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600000005

第5章

孩子不习惯这样被人看,他想起老妇人看他的眼神总也这样笑盈盈的,“这里的人都发什么神经病,见人就笑,我又不认识他们。”孩子不理解这些笑。公交车司机、那个抱着一只甜瓜的女子,还有父亲,甚至母亲,他们那样严厉或者木然的表情,对孩子来说才更正常和自然。因为理解不了,孩子便越想越觉着老妇人以及这位满拉的笑有什么蹊跷。“无缘无故笑什么呢?……笑我妈丢下自己的家跑了,笑我眼巴巴坐在这里,笑我们家的笑话……”孩子沮丧极了,他想,再给母亲五分钟,如果她再不过来跟他说些什么,他会扭头就走,以后再不见她。

“吃饭了。”孩子妈的大半个身子露在门外,身体稍稍倾斜,一只手扶着门框。

时间就是这样恰到好处地停下了。那一刻,孩子妈黑色的身影蓦地闪出厨房,也是在那一刻,在孩子眼里,那身黑色的袍子突然不那么刺眼了,也不那么别扭了,甚至有了些亲切的意味。

刚刚吃了些烙饼,孩子不饿,面也就吃得很慢。孩子妈在孩子跟前放了只小方桌,自己却托着碗坐在一只矮凳上吃面。孩子妈知道,孩子是不习惯托着碗吃饭的。

面的味道有些特别,与家里的饭大不一样,似乎每一种搁在面里的食物,面片、土豆、豆腐,以及切得极碎的牛肉丁,都散发出更纯粹也更简单的的气味,并不使人的食欲膨胀,却充分给人以满足和回味。孩子想,母亲为什么做饭的味道都与从前不同了?

“你来这跟你爸说了没有?”

“没有。”

“也没跟老师请假?”

“没有。”

“……还有几个月就高考了,你想咋办?”

“不知道,考成啥样是啥样。”

孩子妈一时无语,就着碗边一口口吃着面,吃得很慢。

孩子也吃得很慢,他等着母亲问完她想问的。

见母亲不语,孩子开了口:

“你就一直呆在这里?不回家了?我爸是不会来接你的,他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没让他接!”孩子妈不屑地翻了一眼孩子。

“那你什么时候回家?”

“我打算去山区教书,寺里的阿訇正帮我联系。”

“那你住哪?”

“住清真寺,山区里有女寺,我在女寺里教书。”

“到底是哪里?”

“还没定。定下来我就直接走了,到时候会给你写信,信寄到你学校。”

“你为什么不在这呆了?”

“这里不需要太多人,有刚才那个奶奶一个人做饭就够了。”

孩子几乎吃不进一口饭了,他无意识地拨弄着白瓷碗里的面片,拨过来,又拨回去,接下去,又开始拨一粒牛肉丁。孩子的手无意识地动着,喉结却在暗中愤怒地滚动。

“你到底是为什么?”孩子猛得抬起了头,死死盯着母亲。

孩子妈有些吃惊,将原本托起的碗搁在膝盖上,挺了挺身体,镇静下来。

“不为什么……你也大了,那么,你替我想想我为了什么?这么多年,我整日为你和你爸操心,你们都越来越自在,我却越来越不自在。这些年,我从没为我自己做过什么?现在想想,这么多年,我真不知道我到底为了什么。”

“那你以后就能知道为什么了?”

“至少,我可以安静地想一想,在家里呢,你爸一刻也不让我安宁。”

“你不跟他吵不就行了。”

“……你爸跟我隔得越来越远了。你虽然小,不管听得懂听不懂,但总算还能坐下来听一听我说的话,你爸从来没有这种耐心。他只有耐心与人应酬,他变得和从前越来越不像了,他总是跟着别人走,那些和他一起喝酒做生意的人要求他怎样,他就变成什么样,他只喜欢那样活着……”说完最后一个字,孩子妈觉出自己的冲动,那些后面的话,便因此都用沉默代替了。

孩子听得懵懂,更不想顺着母亲的话否认父亲,不管怎样,他希望母亲用一种更合乎常情的方式来解决她与父亲之间的事。

孩子不知怎么为父亲辩护,闭了嘴,心中却仍然不快。

面有些凉了,孩子妈扫了孩子手边的碗,提醒他吃饭。说完自己也将碗托到嘴边,毫无滋味地继续吃面。

“你为什么要穿这身衣服?”

