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0500000006

第6章 消解与重构的贺岁片(1)

(第一节被定义的“贺岁片”

短短十年,贺岁片从在大陆出现到如今逐步演化为各导演竞相角逐的贺岁档期,并掀起影坛“贺岁片”的热潮,这样的快速崛起引起了理论界的轩然大波。从贺岁片的发展过程来看,它充分利用传统习俗与上映档期之间的作用力,使影片风格与节日气氛联系起来,迎合了受众的要求,使得国产电影对档期的选择趋向自觉,因此贺岁片在获得票房收入与社会好评的同时,也为我国低迷的电影市场注入新的生机,对于贺岁片的探索不仅为我国的电影市场的档期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国产影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当然,每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总会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贺岁档期在中国市场的形成只经历了短短几年,然而它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的贺岁文化之上的,可以说,贺岁文化是贺岁片乃至贺岁档期形成的文化渊源。春节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节日,传统的喜庆仪礼、祭礼习俗等文化要素为贺岁片的传播提供了心理支撑。此外,贺岁片概念与范围的成型,与电影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以及各时期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1896年8月,被称为“西洋影戏”的电影泊来中国,落户在上海徐园。当年的《申报》上登的广告就称其为“西洋影戏客串戏法”,也就是指“影片是穿插在‘戏法’、‘焰火’、‘文虎’等一些游艺杂耍节目中放映的”,这是电影在中国首次放映。但是,资料显示,该年年底至次年年初的春节档期,徐园并未上映“西洋影戏”,反而在《申报》大清光绪廿二年十二月廿八日副张所作的广告中说“丁酉元旦日开演大赐福、满床笏、梅龙镇、黄鹤楼、滚红灯、二进宫”,可见,在那一年年末岁初时上演的是一系列传统戏曲,其中有喜庆的戏曲如大赐福、满床笏,也有黄鹤楼、二进宫等非喜庆的戏曲。同年上海的其他戏院也都上演了传统戏剧而非“西洋影戏”,比如天仪茶园上演的戏曲为大赐福、寿山会、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其中失街亭、斩马谡有很浓的悲剧色彩。从1896年至1913年十七年间,各戏院逢春节都会上演中国传统戏剧,并没有放映电影,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14年初才得以改变。可见,虽然电影进入中国,但并没有在春节传播。而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封箱”的传统却得到突破,正月初一也上演,并且用大幅广告加以宣传,可以说中国传统戏剧已经萌生了相当的档期意识,此外,春节期间上演的戏剧又不分悲喜,都可以上演,因此,这一阶段被看作是贺岁片的史前期。

电影在春节档期的放映始于1914年元旦,上海东京活动影戏园上演了《潜入深海》、《传氏留意嬉言》、《米氏之救火团》、《奸细盗卷》、《侦探奇案》等影片,而爱伦活动影戏园(鸣盛梨园)在这一天也有影片上演。虽然这些影片并不是专为春节档期定制的真正意义上的贺岁片,只是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出现在春节期间的戏园,然而各影戏园已经开始注意在春节期间放映一些滑稽可笑的影片:1916年元旦,上海共和活动影戏园放映的七部影片中,有六部都是滑稽片;1920年2月16日(农历12月26日)上海大戏院上映了卓别林的《百万金钱》、《犬吠声头》等滑稽片;1921年春节,上海大戏院上映了《泡洛笑话》等滑稽片。总体而言,1914年至1921年,各影戏园春节上映的影片以滑稽片为主。而我国的影戏公司也开始自己拍摄影片,但极少能在春节上映。在此期间,“贺岁片”的名称还没有正式定义,虽然1921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初四)《申报》副刊上首次出现了有关“贺岁片”的广告:“影戏贺岁片:本会同志普及美学起见,各出珍藏影戏名家小影,选定男女十二人,合为两组并译传略,精致铜版套印彩色,自备贺年之用”,但这里的“贺岁片”只是贺年明信片,与贺岁影片关系不大,却将“贺岁”一词作为“贺岁之用”的具象代表,成为现在我们所说“贺岁片”的无意识萌芽。

