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7000000011

第11章 社 会 经 济(2)

刘家针铺设计、制作了一枚以白兔为商品标志的专门印刷商标的铜板。这枚白兔商标既有文字,又有图形,近于正方形,上方阴文横刻“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店号,中间阳刻白兔图形,两侧还竖刻着阳文“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两边平分四字,下方刻有较长阳文附记。它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防伪商标,也是第一次使用动物形象取代姓氏的店铺商标。这一设计即使与现代的商标相比,仍然相当规范。

134.古代如何对商品质量进行监督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了以印章和印记作为凭信的监管机制。《礼记·月令》中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以行其罪,以究其情”的说法。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对此注释为“勒,刻也,刻工姓名于器,以察其信,知其不功致,功不当者,取美材而器不坚也”。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布、实施了手工业产品和建材、建筑等一系列规格、规范,明确了产品分等、分级规定,成立了官府的质量监督机构,并制定了对劣质产品的处罚办法。

为了明确制造及监制者的责任,秦在器物上不仅勒有工名,还勒有督造者和主造者的官吏名,以便追查质量责任事故。

秦朝颁布的《工律》规定:“如器同物者,共大小、长短、广亦必等。”这不仅是对器物规格尺寸的规定,也是衡量质量优劣的准绳。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秦律杂抄》也给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考评时产品评为下等,罚工师一甲,丞和曹长一盾,徒(工人)络组二十根,三年连续评为下等,罚工师二甲,丞和曹长一甲,徒络组五十根……”

秦以后的历朝历代,在质量体系、质量法规和监督检验办法上,仍承袭秦制。

135.古代的九州是指哪九州

“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九州”一词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九州”原是虚指,到春秋战国时期,“九州”开始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如《周礼·夏官·职方氏》曰:“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

据《尚书·禹贡》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吕氏春秋》认为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和幽州。《尔雅》则认为九州是冀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幽州和营州。

虽然各种说法有所不同,但所包括的地域基本符合周朝的统治范围。

136.在古代,“百姓”一直指的是普通老百姓吗

姓指姓名,在战国以前,有土有官爵者才有姓,所以遂以“百姓”作贵族的通称。春秋后半期,宗族逐渐被破坏,土地个人私有的地主阶级逐渐代替土地嫡子世袭的领主阶级,百姓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社会地位与庶民相似。战国以后百姓泛指平民。

在战国之前,对普通民众的称呼则带有很强的等级观念:或因其被虏获而被称为“黎”、“隶”,或因其众多而称其为“庶”,或因其衣食住行简陋而名之曰“白”、“黔”、“褐”,或因其劳役而称其为“野”、“丁”。伴随着封建制彻底取代奴隶制,“百姓”逐渐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通称。

137.古代为什么把普通百姓叫做“黎民”、“黔首”、“布衣”、“白丁”

“黎民”是古代称呼普通老百姓最常用的词。相传上古时期,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他们同东夷一起打败了从南方前来进犯的九黎民族,并俘获了大量的俘虏。这些俘虏便成了炎黄部落的奴隶,被称为“黎民”,也被称为“黎庶”、“黎氓”、“黎苗”、“黎甿”、“黎烝”、“黎首”、“黎庶”、“黎元”等,后这一名词逐渐演化为对社会最底层人员的称呼。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老百姓的称呼更改为“黔首”。从此,黔首也用来指代普通百姓。之所以用黔首称呼普通百姓,据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普通百姓不能戴冠,只能让黑黑的头发露在外面;另一种说法是普通百姓只能用黑色头巾。

“布衣”也指普通百姓。古代社会等级森严,普通人只能穿着麻织的布衣,所以“布衣”也成了普通百姓的代称。

“白丁”指没有功名的人。在古代,有无功名是区分官与民的重要标志,所以,用白丁指代普通老百姓。

138.古代的“奴”和“隶”指的是同一类人吗

“隶”最初是个动词,是捕获的意思。在我国古代,奴隶最初来源于战俘和战争中抢掠的人口。他们没有人身自由,依附于主人,主人对其掌有生杀大权,所以,这种被役使的人就被叫做“隶”。

