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3500000001

第1章 混乱中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1)

1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东汉末年,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巨鹿人张角创建太平道,利用符水治病的方式秘密联络各地百姓。公元184年,太平道三十六方的徒众同时起事,他们头裹黄巾,称黄巾军,并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聚集数十万人,重创前来镇压的官军。后来黄巾军领袖张角病死,其弟张梁、张宝被杀。黄巾军主力在坚持了九个月后被镇压,但余部转战各地长达二十余年。

为了镇压黄巾军,东汉朝廷不得不依靠地方势力,结果导致各地军阀、豪强乘势而起,令全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但他在诛杀宦官集团首领张让时,反被伏击诛杀。而此时有西凉之狼称号的董卓应何进之邀带领大军趁乱接管了京城。为了独揽大权,董卓决定废掉汉少帝,另立少帝的弟弟陈留王刘协。他知道洛阳城里的士族官员,数袁家的势力大,就请袁绍来商量此事。

董卓说:“我看陈留王比现在的皇帝强,我打算立他为帝,您看怎么样?”袁绍回答说:“皇帝年纪还轻,刚刚即位,也没听到有什么过失。您要废他,只怕天下的人不服。”

董卓碰了个钉子,气得瞪圆双眼,手按剑柄,威胁说:“大权在我手里。我要这样做,谁敢反对?难道你以为我董卓的刀不够快吗?”

袁绍也气红了脸,说:“天下的好汉难道只有你姓董的一个人!”一边说,一边也拔出佩刀,径直走了。他怕董卓不会放过他,就匆忙奔往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和河南北部)去了。袁绍的弟弟袁术听到消息,也逃出洛阳,出奔南阳(在今河南省)。

袁绍兄弟走了后,董卓就召集文武百官,宣布废汉少帝立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董卓自己则当了相国。

董卓原本就是个极其残忍的家伙。他担任相国之后,纵容兵士残杀无辜的百姓。有一次,洛阳附近的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举行庙会。百姓都在那里赶集。董卓派兵到那里,竟把集上的男子全都杀死,还把掳(lǔ)掠到的妇女和财物,用百姓的牛车装载着,耀武扬威地回到洛阳。一路上高呼万岁,说打了大胜仗回来啦。

董卓的倒行逆施,造成洛阳城一片混乱。一些有见识的官员纷纷离开洛阳,其中包括洛阳的典军校尉(xiào)曹操。

曹操是沛国谯县(qiáo今安徽省亳县)人。他父亲曹嵩(sōnɡ)是宦官的养子。曹操从小聪明机灵,办事能干。当时有一个名士叫许劭(shào),善于品评人物。许劭评价曹操说:“你这个人呀,如果在太平时代,可能成为能臣;要是在乱世,你会成为奸雄。”

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出洛阳回到家乡,在征得父亲同意后,花钱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当地有个财主卫兹(zī),也拿出很多钱和粮食来帮助曹操。不久,曹操的堂弟曹洪也带着一千人来投奔曹操。曹操逐渐聚集了五千多人马。他一面操练兵马,一面派人探听各处动静。

公元190年正月,各路大将推举家世显赫的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挟持献帝迁都长安。但因各将领心怀鬼胎,结果导致讨伐失败。公元192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在长安定计杀掉了董卓,董卓部将李(jué)、郭汜(sì)等又攻陷长安,杀王允,进攻吕布,关中也陷入战乱。献帝乘乱与一群大臣逃出长安,回到洛阳。洛阳的宫殿,早已被董卓烧光了,到处是碎砖破瓦,荆棘(jí)野草。汉献帝到了洛阳,没有宫殿,住在一个官员的破旧住房里。一些文武官员,没有地方住,只好在断墙残壁旁边搭个草棚,遮蔽风雨。最大的难处是粮食没有来源。汉献帝派人到处奔走,要各地官员给朝廷输送粮食。但是大家正在忙着抢地盘,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谁也不肯送粮来。朝廷大臣没有办法,尚书郎以下的官员,都只好自己去挖野菜。这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官员,哪儿受得了这个苦,有的吃了几顿野菜,就倒在破墙边上饿死了。

这时候,曹操正驻兵许城(今河南许昌),听到这个消息,就召集部下的谋士商量,要不要把汉献帝迎过来。谋士荀(yù)说:“从前晋文公发兵把周襄王送回洛邑(今洛阳),成为霸主;汉高祖为义帝发丧,天下人都向着他。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是不少的。现在皇上到了洛阳,困苦不堪。将军如果能把皇上迎来,这正是顺从人们的愿望。要是现在不及时去接,一旦让别人抢先迎去。我们就错过机会了。”曹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亲自到洛阳,向献帝说明。许城有粮食,但是运输不便,只好请皇上和大臣们暂时搬到那边去。免得在这里受冻挨饿。