“在寺里做事,女人都要这样穿的。”

“我是说颜色。”

“颜色怎么了?”

“为什么是黑的,黑的很难看!”

“黑的简单……你不要问得太多,有些话,我说了,你也不懂。”

“你们离婚不就得了,非要跑出来……”孩子小声咕哝一声。

“……说了你也不懂,吃饭吧……”

孩子听了不作声,他其实想问母亲,母亲难道不愿意为他留下来吗?但孩子没问出口,他觉得那样是在让人可怜他。于是,他仰起脖子,几口扒完了碗里的面。

孩子妈也吃完了,她站起身,把自己与孩子的碗筷收拾在灶台上,又将小方桌擦干净,接着麻利地提起桌子,放进了厨房里间。

孩子妈做着这一切的时候,孩子一动不动坐着,想到母亲就要离开这里到更远的山区教书,心中的不快差不多拧成了一块生硬的铁疙瘩。母亲不仅不回家,而且会越走越远,以后,即便他去看他,也变得更不容易了。

06

孩子咬着牙坐着,任由心中的那块铁疙瘩慢慢长大,直到涨满了肺,涨满了胃。

孩子妈正准备擦洗灶台的时候,小满拉出现在门口,见孩子坐在厨房,很礼貌地停了下身体,接着又冲孩子点了点头,这才跨过门槛,将手里的紫红色木盘整个儿地搁在了灶台旁的案板上。之后,搓了搓手,对孩子妈说:“姨,我去提桶水。”孩子妈推了推他,说:“你去吧,水还多着呢。”

小满拉笑着走出厨房,闪过门扉时,孩子恼怒地看了一眼他灵敏的背影。母亲将要弃他而去的想法已经使他无法接受另一个同龄人与母亲的亲近,又一次,他不知道该如何安置自己的情绪,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孩子呆呆坐着,他还不愿离开,冥冥里,似乎仍有一丝希望在鼓舞他,母亲或许不会走得更远,或许能留在这里。

这时,老妇人回到厨房,一进门,便问孩子:“吃了没有。”

孩子妈抢在孩子之前回答:“吃了。”

“山里的饭好吃么?”老妇人一边问,一边从灶台旁的案板上取了自己的水杯,举了嘴边,泯了两口。

孩子十分嫌弃老妇人的话多,却又碍于母亲在跟前,只好闷闷地回了一句:“还行。”

“傻娃娃,你不懂啊,山里的水好,做饭自然好,下了山,你可就吃不上喽。”老妇人说完咂巴了两下嘴,像是要把嘴里的最后一缕美味一星不剩地吞下去。

喝了茶,老妇人摸摸胸前怀表链子,咕哝道:“时间差不多了,我去洗水,你也别耽搁了。”

说罢,老妇人朝孩子笑笑,又特别站在他面前,嘱咐了他一句:“下山的车还早呢,你在这里多呆会儿,陪陪你妈。”

孩子木然应了一声,继而满怀心事地看着老妇人离开了厨房。

老妇人的脚步声远去之后,孩子问:“她要干啥去?”

“不干啥,礼拜的时间到了。”孩子妈背对着孩子,麻利地洗着锅碗。

收拾好厨房,孩子妈让孩子自己呆着,说着急匆匆取了条小净的毛巾,去了隔壁的水房。

不一会儿,老妇人与孩子妈都进了清真寺。按说女人是不在寺里做礼拜的,但这寺里的阿訇有些特别,多数时间,他不在寺里礼拜,这些年来,他有一个习惯,总是一个人往山里走些路,在一块又高又圆的大石上,迎着山风、日光、暮色自己做礼拜,除非大的雨雪天气,一般是不改的。而他也体谅这两位在寺里做事的女人,以及那些在长老忌日里来的女人,因此,在大殿的一旁拉了一块厚实的帘子,专门给女人僻出了一块隐蔽的空间,好让她们也能在寺里礼拜。

