和了。’而且,春树还擅长画画,我记得曾经有一次,他画了文艺俱乐部的卷首插图送给了我呢。

“‘春树哥哥,这个人的腰带好长啊!’我指着插图上的照片说道。‘啊,那个叫作垂悬结哦,在东京,每个人都这样系呢。他们系着这样的腰带,撑着花阳伞,穿着带铃铛的木屐,丁零零地从四条桥上走过呢。’‘啊,那是去辨庆的桥呢。’我说道。‘那是五条桥。’‘还有这样的照片吗?你总是给我看什么《东京新名所》《东京文明开化之图》之类的画帖,文艺俱乐部的照片要有意思得多呢!’我这么一说,春树笑着说了一句我听不懂的话:‘你也是我党人士啊!’即便如此,我也懵懵懂懂地明白了春树笑的意思,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春树拿出《东京百美人》的写真帖给我看。是一本封面印着青色波涛的大书,书上只排列着梳着奇怪发髻的人的脸,书的下方写着一个男人的名字。”

“对了,前段时间给你看的写真帖里面,有一个叫作浅草十二阶的地方,对吧?那里挂着这本写真帖里面的所有的照片呢。”

“然后做什么呢?”

“做什么?什么也不做。只是想要看一看。

“‘车来啦,车来啦!’一个人喊道。大家都朝着山顶的方向望去。

在山顶的白色的坡路上,一辆黑色的人力车载着一位打着洋伞的人,在树荫的遮盖下,朝着山下驶来。喜欢看热闹的村里的孩子们仿佛商定了似的,朝那个方向跑去。

“‘啊,是个女的!’一个玩伴仿佛有了重大发现般叫了起来。果然,车上坐着的是一个女人。我不由得觉得那个人就是母亲曾经提到过的那个女人。这并非完全因为这个女人的发型及和服像极了《东京百美人》中的人。我们给车让了路。就像所有的乡下的小孩子那样,我害羞似的偷看着那个女人——是一个有着细长的脖颈的女人。然后,我们跟在人力车的后面,朝着村里跑去。到了村里后,车上的人让车夫停住,回头看着我们。

“然后问道:‘川村春树的家在哪里呢?’大家没有回答,看着我的脸。那意思大概是说,她要找的人是你的亲戚,你来告诉她吧!车上的人看到大家都好像害羞似的不回答,目光便一个个滑过他们的脸,最后停留在我的脸上。

“‘啊!’那个女人像是大吃一惊,向我问道,‘小朋友,你是春树的弟弟么?’我也大吃一惊,默默地低下了头。然后其他的孩子们说:‘嗯,是的,是的。’女人从车上下来,来到我身边。我脸色通红,呆呆地站着。

“‘啊,长得真是像呢。耳朵什么的一模一样。’我走在前面带路。

‘春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女人问道,‘我也不太清楚。’因为我真的不清楚,所以也只能回答不知道。

“‘春树的妈妈在家吧?’女人用一种仿佛什么事情都清楚的口吻问道。我感到她有一些亲切,便回答说‘在呢。’

“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春树哥哥的门前。‘就是这里。其他玩伴说道。女人对车夫说了些什么后,便进入门内,沿着石阶,朝玄关的方向走去。春树的妈妈打开纸拉门,走了出来,和女人说着什么。系着垂悬结和黑色和服外褂的女人只是站在玄关前和舅母说话。她们在谈论着什么,作为小孩子的我,自然不会知道,但我知道应该是相当纠缠不清的事情,因为没过一会儿,那个女人就用衬衫的衣袖擦拭起眼泪。舅妈也在哭泣。”

“那,那个女人就应该是金弥了吧?”阿恭问道。

“应该是。不过,这是小时候的记忆了,仿佛做了一场梦一样,这之后金弥怎么样了,春树怎么样了,我一点也不记得了。”

“这之后,你就再也没有和春树他们见过面了?”

“嗯,因为在我十四岁的时候,春树就出国了,我家搬到了北海道去,春树的家开始落魄,也不知道搬去了哪里,自那以后,就杳无音信了。”

“花井的叔叔曾经说,春树去了朝鲜。”

“是么?果然,现在没有什么好事情。不过,卓二好像在长崎的造船厂工作。每当想起那个时候为什么春树不出来见金弥,我就感到莫名的悲伤。现如今也记不得金弥长什么样子了,但却记得她那哭泣着离去的让人心疼的背影。”

阿铃说完这句话,便陷入了沉默。窗外,大雪仍不停地下着。

同类推荐
  • 昆虫记:昆虫与蘑菇(第10卷)

    昆虫记:昆虫与蘑菇(第10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九:圆网蛛的电线报,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吃东西是为了活下去,而我们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吃东西。
  • 昆虫记:蓑蛾的保护层(第7卷)

    昆虫记:蓑蛾的保护层(第7卷)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七:蓑蛾的保护层法布尔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用自己客观、独特的眼光描述了象虫、叶甲、步甲、石蛾和蓑蛾等昆虫的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宛如一幅描绘属于昆虫秘密花园的精美画卷。对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到不安的心态,成了我们的最大痛苦,同时也显示了我们的崇高伟大。——法布尔《昆虫记第七卷:蓑蛾的保护层》
  • 科学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

