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1900000020

第20章 袅袅升起而永不衰落的声音(5)

我想,我的文学创作生涯很可能跟我少年时期的那个夜晚有关。那个夜晚,一曲《梁祝》引我浮想联翩,步进我自己创造的神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那一阵,有一种奇异的感觉从我心中流过——我的情绪随着《梁祝》的旋律起伏,并且不断有幻觉的图像在眼前(也可以说是在脑海里)旋转。自然,所有的图像都是依我个人的情绪变化而变化。最奇妙的,是在我的伤感情绪增长到极度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月亮不应该那样明亮。果然,现实中的气象有了变化——是我的伤感情绪的翅膀扇起了风,渐渐的,无边无际的夜空被惨云愁雾所笼罩,月宫中的那个我也随之消失。与此同时,《梁祝》的音乐声也戛然而止。这时候,我听到了一种很细微的声音——哦,是楼下那棵飒飒的松树抖动出的声音。那声音像是一席宽慰我的软声款语,又像是《梁祝》音乐的袅袅余音。我擦了泪,感到一阵舒心的疲惫,独自回味起我刚才创造的神话。那些幻境中的鲜活图像,似乎还散发着古香的气息,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精神享受。那种享受,令我至今仍然迷恋我少年时代异想天开的创作经验。

可是,我想告诉平儿的是,还有另外一种谁也无法解释的图像,它会在某个特定的情形下突然浮现在我的眼前,并且使我不由自主地说出非常忌讳的话语。尽管这种情况的出现仅是偶然的,但它给我精神上的刺激相当强烈,使我长时间的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我不曾给任何人描述过那件事,只琢磨过应该如何忘掉它才好。可是,我越是这么琢磨,脑子里就越是会分泌出一种恐怖而痛苦的汁液。

平儿在留神听,她摆动几下柔顺的头发,像要帮我摆掉那些烦扰的记忆。一个含有荒诞意味的,但并不算罪愆的念头悄悄盘踞我的心——能否大胆地抚摩一下她的柔发?

可是我不敢大胆。

因为,平儿清澈的眼睛正专注地看着我,她是那样想听我讲一些跟她毫无关系的事情。那么好吧,我继续跟她讲,就以这种占有她耳朵的方式来实现我的大胆——

那是一个盛夏的黄昏,我和几个同学正在院子里快乐逍遥地玩耍,记得是玩“打弹子”(用手指将小玻璃球弹进几个距离不等的小土坑里),我的后背突然被谁使劲拍了一下,不待我反应过来,就听一个浓重的河南女高腔在我耳边炸响:都啥时候了,还不回家吃晚饭?

我起身一看,是一个姓王的同学的母亲,我们管她叫孙阿姨。这时,孙阿姨已经看清了我,连忙笑说她认错人了。我也笑,知道她认错人的原因除了我跟她儿子的身高差不多,最主要是我们穿的衣服都一样,是“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缴获的战利品——印军降落伞,由“藏八”统一染成天蓝色订做成校服。

孙阿姨有些焦急地问,你看见我家王海滨没有?

哦——王海滨……我不明白这个太平常、太熟悉的名字为什么会在这时候突然滋扰我的心?我的心开始怦然跳动,人也像立刻失去言语能力,舌尖不灵地回答,好像……好像……他……

孙阿姨立刻捉住我的胳膊追问,他在哪儿,在哪儿,哪儿……

其实,我这一整天压根儿就没跟王海滨照过面,但在孙阿姨的追问下,不知怎么我的眼前竟然浮出一个逼真而噬人的图像—— 一片蓝色的海,波涛汹涌着在朝一个不知何处的地方漫去,漫去……尽管在此之前我从没见过真正的海,但在那一刻,我却是真真切切地见到了那片正向我传达某种凶信的大海。于是,咒语猛然自我的嘴里走向孙阿姨。我说,王海滨可能去游泳被淹死了。

孙阿姨在我肩膀上重重地给了一拳,怪嗔一声“死鬼,瞎说啥哩”便走开了。不知怎么,我看她走在黄昏里的背影,感觉像是有个诡诈的阴影在跟随她,悄悄将她的步履勾出凄凉的弧度。

