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2000000032

第32章 宋明理学对客家妇女生活的影响(5)

漳潮两地是客家人的重要分布区,尤其是这两个地区的西部、北部山区,多为客家聚居区,或是客家与畲族杂居地区。以故前面关于闽粤妇女弊俗的种种记载,尤其是蓝鼎元关于“山城闺阁”习俗的记载,或即针对客家妇女而言,或亦适用于客家妇女。由是可以推测,在清代中前期以前,畲族、客家及其相邻民系妇女并不都像我们想像中一副循规蹈矩的形象。证以潮州原来的传统习俗,元宵夜“乡俗少女,相约成群,到菜园中争坐大菜(即“芥菜”),谓得嫁好女婿。”民国?翁辉东《潮州风俗志》卷四《一年经过》,稿本。似乎就是保留了默许女子外出郊外寻觅心上人的文化印痕。

吴榕青主此说,见其未刊稿《妇女服饰的真相——闽南粤东“文公帕(兜)”之历史人类学考察》。

实际上,我们把上述种种妇女“弊俗”放在闽粤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也是容易理解的。以岭南地区为例,此地原来并没有中原地区那种妇女必须严守礼教约束的文化传统。

〔日〕牧野巽《广东原住民族考》,载《牧野巽著作集》第五卷,御茶の水书房,1985年,东京,第221~233页,转引自刘志伟《女性形象的重塑:“姑嫂坟”及其传说》,载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57~378页。

粤东地区也不例外,在宗族文献及口头传说中,存在不少颂扬女性祖先如祖妈、祖婆、祖姑等的例子,因此“可能的解释是,在潮汕的土著居民中,原来有一种盛行于南中国的、与父系血缘传统完全不同的女性祖先祭祀传统,在中原文化向本地扩张的过程中,这种传统与宗族制度混融,并在宗族的传说和记载里留下了痕迹”黄挺、陈占山《潮汕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04~505页。。

但是,随着中原文化在闽粤的传播,特别是宋明理学在闽粤地区占据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之后,粤东、闽南妇女以帕盖头之俗在文人雅士们眼中就完全变样了。他们开始用礼教的观点来解释这种风俗,并逐步升级。

目前所见最早把妇女巾帕蒙面与朱熹礼乐教化相联系的材料是《康熙漳浦县志》:“(漳)浦人婚娶丧葬遵家礼,大抵皆文公遗教也,谓之‘海滨邹鲁’然哉。又城市中罕见妇女,间或有之,必以巾帕蒙面类北方,得古中原风俗之遗。”清?陈汝咸修,林登虎等纂:康熙《漳浦县志》卷十九《杂志?丛谭》,民国十七年翻印本,第1561页。

乾隆时《龙溪县志》的记载略同:“妇人非有故,虽君舅小郎弗见也。家贫者出必以巾,男女之别尤兢兢焉。”乾隆《福建续志》,第24页,引《龙溪县志》。

乾隆《长泰县志》的记载亦同:“邑男女之防最谨,非有大故不相见。女子出,富者以肩舆,贫者以巾裹头,未尝露面,男子导以行,有闺门不谨者则耻而绝之。”清?张懋建修,赖翰纂乾隆《长泰县志》卷十,第539页。

这样的解释延续到清末、民国,光绪《漳州府志》曰:“漳俗尤慎男女之别,妇女非有大故不相见。其有家者,微但嫂叔,虽翁舅不见也。有事者,富者以肩舆,贫者以布覆头壅蔽其面,男子导以往,不自行也。故闺门常谨,其地无妓女之属。”清?沈定均修光绪《漳州府志》卷三十八《民风》,第4页。

民国《潮州志?丛谈志》称妇女巾帕盖头之俗:“清末潮阳尚盛行,今五十以上老妇装束,间或见之。按礼曰,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是也,于此足见潮俗之淳厚有古风焉。”饶宗颐纂(民国)《潮州志?丛谈志?物部》第3~4页。

以上材料表明,罗巾遮面在泉、漳、潮三州下层妇女中普遍流行,决不限于腼腆少妇,中老年妇女出门同样也以乌巾盖头。在潮州,通常用来盖头的是黑色头巾,但也有绣上精美图案的,而在闽南,用来盖头的大多是花巾或杂色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康熙、乾隆年间,就已把头巾与礼教风化联系起来,但此时尚未统称头巾为“文公帕”,而且民间习惯称为“乌巾”,或称“网巾兜”,也未确指为朱熹治漳躬亲教诲之一端。大概到嘉庆、道光年间,才陆续出现以“文公帕”指称妇女巾帕盖头之俗的记载,嘉庆、道光年间任官广东的江浙人梁绍壬在笔记中有如下记述:“广东潮州妇女出行,则以皂布丈余蒙头,自首以下,双垂至膝。时或两手翕张其布以视人,状甚可怖,名曰文公帕,昌黎(韩愈)遗制也。”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35页。