汉朝以后,奴隶的来源由战俘变为罪犯及其家属,人们开始用“奴”来称呼他们。“奴”本没有性别之分,但因“奴”和“婢”常常一起使用,“奴”就专指男性奴隶,而“婢”就专指女性奴隶了。后来,“奴隶”两个字常结合在一起使用,专指没有人身自由供人役使的人。

春秋时期,人身完全为主人(包括公家)所占有的服役者,通称“臣妾”,男为臣,女为妾(不包括与君主、贵族有臣属或婚姻关系的臣、妾)。大约在战国晚期,出现了“仆妾”、“奴妾”等与“臣妾”同义的名称。汉朝时,“奴婢”取代“臣妾”而成为奴隶的通称。虽然“奴”和“隶”这两种奴隶名称在先秦时代都已存在,“奴隶”一词却是在汉朝之后的著作里才出现的。

139.在古代,什么人被称为“市井小人”

市井是市场的别称。之所以称市场为市井,唐朝人张守节在其所著《史记正义》中说:“古者相聚汲水,有物便卖,因成市,故曰‘市井’。”

在古代,市井既是交易商品的场所,也是行刑之地,人员鱼龙混杂。所以,为了尊卑有别,历朝历代都不允许达官贵人随便进入,否则,会给以惩罚。如《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中就有“夫人过市,罚一幕;世子过市,罚一帟;命夫过市,罚一盖;命妇过市,罚一帷”的记载。

由于市井是没有身份的人的活动场所,所以,后人就将城市中庸俗鄙陋之人称为“市井小人”。

140.西周时的市场是什么样的

西周时,市场集中在一个封闭的区域,设有门。商人进入市门交易,叫“市入”。市入之时,有小吏执鞭守于门口,以维护市入秩序。西周的市场分朝市、大市和夕市三种。中间的大市日中进行交易,东边的朝市早晨进行交易,西边的夕市傍晚进行交易。

市场的各个贸易地点叫做“肆”。同一市场中,按照不同的经营品种,设若干个肆。市内设有存储货物的屋舍,叫“廛”,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栈房。廛都是由官府建造,所以商人存入商品必须纳税,叫“廛布”(布,货币)。商人贸易时用的券契叫“质剂”,其中的长券叫“质”,用来购买牛、马等商品;短券叫“剂”,用以购置兵器及珍异之物。大市使用“质”,小市则用“剂”。在市中心还设有市楼,开市时楼上升旗,所以,市楼又被称为“旗亭”。

141.“商”和“贾”有何不同

“商”有做买卖的意思,商人指做买卖的人;“贾”,本意是买卖,后泛指做买卖的人。“商贾”一词最初出现于《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虽然商和贾都指做买卖的人,但经商方式有所不同。正如清末经学大师孙诒让所云:“行曰商,处曰贾者。”具体说来,从一个地方买进,到另一个地方卖出,做贩运贸易的叫做“商”,他们进行的是“服牛辂马,以周四方”的交易;在固定地点买卖,坐售货物的叫做“贾”,职责为“居肆列货,以待民来,以求其利”。

142.为什么把生意人称为“商人”

称生意人为商人与商朝有关。早在夏朝时,商人的手工业就十分发达,经常用手工制品换取夏的粮食。商朝建立后,商人虽然也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但其手工业依然十分发达,经常与周边部落进行交易。到了商朝后期,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各种交易的商贩。商朝数位君王都修驰道,以便利天下物通。

周朝建立后,商人失去了政治权力和土地,为了生存下去,他们纷纷从操旧业——做生意。久而久之,人们便认为商人就是做买卖的人。随着历史的变迁,商人就变成对从事商品买卖的人的专称了。

143.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之所以叫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有多种说法。

说法一:古人认为木、火、金、水、土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由于水、土和火是最常见的物质或现象,因而被古人忽视,而木(植物)和金(金属矿物)最受人们的重视,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物质。于是,人们就把代表“木”和“金”的两个方向联在一起,组成一个词——“东西”,用它代表世界上的所有物体。

说法二:南宋理学家朱熹一次造访其友盛温如,适逢其正挎着篮子准备上街。朱熹问他:“你这是去哪里?”盛答道:“上街买东西。”朱熹又问:“那么南北也可以买吗?”盛说:“不可,我这篮子只装得金类、木类,水类、火类是装不得的。”后来,人们就把购买物品称之为“买东西”,沿袭至今。

