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2100000015

第15章 乱世纷争下的求存(2)

沙俄见国民政府如此软弱,遂于1913年5月,唆使外蒙傀儡政府军分东西两路大举进犯绥远。驻包头的刘廷森和驻大同的陈希义等部虽全力抵抗,但情势仍很危急,于是,阎锡山于5月27日再次电请北京政府,“非亲督各军前赴战地筹策一切,不足以安抚内蒙”,“定于6月3日带队出发”,但均被北京政府以“山西防务更为重要,坐镇不可无人”为由拒绝,要阎锡山“照常坐镇,不必出省”,并要阎锡山派孔庚带队前往,与绥远城将军张绍曾协商办理。阎锡山摄于袁世凯的威力,只得照办。孔庚入绥后,与东路军、西路军配合作战,几经作战蒙军溃退。在这之后,阎锡山又提出了在外蒙“移民实边”,“实行屯田”的主张。

阎锡山再三要求出兵“亲征”的要求,虽然均被北京政府拒绝,但不难看出,阎锡山维护民族利益的立场是坚定的,他对沙俄分裂外蒙的野心,以及从根本上解决蒙古问题的认识是正确的,其要求“亲征”也是真诚的,坚决的。而他的“亲征”终未成行,除了北京政府的妥协立场和对他的怀疑之外,当时正在酝酿进行的二次革命,则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袁世凯执政后,不断加强其独裁统治的行径,引起了革命党人的警惕和不满。国民党成立后,由于在1912年12月至1913年2月进行的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在参众两院均获得压倒多数的席位,于是,负责国民党主要工作的宋教仁,便想以国会多数党的地位组织责任内阁,为此,他巡回各地不断进行演说。袁世凯深恐国民党组阁成为事实,遂指示其在上海的党羽在3月20日将宋教仁刺杀于上海火车站,接着又于4月26日拟向五国银行借款2500万英镑,并通过组织由共和党、民主党和统一党合并而成的进步党,集结反动势力,以对付革命党人。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引起了革命党人的坚决反对,3月25日,闻讯后回到上海的孙中山认为“非去袁不可”,并与黄兴、陈其美、居正、戴季陶等商议对策。孙中山说主犯已经清楚,应联合速战,不可犹豫。陈其美等均以为然,只有黄兴主张以法律解决。但很快,袁世凯开始镇压革命元勋,下令逮捕参加武昌起义的熊秉坤、李雨林,毒死在镇江响应武昌起义的林述庆等血腥事实,教育了黄兴。于是,4月26日,他同意与孙中山联名通电全国,提出严究宋案主谋。此电虽未言明正式讨袁,但实际上拉开了二次革命的序幕。之后不久,参议院议长张继、副议长王正廷亦通电反对袁世凯大借款。

阎锡山作为国民党的参议,面对这一新的局势,“衡诸当时本党同志所能掌握之兵力,实不足以与袁军抗衡”,遂“一面联合各省呼吁和平,一面连电黎副总统请其迅速领衔调处”。云南都督蔡锷、陕西都督张风翙亦与阎锡山采取了相同之行动。4月28日,阎锡山复电黎元洪的文中说:“我公首义汉阳,艰难缔造,……谅不忍袖手旁观,坐视分裂。惟有仰恳我公联合各省都督及热心同志,或选派代表,或征求意见,速筹排解之方针,各抒调停之善策”。但是,就在阎锡山复电黎元洪后的第三天,孙中山于4月30日向国际上表明了反袁和进行二次革命的态度和决心。5月2日,他将用英文撰写的《告外国政府与人民书》寄往英国的康德黎,请其代向英国政府、国会及欧洲各国政府说明书告之要求,公诸报端,阻袁借款以发动战争。5月5日,湖南都督谭延闿、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和广东都督胡汉民也联名通电,严词谴责袁世凯政府,并号召全国各方,协力抗争。同日,国民党众议院开会否决大借款,并发表通电,谓:“议院决不承认”。然而,此时的阎锡山仍在推请黎元洪出面调停,甚至在袁世凯下令国务院通电训斥四都督,说他们“张皇宣告,蛊惑人心”之后,又不顾一切,相继免去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三都督之职,黎元洪也撕下调停面孔,大肆捕杀革命党人,而革命党人在秘密进行讨袁行动,南北对立已势如水火之际,阎锡山还致电袁世凯,请其念民国缔造之不易,“外患丛集”之危,以国家为重,“开诚布公,敦请孙黄二公入都,共图国事,破除党见,一致进行”。