根据数据统计,自1905年中国首次拍摄电影《定军山》起到1949年建国,国产影片超过3000部,在电影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档期意识的觉醒。尤其是1922年到1949年期间,春节档期放映的影片数量不断增加,其中首部具有明确档期意识的国产贺岁片《海誓》就诞生于1922年。该影片由但杜宇导演,于1921年由上海影戏公司摄制,并在1922年初上映,被视为中国最早的情节长片之一,同时也是“考证到的中国第一部在春节期间放映的影片,可以说是国产贺岁片的鼻祖。”当然,《海誓》是专门安排在春节前推向市场的,也是第一部在春节期间放映的国产影片,它的上映,标志着国产电影档期意识的形成。尤其是《申报》在1922年1月22日对《海誓》发出的广告中,特别申明它将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二十七两晚放映。这种宣传策略加强了对档期的重视,其他电影商也纷纷做出回应,上海大戏院在《申报》1922年1月23日(农历12月26日)刊登了巨幅广告,为即将上映的两部电影《旅店黑幕》、《秘密电光》作宣传:“爆竹一声,大地更新,恭维各界诸先生新年大大发达大大进步,是为敝院同人馨香祝之耳。所以今晚特映二大名剧,以祝各界新岁之雅兴焉。元旦日起每日加演日戏每天更换新片。”(这里的元旦日,即指农历年的正月初一。)此后,通过恭贺新年来宣传影片的说法在影院的广告中时时可见,虽然该时期仍然没有“贺岁片”这一具体概念的出现,然而1922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电影对于贺岁意识已经有了明显的加强,具体表现在很多国产电影都选择在春节档期首映,以下是在春节期间首映的国产电影的不完全统计:

由上表不难看出,国产影片在春节期间的上映,打破了1914年至1921年间由国外影片独霸春节市场的局面。与国外电影多滑稽、侦探类型相比,国产影片更关注现实社会,常以真实事件作为创作素材,如《阎瑞生》、《张欣生》等影片,就是以发生在上海的两大案件为背景创作的,且类型更为多样,如爱情片《海誓》,恐怖片《夜半歌声》,社会伦理片《孤儿救祖记》、《神女》,卡通片《铁扇公主》等,由此可见,岁末影片的上映并不只是单独以一种电影形态呈现的,贺岁的形式也并非仅有喜剧类型片。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在此期间受戏剧的名角传统与国外电影明星制的双重影响,已经出现了明星的贺岁形式,诸如殷明珠、王汉伦、郑正秋、郑小秋、阮玲玉、周旋、胡蝶、赵丹等明星出现在春节档期放映的影片中。

众所周知,1952年至1983年间,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了很多问题,对社会发展的急于求成使得生产关系脱离生产力发展状况,国家在这一时期对符合国情道路的探索充满挫折和艰难,电影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国产影片几乎全以政治宣传为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狭义的贺岁片销声匿迹,而广义上的贺岁片,即在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只出现在1956年和1957年的春节,分别是由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春节大联欢》和《恭贺新禧》,但这两部影片都是纪录片。前者纪录1955年工业建设、农业合作化运动等方面的成绩,邀请了许多著名演员来演出,类似于今天的春节联欢晚会;后者则是纪录各种优秀的戏剧和歌曲节目的精彩片断。这段时期,电影刚刚萌芽的档期意识被削减,政治目的成为主流,而贺岁意识虽然存在,却也被局限于政治宣传片中。虽然1983年后,非政治宣传类的影片重新回到春节档期,如《魔术师的奇遇》、《欢天喜地对亲家》,并引进国外影片如:英国的《三十九级台阶》,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等,真正的档期概念仍然没有被电影产业所关注,更不消说贺岁片这种带有明显娱乐性、消费性的影片。

