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54年伦敦海德公园的水晶宫制作恐龙塑像起,已有了很多以恐龙为题的公园。1907年,德国汉堡的哈根贝克动物园制作了水泥恐龙。最近已发展到制作原尺寸大小的会动的模型了。
在文学作品中,恐龙一直都是很流行的,从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到最现代的科学幻想小说,如米高·克利切敦的《侏罗纪公园》。恐龙也出现在电影里,在银幕上,它们庞大无比的形象更使人着迷。1933年拍摄的《金刚》,是最早拍成电影的恐龙经典作品。
恐龙分为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两大类。还有一部分恐龙原先是肉食者,后来演变成杂食,荤的素的都吃。同现生动物一样,吃肉的恐龙数量少,吃植物的恐龙数量多,而且占绝大多数。
肉食恐龙中最有名的是霸王龙,此外还有跃龙、恐爪龙、永川龙等。大型肉食龙的主要捕猎对象是大型的植食恐龙,例如梁龙、雷龙、马门溪龙、鸭嘴龙等。
在美国曾发现有肉食龙追逐雷龙的化石足迹。更有趣的是,在一块雷龙的化石骨骼上发现食肉龙啃咬时留下的牙印,并在附近发现了跃龙掉落的牙齿,从而证明跃龙就是“杀害”雷龙的凶手。
小型的肉食龙吃小动物,如小的爬行类、昆虫及哺乳类。一种体型轻巧的小型肉食龙,以偷吃其他恐龙的蛋为生。在蒙古沙漠中的一个恐龙蛋的窝里发现的偷蛋龙化石,便是这类恐龙。
有的恐龙可能专以蚂蚁为食,像现代动物中的食蚁兽一样,通常肉食龙的前肢均很短小,但在蒙古发现的巨手恐龙,其前肢竟达3米长,而且还长有巨大的前爪。有人认为巨手恐龙可能以白蚁为食,巨大的前肢及爪是掏白蚁窝的工具。
吃植物的恐龙有丰盛的食物可以享用,松柏、银杏、苏铁、蕨类等植物,可以满足不同恐龙的不同口味。至于各类恐龙具体吃些什么,学者们还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动物吃植物,另一些则吃肉类——通常是吃那些素食者!恐龙当中有吃肉的,也有吃素的。肉食恐龙可能首先进化出来,捕食其他类型的爬行动物;素食恐龙则由肉食恐龙发展出来。
肉食恐龙都是两脚行走的动物。它们用后腿站立和四处走动,这使它们能跑得快,捕捉到它们的猎物。它们有巨大的撕咬的利牙和伸向前边的能抓捕的双“手”,还有一条粗长的尾巴,以臀部保持身体平衡。所有的肉食恐龙都是据此设计出今天的模型的。
素食恐龙需要有比肉食恐龙更大的肠脏,为的是能消化更多的食物。最初素食恐龙进化出来时,它们沉重的内脏使它们失去身体的平衡。后来,进化出用四肢着地活动的类型,它们发展出长长的脖子,以便能伸出到处觅食。于是,像雷龙那样的长颈素食恐龙的基本形态就进化出来了。
与此同时,另一群素食恐龙则发展成,将巨大的内脏垂在后腿之间的两脚素食恐龙。这些恐龙仍能用两脚行走并取得平衡,禽龙和潜冠龙便是两脚的素食恐龙。有些两脚素食恐龙发展出装甲,它们的体重又增加了,于是采取四肢着地的生活方式。这种类型的素食恐龙包括剑龙、三角龙和包头龙。
生活在数亿年前的恐龙是地球上体型最庞大、最强壮的动物之一,但同时也是地球上最奇特的动物之一。很多恐龙外形看上去十分奇特,然而,古生物学家却认为,这些看似古怪的附肢和身体部位之所以进化出来,都有其特定用途,尽管有些部位进化的原因目前研究人员仍未搞清楚。
位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美国麦卡莱斯特学院古生物学家克丽丝蒂·柯里·罗格斯在美国“国家地理”节目《奇形怪状的恐龙》中说:“这些恐龙不仅是动物灭绝的符号,还是进化成功、具有‘创新精神’的物种。”
《奇形怪状的恐龙》于10月11日播出。罗格斯补充说:“它们进化出了角、壳皱、尖状物、长颈、长尾、尖爪、长牙。它们都拥有这些不同寻常的特征,是距今2.28亿年至6500万年前的进化得极为成功的地球生物。它们统治了那个时期的地球。”《奇形怪状的恐龙》介绍了恐龙家族中最令人感兴趣的一些成员,以下是其中五种。
棘龙:用来炫耀的鳍状凸起
