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6300000011

第11章 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2)

我们的意思,并不是杀人者一定要被杀。而是杀人的动机至关重要。只能够为除暴安良而动手,并且要合理合法,才是正当的行为。若是为私仇而杀人,为自己的利益而动武,那就是蓄意、恶意的杀人,一定会得到被杀的报应。这并不是迷信,而是自作自受的宇宙规律,就好像驾驶汽车的人必须遵守的行车规律一样,无人能够例外。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如果连其他车道的车辆不至于横向冲过来的信心都没有,请问如何开车?善有善报,而恶有恶报,若是单纯地看成迷信,并没有什么价值。把它当做警戒,视同自然规律,促使自己多行善不作恶,那才是真正的用意。宇宙间的功和过,是不能够彼此互抵的。功必须赏,而过也一定要罚。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值得我们体会。隐秩序在这方面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这些道理。

6刘备三度让徐州:仁义之名播天下

陶谦自知曹操兵多势大,难以抵挡。接受糜竺的建议,写信向孔融求救。孔融字文举,山东曲阜人,是孔子二十世孙,自小聪明敏捷,表现出奇异的才能。28岁时,便担任北海郡守,并且甚得民心。

孔融与陶谦的交情深厚,但是要和曹操对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想起刘备,于是委请太史慈代为致意。刘备很高兴孔融居然知道他,满口答应,向公孙瓒借兵前来支援。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十分欣赏。令糜竺取出徐州牌印,要让给刘备。表示自己年迈无能,情愿让贤。刘备惶恐地说明,此来完全是帮忙性质,绝无并吞的意思,否则皇天不佑!

刘备向公孙瓒借兵时,公孙瓒问他与曹操无仇,为什么这样热心?刘备说孔融为义而帮助陶谦,自己既已口头承诺,便不敢失信。为信为义,岂能夺人城池?

陶谦再三谦让,刘备就是不肯接受。我们不妨以小人之心来度刘备的君子之腹,分析一下。他不是一直想创业吗?如今现成的地盘居然不要,是不是由于曹操想要,他才不敢要?因为就算答应下来,曹操也会转移目标,绝不放过刘备。这样一来,岂不是白要?还会增加麻烦。心里再想要,也应该以不要为上策。不要,才不致乱要。不要权利,只尽义务,使刘备的声望大为提高。他写信给曹操劝和,曹操当然听不进去,大骂刘备何人,也敢如此劝我?不料吕布受到陈宫的劝说,攻打曹操的大本营兖州。曹操觉得情势不妙,听郭嘉的话,卖个顺水人情给刘备,曹兵退去。

刘备的举动,使陶谦更加敬重刘备。他请来了好几位见证人,推刘备上座,一定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说:“孔融邀我共救徐州,是为了正义。如今无缘无故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刘备为无义之人呀!”

糜竺、陈登是陶谦的左右手,同声劝刘备不要推辞,表明陶谦是出于真心真意。孔融也说“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刘备坚持不肯接受,只答应屯兵小沛,以保徐州。张飞对刘备说:“又不是我强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张飞的话,当然颇有道理。三兄弟辛苦奔走,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寻找一个根据地,然后逐渐求发展?如今难得的机会,为什么要放弃?想不到刘备严厉地说:“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刘备不好意思对其他人士说出这样的重话,借着张飞小弟自家人有话直说,表白自己的真诚心态。如果是假的,那就是十足的伪君子,连曹操这样的真小人还不如;倘若是真的,便非常了不起,值得我们尊敬。是真是假?必须再往后看才能看清楚。

不久陶谦病危,要刘备可怜汉家城池,接受徐州牌印,并且推荐孙乾、糜竺相助。刘备始终不肯,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刘备不得已暂管,后来又让给吕布,自己仍然屯兵小沛。换来吕布的辕门射戟,把袁术派来的大将纪灵弄得左右为难。但是吕布哪里守得住徐州?到头来也是一场空。

应该得到的东西,得到以后,还要守得住。若是守不住,得到还不是等于没有?刘备深明此理,所以三度谦让徐州。因此,仁义之名,远播各地,实在收获颇大。

7刘备二投吕布:敌人有时候也是救星

公元197年,刘备第二次投靠吕布,驻军于小沛。听闻袁术指派大将纪灵率军三万来攻,赶紧向吕布求救,以策安全。吕布平时就想杀掉刘备,为什么不假借袁术的手,来完成自己的愿望呢?因为他心中有数,一旦袁术打败刘备,两军联合在一起,自己就被包围。所以才提出“辕门射戟”的建议,吓走纪灵,解除刘备的重围。从这一个案例看来,袁术一方面是刘备的敌人,一方面也是刘备的救星。