    科学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是一部以满足广大青少年读者对科学世界的求知与探索为目的的、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性读物。所选取的问题都是近些年来社会上比较热门的未解之谜,它们涵盖了人体奥秘、科技之光和数理迷宫。在写作风格上,编者力求生动通俗易懂,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抽象的谜题深入浅出地道来。
  • 木乃伊的黄金面具

    木乃伊的黄金面具

    黄沙掩隐的死灵之城,神秘莫测的黄金面具,棺椁里的木乃伊突然复活……
  • 中国本土精彩老童话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国本土精彩老童话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国有神话故事,中国自己的本土神话是丰富多彩的,其种类是多样的,其特色是鲜明的,其内涵是深远的。其故事是精湛的。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也是相当有知名度的,许许多多的神话人物也是相当有影响的。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在前人的整理基础上,对中国神话重新进行了彻底的梳理,编者将支离破碎、点线分割、散落各地的中国神话彻底地回归到了一个有着基本脉络、基本情节的体系上,以期较完整地献给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一套详实可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读本。一起来翻阅《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吧!
热门推荐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包子有令,娘亲请收货

    包子有令,娘亲请收货

    御风与天风两国交界处,藏着一股势不可挡的强盗,强娶壕夺,独霸一方良家妇男。某日少当家领着一队人马截了一富商的道,蹦跶到大当家面前,甩着他软绵绵的包子脸:娘亲,今天的货色你一定喜欢!某女磨着指甲:什么货色?打开看看!箱中美男冷傲地看着她。某女指甲锉一丢:臭小子,你把你爹劫来干嘛?(遁走)天生废柴怎逃得出她家美男王爷的五指山,软磨硬泡,软硬皆施之后,他搂着她问道:我的美色,不满足你外协的要求?某女绞着小手绢:再美的东西总有看倦的时候,我总得换换口味。昼夜三个交替之后,王爷夫君问她:还换口味?累cry了!一个傻王妃,剥夺了美貌与智慧并low的侧妃的劳动成果,成功霸上王爷得以翻身。他竟应她一世不离不弃。她立刻抓住机会:签字,卖身。当她救活他的旧爱,他收到了其中一张卖身契——休书。此生最恨,不过“我不是第一个走进你心底的女人!”她说。此生最爱,不过“上穷碧落下黄泉,唯你一人而已!”他答。简介无力,看文实在!求个收藏,滚去码字!包子在等你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娇宠医妃:王爷慢慢来

    娇宠医妃:王爷慢慢来

    新书:极品灵医:妖帝,太凶猛,求支持呦!首席军医言静欢一朝穿越,睁开眼睛立刻开启宅斗模式!上打渣爹,下拍姨娘,身后护着包子娘。什么?还有宫斗模式,皇权模式,争霸模式……?不怕,且看她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横扫千军!可是……眼看就要通关成就王者模式,却败在某个腹黑手上。本文温馨不虐,一对一,宠文!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伪币制造者、窄门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伪币制造者、窄门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瞬间读懂你周围的人,3秒钟看穿旁人内心。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机制、犯罪心理预防……犯罪也有心理学。熟知犯罪心理学,对犯罪了如指掌。
  • 八岁

    八岁

    《八岁》是邓一光后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作者后期的短篇小说将背景转向深圳等沿海城市,创作手法日益成熟、多变,塑造人物时代气息强,然目光向下,反映底层的人和事的情怀不变,具有较强的现实观照力。
  •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本书节选不同领域大师的演讲原文,倾听来自世界一流学府的顶尖智慧。史蒂芬·霍金、布莱尔、丘吉尔等科学巨匠、政界要人、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对话。 演讲者的精彩原文,展现智慧的光芒和魅力。
  • 三国之妖才

    三国之妖才

    中午,太阳晒着吕睿的屁股,掌门令牌被吕睿的脚趾勾着!徐庶在门外说:“大人,丞相又找你了。”房内,曹节摇晃着吕睿说:“夫君,快起来,父亲又派人找你来了!”“爹爹,曹丕舅舅找你上朝呢!”“咳咳,苦命啊,又要上朝,哎,没办法,为了家人,谁叫一个是我岳父,一个是我大舅子。”曹操:吾婿多谋,孤百年后,可为托孤之人!诸葛亮:大魏鬼才郭嘉,毒士贾诩,智计荀攸,王佐荀彧,狼顾司马,吾皆不惧,唯妖才吕睿乃我大患!孙权:江东基业,毁于一江湖游侠!陈寿:文信侯,吕睿,字不凡,性懒惰,智计百出,天下俊杰!80后吕睿穿越三国,当个妖才谋士,弄个掌门玩玩,搞个候爷当当,没事弄下发明,欺负千古风流人物........等等,更多精彩,尽在三国之妖才
  • 娱乐圈最佳拍档

    娱乐圈最佳拍档

    她只是想,明星学院毕业后,能拍个电影混口饭吃,却没想一入行就成了影后。她只是想,自己的电影票房不要太难看,谁知道,三部戏就晋升为“50亿”票房小姐。她只是想,随便找个长得不吓人、身高不寒碜的人结个婚,谁知道,一嫁就嫁了个人中龙凤,飞上枝头成了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