由上文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电影的贺岁意识是贺岁文化的必然产物,虽然“贺岁片”的概念并未成型,然而1914年至1994年这八十年间对于电影乃至电影档期的探索和传播,已经为贺岁档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当1995年中国大陆引进香港贺岁片《红番区》后,大陆观众虽然第一次知道这种叫做“贺岁片”的电影,却能够接受并认可这类影片。之后的两年,成龙继而在大陆继续推出《白金龙》、《义胆厨星》等贺岁片。与前文所探讨的1914年到1994年间的春节档期上映的影片不同,“贺岁片”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或档期概念,由于其上映的影片是专门为春节档期而拍摄的,这就使其在电影本体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传播内容上的要求。如果说我们可以把早期贺岁片的成功归结于喜剧风格、大团圆结局及明星加盟,那么近几年来,贺岁片的影片风格由喜剧类型片向多类型化发展,制作也由原来的中小制作转向大成本制作,观众定位从区域性开始向全国乃至国际定位发展,就成为目前人们对贺岁片成功原因的一致看法。然而,剥离这些流于表面的资本和技术因素,我们可以看到,从1999年冯小刚贺岁片《甲方乙方》的一枝独秀,到今天贺岁档期的百花齐放;从早期贺岁档期票房突出的喜剧片,到今天各类型电影的争奇斗妍,短短的10年,中国贺岁片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市场,并拥有特殊的受众群体。贺岁片迅速崛起背后的社会因素以及文化心理,才是需要我们研究与探讨的关键问题。

自康德在《未来的形而上学》89中提出:“迄今为止,人们一直认为我们的知识必须与客观对象相符合;而从此以后,我们必须设想客体必须与我们的知识相符合。”90后,现代主义文化在解读概念的时候,会先预设意义是先在的,是作为基础来控制文本符号—建筑、景观、服饰、汽车与时尚的。与之相反,后现代主张文本之外无它物,能指符号文本并不受意义先验的控制,相反却是意义的开创者。法国思想家罗兰·巴尔特是西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写作中语言结构的形式自由和作者中性的、零度的写作观,反对表现社会思想观念的价值式写作,反对一切权威和中心,反对观念意识对人的束缚,主张给人以自由。继《作者之死》中断言,任何叙述一旦开口,便被叙述的对象化为符号所左右,“声音就会失去其起因,作者就会步入他自己的死亡,写作就开始了。”91后,他又在《写作的零度》中提到,文化是一种文本间符号,不再负载某种情感或思想,不再是作家意图的具体体现,不再是作家主体的一个辐射。城市文化的文本意义也不再取决于作者,而是取决于读者,应当将作者中心论转变为读者中心论,言语活动的主语即叙述者“在确定它的陈述过程之外就是空的”。

“贺岁档”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诞生的,不同于其它的电影类型或是电影档期先存在后命名的定义模式,我国的“贺岁档”却是预先设定了“贺岁档”的绝对概念,继而使之成为“贺岁档”,并将其推向全民。用马尔库塞的说法,即定义了“贺岁片”的受众,继而为他们提供“最流行的需求包括,按照广告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爱或恨别人所爱或恨的东西”,这是“不幸中的幸福感”,它“使艰辛、侵略、不幸和不公平长期存在下去”另一方面“文化工业重复不断地从它的消费者那里骗取它没完没了地许诺过的东西。它玩花招、弄手脚,无休止地延期支取快乐的约定票据,这种允诺是虚幻的”。因此,人们遭到了贺岁片的狂轰滥炸,而不是对贺岁档的知识领域扩展到了接受的程度。

(第二节被误读的“贺岁片”

当我们考查某个电影类型的时候,首先会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无法为其确立一个无争议的定义,也无法明确其概念边缘,黑格尔辩证的思想提供了判断事物的方法,即避免从事物本身出发,而是寻找其对立面,因为世界中每种相对立之物都辩证地与其它事物相联系,只有在人类尚未完全发展起来的哲学感知中,这个世界才呈现出一系列非独立的事物,仅仅具有外在的联系:这样,我们设想月亮—作为与太阳不同的另一事物—没有太阳也能独立存在。但事实上,对于月亮,它本身已经蕴含了它的异质之物。”

