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0500000008

第8章 批评活跃的时代(6)

沈从文还批评左翼文学技巧的缺乏或者偏颇。“其实正是文学从商业转入政治,‘艺术’或‘技巧’都在被嘲笑中地位缩成一个零。”(《短篇小说》.《沈从文全集》12卷.502.)说左翼作家缺乏在客观上缺乏理解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主观上是忘记了艺术。他认为左翼文学往往使用讽刺与诙谐的手法形成了非常不良的“趣味主义”,使文学陷入了泥潭。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关于“差不多”问题的论争和对于郭沫若、鲁迅等左翼作家的批评上。

沈从文发起了关于“差不多”问题的论争,就是在批评左翼文学“记着时代,忘了艺术”,只追求题材的趋时性而不去琢磨作品的艺术性。他称这种作品为“新式八股”。认为写出这种作品的作者,是“扮凶恶的屠户,演诙谐的丑角”,他们没有思想,只是在进行脊髓反应的人。沈从文所使用言辞之激烈比左翼批评家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往往只看到左翼对沈从文的极端批评,而忽略沈从文对左翼的批评同样极端。“单就小说看,取材不外农村贫困,小官僚嘲讽,青年恋爱的小悲剧。作者一种油滑而不落实的情趣,简单异常的人生观,全部明明朗朗反映在作品里。故事老是固定一套,且显出一种特色,便是一贯流注在作家观念中那一种可怕的愚昧。对人事拙于体会,对文字缺少理解。虽在那里写作,对于一个文学作品如何写来方能在读者间发生效果,竟似乎毫不注意,毫不明白。所有工作即或号称是在那里颂扬光明的理想,诅咒丑恶的现实,悲惨的事,便是不知道那个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具体的丑恶的现实。作家缺少一个清明合用的脑子,又缺少一枝能够自由运用的笔,结果自然是作品一堆,意义毫无,锅中煮粥,同归糜烂罢了。”(《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沈从文全集》17卷.103.)沈从文把左翼作家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切关怀看作一种时髦,他们的嘲讽手法是油滑的,认为他们简单到了愚蠢的地步,而他们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丑恶。没有脑子,没有运用文字的能力,所创作的作品也就毫无意义。他认为阶级性的引入就是个性的缺失,激烈地想去影响和改造现实就是一种愚蠢。对于不同主张和不同风格的作品,沈从文显然也是缺少包容性的。他只赞赏京派作家,认为他们是文坛唯一的希望。对于沈从文的这种观点,茅盾做出了合理的回应。他说沈从文“抹煞了新文艺发展之过程,幸灾乐祸似的一口咬住了新文艺发展一步时所不可避免的暂时的幼稚病,作为大多数应社会要求而写作的作家们的弥天大罪”,认为沈从文批评的出发点就欠厚道。他认为沈从文“厚诬了作家们之力求服务于人群社会的用心”,对作家们的写作动机的揣测更欠厚道。左翼批评家们自己已经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在想各种办法进行改进。沈从文的批评显得“充满了盲目的夸大。盲目,因为他不知道他所‘发见’的东西早已成为讨论的对象;夸大,因为在他看来,国内的文艺界竟是黑漆一团,只有他一双炯炯的巨眼在那里关心着”(茅盾.《关于“差不多”》.)。认为沈从文的批评不是一种合理善意望其改进的正常批评。沈从文重视文学的技巧固然重要,以此为唯一的阵地就太过褊狭了。