我们常说,不要把敌人赶尽杀绝。留下一些敌人,自己才不致松懈下来。有时候敌人反而成为自己的救星,换句话说,一切全凭我们怎么想:把他当做敌人,好像真的十分狠恶;把他想象为救星,果真一下子有了转机,利用敌人来扭转自己的厄运。

反过来说,吕布这一次辕门射戟,救了刘备。对吕布而言,完全没有好处。因为张飞随即夺取他的好马一百五十多匹,说是吕布夺刘备的徐州,以此回报。我们长期观察,敌人是不是救星,并非由敌人来决定,而是我们自己的品位修养所做出的反应。刘备以仁义为重,经常有化敌为友的收获。就算不一定变成友人,至少从某一方面来看,敌人已经成为救星。吕布则不然,自己不仁不义,别人不可能以仁义来回报。不但张飞夺他的马匹,将来刘备还会夺他的性命。就算这一次吕布救了刘备,结果也是不得好死。世道人心,终究有其道理。

8孙策当玉玺换江东基业:大事须自己做主

孙坚有四子,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孙坚从17岁起,到37岁英年早逝,这二十年间,独自创立基业,由于攻必克,战必胜,引起九州的重视。他不但是百战百胜的猛将,而且是角逐中原的青年政治家。

孙策生得容貌秀美,性情豁达开朗,又善于用人。孙坚起兵找刘表报仇时,即随父出战。见父亲惨死于乱箭之下,乃暂投袁术。他甚得袁术的喜爱,袁术曾说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孙策虽屡次胜利,却因不能继承父志,而痛恨自己。为了向袁术借兵,以图江东大业,便拿父亲藏匿的玉玺,典质为凭,向袁术借得兵三千,马五百匹。带领朱治、吕范、程普、黄盖、韩当诸将,途中又遇旧友周瑜推荐二张。孙策亲往邀请,张昭、张纮应允相助。又设计收服太史慈,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

袁术死后,孙策尽收江东属地,基业十分稳固。用一个没有实际作用的玉玺换来这么大的基业,当初劝阻孙策千万不要把玉玺交给袁术的人,想来也觉得十分不安。我们却不认为如此,因为这种重大的事,只有领袖自己才能够果敢做决定。干部要获得信任,顶多不表示意见。最好不要擅自建议,就像李肃当年劝董卓放弃赤兔马,李儒劝告董卓把貂蝉赐给吕布那样,到头来自己都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干部表示不宜,上司裁定可行。将来后果如何?上司必须自行承担。其他事宜,部属当然要多做积极、具体、可行的建议,才算称职。

9袁术因玉玺惹杀身之祸:金玉满堂无人能守

凡是对玉玺产生很大兴趣的人,都不过是由于此物素来被视为传国的宝物。秦始皇时,才雕琢成玺。上面几个大字,出自李斯手笔。秦亡,子婴把玉玺献给汉高祖。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外出。回宫时失去了玉玺,归孙坚所有。孙策把它典当给袁术,袁术嘴巴上说我不是要你的玉玺,实际上心中大喜,认为自己有当皇帝的命。不然,孙策怎么舍得拿出来呢?他在淮南,自认为地广粮多,如今有了孙策典质的玉玺,就想应天顺人,自立为皇帝。于是统领大军二十余万,分成七路,要攻取中原。不料被关羽大杀一阵,败回淮南。曹操乘机来攻,袁术大惊,赶忙渡过淮河,从此毫无起色。后来被刘备追杀,气得吐血斗余而死。玉玺被夺,送往许都献给曹操。一场空欢喜,没经过多久,便烟消云散了。

有些东西,对极少数人士是宝贝,但是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根本就是祸害。袁术出身世家,四世三公,若是好好经营,本来就可称霸一方。孙策用玉玺来借兵时,袁术就有心从此不再归还。不过,他看到孙策扫平江南,上表申奏朝廷,一面结交曹操、一面向自己索回玉玺的不同情势,也应该提高警觉,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把玉玺归还孙策。这样使曹操出兵打孙策,并把玉玺还给献帝。如果曹操据为己有,必成天下公敌。或者干脆将玉玺还给献帝,看看孙策怎样反应?也可以如约还给孙策,和他结成亲家,联合在一起,共拒曹操。可惜袁术和袁绍兄弟,终究外表体面、脑袋空空,想不出好计策来。

