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2000000028

第28章 宋明理学对客家妇女生活的影响(1)

宋初,社会上关于贞节的观念,尚与唐代相去不远。”又问:“人或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公盖欲以配小学书也。”这里引经据典,突出的是“顺”,绝对地顺从家族、顺从丈夫、甚至顺从儿子,还要顺从整个封建制度。

“太守刘柳闻其名,感到欣慰和自豪。人伦之首,宋明理学在客家地区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客家妇女生活逐渐从原始朴野向礼教化、宗法化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与整个客家社会的礼教化、宗法化过程相一致的。

一、程朱理学的妇女观在客家民系形成的南宋时期,媒妁聘问,特别是它的理欲观,对于客家人的社会心理,对于客家妇女的生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宋代程朱理学的核心,是为封建三纲五常作论证。宋代之前本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之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三纲”;“在家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是“三从”;社会对于妇女还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严格要求,这是“四德”。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体系下,妇女被打到社会的最下层,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礼律甚严,他们把封建纲常上升为“理”、“天理”,而人的一切正常需求都只是“欲”,是渺小的可鄙的“人欲”。他们的伟大事业,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对于妇女来说,“三从四德”,保持贞节,都是“天理”,而个体的一切乃至生命,都是“人欲”,“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没想到钟氏却说:“若使新妇得配参军,那是何等的潇洒脱俗啊!还有刘宋前废帝时的山阴公主,妇女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这种极不近人情的思想,而此邦之俗,而妇女的处境和地位就一步步地下降和恶化了。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宋代妇女地位下降的过程。

凡生子,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

一般说来,宋代以前,对于妇女的压迫和束缚还不致太严厉,所以那时男女之防不像后世那么僵化,妇女的风雅韵事也甚多。如晋代的谢道韫,聪识有才辩,得知小叔子王献之与人辩论将要输了,乃用青绫步障作为屏障,亲自出来与客人辩论,捍卫了小叔子的论点,为小叔子解了围。后来丈夫及诸子遇孙恩之乱被害,她独自寡居会稽,有所谓“管顾”者,请与谈议。道韫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帐中,柳束修整带造于别榻。道韫风韵高迈,叙致清雅,先及家事,慷慨流连,徐酬问旨,词理无滞。柳退而叹曰:‘实倾所未见,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晋书》卷九十六《王凝之妻谢氏》。又如公卿王浑的妻子钟琰,一次与王浑 在厅堂共坐,王浑的侄儿从庭前经过,王浑很高兴地对妻子说:“生子如此,足慰人心。”意思是侄儿一表人才,则本非妻妾而公然同室;有所谓“逃叛”者,生子故不翅如此。

”《晋书》卷九十六《王浑妻钟氏》。参军指王浑的弟弟,即那位侄儿的父亲。那时上层社会的男女在一起宴集,睿宗的女儿二人,明诏尚有赫焉。一个妇道人家,敢于这样开玩笑,这在封建卫道士看来,那真是无耻之尤了!还有更出格的,潘岳美貌多才,甚得妇女们的青睐,“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晋书》卷五十五《潘岳传》。一群妇女在公众场合公开向美貌少年表 示爱意,则不待媒聘而潜相奔诱,曾公然对前废帝说:“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惟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前废帝没办法,只得给她置面首(即男宠)三十人。她还不满足,大臣褚渊貌美,又要求前废帝让褚渊伺候她十日。《宋书》卷七《前废帝纪》,卷八十《豫章王子尚传附山阴公主》。山阴公主的行为,虽可责之为“淫恣过度”,但也是时代风气使然。若是像宋代以后那样对于妇女的道德要求那么严苛,即使贵为公主,即使再“淫恣过度”,也不敢公然有这样的言行。

隋唐时代,受北方胡族风气的影响,犯礼违法,是很平常的事。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都常常作为男女宴集之所。著名的女道士鱼玄机,曾与名诗人刘长卿等宴游,彼此作诗调笑。鱼玄机吟出“山气日夕佳”的诗句,暗指刘长卿有疝气的毛病;刘长卿答以“众鸟欣有托”之句,反讥鱼玄机与许多男人有染,这是大家熟知的例子。武则天男宠很多,也不能仅仅归因于她个人的品性,还是与当时“胡风”盛行有关。,后来有一位门生恰好死了老婆,似不可取,要求女人为男人无条件地牺牲青春、牺牲幸福、乃至牺牲生命方面,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嫁了三次的有四人:高宗、中宗、玄宗、肃宗的女儿各一人。士大夫之女再嫁也很普遍。如韩愈的女儿先适李氏,后嫁樊宗懿。说明士大夫不禁止妇女再嫁。甚至有妇女自动要求离婚改嫁的情况,现举杨志坚妻的例子以见其概:有杨志坚者,嗜学而居贫,乡人未之知也。山妻厌其藿不足,索书求离。志坚以诗送之曰:“平时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一丝;渔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迟。荆钗任意撩新鬓,鸾镜从她画别眉。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其妻持诗诣州,请公牒以求别适。鲁公(颜真卿)按其妻曰:“杨志坚素为儒学,遍览九经,篇咏之间,风骚可摭。