在对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作家的批评上,沈从文着力强调的是缺乏准确运用文字的能力,“创造社对于文字的缺乏理解是普遍的一种事”。他对创造社作家的创作风格采取一种根本性的排斥态度,有悖于他所追求的作家创作的自由。他说郭沫若是在“玩”文学,“糟蹋文字,凡是他形容的地方都有那种失败处,挥霍文字”,认为他作品中多是废话。“他不会节制。他的笔奔放到不能节制。不能节制的结果是废话”。对于郭沫若式的文字风格非常的反感。其实沈从文的一些早期都市题材的作品也有同样的问题,或者更胜。他称创造社成员的创作方法是“喊叫方法”,“创造后出,每个人莫不在英雄主义的态度下,以自己生活作题材加以冤屈的喊叫。到现在,我们说创造社所有的功绩,是帮我们提出一个喊叫本身苦闷的新派,是告我们喊叫方法的一位前辈。”说法有道理,但忽略了自己曾主张的时代性特点。他认为郭沫若这类作家进行革命文学的创作,那革命文学自然也会极度忽略艺术手段,“革命文学,使文学如何注入新情绪,攻入旧脑壳,凡是艺术上的手段是不能不讲的。在文学手段上,我们感觉到郭沫若有缺陷在。他那文章适宜于一篇檄文,一个宣言,一通电,一点不适宜于小说。”(《论郭沫若》.《沈从文全集》16卷.155-157.)郭沫若的小说有其自身的特色,纵然有缺点,那缺点本身也是有意义的。沈从文则认为以郭沫若的水平只能写出生活的“浮面”,“表现自己的生活,或写一片人生,饿了饭暂时的失业,穿肮脏旧衣为人不理会,家庭不容许恋爱把她关锁在一个房子里,死了一个儿子,杀了几个头,写出这些事物的外表,用一些诱人的热情夸张句子,这便是悲剧。郭沫若是写这浮面生活的高手,也就因为写到那表面,恰恰与年青的鉴赏程度相称,艺术标准在一种俯就的情形下低落了。”(《论中国创作小说》.《沈从文全集》16卷.212.)认为郭沫若们的写作会造成整个文坛的艺术标准的下降。沈从文对于郭沫若的批评不谓没有道理,但其态度确实可以商榷。