10孙策步其父之后尘:乱世须自重

孙坚17岁时,便因追杀海盗而名闻于世。31岁成为三国时代唯一出身平民的创业者。他曾劝张温依军法把董卓斩首,张温未能接受。在这二十年间,孙坚可以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引起了世人的重视。但是投靠袁术,所托非人,加上忠直勇猛,常常喜欢单骑出游,在岘山为黄祖的军士所刺。一颗巨星忽然沉没,至为可惜。

他的长子孙策,字伯符。十余岁便结交周瑜等好友,才气毅力,都有乃父的风范。袁术死后,孙策年纪轻轻,便已经尽收江东的属地。曹操十分妒忌,却也无可奈何,把侄女嫁给他的胞弟孙匡,又将孙策伯父孙贲的女儿娶进门来做曹彰的媳妇。他知道“孙策像狮子那样雄猛,只能安抚,很难和他争锋”。令人惋惜的是,孙策不能记取父亲遭人暗算的教训。竟然父子同命,在26岁那一年,为许贡的手下所刺。若非如此,相信三国的历史,也很可能大不相同。父子二人都是单骑轻出,猝不及防,而且死时都那么年轻,实在是对自己太轻率了。一般人如此,已经不够自重,不知道爱惜自己的性命;身为将帅,如此不接受部属的劝告和陪同,只身遇刺,危及全军,是不是太不值得了?死得一点价值都没有。作为他的部属,也太没有安全感了。领导者必须自重,因为众人的安危,都寄望在他的身上。他的性命,关系到全军的前途,绝对不能疏忽大意。要不是孙权统治得长久,东吴的巩固和发展,恐怕不会如此顺利。

11孙权承父兄事业:敬老尊贤成大业

我们认为人生有三大幸运,分别为好父兄、好师长、好上司。孙权18岁时,乘父兄的余荫,掌理江东大业。孙策临终时,向母亲禀报“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称赞孙权“举贤任能,使各人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完全是安慰和勉励的话。他心里何尝不明白,这位弟弟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因此特别交代“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又要求诸弟同心协力。当众宣布:“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以巩固领导中心。并且指示孙权继承大业的首要工作,便是尊重老臣,与父兄的老干部搞好关系。周瑜赶回来吊祭,又举荐鲁肃。鲁肃又推荐诸葛瑾,劝孙权勿通袁绍,且顺曹操再行应变。

这三位孙吴父子,以孙权较差。但他却因为形貌奇伟,骨骼非常,又享高寿,终能守住江东大业,殊为不易。当时曹操闻知孙策已死,即要起兵下江南。幸亏张纮力劝,说乘人家办丧事而征伐之,并非义举。曹操于是奏封孙权为将军,结为外应。留张纮与张昭同理政事,以顾雍为丞相,因而威震江东,深得民心。他所遭遇的困难,无非是内部老臣倚老卖老,亲戚熟不拘礼,外部曹操和袁绍虎视眈眈。由于他接受孙策的遗教和诸臣的高明意见,与诸臣很快搞好了关系。孙权的敬老尊贤美德,帮助他成就大业。他对老臣的忍耐力,对新人的沟通力,都十分高明。只是他爱打猎射虎的家传习惯,使许多老臣担心不已。张昭为此还厉声加以指责,但还是很难改变。

12袁绍死后三子内斗:未立接班人的后患

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显甫,留在身边。袁绍死时,谋士审配、逢纪立袁尚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牧。袁谭不服,引兵攻打袁尚。二人亲自交锋,袁谭大败,派人向曹操投降,曹操大喜,假意以女许婚,并自领冀州牧。袁谭打败袁尚后,要讨回冀州。曹操大怒,写信解除婚约,并且发兵追击,不准袁谭再度求降,不久斩袁谭于阵中。袁尚和袁熙,星夜奔往辽东,郭嘉向曹操进言,不必加兵,辽东必杀二袁,提头来献。果然不出所料,辽东太守公孙康,因袁绍常有并吞辽东之心,怀疑二袁来此相投,终将鸠夺鹊巢。待二袁来时,先埋伏刀斧手,于席间砍下两人的首级,用木匣装好,派人送到易州,来见曹操。

