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7000000002

第2章 职 官 政 事(2)

贾谊(前200—前168),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年少时即有才名,经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多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又破格升至太中大夫。不久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不久就忧伤而死,时年33岁。贾谊留世的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名篇,辞赋以《吊屈原赋》、《鸟赋》最著名。

16.自称“高阳酒徒”的郦食其结局如何

毛泽东在《续李白〈梁甫吟〉断句》中写道:“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②文中所说的“高阳酒徒”就是郦食其。

郦食(yì)其(jī)(?—前203),秦汉时期陈留高阳乡(今河南杞县)人。郦食其少年时嗜好饮酒,常混迹于酒肆中,自称为“高阳酒徒”。

郦食其投奔刘邦时,已经年过六旬。他献策攻下陈留,使刘邦的西征军获得许多粮草和辎重物资,解除了刘邦的后顾之忧,郦食其因此被封为“广野君”。在楚汉相争时,郦食其自荐去说服齐王田广。郦食其到了齐地,向齐王晓以利害,齐王欣然同意,于是罢兵守城,天天和郦食其纵酒谈心。这时,由于韩信乘机攻齐,齐王误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他,于是将郦食其烹杀。行刑前,齐王对他说:“你能阻止汉军,我就放了你。”郦食其说:“能干大事的人都不拘于细节,有高尚道德的人做事从不推托不前。我不会再替你游说了!”齐王于是烹了郦食其。

1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谁说的

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提到“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本义是指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引申为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也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就。该典故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东汉时,汉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刚到鄯善国时,鄯善王把班超奉为上宾,后来态度却冷淡下来,甚至派兵监视班超。班超揣测是匈奴派来了使臣从中作梗,鄯善王不知所从的缘故。后来经过打听,果然如此。于是班超召集一起出使的三十六人喝酒。趁大家酒劲正浓,班超激动地说:“诸位与我都身处边地异域,期望立功来求得富贵荣华。但现在北匈奴的使者来了才几天,鄯善王就对不我们以礼相待了。如果鄯善王把我们绑送到北匈奴去,我们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么?你们看怎么办呢?”大家都齐声说道:“我们现在已处于危亡的境地,是生是死,就由司马决定吧。”班超便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的办法,只有趁今晚用火进攻匈奴使者了。”于是众将士在班超的带领下一举拿下匈奴军营,胜利完成了与鄯善王和盟的出使任务。

18.凌烟阁是什么样的地方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致蒋介石的信中写道:“是则先生一念之转,一心之发,而国仇可报,国土可保,失地可复,先生亦得为光荣之抗日英雄,图诸凌烟,馨香百世,先生果何故而不出此耶?”①信中提到的“凌烟”指的就是凌烟阁。

凌烟阁是封建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据《大唐新语·褒锡》记载,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徵、尉迟敬德等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图像,唐太宗做赞,褚遂良题阁。唐太宗时常前往此处怀旧凭吊。

19.“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出自何处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毛泽东同志曾教导我们,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②

昏昏意为模糊、糊涂;昭昭意为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意思是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道理,比喻外行人胡乱指挥内行人。该句出自《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大意是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20.株连九族是哪九族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文化大革命’中,一人当官,鸡犬升天,一人倒霉,株连九族,这类情况曾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①

“株连九族”是古代刑罚的一种,是一人犯死罪,与其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一体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具体来讲,“九族”包括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和妻族两代。“父族四代”指自己一家、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家;“母族三代”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一家;“妻族两代”是指岳父的一家及岳母的娘家。在古代,株连九族往往被用于重大政治犯罪,只要是与犯人沾亲带故,都将受到无辜株连。

21.“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是古代哪位皇帝说的

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在上海主持召开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会上作了《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我们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读点历史。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个道理是很深刻的。”②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大臣魏徵直言敢谏,唐太宗非常重视并信任他。唐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去世,唐太宗非常悲伤,流着眼泪对群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意思是: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22.“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体现了哪位古人的爱民思想

1996年9月23日,江泽民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作了《为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而奋斗》的讲话,讲话中提到:“古代有的政治家尚且讲‘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作为共产党人,看到群众生活如此困苦,更应寝不安席、食不甘味!”①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出自《晏子春秋·问下》。叔向问晏子曰:“意执为高?行孰为厚?”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意思是说,没有比爱护百姓更高明的想法,没有比让百姓快乐更宽厚的做法。晏子的这种重民、爱民的思想跟孔子的仁政、孟子的民本思想非常接近。

23.“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是什么意思

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在上海主持召开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会上作了《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讲话,讲话中提到:“唐代的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②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的意思是,古代的君子,对自己的要求严格而全面,对别人宽容而简单。该句是唐朝文学家韩愈所著《原毁》的开篇。

《原毁》主要论述和探究毁谤产生的原因,全篇行文严肃而恳切,语言生动而形象,刻画当时士风,可谓入木三分。

24.“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出自哪里

1998年6月2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第二期中共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研讨班上,江泽民作了《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作风建设中作出表率》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成都的武侯祠里有一副对联,下联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应该善于审时度势、果断决策。”①