沈从文对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则批评他们所运用的讽刺手法。他认为“讽刺与诙谐,使许多作品用小丑神气存在”(《高植小说集序》.《沈从文全集》16卷.317.)。沈从文唯一推重的是京派文学和京派作家。认为只有京派文学才是文学的正宗,离开了这条道路的文学都将走上邪路,陷入泥潭。“京样的人生文学结束在海派的浪漫文学兴起以后,人生文学的不能壮实耐久,一面是创造社的兴起,也一面是由于人生文学提倡者同时即是‘趣味主义’讲究者。趣味主义的拥护,几乎成为文学见解的正宗,看看名人杂感集数量之多,以及稍前几个作家诙谐讽刺作品的流行,即可明白。讽刺与诙谐,在原则上说来,当初原不悖于人生文学,但这趣味使人生文学不能端重,失去严肃,琐碎小巧,转入泥里,从此这名词也渐惭为人忘掉了。”(《窄而霉斋闲话》.《沈从文全集》17卷.38.)在《论中国创作小说》中集中批评了这种手法及其所造成的影响。沈从文追索了新文学出现以来讽刺与诙谐趣味的源流。“胡适之为《儒林外史》重新估价,鲁迅、周作人、西滢等杂感,西林的戏,张资平的小说,以及另外一些人莫泊桑、契诃夫作品的翻译,这些人的成绩,都使我们十分感谢,却又使我们在感谢中有所抗议。这些作品毫无可疑处,是对于此后一般作品方面有极大的暗示。由于《新青年》陈独秀等那类杂感,读者们学会了对制度用辱骂和讽刺作反抗的行为,由于《创造》成仿吾那种批评,读者们学会了轻视趣味不同的文学的习惯,由于《语丝》派所保持的态度而写成的杂感和小品散文,养成了一种趣味,是尖巧深刻的不良趣味。用这态度有所写作,照例可以避去强调的冲突,而能得到自得其乐的满足。用这态度有所写作,可以使人发笑,使人承认,使人同意。但同时另外指示到创作方面,‘暗示’或‘影响’到创作的态度,便成为不良的结果。我们看看年轻人的作品中,每一个作者的作品,总不缺少用一种谐趣的调子、不庄重的调子写成的故事。每一个作者的作品,皆有一种近于把故事中人物嘲讽的权利,这权利的滥用,不知节制,无所顾忌,因此使作品深深受了影响,许多创作皆不成为创作,完全失去其正当的意义,这失败处是应归之于先一时作俑者的。文学由‘人生严肃’转到‘人生游戏’,于中年人情调虽合,所谓含泪微笑的作品,乃出之于不足语此的年轻作者,故结果留下一种极可非难的习气。”“虽当时大小杂感家以《奔流》(《奔流》,文艺月刊,鲁迅、郁达夫编辑。1928年6月20日在上海创刊,1929年12月20日出至第二卷第五期停刊。)为残垒,有所保护,然而‘白相的文学态度’随即也就因大势所趋而消灭了。”从莫泊桑契诃夫翻译作品的影响,到《新青年》、《创造》、《语丝》及左翼刊物《奔流》,从胡适、陈独秀到鲁迅,从来源、阵地到主要人员都进行了梳理和批评。他认为这些刊物或人员的作品的讽刺性是造成了整个文坛讽刺风气的主因。他认为这种不好的影响已经渗入各种风格的作品中去了,“十年来中国的文学,在创作一方面,由于诙谐趣味的培养,所受的不良影响,是非常不好的把讽刺的气息注入各样作品内,这是文学革命稍后一点普遍的现象。”沈从文主张“贴近”现实,但拒绝影响现实和改造现实。他不同意文学直接的工具作用,也就不主张文学直接向生活表态,而且是批判的态度。根本态度的区别让他对讽刺这种干预现实的艺术手法持非常否定的态度。和他一直坚持的“文学者的态度”的态度相联系,他认为这种批判的态度和他主张的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是相违背的。所以,他一定要批评这种手法。具体到鲁迅,他说《阿Q正传》是“用一种不庄重的谐趣,用一种稍离开艺术范围不节制的刻画”写成的,“在艺术上是一个坏作品”,是“低级的谐趣”,是“小丑风度学小丑故事的笔法”。他对于鲁迅批评国民性的思想是隔膜的,不赞同的,相应的艺术手法也一样反对。他认为这种手法的使用是作家自身的态度决定的。“鲁迅的悲哀,是看清楚了一切,辱骂一切,嘲笑一切,却同时仍然为一切所困窘,陷到无从自拔的沉闷里去了的。”是鲁迅消极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他的讽刺手法。他认为鲁迅是在“辱骂”,“嘲笑”,而忽略了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切内涵。他说鲁迅这类讽刺诙谐的作品只能给人以“趣味”,不能给人以“感动”,鲁迅就是以其“趣味”成功的,而这种“趣味”影响到读者和其他作家都开了非常不好的风气,有很多作家都受到其影响。“许钦文、冯文炳、王鲁彦、蹇先艾、黎锦明、胡也频。各人文字风格均有所不同,然而贯以当时的趣味,却使每个作者皆自然而然写了许多创作,同鲁迅的讽刺作品取同一路线。绅士阶级的滑稽,年青男女的浅浮,农村的愚暗,新旧时代接替的纠纷,凡属作家凝眸着手,总不外乎上述各点。”这些都是受鲁迅影响,以各自的故乡为描写对象,展开国民性批判的乡土派作家。批判的视角和对文化和现实的不满和深刻认识决定了他们的讽刺手法。“冯文炳,黎锦明,王鲁彦,许钦文等人作品,可以放在一起来谈的是各个作家的‘讽刺气分’。这气分,因各人笔致风格而有小异,却并不完全失去其一致处。这种风气的形成,应上溯及前面所述及‘诙谐趣味’的养成,始能明白其因缘。毫无可疑,各个作者在讽刺方面全是失败了的。”对于他们一致性地对讽刺手法的青睐,沈从文表示了批评和否定,认为他们的创作陷入了一种不良的风气,并且都失败了。他说许钦文“能用仿佛速写的笔,擦擦的自然而便捷的画出那些市民阶层和乡村人物的轮廓,写出那些年青人在恋爱里的纠纷,与当时看杂感而感到喜悦的读者读书的耐心与趣味极相称。黎锦明承鲁迅方法,出之以粗糙的描写,尖刻的讥讽,夸张的刻画,文字的驳杂中却有一种豪放气派”。认为这些作家讽刺手法的运用是投读者所好,助长不良风气而已。他最终论及了他所认为的讽刺幽默手法的本质,“说一句俏皮一点的话,作一个小丑的姿势,在文体方面,有意杂糅文言与口语使之混和,把作品同‘诙谐’接近,许多创作,因此一来连趣味也没有了。在把文学为有意识向社会作正面的抗议的情形里,所有的幼稚病,转到把文学为向恶势力作旁敲侧击的行为,抓他一把,捏他一下,仿佛虽聪明智慧了许多,然而创作给人也只是一点趣味,毫无其他可企望的了。”(《论中国创作小说》.《沈从文全集》16卷.)他把异常复杂的讽刺艺术归结为“俏皮话”,“小丑的姿态”,文体上是文言和口语的杂糅。把讽刺艺术批判和针砭现实的功能称作“抓他一把,捏他一下”的旁敲侧击,不能触动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连正面的抗议都不能算。他还是认为讽刺艺术偏离甚至破坏了所谓文学的严肃和健康,在对待社会和文学的根本态度上是错误的。鲁迅曾说过:“枢纽是在这里:他所讽刺的是社会,社会不变,这讽刺就跟着存在。”(鲁迅.《从讽刺到幽默》.《伪自由书》.《鲁迅全集》5卷.)鲁迅还曾经说过,如小品文一样的讽刺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的东西”(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南腔北调集》.《鲁迅全集》4卷.)。在黑暗的时代,排斥讽刺的艺术,沈从文还是幻想着爱和美可以拯救世界,与左翼文学的方向确实不同。