寺里的人都去做礼拜,孩子一个人呆在厨房,很无聊。除了心中那个毫无根据的希望,他并不知道自己留在这里该做什么,反正他永远不会痛哭流涕地抱住母亲,请求她想办法留下,或者跟他回家。他能做什么呢?大概就只是这样静静地挨着,仿佛那一分一秒过去的时间,会一点一滴地变成希望。

礼拜很快就结束了,孩子妈与老妇人都回到了厨房,老妇人大概今天走多了路,在厨房稍坐片刻便嘟哝着很乏,孩子妈劝她去睡会儿,她也没有推辞,冲孩子点点头,便出了厨房。

老妇人走后,孩子妈给孩子洗了两个苹果,又盛了一盘红枣放在灶台上,正想坐下歇会儿,却又觉得肚子不舒服,便又去了厕所。山里的厕所极不方便,一上一下,大概也要十五分钟。

孩子妈走后不久,孩子跟着也出了厨房,出门后,他冲着阳光和柳树伸了伸胳膊,感觉像是被压抑了太久之后的放松。想到母亲从厕所回来就能够和她单独地呆上几个小时,孩子心中轻快了许多。他一边伸着懒腰,一边往寺门前走了走,但他仍不愿进寺里去看看,那里,似乎还不是他感兴趣的地方。

寺里又恢复了之前的空阔与寂静,孩子知道小满拉在里面,但让他奇怪的是,小满拉为什么既不走动,也不发出声音?这念头在孩子脑间轻晃一下便过去了。这一刻,他还不想一个人回到厨房,便移了几步,坐在石墙沿上,身旁就是那窄而陡的十九级台阶。坐下时,孩子回头从上而下望了一眼台阶,不由吃了一惊,台阶深深地陷下去,再加两旁壁立的石墙基,就使得下面的那个世界,真有如地府一般。按照他掌握的几何学知识,他大概算了一下,这台阶的倾斜角至少有70度。

孩子正测算着石阶的角度时,老妇人突然从台阶底端冒了出来。孩子一惊,心里忍不住嘀咕:“她不是去睡午觉了么?又来干什么?”纳闷之余,烦感也紧随而至。刚刚放松下来的神经,便刷地一下又绷紧了。

老妇人一步一步上得有些吃力,孩子自上而下一直盯着她看,目光越来越冷。老妇人走几步,会停下来歇口气,每当这时,她会一只手抓着胸前的怀表链子,另一只手扶着墙基,再抬头瞧着孩子笑笑。这样走几步,停几步,慢慢地就接近了孩子,接近了寺门。

老妇人小心翼翼低着头上台阶的时候,孩子会更固执地盯着她的身影。在他眼里,老妇人晃晃悠悠的身影,好像一片颤动于枝头的枯叶。不知为什么,老妇人越是走得艰难,孩子的心里却越是感到激动,以至于不知不觉中,后背与腋窝下已经喷出了一层热哄哄的气体。

还有三五级台阶,老妇人就上来了。每一次停下喘气,老妇人都要一手扶着石头墙基,一手用白手帕擦汗,擦完汗,再抬起头仔细望几眼头顶上的寺门。而这一次,大概她知道寺门就要到了,所以,抹了把汗后,仅仅喘了口气便抬脚继续往上走。

就在老妇人低头擦汗的时候,孩子已经想好了,正是那三五秒的时间,他收回紧盯着老妇人的目光,低头打定主意:他得让老太婆明白,最好是她回家呆着去,而不是母亲再去另一个地方。尽管他根本没有想好该怎样对老妇人说,或者老妇人会不会答应他,但念头闪过,他便腾转青春的身体,迫不及待向台阶一步跨去。