这副对联位于成都武侯祠内,为清朝人赵藩书写,其上联为“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1902年11月,时任四川盐茶使的赵藩游览武侯祠,有感于诸葛亮治军理政的成绩,又想到当时四川总督岑春煊备用武力镇压民众的情况,遂书写此联。他既赞扬了诸葛亮用攻心战略的正确性,又肯定了他严以治蜀政策的正确性,最后告诫后人在治理蜀地乃至国家时,不能盲目一味用严或用宽,应当根据当时形势来决定。

2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哪一首诗

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德新社记者提问时,温家宝讲道:“在我当总理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②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意思是如果对国家有利,那么我会不顾生死去做,怎么会考虑有祸害而逃避、有利益就追逐呢?这首诗写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到投降派诬陷,结果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时,林则徐写了这首诗,抒发了他高尚的爱国情操。

26.“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是什么意思

2004年3月4日,温家宝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农业界委员时,引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句,表达了政府倾听民声,受民监督的施政理念。③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东汉政论家王充著作《论衡》。该句的意思是,知道屋子漏雨的人,必定是住在屋里的人;知道政策有失的人,必定是市井之中的人。

2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何处

2006年9月5日,温家宝接受英国《泰晤士报》访谈,《泰晤士报》记者问道:“你在晚上睡觉之前最喜欢读什么书?有哪些问题常使你难以入眠?”温总理引用六句名人名言作为回答,第三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①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所写《离骚》中的诗句,意思是,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百姓的生活充满了艰辛。

28.“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是清朝哪位诗人的名句

2006年9月5日,温家宝接受英国《泰晤士报》访谈,《泰晤士报》记者问道:“你在晚上睡觉之前最喜欢读什么书?有哪些问题常使你难以入眠?”温总理引用六句名人名言作为回答,第四句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②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出自清朝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一诗,意思是在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这首诗是郑板桥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之情。

29.“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是哪位皇帝说的

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提到:“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①

“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出自《明太祖宝训》卷六之“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故一代之兴衰,必有一代之史以载之”。

明太祖朱元璋攻克元大都之后,得到元十三朝实录,于是召集文臣和逸士,准备修《元史》。朱元璋分析了元朝统治的兴亡原因,提出当世人行事由后人评价的观点,并嘱咐群臣修史要客观,不刻意贬低和赞扬,以供后人借鉴。

30.“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出自何处

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提到:“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②表明了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坚持发展经济的决心。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出自《宋史·王安石列传》,意思是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改革家,为了推行自己的改革主张,他强调要在思想上破除当时人们的守旧心理。这句话表明了王安石变法的巨大决心和勇气,成为许多改革者自我激励的豪言壮语。

31.“一心中国梦,万古下全诗”是谁的诗句

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台湾《工商时报》记者提问时提到:“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将继续扩大同台湾经贸交流的范围,包括投资、贸易、旅游、金融,提高合作的层次。”①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出自南宋诗人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二首》中的第一首诗,意思是一心梦想着祖国统一、国治民安的太平盛世,希望有个贤明的君主,顺应人民的意志,统一全国,把国家治理好。

32.“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什么意思

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提到:“我一直很欣赏两句话: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②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思是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我们周国虽然是很古老的国邦,历史悠久、地位卓然,但其使命却在革新。只有革新,才能前进,才能长存,才能生生不息。这句诗蕴涵丰富的哲理,历来被儒家经典所推崇。

33.在纸张成为公文的载体之前,官员如何在公文上盖印

先秦时期,公文书于竹简之上,无法直接在上面盖印,所以,当时的人先用熟牛皮条将一件公文的简册按顺序编串起来,装进特制的布袋子里。袋子开口在中间,用两根绳子捆紧,再用一团胶状的紫泥按在绳子打结处。当泥将干未干时,用官印在上面揿压,便能刻出一个清晰的官印,这就是所谓“封泥”。封泥一方面起到密封文件的作用,另一方面表明签发者的身份。

在纸张出现很长一段时间内,因技术尚未完善,纸张还没有用作公文的载体。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刘备去世后,吴蜀重建同盟,凡孙权签发送往蜀汉的外交文书,在送达之前都要送给驻守荆州的大都督陆逊过目。陆逊认为有不妥当的,“便令改以封行之”,为此而“并刻孙权印,以置其所”。可见当时官印的用法还是“封之以泥,抑之以印”。

从魏晋开始,纸质公文成为主流。纸张的使用不仅给公文制度带来划时代的转折,同时引发了官印制作和使用方法的重大变革。在此之前,官印的印文多为阴文,钤于紫泥上后呈阳文,宜于辨识。使用纸质公文后,印章便直接用朱红印泥盖于纸上,印文也相应地转变为阳文了。

34.古代的当差和现在的上班一样吗

在古代,当差是指在衙门内服徭役。徭役在唐朝被称为“色役”,在宋朝被称为“职役”,在元、明、清三朝被称为“差役”。在北宋王安石变法以前,徭役都是无偿的,与现代意义上的上班是不同的。