面对袁世凯的咄咄逼人,尽管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方革命党人在讨袁活动中的步调也不甚一致,但在孙中山等人的积极努力下,革命党人仍发动了二次革命。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先在湖口宣布独立,不数日,黄兴响应于南京,陈其美响应于上海。安徽柏文蔚、广东陈炯明(胡汉民被免职后,继任),福建徐崇智、四川尹昌衡、湖南谭延闿也先后宣布独立,纷纷组织讨袁,而阎锡山却终未起而响应。

从阎锡山在二次革命的表现来看,他一直呼吁南北和解,并屡次请黎元洪出面调停,甚至在局势已无可挽救的情况下,仍请袁世凯“消弭党见,共图国事”,而南方诸省份已组织讨袁后,他又没有响应,这似乎他背叛了革命,倒向了袁世凯,其行为是“有利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首先,二次革命发生的主要诱因是“宋案”与“大借款”。在这个问题上,阎锡山没有像四都督联名通电中那样对袁世凯严词谴责,但他也认为“宋案牵连,人心动摇,借款成熟,群议沸腾”,这说明,他对这个问题的基本态度,还是正确的。其次,他呼吁和解,请黎调处和请袁敦请孙黄二人入都,共图国事的电文中,并未对革命党人有什么诋毁谴责的言辞,而是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立场上,认为“环顾全球,外患丛生”,“满蒙为强邻虎视”,“东邻野心,早暗视满州为己有”,如果南北对立,风潮迭起,“内地好事喜乱之徒,难保不乘机窃发”,一旦溃决,“势必惹起列强干涉,国之不国,瞬息间耳”。阎锡山所说,并非危言耸听,它确实反映了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危险处境。他所以要以“外患丛生”为词,呼吁南北和解并致电黎袁,其用意,明显的就是希望南北双方避免武力冲突,以维护 国内安定,防止被列强利用,乘机侵略中国。而另一层意见,阎锡山虽然未曾言明,其实,也隐含着保护革命党人的意思。因为在当时革命党人思想混乱,组织涣散且所掌握之武力相当有限的情况下,一旦动起干戈,很有被袁世凯消灭的危险。因此,阎锡山在二次革命中的表现,貌似“软弱”“退让”,其实是采取了另一种方式的迂回进取。

至于阎锡山终未起而响应二次革命的问题,也不能因此就认为他不忠于革命,或是向袁世凯妥协。其实,他是有着响应二次革命的打算的。但不是在当下,而是要看时机。只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虽然是山西都督,但仍受到袁世凯的疑忌防范,袁氏在山西安插了不少党羽的同时,还控制了一批军队,相对孤立的山西仍处于北洋势力的包围之中。同时,民初山西财政的主要来源河东盐款,又受到北京政府的严密控制,本省很难自由支配。大借款成立后,北京政府对各省盐款的掌握更为苛严,这就使阎锡山在扩充军备上受到极大限制。尤为重要的是,当1913年4月底孙中山表明了反袁和二次革命的态度,南方诸省纷纷组织讨袁之时,正逢外蒙傀儡政府在沙俄的唆使下,大举入侵绥远之际。在此情况下,阎锡山如若冒然组织讨袁,既无力量突破北洋势力,又要陷入与袁军和蒙军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因此,他只好暂取守势,先不响应南方,也不再坚持出兵亲征蒙军。对于这一点,阎锡山在其回忆录中说:“在这段时期中,中山先生深知山西处于北洋势力包围之中,形格势紧,呼应为难,特秘密派人告我沉默勿言,以保持北方之革命据点,俟南军北上,再与陕西会合,进攻北京”(《阎锡山早年回忆录》第39页)。而当时也处于北洋势力包围下的陕西都督张风翙,为了保存北方仅有的革命力量,则采取了一个“苦肉计”,即他得到孙中山同样的指示后,未经阎锡山同意,即于5月13日与阎联名拍发一电,反对李烈钧等行动,指斥“黄兴、李烈钧、胡汉民等不惜名誉,不爱国家,谗言殄行,甘为戎者”等等,以使袁世凯对晋陕二省放松防范。但就在张、阎二人联名发表通电,“攻击国民党”,“诋毁”革命党人的前夕,阎锡山接到李烈钧、柏文蔚等蓄意反袁,酝酿二次革命而向阎锡山征求意见的电报后,即与南桂馨等商酌,“仍本辛亥革命前辙,只要湖北发动,陕西山西立即响应,否则不能衔接,势必为北方军阀各个击破,事甚危险,不能唐突”(南桂馨:《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山西省文史资料》第2辑,第94页)。由此可见,阎锡山在二次革命中,并没有取袖手旁观的态度,而是也进行着准备,待机而发的。只是由于湖北没有起而响应,陕、山也未敢响应。他这样做的目的,不能排除其集中力量巩固山西的一面,但也不能说就没有“保持北方之革命据点”的考虑。