汉献帝和大臣听说到了许城有粮食,都巴不得早点迁都。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迎到了许城。从此,许城成了东汉临时的都城,因此称为许都。

曹操在许都给汉献帝建了宫殿,让献帝正式上朝。曹操自封为大将军,开始用汉献帝的名义向各地州郡豪强发号施令。

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曹操从此东征西讨,开始了他剪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先后平定了关东、关中一带。接下来,曹操便要面对他的老朋友袁绍。

2、袁曹争锋——官渡之战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氏一门,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绍本人也居三公之上,官至大将军,加上“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势力本来就很大。后来袁绍取得冀、袁绍曹操并、幽、青四州之地,实力大增,有军队数十万人。袁绍以其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后方稳固,兵精粮足。随着实力的增强,他的野心更大了,给献帝的进贡也渐渐少了。但在他的弟弟袁术称帝不成,兵败身亡后,袁绍就想把汉献帝从曹操手里抢过来。因此,他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在一举消灭曹操。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公元200年正月,袁绍派陈琳发布檄(xí)文,檄文中把曹操骂得体无完肤。二月,袁绍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也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进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奔白马。关羽迅速迫近颜良,颜良仓促应战被斩杀,袁军溃败。

袁绍听说曹操救了白马,气得直跳脚。监军沮(jǔ)授劝袁绍把主力留在延津南面,分一部分兵力出击。但是袁绍心急火燎,不听沮授劝告,下令全军渡河追击曹军,并且派大将文丑率领五六千骑兵打先锋。这时候,曹操从白马向官渡撤退。听说袁军来追,就把六百名骑兵埋伏在延津南坡,叫兵士解下马鞍,让马在山坡下乱奔,把武器盔甲丢得满地都是。文丑的骑兵赶到南坡,看见这种景象,认为曹军已经逃远了,就命兵士收拾丢在地上的武器。曹操一声令下,六百名伏兵一齐冲杀出来。袁军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文丑也糊里糊涂地丢了脑袋。

袁军首战失利,虽然一连损失了颜良、文丑两员大将,但兵力仍占优势。

公元200年7月,袁绍准备南下进攻许昌。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袁曹双方各自主营对峙。九月,曹军一度出击,没有获胜,只好退回营垒坚守。袁绍构筑楼橹(lǔ,守城或攻城用的高台),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只得用盾牌遮住身子,在军营里走动。曹操跟谋士们一商量,设计了一种抛石装置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挖地道进攻,曹操吩咐兵士在兵营前挖了一条又长又深的壕沟,切断地道的出口。袁绍的偷袭计划又失败了。双方相持了三个月,曹操处境日益困难,前方兵士缺衣少粮,人困马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快失去了坚守的信心。曹操写信到许都告诉荀, 准备退兵。荀回信,劝曹操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但这时,袁绍方面的军粮却源源不断地运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人马运送军粮,并把大批军粮囤积在离官渡四十里的乌巢。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说:“不行,我要先打败曹操。”

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因为犯法,已经被当地官员逮了起来。袁绍看了信,把许攸狠狠地责骂了一通。

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

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想睡,听说许攸来投奔他,高兴得来不及穿靴子,光着脚板跑出来欢迎许攸,说:“好啊!您来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许攸坐下来后说:“袁绍来势很猛,您打算怎么对付他?现在你们的粮食还有多少?”曹操说:“还可以支持一年。”许攸冷冷一笑,说:“没有那么多吧!”曹操改口说:“对,只能支持半年。”

许攸装出生气的样子说:“您难道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什么在老朋友面前还要说假话呢!”曹操只好实说:“军营里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您看怎么办?”