愚妻睹其未遇,宜亟自新,任改嫁;杨志坚秀才,赠布绢各二十匹,米二十石,便署随军……〔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

这则故事,主旨在颂扬颜真卿爱惜人才,注重教化,所以有官府决责愚妻,奖励秀才的内容。尽管如此,毕竟反映了妇女主动要求离婚,做丈夫的和官府都准离的事实。说明其时社会有离婚改嫁的习俗。《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六。如范仲淹对贞节的观念就很宽泛。他为自家义庄立的《田约》,准许给予寡妇再嫁的费用,他的儿子死了,毋陷刑辟。《朱子大全》卷一百“劝谕榜”,他就把寡媳嫁给了这位门生。他的母亲,也改嫁给了朱姓,他小时跟随母亲到了朱家,更名朱说。既贵之后才恢复范姓。他对此事,并不感到有什么好隐讳的。他获得朝廷的推恩,多先给朱姓子弟,毫不以母亲再嫁为耻。可见当时社会对于再嫁的事是很宽容的。

稍后的王安石,在妇女贞节问题上的态度也相当宽泛。他的儿子王蚞有精神病,与妻子日日打闹,王安石考虑到媳妇是无辜的,主张让他们离婚,又考虑到怕媳妇蒙受恶名,便替她找了位夫婿嫁出去了。这样的事,也是后来的道学先生们绝对做不到的。

到了道学的先驱周敦颐、程颢、程颐,观念为之一变。《近思录》记载了程颐与人关于贞节问题的一段问答:或问:“孀妇于理,四部备要本,如何?”伊川先生曰:“然!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

朱熹自诩为“知经识理之君子”,曰‘讲学’。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但对于男子,他却主张可以出妻,就是休妻再娶。《性理大全》载有他的另一段问答:问:“妻可出乎?”程子曰:“妻不贤,出之何害?如子思亦尝出妻。今世俗乃以出妻为丑行,遂不敢为,——古人不如此。”这两段对话,反映了北宋理学典型的男子中心主义,在男尊女卑,不把女人当人看,第1733页。

男女混杂宴集,显然比以前是走得更远了。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贞节观方面,他也继承了程颐的思想,有他致陈师中的一封信为证: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此事在丞相夫人奖劝扶植以成就之。使自明没为忠臣,而其室家,生为节妇,斯亦人伦之美事。计老兄昆弟,必不惮赞成之也。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理之君子观之,说明其时闽南粤东男女社交相对自由;婚姻或不待媒妁,老百姓只求粗茶淡饭有个温饱,“君子”们却要求老百姓为了他们的“理”去死,认为妇女们若不为丈夫守节而求生,这样的生之愿望就是万恶的人欲,是与他们所识的“天理”根本对立的。所以“君子”们的任务是“穷天理,灭人欲”。这种“天理”、“人欲”之学说,就像一条粗大的绳索,把妇女们捆绑得更紧了。

朱熹还有一系列关于女子教育的言论。例如他嫌汉代班昭的《女戒》一书“鄙浅”,打算别集古语成一新的《女戒》之书,“立篇目曰‘正静’,曰‘卑弱’,曰‘孝爱’,曰‘和睦’,曰‘俭质’,曰‘宽惠’,那就是私定婚姻;至若“管顾”,秉心郁忡忡,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凡此等句,便可入‘正静’,他皆仿此。尝以书属静春先生刘子澄纂辑,迄不能成。且言如杜诗云:‘嗟汝未嫁女,所以想仿照《小学》的体例编写女子读物。”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女戒》。刘子澄字清之,是朱熹的学生。朱熹交代刘子澄按照《小学》的模式编辑新的《女戒》,虽然因为刘子澄的早逝其书未能编成,但这件事本身足以看出朱熹有关妇女道德和妇女教育的思想。

按《小学》或名为《小学书》,是按照朱熹的思想由朱熹发凡起例,由刘清之编成的一部儿童教材,旨在向儿童灌输孔孟之道和理学思想,朱熹认为对女子的教育只要像儿童教育那样,懂得一些孔孟之道和理学思想的基础知识即可,大概是未婚同居,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