孙阿姨边走边唤“王海滨”的声音渐渐远去,随后过了很短的时间——也许是五分钟,也许是十分钟,整个世界都被卷入一个巨大的声音旋涡——远处传来惊恐万状的大呼小叫……

王海滨被淹死了,淹死了……

我和几个同学朝门诊部疯跑而去,只见那里的过道上已经围了不少人,几个医生和护士神情紧张地来回奔跑。孙阿姨瘫坐在一张长椅上一个劲儿号哭: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呀,就这么一个儿子呀,我咋向他爸交代呀,咋交代呀……

我不敢走近她,更怕她这时候看见我。她刚刚不久才骂过我什么呢?哦,“死鬼”。丑陋的“死鬼”竟然使孙阿姨的脸上拓开了一条河……不,是一片海,海面涌卷着悲泣的狂澜……

应该向谁解释一下呢?我并不是一个包藏祸心的人,我的“瞎说”跟王海滨的死完全没有一点儿关系。或许,王海滨还有起死回生的希望,医生护士们不正在抢救了吗?想到这儿,我急忙绕到急救室的后窗那里,还好,窗帘没有拉严,于是我趴在窗台上,目睹了抢救王海滨的全过程——赤身裸体的王海滨看来是被呛死的,他双目紧闭,面色发青,手臂僵硬地弯曲着,俨然一具医学用的人体标本仰躺在手术台上,几个医生很卖劲地搓揉他的四肢,其中一个在给他做人工呼吸。渐渐地,几个医生停了手,嘘着气,擦着汗,跟护士说了些什么话,就见护士拿来消毒棉花,一点点往王海滨的嘴里,鼻子里和耳朵里填塞……这情景令我几近窒息,仿佛觉着王海滨随时会突然跳起来抓住我,我在心里惊叫一声便撒腿跑开了。

当天夜里,我又失眠了。是心惊肉跳的失眠,而后又心惊肉跳地做了一个梦。我梦见我走在一条很窄的山间小道上,迎面突然冒出一个我并不认识的人,他年纪与我相仿,生着一头浓发,手拿一根桑树枝。我想从他身边走过去,可他故意拿身体左挡右拦就是不让。我问他想干什么,他不回话,竟盘腿坐下慢慢咬噬桑叶。我心怯地看着他,看他的头发在怎样活动。确切地说,是游动。一根根头发变化成一条条毒蛇在朝我的脚下游动,我慌忙拿脚去踩,却越踩越多。情急之中,我拎起一条蛇的尾部,使劲朝远处甩去,没想到它被一棵树弹了回来,像条绳索系在了我的脖子上。我呼吸困难,觉得自己快要死了,但我不想死,不想有一天别人看见护士拿消毒棉花往我的耳朵鼻子和嘴巴里塞的情形。可是,越来越多的蛇还包围着我,我只能拼尽全力去踩,踩……终于,这个令我冷汗大冒的噩梦被我踩死了。

这是你少年时代的故事?平儿问。

嗯。我点头。

蘸血的故事。平儿笑。

嗯?我愣住。

平儿说这带点儿血腥味儿的故事虽然真实,但那纯属巧合,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你们作家写的小说里不是有很多巧合的情节?现在一些电影也故弄玄虚地要打“本故事纯属虚构”的字幕呢。

我承认这点,但我过去始终这样判断,文学创作中的巧合情节与生活中的巧合事件有质的区别,前者是人想象出来的,后者是神专门安排的。为此,我在未成年时就背上了两大精神包袱,一是我祖上的家庭成分,二是我身上的所谓“特异功能”。

平儿说,那你为啥不写出来,兴许可以解放思想呢。精神包袱都是人为的,你去精神病院采访一下就知道了……哦,看我扯到哪儿去了,你不会生气吧。

怎么会呢?我很感激平儿的劝导,不自觉地上前握住她的手,却像握住了一团……我心里猛一紧,急忙松开。

平儿笑我紧张什么,我不好跟她讲,那是因为我握住她手的那一瞬间,竟让我又想起了消毒棉花。

消毒棉花上面,有我曾经做过的噩梦。

平儿问我是从什么时候想着要搞文学创作的。这我可说不清楚。第二天,我送她一本《金蔷薇》,并在一段话下面画了红道……

当我想到文学工作的时候,我常常问我自己: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一般是怎样开始的?是什么东西第一次使人拿起笔来而一生不放下呢?

