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6300000014

第14章 刘备突破发展瓶颈的奥秘(2)

孔明奇才,使刘备十分敬仰,安排礼物,要到隆中拜访。刚好水镜来访感叹徐庶中计,暗示孔明比他高明。刘备说起徐庶的推荐,水镜却说:自己走了,为什么还要拖累别人,把孔明拉出来呕心沥血?这实际上是让刘备明白,跟着他只有辛苦,根本谈不上享受。若不是为了天下百姓,谁愿意放弃山林的悠闲生活,下山受罪呢?这能更进一步打动刘备的心,使他对水镜所推荐的人物,更加尊敬。水镜趁机说出孔明、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是密友,但以孔明最特殊。他故意借用孔明的话,说其他四人都可以担任刺史、郡守,只有孔明能够和管仲、乐毅相比,以此来提高孔明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当然,这也连带着引起关羽的注意,认为孔明太过自大。水镜这才画龙点睛,指出孔明可比姜子牙、张良,为其后请孔明当丞相留下伏笔。水镜告别时,仰天大笑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告诉大家,水镜集团的宗旨是大公无私,替天行道而不顾虑个人的成败。

刘备当下盛赞:真隐居贤士也。心里明白,孔明如果不加以特殊的礼遇,和水镜一样,是不愿意出山相助的。水镜这一番话,促成刘备的诚心拜访,使三顾茅庐传为人间美谈,而流传万世。这当中有进有退,有刚有柔,也有成有败,使刘备今后和诸葛亮相处,心中有一个底。这是最完整的战前辅导,使孔明获得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使刘备对所邀请的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合理的期待。水镜作为职业咨询顾问,实在是服务到家,考虑得很周全。

9三顾茅庐之千古美谈:折节善下求贤才

世世代代,都可能有诸葛亮这样高明的人士,只是刘备难求。请看今日的征才广告,口气都不是很好,好像提供工作机会已经很了不起,求职的人非低声下气不可。动不动要提出申请,还被问有什么要求?诸葛亮如果遇到这种主人,恐怕不可能加以理会。当时诸葛亮既是贤才,又有志向。有人建议他投往曹操,必定获得重用。他认为曹操虽然求才若渴,但由于志不同道不合,不能考虑。有人建议,江东孙权是好主人,孔明说他能贤亮却不能尽亮。既然无法发挥,何必浪费时间?他坚持慎选明主,否则宁可自己做做研究。即使听说刘备以仁德为怀,也先让徐庶去试一试,果然如此,他自己还要亲自试试看。

他算到刘备将于近日来访,故意外出。由童子口中,说出归期不定,行踪也不明,考验刘备的耐性。再请崔州平泼冷水,说自古以来,治乱无常,就算把孔明请出山,也是徒费心力,试探刘备的信心是否坚定。然后放出讯息,使刘备知道自己回到卧龙岗。那时候天寒地冻,三兄弟一定有不同的意见,让他们内部先沟通沟通,看他们对礼聘孔明这件事,能不能达成共识,以免将来孔明成为空降部队,关羽、张飞心里不高兴。这样可以促成刘备在内部调和上,做好准备工作。同时,也故意让三人再度扑空,看看三人如何反应,刘备怎样安抚关、张二人,会不会自己也发牢骚。并安排石广元、孟公威从旁观察,最后请岳丈黄承彦面试。大家都表示同意,第三次才在家等候三人的来访。

对刘备来说,能够三次顺利成行,实在不容易,因为关羽和张飞对此都有不同看法。能够三次兄弟同行,证明刘备领导有方,展现了大哥风范。两位弟弟虽然有意见,却也能够顾全大局,配合兄长的意愿。这显然是具有高度团队精神的集体,值得孔明投入,把自己的心力贡献出来。

但是,为了将来好做事起见,还是不能亲自到门口迎接,以免一下子主从定位,失去先生的地位,今后很难做事。

所以,他故意高卧不起,看刘备有什么反应,会不会叫童子吵醒,还是故意大声说话来吵醒,还有关、张二人是不是忍得住,将来会不会接受他的意见。一切都通过考验,这才翻身醒来,问童子有没有俗客来访。如果开口就问有没有贵客光临,岂不是露出马脚,让刘备识破他的心思?于是整容更衣,使刘备获得很好的第一印象。并且十分谦虚,说自己年幼才疏,比不上水镜、元直。刘备更加坚定信心,好不容易见面,今天非得打动孔明的心,把他请下山不可。若是孔明一开口就自我膨胀,说水镜、元直不错,只是不如自己高明;又说刘备虽然命苦,到现在还找不到立足之地,现在总算找对了人,以后可以安心。说不定刘备恼羞成怒,反而把孔明挖苦一番,拂袖而去。因为这么大的口气,这么高的姿态,以后大概很难领导,不如算了。反正大家都说时机不对,徒劳无功,不如另做打算!