同一时期的地方志也出现了“文公帕”的说法,如《同安志》曰:“宋朱子主簿同安及守漳时,见妇女街中露面往来,示令出门须用花巾兜面,民遵公训,名曰公兜……一兜一屐,防杜之意深矣。”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五十六《风俗?泉州府》第2页引《同安志》。

道光《厦门志》则载:“昔朱子守漳时,教妇人用公兜,出门蒙花帕盖首,俗曰‘网巾兜’,外服宽袖蓝袄。岛中尚仍其俗。”道光《厦门志》卷十五《风俗记》第9页。

嘉庆、道光年间任福建巡抚的徐宗干在《斯未信斋杂录?垩庐杂记》称:“漳州女人以帛如风帽蔽其额,曰文公兜”;光绪《龙溪志序》称:“龙溪为漳(州)附郭邑,自承紫阳(朱熹)过化,理学名臣前后接踵。且就其小者言之,如妇女出门,有文公斗、文公衣、文公履……”转引自黄超云《“文公兜”的来历考辨》,载《福建文史》1999年第1期。

光绪《潮阳县志》“风俗”门曰:“《礼》曰:‘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我潮风俗之厚,妇人步行必盖丝巾,俗谓之‘文公帕’。”清?周恒重修光绪《潮阳县志》卷十三《纪事?杂录》摘录唐文藻修嘉庆《潮阳县志?风俗》,潮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本(内部),2001年,第198页。

民国《龙溪新志》曰:“吾邑旧俗,凡妇女出行,须穿浅蓝色阔袖衫,头蒙一杂色布帕,使人不得见其面,盖朱文公治漳时之遗制也。民国初乡间尚多见。”转引自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2页。

在客家地区,妇女也有类似的头饰,称为凉帽,或称“苏公笠”:惠州、嘉应(州)妇女多戴笠,笠周围缀以绸帛,以遮风日,名曰“苏公笠”,眉山遗制也。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35页。

(镇平)俗妇女冬日戴帕,帕皆青布为之;暑天田功樵采,则戴凉笠,以竹为之,笠檐缀以青绢或青布,可以障日,名曰凉笠。清?黄钊《石窟一征》卷四,中国史学丛书续编本,第175页。

这种“苏公笠”也流行于潮州府属的大埔、丰顺二县客家地区:客俗妇女晴夏皆戴凉帽,制用竹织。其式为圆箔,中开一空以容顶髻,周围缀以绸帛,或以五纱罗布分五幅折而下垂。既可周遮头面,而长夏操作,可以迎风障日,名曰“凉帽”。又曰苏公笠,眉山遗制也。《潮州志?丛谈志?物部》第5页引丰顺李《志》、《两般秋雨庵随笔》、《雪泥杂述》,并加按语“东坡谪惠州,携朝云随侍,暇辄令其艺圃莳花,故制此笠,惠州、嘉应妇女群相效之,今大埔、丰顺妇女行之如旧。”其实客家人戴凉帽或“苏公笠”不仅限于广东,在赣南、闽西的客家妇女也同样流行戴“凉帽(笠)”习俗马风《苏公笠》,载刘志文主编《广东民俗大观》(上卷),广东旅游出版社,1993年,第34页。

,闽西客家学者王增能的描述最为形象:“过去客家妇女的辫发很多是盘成高髻的,状如独木舟,谓之‘船子髻’,系以红绳,插以银簪,髻上可套凉笠,髻端外露前翘,笠沿周围垂下长约五寸的五彩布条,微风吹来,彩条飘拂,确是别有一番风韵。”王增能《客家与畲族的关系》,载《武平文史资料》总第十辑。

“文公兜”、“苏公笠”,显然都是民俗文化上的攀附行为,沿着这样的攀附轨迹前进,以之作为当地文教发达,属于“海滨邹鲁”的论调也就出现了,有竹枝词为证。道光年间,潮阳县举人高风清作《潮阳竹枝词》,其一曰:归宁少妇上康庄,楚楚青衫别样妆。

半幅罗巾遮半面,果然邹鲁是潮阳。

光绪《潮阳县志》卷二十二《艺文下》,潮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本(内部),2001年,第624页。

在漳州,黄子寅《清漳竹枝词》曰:花卉千般错绣文,盖头纱帕白罗裙。

海滨邹鲁今犹在,不见巫山一段云。转引自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2页。

这两首文人的竹枝词,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样持赞赏的眼光,一样解释为“海滨邹鲁”风的流衍。在泉州也有类似的说法:“妇女出门,向多以帕幂首,阔袖,执红漆杖。左宗棠曾为‘邹鲁’遗风。”《同安县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采陈仁《同城竹枝词》注,转录自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下),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234页。