很难想起来,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很明显,写作,像一种精神状态,早在他还没写满几令纸以前,就在他身上产生了。可以产生在少年时代,也可能在童年时代。

平儿对这段话并不怎么认同,她说她就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搞文学创作的。

你自己知道?我很惊奇。

当然知道。平儿笑。

什么时候,我追问。

就是现在。平儿又笑。

你敢肯定?我不大相信。

当然肯定。平儿再笑。

我问平儿为什么,当护士不也挺好的吗?

平儿笑而不答,脸却绯红着,仔细将《金蔷薇》书里的其中一页折起来。我感觉她折叠书页的动作,似乎在向我表达一种决心已定的意思。我告诉她,搞文学创作其实不那么浪漫轻松,而是一桩很痛苦的事。

痛苦?平儿不笑了。

我说,我要免费送你一句金玉良言,“内心没有痛苦的人不能写小说”。当然,这不是我的理论,是我的一个同行朋友,广州军区创作室的张波说的。

平儿的表情老成起来,说,也许我的内心没有你认为的那种痛苦,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痛苦,但我内心可以有别人的痛苦,那些人……比如,我喜爱的人,尊重的人,我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还有你的姑妈,还有就是……你。

“你”字说得极轻松,随即脸也变得愈加绯红。

又说,我还是认为你应该写关于咒语的事,说不定一写出来,咒语也会转化成吉言哩。你要再不写,等我哪天写了,你可不要说我剽窃你的故事了。

怎么会呢?我倒真希望看她写出来是个什么样。哦,平儿,这个我给她起的名字,怎么会带了点儿草原的宽柔?我猜想,如果她哪天果然写出一个故事,那一定带有芬芳气息的。不过,猜想归猜想,在她还没有写出一个字的时候,我就为她写了篇小说。

那是一天中午,阳光很烈,我往医院内四科去看我姑妈,路过大操场,只见一个男兵正满头大汗地教一个女兵学骑自行车,正在兴头上,猛听附近传来医院政委拉长了调的怒吼:给我滚回去——眼不见,心不烦——

一对原本兴高采烈的男女兵顿时傻眼了,女兵满脸通红地一溜小跑着狼狈而去,男兵则在逃窜之时连人带车摔倒在地,接着跳起来,不顾一切地拖着自行车一阵疯跑,那副模样很像一只被猎人追杀的黄羊。我站在那里观看,实在忍俊不禁,却不敢笑出声来,因为医院政委还在作威严巡视。

我问平儿,你们政委为什么会这样做?

平儿卖个关子,说,这跟窗户有关系。

窗户?我没听懂。

平儿告诉我,医院里有些人暗地称他“左政委”。一次,左政委路过一间宿舍,听见里面有男女在窃笑,于是很警觉地绕至窗户往里探视,结果就探视到了他猜想到,但不想看到的那种事。从那以后,左政委便对男女生活作风问题格外重视,并要求各科室领导也必须重视(包括男女军官的正常恋爱),他还经常亲自查夜,查夜的方法也很独到,一般不敲门,只从窗户上探视。据说好几回宿舍里的人听见窗户外面有动静,急忙推窗来看,却是猫狗之类,待放松警惕后,竟真的与左政委在窗户跟前照了面。

我故作沉思状跟平儿说,看来我是决不能晚上到你宿舍来的。

平儿一时愣在那儿,眼睛瞪得大大的。

我一笑,你别这么瞪着我,怪骇人的。

平儿也笑,眨眨眼睛放松下来,说,没关系,晚上来就晚上来,我的宿舍在二楼,左政委又不是长颈鹿。

我知道,左政委很快就要退休了,他将告别西藏,告别这里的男女兵们,然而他所探视过的这些窗户,还将继续一览无余地展示他的威严。

那天夜里,我铺开稿纸,没有以《梁祝》音乐来酝酿感情,写下了小说《落叶,在金风中低吟》。我把小说拿给平儿看,平儿说她很喜欢,主要原因是我在小说里没有把谁给咒死,只是我写的那只小金鱼在现实生活中是千真万确地死掉了,并且她就是像小说里写的那样给小金鱼下的葬。她还诚恳告诫我,但愿你的所谓咒语从此不可以再伤害任何人。

那是当然。

可是我后来辜负了平儿,这很对不起她,因为我无意中将她很喜爱很敬重,并且亲自陪伴过的一位女作家给咒死了。

那位女作家的名字叫“三毛”。

得知三毛自杀噩耗的时候我正在北京,记得是解放军画报社的记者唐念祖告诉我的。唐记者一大清早专程跑来找我,是因为我们曾在一起议论过三毛。当时我很认真地发表意见,根据三毛的一些作品(我几乎读过她的所有作品),我总感觉她内心深处有太多太多的痛苦,仅靠写作是解脱不了的,我担心她最终会选择自杀这条路……