孔明一句愿闻将军之志,把刘备的心安定下来。愿意聆听主人的理想,大多是好幕僚。这么高明的军师,当然不能错过。于是三顾茅庐,慎始善终,圆满地收场。

10隆中决策定三分:做大事,战略为先

孔明未出山之前,已经做好天下布局的计划。他从战略上,对全局做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在短短几分钟之内,把曹操和孙权的势力和地盘,做出明确的归纳,指出荆州和益州,才是刘备的用武之地。三分天下,曹操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必须善用人和。说得完整具体,使刘备非常兴奋,只提出一点疑问: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说起来都是汉室宗亲,怎么忍心抢夺这些地方?孔明三言两语,就把答案说得十分明白,刘备更加安心。

一个人如果不能在三五分钟之内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就表示对于事情的根本还不能充分掌握,这时候说来说去,都在枝枝节节上面兜圈子。再复杂的事情,也要在三五分钟之内说明白,才显得抓住根本,有充分的把握。孔明若是啰啰唆唆,讲个没完没了,恐怕刘备也听不进去。说不定敷衍一下,客套邀请,孔明一客气,也就不勉强。三顾茅庐的结局,就成为空欢喜一场。

预测未来,只能说出大方向,不适合涉及细节。因为变数太多,过程很可能难以预料,说多了反而不准。但是大方向不会改变,只要看得准,说出来不会错,便是料事如神。隆中决策把今后天下的大方向,说得十分明确。刘备是局中人,心里更是明白,诸葛亮所说的,势在必行。只是以往自己进退无据,才浪费这么多时间。孔明带着完整的战略,又与主人事先建立共识。准备妥当,又在刘备诚意相邀的礼遇下出山,可以说是未上演先轰动!

11隆中对策之要义:有大视野才有大思路

刘备和孔明在室内长谈,主要是分析当时的形势,以及站在刘备的立场,为他做出未来的整体规划。由于对谈的地点,称为隆中,所以大家都叫它隆中对策。

首先,孔明指出:曹操打败袁绍之后,已经拥有百万军队,又挟天子以令诸侯,不适合与他正面冲突。

接着说孙权据有江东,父子三世,地势险要而民心归附,可以与他合作,也很难抢他们的地盘。

然后才针对刘备,说有一块土地,好像上天特别留下来给他使用。那就是荆州和益州,领域也不小。

刘备虽然胸怀大志,却对天下大势并不十分了解。刚开始以为曹操打不得,孙权不能打,自己毫无希望,不免有一些伤感。忽然听到荆州和益州,不觉眼睛一亮,连忙请教如果这样的话,要怎样规划才有进展。

孔明暂停一下,想知道刘备的反应如何。若是只想拥有荆、益两州,造成三国鼎立,便于愿已足,实在没有必要下山,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三分天下,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过程,不应该是目标。幸好刘备也这样想,孔明才提出三国鼎立之后的远程规划,主要有两点:

(1)联吴抗曹,是基本策略,不能轻易改变。

(2)待时机成熟,分东、西两路北伐。东路由荆州、西路由益州,使曹操不得不分散兵力。如果孙权再加兵支援,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才是远程的目标。

可惜后来基本策略有所改变,后半段的规划更是无法完成。隆中对策虽好,也不能不受隐秩序的影响。

12文武高才助刘备:识人、善用为根本

刘备的“备”字,可以解释为万事皆备,或者求全责备。一方面上天看重他的抱负,给他很多东西。好像他所需要的,都替他准备齐全。另一方面,他自己必须非常注重品德修养,用最高的标准来要求他自己。只有两方面配合得好,刘备才算幸运,否则的话,会不幸。

关羽武艺高强,万人莫敌。孔明神机妙算,善于谋划。一武一文,都是当世顶尖,领导其中一位,已经十分困难。同时共事,当然更为不易。他的识人功夫,堪称了得。关羽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董卓见了他,只问他有什么身份?袁绍看见他,同样问他现居何职?曹操还算不错,说他既出大言,必有勇略。唯独刘备一看到他,便和他结成异姓兄弟。孔明高卧隆中,声名远播。刘表是他叔父的朋友,并没有看上他。刘备只闻其名,未见其面,就能够三顾茅庐,实在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刘备的年纪,比孔明大二十岁。隆中对谈后,立刻拜这位后生为军师,当然是慧眼识英雄,无人能比。

隐秩序没有着力点,却更富于弹性。我们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这缘的由来,便是隐秩序的作用。刘备、关羽和孔明,各自有很多朋友。如果不是那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撮合,怎么能够如此圆满地把三个人聚集在一起,而且合作无间呢?刘备如果仍然是皇室要员,不能和关羽结识,就闯不出什么名堂,即使三顾茅庐,恐怕也打动不了孔明的心。三顾茅庐时,关羽还很不以为然。结果却由衷地佩服孔明的调兵遣将,冥冥中似乎有一股力量,在穿针引线,是不是?

