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档案
全名 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国别 印度
生卒年 1869—1948
出生地 印度波尔班达城
成就贡献
甘地作为现代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领导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进行顽强的斗争,为印度的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印度被尊为“圣雄”。
甘地出生在一个宗教家庭,受父母的影响迷恋上了宗教。后来,甘地到英国留学时,对《圣经》上的“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的处世哲学产生共鸣。
回国后,律师甘地受南非印籍商人达达·阿布杜邀请到南非打一场官司。在那里,甘地真实地体验到了种族歧视的滋味。看到当地毫无权利的印度人受到殖民者非人的虐待,甘地决心留下来,同当时的印度侨民一起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很快,甘地便成了南非印度侨民的领袖。在他的带领下,印度侨民采用“非暴力抵抗”的手段与南非当局进行了20年坚决的抗争,终于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印度侨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南非政府不得不修改对印度侨民带歧视性的法案等等。
1915年1月9日,已经声名卓著的甘地回到印度,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面对英国殖民者统治下的祖国人民,甘地决心再次拿起“非暴力抵抗运动”武器,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为了培养、训练非暴力抵抗战士,甘地专门成立了真理学院,以此为斗争的基础。
1919年2月,英国政府制定《罗拉特法案》,引起印度人民的强烈愤慨。甘地在4月6日这天发起了全国总罢市,却惨遭当局的镇压。为了增强斗争的力量和扩大斗争的范围,1920年3月,甘地提出了著名的“不合作运动”,呼吁全印度人民抵制一切英国产品,拒绝英国的爵位封号,退出英国组建的殖民政府,号召人民穿自己生产的土衣土布。甘地身体力行,穿上了自纺的腰带和披肩,每天都抽出时间来纺线,以此带动广大的印度人民,唤醒他们的民族意识。同时,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成了国大党活动的总路线。
殖民政府对不合作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造成多起流血事件。其间,甘地多次被捕入狱,多次绝食抗争。同时,甘地的斗争目标也渐渐明朗,由原来的争取自治发展到争取印度完全独立的高度。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元气大伤的英国政府无力支撑海外殖民地,决定同意印度独立。经过紧张准备,1946年7月,印度举行制宪议会选举,国大党占了绝对上风,而穆斯林联盟所获席位甚少。于是,穆斯林联盟决定建立巴基斯坦。8月,加尔各答发生了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的仇杀。双方的冲突与流血事件不断发生。为了减少流血事件,甘地与国大党不得不答应穆斯林联盟印巴分治的要求。1947年8月中旬,印度与巴基斯坦同时宣告成立。英国终于结束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生活故事
甘地7岁时,按印度的风俗,与一个叫嘉斯杜白的女孩订婚。1882年,13岁的甘地便与嘉斯杜白结了婚。
可以说,刚结婚时,甘地夫妇毫无感情可言。但是,这对夫妻在与殖民者的长期斗争中却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甘地在南非领导印度侨民进行“非暴力抵抗运动”时,嘉斯杜白不仅操劳家务,照顾孩子,还关注丈夫所领导的运动。久而久之,嘉斯杜白也成为甘地忠实的、英勇不屈的非暴力抵抗战士,而甘地一有空闲,就辅导嘉斯杜白学习知识,使她从目不识丁的女子变成了一名得力助手。
1942年8月8日,甘地被捕入狱。两天后,甘地夫人也被捕入狱。狱中艰苦的生活使甘地夫人一病不起,甘地多次要求给予治疗,政府却无动于衷,这使甘地十分愤慨却又无可奈何。1944年2月22日,嘉斯杜白依偎在甘地的怀中闭上了双眼。
在甘地夫人的葬礼上,甘地望着夫人的遗体在烈火中渐渐消逝,泪如泉涌,他的心沉浸在生死别离的极度悲伤之中。整整六个小时,甘地扶着棍子依在火前,不曾移动半步。
甘地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但他年轻时也偷偷地吃过肉食。
读中学时,一位好友把甘地拉到远离学校的一条小河边,告诉他,英国人之所以高大强壮是因为吃肉,印度人矮小瘦弱是因为不吃肉,还说他自己之所以体格强壮也是因为吃肉。身体瘦弱的甘地信以为真,决定打破禁律。第一次吃小羊肉时,太浓的膻味让甘地无法下咽,但是一想到吃了肉以后就能有强壮的身体,甘地决定进一步尝试。此后,他频繁地出入饭馆,为了强健体魄而享用色香味俱全的荤宴。
后来,甘地向父亲忏悔,并决定终生食素。
传世名言
以爱的福音代替仇恨,以自我牺牲代替暴力,以灵魂的力量代替野蛮。
为了真理,必须使自己减为零。