说法三:我国的河流多是东西走向,而大路则多是南北向。古人经常是在路边交易,而且习惯把粮食摆放在道路的东边,而其他物品放在西边。所以人们在买粮食时,就说买东,而买其他物品时,则说买西。这样,连起来就是买东西。

说法四:在唐朝时,长安商业非常繁华,城内有两个大市场,分别位于长安的东边和西边,俗称“东市”、“西市”。人们经常先去东市,再去西市,所以,后来就简称“买东西”。

说法五:东汉有东西两京,到东京购物叫买“东”,到西京购货物叫买“西”。久而久之,“东西”便成了货物的代名词。

144.古代的纸币如何防伪

中国纸币进入流通领域始于北宋。为了防止伪币的制造与流通,我国历代均在制造钱币时采取了一定的防伪措施。古代纸币的防伪手段历代虽侧重点不同,但归纳起来大约有7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①采用特殊材料制造纸币。如北宋的交子采用楮皮制造,故交子又有“楮皮”之称。元朝制钞主要取用桑树内一层极薄的内皮,采用一定的工艺做成。

②统一书写字迹。纸币上的文字均由名家手书或皇帝亲自书写,且文字较多。文字一多,造假者难以字字模仿,只要鉴别出其“败笔”,伪钞即现“庐山真面目”。

③在纸币上印上复杂的图案以为私记。由于图案复杂,作伪者不易临摹。

④层层钤记签押。最早由私人发行的交子在质对后,要将收到的钞数记在交子上,经签押后,方可作现钞使用。清朝中期,新钞发于各省布政司要钤印记,各府、县也要签押印证,然后发于钱庄。钱庄钤私记,再行之流通领域。此法虽手续复杂,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防伪的有效措施。

⑤重典惩处制售伪钞者。南宋法律规定:“制造伪钞者,依律处斩。”并将这一酷刑印在纸钞票面。元朝“至元宝钞”上印有“伪造者处死,首告者赏银伍定(锭),仍给犯人财产”的字样。清朝对制售假钞者严惩不贷,轻者处以斩监候并会殃及族人。

⑥重赏揭发之人。南宋伪造会子法中规定:“首告者赏钱千贯,不愿受者可得官,初授校尉衔。”

⑦建立辨识伪钞的组织。政府聘请民间善于辨别伪钞的人,发给律条和司职凭证。遇有伪钞行世,即可当场辨识,并可酌量取资。

145.古人用名片吗

名片的使用始于战国,早期被称为“谒”。所谓“谒”,就是拜访者把姓名、官职等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

到了东汉末期,“谒”被改称为“刺”,又叫“名刺”。后来东汉蔡伦发明了纸张,于是“刺”由竹木片改成了更便于携带的纸张,叫“名纸”。

唐初科举制度开始实行。每次科举考试后,新科及第的考生都要四处拜访位高权重者为师,以便将来被提携。要拜访老师,必须先递“门状”,门状也就是以前的名刺。

到了明朝,“名帖”替代门状。明朝的名帖与现代的名片已经有了相似之处。名帖为长方形,一般长七寸、宽三寸。名帖上名字小会被视为狂傲。所以,递帖给长者或上司时,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

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的称呼。清朝的名片开始向小型化发展。在官场,官小使用较大的名片以示谦恭,官大使用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高贵。

146.“东道主”一词是怎么来的

“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包围了弱小的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郑文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请求老臣烛之武设法解围。

烛之武深知秦晋两个大国的矛盾,便面见秦穆公,对他说:“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怕是保不住了。但郑国灭亡了,对贵国并无一点儿好处。因为晋国在你我两国之间,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我国,恐怕很难做到。所以,郑国灭亡了,得到好处的只有晋国。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就意味着贵国的实力削弱一分啊!”见秦穆公沉默不语,烛之武又说:“要是把我国留下,让我国作为你们通向东方道路的主人。贵国的使者经过郑国时,如果缺少点什么就由郑国供应,这不挺好?”秦穆公于是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晋文公无奈,也只得退兵了。