如果说,阎锡山在二次革命中的态度基本上还是进取的话,那么,不到两个月的二次革命失败后,随着袁世凯统治地位的巩固及其独裁专制的加剧,阎锡山为了保全自己并维护其即得利益,虽然在某些方面还保持了一定的革命立场,但总的来看,则向袁世凯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态度,而其手法主要就是韬光养晦,以曲求伸。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在不断剪除非北洋系的各省都督职权的过程中,为把山西这个他一直不放心的地方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派其党羽金永到山西任内务司司长,以监视阎锡山和山西革命党人。第二年五月,又为加强中央集权,收回各省都督的军权,准备“废省改道”,使道与中央成为直接关系,为此,明令撤消各省民政长,改设巡按使。巡按使虽然接替了原来的民政长,但其在名分上则不是行政官,而是监察官。因为中央在委任巡按使时,明令赋以监督财政与司法之权。袁世凯借此机会,任命金永为山西巡按使,就是要分散阎锡山的权力。

金永,浙江钱塘人,旗籍,清末曾任东三省知事,是个有名的酷吏,有“金屠户”之称,受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推荐,得到袁世凯的信任。他出任山西巡按使后,即按照袁世凯要各巡按使成立警备部队,以分各省都督军权的旨意,先成立了3个警备队(相当于团),其后又陆续扩大到11队,还编练了马队4营,建成了一支足以与阎锡山抗衡的武装力量。不仅如此,金永为聚敛财富,一方面借口私藏枪械,或诬为图谋不轨 ,任意没收富户与商户的财产,祁县、太谷、平遥、介休等县的富商大户,有不少就被金永没收了全部财产,许多爱练拳术的青年被其残杀。另一方面则以彻查全省财政为名,广设局卡,征收重税,将巧取豪夺来的大量钱财报效给了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同时,金永还依袁世凯授意,滥捕滥杀同盟会员和无辜群众,不断扩大自己的军权、财权,以威慑掣肘阎锡山。在此过程中,对于阎锡山的监视更是从未放松,特别是他得知袁世凯有称帝之意后,更是不断试探阎锡山是否忠于袁世凯。

阎锡山对于袁世凯派金永来山西的用意十分清楚,对于金永的种种胡作非为也并非不知,但他考虑到自己的处境,故意在金永面前显示自己对权力不感兴趣,并假装无能,一任金永恣意而为。阎锡山明知金永编练扩充警备队和马队,是为分其军权的,但他却取放任态度,并作出对军事漠不关心的姿态,一切委托都军府参谋长黄国梁处理。当阎锡山的部属向阎请示军事问题时,阎常常是以“找绍斋(黄国梁的字)去”作答,久而久之,给人们造成了只知有黄国梁,不知有阎锡山的印象,而当阎锡山每每谈及袁世凯时,又总是谦恭逢迎之词,于是,给金永造成了阎锡山是个懦弱无能,昏聩庸碌之辈,对袁世凯是忠心无二的印象。这就使金永更加肆无忌惮起来,而这也使人们对金永更加仇恨。以致袁世凯一死,金永便不得不赶忙离开山西,从而为阎锡山摄取民政大权创造了“伸”的条件。

在与金永虚以委蛇,巧妙周旋的同时,阎锡山还不失时机地向袁世凯表示他的忠顺,这主要是他向袁世凯提出要裁减晋省军队。由于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在极力剪除非北洋系的南方各省都督之后,又开始削弱北洋系内部各将领的个人军权,而在二次革命期间,阎锡山以“卫境防蒙”为名,增添了晋军1个混成旅一事,已引起袁世凯的注意,所以,在此情况下,阎锡山认为“削权”迟早会轮到自己头上,与其被动,不如主动,遂于1914年将晋军第九师所属3个混成旅,改编成了两个混成旅。加上阎锡山对金永编练扩充其军事势力一事还取支持态度,这就进一步削弱了袁世凯对阎锡山的戒备疑忌之心。再就是当筹委会成立,帝制运动已经明朗化后,金永更加紧了对阎锡山的监督、逼迫。阎锡山为了使自己能在与金永的明争暗斗中占据上风,即派与筹委会六君子半数是朋友的南桂馨去北京活动,通过曾由阎锡山专电请袁世凯任用,后在京城任总统府内史兼参议院参政,深得袁世凯青睐的刘培师疏通,刘告诉袁世凯,不必偏信金永的话,阎锡山也是赞成帝制的。接着阎锡山又忍痛拨款2万元,作为筹委会的经费,以示自己“忠心”拥护帝制。并且,在劝进袁世凯称帝风声弥漫之时,阎锡山于1915年8至9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分别给筹委会、袁世凯和参政院发出三个电文,吁请改共和为君主,同时,他还指示山西商务总会、山西几个票号,假借山西公民等名义,分电请愿,早废共和,而立君主。