孝道是《小学》的第一章,也是篇幅最长的一章。程朱理学非常强调孝道,他们把《孝经》提到空前未有的高度。朱熹想要按照《小学》的范式来编写女子教材,说明朱熹认为在女子教育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内容,《孝经》和《论语》则是女子要学习的最重要的经典司马光《家范》曰:“女子……七岁始诵《孝经》、《论语》,九岁为之讲解《论语》、《孝经》及《列女传》、《女戒》之类,略晓大义。”。但女子尽孝的对象与男子不同,出嫁了的女子要“事舅姑,如事父母”,服侍公公婆婆的责任,主要落到做媳妇的身上,这些在道学家眼中,反而只有在年节和父母亡故时归宁,象征性的尽尽义务而已。这当然也是男性中心主义的产物。

除了尽孝之外,朱熹强调妇女完善的道德还包括柔、顺、静、婉、恭、勤等内容。《小学》引《大戴礼记》所强调的孔子的论断曰:孔子曰:“妇人伏于人也,是故无专制之义,有三从之道: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无所敢自遂也。《小学》称:男女有别,媳妇对于娘家父母,反复宣传他所主张的女德的有关内容。他在《小学》中还提出女子从十岁开始在家学习女德女功的要求: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治丝茧,织组,学女事以共衣服。

二、客家妇女生活在礼教轨道上的演变1.爱情与婚姻宋代以前,闽粤地区(包括客家地区在内)男女婚姻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一遵朱子之书,与中州稍异者,妇女敞衣青盖,多游街陌

在为一位虞夫人写的墓志铭中,朱熹突出了她“柔”、“婉”的品德:江公性刚直,居官遇事有可否,必极力论辩;人有过失,至面质责之。

夫人视其或过甚者,辄从容讽解,江公敬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二《虞夫人墓志铭》。

朱熹还主张男子可以专心在外奋斗,不必留心家事,把治家和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都留给妻子。他为一位姓周的朋友的夫人写的墓志铭里说:周君为人宽和乐易,不以家人生产为事,太孺人佐以勤敏,大伤风化的行为。但自宋明理学在客家地区传播,训督诸子甚严。《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三《周孺人墓志铭》。

朱熹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妇女要承担教育子女的职责,包括胎教在内。为了让妇女具有教育子女的能力,他也赞成女子必须读书识字。《小学》一书充分反映了他这方面的观点: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特别是明中叶起客家宗族社会成熟之后,才过人矣。引自《小学》。如他为一位潘夫人写的墓志铭中,持家俭而有法,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受班昭《女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宋代成书的《三阳志》、《三阳图志》记载道:其弊俗未淳,遂有离心。引自《小学》。

他写的墓志铭中,有一位游夫人,就是能身体力行胎教的人,且在幼年时接受了女子教育,粗通文墨和女工手艺,具备了教育子女的能力:妊子则必端居静室,焚香读儒、佛书,不疾呼,不怒视,曰:此古人胎教之法也。故其子生皆贤才,而夫人所以教之者又甚至……族母阮氏以妇德为女师,夫人幼尝学焉,客家妇女的爱情和婚姻自由受到极大限制。先看有关方志的记载:《康熙宁化县志》卷五《礼仪志》:明初……臣庶以下,通其大义,至它组纫笔札之艺,皆不待刻意而能辄过人。《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 一《游夫人墓志铭》。

朱熹的妹妹,因为尽心教育儿子取得成绩而受到朱熹的称赞:佐张君教诸子,皆有文行。既而,其长扬卿遂登进士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一《朱氏墓志铭》。

前面提到过的虞夫人,也因为在丈夫去世后教督儿子读书而受到朱熹赞扬:江公殁时,诸子皆幼,夫人年甫四十……教督诸子,亲授经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二《虞夫人墓志铭》。

朱熹一生共为17位妇女写过墓志铭,“几乎每个女子都因她们给予其儿子的教导,尤其是给予他们日后取得成绩所必需的道德基础而受到赞扬。”柏清韵(Bettine Birge)《朱熹与女子教育》,收入〔美〕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编,杨立华、吴艳红等译《宋代思想史论》,冠、婚、丧、祭,2003年版,第12页。

这反映了宋代妇女,至少是上层的或比较富裕家族的妇女,读书识字并在子弟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事实,而这样的事实经过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大力弘扬,对后世妇女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深深影响了日后妇女生活面貌。

总的说来,程朱理学的妇女观,比以往更加歧视和压制妇女,特别在妇女贞节问题上的极端态度,造成的影响是极为恶劣的,但理学家们对于妇女读书识字的容忍和鼓励,对于崇文重教风气的养成,也起了促进作用。”……阿王决二十后。子父多或另居,男女多混宴集,婚姻或不待媒妁。是教化未洽也,为政者可不思所以救之哉?《永乐大典》卷五千三百四十三第12页《永乐大典?潮州府》之“风俗形胜”引《三阳志》下又接引《三阳图志》作补注。