13水镜集团之浮现:成大事者必有高人

人类社会,先有隐秩序,称为世道人心。一切本乎自然,所以顺天应人。后来由于创造力和自主性的发挥,自以为是地创造出显秩序。不但见仁见智,而且屡有争议。可见显秩序具有局限性,时间、空间有所改变,也就必须有所调整。否则不能适应大家的需求,难免会造成矛盾,甚至于引发冲突。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主要的原因,即在于显秩序出了严重的问题。隐秩序则始终如一,保持一以贯之的理念和态度,恒久而持续地对显秩序,提出建设性的补助措施。但它却由于无形无迹,经常隐而不现,偶尔在必要时,才借由人、事、地、物来显示征兆,提出警讯,自古以来,便不曾中断。只是它变化多端,令人捉摸不定,不易觉察。

三国时代,正式登场的隐秩序代言人,便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他适时出现,三言两语,就使得刘备急着向他请教奇才安在,这才导演出三顾茅庐的旷世大戏。

水镜集团的原名,应该称为贤能集团。贤指品德修养高明,能即才能出众。历来的称呼并不一致,神仙、得道高人、仙翁、奇士、哲学家,都曾经出现。这一次我们用水镜集团来加以描述,并没有特别的用意。

打从朝政混乱、社会失序开始,水镜集团便开始运作,只是默默耕耘,尚未打出名号而已。刘、关、张结义,实际上也是隐秩序的杰作。武局展开之后,现在推出文局。水镜先生这才隆重登场,把潜修二十年以上的孔明全力捧抬出来。这看似忽然浮现,其实不然。

14水镜集团存在之启示:隐秩序之显现

水镜集团,既然是隐秩序在三国时代的代言人,自然和历代的隐秩序代言人一样,可隐可显,时隐时显,令人摸不着头脑。它的成员,其实人数颇多。只是有时候连成员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其中一员。

气球中的气体,来自我们通称的空气。进入特定的气球中,便成为那一个特定气球的成员。除非实在有必要,应该不会获得警讯,提醒它原来属于空气的一分子;或者给它警讯,仍然不能领悟,好像无事一样。

隐秩序尊重显秩序的规律,因为显秩序也是上天允许组成的团体,属于隐秩序的一部分。当显秩序十分合理的时候,隐秩序大多静观其变,而且乐观其成。只有显秩序遭受破坏或日久失序时,隐秩序才会发生作用,以资互补。实际上显秩序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隐秩序的作用,不过是秩序上有所差异,并无一日停止。

隐秩序的作用不大时,常常不需要什么代言人。因为显秩序中高人很多,稍有警讯立即有所反应,并做出合理的调整。若是显秩序已经大乱,高人被逼出气球外,回到空气中,这时候就会推出代言人,做出比较显著、具体而快速的活动。用意在加速变化,减少大多数人民的痛苦,而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而有所作为。

水镜集团,从黄巾起义开始,便参与相同的活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不十分明显,好像若无其事一样,我们称为自然孕育时期。现在孕育得差不多了,才着手进行比较明显的措施。水镜先生现在才登场,是有道理的。

同类推荐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精选了明清两朝11个著名的惊天大案,以通俗的笔调对它们进行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一番梳理和思考。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蒙古人的铁骑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上实在不是行家里手,短短的160余年,元朝的统治就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本书撷取了57个最著名的历史片段,依据局中所反映出的核心要素,分类探查其中所包含的“规则”,认知其中所体现的"局道"。不只是历史故事,也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典范。
  • 庙堂往事

    庙堂往事

    为何混官比升官更难?为何文人做官总不长?为何太子党不易取胜?为何身正也怕影子斜?为何官德出了问题比杀人放火还严重?为何新科进士好升官?为何发脾气要抓机会?为何新官最怕”泼冷水”?为何一名技术官员能快速晋升?为何“默许”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为何京城里也有很穷的官?这是一本语言幽默诙谐的官场历史解析读物。
  •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阵营中的臭名昭著的战犯。包括:德国的戈林;日本的冈村宁茨 ,坂垣征四郎等。讲述了他们罪行累累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妃子美人谋