再联系到阎锡山对1912年由浮山人陈彩彰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洪汉军的残酷镇压,1915年洪汉军终被剿灭,及其对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一些革命党人的排斥、迫害,不能不让人得出阎锡山已背叛革命,投靠袁世凯的结论来。

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金永横行三晋期间,阎锡山虽然对金永的胡作非为佯装糊涂,表面上不予反对,但在暗中,还是有所作为的。对一些革命党人采取了保护措施,据南桂馨回忆:“此时正在赋闲的原督署军马处长杨彭龄,甚为金永所注意,岌岌可危。阎令我转杨,请他离省回鲁,并由阎助资五千两遣行,始免于难”(南桂馨:《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山西文史资料》第2辑,第96页)。又有一次,金永开了一个过去曾参加过革命的革命党人的名单,其中有谷思慎、续桐溪、弓富魁等30余人,让阎锡山扣捕,交他审讯,一来想借刀杀人,使阎锡山遭到革命党人的唾弃,二来也是以此来考验阎锡山是否听命于己和是否忠于袁世凯。可是,阎锡山接受了这个名单后,没有马上实施扣捕,而是先密告了这些人,让他们事先逃走,从而使一批革命党人免遭了金永的毒手。筹委会成立后,副总统黎元洪在北京已失去自由,因而与黎接近的人们,反袁怒潮更加高涨。时任大同镇守使的孔庚系黎元洪同乡,孔与黎的旧部有所往还,此事若为袁世凯知道,必将对孔有所不利,阎锡山遂先发制人,迅速将孔调任将军府参谋长,这样既保全了孔,也敷衍了袁世凯。

同类推荐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男人的美,是一种意志的展现,一种态度的练达,一种行为的拷问,也是一种绝对的辉煌,绝对的悲壮。是热血,是豪情,是气概,是一段一段,一步一步,形成豪然于世的篇章。
  •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末世奶妈向前冲

    末世奶妈向前冲

    重回末世之初奶妈唐贝贝带着老公和包子女儿再次踏上末世之路物资怎么办,没事,姐有空间丧尸来了怎么办,没事,姐有异能萌宠,包子军团,给姐冲瞧不起姐的,已经被姐踩在脚下欺负姐的,已经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呵呵,喵,怎么搞的,这么多奶娃那个…奶妈,你快向前冲啊请看平凡奶妈在末世的彪悍人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圣女的终极护卫

    圣女的终极护卫

    带着一个能买到火箭炮、筋斗云等无敌武器和技能未来购物器,秦林成为护龙阁最低级的护卫,肩负保护美女的重任。
  • 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专属王妃:抢个狐狸去种田

    专属王妃:抢个狐狸去种田

    “什么!一头熊看上狐狸了,姐这就去废了她!”“什么!这次是只麻雀看上他了,重生异世的她,这好办,姐这就去抓来做汤!”一次幼弟受重伤,拉开了与狐王的机缘,成了一名瘦弱的小农女。这下她打定主意,从此她走上了一条种田修行,可无奈亲戚太极品,恶整世间极品败类的不归路。“这次又是什么!官家大小姐,这一世只为自己活,哎!终于来个人类了。原主太懦弱。”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惊艳穿越:被追杀的王妃

    惊艳穿越:被追杀的王妃

    (本文已签约繁体出版)她穿越成冷漠高贵的九王爷的侧妃,可是却因一场莫名其妙的情变,蒙受奇耻大辱的九王爷要置她于死地。仓皇逃离千里之外,遇到权倾一方俊美绝伦的安平王。在他一步一步的柔情攻势下,她终于卸下防备,敞开心扉。然而,婚礼举行在即,邪魅腹黑的九王爷却再一次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 邪王33次求婚:狂妃狠毒辣

    邪王33次求婚:狂妃狠毒辣

    一朝重生,她敛尽风华,倾尽天下。人前,她是卑微无能、一无是处的庶出小姐;人后,她是步步为营、算无遗策的复仇女王。他是手握重权的一国亲王,邪魅无情,无欲无求,独宠她上天,有求必应。夺他性命的渣男?夺其权,要其命;令她生不如死的嫡姐?毁其容,扒其皮;害她生母的恶毒的姨娘、庶姐?让她们一无所有,身首异处;杀她亲弟的伪善嫡母?撕开她的面具,含恨而终;偏心虚伪的生父?让其身败名裂,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