孩子转身猛跨一步,一步就跨到了台阶边沿,恰好与一门心思、正低着头准备踏上最后一层台阶的老妇人紧贴在了一起。孩子站直的身体,紧绷、热气腾腾,像尊滚烫的铁雕塑。老妇人卖着力气,一心一意看着脚下的台阶,迈起的腿刚离开地面,不想眼前猛得杵起一个一个又高又大的黑影,她眼一花,心里一惊,膝下就软了,接着,举起两只空空的手臂,人就像只摔落的水桶一样重重地跌下去,直到滚躺在最底端的一层台阶上,始终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孩子怔怔站在原地,眼前似乎还回放着老妇人摔下去时的各种姿式,有时候头撞在墙壁上,有时候胳膊拧在胸前,有时候屁股朝上露出了里面的白长裤。他很奇怪,整个过程中,虽然老妇人自始至终没有发出一丝声音,他却清晰听到了一种声音,是清晨那些小鸡崽在被拧断脖子时喉咙里嘎然而断的一种声音,是蝴蝶翅膀折断的声音,他说不清这种声音,却能听得到,十分清晰,甚至触摸得到。

老妇人静静卧在最底端的一级台阶上,一动不动,一只胳膊却伸向前侧,严严实实捂住了自己的脸,像是要捂住什么秘密。

孩子默默看了一会儿老妇人,然后,一无表情回到厨房,静静地坐下来。

孩子默默坐着,再一次捕捉到了那种倾斜感,但这一次不同以往,这一次,只有他一个人往那倾斜下去的暗处滑落。

孩子默默等着,听着,很长一段时间,他只听到了默默的山风。

同类推荐
  • 1938—1941重庆大轰炸

    1938—1941重庆大轰炸

    血腥轰炸,惨烈惊世。政要、平民,空中搏杀、外交风云……四个家庭演绎血与火中的人生命运、民族命运。周恩来运筹帷幄,蒋介石“以拖待变”,汪精卫无耻叛国……本书披露个中情景。中国脊梁,抗战史诗。把日本法西斯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 硬雪

    硬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亲子鉴定密档

    亲子鉴定密档

    《亲子鉴定秘档》的女鉴定师参加过国际人类DNA基因组计划,负责过印度洋海啸泰国救援。并勇敢地参加了sars病毒的基因测序工作,现在是国内亲子鉴定机构的负责人。8年问16000宗亲子鉴定案例,让她旁观了无数亲情的割裂与挣扎:背叛、欺骗、谎言……《亲子鉴定秘档》中每个案例都有鲜为人知的隐情,名人、明星、罪犯……每桩委托都是跌宕起伏的故事。
  • 近报丛谭平虏传

    近报丛谭平虏传

    传中记述清太宗领兵绕道入关,破喜峰口,陷遵化、顺义、良乡,过蓟州,围京城,明督师袁崇焕星夜驰援,总兵尤世禄、满桂、祖大寿力战破敌,清兵退走。
  • 大盐商

    大盐商

    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初的一天,守慧奉父亲之命,回到歙县老家接妹妹和母亲上扬州。芝芝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跑到里屋问母亲:“妈,三哥真的要接我上扬州吗?”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云起尘封

    云起尘封

    信誉保证,李逸云幼年丧母,却也因此拜入绝世高手门下,似乎是因祸得福但十年后,保证完本,在一家门可罗雀的客栈做起了店小二……一次次看似巧合的因缘,使他不停的陷入一个又一个谜局,并不得不竭尽全力的从中挣脱……这一切是偶然,绝不灌水!,他却隐藏身份,还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一切?又或许。不止一只……
  • 古龙文集:英雄无泪

    古龙文集:英雄无泪

    英雄无泪,因为英雄不能流泪,英雄泪只在心中落。英雄的背后有多少落寞,又有多少脆弱?除了英雄,谁也不知道。《英雄无泪》中,最光鲜亮丽的英雄就是司马超群,最可怜可悲的寄生虫也是司马超群。因为他是被他人创造出来的“英雄”。
  • 血腥的盛唐