同类推荐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汉代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数量众多,它们就像草垛布满田野一样布满壮丽的汉代成都城郭。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就像一个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样,血脉的尽头便是一个人真正的根脉所在。《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中,水井街酒坊遗址所揭露的遗迹、遗物现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演进历程的生动画卷。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偶尔在聚会间,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所谓国学,又能高谈阔论,而有很多,这有多好,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
热门推荐
  • 倒霉天使的恋爱物语

    倒霉天使的恋爱物语

    最甜美的都市童话。宇宙无敌倒霉丫头苏小钻从来都是迟到大王,清早起床常常会袜子少了一只,出卧室会被拖鞋拌倒,刷牙时牙膏会从后面出来,洗脸的时候水龙头会突然坏掉,出门时就算没迟到也会因为公交车坏掉而迟到,偶尔还会连续一星期被来路不明的大狗追着咬……谁知道这只害她天天做噩梦的动物竟然是她暗恋的桑墨帮忙照顾的……桑墨喜欢穿白色衬衫,拥有世界上最英俊的侧脸以及最温柔的性情和最好的头脑。bt的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地区联盟年度排行,十个学校分别选出最优秀的学生参加比赛并排名,而桑墨就是这个学校内定的最佳人选。本来完美如桑墨,一切都很平静顺利按部就班。直到……那个总是出状况的苏小钻将满满一盆水浇到他的身上……
  • 世界军事百科之欧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欧洲战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迷途

    迷途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古龙文集:剑客行(上)

    古龙文集:剑客行(上)

    古龙在他的早期名篇《剑客行》中,赋予了他对“武侠世界”的期待与想象:要成长为武林传奇,必先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磨难。成长,就是要如此沉痛,才会精彩。少年展白初出江湖,却背负一代江湖传说——“霹雳剑”展云天的弑父之仇。展白资质平平,却不得不面对接二连三的江湖强敌。在一次次几殒性命的拼杀中,少年死里逃生,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终于学成惊世奇招,为父报仇。然而,中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威胁,而少年一人,将要肩负起整个江湖的生死大任……
  • 穿越相府八小姐:教主皇后

    穿越相府八小姐:教主皇后

    她,二十一世纪。让人闻风丧胆的女杀手冷魅,既然死于呼吸不上而窒息,穿越到被杀害的丞相府八小姐。本以为,优柔寡断的她,只是空有好皮囊。确没想到,这身体本身还是个武林高手,暗夜的教主。更没有想到这个时空还是奇异无比……他,高高在上的帝皇。无意中,看见了一颦一笑,倾国倾城的她,朕要定你了!她懒洋洋说:”皇上了不起呢,见谁要谁,你以为都是你娘生的啊!”他愤怒的朝她怒吼:“不知死活的女人!”她只状似掏掏耳朵,我没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赖上二婚老婆

    赖上二婚老婆

    执守了五年的婚姻,换来的不过是一个人的专一。她毅然带着女儿净身出户,坚强并且努力地活着。命运的轮盘,将曾经失之交臂的那个男人又送了回来——【守得云开】“我现在的状况请不起佣人,谢谢你的好意。”她疏离的口气拒人于千里之外。“你就当是收留我吧,公寓装修要好几个月呢,白吃白住多不好意思。”说完不顾女人的反对,径自拎着行李进门,唇角有不易察觉的笑意。【完美还击】“为什么那个贱男人说他的公司倒闭和你有关?”她满是疑惑地盯着那张俊脸。“哦,刚好无聊,看他觉得影响市容,所以随便做了点手脚。”敢让她伤心的人,不都该死吗?“一个医生兼男佣能有这样的本事?”微眯起的明眸咄咄逼人地瞪着他。“我可没说我只是个医生。”风情万种地冲她抛去一个媚眼,气定神闲地继续翻动锅铲。【把握时机】车祸现场,男人一身是血的坐在地上。“怎么会这样?老天,你、你身上为什么会流了这么多血?”看到眼前那件被鲜血染红的白衬衫,她泪如雨下。“如果我没死,你会不会…给我一次机会?”鹰眸一瞬不瞬地停留在她的小脸上。女人微怔一下,忙不迭地猛点头,泣不成声。“好,那现在就去结婚吧!”从地上利索地爬起来,满心欢喜地牵着她的手大步向前走,对上她震惊的表情,漾出一抹人畜无害的笑容解释道:“我没事,只是在救人。”这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故事,也是某个痴情男人处心积虑缠上一个坚强的离婚女人,誓要给她永久幸福的感人故事。经历过婚姻所带来的背叛和痛楚,她固守着自己的一颗心,不肯再轻易交出来。且看某只痴情又腹黑的妖孽如何精心布下一个个陷阱,抱得美人归!本文贴近现实生活。小虐怡情,不喜慎入,最后还会是个happyending滴!坑品有保证,亲们尽管放心追文吧!菲儿的其他作品:鬼医妈咪偸个娃:腹黑爹地坏坏坏: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皇室俏甜心

    皇室俏甜心

    韩奕希那家伙欺负完了我,竟然还很过分的把我当成他的专属,逼我24小时都不准离开他的视线!拜托,别那么幼稚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