这可能就是我的所谓咒语了。

唐记者红着眼睛给我好一顿指责。这不足怪,因为像她那样多愁善感的人,太容易成为“三毛迷”。所谓心心相印,正是如此。我能说什么呢?三毛人已经去了。对于三毛,我该说的或者根本就不该说的都已经说过了,收也收不回来了。

好在平儿没有责怪我,她流着泪写下一篇悼念散文《格桑花的等待》,并附了一张她跟三毛在拉萨的合影照片,照片背后有三毛工整的斜体字:“平妹妹,我爱你。”平儿在文章结尾处深情写道:“……她的挽歌悠远而瞭亮,在天边袅袅升起,永不衰落。”

读着,想着,便听到了真正袅袅升起而永不衰落的声音。它来自拉萨,从布达拉宫,从大昭寺,从小昭寺,从哲蚌寺……太多太多跟我姑妈一样善良的人们口诵“唵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声音渐渐由小而大,并由阵阵法号声烘托着升往天边,就听天边有了滚滚而来的回音,似乎是在召唤谁的灵魂的交响:不要睡,醒一醒,醒一醒……

我醒来。三毛却没有醒。

那是谁,在用一种怎样的凄美音乐,滴血般,淋漓叙述我所有的羞愧?

我想到了《梁祝》,还想到了有一天我也终将睡去。

那么这样——当我睡去之时,如果还有人来为我送行,就请播放一段《梁祝》。

这就足够了。

足够足够了。

我将随着我最喜爱的不朽音乐,以优美之姿抵达一个宁静的梦,继续享受我难以描述的想象驰骋。

这不是所谓“遗言”,而是我的爱人——西藏,是她,是她那一方的神灵邀我加入其中的。

就是这样。

同类推荐
  • 任时光飞逝,我只在乎你

    任时光飞逝,我只在乎你

    童韶华:我不是第一个牵你手的男人,也不是你第一个拥抱的男人,更不是第一个亲吻你的男人,却是你遇到快乐第一个想分享,悲伤想依靠的男人。你是我心中无法说出的秘密…童雪茜:岁月如逝,年华老去,等待终究不过是一场梦,待我醒来时,你是否还依然在我身旁守护着我。原来最好的一直就在身边…
  • 瓦城上空的麦田

    瓦城上空的麦田

    她没有回过头来。 她说我怎么知道呢?不回来就又是忙呗。那种白云好像在慢慢地飘,又好像总是一动不动。李四说他不喜欢她这么回答。那种白云在瓦城是永远看不到的。哪一年她总是一句,望着远处的一朵白云。他老伴经常看着那种湿漉漉的白云发呆。李四说,好像她已经习惯了,他的老伴当时正一动不动地望着远处,她无所谓了,那是一朵湿漉漉的白云,她好像已经不于期盼着他们的回来……
  • 如果下一秒再爱你

    如果下一秒再爱你

    她爱过一个人,爱了很久。可当初的她只是丑小鸭,不敢说出那个字。她认为只要她默默地守候在他身边,就已经如沐春风,就已经此生足矣。这段记忆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让她看不到,有人在一旁,深深地看着她,关注着她,爱着她。终于,她明白一个道理,她虽然没有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但是,在经历了似水流年后,却能爱上那么一个人,以及与那个人彼此相爱。一颗早已知道名字的树,在她心中生根发芽,终是硕果累累,亭亭如盖。
  • 一个乡村的冬夜

    一个乡村的冬夜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素素花开

    素素花开

    一部关于青春、梦想、爱情、追逐、金钱和欲望的小说,一首倾心相恋却不得不挥手告别的爱情挽歌,素素、程心亮、优优、小放,他们彼此相愛又彼此折磨,他们彼此纠结又相互救赎,青春本就是一首可歌可泣的诗篇,爱情更是人生一场豪华的盛宴,为赴此宴的人们,对所有的付出都终将无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千金变村花:菜公主的跷跷板

    千金变村花:菜公主的跷跷板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朵小村花,从乡下重返城里,让你捧腹,让你挥泪,村花真的是一个平凡的少女吗?刻意的逃避掩饰不了华丽的身世,花不是好鸟,蜗牛也能变小强,请看菜公主的高低人生!
  • 《爱上我的刺玫瑰(大结局)》