身长60英尺(约合18米)的棘龙曾是地球上最大的肉食恐龙,个头超过可怕的霸王龙。不过,古生物学家至今仍对棘龙最显著的身体特征之一的用途大惑不解:背上高约5英尺(约合1.5米)的鳍状凸起。美国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雷诺解释说:“我认为,鳍状凸起令棘龙的身体更重,还能用来‘捕风捉影’。”
“所以,这种身体特征没有给棘龙带来任何实际好处,当然,可以用来向对手炫耀,‘看看,我可能长出5英尺的背鳍,我很健康,体型也比你们大’。”塞雷诺和其他古生物学家认为,庞大的鳍状凸起是棘龙用以建立领地、吸引配偶的重要工具。塞雷诺说:“我们的确从未在恐龙世界及以后的岁月里见过这样的身体特征。它们是进化变得狂热的典型例证。”
食肉牛龙:长相凶猛,前肢短小
表面凶猛的食肉牛龙是另一个让古生物学家迷惑不解的恐龙。食肉牛龙体长25英尺(约合7.6 米),长相凶悍,头部长着像公牛一样的角状物,下颚如盒子,露出阴森森的尖牙。但是,尽管它的肩胛很大,前肢却出奇的短小。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古生物学家菲尔·曼宁说:“食肉牛龙的颅骨非常短,看上去就像有人拿煎锅把它的面部击碎一样。不过,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食肉牛龙的庞大肩胛——简直太大了。你以为会在肩胛的末端会看到巨大的前肢,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却小得出奇。食肉牛龙的确是一种造型怪异的恐龙。”
马门溪龙:恐龙家族的“长颈鹿”
食草恐龙马门溪龙被称为恐龙家族的“长颈鹿”,颈和尾的长度是身体的两倍。长期以来,马门溪龙这种身体特征令人大惑不解。尽管很多人认为,包括长颈鹿在内的动物长颈是为获取高树顶端的食物来源进化而来,但古生物学家塞雷诺却称,此类动物有一种古老的仪式,它们的颈部互相缠绕、推压,以赢得配偶的青睐。他说:“我认为马门溪龙的长颈可能也是这种用途。”
副栉龙:精美头冠像香蕉
副栉龙是曾在科幻巨制《侏罗纪公园》中亮过相的恐龙之一,它们拥有恐龙世界最漂亮的头冠之一。曼宁说:“副栉龙的确十分奇特,头骨处有一个巨大的隆起,就像脑袋后面长了根香蕉。”这个香蕉状头冠在科学家当中引发了激烈争论。有些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是用来提高副栉龙的嗅觉或帮助调节体温的,还有科学家认为头冠是用来传递信号的。
三角龙:用角来向异性求爱
三角龙最大的特征就是头上的3只角,一直以来也是科学家争论的话题。传统观点认为,三角龙用它们来保护颈部,或在搏斗中给对手致命一击。但现在很多科学家认为,3只角是三角龙在求爱期或建立领地时展示实力的工具。
泰坦龙类骨质甲板之谜
泰坦龙类是一类大型蜥脚类植食恐龙,现出土的多具泰坦龙类骨骼化石标本显示它们生前的体重可能超过100吨。泰坦龙类的皮肤上存在大量的骨质甲板,幼年时期泰坦龙类皮肤上覆盖的骨质甲板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能够避免掠食动物的攻击和猎杀。泰坦龙类胚胎皮肤上有许多肿块,这与鳄鱼胚胎皮肤上的肿块颇为相似,这暗示着泰坦龙类成长之后肿块会变得像鳄鱼皮一样坚硬。
泰坦龙类成年之后其骨质甲板的作用并不重要,其庞大身躯上的骨鳞显得很小、很柔软,不足以实现真正的防御保护。蒂亚戈强调称,这种骨质甲板的防御作用对于幼年时期的泰坦龙类要远大于成年时期,能够使幼年泰坦龙类有效的减小掠食动物在攻击中对其造成的伤害。
知识小贴士: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1864年,英国哲学家和达尔文的同代人赫伯特·斯宾塞造了“适者生存”这个短语。达尔文《物种起源》最早出版于1859年,此后他不断对其作品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后来在《物种起源》第五部分达尔文采用了该术语,这使斯宾塞的名声大振。
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他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