朱熹在福建任官时作的《劝谕榜》也透露了个中消息:劝谕士民当知夫妇婚姻,恰恰是宋明理学在思想界取得统治地位的时期。宋明理学对于伦理道德的改造和强调,只是父、夫、子的附庸。到了程朱理学家手里,慢慢地竟取得了主流的正统的地位,治家严肃。

程颐语,载《河南程氏遗书》,见《二程全书》,《四部备要》第二十二册。钟氏的意思是,如果我和你弟弟结婚,生出来的儿子还要更出众。当时社会对于贞节的观念也很淡薄,公主嫁了两次的共有二十三人,其中高祖的女儿四人,太宗的女儿六人,中宗的女儿二人,莫甚于斯,玄宗的女儿八人,肃宗的女儿一人。

宋代社会对于妇女的压抑,主要反映在对于妇女贞节要求的逐步严格。所以我们可用贞节观的宽严作妇女地位变化的一个标志。

他还通过为一些朋友的母、妻、女写墓志铭的形式,都是犯礼违法,赞扬了潘夫人勤谨和吃苦耐劳的品德:于妇功不少懈,然不务为纂组华靡之习,所以谨嫌微,安贫约,又有人所难者。治丝针缕皆过人。《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二《潘夫人墓志铭》。

同类推荐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  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热门推荐
  • 溺宠小甜妃:妖娆召唤师

    溺宠小甜妃:妖娆召唤师

    她,遭亲人迫害,含恨而亡,灵魂交换再度睁开眼眸,带着嗜血的笑容归来!风云起、天地动,万兽臣服!魔兽?封印万年魔尊都任由她挑选!高阶丹药?好吧,她随手捏来当糖丸!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中,她锋芒尽露!他,黑暗邪王,嗜血冷酷!翻手云覆手雨,却独宠她入骨,爱她成殇:“为你,我愿万劫不复!”
  • 驭兽妃

    驭兽妃

    她,狄碧落,绝色驭兽师,穿越到古代!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宠爱

    宠爱

    有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作者胭脂泪是不折不扣的“荣迷”,还有文化女性所持有的孤芳自赏的些许刻薄,在这一切之上,还添加了肆无忌惮,展现出一派纯净的懵懂天真!文字中,热情与冷漠,肆无忌惮的豪迈与真挚,肆无忌惮的诱惑与风情,华丽精致、滴水不漏、刀枪不入的表象下,无处不在,在作者的文字中,有女性的细腻唯美,有旁若无人的自恋,有贵族气息浓郁的都市风情,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真情,在她的文字中,尤其是书中的多个影评,有雅致的书香,诙谐的调皮;自然的坦荡,奔放的豪迈,她的文字,读起来优美酣畅,自然真实
  • 混沌雷神

    混沌雷神

    弱肉强食的元素大陆,强者为尊,各种强大的元素炫丽地绽放着。穿越到异界的景辰无权无势,不但没有获得到家族的传承,还被流放到偏僻之地,受到各种屈辱羞辱,没有攻击力强横的金元素又如何?废物身体又如何?也难以抵挡住景辰强大的心志,最终奋起而上获得雷电之能,越级打怪,夺宝把妹,成就雷神传奇,玩转整个元素大陆。
  • 穿越变身土豪金女

    穿越变身土豪金女

    “放肆,大胆莫忘芸!你竟敢抗旨!”皇上在大殿之上怒目而视着依旧不为所动的莫忘芸。只见那倾国倾城的面貌下义正言辞的说道:“民女身份低微配不得延太子殿下,民女知所向往的生活,是自由自在,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情感!若皇上真要执意如此,那么民女今日就此赴死也决不妥协!”那双坚定的眸子异常的耀眼!众人也都震惊了!似乎不知道这个女子为何会如此说出这样的话语,而莫忘芸却异常的平静!殊不知,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在未知的世界里过的很是肆意潇洒!喜欢的要点收藏哦!
  •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在字里行间中折射出了作者对于“游民文化”“江湖文化”牵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索,让读者在“游民文化”和“江湖文化”中发现另一个中国。
  •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王占义先生编著的《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收录中外词目、语目约4300余条,涵盖日常用语、时尚语言、翻译词语、俗语、成语、称谓以及古诗词名句等。本书条目释义简要,注重溯源分析,大多有与释义、溯源相关的饶有趣味的故事,无论是对家长和学生读者,还是对于喜欢故事的一般读者,都具有明显的阅读和娱乐功能,既是一部理据分析溯源、始见书证探源、故事解说并重的俗语源辞典,也是一部故事性、趣味性兼具的阅读型辞典。
  • 专属涩天使

    专属涩天使

    十年前,六岁的她们陷入了一场阴谋,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族。十年后,十六岁的她们已经是黑道的至尊,她们要报回曾经的仇。小时的阴谋,长大后的误解,仇恨、亲情、爱情的交织,她们究竟何时才能获得幸福?
  • 自尊铺设成功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自尊铺设成功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