综上所述,闽南粤东地区(包括客家基本住区)历来有妇女外出以巾帕盖头之俗,宋元时期视之为“弊俗”,与中原的情况迥异,是教化未洽所致,到了清代和民国年间,则认为这是礼乐教化的结果,是海滨邹鲁的表现。对同一事物在解释上的巨大变化,正是闽南粤东社会巨变的缩影。

以上资料反映的情况,是就整个闽南粤东地区而言,并非专讲客家,但也不排除客家。从畲族、家妇女也有类似于“文公帕”、“苏公笠”的传统服饰来看,毋宁说吸收了畲族和家许多文化因子的客家人,其凉笠、“苏公笠”服饰更接近于这一服饰的原始形态。后世文人把它解释为韩文公或朱文公或苏东坡礼乐教化的结果,虽然属于曲意附会,但却曲折地反映了闽南粤东社会的变迁,也反映了泉、漳、潮州一带妇女(包括客家妇女)生活受礼教影响的发展轨迹。

(作者单位:福建省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金乔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新罗国17岁的王子,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在登基成为国王之前,意外痛失好友,自此一蹶不振,整日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幸而在金刚山山顶遇无名老僧点化,浅尝佛门智慧,心有所悟,国王也不当了,转身出家,法名释地藏。
  •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自传,以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独家披露其成长经历、追梦历程、环球故事和航海日志。他曾是一名被哮喘折磨的儿童,苦苦与疾病斗争寻找自信;他曾是影视圈中成功的广告制作人,与众多明星合作,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他曾是艺术圈内的知名画家,在法国、新西兰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布伦海姆宫闻名天下,是因为19世纪出了一位伟大的首相;布伦海姆宫的开工建设,则是因为丘吉尔的先祖——17世纪的约翰·丘吉尔,也就是把丘吉尔家族带入贵族行列的马尔巴罗公爵。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狐狸相公缠不休

    狐狸相公缠不休

    你美,就可以男扮女装嫁到她家当她老婆吗?你坏,你就可以二话不说的走人家屁股吗?谢梦萱心里无限的愤慨,凤琉璃,你不能因为咱俩有过节,你就把我当节过!“你你你……你不要脸!”“要脸干什么?有你就行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万化融道

    万化融道

    他,肩负着家族的荣耀;他,有着别人没有的心态和执着;他,时时仰望星空;他,想去看看世界的极限在哪里;他,创造了从没有的融体;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向辉煌……
  • 后宫冷

    后宫冷

    ※本书是V文,全本2.1元※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夜深人静时可有人听见我在哭灯火阑珊处可有人看见我跳舞※※※前生,她是一个美艳绝伦,身姿婀娜的天庭舞女我是一棵期盼千年的树千年等待千年孤独等红尘梦中听我一声孤枕倾诉花开花谢就看你一直破梦狂舞※※※前生,他是一个气宇轩昂,威震四方的仙界骁将※※※※※※※※※※※沁※※※※※※※※※※不容于世俗的爱恋,让他们承受千年的痛苦当千年后他们将要迷失彼此时生命的序幕又一次又将拉开……第一卷:后宫冷她很美,但是美丽有时候也是一剂毒药,于是她想摧毁这个美丽。她有这样的勇气,她可以亲手埋葬自己的美丽——为了更多无辜的人不受伤害。但是有这样的勇气又能怎样?她有能力去对抗他的权威吗?周旋于她不想存在的后宫之中,看着那些爱着他的女人们为了他而互相争斗她突然淡然了,命不是她的,她的命在他的手里,那就随他去吧……他的冷酷渐渐消失,残暴也逐渐退去,他是否要变的不一样了呢?看着他,她想重新把命要回来,她想把自己复原。他没有拒绝,于是,她又成了活生生的她,可以爱,可以恨了。当她活了之后,她的恨也来了……埋藏千年的恨在这一刻爆发了出来,她又将怎么选择?※※※※※※※※※※沁※※※※※※※※※※※※※※※※※※※※沁※※※※※※※※※※推荐沁的其他几本长篇:《冷酷将军邪娘子》(连载中:架空轻松文)《弃后要出墙》(连载中:穿越小白文)《景云谣》(已完成:穿越历史文)《极品皇后》(已完成:穿越小白文)《后宫冷》(已完成:后宫虐情文)《宛心泪》(已完成:古代悲情文)《宛如雪》(已完成:古代虐情文)《玻璃花》(已完成:现代青春文)《玉妃》(已完成:古代后宫文)以上的文希望亲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号入坐~喜欢的话就投上票票或者帮沁拉个人气!谢谢亲们!
  •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冲动的萌芽和成长,发现并探讨每个人性困惑中的关键心理因素。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