147.走西口的“西口”在哪里

“发离汉地根先白,泪过秦山色变红”,清诗人徐兰在《归化城杂咏》悲叹的对象,就是出外艰难谋生的走西口者。走西口源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清朝征讨反叛的准噶尔部,为就地解决粮草供应问题,调精通耕作的汉人进入蒙古。西征凯旋后,康熙皇帝给山西巡抚下了一道手谕,允许汉人进入蒙古地界垦荒种地,于是大量山西人开始向蒙古移民。由山西入蒙古,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大致路线有两条: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杀虎口就是走西口中的“西口”,因为走出这个杀虎口,就出了山西进入蒙古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地区。

走西口的移民潮持续了三百多年,除了上述康熙年间西征前后的两次外,清咸丰年间,因山西遭遇连年大旱,大批晋北农民背井离乡,进入蒙古,这是历史上第三次“西口潮”。最后一次则是清末民初时,由于军阀混战,山西人为躲避战乱再次走西口,直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还有不少山西人走出口外。

148.“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说的是谁

1958年10月,毛泽东在致周世钊的信中写道:“你的勇气,看来比过去大有增加。士别三日,应当刮目相看了。”①

俗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吕蒙起初不喜欢读书,孙权劝诫他说:“你如今身居要职,应当多读书。”吕蒙以事务繁多为由予以推脱。孙权耐心劝勉他说:“我难道要你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让你多浏览史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说谁的事务有我多呢?但我仍经常挤出时间来读书,自己觉得大有收获。”吕蒙从此开始专心读书。不久,鲁肃路过吕蒙驻地,两人在酒宴上纵论天下事时,吕蒙时有真知灼见,鲁肃很受震惊。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道:“士别三日,就应当刮目相看。兄长怎么才知道这一点呢?”

149.你知道“三皇五帝”都是谁吗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一词中有这样一句:“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天涯过客。”①

“三皇五帝”是上古传说中的帝王。“三皇”说法不一,通常是指伏羲、燧人和神农,也可指天皇、地皇和人皇。

同类推荐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朦胧中芳香飘来,纯洁如水月夜白,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热门推荐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 妖妃恋吻

    妖妃恋吻

    杨暖暖一个普通的人类却成了魔界的圣女,这里有许多帅哥啊,流口水……可是小暖暖,不是每个帅哥都是善良的,不要被那张英俊的脸蒙蔽了双眼!“是你不要我的,你凭什么不准我和玥在一起?”杨暖暖大声的抗议!銮烬看着这个曾经绕着自己跑来跑去,身体里留着自己血液,已经是自己女人的人现在居然要和自己的弟弟在一起,他的心里就一阵暴躁。“既然你这样选择,我只能告诉你杨暖暖!我銮烬的东西绝对不会给任何人碰!
  • 逆仙

    逆仙

    一条充满荆棘的血腥复仇之路!!!仙之八门、九宫,新颖设定,新的征途,从这里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明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明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丛书之一,收录了丹麦作家卡尔·阿道尔夫·吉耶勒卢普1917年获奖的《明娜》。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冷情王爷俏王妃

    冷情王爷俏王妃

    一次荒唐的博物馆之行让她离奇穿越,陌生的国都,陌生的一切,关牢房,被下毒,被利用,被迫做着一切她难以想象的事情。因为无意进入了冰潭,她几乎命丧黄泉,天底下唯有他能救她,救她却要牺牲她的清白,迷糊中的她为了保命只能无奈的接受他的救治,只是这一切却变了。他慢慢的开始囚禁她,逼迫她必须诞下孩儿,可是孩儿诞下之后她却不想离开,她的逃离,他的失踪,N年后的平静生活突然发生火灾,孩儿中毒,一切的一切莫名的又让她们相遇,相知,相守!
  • 缠上

    缠上

    “我只想亲一下!”某男不依不饶地说。“想揩油?你做梦!我家宝宝要用‘膳’了,现在可不是玩亲亲的时候……不准你教坏我家宝宝!哼!”……“宝宝,你觉得妈妈挑选那个叔叔做你的未来爸爸怎么样?”“女人!你敢找男人,我就离家出走!”一旁的男人得意地大笑,不愧是我的儿子,好样的!*谢谢读者水冰月提供的新视频:?pstyle=1读者QQ群:94699601*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心理成长札记。掌握青少年25个“敏感区”,远离成长路上的“危险区”,健康度过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