劳动是人类天赋的义务,为了个人生存,我们必须劳动。
生平大事
1869年10月2日,甘地出生在印度南部卡提亚华邦波尔班达城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庭。13岁时,遵从父命与嘉斯杜白结婚。
1888年9月,甘地不顾族人反对,远赴英国留学。
1891年,甘地获得律师资格归国。
1893年,甘地应聘赴南非处理债务案,在南非遭到歧视和侮辱。为了维护民族自尊心和为印度侨民争取公平待遇,甘地领导南非印度侨民与当局进行艰苦的抗争,终于为印度侨民争取到基本平等的权利。在南非的斗争中,甘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人生观、政治观,并创造了一种有力的斗争武器——非暴力学说。
1915年,甘地重回印度。四年后,为了抗议殖民当局的《罗拉特法案》,甘地发起全国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但惨遭当局血腥镇压。
1922年2月,由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出现暴力,甘地的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流产,甘地自己也被捕入狱。
1929年,国大党的拉合尔年会通过决议,确定今后的斗争目标是争取印度独立,由甘地领导新的不合作运动。次年3月,为了争取制盐权,甘地和78名志愿者开始“食盐长征”,展开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34年,因与国大党的领导层发生严重分歧,甘地退出国大党,但他一直关注着印度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斗争。
1941年,甘地连续发动非暴力抵抗运动,均遭到殖民当局的镇压。
1947年8月,印度被分裂成了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同时宣布独立。一直不愿看到印度分裂的甘地倍感伤心。独立后的印度一度出现宗教仇杀,甘地开始绝食,直到仇杀事件平息为止。
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赴祷告场途中被一名叫纳图拉姆的印度教徒枪杀。领导英国第一节 抗击***的首相——丘吉尔
名人档案
姓名 温斯顿·丘吉尔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
国别 英国
生卒年 1874—1965
出生地 英国伦敦
爱好 抽雪茄
成就贡献
二战期间,丘吉尔临危受命,组建内阁出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与**德国进行顽强的战斗。在丘吉尔强有力的领导下,英伦三岛得以保全,免遭德国的占领。丘吉尔为世界反***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丘吉尔还是著名作家,曾获195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1924年,身为英国财政大臣的丘吉尔感受到来自德国的威胁,提醒人们:迅速崛起的德国正企图称霸欧洲。果然,1939年德国占领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英法两国对德采取妥协政策,欧洲很快陷落。1940年5月10日,英国女王紧急召见海军大臣丘吉尔,授权他组织新政府,取代软弱的张伯伦政府。
上任后的丘吉尔积极备战,他频繁飞往法国,希望法国能坚持抵抗德国的疯狂进攻,同时还与罗斯福积极交换意见,取得美国的援助。1940年5月26日,丘吉尔指挥了英法联军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挽救了三十多万多抗德士兵的性命,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但是,大量的武器装备却丢在了法国。这时,英国国内只有野炮500门、坦克450辆、25个空军中队以及不足300架飞机,战斗力十分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丘吉尔高举起抗战旗帜,号召全国上下团结一心。
1940年7月,希特勒发动了占领英国的“海狮计划”,从空中对英国进行打击。在丘吉尔的坚强领导下,英国军民展开了保卫祖国的“不列颠之战”。战斗从7月一直持续到11月,英国军民顽强抵抗,粉碎了希特勒攻占英国的美梦。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空战中,德国损失惨重,空中优势丧失殆尽。到空战结束时,英国空军战斗机反而以9224架对8070架的优势压倒了德国空军。
眼看德国占领了欧洲,意大利***分子墨索里尼盯住了非洲,企图攻占埃及,以实现其扩张目的。在丘吉尔精心指挥下,英军取得了罗盘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和非洲人民反***斗争的信心。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大举进攻苏联,苦苦支撑了一年多的英国终于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战友,丘吉尔随即改变了反苏政策,转而联合苏联共同抗德。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宣布对日作战。丘吉尔认为“胜利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1942年11月8日,盟军实施“火炬”计划,在北非的奥兰、阿尔及尔和卡萨布兰卡登陆。到5月13日,美英联军解放北非,次年7月墨索里尼下台,10月,美、英、苏发表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方的宣言,德意联盟被瓦解。1943年11月28日,丘吉尔远赴德黑兰参加三巨头会议,会上一致决定为了加速***德国的灭亡,在1944年6月执行开辟第二战场的“霸王”计划。眼看着盟军节节胜利,丘吉尔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不顾年老体弱,亲赴前线视察,慰问作战官兵,鼓励他们英勇作战,尽早解放柏林。