许攸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急,所以特来给您捎个信。现在袁绍有一万多车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淳于琼的防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战自败。”

曹操得到这个重要情报,立刻把荀攸、曹洪找来,吩咐他们守好官渡大营,自己带领五千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他们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色掩护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后,只派轻骑救援,主力则猛攻曹军大营。哪知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的兵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激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等人,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袁军前线闻得乌巢被破,导致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最终崩溃。袁绍带少数人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官渡之战就这样以曹胜袁败而结束。

官渡之战是汉朝末年乃至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之战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 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之后,曾投靠在袁绍处的刘备逃到荆州,投奔了刘表。刘表只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扎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huī),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说:

“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听到刘备正在招纳人才,就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下当谋士。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么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他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听到司马徽、徐庶都这么推崇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这天恰巧诸葛亮不在,他们只能失望而回。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外出闲游去了。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只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干脆想用绳子去把诸葛亮绑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通,又和他俩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正巧,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着等到诸葛亮自己醒来。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兵百万,而且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刘备三顾茅庐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所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今河南南部、湖北及湖南全部)和益州(今四川、云南、贵州及陕西南部汉中盆地)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它的主人刘表肯定守不住这块地方。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如果做到这点,不仅可以成就功业,也可以恢复汉室。”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路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刘备终于如愿请得诸葛亮出山。后来,《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把这件事称为“三顾茅庐”,历史上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或“草庐对”。

4、鼎足三分——火烧赤壁

公元208年7月,曹操统帅大军,为统一中国开始南征。南征的第一个对象是荆州的刘表。

刘表在南方所有这些军阀中,兵马最多,势力最强,但刘表自己却是个老弱文人,在乱世中无心进取,只想保住自己的地盘。他听到曹操大军离开许都的消息后,就一病不起,八月中旬就死了。刘表的两个儿子,长子多病,次子年幼,最后由他的妻子蔡氏主持局面,立幼子为主,带着荆州的七万多士兵向曹操投降。曹操的军士都是北方人,刚到南方,还不习惯在船上作战,而整个荆州却不战而降,一下子得到这么多战船水手,令曹操大喜过望,于是立即命令降将蔡瑁(mào)、张允等人训练水军。

曹操的另一个老对手刘备,原本寄居在属于刘表势力范围内的新野县。曹操大军南下,刘备仓皇撤退,在当阳县长坂(bǎn)坡附近被曹军的骑兵追上,被打得溃不成军,除了关羽的水军还算完整外,身边只有几千人跟着他逃跑。他本打算向南一直逃到荆州南部,进入广东,但这时候,东吴政权已经知道曹操大军的兵锋要指向江南,急忙派谋士鲁肃来找刘备,准备与他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这不正与诸葛亮“隆中对”的建议一致吗?刘备接受了鲁肃的建议,并派诸葛亮前往东吴一起参加军事会议。

诸葛亮随鲁肃到达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后,面见孙权,故意说:“现在曹操攻下了荆州,马上就要进攻东吴了。将军如果决心抵抗,就趁早同曹操断绝关系,跟我们一起抵抗;要不然,干脆向他们投降,如果再犹豫不决,祸到临头就来不及了。”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为何不投降?诸葛亮趁机提高刘备的地孙权位,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向孙权显示刘备抗曹的决心。孙权激动地说:

同类推荐
  • 斜风

    斜风

    历史在1855年走向未知,是赤潮席卷新世界,还是依旧无法把握命运,柳畅在斜风中前行英雄血,美人泪,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我能改变的不仅仅是历史而已紫钗恨2012架空历史新作
  •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

    一次别具风味的历史穿越之旅。一部丰富有趣的历史知识通俗读物。作者仿佛一名“穿越时光旅行社”的“特约导游”,以轻松的笔调、有趣的知识带领读者“穿越”到古代中国的一个个朝代,在那些早已逝去的世界里,走访历史事件的发生现场,遇见心仪的历史名人,体验往昔的风土人情,甚至徜徉于古色古香的大城小街上,过一段虚拟的舌尖上的美食时光。全书以新鲜的形式,把历朝历代各别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文风俗、服饰时尚、休闲娱乐等等方面的知识,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 呲骨豺狼(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呲骨豺狼(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作为后人,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本书着重注意的地方。专家们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试图从正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以论证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
  •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历史收藏家的伯父,保守着一个古老的秘密,没有子嗣的原因,希望其侄子能够继承这个古老的秘密。但是侄子没有任何兴趣。他只对开发武器感兴趣。更多的新式武器。赚取更多的钞票。这是他唯一的乐趣。但是,在这个古老秘密传承的过程中,意外出现了。侄子穿越了。来到了战国末期。嘿嘿,既来之则安之,自己是武器专家,对付冷兵器还不是手到擒来吗?你有骑兵,我有机关枪,你冲,我就埋地雷,拉铁丝网,你跑,我可是专家。地上有坦克装甲车,天上有飞机。投降吧。机械化的武器用在古代战场上还等什么
热门推荐
  • 别回头