    血腥的盛唐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常态紊乱

    常态紊乱

    --情节虚构,如果有一天所谓的末世只是你眼中的末世,你会坚持到底还是索性装作看不见?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大多数人认知上的“异常状态”,请勿模仿,你还会觉得自己正常吗?当世界脱离控制。当认知产生障碍……看不见的隔断才是所有悲哀的根源
  •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书中记载了她们的奋斗历程,《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出自普通家庭的三代女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在战争动乱、家庭变动中她们始终以自身的奋斗来抗击外界的纷乱。为中国作协和重庆作协重点扶持作品。而书中的历史背景和呈现出的价值观,来完成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书里的一家三代女人皆善良、坚强、聪颖,吴雅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如何以一脉相承的理想追求,女儿雷吟是加拿大的数学天才。《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作者余德庄历时六年的倾力之作,皆有我们及长辈所走过的历史痕迹。《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一本中国女人书
  • 麻雀养成记

    麻雀养成记

    我只是一只小麻雀精,可为什么所有人都用悲悯的眼光看着我?我不要做凤凰翎,我只想要潇潇洒洒畅翔在红尘俗世中。殿下,请不要怀疑我的智商,你这是要闹?
  • 家庭理财万事通

    家庭理财万事通

    想结婚,有房子、有车子吗?想生孩子,有奶粉钱吗?一不小心出了点事故怎么办?生了一场大病怎么办?你老了怎么办?有养老的钱吗……人生中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结婚、养孩子、教育、养老……这些花销在现在或者未来都需要用到。只有先解决好金钱问题,你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冷魅天下

    冷魅天下

    一朝穿越,当她成为号称神之后裔的绯氏一族中人人鄙视的五小姐后,面对他人的欺辱谩骂,无情追杀,她究竟是该低头认命,还是该绝地反击,绽放锋芒?一朝天赋觉醒,她绯千汐再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黑发黑眸如何,污秽不详又如何?即便她绯千汐将要面对的是一条血色的不归之路,她也要爬上世界的顶端,俯瞰曾经践踏侮辱过她的人!冥幽剑在手,傲视天下行,血染崎岖路,勇闯天地间!--------------------------片段一:漆黑如夜的如绸长发,洁白如玉的俊美面容,一个只有黑与白的男人,却是美的让人惊心动魄。宛若星辰般黑亮的眸子缓缓地将目光定在了千汐的身上。“汝,吾之契约者?”蓦地,他浅浅的勾起唇角,露出了一颗尖细的獠牙。那颗獠牙在他俊美妖异的容颜上并不显得突兀,反而是让他看上去越发邪魅。转头看向一旁已经呆掉的众人,男子的双眼顿时冷了下来。蔑视的扫视眼前众人,他犹如王者君临般倨傲的说道:“尔等这群小小的苍蝇,竟然敢将吾之契约者弄的这般狼狈?这么急着找死,吾不介意送尔等集体上路!”片段二:妖媚的男子竟是突然执起她双手,一双魅惑至极的紫色眸子闪烁着璀璨的光辉,清魅柔软的声音缓缓地从他那粉嫩的唇中发出来:“羽儿身无长物,如果姑娘不嫌弃,羽儿愿以身相许!”听了男子的话,千汐猛的吓了一跳,反射性的挣开了他修长白皙的双手,急道:“免了!”片段三:艳红的鲜血溅在脸上,那炙热的温度仿佛灼伤了她的心。漫天飞舞的银发迷乱了她的双眼,看着浑身浴血却依然毅然挺立挡在她身前的俊逸男子,她的眼中霎时盈满了泪。男子缓缓转过头,向来冰冷的面庞上竟是绽放出一抹宛如冰雪初融般梦幻的绝美笑容。“汐儿,我说过,我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你分毫。我……做到了……”银白浴血的身影翩然倒下,第一次展露的笑颜宛如花瓣一般凋零。伤的,却是她的心……-------------------------------------本文女主睿智强大,过程美男多多,YY无限,结局完美!且看女主如何仗剑天下,颠覆三界,与无数绝世美男谱写旷世奇缘!推荐本人完结文文~:《极品妖男一箩筐》推荐好友回眸的文文~:《烟舞天下》推荐好友贝儿的新文~:《丑女闯三国》推荐铁友瞳子精彩文文~:《惑世血莲》推荐一组文文~:《特工下堂妻》:《致命纠缠》
  • 浊浪滔天:洪水的防范自救

    浊浪滔天:洪水的防范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