    妃子美人谋

    她是大汉权臣的独女,原本有一个幸福家,却因朝廷的权势争斗,悲失双亲。她本应有一段完美的婚姻,爱情,却也因权势的纷争失去了他。于是她开始恨了,心变的薄凉。进宫,报仇。勾心斗角都算不了什么,就算死了也无所畏惧。她要用仇人的鲜血来祭奠是逝去的亲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碧游灵宝

    碧游灵宝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话说鸿蒙未判还是混沌的时期,在这个空间里没有任何的生命到处是狂暴的混沌黑洞,吸收着宇宙的力量。因有数不清的混沌黑洞不停的吸取混沌世界的力量,混沌世界开始完结流露出新的篇章……
  • 绝世邪妃

    绝世邪妃

    她,21世纪古武世家家主,手段狠辣,冷酷无情。她,盛元王朝将军府大小姐,花痴愚昧,受世人朝笑。胆小懦弱,人人可欺。一场阴谋灵魂互换,当她成了她,一次华丽的蜕变,该是何等的风华绝代,惊艳四方.他,倾城之貌,惊世之姿,有战神之名,受世人景仰,也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嗜血狂魔。却一脸柔情的说:“女人,你是这世上唯一能温暖我心,也是我黑暗人生里的光明。不要离开我,不然我会毁掉整个世界,拉你一起下地狱.”当同样强悍,不可一世的两个人在这异世初遇擦出怎样的火花.当两人一起携手与共时,将在这幻天大陆谱写一段怎样的传奇.片段一:新郎满面红光的走进洞房,看见床上的人儿很是激动。倒满两杯交杯酒,拿起玉如意指尖颤抖,紧张的屏住呼吸慢慢挑开。看着红盖头下的人儿,面容顿时铁青,骨节分明的十指紧握成拳,咬牙切齿的怒吼:“该死的,南宫彤玥你死定了。”藏在屋顶的某女打了个寒颤,忍住心虚,挥了挥粉拳在心底说道:谁怕谁。一个用力屋顶塌陷“嘭”……**********片段二:烛火昏暗,满室暧昧。某男化身为狼,惊喜若狂,终于如愿以偿了。大手一挥,两人身上的衣衫散落一地,含情脉脉的诉说情话,情动之时……“玥儿。”某男面黑如墨,青筋隐动,委屈的叫着。“嗯。”某女脸色娇羞,一脸媚态,水眸疑惑的盯着某男。“为夫前世今生欠你太多,现在遭报应了。”紧紧的抱住某女,哀怨的说道。“魔障了?”“看吧!”修长的食指指着某女腰间,苦大仇深的盯着,像是要撕了般。“……”某女看去,也有些傻眼,这是——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空的城

    空的城

    我们的生活很热闹,喧嚣、繁华还有浮躁,我们看上去一点也不寂寞,我们有很多的朋友。但是我们却不能主张任何人的去留……
  • 魔方步步高(超级智商训练营)

    魔方步步高(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注重对阅读技巧的培养,体现了英语学习中的大阅读观。书中设计了“读能诊断”、“阅读指南”、“难篇精练”、“难题精练”、“阅读欣赏”、“拓展任务”六个模块。其中“读能诊断”、“拓展任务”栏目设置了主观试题,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阅读指南”栏目具体全面剖析了阅读及应试的技巧。
  • 女人四十取舍之道大全集(超值金版)

    女人四十取舍之道大全集(超值金版)

    《论语》上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的人生基本已成定局,因此,40岁女人应该顺应自己的人生轨迹,懂得取舍之道,让自己在人生的后半程走的更加从容和顺畅。40岁,女人必须要面对现实,这是生命中的分水岭,在这里青春一去不复返,精力衰了,容颜老了,感情淡了,责任重了,前途远了。看看以前,感觉自己的所得是如此之少,想想以后,让自己迷惘的事又是如此之多。但无可否认的是,40岁之后的路依然漫长,40岁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从这个点开始,你必须对你未来的人生负责,灵活取舍,该选择的不要错过,该放弃的不要紧握,该留住的留住,该改变的改变,这样你才能获得一种与年龄相称的坦然和从容。
  • 第一夫人给女人的24堂成功课

    第一夫人给女人的24堂成功课

    本书结合24位第一夫人的经历,从事业、爱情、家庭、心态、人脉、魅力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剖析,将她们的成功奥秘全方位地展示出来,让女人在汲取力量的同时,也能冷静也剖析自己,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让自己的人生更完美。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