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希特勒政府宣告结束。
在1940年6月到1941年6月一年的时间里,丘吉尔在抗战力量十分单薄的条件下,凭着他那坚强的毅力领导英国人民顽强斗争,遏制了德国***的脚步,为世界反***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战时领袖,他将永远为人们所称颂。
生活故事
面对强大的敌人,丘吉尔没有退缩,他向全国人民发表了一次著名的讲话,极大的坚定了英国军民与德国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决心。这次讲话成了英国军民的战斗宣言: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谁曾想到,二战中的英雄、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婚姻却是一把火烧出来的。
1911年,丘吉尔被任命为海军大臣,这位三十多岁的内阁成员却还是单身汉,并不是没有女人喜欢他,而是他自己对政治的兴趣比对女人的兴趣更大,他还坚信,不慎的恋爱关系可能会葬送他美好的政治前途。所以,丘吉尔一直拒绝恋爱。
有一次,丘吉尔正与弟弟在房间里探讨一些问题,突然,房子着火烧了起来。丘吉尔积极投入到抢救工作中去,冒着生命危险冲入正熊熊燃烧的房子里抢救财物。当他最后一次从燃烧的房子里跑出来时,屋顶塌了下来。这一情景被在场的记者大肆宣传报道,丘吉尔的英勇行为博得了一位聪明美丽的少女的芳心。这位少女当即拍电报给丘吉尔,倾诉自己的仰慕之情,一向不愿沾惹女人的丘吉尔开始与这位名叫克莱门蒂娜的女孩子交往。最后,两人结成了终生伴侣。
传世名言
生活对丘吉尔来说永远没有静止和消歇,因为他决不能轻易停下自己的脚步。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他会立刻寻找自己能够继续前进的方向,即使这个方向和路径需要自己付出较大的代价,在行进的过程中有着无比的危险也在所不辞。为了前进,他能大胆勇敢的舍弃。
丘吉尔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不仅对战争的预言像雷达一样准确,而且头脑里充满了左右全局的奇思妙想。
为了扩大反***阵营,他大展宏图,凭着高超的手腕和举世闻名的舌头,使斯大林、罗斯福的大手坚定地同他握在了一起,这一握注定了***的命运。
生平大事
1874年11月30日,温斯顿·丘吉尔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贵族家庭,小时的他调皮捣蛋,性格倔强,不听管教。
1899年,丘吉尔从桑赫斯特军校毕业后,以随军记者的身份,参加了4次海外战斗,积累了丰富的战场经验,并以此写了《尼罗河上的战争》一书,一举成名。
1900年,小有名气的丘吉尔竞选议员获胜。4年后,因与保守党发生分歧,转入自由党。1906年,丘吉尔所在的自由党在竞选中获胜,丘吉尔被任命为海外殖民事务副大臣,两年后任贸易大臣。
1911年10月,丘吉尔被任命为海军大臣,积极着手整顿英国海军,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强大海上力量之一。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次年,由于达达尼尔海战的失败,丘吉尔被迫辞职。两年后,以军需大臣身份重新进入内阁的丘吉尔开始下令研制新武器——坦克,英国成了世界上首先使用坦克的国家。
1940年5月10日,英女王紧急授权丘吉尔,重组内阁。5月16日,丘吉尔成功组织了英法联军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保存了抗德力量。仅两个月后,德国就发动了意在侵占英伦三岛的“海狮计划”。面对占绝对优势的敌人,英国军民在丘吉尔领导下与德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1942年,丘吉尔在莫斯科与斯大林商讨,决定实施解放非洲的“火炬”计划,原定的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霸王”计划推迟到1944年6月6日。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人们终于战胜了疯狂的***德国,丘吉尔却在大选中落选了,这让他十分伤心。他转而潜心撰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1951年,年迈的丘吉尔复出,再次当选首相。但是,由于身体状况日趋恶化,1955年4月,丘吉尔不得不辞去首相职务。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