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家思想中,一切因缘际会、聚散离合、人世间千丝万缕复杂而微妙的关系,都因一个“缘”而引起的。一个人的前世、今世、来世,都是一种苦难生命必经的轮回,而“缘”字贯穿了整个轮回,因为有“缘”才使得前世、今世、来世变得不同而完整。而中国人很多笃信佛教,都将这个“缘”字看得相当重要。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沿袭丝绸之路艰难地前行着。在佛教传播的漫漫长途,高昌古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但令人惋惜的是,就这样一个与佛结缘的古代佛国,最终却于公元14世纪毁弃于战火之中。
高昌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在当时其被称作“高昌壁”,实属为“丝路”的重镇。在长达1300余年的岁月里,高昌城历经高昌郡、高昌王国、西州、回鹘高昌、火洲等的变迁。汉唐以来的高昌经贸活动十分活跃,因为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高昌成为了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在这样一个东来西往的过程中,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由高昌传入了内地。在宗教文化的传播上,也可以说,它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
在高昌的宗教之缘中,不得不提的是鼎鼎大名的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公元629年,当时29岁的玄奘偷偷离开了长安,一路分别经过玉门、高昌、并沿丝绸中路到了印度,遍游了今天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诸国。这一行为在当时的唐朝是会惹来杀身之祸的,这一去就是17年,而这一切均源于为了提高佛教学水平。
在从西安到凉州,再辗转到瓜州的一段路程,玄奘一路几乎像被追逐着一般逃向西边。在当时,玄奘准确的身份用现在的话来说即为一“偷渡者”。
这样的身份让玄奘一路胆战心惊、焦虑疲惫。但在到达高昌国后,却成为了一道分水岭。正是由于笃信佛教的泰的帮忙,玄奘瞬时有了一个合法的身份。高昌王麴文对玄奘优厚礼遇,并给了他能给予的最大帮助。自此,玄奘在这里不再需要偷偷摸摸,而是可以光明正大地做事。在高昌,玄奘因为诵经讲佛而与高昌王拜为兄弟,因此给世人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高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贸易,使得高昌国在快速地兴盛中达到了最高潮。没有人能想到这个盛极一时的古国接下来的命运会如此的不堪。
高昌居民虽然以汉族为辅,但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对其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甚至汉族传统文化在高昌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在政治上,高昌国建制,如官制、兵制、赋役制、士族制等,基本上效仿汉晋,但因为具体国情不同却又自具特色。在宗教信仰方面,高昌居民俗奉天神,同时也兼信佛法。祆教于十六国时期已在高昌流行,但受到尊崇的佛教的地位仍未受影响。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西域诸国的统治,武帝就派遣大将李广利带领部队在公元前1世纪到此屯田,设立了地方的管理单位——高昌壁。在公元450年之际,北凉的残余势力灭掉了车师国后,高昌城迅速发展为吐鲁番盆地甚至西域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物极必反、胜极必衰的真理在高昌国那里似乎也得到了演绎。当高昌国的国运达到鼎盛时期时,衰落灭亡而消失的命运随之而来。
1275年,高昌城遭受到了蒙古游牧贵族都哇率领的12万骑兵发动的叛乱,由此一场长达半年之久的大规模战争拉开了帷幕。这场战争最后因回鹘高昌王巴尔术阿而忒战死而告终,回鹘高昌国从此走向了历史的尽头,退出了历史舞台,兴盛了近千年的高昌古国从此成为了历史长河上的一名过客。与此同时,战胜的蒙古游牧贵族军队对高昌城进行了残忍的破坏,并放火焚烧城市,曾经繁华的高昌古城也就这样被付之一炬,废墟后的古城留下的只是一片凄凉。
直至今天,当我们站在古城的遗址上寻找遗留下来的繁盛印记之时,络绎不绝的商队、琳琅满目的货物、四通八达的交通,随处可见的繁荣局面仿佛就在昨天,就在眼前。当恍惚中的我们企图去碰触这种繁荣时,才发现一切已是过去,它已经是那么的遥远,留给世人的只是满目的断壁颓垣。
高昌古城的布局仿佛述说着,这里曾经是一个规模宏大的贸易中心。从遗迹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古城遗址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分为外城、内城、宫城3部分。这样的布局与我国中原地区历代王朝都城的布局十分相似。
历经了千年的风雨的古城城墙,显露出破败的迹象,甚至有不少局部已被雨水、风刷腐蚀得失去了当年的雄壮、威武,但是尽管如此曾经的辉煌仍依稀可见。就从高昌城墙的外城墙来看,就有12米之厚,近12米之高,而其长则达5.4千米。
从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出,筑成这些城墙的结实的夯土每层都厚十厘米左右。除此之外,为了增强城墙的牢固性,每层夯土层之间还掺杂了少量的土坯。历史中记载,这些城墙在高昌国的繁盛时期,曾经有过12重巨大的钢铁大门。这些大门都无一例外地充溢着佛学的意蕴和色彩。比如“玄德门”、“金福门”、“建阳门”、“武城门”等等。
在外城的西南方向有一座寺院的遗址,据传说,这就是玄奘西游时讲经的地方。规模宏大的寺院内部由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组成。残存的壁画在大殿内的墙壁上还能清清楚楚的看到。出土的绿色琉璃瓦、纹饰华丽的石柱和巨幅的奏乐图精美壁画,记录了都城昔日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