根据这一方法,可以用三种视角来分析现阶段华语“贺岁片”:

时间概念

《新华字典》并未收录“贺岁”的词条,《说文解字》中两个字的解释分别如下:

贺,以礼相奉庆也;

岁,木星也;

贺的解释自不用说,奉庆二字,不仅有物,而且有喜;而古代中国称木星为岁星,古人以地球为观测点,以相对不动的恒星为背景来观测岁星(也包括日、月及其它四颗行星)在天空的视运动,发现岁星正好约十二年绕天一周,也就是说,它每年要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将黄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由西向东的方向平均划分为十二等分,其名称依次为星纪、玄枵(xiāo消)、诹(zōu邹)訾(zī姿)、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具体位置则以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为标志,使得每一星空区域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这样就可以用“岁在××”纪年了。

在此基础上,“岁”又发展为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年的别称,是连贯性的整个年份的统称,即year。而另一种解释则是:有特指性的新年,一年之始,如岁旦(正月初一),岁夕(除夕),也就是英文中的NewYear。

现在我们所说的“贺岁”,源于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梨园传统。在中国梨园行当中,旧日的戏班差不多天天都演出,只在腊月下旬有几天不演。于是他们把每年演出的最后一场戏叫封箱戏,就是演完就把戏服装箱子里封上了。每逢年关岁末之时,梨园名角便齐聚一台,不计报酬地演一出大戏以答谢戏迷一年来的厚爱。由于有这层含义,又近年关,戏曲内容自然是吉祥喜庆,形式则是欢喜好看,封箱戏多演双出或反串,也尽量追求盛大场面。第二年春节一过,又有“开箱戏”,寓意新年好运道,大小名角均倾力演出,讲究的都是热闹与喜庆以博得好彩头。这些岁末年初的表演就称之为贺岁剧。

当然,这种说法只解释了“贺岁”以及“贺岁片”的表层意义上,未能深入探讨“贺岁片”为观众所接受,并逐渐形成固定“贺岁档期”的深层原因。

横向比较:档期概念

档期,一般认为是电影上映至下线的这段时期。正常情况下,电影的档期不会超过两个月,且票房收入都集中在此期间,这是影片的绝对档期。而真正的有效市场仅一、二周,因此,档期是一个商业化的时间概念:即对电影票房具有特别商机的某一段时间。比如暑假档期,寒假档期,圣诞档期,春节档期,情人节档期等等。但由于不同的档期,又是以不同的社会文化来划分,比如情人节档期的文化主题是爱情,圣诞档期的主题是温馨,因此,档期也是一个社会文化概念。

同类推荐
  •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以魔术为主题的饕餮盛宴,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术世界领略百变缤纷的魔术传奇,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学会最吸引人最能提高人气的技巧。
  •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有路在青霄内,又被那浮云塞闭。老兄也百忙里寻不见上天梯。(许达云)仲宣,你看那一林红叶,三径黄花。一林红叶傲风霜,如乱落火龙鳞。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包括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音乐创作、理论五大部分,共收录28篇文章。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蛇

    青蛇

    我是一条蛇,青色的,全长不详,腰围不详,嘴里有多少颗牙……咳,这属于蛇的隐私,不可以在这么大庭广众的地方说。做为一条蛇精,我一不想当官二不想发财三不想嫁人谈恋爱。但是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奇怪,你越不想什么,往往就越会碰见什么。这个人,这段情,究竟是劫是缘难以论断。总之,面包会有的,爱情会有的,幸福嘛……肯定也会有的……
  • 神级整形师