    《爱上我的刺玫瑰(大结局)》

    五年前,那一夜令她铭心刻骨,身心俱伤。而做下错事的他也深深的爱上了被他伤害的女孩。五年后,当他已经由当年的莽撞少年,蜕变成了身家亿万的总裁时,他的办公室走进来的新进人员,竟然和她的相貌那么相似,他惊呆了。五年后的她得知了真相,已经由当年柔弱清纯的白色蝴蝶变成了一朵带刺的娇艳白玫瑰,她满怀着复仇的恨意,接近他,只是为了报复他......幸福、温暖、误会、激情、报复、感动……所有的情绪你都可以从本书找到,欢迎进入这本笑中有泪,泪中含笑的轻喜剧小说——《痴情贵公子的玫瑰娇妻》————————————————————————我的新文:欢迎大家去看看!《危险总裁不好惹》http://m.pgsk.com/a/85648/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病中逃亡

    病中逃亡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健康必知的食物营养真相128例

    健康必知的食物营养真相128例

    有时我们会片面理解甚至误读食物的营养信息,这些营养误区会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探求食物的营养真相,用吃的智慧保护身体健康。《美食天下(第2辑):健康必知的食物营养真相128例》让你清楚了解128种食物的健康必知的食物营养真相。
  • 极品商后之贱贱惹人爱

    极品商后之贱贱惹人爱

    *穿越文,双洁文,爽文,宠文,无节操,无下限,雷人!慎入!21世纪鬼才萌妹子一朝穿越成了皇后。一个不得宠的皇后!皇上不爱,爹爹不疼!这个后位还要不要?果断不要,跷宫!***沐菲比这一生有两个愿望,要么当最傲骨的发明家,要么当最迂腐的暴发户。如今她只能选择后者。***出宫要干啥?废话,肯定是挣钱啊!干啥能挣钱?废话,干啥都能挣钱!***包子不好卖咋办?找个形象代言人!老婆娶回家不满意咋整?来举案妻美啊,挑选的老婆包漂亮,包温柔,不满意可以退货喔亲。【无节操借人篇1】某女叼着牙签翘着二郎腿,看着眼前的美男子,一脸的贼笑。“逸哥哥,最近能出来撑场面的美眉不够啊,借几个?”眉毛上下抖动ing某男无语,上天不公,这美女坐如此猥琐的动作,竟然也能别有一番风味。“哥哥美人没有,大汉倒是不少,可否男扮女装。”“滚粗!”某女暴跳,摔杯子走人!【无节操继续借人篇2】某女穿着一身土豪金,头上钗子珠子重的抬不起头,笑的一脸春光明媚!“皇上,民女想跟皇上借几个妃子用用可否。”睫毛以高频率上下闭合ing。某男得意,上天眷顾,这美女依旧是那般的“俗不可耐”,俗的让人清透心脾。“嗯,朕准了。”“大爷您真大方,民女满意再借。”某男黑线连连。简介用人话来说就是:一个女子穿越到古代变成了皇后,再从皇宫逃出,成为极品奸商的故事!故事随性,不喜?你喷我啊!有意见请点封面下边的“加入书架”进行投诉!
  • 田园女医

    田园女医

    她,天朝第一军医院胸外科活招牌,穿越了。没饭吃,住猪栏,被叔叔一家欺负,唯一疼她的奶奶也病入膏肓。她银牙一咬,发挥灭绝师太最高战斗状态,采药治疗奶奶,使计虐极品亲戚,开诊所,办药厂,顺风顺水,开创一个属于她的医学纪元。却遇到他,从此研究方向从胸外科偏向了神经科。他,云空国倍受万人敬仰的风流神医,潇洒机智,从未棋逢对手。却遇到她,屡战屡败,越战越矬,从此人生无胜迹。对付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爱上自己,于是他决定——将师太纳为己有!某妖孽:老牛吃嫩草,天作之合!白草合:就怕你这头嫩头啃不动姐这棵老草!(姐可是有三十多年的魂龄啊!)某妖孽:只有不努力的牛,没有啃不动的草!白草合:切,姐还怕你不成,放马过来!某妖孽:错,是放牛过来!白草合:……
  • 文学探谜

    文学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海洋馆漫游:海洋谜底解析

    海洋馆漫游:海洋谜底解析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