沈从文对左翼文学的批评有相当的匡正作用,也显示了二者之间文学观和世界观的差异,共同展现着现代文学本身的丰富性。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三

    中国历史名人之三

    综观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历史,历时虽较两汉为短,但剧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朝代更替,则非两汉可比。此期间不管是从政治、军事以至科学技术、文学等领域,都出现了值得称道的人物,相信读者从本卷中就可以认识这些在历史上光耀一时的名人。
  •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著名战将——精心策划并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火的山本五十六,他既是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又是一个精明的赌徒,山本的一生以赌为乐,可是在他眼中真正的赌场不在摩纳哥,也不在拉斯加斯,而在战场之上,而“偷袭珍珠港”和“奇袭中途岛”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赌注,只是结果迥异罢了。
  •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主要有以下内容:杜甫其人研究史: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思想精神研究;杜甫生活研究;杜甫创作历程研究;杜甫集文献研究史:杜甫集的编纂、版本、目录、校勘;杜甫作品注;杜甫作品的阐释;杜甫作品系年;杜甫集的内容研究史:杜甫作品反映的现实;杜甫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杜甫作品内容的意义;杜甫集的艺术研究史:杜甫作品的艺术方法;杜甫集的艺术风格;杜甫艺术创作历程;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继承与创新;贡献与地位;传承与影响。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把它提供给读者,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内容。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惊世萌宝:特价娘亲大拍卖

    惊世萌宝:特价娘亲大拍卖

    ”“娘亲,可有见过‘惊艳盗神’外带个‘贪财奶包’一起穿越的吗?她是洛将军府的嫡出小姐,那只妖孽好漂亮。“娘亲,见过穿越的,隔壁有颗玉灵珠我想要。”“抢了。”某男凤眸一眯将她压在身下:“女人,那夜盗我种还记得否。”“盗了。”“啥时候的事?你干嘛?”女子护胸,他是身份神秘的灵水国太子。这片大陆一夜间崛起了一对‘煞神’,男子一字一句说:“我要攻回来。”“娘亲,下面那个女娃在跟我炫她新衣服”“扒了。”
  • 万箭千刀一夜杀

    万箭千刀一夜杀

    世界经典的闪击战:波兰战役,法国战役,不列颠空战,克里特岛空降战役,珍珠港事件,珊瑚海战役,等等,带你游走世界,观看闪击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小娘子的桃花劫

    小娘子的桃花劫

    简介:她是灵珑,她是一个传说。(上部完结)
  • 凤鸣苍穹:和亲女将

    凤鸣苍穹:和亲女将

    【本文情节纯属虚构,请忽模仿】倾城女将,不爱红妆爱戎装!身怀异能,驰骋沙场,她是敌军闻风丧胆的边关守将!神秘皇子,机关算尽,破城在即,却为一女将放弃唾手可得的国家与帝国太子之位……为保国家兴亡,她前来和亲,嫁给中原第一大国——星尊帝国皇长子为妃,幽幽深宫,处处暗潮汹涌。他与她携手共进退,然而她孤女的身份却一点一点地被揭开,金焰八芒星再现,这混乱的天下,一波又一波暗潮涌起……花开绝壁,凤鸣苍穹,只愿今生与你携手共进退,遨游天下!!不羡鸳鸯,不羡仙……只愿与你长相伴!
  • 寂静欢喜,不来不去