    神级整形师

    贝一铭是一个让众多明星私下里趋之若鹜,公开却又避之若浼的怪人!这一切只因为他的职业——整形医生!明里他是受女人追捧的整形医生,暗里他是丑神阿斯洛尔的使徒行者,收集丑陋、净化灵魂、拯救不美丽!对于贝一铭来说收集到的丑陋越多他就能得到更多丑神阿斯洛尔留下的传承、瑰宝!老白书友1群:177488682(无条件,欢迎各位书友前来扯淡)
  • 冷王毒爱

    冷王毒爱

    第一见面,他霸道地夺走她的心爱簪子;为此,在她的纠缠下,他和她结下了一个她单方面的婚约,要他拿一辈子的自由来换取簪子的稀世价值;第二次见面,她不顾一切地为他当下那致命的一箭,在剧烈快要昏死过去的疼痛中,只见到他理所当然地潇洒离去的背影,当下,她被气昏在地上,心里的如意算盘再一次落空!第三次见面,没有任何的理由,也没有任何的解析,直接用她的生命来帮他解毒,在痛苦的折磨下,她发自内心痛苦问:“为什么是我?”“因为你,是目前我找到最为安全的女人!”留下这句近乎冷血的话语后,他再次消失在她的面前,这一刻,她知道……她没有选择了!………………冷风萧萧吹过,吹散了她颊边的青丝,她看着深幽不见底的悬崖,用轻到几乎不能听闻的声音问道:“为什么要这样残忍地对我?”“这从来就是一个天衣无缝的算计,你只是其中的一颗不可或缺的棋子而已……”风依旧呼啸地不断吹拂着她颊边的青丝,吹散了黑夜中脸边上两条光亮水痕!她回头看着他依旧冷锐刚毅的脸庞,木然地道:“我是不是很重要的棋子?重要到你可以娶一个你不爱的女人,当你的妃子?”他喉咙上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只是锐利地沉默看着她,没有说半句。这一刻,她知道了结果,心酸地轻颤了一下身体,她毫不犹豫地往前一跨,坠入漆黑不见底的万丈悬崖之中……这就是她最后对他回答的回答!“玉儿……不要……不!”撕心裂肺的嘶喊声,似乎远远地传来,但是这一刻,什么都不重要了,因为她已经知道了‘最终的答案’了!。。。。。。。。。冷王毒爱。。。。桂枝。。。。。。介绍文文的广告区域:亲们一定不要错过喔,这些文文都很好看喔,呵呵!江渔《救赎》超级好看的现代文喔,亲们不要错过喔,呵呵!幽夜罗《鸾殇》文文有很多很好看的悬念,是一本不能错过的好文,呵呵!江渔《邪王狩奴》六月穆水《钱奴》六月穆水《舞倾国》一本慢热而好看的文文,亲们千万不能错过!呵呵,这三本文文,枝枝自己也在追看,都是非常好看的文文喔,大家千万不要错过拉!推荐一下枝枝本人完结的文文,希望亲们多多支持喔,呵呵···谢谢!:帝君临情冷帝虐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复兴与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以前相比都有长足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的有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主张,也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
  • 你的爱,是那片浅白色深海