    别回头

    一栋封闭的旧图书馆里究竟有什么能让人莫名其妙的失踪?墙壁上的“死亡预言”又预言了什么,为何能让人自杀?古朴的青铜镜上的铭文究竟记载了什么,能引出匪痍所思的梦镜?
  • 红罗血影

    红罗血影

    逆命天机,数甲子一现,领天命者窥天机,必受五雷轰顶的天谴之劫,肉体凡胎,唯有金身不灭。本以为天命所归,却不想自己只不过是这滚滚红尘的沧海一粟,谁说的规矩由强者左右,立誓要这天下武林,唯我独尊。躲不开的红尘佳人,女人心,海底针,我要的只是这份柔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做人活一点

    做人活一点

    成功的机会到处都有,但成功的路上别人对你的阻力和助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你做人能灵活一点,就能给你带来很多帮助的。 如果你懂得与人相处之道,就可以减少很多敌人,多很多朋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本书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妙历程。本书是梭罗在瓦尔登湖林中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生活和思想记录。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归自然的生活实验中所发现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淡定地享受人生。
  • 闪婚贵妻

    闪婚贵妻

    慕家有女初长成,传言中还是个什么都不会草包,谁娶谁倒霉。结果慕语心阴差阳错成为了姐姐的替嫁新娘,新郎还是豪门中的贵族单身汉。大家都说,唐亦辰这下闪婚是彻底地赔了身份名誉又折兵。能屈能伸小女子和沉默寡言的豪门公子,偏偏相处有道,各种搞笑,温馨和粉红大戏连番上阵。慕语心渐渐地爱上唐亦辰,可是却在大胆告白时,遭受打击。“唐亦辰,我爱你!你爱我吗?”慕语心战战兢兢地站在唐亦辰面前,可是眼神却十分真挚。唐亦辰面对慕语心的告白无动于衷,也没有任何表示……当慕语心失踪时,唐亦辰才发现自己明白得太晚。“我把她弄丢了!”这一句换来却是他人一记铁拳。“唐亦辰,你不配拥有她!”
  • 青葱的痕迹

    青葱的痕迹

    ,黄忠先生散文集《青葱的痕迹》,犹如一盏清纯的香茗。品后余味无穷。一是文中浸润着微言大义;二是文中充溢着文言大气;三是文中寄予着禅机大意;四是语言中荡漾着真情大美
  • 影子不会痛(闪小说励志篇)

    影子不会痛(闪小说励志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穿越红楼之花开并蒂

    穿越红楼之花开并蒂

    一场玉石俱焚,二十岁的天才美少女夏迎、夏黛结束了她们多舛的命运,却重生在历史上大大清朝,红楼的世界,分别变成了二木头贾迎春,病西施林黛玉。前世,亲情,除了两人,她们从来没有感受过,友情,她们依旧只有彼此,爱情,二十岁的她们还没有来得及触碰。贾迎春,二十一世纪的夏迎,孤傲,坚强,高雅,犹如凌寒留香,铁骨冰心的梅花,由于前世的孪生妹妹夏黛自小身体瘦弱,因此对医术颇有研究,来到异世,遇上成为林黛玉的夏黛是她最开心,最幸福的事,遇上玄随清和爱新觉罗·胤禛,一向果断的她也开始陷入迷茫。林黛玉,二十一世纪的夏黛,优雅,纯洁,美丽,仿佛清姿雅致,度冠群芳的芙蓉,因为前世的孪生姐姐医术精湛,身体孱弱的夏黛却对毒药情有独钟,芙蓉,亦为断肠草,这是一脸无辜的夏黛最喜欢的解释,身处异世,遇见成为贾迎春的夏迎是她开心,最幸福的事,遇上爱新觉·胤禛和玄随清让她一向明亮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开始出现迷惑。玄随清,身份神秘,来无影无无踪的高手,笑容如清风般醉人,人如阳光般温暖,只是,向来心明如镜的他,为什么明明觉得林姑娘令自己疼惜,却又会觉得二姑娘让自己牵挂,他很肯定自己是一个专情的人,玄随清也弄不清了。爱新觉罗·胤禛,康熙大帝的第四子,面像千年木头般冷漠,人似万年寒冰般冷冽,可是,向来目标明确的他,为什么会觉得二姑娘与自己志同道合如知己让自己欣赏,又会再看见林姑娘之时心动不已,就算身处皇宫,他也可以肯定,自己不是多情之人,胤禛也开始迷糊了。亲们,新开的文文,请大家多多的支持,多多的收藏,多多的留言,补充一下,四人都是主角,没有一号二号之分,呵呵,喜欢的亲们敬请支持,感谢!