没有家产的人,立不立继承人,根本无所谓,反正没有东西可以争,大家并不在乎由谁来继承。家产丰厚时,最好生前就立下继承人,预防后患。由三子平分,势力必然单落,减低竞争力。所以旧制大多传给长子,以确保原有的势力。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可谓庞大。三子又是不同母亲所生,难免增加冲突的可能性。袁尚是后妻刘氏所生,形貌俊伟,甚为袁绍喜爱,所以留在身边。刘氏常催袁绍立袁尚为继承人,却因废长立幼与礼制不符,经常成为乱源,因此犹疑未决,一再拖延。袁绍临终,刘氏逼迫袁绍立袁尚为嗣,这才引起兄弟相残、同归于尽的惨剧。慎选接班人,顺利交接,都是领导人生前应该办妥的大事,千万不能大意。

同类推荐
  • 北大历史课

    北大历史课

    北大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见证了时代的变革;回首历史,也看穿了过去的风云变幻。本书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娓娓道来,从远古传说到近代文明,从华夏大地到世界舞台,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外,让我们以史为鉴,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 大唐平叛传(下)

    大唐平叛传(下)

    这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本书以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叛乱为背景,叙述了平叛战争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书中除了以大手笔描写了千军万马拼力厮杀的恢弘场面,百十位出场的人物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显示出作者在历史、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及宗教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底蕴。大手笔、大气度、大时空在大历史背景下跃然纸上,最冲击思维的特色是作品主题立意高远,自始至终都在呼唤着人们淡失的爱心和良知,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思想。
  • 拔剑

    拔剑

    三国之后,中原大地尸骸遍野,人口锐减;到了西晋,又发生了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乘机南下烧杀抢掠。汉人从2000万急剧下降到400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胡乱华。
  •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但在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很多历史真相并不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其进行还原。未解之谜无处不在……
  •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1650),陕西榆林人。本是明朝大同镇的总兵官,在公元1644 年历史发生巨变的关键之年,他先投降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后又投降入关的清朝统治者,攻杀农民军。
热门推荐
  • 武霸天下

    武霸天下

    杨决出生将军世家,后遭到奸臣陷害,家破人亡,隐居在萧家村埋头修炼武技。十几年后,金军入侵。为了正义,杨决一人独闯江湖,展开了一个小市民与整个军队抗争的故事。也由此引发了无数爱恨情仇!
  • 圣堂

    圣堂

    一次裸奔捡到半神神格,圣堂底层的新嫩弟子王猛开始了华丽的传说,拥有五行体,逆藏神格,横行三界,有装逼有热血有妹纸。
  • 李彦宏·百度在试错中前行

    李彦宏·百度在试错中前行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百度的LOGO是熊猫爪,那是我们独一无二的。虽然我只拥有百度20%的股权.但是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百度在中国人的控制中:人生是可以走直线的,这条“直线”在自己心中。但我们的妥协分心和屈从让我们往往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浪费了很多时间:百度致力于拉近人和信息之间的距离:不管你是高端人才还是大学教授,不管你是小镇的农民还是残障人士,每个人通过百度,离信息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百度永远离破产只有30天,让我们更坚强,更勇敢地共同战斗。让那一天永远不要来,这样才能让我们老去的时候仍能对孩子们说:“有问题,百度一下”。
  • 黑猫金眸的诅咒:心魔

    黑猫金眸的诅咒:心魔

    月掩面,星闭目,三有三,鬼候人。这个世界真的有鬼吗?没见过的人自然对此嗤之以鼻,可是那些见过“鬼”的人却总是惊魂未定地坚信他们真的“撞鬼”了。那,究竟这“鬼”是真是假,他们真的在等待那些他们要等的人吗?
  • 失贞弃后