    你的爱,是那片浅白色深海

    爱,原来竟似深海,爱,原来一目纯白!江晓卉出生后便知道自己是个私生女,可即便所有人都唾弃自己妈妈的下贱和无耻,她却只能一次次挡在妈妈身前替她接受所有的责难。相安无事,对她而言从来是一种奢侈的幸福!幸好她的身边始终有着郑翌哲的存在,这个黑骑士的义无反顾至少带给了她不少安慰,可是,当她遇见了腹黑男沐佐恩,她才真的体会到爱情的窒息诱惑,可偏偏这个男人是叶晓仪的未婚夫,难道她真的和席宁姝说的一样,因为身体里留着下贱无耻的血液,所以注定会成为一个掠夺者,重演那一场悲剧吗?“你的人生非黑即白,可我偏是黑白之间的那一抹浅浅灰色,所以我注定走不进你的视线,却依旧无力抗拒命运,为你一步步踏入那片浅白色深海,宁愿为爱窒息------”【章节序】第一章遗嘱我的人生,有着天使和恶魔牵手相伴同行,他们会一路扯碎所有的幸与不幸,只留给我一片的苍白---第二章爱恨恢恢有些爱,无论一万年还是一瞬间,终逃不过那一片天网恢恢---第三章摄魂怪“摄魂怪,回去吧,阿兹卡班需要你!我这里已经再没有幸福的温暖可以再被你没收。”第四章物是人非的BLUE冬去春来,只剩憔悴,残忍的离别是爱情的末路,为你,我深陷那片蓝色的沼泽---第五章奢靡的荒芜原来这些年,我只是忘了你是谁,却难以忘记你曾是我的谁---第六章孽缘荼心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当心脏仪器显示一条直线后,医生会宣布病人死亡!在被他搂进怀中的这一刻,因为我的心跳瞬间停止,我才感受到只剩下灵魂不再有肉体的奇幻感觉,不再能自如的呼吸---第七章夙世缱绻每个混蛋的心里都住着一颗受过重伤的心,所作所为不过是想让全世界的人和他一起痛,好让自己与众不同的不再那么明显---第八章迎风微凉再惊险刺激的过山车,坐习惯了也不过是迎风一场,再恐怖幽深的夜路,走习惯了也不过是月影微凉---第九章爱,纯白爱情,是第一眼的认命,第一次的相遇便已经注定悲喜结局,不爱便是陌路,相爱便是幸福,独爱则是无休无止的剜心痛苦---尾声说好一辈子,差一年,差一个月,差一天,差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相爱的时候并看不见爱情的存在,直到再遇不见曾经的心动,才知道放手的便是爱情,即便一生再无缘破镜重圆,指间却不舍褪下他允下的承诺,虽然,戒无痕---
  •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历来闻名世界的长寿之乡都地处高寒地带或远离尘嚣、无污染的偏僻地区。然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发达地区的江苏如皋却是一个例外。作为世界唯一地处平原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如皋的长寿文化源远流长,长寿现象独具魅力,当地百岁老人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名列世界前茅。环境稀松平常,却养育了众多百岁人瑞,这一长寿现象背后到底蕴藏什么奥秘?世界长寿之乡的人们在饮食、生活起居、运动以及日常养生、养性方面有着怎样的智慧?长寿神话真的是可以复制的吗?
  • 表小姐驾到

    表小姐驾到

    某男伸手一拉,表小姐猝不及防摔进池塘,请大家多多收藏,来人,穿越到前世——大将军的孤女。有比她更悲惨的前世了么?四岁丧父、八岁母亡、九岁本尊死翘翘。石头再漂亮也不能搓揉,“你说珠联璧合是吧?让我想想你这颗黑珍珠是做面膜好呢?还是下锅送过我舅母做美容药呢?”小输一回,无虐,一对一的狼宠!现代警花,执行缉毒任务遇难,表小姐有肚量往下咽。——某男面不改色,表小姐口袋里的钱尤其动不得,谁要动了,表小姐会十倍欺诈回来!悲剧会继续上演?不可能!现代表小姐,看我如何逆转乾坤!复仇不是她本意,上门挑衅她就不客气了。”表小姐怒道:“臭不要脸的狐狸求雌性,休想!第一公子要上门。”跟表小姐一起古代爱,一定是缺乏女人爱!干脆算替世人收妖吧!出来祸害人世,不收天理不容!经典对白:王爷来求婚,美气不减,没门儿!妖孽腹黑男求表白,滚……慢着,表小姐的目光直直停在腹黑男身上,“那是个误会某女抱胸看着被过肩摔的腹黑男人,庭院深深无人诉!寄人篱下无所依,何况是表小姐这块硬石头?所以赐婚……拒绝!钱包再憋屈也不能抢啊,妖孽打包到家门哦!泱泱掩面飘走……,心下直骂这妖孽,他笑:“你跟我可真是珠联璧合。给我赏他百只母狐!”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