    寂静欢喜,不来不去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情:http://m.pgsk.com/fengshang【公告】本书已经完稿,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跳坑,后面也许会有小虐,但是结局一定温暖,里面也有很多美好温暖的小细节的,希望大家会喜欢,会陪着云初她们一路成长下去。也希望大家多多留言◇◇◇——————————————————————————————————◇◇◇【文艺版文案】沈云初一直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女生那年的蓝白色格子衬衫,嘴角清浅的酒窝,还有少年清澈的眸子都是云初记忆里,无法遗忘的海一直到后来的遇见,慢慢深爱,最后离开那天,云初淋了雨,所有的爱情被湮灭在其中可是云初最终还是相信爱的,她那么热烈的期盼爱情,导致那些撕心裂肺,都变的虚无了起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会比爱情和梦想,更能让人成长云初掉过很多眼泪,终有一天安然微笑,身边的那个少年,也长成了沉稳的不浮躁的样子所有的秘密交织在一起,那些谎言,也不过以爱之名,也许笨拙,但是却是最真的真心最后不管世界怎么变,伤害怎么勇猛,他们都还有彼此,相拥而爱【装X版文案】当‘善良’温柔的现任男友PK多情花心的前任男友沈云初觉得,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谁比谁更加的极品可是当现任男友的前任女友勾搭上前任男友的现任女友的时候云初知道,这真的不是什么天雷狗血的言情偶像剧而是她更为撒泼狗血的人生最后的最后,一切的一切都化为朵朵的浮云,飘在她悲摧的人生上空最后唯有,寂静欢喜,不来不去◇◇◇——————————————————————————————————◇◇◇【沈云初】如果你们都不爱我,那我一定会好好的爱自己【宋希年】云初,你永远不知道,我曾经多么用力的爱过你,即使现在,依然无法说不爱,这便是我的宿命【周青木】云初,对不起,终究是我对你不起!◇◇◇——————————————————————————————————◇◇◇【推荐时间】《岁月长,不见忘川》【古风】http://m.pgsk.com/a/296304/《日安,摩纳哥海岸》【轻松向暗恋成真】http://m.pgsk.com/a/313390/《全世界借我一秒遗忘你》【已完结】http://m.pgsk.com/a/252968/
  • 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 酱菜

    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 酱菜

    美味一小碟,餐桌不可缺。小菜、泡菜、腌菜、酱菜无疑是开胃的必备食物,老少皆宜。《美食天下(第2辑):学做小菜 泡菜 腌菜酱菜》将告诉您大厨不传的制作技巧,分步详解腌泡酱做法,让初学者轻松上手,成就爽口佐餐美食。
  • 八卦王妃

    八卦王妃

    八卦有风险,便宜莫轻占。她不过一时贪念,便被强行捆绑可恶相公一枚,从此,她跌在婚姻坟墓里,爬都爬不出来。他们的故事,由乌龙开始,却以亮瞎狗眼的结局收尾,简直堪比盗版小红帽!她居然能与大尾巴狼共舞,老天,你还能再狗血点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只有医生知道!2

    只有医生知道!2

    协和张羽医生应广大读者要求,诚意奉上该系列第二本,生动讲述只有医生才知道的医学科普知识、求医问药之道。《只有医生知道!2》,精彩讲故事,明白说科普。教大家识别市面上几种妇产科最常见的过度医疗陷阱,告诉大家更多高效备孕、封山育林的妙方好招,用案例阐述不采取避孕措施的危险后果,最生动直观、效果极佳的性教育知识……更多读者最想知道的、普通女性都需要知道的健康知识,尽在《只有医生知道!2》。@协和张羽发给天下女性的又一封关爱私信。
  • 窥探

    窥探

    总裁卓大升的身体里似乎有个神秘生物,职员皮八两知晓其中利害,及时出手救了对方一命。然而,事情的发展大大超乎所有人的预料…… 疑窦丛生的皮八两潜进卓大升的办公室,他很快发现事情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接二连三的遭遇使得皮八两几乎崩溃,他不知道身边隐藏着什么,那一切超乎想象。等他戴上眼镜,赫然看到一幅不可思议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