    失贞弃后

    一室旖旎的春色,两具身子火热地交缠着。未婚夫亲自带人来看他设计的春宫秀。最后一张退婚书,理由是婚前失贞……就在她承受着众人鄙夷的目光中,他站了出来,对她说:“从今天开始,让我照顾你吧!”她的心在那一刻开始沉沦……她抬眸望着他,说:“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你能做到吗?”他缓缓抬头回眸望着她:“当我登上高位时,你会陪着我睥睨天下吗?”当他登上了皇位,身边有着三千佳丽,而她又站在哪里?里?大殿之上,高高在上的他竟走下那个位置,望着秀女群中的绝色女子朗声道:“凌语嫣留,册封为贵妃,赐住耀语殿。”陪着他睥睨天下的人不再是她……是谁说,三千弱水只取一瓢!然而确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欺骗……为了皇位,他机关算尽地接近她,让她动了心,爱上了他……彻底地付出,得来的确是欺骗,这让她情何以堪?冷倾心:“难道在这场所谓的爱情中,我的角色就是棋子吗?你难道就从没动过心吗?”南宫耀:“接近你,本来就是这场计划中的开始,你是我登上皇位的捷径。语嫣才是我最爱的人,而你从一开始就是棋子。”棋子,真的只是一颗棋子存在吗?在这场爱情角逐中,受伤的到底是谁?是她,是他,还是她?*****************片段一:一袭紫色的精美锦袍,勾勒着男子修长的身子,一张俊美无俦的脸,冰冷孤傲的眸子散发着冷冽的寒芒,修长的手指捏住她的下颚:“你不是凌语嫣。”微眯着双眼打量着眼前的她,随后缓缓道:“你是南宫耀的皇后,冷倾心。”不是迟疑,而是肯定。强忍着下巴传来的痛楚,冷倾心望着眼前的男子,并没有否认自己的身份。“真是没想到,南宫耀为了语嫣竟然舍得将自己的皇后送给了我,真是舍得啊……”薄唇里吐出的嘲讽话语,深深刺痛了她的心。“不过,既然南宫耀舍得将你这个赝品送了过来,我虽不喜欢,但也不会浪费……”低沉的笑声传入她耳朵,宛若恶魔的嘲笑,冷冽的话语再度从那薄唇吐出,顿时将她打入地狱……“来人,这个女上赏给你们,让你们尝尝南朝皇后是什么样滋味……”******************片段二:断情崖上,他紧紧拉着悬崖边上的她,生怕她的坠落,狭长的眸子里充满了乞求:“不,不要放手,抓住我的手……”然而,手中的纤手还是缓缓抽离,她的身子以完美的孤线坠落,消失在他的视线里。
  • 不做宠妾

    不做宠妾

    他,是身份高贵,冷酷风流的王爷。而她,他与她,云泥之别可他却宠她爱她,视她为宝。她说,她不做宠妾,她要自由。他愤怒,他说他不许,偷了心便离开,天下哪有这般便宜的事?
  • 女人平凡不平庸

    女人平凡不平庸

    本书从平凡女人谈恋爱、抢老公、烹调婚姻、女人味之柔术、女人味之媚术、七十二变化妆术、健康保养、三五朋友、炫出个性、不依不赖、有钱有权等方面层层揭秘鲜为人知且快乐幸福的“平凡女人”,道于天下的善男子,善女人。
  • 农女狂妃

    农女狂妃

    人生最悲催的事情是什么?好不容易以为找到了一生中最爱,结果在为他生下孩子的时候,被一刀捅死了。人生更悲催的事情是什么?死没死成,又活过来了。结果却变成了一个未婚生子的相府小姐,而且居然连孩子他爹是哪只都完全不知道?大婚前夕,她意外产子,惊吓了相府上下所有人。相爷大怒,要杀此孽子,连那两个刚刚出生的孩儿也不放过。叔可忍,婶婶也不能忍!据理力争,连哄带吓,终于骗的相爷松口,愿意放她母子离开。离了相府,归了田园,一间茅房,两亩薄田,三面环山,水土肥美。带着丫鬟,养着娃儿,上山挖药,下地种田,丰胸瘦身,美容健身。金子银子,滚滚而来,乡绅土豪,上门求亲,渣爹后娘,前来认亲。赶走了土豪,赶走了亲爹,天上却是掉下来了一个绝世美男。哪里?美男为何跟她家里的两只小包子那么相似?哪里?美男就是当初强了她的禽兽?关门,放包子!某男苦兮兮,追妻之路,其漫漫而修远兮。
  • 金陵爵

    金陵爵

    蔷薇花已开,可待美人折?琼楼玉宇,我看见烟雨迷离中的南国楼台几万重。子夜吴歌,我听见谁在吟唱为这随风而逝的爱情。青春与美貌在深宫禁苑里被默默祭奠,权力与欲望在爱恨纠葛中正熊熊燃烧。王谢士族,胡马铁骑。生逢乱世,南北分庭。英雄辈出的华丽时代,谁可定鼎天下?
  •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